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降至了20,能否继续使用地西他滨?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黄一虹大夫本人发表
地西他滨可不可以用_MDS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最近这两三个月骨穿检查原始细胞百分之3原单百分之16,医生建议用地西他滨,但都说地西他滨是化疗药,心里很慌
所就诊医院科室: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用药情况:
服用说明:2014年9月至今每月用白介素控制
检查资料:
你好!MDS病程一年余,当初诊断MDS的分型是什么?染色体、基因检测的情况如何?根据近期骨髓应诊断为MDS-RAEB-II,可以按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对待处理。地西他滨当然可以用,建议参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方案或与地西他滨联合。争取条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参考。祝好!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谢谢黄医生!您的意思是说他在向白血病转移吗?可是血常规检查一直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正常,血小板一直在30-50之间,近几个月血小板一直在上升,现在都170多了,希望黄医生帮忙分析,是不是也意味着好转呢?多希望是好转的预兆!
状态:就诊前
当初只是说是MDS最轻的一种,没有坏细胞,染色体有变化
你好!根据最近的骨髓检查,诊断的MDS-RAEB-ll,就是白血病前期,甚至可理解为按急性白血病对待。你所讲的血象有上升是好事,可能亦是暂时的,不代表病情明显好转或逆转,为你接下来的治疗奠定好的基础。该病治疗困难,预后多不良,希望抓住时机,化疗和移植是唯一选择和机会。供参考。祝好!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可是患者49岁了,不知道化疗和移植哪个更好一些?
不是这个概念,首先要化疗达缓解,巩固维持化疗几疗程后才能移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黄一虹大夫的信息
疑难和难治血液病及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骨髓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尖端技术及相关并发症的抢救和处理。
黄一虹,男,江苏泰兴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徐州医学院医疗系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获苏州大学血液...
黄一虹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血液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北京肿瘤医院
淋巴肿瘤内科
浙江省第一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
北京朝阳医院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本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5例AML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53.3%。在12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价的患者中,1例(8.3%)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中位总生存期为123d(27~509d),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70d(19~306d),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33d(11~176d)。Ⅳ级血液学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本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5例AML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53.3%。在12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价的患者中,1例(8.3%)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中位总生存期为123d(27~509d),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70d(19~306d),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33d(11~176d)。Ⅳ级血液学
被引量:14来源:道客巴巴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12例MDS及A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2例中1例MDS-RA,2例MDS-RAEB-Ⅰ,3例MDS-RAEB-Ⅱ,2例AML-M4,2例AML-M5,1例AML-M6,l例AML-M0.8例应用地西他滨化疗5d方案:地西他滨20mg/(m2.d)×5d,4周为1个周期;3例用3d方案:地西他滨15mg/m2,1次/8h×3d,6周为1个周期;另2例用地西他滨20mg/m2,隔日1次×5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1例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后ID4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作用.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CR2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l例、死亡3例.疾病控制率66.67%(8/12),有效率25%(3/12).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1.5±2.1)个月、1年总体生存(OS)率为40%、2年OS率为16.7%.MS-PCR检测显示,地西他滨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能够使MDS患者病情稳定,减轻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能够使部分MDS向白血病转化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地西他滨能够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需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以耐受.本研究中的疗效及生存期与国内研究相类似.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12例MDS及AM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2例中1例MDS-RA,2例MDS-RAEB-Ⅰ,3例MDS-RAEB-Ⅱ,2例AML-M4,2例AML-M5,1例AML-M6,l例AML-M0.8例应用地西他滨化疗5d方案:地西他滨20mg/(m2.d)×5d,4周为1个周期;3例用3d方案:地西他滨15mg/m2,1次/8h×3d,6周为1个周期;另2例用地西他滨20mg/m2,隔日1次×5次.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1例应用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患者治疗前后ID4基因甲基化表达水平,进一步验证地西他滨的去甲基化作用.结果显示,12例患者中CR2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l例、死亡3例.疾病控制率66.67%(8/12),有效率25%(3/12).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1.5±2.1)个月、1年总体生存(OS)率为40%、2年OS率为16.7%.MS-PCR检测显示,地西他滨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地西他滨能够使MDS患者病情稳定,减轻输血依赖,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能够使部分MDS向白血病转化的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地西他滨能够使ID4基因甲基化水平明显降低.其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需输血抗感染等支持治疗,部分患者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以耐受.本研究中的疗效及生存期与国内研究相类似.
被引量:10来源:道客巴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异质性的恶性克隆造血系统疾病,表现为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易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随着对MDS发病机制的探索和深入,目前认为MDS发病机制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DNA的过度甲基化使某些抑癌基因如P53、P15、P16沉默可能是MDS发病的主要因素,这些抑癌基因在MDS患者因过度甲基化而失活.并造成细胞周期失常、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和分化能力减弱,从而易于形成肿瘤克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异质性的恶性克隆造血系统疾病,表现为骨髓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和易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转化.随着对MDS发病机制的探索和深入,目前认为MDS发病机制中表观遗传调控的异常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DNA的过度甲基化使某些抑癌基因如P53、P15、P16沉默可能是MDS发病的主要因素,这些抑癌基因在MDS患者因过度甲基化而失活.并造成细胞周期失常、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和分化能力减弱,从而易于形成肿瘤克隆.
