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说麝香保心丸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九阳麒麟丸是真的吗吗?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的评价--《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远期疗效的评价
【摘要】:
麝香保心丸自研发上市至今已达三十余年之久。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已充分肯定其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则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有保护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冠脉侧支血管生成、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基于这些理论依据,麝香保心丸的服用模式已由临时含服拓展至长期口服。已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长期(6个月)服用麝香保心丸临床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那么,在现有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其长期服用的临床疗效如何?本研究为此提供了循证学依据。
1、评估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至少6个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
2、观察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从中探讨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的病理生理机制。
本研究前期为一项前瞻性、随机、非盲对照临床试验,后期为针对此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队列研究。
临床疗效研究:入选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0名。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配至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日,6月)和常规治疗组(1:1)。为期6月的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结束后,强化治疗组患者自行选择治疗方案:继续口服(维持原量或减量)或停止服用麝香保心丸;常规治疗组维持原治疗方案。所有患者随访终止时间为日,至少每3月随访一次,记录用药情况和临床事件等。主要终点为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复合终点。
内皮功能研究:临床试验期间,在上述入选患者中,按内皮功能研究要求在麝香保心丸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共入选冠心病患者80名,分别在入选时、随访3个月、随访6个月时检测肱动脉对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血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等指标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木研究存随访18个月时对内皮功能研究中40名患者上述指标进行随访,比较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中服药6个月后停药与继续服药患者间的差异。
临床疗效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2.25年(范围0.5~2.75年),强化治疗组发生所有临床事件(23例vs33例)、主要临床事件(20例vs29例)和心绞痛事件(9例vs19例)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全因死亡事件(2例vs5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1例vs2例)、心衰事件(3例vs4例)、卒中事件(2例vs4例)、需要PCI/CABG血运重建(2例vs4例)、其他临床事件(5例vs6例)的患者人数均少于常规治疗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强化治疗组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期间可明显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P<0.05)。
内皮功能研究:入选内皮功能研究的40例患者中,常规治疗组18例,强化治疗组22例(其中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停药者12例,继续服用至少12个F月者10例)。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六月疗程组与继续服药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合并疾病、药物使用等方面都具良好的可比性。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10.66±4.94 vs11.76±4.60)、六月疗程组(11.10±5.28 vs12.58±4.57)FMD有所下降,继续服药组FMD(14.19±4.33 vs12.58±4.57)有所上升,但均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随访18个月时,继续服药组FMD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六月疗程组FMD水平更接近于常规治疗组,但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的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2、NO、NOS、SOD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N0(73.00±33.37 vs71.92±62.26)、NOS(32.10±5.85 vs31.33±21.21)、SOD(80.60±6.27 vs75.99±26.02)均略有升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六月疗程组NO(100.67±44.72 vs125.22±76.71)有所降低,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S(36.28±5.33 vs47.16±16.25)、SOD(81.72±4.48 vs92.50±15.21)均明显降低(P<0.001);继续服药组NO(134.34±67.84 vs125.22±76.71)略有升高,NOS(46.99±7.75 vs47.16±16.25)、SOD(87.22±6.40 vs92.50±15.21)略有降低,但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18个月随访时,继续服药组NO、NOS、SOD水平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NO:P<0.01;NOS:P<0.001;SOD:P<0.05),六月疗程组NO、NOS、SOD水平介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更接近于常规治疗组,与该两组NO、SOD水平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NOS水平与继续服药组间差异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1)。
三组内比较:18个月和6个月随访相比,常规治疗组(103.24±37.68 vs101.15±28.99)、六月疗程组(92.64±36.39vs84.71±28.43)、继续服药组(87.75±25.81 vs84.71±28.43)ET水平均有所上升,但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三组间比较:18个月随访时,继续服药组ET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六月疗程组ET水平介于继续服药组和常规治疗组ET水平之间,与该两组ET水平未达统计学显著差异标准(P>0.05)。
1、冠心病患者在现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2丸,每日3次,至少6月)明显减少心绞痛事件的发生,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
