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拥挤踩踏事故防范究竟死了多少人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暴露公共安全领域系统脆弱性
&&&&来源:&&&&
&&&&&&字号
原标题: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暴露公共安全领域系统脆弱性  日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件。截至1日上午11时,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   “非典”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一整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但为何悲剧事件仍屡屡发生?预案制定和响应能力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和隐患?《新华访谈》栏目连线采访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铁民研究员。
  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上海于12月31日晚23:32发布微博播报外滩实时消息称:“外滩迎新场面壮观虽然人多,但秩序还算有序,希望在现场的童鞋们配合民警和武警蜀黍的指挥,平安跨新年 外滩已近饱和,蜀黍建议择地前往跨年。”图为@警民直通车-上海发布的现场图片。
  据新华社“我在现场”客户端报道,每年有100万人倒纽约时报广场参加跨年倒计时活动。为防止踩踏,纽约警察有一套很严格的人群控制措施:把人群用围栏隔开。观众被引导进入一个个围栏里,而且人一旦进去,就只出不进了。   现场任何异常情况包括发彩券等都应立即制止并启动预警   《新华访谈》:这次踩踏事件发生在聚集了大量人群的外滩。我国对类似人员高度聚集大型活动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刘铁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大规模的人群聚集都是有很大风险的。凡是大型活动必须看作重大风险活动。过去在我国一些灯会、嘉年华、庙会等社会活动中屡次发生人员踩踏事件,造成严重伤亡后果。有关部门多次发出相应法规文件,要求在重大活动尤其是人群聚集活动中要有制定预案,包括活动前的风险评估、警力布置、现场维持,救援力量调度等。预案的要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大型活动前必须有严格审批,活动内容、参加人员、举行地点、会带来哪些风险;   二是活动举行时,地方政府要调动警力和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控制;   三是现场发现异常情况,比如人数超过预计、活动原计划是单一的但突然增加了新的内容、现场出现异常扰动影响秩序,无论有没有发生事故,都要启动预警。预警不只是发出警报,而是应急指挥部要立即进入初级响应,进入戒备状态、疏散人群,控制现场。   如果观景台上场面混乱,人员超过预期,或者特殊扰动,都是警兆。对于个别人员不规范行为,比如有人突然在局部发出特别的声响,或者发彩券、发礼品这样特殊的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警方发现要立即制止,所有活动必须按审批申报的内容来进行。   四是尽快实行应急响应,包括救援队伍、医疗力量调配等,预案对这些环节都是有要求的。   多数预案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告知公众风险   《新华访谈》:从过去这些年我国发生的多起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来看,预案执行中哪些环节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存在哪些隐患和薄弱环节?   刘铁民:“非典”之后,我国建立了一整套应急体系,作为政府专项工作,其标志是“一案三制”:一案是应急预案,三制是应急法制、应急体制、工作机制,在各领域广泛建立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但到目前为止,在公共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与面临风险相比,应对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反映在预案的重要环节落实上,通常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对大型活动的风险认识不足。德国举行世界杯足球赛时,全国进入安全紧急戒备状态,启动级别最高的应急预案。在美国,重大活动比如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NBA总决赛最后一场等,当地政府都会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   二是响应速度和第一响应能力不足。一个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最后控制事态,关键在于事件发生的一瞬间,时机非常重要,在应急管理中叫做“机会窗”。   三是多数预案里缺少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参加活动的公众给予风险告知和必要培训演练。在已经发生的这些踩踏事件中,伤亡的主体是妇女、老人、儿童,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活动,风险很高的背景下,就应该劝阻这些人不要参加。   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讲,公众的安全素质包括风险感知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公众安全素质的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长期宣传教育培训才能养成。   灾难事故背后暴露出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   《新华访谈》:像上海和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节假日活动比较多,人流密集。同时在大家看来,这类城市也代表了我国社会管理的的最高水平,为什么在这样的城市还会发生踩踏悲剧?这类灾难事故背后能看出什么规律?   刘铁民: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主要是讲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以及公众的素质。从这个角度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中小城市其实差别不大,风险无处不在。   在北京上海举行大型活动往往有更强的吸引力,比如2004年北京密云踩踏事件中,一个小小的公园里就挤进了3万人。面对几万人、十几万人、几十万人参加的活动,如果只是按照一般的管理办法的话,是无法应对风险的,一旦失控立刻就有可能造成灾难。   近些年,我国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一直是很高的,大家都在探讨究竟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伤害。我认为,其中反映出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即在组织、体系、文化上存在严重不足,存在结构性缺陷。   从某种意义上,公众聚集并不是造成伤亡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是对公众聚集活动风险缺乏认识,现场缺乏控制,人群缺乏有效安全意识,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上海和纽约两张庆典活动照片中能看出什么?   《新华访谈》:今天互联网上流传着两张照片,一是昨晚外滩的人群密集照片,另一张照片是标注为纽约时报广场的一个跨年活动庆祝场面照片。您从专业人士角度,从这两张照片中能看出些什么问题?   刘铁民: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国际上对大型公众聚集活动近年来在风险控制方面有些特别的措施:   一是预测人数,当活动聚集的人群超过预测时必须采取限制措施。   二是分隔,把人群分成若干个区域,不能在一个区域,比如一个观景平台,要分为若干个区域,设置栅栏,由安全人员守卫。   三是大型活动的入场出场等人群流动,必须是单向分流,次第前进。如果从a区流向b区,首先是要动员b区的人员流出。最可怕的就是无序运动。   四是每个区域内必须有人负责引导,严格控制,相当于分成若干责任田。   五是凡事在易发生群众挤踏事件的高危地点,比如台阶、复杂地形、装有玻璃的建筑物等附近,都应当设立警示牌,必要时设专人值守。   这几个方面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灾难。   国际上一种前沿观点认为,过去以应急处置为核心,现在应该转移到以应急准备为重点。即使发生事件也不致造成严重伤亡。其中“情景构建”就是应急准备的一种方法。比如对一个大型活动事先可能会出现的极端状况要有一个判断,比如十万人的活动,如果发生了挤踏事件,会造成多少人的死亡?这样一个事件怎么做预防工作?这就需要模拟现场情景。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更应当做好重大活动的“情景构建”。(记者 曹滢 实习生 汪徐秋林)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新闻跟贴热榜
每日跟贴热榜
新闻跟贴推荐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您的帐号存在异常操作,为保证您的帐号安全,请输入验证码进行下一步操作。
同时将该用户拉入黑名单(您将不会收到来自黑名单用户的评论提醒)
发表跟贴可同步到微博啦,登录立即体验!
