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听力理解的基本模式过程中的自上而下模式又被称为宏观加工模式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运用图式理论,建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和教学,从图式理论视角考察听力理解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最后基于图式理论,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中国论文网 /9/view-981025.htm  关键词: 图式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听力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仅将听力理解视为一个被动的声学信号接收过程,对提高学生听力技能缺乏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仅是录音机按键的控制者和正确答案提供者的角色,致使听力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听力水平收效甚微。有鉴于此,笔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把图式理论应用于听力理解过程的研究和教学,从图式理论视角考察听力理解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最后基于图式理论,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以全面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一、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听力理解模式      现代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学习者以往习得的背景知识结构,即每个人的既有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的组织,也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认知理论实践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对新知识的组织、理解和记忆都依赖于人们头脑中已形成的图式信息网络。   对于听力理解的具体模式,语言学界存在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模式。“自下而上”模式是从词汇、句法、语义层面对听力材料进行的“精加工”,是一个sounds―words―sentences的过程。这一模式强调语言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重要性,但忽略听者的背景知识在听力理解中的作用。“自上而下”模式是指听者运用背景知识从篇章层次上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推测、验证和修改等“宏观”处理,它强调听者的主动作用和高层次技能的利用,而对较低层次能力如快速、准确地对词汇和语法结构识别的能力有所忽视。   图式理论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决不是一种单纯的“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两过程相结合的认知心理过程,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自下而上”模式确保听者发现新的信息和与自己假设不同的信息,而“自上而下”模式帮助听者消除歧义从而修正自己的预测,二者共同作用使听话人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      二、影响听力理解的图式因素      依据图式理论,听者的接受能力和听力理解程度受三种图式影响,即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语言图式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它指听者已掌握的语音、词汇、句型及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语音方面,它包括连读、重读、弱读、同化等;在词汇方面,它包括单词拼写、读音、语义、用法等;在语法方面,它包括时态、语态、词句衔接等。听者若不具备这些语言图式知识,就不具备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及解码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理解对话、短文等复杂内容时,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形式图式是听力理解记忆的保证。它指听力材料所用的文体,包括篇章的修辞手法和结构等知识,它决定了信息在语篇中的安排方式。每一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其特有的形式图式和对听者不同的要求。形式图式知识能够帮助听者有序地、更多地回忆语篇内容。   内容图式亦称背景知识,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涉及语篇的内容和主题,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直接决定着听者对题材的熟悉程度,当“自下而上”听力理解模式无法发挥效用时,听者就要靠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内容图式越丰富,理解效果就越好。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受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语言图式是后两者的前提和基础,不掌握相应的语言图式,听者就无法利用材料的新信息调用相应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更谈不上对材料的理解。而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了听者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语言图式的缺陷,可帮助听者考虑语境、排除歧义、作出预测,为准确解释篇章内容提供参照和向导。      三、在图式理论指导下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新模式      如上所述,听力理解是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交互性过程,也是语言图式、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综合应用的过程。以此理论为视点,笔者结合图式理论听力理解模式,综合观照三种图式的有机统一,在改进和完善传统听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新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英语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1.听前准备阶段――激活和丰富图式。   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活理解话语所需要的可能的图式知识或对学生头脑中的“图式空缺”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展性介绍,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图式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为听力理解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1)加强语言图式基本功训练。教师应在听前帮学生激活或建立语言图式。可事先归纳总结语篇中的爆破、连读、弱读、省音和同化等语音现象,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对有利于诱发、建立图式的关键词进行讲解或启发讨论;还可带领学生适时复习巩固相关语法知识,便于学生“自下而上”进行听力理解。   (2)拓宽知识面,充实学生的内容图式。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英美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密切相关的材料,增加学生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淀。