香港中文大学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把eve纪念碑名字查询刻在学校的碑上

华人数学家笑傲世界数学研究 成果以其名字命名 - 中国网
· · · ·
华人数学家笑傲世界数学研究 成果以其名字命名
中国网 .cn  时间:   
数学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已渗透到现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本网集合的这十几位数学大师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代表。他们为振兴我国的数学事业而不断地奋斗,他们大都是某些数学领域的奠基人或集大成者在确定数学进程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成就体现了各自所处时代数学活动的主流。中国古代算术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著名数学家阿贝尔曾说:“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数学上有所进步,就必须向大师学习。”因此,我们整合了一些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数学成果供大家参考。
华人数学家--李善兰
【李氏恒等式】数学家李善兰在级数求和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被命名为“李氏恒等式”。
中国清代数学家、天文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原名心兰,字竞芳,号秋纫,别号壬叔,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生于嘉庆十六年,卒于光绪八年。
李善兰自幼酷爱数学。十岁时学习《九章算术》。十五岁时读明末徐光启、利玛窦合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尽解其意。后来,他到杭州应试,买回元代李冶的《测圆海镜》、清代戴震()的《勾股割圆记》等算书,认真研读;又在嘉兴等地与数学家顾观光()、张文虎()、汪曰桢()以及戴煦、罗士琳()、徐有壬()等人相识,经常在学术上相互切磋。自此数学造诣日臻精深,时有心得,辄复著书,1845年前后就得到并发表了具有解析几何思想和微积分方法的数学研究成果──“尖锥术”。
年,李善兰在上海墨海书馆与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等人合作翻译出版了《几何原本》后九卷,以及《代数学》、《代微积拾级》、《谈天》、《重学》、《圆锥曲线说》、《植物学》等西方近代科学著作,又译《奈端数理》(即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四册(未刊),这是解析几何、微积分、哥白尼日心说、牛顿力学、近代植物学传入中国的开端。李善兰的翻译工作是有独创性的,他创译了许多科学名词,如“代数”、“函数”、“方程式”、“微分”、“积分”、“级数”、“植物”、“细胞”等,匠心独运,切贴恰当,不仅在中国流传,而且东渡日本,沿用至今。李善兰为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李善兰“尖锥术”书影
1860年起,他先后在徐有壬、曾国藩军中作幕僚,与化学家徐寿、数学家华蘅芳等人一起,积极参与洋务运动中的科技学术活动。1867年他在南京出版《则古昔斋算学》,汇集了二十多年来在数学、天文学和弹道学等方面的著作,计有《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垛积比类》、《四元解》、《麟德术解》、《椭圆正术解》、《椭圆新术》、《椭圆拾遗》、《火器真诀》、《对数尖锥变法释》、《级数回求》和《天算或问》等13种24卷,共约15万字。
1868年,李善兰被荐任北京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直至1882年他逝世为止,从事数学教育十余年,其间审定了《同文馆算学课艺》、《同文馆珠算金□》等数学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祖。
李善兰生性落拓,潜心科学,淡于利禄。晚年官至三品,授户部正郎、广东司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等职,但他从来没有离开过同文馆教学岗位,也没有中断过科学研究特别是数学研究工作。他的数学著作,除《则古昔斋算学》外,尚有《考数根法》、《粟布演草》、《测圆海镜解》、《九容图表》,而未刊行者,有《造整数勾股级数法》、《开方古义》、《群经算学考》、《代数难题解》等。
李善兰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尖锥术理论主要见于《方圆阐幽》、《弧矢启秘》、《对数探源》三种著作,成书年代约为1845年,当时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学尚未传入中国。李善兰创立的“尖锥”概念,是一种处理代数问题的几何模型,他对“尖锥曲线”的描述实质上相当于给出了直线、抛物线、立方抛物线等方程□他创造的“尖锥求积术”。相当于幂函数的定积分公式□和逐项积分法则□他用“分离元数法”独立地得出了二项平方根的幂级数展开式□结合“尖锥求积术”,得到了无穷级数表达式
各种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展开式,以及对数函数的展开式□在使用微积分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垛积术理论主要见于《垛积比类》,写于年间,这是有关高阶等差级数的著作。李善兰从研究中国传统的垛积问题入手,获得了一些相当于现代组合数学中的成果。例如,“三角垛有积求高开方廉隅表”和“乘方垛各廉表”实质上就是组合数学中著名的第一种斯特林数和欧拉数。驰名中外的“李善兰恒等式”□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国际数学界的普遍关注和赞赏。可以认为,《垛积比类》是早期组合论的杰作。
华人数学家--华罗庚
