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的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马氏温灸法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是骨髓造血组织损害而导致的,以贫血、出血倾向及易发生各系统感染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病情发展迅速,出血多,易致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慢性型发病慢,病程长且平稳,可感觉无力和逐渐衰弱;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出现紫癍及皮下溢血等;感染较轻,多表现为口腔、咽峡等处的坏死性溃疡和颈部节、痈。
(一)治&&疗
按血液病常规灸法灸治。
血液病常规灸法
穴名及穴数
每穴施灸量
中脘(单穴)
足三里(双穴)
各灸30分钟
期门(双穴)
太冲(双穴)
各灸30分钟
各灸25分钟
下脘(单穴)
天枢(双穴)
气海(单穴)
各灸30分钟
关元(单穴)
曲骨(单穴)
三阴交(双穴)
各灸25分钟
心俞(双穴)
神门(双穴)
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膈俞(双穴)
膻中(单穴)
巨阙(单穴)
各灸25分钟
肝俞(双穴)
章门(双穴)
各灸30分钟
各灸30分钟
脾俞(双穴)
不容(双穴)
各灸25分钟
各灸30分钟
三焦俞(双穴)
曲池(双穴)
各灸25分钟
各灸25分钟
身柱(单穴)
命门(单穴)
悬钟(双穴)
各灸25分钟
肾俞(双穴)
照海(双穴)
各灸30分钟
各灸30分钟
注:(1)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病可按此常规灸治。
&(2)以上穴循环灸至愈,每日灸脐30分钟。
&(3)再障患者初灸时,血象不可能迅速回升,依常输血维持的患者仍需输血,待血象回升接近正常时方可停止输血。
&(4)每日下午低热者不用加灸其他穴,感冒或其他感染导致高热时,可酌灸风门、阳陵泉等。
&(5)灸1个月后,可酌情日灸2次。
(二)再障病例
王&&,男性,11岁,住天津市河东区小郭庄。1964年7月初诊。
(1)病史及症状:患者于一年前开始逐渐饮食减少,面色慌白,身上常出现血点,腹痛(胃肠粘膜出血的表现),常发热,乏力,天津市某医院曾误诊为蛔虫病,治疗1个月无效,随后转入天津259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确诊为“再障”当时血色素为60g/L,经治疗病情仍继续恶化,血色素曾降至10g/L,现只靠输血维持治疗,医生估计患者将在1个月中死亡,此时患者家属听说另一再障患儿经温灸治愈。
(2)治疗:嘱自灸:1日,中脘30分钟,大陵25分钟;2日,期门30分钟,太冲20分钟;3日,中脘,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4日,膈俞25分钟,巨阙30分钟,关元30分钟;5日,脾俞、三阴交各25分钟;6日,肝俞25分钟,章门30分钟;7日,心俞、神门各25分钟;8日,大椎、身柱各30分钟,内关20分钟;9日,肾俞30分钟,照海20分钟;10日,三焦俞、曲池各25分钟。以上10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灸治1个月后,饭量大增,体力显恢复,可看到耳朵上的细血管(灸前卫朵苍白)腹痛止,输血间隔时间已延长,共灸1年余,血色素升至120~130g/L,痊愈。10年后患者来来告知,病愈后身体一直很好。
(三)临床体会
“再障”仅治过数例,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一般,在灸至1个月以后,可以增加灸量,2天灸2天的灸穴(分2次灸),若病情险恶,可不受此限,一天之内可灸2~3天的灸穴,以患者于灸后无不适感为度。
四十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
杨&&,男性,50岁,住天津市河东区小郭庄,日初诊。
(1)病史及症状:患者有血小板减少,病轻时无症状,病重时牙龈出血,四肢散在小米粒样出血点,经服药治疗、10余年来未出现出血症状,但血小板一直过低,近1个月,出现牙龈出血,四肢散在小米粒样出血点,卧床部位体表皮于瘀血,再经药物治疗,未效。
(2)治疗:嘱其自灸:1日,中脘、足三里各30分钟;2日,劳宫、涌泉各30分钟;3日,期门30分钟,太冲25分钟;4日,下脘、天枢各30分钟,气海60分钟;5日,心俞、冲门各25分钟;6日,膈俞25分钟,巨阙30分钟,关元60分钟;7日,肝俞25分钟,章门30分钟;8日,脾俞、三阴交各25分钟;9日,肺俞、曲池各25分钟;10日,肾俞30分钟,照海25分钟;11日,大椎、身柱各30分钟,大陵25分钟;12日,风池、悬钟各25分钟。以上12日穴循环灸,每日灸脐30分钟。灸至2个疗程后,牙龈出血止,伤身出血点及皮下瘀血均消退,现有痔出血,腿肿,两腿无力。嘱加以下3日穴:1日,内、外膝眼各25分钟;2日,命门30分钟,二白25分钟,曲骨60分钟;3日,水分30分钟,中极60分钟,复溜25分钟,与前穴循环灸,每日熏灸痔疮处60分钟。以后患者未再来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第B07版:天天健康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要发展到重型才治疗
