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锅腐蚀后用有害吗

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1)某同学发现烧水后的铁锅内残留较多的白色水垢,据此他判断所取用的水可能为硬水,可使用肥皂水(填写试剂名称)来验证其判断.(2)该同学用开水为爷爷泡茶时发现茶杯内有一不锈钢网,可以防止将茶叶直接喝进嘴里.使用该网类似于进行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3)该同学奶奶用开水泡制一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4)铝锅比铁锅更耐腐蚀,其原因是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5)工业上常采用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实验室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该实验.实验过程中,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原因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避免发生爆炸;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5000t含Fe2O376%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2714.3t.(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用肥皂水检验硬水是常用的硬水检验方法;(2)茶杯内使用不锈钢网是为了起过滤茶叶的作用;(3)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能与铁反应;根据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判断反应类型;(4)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回答;(1)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肥皂水遇硬水不易起泡沫,肥皂水遇软水会产生丰富泡沫,所以用肥皂水来判断所用之水为硬水;(2)茶杯内使用不锈钢网是为了起过滤茶叶的作用;(3)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化学反应式是:2HCl+Fe=H2↑+FeCl2;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4)铝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铝锅比铁锅更耐腐蚀;(5)工业上常采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用CO作还原剂,把铁还原为单质铁,其反应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在有限的空间内会发生爆炸,故实验过程中,要先通一氧化碳,后加热原因就是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避免发生爆炸;设理论上可日产含Fe98%的生铁质量为X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160&&&&&&&& 1125000t×76%&&&&X×98%& $\frac{160}{5000t×76%}$=$\frac{112}{X×98%}$X=2714.3故答案为:(1)肥皂水(2)过滤(3)Fe+2HCl=FeCl2+H2↑&置换(4)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5)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排尽,避免发生爆炸;2714.3(2010o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从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考虑;(2)铁钉在潮湿的环境中易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使密封试管内的氧气密度与压强均发生了改变;(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最初是由化学家根据金属间的置换反应,还有金属跟水和各种酸、碱的反应总结而成.
解:(1)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附着在铝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封试管内的氧气,使其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故U型管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3)①Y能与稀H2SO4反应而X不能,推知Y的活动性大于X的活动性;②由“X和Z浸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Ag析出而Z无变化”推知:X的活动性大于Ag,而Z的活动性小于Ag,综上所述则有Y>X>Ag>Z,选用的X,其活动性要排在H与Ag之间即可,如Cu、Hg等;故本题的答案是:(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2)铁钉生锈,U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3)①Y、x、Ag、z②Cu+2AgN03=Cu(N03)2+2Ag.(1)Al&&& (2)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3)Ag Cu Mg&& Mg2+
解析试题分析:(1)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即可;(2)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内部的铝不被腐蚀;(3)“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冒出”,可得残渣中有镁剩余,有新生成的银和铜;“残渣中无气泡生成”则镁没有剩余,滤液中一定有新生成的硝酸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可得结论。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铝的性质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将一铁片放在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发现铁片表面有&&&&色物质生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7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下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电线&&&&&&&&&&&&&&&&&&&&&&金属丝&&&&&&&&&&&&&&&炊具(3)某实验室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FeSO4、CuSO4,小刚同学欲从上述废液中回收Cu,并得到副产品FeSO4,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①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②固体A是_______________。&③废液与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4)将一定量的锌加入到硫酸镁、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3分)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某同学设计了下列两条途径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其过程如下所示:(1)操作a的名称是:&&&;(2)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则途径I与途径II相比,其优点体现在:①不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不会污染空气;②&&&;(3)将废铜料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2分)不同的物质,在组成、结构、理化性质等方面,既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掌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好化学。请填表:物&质 相似性 特殊性 Fe、Cu、Mg 都能和AgNO3溶液反应 & HCl、H2SO4、HNO3 & HCl中不含氧元素 C、CO、H2 & CO是化合物而不是单质 CuSO4、MgSO4、ZnSO4 都能溶于水 &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主持人做了“电池+口香糖锡纸=取火工具”的实验:取口香糖锡纸,剪成条状,将锡纸条带锡的一端接在电池的正极,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起火苗,如图所示。这是因为锡具有&&&&&&&&&性,将它的两端直接接入电池正负极,就会造成&&&&&&&&,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温度达到锡纸的&&&&&&&&&&&而使之燃烧。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8分)2014年南京青奥会召开在即,以化学的视角来认识青奥会。(1)图A中金可以压制成金币,说明金具有良好的&&&&&&&&性。某纪念币是由合金铸造的,其熔点比成分金属熔点&&&&&(填“高”或“低”)。(2)为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尾气污染,南京近期投入了一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和电动公交车?①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电动公交车上的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能的装置。②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若用50 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 制该稀硫酸时,需要加水&&&&&&&&mL(水的密度为1g/mL);在实验室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的主要步骤有:计算、&&&&、混匀、装瓶并贴上标签;若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生活中常用的不粘锅,其内衬用的一种材料叫聚四氟乙烯。该材料属于(&&&)A.金属材料 B.纳米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合成材料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填空题
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材料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1)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2)铝制品在空气中有较强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3)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③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④以及寻找金属代用品等.知识点梳理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是“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具体如图所示.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主要有:1.表明了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前强后弱).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其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其活动性就越弱.需要注意的是: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参加反应时,现象就越明显、越剧烈.2.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置换氢).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必须是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盐酸、稀硫酸(即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这点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3.可用来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前置后,盐可溶,K、Ca、Na不能够).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另外,利用金属与酸或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是否发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及其现象的分析,反过来可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具体的推断方法是这样的:1.利用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和铜分别放在稀盐酸中时,铁的表面上有气泡冒出,这说明铁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而铜的表面无明显的现象,这说明铜位居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后面;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反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如,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表面上出现了一层红色物质(即铜);由此可推得铁活泼性比铜的要强.