勾选后,如果您还没有开通微博,系统将自动为您激活。
收到条新评论
新功能精彩跟贴上线,点击查看!
更多精彩跟贴汇聚在此,点击查看!
再添些你的观点:还可以输150字
帐号绑定已经过期
由于您发表的跟贴隐隐透着诗意,现特邀您参加网易诗王大赛,请点击以下按钮。
您将获得网易跟贴专属球迷称号,若您已有其他称号,选择球迷称号会覆盖掉当前称号
支持球队赢跟贴红名
(3秒后自动关闭)
扫易信,看好贴
var GTFL_AD1_240120_id="FLashObject240120";
var GTFL_AD1_240120_width=240;
var GTFL_AD1_240120_height=100;
var GTFL_AD1_240120_src="http://img1.126.net/channel9/100_1216.swf";
var GTFL_AD1_DivId="gt_float_ad1";
var GTFL_AD2_240530_id="FLashObject240530";
var GTFL_AD2_240530_width=240;
var GTFL_AD2_240530_height=500;
var GTFL_AD2_240530_src="http://img1.126.net/channel9/500_1216.swf";
var GTFL_AD2_240120_src="http://img1.126.net/channel9/100_1216.swf";
var GTFL_AD2_DivId="gt_float_ad2";
var GTFL_UrlStr =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现场 35人死亡43人受伤 | 中国之星新闻网 China Star News Chicago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今日凌晨4时发布消息称,外滩陈毅广场昨夜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
照片放大后能看见巨大伴流,怀特希拉认为其为体长约12米的巨大生物留下的。 英国《每日邮报》12月15日报道,新西兰哈密尔顿(Hamilton)工程师皮塔·怀特希拉(Pita Witehira)在谷歌地图上发现新西兰海岸上有一个巨大伴流,疑似神秘生物。 怀特希拉一周前利用谷歌地图搜寻其度假小屋时,在照片上发现了这个伴流。这张照片是谷歌地图于当地时间1月30日上午11点30分拍摄的,地点位于新西兰北部地区岛屿湾中的奥凯湾(Oke Bay)。 然而,引起该伴流的原因不详,或为神秘海洋生物,且目测体型应为12米长左右。怀特希拉说:“当地土著毛利人称其为Taniwha,它的移动速度很快,转弯也灵活,因此不太可能是鲸鱼。此外,由于其体形太大,也不可能是鲨鱼。” 怀特希拉也排除了机动船只产生伴流的可能,因为正常情况下,发动机不可能制造白色泡沫。怀特希拉说:“照片放大后,能看见巨大伴流,那显然是庞然大物在水下游动时引发的阻力所致。” 奥凯湾有白色沙滩,浅水区延伸到40多米远处,随后海水深度陡然增加。怀特希拉还说:“奥凯湾的深水区有许多水下灌木丛。” 10月份,一张英国肯特郡海岸浅水区的航拍地图显示,那里有一只体长达15米的巨型螃蟹潜伏。有人认为那可能是英国最大的螃蟹,但其他人认为那可能只是沙丘阴影,或仅仅是恶作剧。
12月11日讯 日本的朝日电视台日前在某综艺节目披露了一项在韩国实施的问卷调查“你认为日韩哪国的美男美女多”,结果83人中有82人回答是韩国。东海大学的韩裔准教授也称韩国比日本多美女。这引起了日本网友的强烈反应,花滑女王金妍儿不慎“躺枪”,许多人拿出她的丑照反驳。 朝日电视台日前在某综艺节目披露了一项在韩国实施的问卷调查“你认为日韩哪国的美男美女多”,结果83人中有82人回答是韩国。东海大学的韩裔准教授金庆珠也在节目中点评:“确实说起美女的话,韩国比日本更多。帅哥则相反,日本更多一些”。韩国人对自己的外形如此自信,引来了大批日本网民的炮轰:“韩国是人工美女多!”,“天天看着这些整容美女,晚上都会做噩梦的感觉”,“韩国人的‘虚言癖’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别的没什么,就是很佩服韩国人的脸皮这么厚”,“韩国女人看起来都似长着同一张脸,而且年纪大了的话,这些假鼻子假嘴巴什么的,会垮得像妖怪一样可怕”。 身为韩国“国民女神”的花滑女王金妍儿不慎“躺枪”,不少日本网友晒出她在以往比赛、公开活动的丑照,反驳韩国人美女多的言论:“金妍儿就是‘韩国美女’的典型。明明是大鼻子、小眼睛+大饼脸,说她是美女都侮辱人类的审美观”,“这就是韩国眼里的‘女神’级别的人,满大街找的话,一大把这样的路人颜”,“终于明白金妍儿为什么每次亮相都那么高冷的一副‘全天下我最美’的架势。都是被韩国人惯出来的”,“横竖都看不出美在哪里!”,“说这样的颜值(长相的美貌级别)就是‘女神’,全世界也只有韩国人干得出这种事”。
房地产 Real Estate
昨日,北京中原地产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统计发布数据称,刚刚过去的2014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网签约9.90万套,同比下调16.8%;全年二手房住宅网签约10.51万套,同比2013年下滑了35.4%。2014年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创3年新低,但价格仍处于高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经历了前期的低迷、中期的以价换量,以及四季度新政下的放量成交,楼市回暖趋势进一步明朗。 纯商品住宅成交创新低 与前两年相比,2014年北京市场的成交数据显得颇为黯淡。中原地产统计显示,在北京去年9.9万套新建商品住宅中,扣除保障房后,纯商品住宅签约66078套。这一成交量是2011年之后三年的新低。2012年和2013年,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均超过8万套。 应该说明的是,2014年全市成交的6.6万套纯商品住宅中,包括16109套的自住型商品房。 以限价为主要特征的自住型商品房,一定程度地拉低了北京商品住宅均价。但即使如此,去年6.6万套纯商品住宅均价,仍然创造了历史新高。 中原地产统计显示,2014年,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5286元/平方米,和2013年相比上涨了7.55%。 信贷放松刺激成交量回升 相对于此前两年,2014年北京楼市成交水平走低。特别是在前三季度,除8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突破万套外,其余月份成交量都在8000套以下。四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量明显开始上升,连涨3月,从10月的9550套增长到12月的19317套。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9·30”信贷政策松绑,对首套房认定标准放松,加上此后的降息,利好政策叠加,刺激了市场需求的释放,带来成交量的攀升。 在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陈云峰看来,政策松绑,降低了购房门槛,释放了一批改善型需求,也刺激一部分买房人改变预期,从观望转为出手。 对接买房人需求的释放,开发商的价格策略也都是平稳为主。如通州万达广场等项目开盘调低预期价格,换来热销售罄。 