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书

‘哲学’ 分类的存档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很有哲理的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很有意味的一本书。就是一段长长的旅行,我们出发了,启程了,然后走远了……等到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回首遥望,已经看不见起点了,那当初出发时心中的理想、愿望、目标或者信念,我们还记得吗?很多人因为走得太远了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渐渐地迷失了自我。然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却给了迷失的人当头一棒,敲醒了他们,也给即将迷失之人以警醒……
《幸存者回忆录》是获得者——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继之后的重磅力作。小说以富于哲人气质的深邃和诗人的想象,深刻地探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前途,获得广大媒体和读者的如潮好评。《幸存者回忆录》是一曲缝补破裂的慈悲篇章,一部以“小说之美”映照“之深”的不朽佳作,是多丽丝·莱辛最深刻、最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是美国顶尖身心灵导师丹·米尔曼著作的一部改变无数生命的圣经。这部半讲述了奥运体操选手丹·米尔曼在深夜的加油站里遇见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工人“苏格拉底”,从此获得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训练方式的故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充满哲理、充满寓意,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26年经久不衰,并被改编成好莱坞励志影片《和平战士》,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你让所有的乌云都退散,所有的花儿都绽放。所有迷失了路的羔羊都能找得到,都能够找到心的方向、心的天堂……”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的文学作品。书中讲述了一个牧羊少年寻找宝藏的艰险历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68种语言的版本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畅销于160多个国家,是唯一一部全球销量超过3500万册的当代经典,并荣获了33项国际大奖,享誉世界,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千百年来,爱情两字,折磨了无数人也幸福了不少人。人人都想和心上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做一对“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眷侣,可世间却有无数“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可怜种。爱情,究竟是什么,究竟拥有何等魔力,才能让天下人如飞蛾扑火般奔向它的怀抱?《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此等修身之哲言,皆出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菜根谭》是也。是明代万历年间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身、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著作中充满了思辨的思想,充满了经邦治国的谋略,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也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闲情逸致,其影响巨大,流传甚广,颇为著名。
漫漫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如何度过,才算不虚在世上走了那么一遭呢?国学大师林语堂将他对人生的感悟写了出来,创作了许多有关于人生的经典随笔,集结成书,命名为《人生不过如此》。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巨匠,他的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他的另一本随笔散文集也颇受大家的喜爱。
在《人生不过如此》一书中,林语堂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分别展现了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人一生中的盛宴不应是琳琅满目的满汉全席,也不应是珍稀鲜美的山珍野味,而应该是精神思想上充满营养的丰富食粮。《人生的盛宴》是中国现代著名家林语堂先生的有关人生、有关生活、有关文艺等方面的随笔集。林语堂先生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他本人生活的真是写照。从这本《人生的盛宴》中,我们可以了解林语堂先生对人生、对生活、对文艺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可以享受一番精神上的美味食粮。
《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是世界级作家乔斯坦·贾德继、等畅销世界的之后创作的最新力作。乔斯坦·贾德创作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享誉全球的哲学小说,《橙色女孩》是一部畅销的爱情哲理小说。而《比利牛斯山的城堡》,则是乔斯坦·贾德将关注的焦点从哲学的普遍性转回到的独特性后创作的有关爱情、理性和信仰的哲理小说。《比利牛斯山的城堡》描写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一场离奇灵异的车祸,和一次锋利诚实的内心剖白,启发读者思考生命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
是谁,在敲打我心窗?是谁,在拨动我心弦?又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谁动了我的奶酪?》是美国著名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一本畅销著作。此书以一个简单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一个生活真谛:变是唯一的不变!中国古代文言文有这么一句:变则通,通则达。《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中心思想与这句古言不谋而合,是这六个字的更详细、更深层、更符合现代社会潮流的完美解析。是谁动了你的奶酪呢?欲知答案如何,请看下文分解。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著名集,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伟大著作。书中记述了作者梭罗独自一人隐居瓦尔登湖畔,身心融入大自然,在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梭罗把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一些千奇百怪的思考全都记录在这本书中。梭罗是寂寞的,所以《瓦尔登湖》也是寂寞的。但这本寂寞的作品却又是健康向上、纯净素雅的。细细品读此书,你将获得心灵上的纯净和精神上的升华。
