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用

什么叫有机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需要
.植物必需的有机物是通过
合成的,光合作用 什么叫有机物
什么叫有机物: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需要
.植物必需的有机物是通过
合成的,光合作用 什么叫有机物
本文话题: &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需要______和______.植物必需的有机物是通过______合成的,光合作用实现了两个转化:一是将无机物转化为______,二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故答案为:物质;能量;光合作用;有机物;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考点:考点名称: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反应式:叶片见光部分遇到典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条件:光和叶绿体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质: 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以概括出两个方面:一方面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这是物质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同时,把光能转变成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意义: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随之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加强。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因而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是光合作削最强的时候。(2)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温室种植蔬可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以提高产量。 (3)温度:植物在10℃~35℃、条件下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0℃最适宜,35℃以上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甚至停止。特别提醒:①活的植物体的所有绿色部分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②有的植物不呈现出绿色,但含有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海带。 ③光是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植物体见光部分能形成叶绿素。如萝卜见光部位是绿色的,而埋在土壤里的部位是白色的;蒜黄见光后会变成绿色。④叶片见光部分遇到典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易错点:误认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光照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及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发现:(1)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就死了。(2)他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植物能够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3)他又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他发现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整成活着。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巾。这些有机物小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为人类和动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人类和动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2)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立体种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延长应的目的。(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4)其他方面植物光合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作物光合作用对水、无机盐、温度、光照等方面的要求,农业生产就能获得丰收。考点名称: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①细胞壁薄;②细胞质少;③液泡大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植物移栽后,往往会出现萎蔫的现象的原因。移栽幼苗时,要尽量带土坨的主要原因。根对水分的吸收:当根毛周围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然后水分透过层层细胞进入根中的导管,通过导管向上运输。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被根吸收。 延伸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什么是光呼吸?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 实验交流 - 生物秀
标题: 什么是光呼吸?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摘要: 什么是光呼吸?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回复:光呼吸是一种依靠光来消耗O2,放出CO2的作用。在光存在下,光呼吸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因为光呼吸要氧化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还原型的碳原子,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Rubisco除了作为羧化酶催化将CO2添加到核酮糖1,5二磷酸,生成两分子3-磷酸甘油酸外,也可作为加氧酶,利用分子氧催化核酮糖1,5二磷酸裂解成3-磷酸甘油和磷酸乙醇酸。由于磷酸乙醇酸不能……
什么是光呼吸?它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什么影响?
光呼吸是一种依靠光来消耗O2,放出CO2的作用。在光存在下,光呼吸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因为光呼吸要氧化光合作用中产生的还原型的碳原子,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
Rubisco除了作为羧化酶催化将CO2添加到核酮糖1,5二磷酸,生成两分子3-磷酸甘油酸外,也可作为加氧酶,利用分子氧催化核酮糖1,5二磷酸裂解成3-磷酸甘油和磷酸乙醇酸。
由于磷酸乙醇酸不能被卡尔文循环利用,所以是碳同化的废物。磷酸乙醇酸合成,不仅浪费能源和碳源, 而且磷酸乙醇酸的积累可能杀死植物本身,因为这种物质能够抑制丙糖磷酸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的活性,从而破坏了叶绿体基质中甘油醛-3-磷酸与二羟丙酮(dihydroxyacetone)的平衡。
Rubisco同氧的亲和力比与二氧化碳的亲和力低得多,所以RuBP的氧化反应要比羧化反应慢。可以推测,一般情况下这种氧化作用构不成威胁,但是当CO2的浓度很低而O2的浓度很高时,O2就要取代CO2作为Rubisco的底物。将叶或藻类细胞置于低比值的CO2/O2气体环境中,发现RuBP每发生2~3个羧化反应就要发生一次氧化反应,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
生活在地球的某些环境下的植物往往会受到这种影响。如生活在因强烈光照导致炎热和干旱地区的植物叶绿体中容易发生RuBP的氧化作用,因为这种环境会使叶绿体基质中CO2/O2的比值降低。虽然温度的升高,CO2、O2的溶解性都会降低,但CO2的溶解性下降更快,其结果导致基质中CO2/O2比值的降低。另外,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植物,为了防止水分蒸发,会关闭气孔,CO2就不能进入叶中,没有稳定的CO2供给同化作用,叶细胞中的CO2的浓度进一步下降。但是,叶绿体中水的光解继续进行,由于释放的O2不能扩散出叶,使得细胞内O2的浓度不断增加,进而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因此这些植物通过光呼吸来提高CO2的浓度,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光合作用反应式_百度百科
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
2H2O—光→
ADP+Pi(光能,酶)→ATP
CO2+C5→(酶)C3
2C3+([H])→(CH2O)+C5+H2O
光合作用反应式总方程
6CO2+6H2O( 光照、酶、 叶绿体)→C6H12O6(CH2O)+6O2
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光合作用反应式解释
(CH2O)表示糖类 C6H12O6为葡萄糖
.光合作用.[引用日期]什么叫光合作用?_百度知道
什么叫光合作用?
提问者采纳
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过程叫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绿叶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把进入叶内的二氧化碳和从根部输送来的水,利用太阳光的能量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相关的反应式:
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Pi→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
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
你说得具体点,是问生物学里得光合作用还是?
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什么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光合作用的发现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在植物栽培中,合理利用光能,可以使绿色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两个方面. 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同一块土地由一年之内只种植和收获一次小麦,改为一年之内收获一次小麦后,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玉米,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那么,光合作用是怎样发现的呢? 光合作用的发现 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并不认为植物体能够从空气中得到什么.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因此,他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植物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然后把这个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恩吉尔曼的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远远超过了地球上每年工业产品的总产量.所以,人们把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比作庞大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第三,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据估计,全世界所有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氧和燃烧各种燃料所消耗的氧,平均为10000 t/s(吨每秒).以这样的消耗氧的速度计算,大气中的氧大约只需二千年就会用完.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这是因为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只是在距今20亿至30亿年以前,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由于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转化成臭氧(O3).臭氧在大气上层形成的臭氧层,能够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对生物具有强烈破坏作用的紫外线,从而使水生生物开始逐渐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 植物栽培与光能的合理利用 光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在植物栽培中,合理利用光能,可以使绿色植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合理利用光能主要包括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和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两个方面. 延长光合作用的时间 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合理利用光能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同一块土地由一年之内只种植和收获一次小麦,改为一年之内收获一次小麦后,又种植并收获一次玉米,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 合理密植是增加光合作用面积的一项重要措施.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根据土壤肥沃程度等情况种植适当密度的植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借助于光、有时借助近红外光或近紫外光来完成的化合物的合成作用;尤指当含叶绿素的细胞(如绿色植物的细胞)受到光照射时,其中所发生的由二氧化碳和氢源(如水)生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淀粉等),同时放出氧气的过程。有些低等动物(如蓝藻)也可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各步分反应: H20→H+ 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ADP→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
植物通过自身的化学反应,吸收空气中的CO2,并放出O2的过程
植物利用它特有的叶绿素吸收日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极其复杂,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合作用的过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