中高端楼盘表现抢眼 说到楼盘热销,放到2014年全年,中高端楼盘堪称楼市中的明星。根据目前有关统计,位于朝阳区来广营板块的招商臻园以50亿元的成交水平,坐稳了2014年北京单盘销售冠军,成交均价约4.6万元/平方米。 此外,京投银泰·琨御府、保利·海德公园、华润万橡府等高端楼盘也都跻身单盘销售前列。这三个售价超过5万元/平方米的高端楼盘,都是2014年的新入市项目。开发企业都采取了平价入市策略。琨御府首期不到7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只和周边部分二手房价格相当。 而从企业来看,北京万科2014年在京销售超过200亿元,其中商品房销售超过151亿元。北京金隅、首开、融创等企业商品房销售也都超过百亿。 市场看点 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连续4年超新房 2014年,北京的二手房的成交走势与新房一致,都是在“9·30”新政后才筑底回升。但是统计显示,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约10.51万套,高于新建商品住宅约9.9万套的网签量,这已经是第四年超越新房成交量,存量房时代已成常态。 二手房成交量前低后高 根据北京住建委和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套数为约10.51万套,是自2008年下半年全面网签以来最低的一年,同比2013年下滑了35.4%。 从单月成绩来看,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达到14671套,创历史最高,而四季度是全年成交量最高的一个季度,11月成交量达到11317套,10月份也达到了8945套。 北京中原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2014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明显降温,呈现出前低后高的特点。2014年上半年,房价下调的速度非常快,不少二手房房源均价相比2014年年初最高点,跌幅已超过近15%,部分房源甚至超过20%。而在“9·30”新政、降息的刺激下,之前部分观望的购房者从10月份起开始入市。 价格涨幅创6年来新低 成交量的下滑,也影响了价格的变动。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的统计,2014年二手房成交均价为29963元/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长了4%,但年度涨幅为近六年来新低。 对此,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从2014年市场均价和总量情况看,“量跌价涨”的特征已经十分明显,也反映出二手住宅市场低端需求的“挤出”效应。受房价门槛高企、信贷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楼市低端购买力人群客观上存在被挤出市场成交的现象。市场上成交主体基本上是以具备一定购买能力的人群为主。同时,在“9·30”新政之后,在北京二手房市场第四季度的显著反弹中,改善型需求释放,这在统计结构上也拉高了全年的实际成交价格。 绿地超越万科成新晋“一哥”? 绿地超越万科了吗?2014年,这个话题被炒了一年。2015年第一天,确切答案似乎仍然未出现。 根据克而瑞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100》,万科以2120亿元的销售额继续蝉联榜首,领先于绿地的2080亿元。 不过另两家的榜单上,则是绿地高居第一。亿翰中国发布的《2014年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榜单TOP50》显示,排名第一的绿地销售额达到2410亿元,万科以2200亿元排名次席。中国指数研究院的《2014年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榜》也将绿地排名第一,业绩为2403亿元,万科以2180亿元排名次席。 昨天,绿地发布的销售金额为2408亿元,国内贡献2255亿元,海外贡献153亿元。由于目前万科尚未发布有关数据,按照万科2200亿元销售水平估算,绿地应该在2014年实现对万科的超越。 克而瑞执行总裁丁祖昱昨天表示,克而瑞统计数字不包括海外销售等,加上海外销售,绿地将超越万科。亿翰中国也认为,海外业务是绿地冲破两千亿的不二利器。 此外,排在万科和绿地之后,去年销售过千亿的房企还有万达、恒大、保利、碧桂园和中海。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及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住房绿皮书:中国住房发展报告()》指出,明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滑,但有望在下半年逐渐回暖,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未来一半以上的开发商或将转行、消失。 绿皮书对2015年的总体判断是:未来住房市场将进入中速增长的常态,2015年的住房市场走势:整体延续衰退,一、二线城市2015年下半年,三、四线城市2016年下半年复苏。在预言了未来房价走势的同时,绿皮书还预测明年仍在坚守限购的五个城市有望全面放开。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将完全破灭。而鉴于城市人口流入的宏观拐点尚未出现,房价尚不至于会整体崩盘。 社科院专家预测明年全国房价整体进入调整期,但这个调整周期时间不会很长,一方面是不管政策如何救市,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已连续数月下跌,这个趋势仍将延续,但各城市一二手房跌幅已收窄。另一方面专家们坚信政府不可能容忍房价长期或过度下跌,所以政府部门可通过税收、贷款、政策等措施来剌激住房消费,避免各地房价出现较大回落。 此外,社科院专家们之所以说未来一半以上开发商将要消失,是因为目前开发商的负债率过高,再加上库存积骤、销售不畅,房地产又长期处于低迷,整个行业洗牌将是大概率的事件。而笔者认为,中国的房地产疯涨了10多年,应该步入一个时间较为漫长的调整周期。御用专家们希望房价泡沫长期稳中略降,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测! 首先,中国的房价之所以成就“只涨不跌”的神话,既与中国投资渠道匮乏,通胀压力巨大有关,同时也与前些年国内GDP高增长,带动了国民收入不断增加有关,人们对经济前景充满乐观态度,所以才敢于透支未来收入贷款买房,银行也敢于放出更多房贷。 而现在随着国内GDP增速的放缓,未来中速增长将成为常态,各行各业不仅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而且利润率也大幅下滑,很多人都惊讶的发现,2014年我们收入的增速已经大不如前。那么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结构性调整期,2015年很多人的收入增幅恐也难以乐观!所以无论从投资性住房也好,改善型住房需求也罢,这类人群的需求将大幅减少。 再者,连社科院的专家也承认,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住宅相对过剩,但仍然有增长的余地。