【华氏定理】数学家华罗庚关于完整三角和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华氏定理”;另外他与数学家王元提出多重积分近似计算的方法被国际誉为“华—王方法”。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华罗庚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但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在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并亲自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
日,华罗庚应邀到日本东京大学作学术报告。他先中文,后改用英语演讲。日本学者被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原定45分钟的报告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当他满头大汗结束讲话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讲台上。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华人数学家--苏步青
【苏氏锥面】数学家苏步青在仿射微分几何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国际上命名为“苏氏锥面”。
姓名:苏步青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2年-2003年 籍贯:浙江平阳 学历: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 职务:原浙江大学教务长,复旦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以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等。
苏步青()教育家,数学家,浙江平阳人。1931年获日本东北帝国大学研究院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浙江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教务长,复旦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中国数学会以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副主席,上海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六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二、三、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几何学派,开拓了仿射微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空间微分几何等领域,开创了计算几何的研究方向。著有《射影曲面概论》、《仿射微分几何学》、《射影共轭网概论》等。
华人数学家--熊庆来
【熊氏无穷级】数学家熊庆来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
熊庆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现代数学的耕耘者,为我国数学教学和研究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不愧为数学界的一代宗师。
熊庆来,字迪之,清代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息宰村。他自幼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再加上非凡的记忆力与天才的语言接受能力,常令教育过他的中外教师惊叹不已。191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云南教育司主持的留学比利时公费生,但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只得转赴法国,在格诺大学、巴黎大学等大学功读数学,获理科硕士学位。他用法文撰写发表了《无穷极之函数问题》等多篇论文,以其独特精辟严谨的论证获得法国数学界的交口赞誉。
1921年熊庆来学成归国,先后在云南甲种工业学校、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和系主任。他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和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3所大学的数学系,以及中国数学报。培养了华罗康、陈省身、吴大任、庄圻泰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数学家。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赵九章、钱伟长、彭恒五等也是熊庆来到清华大学后培养出来的学生。这期间他潜心于学术研究与著述,编写的《高等数学分析》等10多种大学教材是当时第一次用中文写成的数学教科书。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士国际数学家大会,后到法国普旺加烈学院从事了两年数论的研究,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此间,熊庆来写成了论文《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该文中定义的无穷极,被数学界称为“熊氏无穷极”又称“熊氏定理”,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作为一位学者,熊庆来自早期从事教育工作起,就把培育人才当作头等大事。对于有培养前途的穷学生他总是解囊相助。著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因得到熊庆来资助才得以出国深造。