被引量:7来源:万方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syndrome,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MDS-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例初治AML(MDS转化12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地西他滨[20mg·(m2)-1·d-1,qd×(5~9)d,维持1h以上]单药或联合AAG方案(阿糖胞苷10mg/m2,q12h×14d,阿克拉霉素20mg,qod×4d,G-CSF300μg,qd×14d).结果单药地西他滨11例,完全缓解(CR)4例(36.4%),部分缓解(PR)3例(27.3%),总有效率(OR)为63.6%;地西他滨联合AAG方案治疗11例,CR5例(45.5%),PR3例(27.3%),OR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CR1例,PR1例,NR1例.4度血液系统毒副反应11例(61.11%),3~4度感染10例(55.56%),2度胃肠道毒副作用1例(5.56%),1度膀胱毒副作用2例(11.1%),1度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11.1%).6/18例(CR5例,PR1例)接受造血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单药及联合AAG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iasyndrome,MDS)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postMDS-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8例初治AML(MDS转化12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地西他滨[20mg·(m2)-1·d-1,qd×(5~9)d,维持1h以上]单药或联合AAG方案(阿糖胞苷10mg/m2,q12h×14d,阿克拉霉素20mg,qod×4d,G-CSF300μg,qd×14d).结果单药地西他滨11例,完全缓解(CR)4例(36.4%),部分缓解(PR)3例(27.3%),总有效率(OR)为63.6%;地西他滨联合AAG方案治疗11例,CR5例(45.5%),PR3例(27.3%),OR为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CR1例,PR1例,NR1例.4度血液系统毒副反应11例(61.11%),3~4度感染10例(55.56%),2度胃肠道毒副作用1例(5.56%),1度膀胱毒副作用2例(11.1%),1度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11.1%).6/18例(CR5例,PR1例)接受造血
被引量:5来源:道客巴巴
摘要: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MDS及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及AML患者10例。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10例患者,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CR)30%,4例为部分缓解(PR)10%,1例获得骨髓缓解(mCR)40%。总有效率为80%。大多数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中高危MDS及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MDS及AML患者10例。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10例患者,其中3例获得完全缓解(CR)30%,4例为部分缓解(PR)10%,1例获得骨髓缓解(mCR)40%。总有效率为80%。大多数患者出现了可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和老年AML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5来源:百度文库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DNA序列中非编码基因表达遗传学的变化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人们以此作为治疗的靶点,针对DNA去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RNA默认等采取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手段[1],5-脱氧阿扎胞苷(地西他滨,商品名达珂)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DNA甲基化的有效抑制剂[2].我们对15例MDS中危Ⅰ、Ⅱ型和高危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重视,DNA序列中非编码基因表达遗传学的变化具有潜在的可逆性.人们以此作为治疗的靶点,针对DNA去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RNA默认等采取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手段[1],5-脱氧阿扎胞苷(地西他滨,商品名达珂)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DNA甲基化的有效抑制剂[2].我们对15例MDS中危Ⅰ、Ⅱ型和高危患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被引量:5来源:道客巴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地西他滨5d治疗方案(地西他滨20mg.m-2.d-1×5d)的12例患者,应用骨髓细胞学、血常规评价疗效。监测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4例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改善,总有效率50%(6/12)。平均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67个月。7例患者输血依赖状况改善。4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3.3%(4/12)。2例并发感染,感染率16.67%(2/12),其中1例死亡,化疗相关死亡率8.33%(1/12)。其他不良反应可见轻度药物性肝损害等。结论:地西他滨5d治疗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低,其他不良反应轻微。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接受地西他滨5d治疗方案(地西他滨20mg.m-2.d-1×5d)的12例患者,应用骨髓细胞学、血常规评价疗效。监测体温、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4例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血液学改善,总有效率50%(6/12)。平均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67个月。7例患者输血依赖状况改善。4例患者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33.3%(4/12)。2例并发感染,感染率16.67%(2/12),其中1例死亡,化疗相关死亡率8.33%(1/12)。其他不良反应可见轻度药物性肝损害等。结论:地西他滨5d治疗方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低,其他不良反应轻微。
被引量:3来源:百度文库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单用CAG方案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6例老年AML患者,将其中46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0例单独行CAG方案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种方案治疗老年AML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MDS相关老年AML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非MDS相关者(均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均明显增加,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中肺部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906,P=0.013)。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MDS相关的老年AML,但同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部分老年人不能耐受,尤其是高龄患者需慎重使用。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单用CAG方案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6例老年AML患者,将其中46例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者设为观察组,其余30例单独行CAG方案治疗者设为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种方案治疗老年AML均有一定疗效。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中MDS相关老年AML者的完全缓解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非MDS相关者(均P0.05)。观察组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肺部感染、胃肠道反应、发热均明显增加,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均P0.05)。观察组中肺部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r=0.906,P=0.013)。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于MDS相关的老年AML,但同时肺部感染、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增加,部分老年人不能耐受,尤其是高龄患者需慎重使用。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和急性髓样白血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和急性髓样白血
