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成亲的步骤历史仪器的折法步骤

历史书上学的那个利用阳光的影子可以测时间的古代仪器,名叫圭臬,现在还保存着吗?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_百度知道
历史书上学的那个利用阳光的影子可以测时间的古代仪器,名叫圭臬,现在还保存着吗?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
提问者采纳
现在还保存着,北京博物馆里有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帖主这么一提还真是,光在历史书上见过。不过听说在北京博物馆里有。
日晷?很多地方都有啊,南理工就有啊,现代造的,不是历史上的
故宫里有。
历史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水运仪象志——中国古代天文钟的历史(附《新仪象法要》详解)
水运仪象志——中国古代天文钟的历史(附《新仪象法要》详解)
超星阅读器
阅读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读器,
附《新仪象法要》译解古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历史概述_仪器仪表历史
当前位置:& && & &&
古代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历史概述
&&&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中,测试技术与检测仪器占据了重要篇章。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测试技术和检测仪器的进步,都会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检测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章简要介绍测试技术与仪器仪表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古代测控技术与的发展历史
&&&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曾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天体测量技术和测试仪器方面、地震检测技术与地震仪器、记I付、大地勘测等技术都曾领先于世界各国。找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人类的航海活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我国古代发明的大体测量仪器主要有浑仪、圭表及漏壶,地震测m仪器有地动仪。
&&& 汉代又创制了浑象,浑象类似现代的天球仪。西汉太初历制定期间,落下阂改进了浑仪,川它重新测量了二卜八星宿距度等数据。至迟到两汉之际,浑仪己经山一个固定的赤道环和绕极轴旋转并附有窥管的赤道环组成,两环面上都刻有周天度数,可以测定天体的人宿度和去极度。到东汉前期,民间天文学家傅安第一次给浑仪添加了一个黄道环.它和赤道环成24'夹角,利用黄道环可以测得日月行度。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义给浑仪增加了地平环和子午环,使浑仪逐渐完善。
&&& 东晋末年永兴年间,在太史令兄崇和鲜卑族天文学家解兰的主持下,铸成了一台铁制浑仪,底部设有十字水准,用来校正仪器安装,提高了浑仪的安装精度,这是我国历史上水准仪的开端。
&&& 关于漏壶的制造,自从东汉张衡开始,已经有两级补偿式漏壶的创制。两级补偿式漏壶就是上下有两个漏壶,上一级m壶的水N滴到下一级润壶,去补偿下一级漏壶滴出去的水,使下一级翻壶的水保持一定的高度,以保证下一级翻壶滴水的快慢基本保持不变。到了晋代,已经有r三级lw壶的改进,使时间的测v更加精
&&& 西汉宜帝时,耿寿昌首创了用来演示天象的仪器,叫浑象。用铜铸成,跟现今的天球仪相似。东汉的张衡发明了水运浑仪,他用一个大约直牲5尺的空心铜球表示天体,L面画有列宿和互成24'交角的黄道赤道,球外有地平圈和子午圈,子午圈上支架一根天轴,天轴与地平圈成24'的交角,天球可以绕天轴转动。天球转动时.有一半露在地平圈之上,和四时的天空星象相符。有一半隐在地平圈之下。张衡还利用份壶滴水的等时性,用m水作动力,巧妙地通过齿轮系统的转动,驭使天球每H均匀地绕天轴旋转一周。这样浑象也就自动地、近似正确地把天象一日里的变化演示出来。这是后世充分发展的水运象仪的鼻祖。
&&& 三国时期东吴的葛衡创制了一台别致的浑象,叫浑天象。它是一个比较大的空心球,球面上布置星宿,各星都钻出孔隙,人能钻进空心球,看到空隙漏进的光,就像看到天上的星星一般。空心球可以绕轴旋转,这样就更加逼真地演示星辰的视运动,这是近代天文馆里天象仪的雏形。
&&& 南北朝时期,刘宋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太史令钱乐之又仿葛衡的浑象仪,并加以改进,使浑象仪自动跟天象的运动同步。
&&& 宋代燕肃发明了“莲花翻”,他在翻壶中第一次用上了“漫流系统”,漏壶保持恒定水位,克服了以经流量变化对漏壶记时准确性的影响。宋代张思训在979年采用水银作为浑天仪的动力。
年,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既能演示和观察天象,又能自动记时报时,具有多种用途,在天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 1675年,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动物和红血球,甚至用显微镜研究动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制镜片的技艺,制成r当时世界上最精致的、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当时还出现了一位制造显徽镜的高
手,他就是著名科学家虎克。虎克巧妙地利用透镜的组合,制造了复式显微镜,开辟了显微镜研究方面的新的发展方向。该文档不支持在线预览
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岳麓版
所属地区:&&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22 次
资料类型:&&
上传人:&&LmwJ****@
文档大小:1.90M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951046
17:30:54下载60次194KB
资料ID:950382
17:09:55下载39次6.99M
资料ID:948964
9:44:47下载22次1.90M
资料ID:926030
13:19:31下载41次1.95M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发型梳法步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