为资助严济慈,当自己经济拮据时,熊庆来不惜让夫人当去自己御寒的皮大衣。华罗庚青年时代,因家贫念完初中就无力继续上学,熊庆来在看了他发表的《论苏子驹教授的五次方程之解不能成立》论文之后,发现华罗庚是一个数学人才,立即把他请到清华大学,安排在数学系图书馆任助理员,破格任助教工作,后直接升为教授,并前往英国留学,终于把他造就成国际知名的大数学家。熊庆来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除自己在数学研究领域内攀登上科学高峰之外,还着意提携后进,让后者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上另一个数学高峰,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他的慧眼卓识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缪云台、龚自知、方国瑜等人的推荐下,熊庆来接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聘请,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为云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时的云大,只有3个学院,39个教授,8个讲师,302个学生,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质量不高。熊庆来利用抗战初期各方人才大量涌入昆明的机会,广延人才,延聘了全国著名教授吴文藻、顾领刚、白寿彝、楚图南、费孝通、吴暗、赵忠尧、刘文典、张奚若、方国瑜等187名专任教授和40名兼任教授,还延聘了一些外国教授,使云大成为与西南联大同享盛名的又一处著名专家学者荟萃之地,教学质量因此跃入全国名牌大学之列,被吸收进《大英百科全书》之中;他把云大扩充成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的多学院、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学生人数达1100多人,1939年又创办了云大附中;他还不断充实图。书教学设备,使图书馆藏书达十余万册,理科各系都有比较完善的实验室和标本资料室,医学院拥有附属医院及解剖室,农学院有实验农场,数学系在东郊凤凰山建立了天文台,工学院有实习工厂,航空系有飞机3架,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罕有的;他亲自作了《云南大学校歌》,制定了“诚、正、敏、毅”的校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诚实、正直、聪敏又有坚毅的学习精神。在熊庆来任校长的12年里,云大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日新月异,被认为是云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华人数学家--陈省身
【陈示性类】数学家陈省身关于示性类的研究成果被国际上称为“陈示性类”。
陈省身日生于中国浙江嘉兴,192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数学系,先后受教于姜立夫与孙鎕,由他们引导至微分几何这一领域。1934年赴汉堡就学于当时德国几何学权威W.J.E.布拉施克,1936年完成博士论文后,赴法国跟从当代微分几何学家E.嘉当继续深造。
1937年回国,正值抗日战争,他任教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在此期间,他把积分几何理论推广到齐性空间。年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两年,先后完成了两项划时代的重要工作,其一为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公式,另一为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在这两篇论文中,他首创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了后来通称的陈示性类,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构成部份。陈省身的其他数学工作范围极为广泛,影响亦深。
陈省身于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返中国,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后迁南京),此后两三年中,他培养了一批青年拓扑学家。1949年他再去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与伯克利加州大学任终身教授。1981年在伯克利的以纯粹数学为主的数学科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1985年创办南开数学研究所,并任所长。
陈省身由于对数学的重要贡献而享有多种荣誉,其中有1984年获颁的沃尔夫奖(WolfPrize,Link)。给他教过的学生,计有吴文俊、杨振宁、廖山涛、丘成桐、郑绍远等著名学者。
文章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责任编辑: 麦琪
1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webmaster@ 电话: 86-10-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部的最西部"交叉地。近10多年来,因经济的迅猛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岑溪市第一小学,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学校,同样,也因为近年来在教育和教学管理方面成效显著而声名鹊起。如同南方春天盛开的木棉花一样,引来众多目光的关注,关注桂东南的这所学校。
&&&&南宁星湖小学来了,广西的名校之一,要与岑溪一小缔结友好合作学校;钦州教育系统来了,来自沿海教育发达地区……岑溪一小凭什么吸引大家?
