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能根治吗的原因

浅谈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因--《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您所在位置:
&& 文章详情
浅谈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因
作者:马晓红,盛小娟,吕朝辉 &&&&作者单位:471003 河南洛阳,解放军第522医院检验科
目的分析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利用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EDTA-K2与枸橼酸钠两种抗凝剂的血标本进行PLT检测,以及全自动分析仪稀释模式下检测和手工计数法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EDTA-K2抗凝血测得PLT值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枸橼酸钠抗凝血、末梢稀释血及手工计数测得PLT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EDTA-K2能促使某些人的PLT聚集和产生卫星现象而导致PLT假性减少。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枸橼酸钠;血小板假性减少;血小板聚集;卫星现象
  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而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EDTA-K2具有对血液标本中的细胞形态和计数影响非常小等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将EDTA-K2作为血常规检验的抗凝剂。随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广使用,EDTA-K2已在临床广泛使用[1]。但EDTA盐能引起血小板的粘附与聚集,使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无法正确识别,使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实际数值,这种由EDTA盐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被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 对于EDTA-PTCP国内外均有报道,临床发生率约为0.09%~0.21%。本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3例EDTA-PTCP典型病例,现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1:男,46岁,因肝癌伴腹水入院治疗;病例2:男,58岁,贲门癌术后入院化疗;病例3:女,73岁,因肺心病入院治疗。3例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
  1.2仪器与试剂迈瑞BC-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迈瑞公司配套试剂;湖南安信医疗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管;成都迈科公司生产的快速瑞氏染液;1%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及白细胞稀释液(科室自配)。
  1.3方法
  1.3.1仪器法
  1.3.1.1全血模式测定分别用EDTA-K2抗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管抽取静脉血并混匀,按仪器标准操作规程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进行测定,记录PLT与WBC值。
  1.3.1.2稀释血液模式测定严格操作规程,准确吸取患者无名指末梢血20&l,加入仪器设定的标准量稀释液中,混匀静置5min后进行稀释模式下测定,记录PLT与WBC值。
  1.3.2手工法按第三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准确吸取手指末梢血20&l加入到0.38ml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待完全溶血后再次混匀,取血小板悬液1滴冲入计数池内,静置10~15min后,高倍镜计数血小板数量。同样的方法手工计数白细胞数量。
  1.3.3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分别取EDTA-K2抗凝血与手指末梢血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在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2结果3例患者入院初次抽静脉血化验,用EDTA-K2抗凝血查血常规,结果PLT均低于正常值,与临床医师沟通了解到患者均无出血症状,随后三患者均重新采血,分别用不同抗凝剂全血、稀释血上机复查及手工计数。3例患者的结果见表1~3。表1病例1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表2病例2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  表3病例3不同检验方法PLT与WBC计数
  血涂片瑞氏染色结果:3例患者的手指末梢血的涂片中,血小板散在分布,形态正常,数目较多,未见明显聚集现象。EDTA-K2抗凝血涂片可见血小板聚集现象或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有相互粘连及被吞噬现象,也可见血小板围绕淋巴细胞呈现卫星现象。3分析EDTA-K2作为血细胞分析的常用抗凝剂有很大的优点,但对有些患者或者健康人的血液的血小板有一定的聚集作用,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1)EDTA-K2可使血液发生免疫介导,产生冷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互相发生凝集现象,这种EDTA依赖的冷抗血小板自身抗体还能直接作用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上,同时这种与血小板结合后的自身抗Fc端又可与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膜上Fc受体结合,出现卫星现象[2]。(2)EDTA-K2可导致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血小板膜表面某种隐匿性抗原表位发生构象改变,这些活化的血小板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后,激活了细胞膜中的某些能活化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原受体的活性物质,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3]。这两种原因在表象上都表现为血小板的体积增大。目前血液分析仪多采用电阻抗法为原理进行血细胞分类和计数,血细胞为相对非导电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从而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体积测定,可见它只是以细胞体积大小来进行测定。由于EDTA-K2可引起血小板的聚集或发生卫星现象,分析仪不能识别凝集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当血小板聚集成堆与白细胞体积接近时,可被分析仪当作白细胞进行计数,这就造成了血小板假性减少和和白细胞假性增多。EDTA-PTCP可见于正常人,但多数情况下伴某些疾病,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心病、肝病及一些原因不明的疾病。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应加以重视,对于血小板减少而无出血症状的患者,一定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复查,以防误诊。对于诊断为EDTA-PTAP的患者要告知以后查血常规时不要使用EDTA盐抗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   1邦显,刘思景.抗凝剂EDTA-K2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357.
  2宓庆梅,施巍宇.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中华检验医学杂志,):719.
  3高琼.EDTA盐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584.
  (本文编辑:宝山)
&&订阅登记:
请您在下面输入常用的Email地址、职业以便我们定期通过邮箱发送给您最新的相关医学信息,感谢您浏览首席医学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胸心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技师
副主任药师
论文写作技巧有哪些原因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呢?
发布时间: 17:50&&&来源:未知&&&编辑:bailin&&&&&&
  很多人对的相关知识并不是很了解,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患上血小板减少以及患上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下面就让专家来为大家解决疑问吧。
  1、选择抑制巨核细胞的因素:氯噻嗪类药及其协同剂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除通过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理外,还通过抑制血小板的生成。而且后者更为重要。一般认为是药理学的作用。患者表现为骨髓受抑,巨核细胞减少,轻型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高达服此药的25入。个别孕妇服用此药后,可引起新生儿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母体可无症状。
  2、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该病罕见,巨核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常伴先天畸型,如、肾脏、心脏、骨赂等。预后差,约2/3患儿8个月内死于颅内出血。母体孕期患风疹、口服D860可为发病因素。
  3、其他:雌性激素偶尔可以引起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乙醇可以抑制血小板生成,这是长期大量饮酒病入血小板减少的较常见的原因。临床少有出血表现,停止饮酒后,血小板可恢复。
  通过以上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的介绍,你是否对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了呢?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知识或者还有什么疑问想要咨询的话,可以联系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会为你们做详细的解答的。
&血小板减少&
2890人关注
2509人关注
1550人关注
1946人关注
2075人关注
2627人关注
2798人关注
2630人关注
|||||:|||
||||||||||
||||||||||
|||||||:|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血小板计数低于15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比较多,常见的原因主要有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或消耗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或阻留在脾内过多这3类。
外周血小板计数降低的原因有很多种,根据形成机理的不同分为血小板的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和分布异常3种。血小板的破坏增加是血小板减少症中最常见的原因。而骨髓损伤是血小板生成减少的最常见原因。…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较多,主要为血小板的生成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增加;血小板分布的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等。了解了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急性期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感染并发DIC所致的血小板减少、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细究病因,需进一步进行化验室检查。…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答: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考虑是泌尿系感染。再就是考虑是泌尿系结石,但是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指导意见:
建议你多喝水,不要吃辣,不能喝酒,服用三金片,...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小板减少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