爱情一向是大多数女孩子的最爱,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的爱情小说应该会让更多人所喜爱。《橙色女孩》是创作了享誉全球的启蒙小说的乔斯坦·贾德的又一力作,并且是作者第一部以爱情、生命为主题的哲理小说。《橙色女孩》又是一封家书,一封跨越时空,跨越生死,蕴藏人生哲理,解答人生谜题的家书。
《苏菲的世界》(《Sophie’s world》)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著作的一部关于西方史的小说。说到哲学,也许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头疼。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哲学是一门极其深奥、虚无缥缈,常常让人抓不住重点、非常难懂的一门学科。哲学常常会提出许多看似简单其实蕴意深厚、难以回答的问题。例如“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将要到哪里去?”“你为什么活着?”“世界从哪里来?”等等看似无意义其实非常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哲学貌似并不是大众都能理解、喜欢的学科。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向大家推荐这部哲学《苏菲的世界》呢?原因有三。
说到方与圆,大家会想到什么呢?也许有人会想到最直观的方形和圆形;有人会想到方形的门和窗户,圆形的车轮;有人会想到方方正正的建筑和圆滚滚的球;还有人会想到儿时玩耍的游戏跳方格和蹦蹦跳跳的弹珠;也许还有人会想到方格式的生活圈子。再进一步,也许大家还会联想到词语”天方地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谚语和“方正做人,圆滑处世”的格言。需要说一下,这个不是我写的,但也找不到出处了启蒙的话,个人推荐《苏菲的世界》,深入浅出讲解哲学史有一定基础,可以看所罗门编的《哲学导读》,讨论八个问题,美国大学通用教材要是想有研究,可以看下面这个一、古希腊、罗马哲学
A 《理想国》,柏拉图最负盛名的著作之一。以一篇探讨何为正义的苏格拉底式对话开始,建立了一个言辞中的城邦,并且探讨了城邦的堕落,最后以一篇寓意深刻的神话结尾。该书涵盖了柏拉图思想的绝大多数核心内容。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注疏:华夏出版社《&王制&要义》:(德)弗里德兰德,(美)克里格,(德)沃格林 著,张映伟译。
B 《巴门尼德篇》,柏拉图后期的一部较为纯粹的哲学著作,虚构了青年苏格拉底与老年巴门尼德的对话,对自己的核心哲学思想理念论展开批判,并提出通种说。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巴门尼德斯篇》,陈康译注。
亚里士多德
A 《工具论》 逻辑学的奠基作品,是理解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的基础,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分析篇》、《论题篇》、《反驳诡辩论》。推荐版本:①人民大学出版社《工具论》(上下册),余纪元等译。②商务印书馆《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
B 《物理学》 探讨本原和运动的著作,并在此书中建立起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体系。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物理学》,张竹明译。
C 《形而上学》 一部探讨“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哲学著作,全书分为十四卷,但一般认为该书由几组论文组成,或者是各篇论文都相对独立,它们是一些秘传的讲义或学生笔记。推荐版本:人民大学出版社《形而上学》,苗力田译。参考书:《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汪子嵩著,人民出版社。
《九章集》 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学派的奠基人,其著作由波菲利编纂而成,将54篇论文整理成六集,每集9篇,故名之《九章集》,分别论及人、可感世界、灵魂、努斯和太一。推荐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论自然、凝思和太一:&九章集&选译本》,石敏敏译。
《物性论》是一部哲学长诗,展现了一幅原子论的宇宙图景。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物性论》,方书春译。
二、中世纪哲学
A 《忏悔录》全书共13卷,主要内容是对自己思想历程的回顾与神学思考。被誉为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推荐版本:华中科技出版社《忏悔录》,任晓晋译。
B 《论三位一体》从上帝三位一体自身的角度来讲神人关系,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不可分割,同为一个实体。其中后八卷关于“人是三位一体的形象”的心智结构的讨论,无论是在西方神学史上,还是在哲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推荐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论三位一体》,周伟驰译。
C 《上帝之城》全面展示了奥古斯丁的整体的神学思想并集中处理了罗马的宗教、历史和政治问题。推荐版本:上海三联出版社《上帝之城:驳异教徒(上)》,吴飞译。
《宣讲》提出了在西方思想史上影响巨大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推荐版本:人民大学出版社《信仰寻求理解:安瑟伦著作选集》,溥林译。
托马斯·阿奎那
《神学大全》是完善阐述基督教神学的巨著。可惜至今没有中译本。(中大图书馆的外文馆里藏有一部拉丁文英文对照版的《神学大全》,堪称宏伟。)三、近代哲学
A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以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为代表的旧的认识方法,代之以对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有用的新的认识原则和方法,第二卷则通过具体的例证建立起科学的归纳法。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新工具》,许宝骙译。
B 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全书分为四卷,第一卷批判天赋观念的理论,第二卷提出经验主义的观念论,第三卷探讨观念的表述,第四卷思考凭借观念我们能有什么样的知识。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
C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摒弃物质观念,系统阐述了“存在即是被感知”的哲学原理,提出精致的观念实在论和精神实体论。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人类知识原理》,关文运译。
D 休谟《人性论》全书分为三卷,分别论及知识、情感和道德,最著名的部分是对因果关系问题的探讨。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人性论》,关文运译。