&&&&苍桑历史 新创辉煌
&&&&今年广西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数学单科满分150分的双料状元,名叫伍思睿。是个清纯的阳光女孩,六年前,她从岑溪一小大门走出,一步步走向广西状元的宝殿。现在,她已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年级新生。香港中文大学以50万港元奖学金,吸纳了这位优秀的学生。她虽身在东方之珠的繁华地方,但心里忘不了昔日求学的地方,忘不了仅挨义昌江边的岑溪一小。
&&&&义昌江,源于云开大山东侧广东罗定市加益镇的大山深处。她一路奔流,一路欢歌,流进岑溪市;她轻轻地流淌,荡漾在岑溪一小身旁。河边高高的木棉树,含笑怒放,辉映着一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岑溪市第一小学创办于1906年,最先在一间庙里办班。1956年,搬迁到现址办学,发展到现在。校园座落在县城工农路,几间破旧瓦房,一个尘土飞扬的场地。一百年间,学校先后易名为:宗仁初等小学堂、宗仁小学、上化高等小学、环城中心小学、上化乡第二中心小学、表证中心小学、附城中心小学。
&&&&解放前,在风雨飘摇的年代,它在夹逢中求生,坚强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解放后,在新中国的阳光普照下,它迎着时代的朝霞,为祖国培养一批批建设所需的人才。即使在史无前例的十年洗劫中,她仍然顽强不屈地肩负着时代的重托;改革开放这后,她更是焕发青春,活力四射,特别是近10多年来,在代代"一小人"的共同努力下,更是精心教书育人,为改革开放造就急需人才做好基础工作,并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山区县城实际的教学之路,因而逐渐声名鹊起,成为桂东南地区的一所名校。
&&&&十年间,岑溪一小一步一个脚印,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她,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
&&&&她,获得"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的称号;
&&&&她,被确认为"自治区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
&&&&她,被确认为"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素质教育办学水平一级学校" ;
&&&&她,被评为梧州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和"常规管理优秀学校"……
&&&&一串串荣誉,是岑溪一小闪光的足迹,记录了她前进的步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岑溪一小的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如今,她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百年沧桑,百年征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名 师 的 风 采
&&&&鲜花要靠园丁栽,花红要靠园丁育。多年来, 岑溪市一小启动"名师工程" 。通过"铸师魂、炼师能"
,造就了一支学者型教师队伍,他们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年龄结构合理,乐于吃苦奉献,开拓进取,观念新,学历高。
&&&&在一小美丽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年长的老教师和中年教师、青年教师欢声笑语,相互交流教书育人的经验做法。他们之间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学识的隔阂。只有一颗颗跳动的红心,为学校卓力奉献,为学生尽心尽力。在这里,我们随便可以举出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在语文学科,有一批教学骨干,如:胡知宁、林丽冰、余月葵、刘昭觥⒗畛⒒平鹄肌⒘汉纭⒀罾鲩埂⒀钛蘩觥⒒朴览觥Ⅰ∶贰⑴凡述⑾拖壤鲜Γ辉谑аЭ埔灿幸慌萄Ч歉桑缥だ觥⒅苣⑴佑⒔堋⒛┝帷⒘盒∶簟Ⅰ耗⒊卵噻⒛础⒘智謇肌⒒坪D荨⒃⒗钅莸壤鲜Γ辉谝帐酢⑻逵Э仆幸慌萄Ч歉桑缋罟怄俊⒊络馋⑽轰倩丁⒛懒铡⑴庸阄洹⒗罟鸷啤⒗钛嗟壤鲜Γ辉谘安扛幸慌萄Ч歉晌鸷貌剑绯卵┢肌⑿煨±觥⒗蠲贰⒃鼋 ⒒魄旎壤鲜ΑS捎谑奔浜推蓿颐撬婊煞昧思肝唤淌ΑK鞘且恍≡岸〗淌橛说乃跤啊>蠢瘢蜥幸恍∷械男燎谠岸∶蔷蠢瘢
&&&&高洁萍--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她做老师的目标!高洁萍觉得小学生的感性意识要比理性意识强得多,只有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学生才会容易接受自己对他们的教导。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
&&&&她认为一个老师首先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这是上好课的前题。学生觉得你知识面广,上课又精彩,自然就会崇拜你。中师毕业后,为了不断地充实自己,她参加了大专课程的的函授,自学了本科的课程。高洁萍先后承担了6个区级的课题研究。早在1998年,电脑在城镇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她就承担了《小语"四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重点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承担课题前,自己还是电脑盲,为了搞好这个课题研究,自己购买了一台电脑,边学习边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成果,她撰写的《辩证看待传统,在继承上发展》、《利用计算机进行字理识字提高学生素质》获全国论文评比一等奖,和黄斌华一起制作的课件《归类识字》被全国小学"四结合"总课题组评为优秀等次,入选全国小语四结合总课题资源库。多篇论文在全区获一等奖,获市的说课第一名、市赛课一等奖。通过潜心钻研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们都喜欢上自己的课。