被引量:2来源:道客巴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4d疗程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地西他滨30mg/m24d疗程方案治疗4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例患者应用地西他滨4疗程后达完全缓解,1例在3疗程后获部分缓解,1例1疗程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较明显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地西他滨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选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4d方案在疗效和耐受性上与3d和5d方案相比,无明显差别,应用方便。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4d疗程方案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地西他滨30mg/m24d疗程方案治疗4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并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例患者应用地西他滨4疗程后达完全缓解,1例在3疗程后获部分缓解,1例1疗程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较明显的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结论:地西他滨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选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4d方案在疗效和耐受性上与3d和5d方案相比,无明显差别,应用方便。
被引量:2来源:维普
京ICP证030173号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规范和探讨在我国的临床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规范和探讨在我国的临床应用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用肝素须警惕血小板减少症(HIT)和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HITTS)
作者:严匡华|发布时间:|浏览量:83次
  哈医大二院血液内科主任王京华教授课题组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应用肝素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率为15.6%,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HITTS)发生率3.13%,与国外报道水平接近。在黑龙江省科技基金项目支持下,课题组率先建立起国内HIT诊断体系及诊断方法,强调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必要性,并揭示了HIT发病与血小板Fcγ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以期从遗传学角度提前获得用药警示。此项成果前不久被评为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中山医院血液科严匡华
  据了解,肝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凝药物,主要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介入、急性冠脉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心房纤颤、外周血管栓塞、透析和体外循环等。其主要副作用是出血,但某些患者在用肝素过程中往往出现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并非出血,而是引起广泛的动静脉血栓,乃至致残甚或死亡。对此,国外上世纪90年代即有了较为完善的HIT诊断体系,而国人对此尚认识不足;近年来国内虽然已见到相关文献综述,但仍无大宗的对HIT及HITTS发病现状的报告。&  自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王京华教授和她的课题组随机连续观察了在哈医大二院外科住院的96例患者,这些人均连续应用普通肝素7天以上。课题组对他们分别进行了血小板计数、HIT抗体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颗粒。观察结果发现:本组病例血小板减少(大于50×109/L)的占13.5%,HIT发生率为15.6%,HITTS发生率为3.13%,接近国外报道水平。其中,以Ⅱ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最严重,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却很少发生出血,多为病理性血栓形成。&  在上述观察结果的基础上,王京华教授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套HIT诊断体系,即对应用肝素的患者常规进行血小板检测,若发现血小板减少,则给予HIT抗体检测初筛;若HIT抗体呈阳性,则行血小板聚集试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微颗粒;若以上两项检测任意一项阳性或二者均为阳性,就能诊断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一旦出现HIT,应立即停用肝素,改用其他抗凝药物,如重组水蛭素(来匹卢定,lepirudin)、阿加曲班(argatroban)、比伐卢定(bivalirudin)等。而达那肝素(danaparoid)虽然能使90%的HIT患者血小板得以恢复,但仍有10%的HIT抗体与达那肝素存在交叉反应,因而不提倡应用此药物。&  专家评价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临床使用肝素的病人数量非常大,推测HIT和HITTS的发病率不在少数,只是临床医生对此病不认识或重视不足,易于误诊误治。专家呼吁说,肝素治疗的并发症须引起各级医院的高度重视,要开展继续教育学习班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促进基层医生对HIT的认识,减少HIT的致残致死率;同时,各医疗机构应常规开展血小板计数的常规检测,倘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用肝素,换阿加曲班或水蛭素。有条件的大医院可成立HIT检测中心,用于HIT的确诊。&(撰稿:衣晓峰 董宇翔)
HAT是什么?HIT 和HITTS又是什么?&  以上是用于描述与应用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的术语。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AT)一词已废除。血小板减少症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由于难于确定肝素治疗的实际起点,因此很难区分这两种形式:
(1)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良性形式可视为无害,应用肝素治疗1~5d 后有10%的患者会出现这种类型的表现。血小板可降至15万/mm3以下,但是不会低于5 万/mm3 。即使仍继续输注肝素,血小板减少症也会逐渐减轻。
(2)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免疫反应(HIT)可威胁生命,而且将在实施肝素治疗5?d后才会出现。肝素和PF4 的复合物可与IgG 抗体发生共沉淀。约有3%的患者会发生此类型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可降至5万/mm3以下。约有1%的患者可发生并发症;约有0.3%的患者会发生死亡。必须立即停用肝素。可发生静脉和动脉血栓(白色血栓综合征)以及血栓栓塞、出血倾向,并可致死。也称为HITTS ― 伴血栓综合征的HIT 。在这种情况下,可选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重组水蛭素或者(近期)阿加曲班进行治疗。
TA的其他文章:
擅长:暂无内容
擅长:对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应用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血液疾病的治疗
给严匡华医生写感谢信!
把感谢送给他(10-1000字)
请挑选您想赠送的礼物!
给严匡华医生挑选的礼物是!
阳光向日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