  文/羊城晚报记者&余燕红&实习记者&李丽斯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疾病,在亚洲的发病率是西方国家发病率的2-3倍。日前,记者从广东省血液学会主办的“广东省再生障碍性贫血协作组再障协作方案研讨会”上了解到,由于公众对再障疾病认知的不足,使相当多的患者延误了治疗时机,甚至放弃治疗,重型再障的患者一旦放弃治疗生存期不超过1年。  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据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娟教授解释,再障可由遗传异常所致,为先天性再障,但绝大多数是获得性的。在获得性再障中,部分可找到明确的原因,如放射治疗、细胞毒药物治疗、其他化学药物应用、病毒感染和某些疾病都可以引起再障。但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原因,为特发性的,被认为机体自身免疫异常,对自身的造血细胞攻击有关。  据资料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欧美为罕见疾病,发病率为2个/百万人口,亚洲国家再障发病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我国发病率约为8个/百万人口,可见于各种年龄和性别人群。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再障的实际发病人数较多。  重型再障致死率高  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旦发病可能命悬一线。“在中国,无论公众还是临床医生,对于重型再障疾病认知及治疗不足。”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兼血液科主任毛平教授介绍,“再障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重型和极重型再障起病急,一旦治疗拖延就会导致严重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使患者失去治疗机会,致死率高。以广东为例,重型再障患者每年约占再障患者数量的1/3。”  再障的发病率低,且症状和很多疾病相似,故临床上难以发现。专家建议,当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时,要到三甲医院血液科进行检查。  专家呼吁规范治疗重型再障  “重型再障通过规范化的治疗,即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强化免疫治疗,能使患者有很大机会获得治愈。”广州军区总医院肖扬教授指出,“尽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价值备受瞩目,但众多患者不得不面对缺乏相合干细胞供体的残酷现实,很多患者因为没有等到合适的供体而遗憾离世。此外,年龄也是骨髓移植手术的一道障碍。”  目前,专家的共识是,40岁以下的重型再障患者如能进行同胞配型相合的骨髓移植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来说,患者年龄大于40岁HLA相合同胞供者骨髓移植效果就会显著下降。因此,对于没有合适配型供者的重型再障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成为了患者唯一的生存希望。  再障疾病及重型再障疾病在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或强化免疫治疗的规范化治疗期间,患者负担药物治疗所需要的一次性费用较高,但后续治疗费用相对较少。而一部分经济困难的患者由于难以支付前期的治疗费用,造成延误病情影响治疗效果,或者由于没有及时得到规范治疗而出现严重感染或死亡。 余燕红、李丽斯
(版权归"金羊网-羊城晚报"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或致电020-。)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色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特​色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中海贫血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