2、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减少冠心病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对全因及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衰事件、卒中事件、PCI/CABG血运重建事件的发生率有减少的趋势,但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3、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停药12个月后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将不再维持,此药理作用可能是麝香保心丸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机理之一。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R259【目录】:
中文摘要4-7
英文摘要7-12
第一部分: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临床疗效的评价13-34
研究目的13
对象与方法13-16
第二部分: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的研究34-48
研究目的34
对象与方法34-40
研究结论48
参考文献48-53
课题综述54-6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翁国路;;[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关德祺;梁秉中;郑景辉;丁安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雷燕,王永炎;[J];世界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商洪才;张俊华;戴国华;曹红波;任明;项耀祖;汪洋;张伯礼;李幼平;;[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01期
张硕;宋衍芹;岳旺;毛兴荣;鞠传霞;董梦久;郑琼莉;戴小华;李忠业;王莎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04期
藏瑞鸿;[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8期
戴瑞鸿;;[J];中国社区医师;2006年06期
张迎春;智发朝;谭秦湘;贺静;;[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7期
江文德,徐端正,胡国钧,林宝珍;[J];药学学报;1979年11期
华似兰;[J];中成药;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朝晖,赵立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2期
王雪芹;[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年01期
王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郭丽娅;牛燕运;金玫;;[J];北京中医药;2010年05期
姚魁武;张良登;王阶;何庆勇;王师菡;;[J];北京中医药;2011年03期
刘强;徐智;毛威;;[J];北京中医药;2011年09期
张军,万利军;[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李予文;[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俞凯;[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高焕民;柳耀泉;王少萍;郭云良;;[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艾长明;;[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赵笑东;吴中华;;[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王云飞;阮新民;吴焕林;欧爱华;曹炳君;穆启运;李晓庆;马柳玲;;[A];2011·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焦一鸣;王放;;[A];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江西省中医药学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马静;龙铟;王宗仁;樊爱琳;王树森;李晶华;姚菊峰;;[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学分会成立暨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论文精粹[C];2006年
冯玉萍;;[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敏州;王磊;;[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林海;唐戍平;;[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张奇志;卜培莉;于文强;孟海燕;赵学强;;[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岩;[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鹏;[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刘云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孙凤平;[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范雪梅;[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周青;[D];复旦大学;2011年
吴同启;[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马立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周迎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年
葛华;[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媛媛;[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张丽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盖仲辉;[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齐双;[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卫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常跃兴;[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许丹;[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蔡志玲;[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刘通;[D];吉林大学;2011年
吴健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宁;[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王北婴;[J];中国医药学报;1987年06期
谢人明,李胜涛,张小丽,王德华;[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徐国良,李海峰,孙楠,王勇武;[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李方;[J];中国医药导刊;2002年01期
戴瑞鸿;[J];世界临床药物;2003年07期
曾武涛,陈国伟;[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朱瑾波,李玉鼎,李玉书;[J];河北中医;1996年04期
卢焰山;王子群;卢仁山;黄文增;;[J];湖北中医杂志;1990年01期
黄芬;[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红漫,许其倓;[J];中成药;2004年S1期
许伟源;郭航远;彭放;;[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年12期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5期
高茂杰;李阳;;[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01期
但三利;林润英;邹晓霞;;[J];重庆医学;2009年07期
李海滨;肖文良;姜志安;张晓光;苏瑞英;赵淑健;;[J];河北医药;2007年11期
王志华;黄姝芬;;[J];海南医学;2007年04期
梁莹;张金盈;魏经汉;姚海木;赵晓燕;刘爱静;梁新义;;[J];山东医药;2009年09期
陈焕清;熊小强;段朝晖;赵凤如;韩智娟;张向葵;;[J];中成药;2009年11期
崔苡菱;袁筱磊;朱轩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慧;罗心平;王丽洁;施海明;李勇;范维琥;戴瑞鸿;;[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邬涛;吴清华;;[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高东来;廉玉蓉;;[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王丽洁;罗心平;王涌;陈为民;陆云;李勇;施海明;范维琥;戴瑞鸿;;[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洪燕;张廷;;[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霍勇;;[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专辑[C];2011年