&&&&要使学生真正喜欢自己,除了在课堂上吸引学生,还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真诚的爱。她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还有在生活上、心理上,在教育学生上,她喜欢用和学生一起玩,一起聊天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所好、所需。一名姓吴的学生曾沉迷于网巴,当时临近毕业,家长的大声,小声教育,罚跪都无际于事,最后导致因去网巴怕被家长打而不敢回家。两天后,才找到,当家长把他带到高洁萍面前时候,她是让他坐下来,关切地问他饿不饿,并盛杯营养餐给他吃。事后,才在课间聊天的时候教育引导。这次给了他很大的感触,心灵上受到了震撼,终于远离了网吧,最后考上了市二中。
&&&&高洁萍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全区"目标教学"先进个人,获"岑溪市百名教坛新星""梧州市骨干教师"
、"全国优秀中队辅导员"称号。今年,她被提拔为一小副校长。
&&&&梁凤雅-- 挖掘美术教学学科的"不闲"元素
&&&&当我们在学校综合楼政教处看见他时,他正拿一支毛笔在桌面比划着--一个书法迷的形像立即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对书画的迷劲,听说他往往对着一幅小学生的习作就可以反复玩味半天,这次我们算是眼见为实了。
&&&&梁凤雅1990年毕业于梧州师范,1992年从一所山区小学调到一小后历任美术教学。他开始挖掘美术教学这一所谓闲科"不闲"的元素,从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理念出发执著于自己的教育事业。梁凤雅谈到自己的美术书法教学时滔滔不绝,讲着讲着还错把我们的茶杯当作墨汁用毛笔点了一下,说声对不起后他继续说,他是让学生懂得学美术不是单纯为了画几幅画,不一定为了当画家,而是为了自己当生活需要而学,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是一门很实用又很有时代价值的学科,这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梁老师上课首先从语言艺术上让学生有美的感受,幽默风趣是其上课的一大特色,其次特别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就感觉到生活就是艺术,美术存在与生活的事事处处。为提高教学水平,两年来他先后三次用假期自费一万多元到黄山、宁波、来宾等地,诸采百家,终于使自己对书法的感悟上了一个新境界。
&&&&所谓教学相长在这里确实不假,痴迷于事业的梁凤雅老师亦在自己对事业的执著中成长。现在他是学校政教处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会员、岑溪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毛笔大楷字帖》,主编了《岑溪市中小学书画优秀作品集》。他从事美术教学十多年,形成了"走近童心,激发童趣,张扬个性,开启心智"的教学特色,《岑溪报》曾以《走近童心的园丁》为题对其教学特色做过报道。2003年获"梧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岑溪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
&&&&楚培珍--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见到楚培珍老师时,正是课余时间,她正在操场上与班上的学生一起跳绳,圆圆的脸上显现出与学生同乐的满足。
&&&&"水滴石穿,良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成,需要在生活中点滴积累,逐渐养成。"楚培珍感概地说,让队员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美好的情感,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是很必要的。
&&&&楚培珍告诉我们,她带领的中队曾开展"忠心给祖国;爱心给社会;诚心给朋友;孝心给父母;信心给自己"的"五心"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信用、讲秩序、讲道德。
&&&&为了给更多的队员锻炼的机会,中队每月进行一次班队选举,轮流执政,在这种氛围下,就连调皮的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如班上的徐一铭同学经常不按时交作业,让他做个"小官",当个小组长,每天收发十来个学生的作业给老师批阅。他很高兴,积极性上来了,第一天作业准时交,还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喜悦。第二天,还是早早地递交,三天,四天……一个星期下来,他的作业也能如期上交了,字也写得比以前端正了。就这样,楚培珍用自己的力量又开启了一扇心灵的窗户。还有一位姓高的学生,从农村学校转来市区小学,因为无心学习,较自卑,只跟几个同学来往,无心学习,道德品质极差,动不动就打架骂人,同学们都怕他,班里的纪律给他搅得乌烟瘴气。几次谈话都没有效果。终于有一天,楚培珍发现他每次等同学吃完早餐,就默默地把餐具拿到楼下,从不说什么。这就是他的"闪光点",楚培珍立即在班上表扬了他,他脸儿红了,楚培珍又委任他当了路队长,路队管理得井井有条,多次受到学校的表扬,上课纪律好了,很少打架骂人了,积极参加学校、班里开展的各项活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让队员们力争做得最好,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做最好的自己,创最好的集体。
&&&&楚培珍多次被评为岑溪市"优秀班主任"
,"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她还被评为梧州市"十佳中队辅导员",同时她带领的中队也被评为梧州"雏鹰行动先进中队"
。学生和家长们都称赞,楚老师也是"做最好的自己"啊!