也可就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或采用提问、启发、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推测能力,挖掘出与材料有关的词汇和事件,及时激活学生大脑中的先存图式,为“自上而下”理解作好铺垫。   (3)联系篇章类型结构,丰富学生形式图式。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篇结构的分析能力。可在听前提醒学生关注语篇段落及语句间的连接手段和话语标记,唤起学生从记忆中回忆起与所听语篇一致的语篇修辞结构,培养学生借助篇章结构把握语篇宏观结构及局部信息的能力。   2.听力理解阶段――调整和改进图式。   此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记笔记、预测、推理以及抓关键词和语篇大意等多种听力技巧,交互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进行听力理解,引导学生调整和改进图式,检验、证实或修正听前预测。   听中图式的调整与建立主要依靠学生自觉的努力,但在初级培养阶段或针对有难度的材料时,教师可适当帮助学生更新图式。如可要求学生做摘要,记下关键句,达到有效记忆所听内容的目的;可先给学生听语篇每一段落的第一句,引导其预测这一段落将要听到的内容,或引导学生听辨关键词句,每到重要细节处就暂停播放,并启发学生思考:“说话者的意图可能是什么?”以此对学生的理解过程实施监控、调整,在进一步的听音过程中,学生将新建图式与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筛选,从而理解整篇听力材料。   3.听后活动阶段――巩固与扩充新建图式。   在传统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教师在放音结束后很少组织学生对听力材料和听力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从而错过了促使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所学图式和技巧的机会,而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   为巩固和扩充新建立的图式,教师可要求学生把听懂的信息及时重组,以便把新的图式存储在大脑中。如可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所听材料的大意复述出来;可节选部分对话性的材料或根据主要信息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进行情景重现;可要求学生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对相应事件或问题的意见或看法;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听力材料的主题进行辩论、讨论;可要求学生用听力过程中所记的笔记写一篇总结并相互交流经验,以促进其记忆和迁移。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以图式理论为指导的听力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学的系统化,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完善传统英语听力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模式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和完善,笔者希望通过对本问题的探讨,使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参与研究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出更为科学高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不断开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洁.图式知识和语言水平对ESL听力理解影响的实验研究(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   [2]简仕慧.基于图式论从语言心理机制谈英语听力学习技巧[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3]李冬梅.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2,(2).      注:本文为华北煤炭医学院院级课题“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课题编号:BS08044)和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关联理论听力理解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论文(课题编号:S06071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ESL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现状及基于图式理论的教学策略实证分析.pdf6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听力在飞速发展的声讯时代,对于人们的交流合作起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在中国与世界的信息接轨的同时,英语交流能力更是显得尤
为重要,而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对于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却收效甚
微,为了改变学与用的输入输出不平衡的现状,笔者积极研究,多角
度思考,从改变教学思路、教学任务等方面着手,希望对英语听力教
学的改革尽绵薄之力。
现实生活中,陌生的语言环境、瞬息万变的信息量加之简单机械
的听力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听力理解上始终不得要领,失败的听力理
解更严重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笔者尝试将图式理论
与听力理解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从中寻找英语听力教学的改革途
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储存于人脑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构架,当人
们处理新知识时,总会把它与已有的知识相连通,从而给认知提供依
据。在图式理论框架中,听力理解不再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
是一个通过积极思考并持续调整自己脑中背景知识,来加强对所听材
料的理解并进行信息重建的过程。听者记忆中的相关基本常识会激起
其“听”的动机,熟悉的语篇知识会帮助听者迅速的理解词句意思,
并对材料进行预测和理解修正,最终语篇新的信息与以往知识交汇碰
撞出新的意义,实现理解的有效输出。图式大体可分为三类:语言图
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从理解模式上分析,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
种互促补偿模式,它是自下而上理解模式与白上而下理解模式的结合
互益,图式理论对于英语听力教学的指导意义由此凸显。学生听力理
解能力与图式构建、图式激活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们在这两种视角下研究传播,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_百度知道
我们在这两种视角下研究传播,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
提问者采纳
