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质量m=0.1 kg 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被顶在竖直的墙壁上,已知物体与

欢迎来到橡皮网
您现在的位置:&
题号:3952246试题类型:计算题 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更新日期: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悬挂于天花板,下端系一质量为m1=2.0kg的物体A,平衡时物体A距天花板h1=0.60m。在距物体A正上方高为h=0.45m处有一个质量为m2=1.0kg的物体B,由静止释放B,下落过程某时刻与弹簧下端的物体A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并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已知两物体不粘连,且可视为质点。g=l0m/s2。求:(1)碰撞结束瞬间两物体的速度大小;(2)碰撞结束后两物体一起向下运动,历时0.25s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求在该过程中,两物体间的平均作用力。
难易度:一般浏览次数:1次
新注册用户,每天可免费查看10道试题答案和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gt;h=gt2;v2=2gh。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受重力而不受其他任何力,包括空气阻力。②从静止开始下落。重力加速度g:①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②大小:g=9.8m/s2,粗略计算可取g=10m/s2③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g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赤道g最小,两极g最大),g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识点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也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小知识--重力加速度:①把地球当做旋转椭球,重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为:g=9..0052884-0.00000592)m/s2&&&& 式中为物体所在处的地理纬度②重力加速度还和物体离地面的高度h有关。当h远小于地球半径R时,小知识—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空气阻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于空气的速度、物体的形状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关试题推荐
1、 公路上行驶的两辆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 如图,O、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沿竖直方向,∠BOA=600,OB=OA,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O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A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ΔOAB所在平面平行。现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将该小球从O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好通过B点,且到达B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 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 & & &&
3、 (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 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B . 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 过程ca中外界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 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 . 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汽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气缸底部的高度为h,外界温度为T0 。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求重新到达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4、 (1)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波速为0.5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2)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i)一束平行光垂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宽为多少?(ii)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5、 (1)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填正确答案标号。)A.所有元素都有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α、β和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2)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2014o新余二模)如图,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x=3.0t(m)y=0.2t2(m),g=10m/s2._百度作业帮
(2014o新余二模)如图,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x=3.0t(m)y=0.2t2(m),g=10m/s2.
(2014o新余二模)如图,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5,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2(m),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t=10s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
(1)x=3t=3×10m=30m& y=0.2t2=0.2×102m=20m&& 即t=10s 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m,20m)(2)根据x=3t,y=0.2t2判断: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y轴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vx=3m/s,a=0.4m/s2,vy=at=0.4×10m/s=4m/s&&&&& 则v=&&&&&&&&&&& 设v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θ& 则tanθ=yvx=43,θ=53°(3)如图,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外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使物体加速.应用正交分解法&&&& Ff=μmg,Ffx=0.6& Ff=0.6N,Ffy=0.8& Ff=0.8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x-Ffx=0,Fx=o,6N&&&&&&&&&&&&&&&&&&& Fy-Ffy=ma,Fy=1.6N则F=x+Fy=1.7N答:(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30m,20m)(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为5m/s,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53°;加速度的大小为0.4m/s2,方向为y轴正方向.(3)t=10s时刻水平外力的大小为1.7N.
本题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问题解析:
对照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t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2,根据物体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到物体在x轴、y轴方向的分速度和加速度,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性质,将分速度合成得到物体的速度.再利用正交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水平外力.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已知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2米,t是以s为单位的数值.g=10m/s2.根据以上条件,求:(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的大小.【考点】.【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1)根据坐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式,代入时间即可得知该时刻对应位置的坐标.(2)物体在两个方向上均为直线运动,所以坐标的竖直等于在该方向上的位移大小,再结合直线运动的公式,即可得知这两个方向上的速度,再对速度进行合成,可得该时刻的实际速度大小.【解答】解:(1)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在x轴方向上:x=3.0tm在y轴方向上:y=0.2t2m代入时间t=10&s,可得:x=3.0t&m=3.0×10&m=30&my=0.2t2&m=0.2×102&m=20&m即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m,20&m).(2)在x轴方向上:x=3.0tm在y轴方向上:y=0.2t2m物体在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学公式为:在x轴方向上:x=v0t在y轴方向上:y=2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0=3.0&m/s,a=0.4&m/s2当t=10&s时,vy=at=0.4×10&m/s=4.0&m/sv==2+4.02=5.0m/s答:(1)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m,20&m).(2)t=10s时刻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为5.0m/s.【点评】该题考查了对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和物体位置的求解.要求学生要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物体位置,会结合位移的定理,了解位置与位移之间的联系,能熟练的应用运动学公式处理有关问题,同时注意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在正交分解上的应用.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pyyzg老师 难度:0.60真题:1组卷:6
解析质量好中差(10分)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百度知道
提问者采纳
(1) (30,20) (2) a=0.4m/s 2 ,沿y轴正方向 (3)1.7N
(1)由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代入时间t=10s,可得:x=3.0t=3.0×10m=30m&&&&&&&&& y=0.2t 2 =0.2×10 2 m=20m.即t=10s时刻物体的位置坐标为(30,20).
(2)由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为
,比较物体在两个方向的运动学公式:
可求得:v 0 =3.0m/s&&&&&&&&&& a=0.4m/s 2 ,当t=10s时,v y =at=0.4×10m/s=4.0m/s&&& v=
m/s=5.0m/s,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arctan
&(或满足tanα=
;或53°)在x轴方向物体做匀速运动,在y轴方向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0.4m/s 2 ,沿y轴正方向.(3)如图所示,因为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外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使物体加速.&&&F f =μmg=0.05×2×10N=1.0NFf x =F f ×0.6=0.6N,Ff y =F f ×0.8=0.8N,根据牛顿运动定律:F x -Ff x =0,解出:F x =0.6NF y -Ff y =ma,解出:F y =0.8N+2×0.4N=1.6NF=
N=1.7N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把时间t=10s带入坐标轴方程可求得坐标,根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判断x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y轴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且根据y轴方向的方程求得加速度大小,把t=10s带入v=at公式可求得y轴方向分速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如图所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