&&&&卢月芳--"我严格,因为我爱!"
&&&&卢月芳是接受我们采访的老师中讲得最少的一个--"不要叫我说啊,我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这句话倒是说了几遍。
&&&&而正因为说的少,更使我们清楚了她对教学对学生的特有个性。卢月芳是一个以"严"出名的老师,卢老师说"我严格,因为我爱!"卢月芳说,对教学分分做足功夫,处处扎实到位,备课、上课、批改、辅导件件不短斤少两。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仅对少做一道题不放过,而且对做错一道题或者做得不规范也不放过,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同时要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往往即使批评了学生,卢月芳都会事后做和风细雨的工作,让学生懂得,批评是因为爱护。去年她担任018班的学生覃超志,原来不喜欢学数学,上课话儿多,因而数学成绩差。卢月芳不但批评他的缺点,还用情去感动他,平时关心他的生活,经常过问作业,她耐心地对他说:好好学数学,我是严一点,那都是为你好啊!在卢老师的引导下,覃超志的数学成绩终于达到了中等水平。
&&&&卢月芳是年级学科组长,这位经常执教对外接待课的老师,谈起自己来好像有点不太自然,就是这短时的采访,还不时为前来请教作业问题的学生打断。她的一门心思,一腔热情,都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了。她,曾获得过全国目标教学录像课评比一等奖,曾被评为梧州市优秀教师。
&&&&覃小雪--青春在激励中闪光
&&&&"我在教学上取得的一点点小小的成绩,都是一小数年来重视教师成长的结果!"覃小雪,这位只有约二十来岁的年轻教师,说起话来充满了对所在学校的自豪。就是她,曾获得全国"创新杯"教学艺术说课二等奖、梧州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梧州市课改先进个人。现在,原来中师毕业的她,在通过了大专课程考试后,再差一门课就达本科学历。
&&&&她谈到一小给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的培养,充满感激。她说到学校
给任务,压担子。即给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上研究课、观摩课、赛课的任务,压课题研究、教改实验、撰写论文的担子,要求年轻教师做到"四个一"至少承担一个区级课题研究,每年至少写一篇有质量的科研论文或教学设计,每期上一节的研究课或观摩课,至少参加过一次校级以上的赛课或教师基本功大赛。同时,对年轻老师的培养是扶上马,送一程。专门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去"传、帮、带"
,需要加强培训指导,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与科研能力。另外学校努力为年轻老师搭平台,让他们展现风采--设立"教研活动日"、"教研活动开放周";开展教学大比拼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论文评比活动;开展评先争优活动。等等。
&&&&覃小雪,这位擅长跳舞的年轻女教师,学术科研上却不让须眉,她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去年,她撰写的论文《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被区教育学院评为一等奖,;今年春季期,她以即兴上课参赛,她以自己特有的教育风格、和机智,面对不熟悉的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教坛上一展青春风采,成为全市百名教坛新星之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名师工程"的实施,使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学的中坚力量。目前,该校有梧州市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4人,岑溪市科学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5人;学校学科带头人21人,骨干教师56人,岑溪市教坛名星3人,教坛新星8人。一大批教师参加区、地、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赛课均取得好成绩。
&&&&"一小经验"特色与内涵
&&&&岑溪一小之所以在桂东南一带扬名,最根本的是创出了颇有特色的"一小经验"。
&&&&进入岑溪一小大门,只见一行醒目的大字夺人眼目--"为孩子人生起好步,为学生成长加足油"。校长徐忠云告诉我们,这就是该校的办学理念。该校正是从这一办学理念出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的办学特色。
&&&&徐忠云校长介绍,目前校园占地面积近16000平方米,分小学部和学前部,共有78个教学班,学生近4800人,教职工245人;学校领导成员13人。"一小经验"的主要内涵有:
&&&&--学校管理突出"四字"特色。