  第四讲 传播模式  模式就是:从某一类现象中抽象出来的相对固定的样式(图案、数字、图像、关系等。)另一种表达就是:现象元素的相对固定的组合样式。  5、模式与事实、理论的关系  模式与事实、理论的关系是:事实——模式——理论,即模式是事实与理论的中介,是事实的抽象化,是理论的具象化。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具有双重性质:(1)模式与现实事物具有对应关系,但又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2)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因此,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二)模式的类型  1、按性质分。模式有不同的领域,建筑模式,设计模式,教学模式,安全模式,战争有战争模式等  孙子说,“至于死地而后生”,就是战争模式。三十六计,条条都是模式,比如“走为上”,“空城计”  “深圳模式”,浙江的“温州模式”,江苏的“苏南模式”,福建的“晋江模式”等等,  2、按表现分。可以分为特殊的模式和普遍的模式两类,以“文化模式”为例。进而,我们再举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课题之一。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它是由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个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各民族或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即文化模式的不同。如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浓厚的家族观念,重人伦,对祖宗及传统权威的崇拜等互相联系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模式;工商业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以城市生活为主导,个人主义,总统制等互相联系而形成美国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文化模式内部必然具有自己的一致性,否则各种文化特质、文化集丛便不可能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多数学者认为,形成这种一致性的原因是统一的社会价值标准,也有学者认为是一个社会中的人共有的潜在意愿。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以下9个部分: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  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而相同相似的文化又形成共同的文化模式。因此,研究文化模式有助于我们了解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不同文化。在这方面,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的研究值得一提。她以《文化模式》和《菊花与刀》二本著作奠定了自己在此领域的权威地位。《文化模式》一书是对北美印第安部落的研究。她以尼采关于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思想,将印第安部落分为酒神型与日神型两种基本文化模式。A.所谓酒神型,与喝酒致醉有关。北美与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整体上都属于此种文化模式,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缺乏理性,好幻想,易冲动,富有进攻性。B.而日神型文化模式则属于一种理智型文化,北美新墨西哥的普韦洛人就属于这种文化模式。他们主张行为节制,恪守中庸,处事冷静,待人温和谦恭。C.印第安人中的多布人部族,不同于上述两种文化模式,该部族属于一种极端实用主义的文化模式,其行为往往背信弃义,彼此猜疑、互不信任,处处以他人为敌,对人凶狠残酷,做事无法无天,被本尼迪克特概括为一种偏执狂文化。  《菊花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文化模式的分析。二战末期,她接受美国政府委托,着手对日本文化模式与国民心理进行研究,以便为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令人称奇的是,她并未去日本进行实地调查,仅凭对日本侨民和战俘进行的访谈和问讯,提出了日本文化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耻感文化,而西方是罪感文化。正是基于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成果,美国政府制定了与对西德完全不同的政策,成功地完成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民主化改造。  对日本文化分析的专著之所以定名为《菊花与刀》乃在于,本尼迪克特发现,日本人的性格中充满了相互对立的矛盾:“菊花和刀两者都是这幅画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三)模式的特点  1、模式具有代表性。2、模式具有仿效价值。3、模式是死的。  (三)模式的功能  1、构造功能。2、解释功能。3、引导功能。4、简化功能。5、预示功能。  二、传播模式  (一)研究传播的视角和模式  1、研究视角  研究传播过程有多种多样的视角,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历时性考察,即按照时间序列考察传播活动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化;另一种是共时性考察,即对传播活动的结构、环节和要素进行解剖和分析。前者属于纵向过程研究,后者属于横向过程研究。(三维立体时空轴)  2、总体模式  我们在这两种视角下研究传播,为什么要引入“模式”的方法呢?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说)传播是个人或团体与其他个人或团体之间信息、观念、态度或感情的沟通过程,是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又不易窥见,带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模式方法则可以通过“画”一些线条或公式来表示确实存在,但又无法看到的联系,可以显示这些联系的结构、强度、方向,使已知的要素和关系尽可能固定化,从而明晰传播的整体形象,把握其内在的机制和规律,使传播学的研究更加生动、形象。显然,以此作为基础,(从实践上说)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传播过程的特点和运动规律,从而指导传播过程中的一切运作,使其达到有序化和最优化。  那么,关于传播有什么样的模式呢?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得出多样化的传播模式,但为便于理解,我们将几种经典的模式命名为传播的点、线、面、体、局(体的布局)模式。  (5)局——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4)体——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3)面——奥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2)线——拉斯韦尔、香农-韦弗模式;  (1)点——七要素:R?布雷多克;  五要素:拉斯维尔;  三要素:亚里斯多德、施拉姆;  (二)传播的“点”模式  1、传播三要素说  (1)亚里士多德的“三要素”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对“对话”这种社会传播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他说:“在对话的三要素,即说话者、话题、听者中,决定说话的目的和对象的,是说话者,它要求说话者不仅要明确自己说的内容,取得他人的信任,而且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人格,同时要注意听者的内心”。  (2)施拉姆的“三要素”说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案例一:  在《大圣娶亲》中,孙悟空对紫霞仙子说到:“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是一个极为经典的面对面表白性传播事例。在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个明显的要素:一是传播者(孙大圣),二是讯息(内容),三是受传者(紫霞仙子)。这三个要素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但是,仅有上述三个要素尚不足以构成一个现实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说,还必须要有使这三个要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或渠道,即媒介。在上面的例子中,由于对话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不容易意识到媒介的存在。但即便在面对面的传播当中,媒介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它属于自然的声波或光波,我们平时意识不到它罢了。如果换成打电话,媒介的必要性就十分明显了,如果没有电话机和电话线路,是不能进行传播的。  