A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六个沉思,从普遍怀疑出发,找到无可怀疑的东西“我思”,用“我思”论证“我在”,并经由上帝,得出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最后探讨灵肉关系。第二部分是当时有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对前面六个沉思的反驳和笛卡尔的答辩。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
B 斯宾诺莎《伦理学》以几何学的方式(从规定的界说和公则中符合逻辑地推导出若干命题,并一一证明)论证了以唯一实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论及神(实体或自然)、心灵和物体、情感、人的奴役和自由、理智的力量等内容。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伦理学》,贺麟译。
C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针对洛克的《人类理智论》中的经验论观点进行了详细的反驳。其内容涉及莱布尼茨整个哲学体系,也是西方经验主义同理性主义相互论难的典范代表。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人类理智新论》,陈修斋译。五、德国古典哲学
A 《纯粹理性批判》继承近代哲学传统,以“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问题为核心,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矛盾,通过探讨“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改造旧的形而上学,为人类的理性划清一条认识的界限。推荐版本:①人民出版社《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②商务印书馆《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辅读资料:《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英)斯密著,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B 《实践理性批判》采取与纯粹理性批判相反的进路来处理人类的一般实践理性问题,重新引入了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受到批判的灵魂不灭、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作为实践理性的悬设,论证了道德律的绝对至上性,并提出了道德的自律原则。推荐版本:人民出版社《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
C 《判断力批判》基本上被认为是一部美学著作,康德为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而作的第三个批判。由此完成了康德哲学体系的建构。推荐版本:人民出版社《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是费希特的知识学著作中最完整和系统的,是整个费希特学说体系的基础,它从“自我设定自己”、“自我设定非我”和“自我与非我的统一”三条原理出发,推演出一系列定理,分别构成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阐述。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久兴译。
《先验唯心论体系》将世界描绘成一部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对黑格尔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
A 《精神现象学》以人类意识的发展为线索,人类意识分别经历个体性、群体性和绝对性三个系列,人的存在分别体现为个体、社会和社会意识三种形态,意识的最终归宿是绝对精神。该书被认为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导论。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精神现象学》,贺麟、王久兴译。
B 《逻辑学》在《精神现象学》的终点所得到的诸纯粹范畴出发进行辩证推演,完成了一个从纯粹的“是”到作为绝对理念的“是”的圆圈式运动。《逻辑学》有两个版本,一个篇幅较长,独立出版。另一个是作为《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出版的。汉语学术界称前者为《大逻辑》,后者为《小逻辑》。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小逻辑》,贺麟译。
六、现代欧陆哲学
生命、意志哲学
A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了唯意志论哲学,书中体现出唯意志主义、反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批判了理性主义传统,直接启发了尼采哲学。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
B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
C 尼采《快乐的科学》,推荐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
D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高扬生命的创造力,同时也是对理性主义传统的批判并走向创造进化的新哲学,该书于192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推荐版本:①华夏出版社《创造进化论》,肖聿译。②商务印书馆《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
现象学与存在主义
A 克尔凯郭尔《哲学片断》以非理性的荒谬作为出发点和前提,坚决地反对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推荐版本:北京三联书店《哲学片断》,翁绍军译。另:克尔凯郭尔被称为存在主义之父,他的其它重要著作包括《或此或彼》(华夏出版社)、《恐惧与颤栗》(华夏出版社)、《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上海三联)等。
B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对纯粹现象学作总体上的介绍。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其它相关书目:《现象学的方法》(上海译文)、《生活世界的现象学》(上海译文)、《胡塞尔文集(第二卷):现象学的观念(五篇讲座稿)》(人民出版社)。
C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对于此在的海德格尔式的展示。推荐版本:三联书店《存在与时间》,陈嘉应、王庆节译。
D 萨特《存在与虚无》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确定了存在的范畴和自为的存在的结构与特性及其存在规律,后两个部分论证了人的自由并最终落脚于“现象学本体论”。推荐版本:北京三联书店《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
E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旨在描述人的行为及其对事物的知觉,并且详细讨论了“日常体验”。推荐版本:商务印书馆《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
F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开始了解释学的复兴,全书分为三个部分:(1)艺术经验里的真理问题;(2)真理问题扩展到精神科学里的理解问题;(3)通过语言现象阐明理解现象的存在伦境域。层层递进,最终阐明了理解现象对整个世界经验的普遍性。推荐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或商务印书馆)《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