三、四线城市已经达到了“绝对过剩、长期过剩”的阶段。而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确切的说,一二线城市商品房要去库存尚需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而部分三四线城市要去库存的时间可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年,全国住房的年均竣工面积一直保持在20亿平方米左右,2013年施工面积得益于连续高速增长更是达到了60亿平方米,而每年住房总增长加上拆迁重置的需求最大只有12亿平方米。所以,潜在的供给过剩问题非常严重。一方面2012年至2013年各地房价疯涨,透支了现在大部分刚性需求,另一方面,现在大量房产无序开发出来,买不出去沦为鬼城。 再次,社科院专家在看空明年楼市的情况下,还不忘给市场打打气。在《绿皮书》中指出,城市人口流入的宏观拐点尚未出现,房价尚不至于会整体崩盘。但是笔者觉得,一方面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涨得最快,泡沫甚大,暴涨之后是暴跌,这是客观规律!政府调控之手只能延缓房价下跌进程,但不能逆转目前房价调整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当投资、投机性需求退出楼市,能托住高房价的只有消费性需求群体,但是一二线城市的消费性需求群体如果不动用金融杠杆(还贷几十年),是根本托不住目前高房价的。目前一部分人之所以不惜到处借钱来购房,是因为看到了房地产的投机价值,而并非纯粹为了自住而购房。 最后,目前社会上的流动性远不如2009年那样的宽松。一方面央行鼓励银行做个人房贷业务,但银行现在也学聪明了,对时间周期长、贷款利率低、风险大的个贷业务视同鸡胁,在信贷政策方面不愿意过于宽松。另一方面,强势美元、美国经济的复苏,深深影响了以中国为代表新兴经济体,大量国内外流动性正在逐步流出中国,所以央行不得不创造性的发明一些调节工具,向银行注入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一线城市房价明年出现大幅调整,而非稳中有降,乃是大概率事件。 社科院希望明年房价稳中有降,则万事大吉。而地方政府和银行则希望未来房价缓慢上涨,这样可以使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软着陆。但是让一线城市居民要倾尽几代人血汗、透支几十年的高房价真的永远坚挺,只许其大涨,不许其大跌吗?显然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社科院认为人流量大的一线城市房价不会大跌,但是人流量大的城市只有房价回归消费属性,才能唤发出真正潜在的购买力。如今一线城市95%的外来人口都是租房,而非买房。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陈志龙 不动产登记明显影响到“房叔们”继续持有的信心,通过瓜田李下的手段拥有多套住房的官员们出于考虑,会主动退场,未来市场抛售潮将会持续。对于以投资为目的,拥有多套住房的普通人,未来可能开征的房产税,也会促使他们加入抛房大军。 不动产登记将引发楼市持续抛售潮不动产登记将引发楼市持续抛售潮 岁末时节,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财经事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条是不动产登记条例将从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和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等均为不动产登记适用对象。 在住建部手上长期陷入僵局的不动产登记工作,今年初划归国土部负责后,才半年多时间就开始破题。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国土部提交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了关于《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而从现在开始,三个月后条例将正式施行。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已经实现实时共享互通。 建立强制性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国家基础数据库,既为不动产交易提供服务,又为今后征收房产税、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和反腐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不时曝出的“房姐”、“房叔”、“房孙子”、“房祖宗”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腐败案件都足以说明,一个统一的不动产信息登记平台是国家的基础信息数据,必须从法制层面上来加以完善。 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中,“房爷”、“房姐”、“房祖宗”、“大地主”们红极一时,拥有374套房的刘志军堪称经典。不动产登记能将分散在住建、国土、工商、林业、农业等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联网。 不动产登记明显地影响到“房叔们”继续持有的信心,多个城市过去几年间出现了持续的抛售潮,通过瓜田李下的手段拥有多套住房的官员们出于考虑,会主动退场。未来市场的抛售潮将会持续,对于以投资为目的,拥有多套住房的普通人,未来可能开征的房产税,也会促使他们加入抛房大军。 一位生意人告诉我,这几天,他们全家连夜找房产证、土地证,忙到大半夜才把十来套房子的两证找齐,最近准备委托中介先挂几套出去,但市场成交低迷,深谙生意和趋势之道的他有些后悔前两年没在沸腾的时候出货。而三亚的一位大地产商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都是登岛购房的高峰期,而今年岛上房产销售锐减,过去动辄刷卡都是几百万上千万一套的,今年已十分罕见。不动产登记和后续随时会跟进的房产税都成为每个人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房地产的流金岁月中,尽管受益者有千百条理由支持房价继续上涨,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的出台都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具有威慑力必将深刻地改变市场预期。 SOHO中国的潘石屹[微博]在其微博中评论住房信息登记“是好政策,如果实施,房价马上会跌”。而一向看多市场的任志强[微博]最近也变得十分低调,表示市场处在一个难以评判的新阶段。 不动产登记的潜台词是以物业税和资本利得税为核心的“长效机制”,现在一只靴子已经落地,另一只靴子随时会落地。价格是预期的体现,预期改变必将倒逼出更多二手房如决堤般涌出,流动性不畅可能还会引发踩踏事件。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迎接白银时代是必然选择。 (本文作者介绍: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报人。)