金属的性质【知识点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阶段要求掌握三个:1.金属能与氧气反应(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1) 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生成铁锈(主要成分:Fe2O3;铁锈呈红色,结构疏松,易吸水,加快铁器的腐蚀);还有铁经过缓慢氧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认为是氧化铁,即4Fe+3{{O}_{2}}=F{{e}_{2}}{{O}_{3}}.在纯氧中,铁丝能够被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在点燃前,先将铁丝打磨,在集气瓶中留有少量细砂或水,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即.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现象可能不同,生成物有可能不同.”(2) 镁与氧气的反应:常温下所看到的镁条呈黑色,用砂纸打磨后呈银白色.做镁条燃烧实验时,要注意用坩埚钳夹持,在下面垫上石棉网.镁条被点燃后,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形成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即(3) 铝与氧气的反应:铝在空气容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故其抗腐蚀性能很好.铝箔在纯氧中能够剧烈燃烧,即.(4) 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铜与氧气的反应: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物质(氧化铜)2Cu+{{O}_{2}}\xrightarrow{\Delta }2CuO.即使在纯氧中,铜也不能被点燃.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能被腐蚀,形成绿色粉末状固体--铜绿[Cu2(OH)2CO3];即2Cu+{{O}_{2}}+C{{O}_{2}}=Cu{{(OH)}_{2}}C{{O}_{3}}\downarrow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氧气反应,只是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而已,由此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二、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镁、铝、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2.镁、铝、锌、铁、铜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总之,大多数金属一般都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根据金属能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金属应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2)酸应是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例如盐酸、稀硫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3)单质铁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亚铁盐;(4)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三、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即盐溶液)反应分别将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结论下面的图表所示. 总之,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根据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反之亦然.需要注意的是:(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大体上了解即可).如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虽然反应[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最终没有单质铜生成.(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例如,锌粒与氯化亚铁和硫酸铜和硝酸汞的混合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硝酸汞,当硝酸汞被消耗完时,硫酸铜才与锌粒反应,同理,硫酸铜反应完后,锌才会和氯化亚铁反应.还有,当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反应.例如,把打磨光亮的镁带、铝丝、铜丝一起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镁被消耗完后,铝才和硝酸银反应,铝反应完后,铜跟硝酸银反应.
书写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点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号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知识点的认识】金属锈蚀的条件是金属要与水、空气中氧气或二氧化碳等接触.初中阶段主要是指金属铁的锈蚀条件,即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防止铁制品生锈(即铁锈蚀的防护)的常用措施主要有如下:1.用完铁制品后及时擦洗干净,置于干燥的环境,保持其表面的洁净、干燥.2.在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例如,机械零件等表面涂油,家用电器、自行车车架、钢窗等表面刷漆,等等.3.在铁制品表面进行烤蓝、煮黑等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例如,锯条、链条等.4.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例如,自行车车把、钢圈以及门把手和水龙头等表面上,经常镀锌、锡或铬等.5.改变铁制品的内部结构,将其制成不锈钢等合金.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相似的试题还有:
(2010o河南)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3)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1)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_____,钢铁制品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但却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做法_____.(2)铝比铁活泼,但铝在空气重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为什么?(3)为了探究X、Y、Z三种固体金属的活动性,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回答:①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A.X&Y&Z&&&&&B.Y&X&Z&&&&C.Z&X&Y&&&&D.X&Z&Y②写出金属X的化学式_____(4)铜以及铜合金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现有黄铜(铜、锌合金)20g,放入烧杯中,加入50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9.6g.请计算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什么用铝壶、铝锅用煤火烧水做饭时却特别容易腐蚀?_百度作业帮
为什么用铝壶、铝锅用煤火烧水做饭时却特别容易腐蚀?
化学角度……
铝空气中钝化形成氧化铝保护层 防止内层铝被氧化 煤不完全燃烧生成CO 可将氧化铝还原 使保护层出现孔洞 破坏保护层 导致铝出现腐蚀情况
铝合金在常温下 通常 被使用做 防腐蚀的铝本身 是非常容易氧化 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比如 纯铝+氧化铁 在点燃的情况下 会变铝热剂 温度高达3000多度一般家用 蜂窝煤火 温度大概在850度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铝锅做饭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