&&&&按照上级学校管理规程,学校一是抓好一个"细"字,学校内部层层有任务、有措施、有时限;二是突出一个"严"字,大到岗位小到行为仪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遵;三是突出一个"理"字,既有管的严,又有疏的宽;四是突出一个"实"字,既有制度,更有检查,监督和总结,使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教师管理突出班主任群体
&&&&班主任是学校一个主要的群体,负责连接校管理层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直接负责学生的学习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岑溪一小紧密联系这个群体,通过加任务,给压力,添动力等办法和措施,把班主任打造成学校的中坚。学校注意加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共同探讨,互相提高,使有效的班级管理经验得以推广与普及。学校还把班主任管理作为科研课题来搞,单独申报承担了区级十五课题"优化城镇小学德育环境与资源的研究"(现已结题),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德育网络,使班主任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教育科研突出创新
&&&&岑溪一小推出科研工程,促使全体教师逐步转型,在这个过程当中,全体教师综合素质得到同步提高。几年来,学校先后参与了"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目标教学" 、"小语四结合"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等课题实验研究。学校先后承担了10个(国家、自治区、地、市、校级)课题研究,目前已有6个课题结题,学校编印了5本科研《成果集》、《优秀案例集》、《教师论文集》、《岑溪一小学生优秀习作100篇》。
&&&&--学生管理突出个性张扬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学校抓好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在体育方面:学校认真贯彻国家体育卫生两个暂行《条例》,全面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促进体育活动开展,每年举办一个体育节,不定期举办各种如广播操、乒乓球、篮球、跳绳等单项比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因此,每学年度的推标达标率都在92%以上。美育方面: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如每天早上跳10分钟集体舞,每年举办一次班级文艺汇演,举办两次书画展,还不定期举办校园小歌手比赛、书画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天地里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2001年被评为"梧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学校"。劳技教育方面:学校利用劳动课、自然实验课和科技活动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并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务劳动学着做,组织学生开展清洁卫生、淋花护树等劳动,还鼓励学生参加一些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学校还成立有"小太阳"艺术团、"星星"书画社、"小蜜蜂"广播站和《小博士报》小记者站等文学艺术团体,成立了田径、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队,每年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和科技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9月23日下午,迎着灿烂的秋阳,徐校长领着我们漫步在空阔的校园里,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谈起未来,徐校长信心满怀。他大手一挥,目光投向远方。"学校百年历史已成过去,我们将在以后的岁月里进一步拓展思路,跟上时代步伐,把'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一小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是啊,岑溪一小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全力支持学校的的一批教师员工,有精诚团结务实的老中青教师群体鼎力相助,岑溪市第一小学这棵南国红木棉一定会绽放出更鲜艳夺目的光彩!
&&&&岑溪一小的明天会更好!(梁新民 林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三圾片名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