政策 Policies
27日晚上消息,央行正式下发文件,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这意味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吸收的存款将缴纳存款准备金。 这并不意味着其收益将下降,因为文件同时规定上述计入存款准备金的存款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为零,这意味着货币基金存款暂时不需要缴纳准备金。 【名词解释 各项存款】 各项存款,是指一般存款加上财政存款,这类存款都需要缴存款准备金;这也意味着,非银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将被纳入一般存款。统计口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也影响到贷存比指标的考核,以及货币市场基金等“宝宝类”产品的收益下降。 传说中的387号文兑现:——央行在想些什么? MFI首席经济学家江勋、研究员尹伟 央行周末也没有闲着,发布了《关于存款口径调整后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387号文。 这个文件很有意思,有点幽默,我们用尽量短的话来讲清楚。 文件的主要内容,其实市场之前有过传闻。 第一,2015年起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 第二,新纳入存款口径的存款包括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 第三,上述存款应计入准备金交存范围,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零。 第四,上述存款的利率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而定。 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基本上就解决了贷存比的制约问题,商业银行没什么话说了。而这部分存款的准备金率暂定为0,应该说也充分显示了央行对目前流动性紧张局面有充分的认识,不想从市场中抽水。如果抽了,那么势必要放水对冲,降准或者定向宽松,对冲起来大费周章。因为,各家银行同业规模千差万别,普遍降准则不公允,如果定向工具对付,又面临着期限错配的问题。 不管怎样,如此大幅度的抽水和放水,金融市场的动荡很难避免,在目前资本外流压力增加的条件下,显得很不科学。 所以,这应该说都符合预期。 但是关于纳入一般存款的同业存款的利率管理,则透露出了一种欲盖弥彰的味道。这部分存款虽然进了一般存款,但是利率却执行市场化利率,原来怎样,现在还怎样。比如说,原来保险和银行之间的大额协议存款,利率远高于一般存款上限,现在搬到表内,也不受基准利率及其上浮10%区间的约束。 这样干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银行表内就有了两套信贷体系,不同的存款准备金,不同的利率管理。换句话说,相当于把原来作为“侧室”表外的同业往来“扶正”了。 “表外双轨制”直接变成“表内双轨制”,这实际上央行在鼓励金融机构在银行表内直接进行监管套利。很简单,变着花样把一般存款转换成同业存款中,同业机构赚了利差,银行不用交高达20%的存款准备金。那么,这样又相当于变相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了。 这样,问题就比较清楚了,表面看,解决贷存比的约束,内在的,央行是用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端收益率(把一般存款变成同业存款,不用缴存款,提高货币派生能力)作为对价,来鼓励负债端进一步的市场化(同业存款利率不受一般存款约束)。 这个表内双轨制,如果作为一个临时机制,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作为一个长期机制,它存在很明显的缺陷。 其一,道德风险。一些中小银行在同业市场没有竞争力,而几个大行则几可垄断。这显然是很不公平的。如果配合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那么小银行为了生存,势必会进行激烈的存款争夺,反正出了问题有保险兜底,这样,长期来看,风险不是降低了而是增加了。这种逆向淘汰,在美国已经被反复证明了。 其二,这种套利,必须在广谱利率较低的环境中才能顺利进行,倘若利率大幅上行,在边际上超过了商业银行缴纳存准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将进退失据。总之,央行压低利率的的压力,长期来看是进一步的增加了。 这其中可能还涉及到央行本身资产负债表的方向调整问题。一时间不太能想明白说清楚,容以后慢慢探讨。 但是短期来说,很显然,对商业银行是一个利好,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决策层对2015年货币政策的方向安排——继续使用结构化的政策,而不是一般工具。 来自:MFI战略金融研究
中国财政部周五(12月12日)再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自周六起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提高0.28元,至1.4元/升。发改委随后宣布,自周六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40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7295元和6000元。 财政部通知称,自日起,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6元,至1.1元/升。航空煤油继续暂缓征收。 财政部称,今年内连续两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大力度,遏制大气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和推动绿色发展。 对于今后是否会继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财政部表示,将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和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统筹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的同时,中国已在连续两个成品油调价窗口实施了消费税上调政策。此前于11月28日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提高0.12元人民币/升,将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在现行单位税额基础上提高0.14元/升。