有了上述四个要素以后,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传播过程基本上具备了成立的条件,但对考察人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传播学来说,这个过程仍然不算完整。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孙大圣说的话如果没有得到紫霞仙子的反应和反馈,这个过程仍然是残缺的,只有作用而没有反作用。换句话说,在传播学中,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传者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  2、传播五要素说  在传播学史上,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1948年,他在题为《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将它们排列,形成了后来人们称之为“五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这五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  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  With
effect(有什么效果)  具体而言:  (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针对这个传播现象,传播学研究者就试图研究如下问题:受恐慌影响的范围(即有多少听众和有多少人受到惊吓);为什么这个节目使人产生恐慌,而其他离奇的广播剧则没有(研究传播效果);为什么这个广播剧让一些人感到害怕,而另外一些人则没有。(研究受众)  3、传播七要素说  后来,有一位叫R?布雷多克的学者,欲改进5W模式,又增加了两个要素:在什么情况下(Where)、为了什么目的(Why),被称作7W模式(1958年)。  (三)传播的“线”模式  1、传播的过程结构  (1)首先,什么是过程?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  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过程时,主要指的是传播具有动态性、序列性和结构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  过程性与系统性,是理解人类传播活动的运动性质与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性质的两个核心概念。  (2)其次,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图4—1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大约与拉斯韦尔同时,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C.香农和W?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论》(1949年发表)一文中也提出了一个过程模式,称为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或香农——韦弗模式。这个模式如下:  图4—2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3、对直线模式的评论  点评: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实际上,后来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这条思路形成的。因此,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根据该“5W”模式进行安排,并从下一讲开始分别论述传播的五个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传播研究的关键内容,起到以点代面,繁简得当的作用。  香农-韦弗的模式这个模式导入了噪音的概念,为传播过程研究进一步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但两个模式都是单向直线模式,缺少反馈的环节,如果把这个模式完全应用于人类的社会传播是不行的。  (四)传播的“面”模式  直线(单向)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之际具有明显的缺陷:(1)它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一方只能是传播者,另一方只能是受传者,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而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这种转换是常见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2)直线模式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1、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954年,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在C?E?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图4—3)。  图4—3 奥古斯特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点评: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模式也有其本身的缺陷。  首先,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至少从模式本身看来是如此),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其次,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正源于此,施拉姆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又另外提出了一个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图4—4)。  图4—4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点评:如图所示,这个模式(图4—4)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施拉姆的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2、梅尔文?德弗勒反馈模式  控制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维纳(Norbert Wiener)在香农创建信息论的同时,出版了专著《控制论——动物与机器中的通信和控制问题》。控制论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因此,人们将带有反馈的双向信息传递的信息沟通过程称为控制论沟通过程,以此结构设计的沟通过程模式被称为控制论沟通过程模式。  反馈,原指控制系统中,将输出信息再回输到原系统中的形式。在信息传播学里,是指信息受传者在接收信息后所做出的各种反应。这说明,信息并不是单向流动给受传者,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即刻会发出对该信息的反应。因此,美国传播学者梅尔文?德弗勒(Melvin L?Defleur)对申农—韦弗模式进行了发展,设计出了信息反馈机制模式,如图4-5德弗勒环型模式。  图4-5 德弗勒环型模式  点评: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图4—5)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但是,在德弗勒的模式中,惟一提到的一个外部影响因素是“噪音”,影响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这个缺点与香农-韦弗模式没有二致。  (五)传播的“体”模式  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与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过程本身就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过程具有运动性、序列性和结构性,这也正是系统的特点;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  点评:系统是过程的综合,过程是系统的简化。  1、对过程模式的补充  考察微观、单一的传播过程是必要的,但仅有这种考察并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任何一个单一的过程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性质和结果也并不仅仅取决于过程的内部机制,相反,许许多多的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对过程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单一的过程也并不是孤立的,必然与其它过程保持着相互连接、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的关系。这说明了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传播做出全面的把握。  2、动态模式  1959年,美国一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J.W.赖利和M.W.赖利在《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系统模式(图4—6)。  C=传播者