贺志伟;杨翰文;彭描宇;刘美荣;何银辉;;[A];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董红梅;黄岚;宋耀明;;[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华毅;[N];中国医药报;2005年
胡春松 胡大一;[N];健康报;2007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 戴瑞鸿 终身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吴志;[N];健康时报;2010年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吕树铮 任芳;[N];保健时报;2007年
徐浩;[N];北京科技报;2009年
记者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王泽;[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温馨;[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宋丽华;[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亦杰;[D];中南大学;2010年
张秀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孙贵香;[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8年
Cyprien MBA MBA(恩巴);[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汪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徐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訾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曲丹;[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文卫;[D];武汉大学;2010年
屈岚;[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Shekhar R[D];郑州大学;2006年
朱慧;[D];复旦大学;2008年
李勇;[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徐建;[D];浙江大学;2010年
杨梅;[D];吉林大学;2006年
张江丽;[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杨磊;[D];昆明医学院;2010年
耿雪;[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李志勇;[D];苏州大学;2008年
严建军;[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趁现在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能呼吸,去见你想见的人,做你想做的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都研究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都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24: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
官方公共微信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麝香保心丸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麝香保心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中医养生社区:|||||||||
您好,欢迎来到唐汉中医药网!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中药现代化
您当前的位置:&>&&>& > 正文
麝香保心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来源: 作者:王宝龙
时间: 10:38:00
核心提示:
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日前公布,《麝香保心丸的研制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首次证实了该中药长期服用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为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提供了临床证
&&&&&&&& 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日前公布,《麝香保心丸的研制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一等奖。该项目首次证实了该中药长期服用具有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良好的临床耐受性与安全性,为麝香保心丸长期用药提供了临床证据。
  由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戴瑞鸿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清华大学完成的《麝香保心丸的研制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研究对象为基于经典古方&苏合香丸&创新研制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复方中药&麝香保心丸&,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全面揭示了科技内涵,扩大了临床应用。
  该成果首次建立了基于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及网络生物学研究体系,用于麝香保心丸的现代研究,揭示了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阐明了复方配伍规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 [] [] []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031北京编号:(京)-经营性-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审核文号:卫网审字[2001]第029号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号
Copyright&1999-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9348',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导读】保心丸副作用?的使用禁忌介绍。麝香保心丸可以应用的也比较多,这和它有很多成分,作用的靶点多有关。不少研究证实麝香保心丸有强心、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重构以及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因而可以应用于、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心血管疾病。
麝香保心丸为黑褐色有光泽的微丸,截面棕黄色;味苦、辛凉,有麻舌感。麝香保心丸是传统中药&苏合香丸&和日本&救心丸&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应用治疗冠心病的标准研制而成的现代中成药。
麝香保心丸副作用 麝香保心丸的使用禁忌
麝香保心丸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供应,快速缓解引起的心绞痛、胸闷等症状,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促进血管新生、健全侧枝循环,减轻和延缓心肌缺血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预防心室重构。
麝香保心丸副作用为:轻度上腹不适、恶心、发生率为2.1%,唇舌麻木感发生率1.3%, 轻度上腹不适可以选择饭后服用或舌下含服,唇舌麻木感可以选择口服。
因此,患者在服用麝香保心丸的时候就应该注意,一旦出现副作用就应该减量或者停止用药。
(责任编辑:admin)
6681养生网:
在中央台曝出的孙静雅是“海天盛筵”的外围女...
咖啡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大部分人都会在空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阳麒麟丸是真的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