中国网财经11月28日讯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11月中旬以来,受全球石油市场供应充裕、需求乏力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11月28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继续回落。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测算,汽、柴油价格每吨可分别降低225元和220元。根据11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规定,自11月29日零时起汽、柴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每升分别提高0.12元和0.14元,折合每吨影响汽、柴油价格分别提高225元和220元。两个因素相抵,国内成品油价格维持不变,不作调整。
时事评论 Comments
2014年,世界经济悲喜交集,经济学家们没能预言,国际油价直线跳水,卢布、日元等货币对美元大跌,欧元区通缩压力来袭,日本“安倍经济学”毫无起色…… 2015年,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多次强调,注定是世界经济生死攸关的一年。那么,2015年,又有哪些悬而未决的经济悬念,萦绕在世人的心头呢? 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引擎? 2015年,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撰写的《中国世纪》:“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并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即使不能永久保持。中国已回到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位置。”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强劲的动力,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是全世界所关注的一大悬念。 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跟踪课题组发布了《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报告。该报告指出,2014年前3季度中国主要经济指标月度间出现一些波动,但季度指标基本平稳,预计四季度主要指标仍将保持平稳,四季度与全年经济都将增长7.4%左右。展望2015年,中国国内基本面和改革因素仍可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但一些短期、结构性与长期性因素将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和制约。预计2015年中国全年经济将略低于2014年的增长水平。 联合国《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2015年,世界贸易将继续以缓慢步伐增长,但面临众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预计2015年和2016年世界经济将分别增长3.1%和3.3%。报告说,东亚仍是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2015年和2016年经济增长预计分别为6.1%和6.0%。中国经济2015年和2016年预计将分别增长7.0%和6.8%。 二、美联储何时加息? 日,美联储结束了维持两年之久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并重申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利率在当前低位。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显示出对美国经济与就业复苏前景充满信心,加息似乎已是必然的趋势,市场关注焦点转向了美联储何时开始加息。 许多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于2015年年中上调目前处于零水平的基准期利率,这一观点获得了美联储一些高级官员的支持。从就业市场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仍需要持续的结构性调整,本轮美联储的加息步伐和节奏可能会相对温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2015年三季度首次加息。 日,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例会结束后发表声明说,美国经济复苏迹象令人欣慰,但美联储在何时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问题上会“保持耐心”,将继续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超低利率以呵护来之不易的经济复苏。美联储主席耶伦当天在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说,可以确定的是,美联储在未来两次货币政策例会期间也就是明年3月前都不会加息,加息时点将取决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国际油价走势如何? 在全球能源供应过剩和“三国杀”式国际博弈中,国际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一路狂跌,近乎腰斩,创五年来新低。而由此触发的大宗商品暴跌浪潮,无疑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事件。2015年全球油价走势如何,成为影响2015年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一大悬念。 目前油价仍没有企稳迹象,众多业内人士和机构判断,2015年上半年油价将继续下探,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再度下调了201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认为其会在2015年第二季度探底至每桶43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宏观经济也会步入结构性调整阶段,不排除出现黑天鹅事件,一如多年前油价暴跌时的墨西哥债务危机。 日,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2014年6月至12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累计下跌约50%,预计这种下跌趋势将在2015年延续,至少在上半年延续,或将跌破50美元关口。但从更长期看,市场机制将发挥作用,低油价能够刺激消费,也能够限制供给,特别是限制美国的原油供给,因此国际油价或在2015年年尾反弹。总体而言,低油价对石油生产的投资活动影响越大,反弹力度就会越大。 四、俄罗斯经济何去何从? 2014年,在油价大跌、西方制裁和卢布危机三重冲击之下,俄罗斯经济滑向了衰退边缘。