R=受传者  图4-6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点评: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1)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2)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3)个体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4)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赖利夫妇认为,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也不外是现代社会各种传播系统中的一种。  从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微观的、中观的和宏观的系统,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实与“俄罗斯套娃”异曲同工,有可比之处。)每一种传播活动,每一个传播过程,除了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之外,还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广泛影响。然而,这种互动并不仅仅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而且也是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  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  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块,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和社会构成,“就是暂时不考虑社会系统的基本运动,去研究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的规律”。它对应着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体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核心是社会进步。“这一区分并不是两类事实的区分,而是理论的两个方面的区分”,秩序和进步,静力学和动力学,总是相互关联的。  3、动静结合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兹克1963年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系统模式,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图4—7)。  图4-7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点评:在这个模式中,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综上所述,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任何一种传播活动,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即便是单一过程的结果,都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  (六)传播的“局”模式(“体”的布局)  1、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结构  不少学者发现,美国的传播学考察的只是狭义的传播过程(其代表是拉斯韦尔的“五W”过程模式),这种研究虽然是必要的,但在这种框架下,许多有重大意义的传播学课题,如传播与社会变革,传播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很难得到说明。要考察这些重大问题,必须从美国的狭义过程研究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另行开辟新的研究视角。  这些研究把传播看作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因而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研究。  2、总过程研究图式  “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图4—8)可以略见一斑。  图4-8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点评: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包括作为人的体能之延伸的热能和电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后文详述。)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是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还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  田中义久的这个图式提出了传播学研究中的许多重大理论课题,尽管它还不完备,但可以说它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例如稻叶三千男在《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等论文中认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是一种“总体充满矛盾的运动”,这个运动过程中不仅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矛盾,而且具有大众传播产业的特殊矛盾。稻叶特别分析了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异同,指出了记者、编辑等精神劳动者在“脑”与“手”的分离过程中所处的矛盾状态。也就是说,精神劳动者作为“有头脑”的个人应该是认识和传播的主体,但是他们受雇佣的地位却使他们的“手”不能按照自己的主体意愿去生产和传播信息,他们的劳动只能无条件地服从于媒介资本的需要。稻叶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精神劳动者的“异化”过程。  日本学者认为,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制度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传播媒介在从事营利活动的同时,与权力相融合,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新闻报道的闹剧化和娱乐内容的大量提供,客观上起着一种“麻痹神经”的作用。他们研究大众传播的目的,在于唤起现代受众的觉醒,使其超越“大众”状态而成为“能动的传播主体”,成为有批判能力的“理性市民”。这样,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就远远突破了行为主义的框架,而把传播研究与整个社会结构、与改革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  点评:这些模式的特点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微观到宏观,由局部到整体。它让我们对传播的理解也由清晰——模糊——清晰。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力短文理解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