七、现代英美哲学
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孙瑞禾译,商务印书馆。
杜威《经验与自然》,傅统先译,商务印书馆。
罗素《人类的知识》,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张申府原译,陈启伟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陈启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奎因(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
八、其他各派哲学
新康德主义
A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B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
2、科学哲学
A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译,科学出版社。
B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C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D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马克思主义
A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
B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
C 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D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4、社会正义理论
A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
B 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C 麦金泰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A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B [法]列维—斯特劳斯(注意同犹太思想家利奥·施特劳斯相区别)《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
C 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
D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
E 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F 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G 利奥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
H 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刘汉全译,商务印书馆。
附录:西方哲学史的参考书目
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
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
《欧美哲学通史:现代哲学卷》,常健、李国山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名著提要》,黄颂杰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商务印书馆。
在英国本科读哲学,忍不住想讲一下与哲学的坑爹遭遇。。。大概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说了哲学是很酷的东西,只要是酷孩子都会去研究它,于是我就兴致冲冲得跑到了图书馆。【纯粹理性批判】【理想国】【沉思录】,都是赫赫有名的神书啊,读了之后想必功力大进,见谁灭谁了。读不懂。我现在已经想不起来是哪个翻译版本了,但是我清晰地记得里面一句话都是横跨5、6行的。。。。太过分了。。。。丧失了兴趣的我在多方打听之后发现原来不能直接修炼九阳神功,要从扎马步练起,于是我开始看了【苏菲的世界】这个名字总让我觉得是某种卫生用品。看了之后果然不能自拔,剧情一环扣一环,虽然我一度认为苏菲是一名精分少女,还是重度的,但是我第一次对于这个世界产生了“哲思”热身了之后开始看【西方哲学史】,据说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看完了之后想必就知道哲学是啥玩意儿了。但是。。好无聊。。古希腊那几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得讨论世界是由元素原子还是什么组成------这个作为一名现代人真是觉得好没意思啊,真想把初中化学书丢他们头上。。然后出来了康德笛卡尔一种对哲学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了,重头戏应该来了吧。。这回还是没看懂。。。。虽然是哲学史,但是观点该有多抽象还是有多抽象。。。像我这种语文70分挣扎的要怎么把句子读懂啊!!后来吃不消了还是放弃了,果然没有过人的天赋是不可以涉猎人类的终极问题的。。后来机缘巧合大学居然混到了哲学专业获得了一张老师给的入门书单之后,发现哲学真的好有趣啊,一点都不晦涩一点都不玄乎都是拳拳到肉啊(70分的成语使用求不黑。。)以下是入门书单罗素 【哲学的问题】(the problem of philosophy)托马斯·内格尔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what does it all mean)这个网站前面很多人也很多人赞也是老师推荐的还有桑德尔的【justice】公开课也挺好的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Mill on Utilitarianism(这个真没找到翻译的)前面废话讲太多了,其实重点是哲学入门要找有趣的东西读,不然就会因为晦涩和无聊让人望而却步。我们第一个学期的哲学就是非常系统得分为普通哲学(general philosophy)和伦理学(moral philosophy)普通哲学讲了7个单元,分别是:自由意志,上帝与世界,哲学归纳法,认知论,个人身份,二元论和怀疑主义(翻译不好见谅。。)每一个理论都系统得提出了支持的理由和反对的理由,这非常重要。因为哲学史和哲学原著很多都是给哲学家读的,里面很多假设和术语对于入门者而言是完全无法理解的;同时论点也在文字中容易迷失,所以还是分析资料要清晰得多,容易理解。搞懂了各个哲学家的想法,哲学史的脉络自然也就有了所以如果想要入门的话,我很推荐上述的这几本。【大问题】是本好书,但是里面问题太多,答案太少了,吊人胃口。虽然哲学很多时候没有答案,但是这种感觉就是让!人!不!爽!啊。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威尔·杜兰特 《哲学的故事》,写的很生动。
西方哲学史 : 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挪)G?希尔贝克,这部哲学史很有特点
三联出过一本《思想家》,BBC的哲学家访谈录,可以看到活的哲学家说话。
《大问题》是很受好评,其实以前就有以问题为线索的哲学史,商务出的德国人文德尔班的《哲学史》
学哲学,不看哲学史,直接读原著?当年我大一刚入学,去图书馆找书看,一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这书名不能再哲学了,但是看到里面一直在讨论建筑工人、砖头之类,我就茫然了,哲学研究的就是这个?