2015年,俄罗斯经济是沿着下滑的趋势进入深冻期,还是突破现有困局,转危为机,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一大悬念。 悲观预期 2014年6月以来,全球原油价格已经下跌约50%,目前维持在每桶不足60美元的水平。而西方制裁让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超过1000亿美元资金流出俄罗斯。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乌柳卡耶夫曾表示,如果油价继续维持在每桶60美元左右,并且西方继续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经济在2015年将萎缩3%,要到2016年才能恢复增长。 除此之外,一些国际机构也认为明年俄罗斯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计俄罗斯经济2015年将萎缩5.5%,2016年将继续萎缩3%。摩根大通预计2015年俄罗斯经济将萎缩0.8%至3.3%。 乐观预期 有经济学家认为,俄经济2015年或出现负增长,但俄经济并未走进死胡同。尽管面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但俄政府仍然没有失去化“危”为“机”的历史机遇。事实上,俄罗斯已经制定了经济重振规划,并开始借机转变经济模式,重建经济体系。 新年伊始,俄罗斯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抵御经济困境:加强扶助战略性银行与企业;根据日生效的新《反离岸法》,在俄的受控外国企业将申报未分配利润并向俄罗斯纳税;确定了国企领导人薪酬的新条件并加强反腐工作。俄罗斯加强内部救助与整顿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欧亚经济联盟日起正式投入运营,分析人士称,该联盟为遭受制裁的俄罗斯开辟了一个覆盖欧亚地区的统一大市场,有利于俄经济走出困境。 五、欧元区经济路在何方? 法国总统奥朗德在2015年新年致辞中说:“2014年是崎岖不平的一年。”用这句话总结2014年欧元区的经济走势再贴切不过,过去一年里,欧元区经济增长经历了从普遍看好到惨淡收官的“过山车”行情。随着2015年到来,欧元区经济究竟路在何方? 欧盟委员会在2014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中大幅下调了欧元区2014年、2015年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欧盟委员会认为,欧盟经济不仅相对其他发达经济体而言“异常疲弱”,也逊于以往金融危机过后的复苏时期。欧元区经济被减债压力、宏观经济失衡、结构改革步伐缓慢等多重因素所压制。危机的后遗症对成员国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并通过贸易和市场信心向外传导。 从目前形势看,2015年,欧元区经济的首要任务在于“促增长”。当前,欧元区增长过于疲软,高失业、高债务以及低通胀的问题十分棘手。对大多数区内国家来说,只有先将经济增长拉动起来,才有望为解决“双高一低”问题赢得时间。 虽然坎坷重重,欧元区2015年的增长之路也有不少有利因素:银行业经过近几年的整顿,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德法等国的研究机构已表明,低油价低利率的“顺风车”对欧洲经济助益良多;人们对欧元区的信心依然不小,立陶宛刚刚加入欧元区就传递出这样的信号。
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仍以独特优势和潜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在美、欧、中、日四大经济体中,中国和美国将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而中国仍极可能延续过去多年的惯性,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中国经济降速领跑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放慢前行的脚步,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步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报告认为,中国正面临陷入“经济转型综合症”的时代挑战。虽然在转型过程中遭受各种阵痛,但中国经济仍以强劲增长领跑世界经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明显减弱,中国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领跑者,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事实上,中国经济在多年发展中以巨大需求和产出,对贸易伙伴国给予经济发展和就业方面的帮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总结说,从2001年-2011年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在7500亿美元,给中国的贸易伙伴每年制造出1400万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廉价产品也为其他贸易伙伴带来了巨大好处。中美贸易10年间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概6000亿美元,每一年使得每一户欧洲家庭大概可以节省300欧元。 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投资走出去步伐也越来越加快,带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在海外投资创造了一些奇迹。最近国际舆论谈的最多就是非洲经济的增长,可是如果没有中国在非洲巨大的投资,今天的非洲可能还是被遗忘的角落。”丁一凡说。 根据最近国际组织的估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27.8%,是当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美国当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15.3%。 全球经济低位企稳 经过长时间低迷徘徊后,当前世界经济在低位运行中逐渐企稳。“2014年世界经济维持了上年度的缓慢复苏,同时经济增长格局分化显著。”社科院报告认为,全球劳动力市场总体改善,物价稳中有降,部分经济体开始面临通缩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贸易进入低速增长通道,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亦缺乏动力,债务水平仍处于高位。 从主要经济体国家情况看,“美国经济复苏巩固,欧元区经济低位运行,日本经济与其增长目标相差较远,进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中国增速放慢但仍维持较高增长速度,印度经济增速则有所提升。”该报告指出。 