要读原著,北大编过商务出版《西方哲学原著选读》,这两册书的译者有阿拉伯数字代号,7是梁实秋。现代哲学、后现代也有一些原著选读。
理科生看哲学,可能会对与理科接近的逻辑经验主义更感兴趣。一般文科生可以看一些伦理学著作,休谟的道德原则研究,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麦今泰尔的德性之后
这个链接是英国一位哲学工作者推荐的五本书。
请叫我语文老师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有什么好的哲学书籍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亚里斯多德全集(1)》
亚里斯多德 《自私的基因》
R.道金斯 《庄子》
庄 周 《易经》
伏羲氏 《老子》
老 子 《爱弥儿》
卢梭〔法〕 《悲观论集卷》
叔本华 《悲剧的诞生》
尼 采 《忏悔录(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忏悔录(卢梭)》
卢 梭 《纯粹理性批判》
康 德 《笛卡尔文集》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 《疯颠与文明》
福 柯 《规训与惩罚》
福 柯 《理想国》
柏拉图 《罗素西方哲学史》
罗 素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
玻 尔 《培根论说文集》
培 根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康 德 《新爱洛伊丝》
让—雅克·卢梭 《哲学问题》
《偶像的黄昏》
尼 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尼 采 《瓦格纳事件》
尼 采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 采 《我的哲学的发展》
罗 素 《小逻辑》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形而上学》
亚里斯多德 《新工具》
培 根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人类理解论》
洛 克 《我的人学》
池田大作 《感觉的分析》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亚里斯多德全集(1)》
亚里斯多德 《自私的基因》
R.道金斯 《庄子》
庄 周 《易经》
伏羲氏 《老子》
老 子 《爱弥儿》
卢梭〔法〕 《悲观论集卷》
叔本华 《悲剧的诞生》
尼 采 《忏悔录(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忏悔录(卢梭)》
卢 梭 《纯粹理性批判》
康 德 《笛卡尔文集》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 《疯颠与文明》
福 柯 《规训与惩罚》
福 柯 《理想国》
柏拉图 《罗素西方哲学史》
罗 素 《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
玻 尔 《培根论说文集》
培 根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康 德 《新爱洛伊丝》
让—雅克·卢梭 《哲学问题》
《偶像的黄昏》
尼 采 《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
尼 采 《瓦格纳事件》
尼 采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尼 采 《我的哲学的发展》
罗 素 《小逻辑》
黑格尔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形而上学》
亚里斯多德 《新工具》
培 根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人类理解论》
洛 克 《我的人学》
池田大作 《感觉的分析》
恩斯特·马赫 《认识与谬误》
恩斯特·马赫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
[英]爱德华.泰勒 《自然法典》
摩莱里[法] 《哲学的改造》
杜 威 《两种自由概念》 「英」I.伯林 《论自由》
约翰·密尔〔英〕 《哈维尔文集》
哈维尔 《健全的思想》 〔法〕霍尔巴赫 《全部知识学的基础》
费希特〔德〕 《人类幸福论》
约翰·格雷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年孤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