据预测,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在3.5%-4%之间;美元短期内升值,欧元和日元短期内贬值应是高概率事件,而人民币双向波动有可能成为常态;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而巴西、阿根廷、土耳其“蝙蝠三国”有可能面临最严重的外部冲击。 继续拉动全球经济 社科院报告认为,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相比2014年,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等,但中国仍具发展优势和潜能,2015年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力。国际权威机构和学者对此形成共识。 “2015年经济,中国跑在首位!”奥地利《皇冠报》引述维也纳高等研究所的新报告称,全球经济2015年表现最出色的地区是中国、东欧和美国。 德国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卢夫斯·里德尔认为,中国还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产业优化升级会产生巨大需求,有利于中国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国重点实施的“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也有利于欧亚经济圈。此外,美国经济高速增长,欧元区经济小幅度复苏,也反过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仍领跑世界,虽然有许多新问题,但潜力巨大。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对世界经济是一个好的消息,欧美国家对中国市场依赖也将越来越强。”维也纳高等研究所所长克里斯蒂安·科斯尼克表示。
文章导读: 2014年,对中国能源业而言是除旧励新的一年。中石油反腐继续加剧百余高层落网;千年“亏损王”中铝高管落马被查。   2014能源   2014年,对中国能源业而言是除旧励新的一年。   中石油反腐继续加剧百余高层落网;千年“亏损王”中铝高管落马被查;   2014年,对于国际能源是“跌跌不休”的一年。   国际油价不断下调,中国市场迎来年内九连跌;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下滑,苦了国内高成本矿业。   2014年,当我国的经济生活对能源变化的反应越来越敏感,如何合理利用并规划传统能源,加强对新能源的发掘与研发,变得更加紧迫。   2014能源十大事件 中俄签天然气4000亿美元大单 在经历了10年的艰难谈判后,2014年5月,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每年对 华供气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4000亿美元。这一协议一定程度上为因乌克兰问题被西方制裁的俄罗斯缓解了困局,而对急需资源的中国经济则提供 了又一个天然气供应来源。 中国首次进入南海进行油气勘探 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中建南区块开始作业,中国首次进入南海进行油气勘探;6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 战略行动计划(年)》,明确将南海列为重点建设的9个千万吨级大油田之一;9月,“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南海发现深水高产大气 田,这是中国海域自营深水勘探的第一个重大油气发现。南海争议不囿于能源,但能源显然是争议存在的理由,南海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中广核进军国际 日,中广核入股法国电力旗下的英国三座风力发电厂,进入欧洲可再生能源市场,意在打造全球发电业务。中广核将拥有这三座风力发 电厂80%股权,法国电力只保留20%。分析师估计,中广核为此将支付逾1亿英镑。另外,日至22日,由中广核和中核联合开展、研发的 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评审,“华龙一号”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 中石油反腐继续发酵 百余人被调查 2013年,中石油成为反腐的重灾区。在曾任中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被查后,中石油窝案持续发酵,截至2014年底,因中石油案而被专案组约谈、协助调查的处级以上干部已超过120人,涉及资金千亿元。 中铝扭亏关头 高管被查 2014年,A股“亏损王”中铝公司度过了“艰苦卓绝”的一年。一方面,面临着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长期低谷的严峻考验,亏损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原总经理孙兆学因贪腐落马,让处于困境的中铝更加雪上加霜。履新中铝公司董事长的葛红林能救中铝于危难吗? 国际油价连续下跌 国内成品油迎来首次“九连跌” 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一直持续下滑。直到1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520元和500元,成品油价 格迎来首次“九连跌”。油价连续下跌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实惠,物流、交通运输等油耗大户受益不少,私家车主成本也有明显降低。但另一方面,连续下调的汽柴油 零售价格使成品油加工和销售企业面临利润下降风险。 国际铁矿石价格一路下跌 国内矿企面临生死大考 2014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2月19日,进口铁矿石62%品位干基粉矿到岸价格跌破了70美元 大关,较2014年年初下降了约47%。即便如此,四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FMG)还在不断扩张其产能。数据显示,四大矿山的铁矿石离 岸成本往往低于60美元/吨,而许多国内矿山,其成本往往在80美元/吨以上。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国内铁矿石生产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6947.1亿元,同比降低0.3%;利润总额554.5亿元,同比降低14.7%。 煤炭“全行业脱困”年度目标难实现 煤炭行业2014年的唯一主题是脱困。控总量、调关税、完善企业考核机制……2014年7月中旬以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由多部委参加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昆明小学踩踏事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