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作文的场面无处可逃 作文

2014高考新课标版语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第13章 写作 第1节 高考作文解读_学优高考网
(3)提高对命题形式变化的应对能力。2012年高考材料作文处主导位置,所以我们必须关注材料作文。平时应加大材料作文的训练力度,并进行与之相应的谋篇布局的训练(不一定成文),以提高自己对不同命题形式的应变能力。 (4)提高对考场行文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应变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考的变数很大,考生应充分考虑到考试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小到写错字怎么办,大到不明材料寓意怎么办,发现跑题怎么办,写不完怎么办,等等,对此类问题考生应及时求教于有经验的老师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功夫在诗外”,对大部分考生而言,寄希望于考场上的“灵感”发挥是极不现实的,我们只有立足于实际,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才能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扬长避短,“打造”出合乎高考评分标准的理想作文。 (三)备考心态方面: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 因为高考作文题目必然具有开阔性、普适性和贯通性,因此其实质是没有命题,或者说,历年高考作文实质是同一道题目。这一道题目就是“生活”,任何作文题目都不可能脱离生活,都体现着生活的运动,运动是永恒的。任何作文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反映着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更迭、交融和碰撞,都在这种认识中表现出思维的意义与价值。 任何作文题目都无法限制思想解放的头脑,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高考作文题目更是如此。当然,任何作文题目,也都无法开启认识闭塞的心灵。考场作文,不取决于题目,而取决于思维品质。作文题目显示,写作能力的核心是思想感情;写作能力考查的核心也必然是思想感情。我们从中得到重要启示:语言表达的文采,文章样式的定型,可以也必须在备考中得到明确和提升;但是作为语言与样式灵魂的思想,它的丰富与深化需要在生活中锤炼,需要将应试能力的翅膀在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放飞。 写好考场作文,无以替代的第一环节是“热爱生活,充实积累,感悟人生”。充实细节、感悟生活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细节决定成败”。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充实细节,并通过细节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位,从而把高考作文命题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便是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的天职。
谢谢观看!
(3)呼唤人文关怀 被“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关爱缺失”一次次割伤后,人们在心底热切地呼唤着温情的理解、真情的问候、深情的关爱。重庆卷中的工人和保安奏响的是人文关怀的乐章。工人的一声“你好”,一句“明天见”,浸透着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正因为他一贯的慈善热情、礼貌相待、平等友爱,才使他在困境之中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得到营救。工人与保安之间的互尊、互助、互爱,体现了平易中的感动、平等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 (4)引领价值取向 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是华丽的外表,还是内在的修养?是名利,还是境界?这些都是令人揪心的问题。但辽宁卷中女钢琴家的那句“人,要隐于音乐背后”为此亮起了一盏领航的明灯。“人们应该追求内在的东西,而不该是美丽的外表,要关注心灵的成长。”它启示我们: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内心的丰赡,才是真正的丰赡。其实,我们常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昭示的都是此理。 3.能力:凸显理性地思辨 “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特级教师肖家芸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者说角度问题。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2012年有7道作文题尤其凸显出对广大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 卷 别 辨 点 江苏卷 忧与爱 浙江卷 英雄与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广东卷 过去、现在与未来 湖北卷 书信的替代与改变 江西卷 享有与拥有 上海卷 自己的微光与天才的微光 福建卷 时间与路程 面对上表中的辨点,我们广大考生应该怎样来理性思辨呢?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入手进行剖析、挖掘和延展: (1)理清逻辑关系 以江苏卷为例,考生只要悉心揣摩,就会发现“忧与爱”并非对立关系,因为与“忧”对立的是“乐”,范仲淹早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与“爱”对立的是“恨”,毛泽东也早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论断。如果考生把“忧”与“爱”理解为并列关系,仅认识到“忧中有爱”“爱中有忧”,那也只能算是一种浅层的观照。经过理性思辨就会发现,“忧”与“爱”有着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忧”源于“爱”,“爱”得越切,才会“忧”得越深。 (2)尊重客观规律 以浙江卷为例,材料中网友的三种评价折射出三种人生选择,三种人生观并没有高低之分:做一个“英雄”,实现崇高理想,享受万千瞩目,很好!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面对大千世界,只愿心中春暖花开,也不错!做一个“追求梦想,但又不被梦想牵绊”的人,又何尝错呢?在这里,需要考生理性思辨的是如何来做出“人生的选择”。考生只有从尊重人自身的心性、性灵和志趣的角度出发,才能做出既合乎“情”又合乎“理”的选择。你心比天高,就去做“英雄”;
你内敛低调,就去做“鼓掌人”;你随遇而安,就去做因势而化者。这才是以人为本,才是对人发展规律的一种尊重。我选择,我快乐;我成长,我幸福。从心所欲,快意人生,真好! (3)展开多维发散 以广东卷为例,向过去穿越,可以饱览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向未来穿越,可以畅想人生的愿景、人类的前景;活在当下,可以做现实的主人,演绎精彩人生。再以湖北卷为例,书信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不可替代;但作为一种通讯手段,可以替代;书信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千变万化;但传情达意的功用,永远一脉相通。无论是广东卷还是湖北卷,文题都没有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维可以多维发散,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 (4)突破思维定势 以江西卷为例,材料本身就对思维定势进行了突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而“要想到你拥有什么”,所以你在生活中不要整天想着要“有我所爱”,而要去“爱我所有”;“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而“要想到你没有什么”,所以你在学习、工作、事业上不要“小富即安,小胜即喜”,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再以上海卷为例,不要以为天才才有“光环”,其实那缕“微光”你也曾闪过,只是被你舍弃了,所以你要善于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又如福建卷,不要以为人生的路程越长就越好,其实人生不只看长度,更要看宽度、厚度和亮度,所以你要有度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别上述两类事。 (二)命题思想 注重理性思辨,凸显生活体验。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衡量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从整体上来看,近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呈现出人本化、生活化、体验化、理性化的新思路,一个注重――注重理性;体现了两个回归――回归人本,回归生活;命题内容上,渗透了三个体验――人文体验,青春体验,科学体验。要求考生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 (三)命题内容 贴近学生,关注生活。分析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责任、良心、善举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这些角度,常考常新,2014年将会更加关注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论。 (四)命题趋向 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2008年以“小兰和妈妈养鸟、放鸟”为材料作文,2009年以“几个高中生因看到一名乞讨的女孩儿而引发讨论”为材料作文,2010年以“外在环境与自我成长”为材料作文,2011年以“中国崛起”为材料作文。2012年依然是材料作文,以“船主和修船工的对话”为材料作文。由此不难看出,材料作文是全国新课标卷的主旋律,是全国新课标卷一脉相承的传统。材料作文形式丰富多彩,有助于考生发散思维、展现个性,从而使得高考作文写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面。
从命题内容上看,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作文题考查的是社会故事类材料,贴近社会生活,凸显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2012年是雷锋逝世50周年,作文题正与此有关,当功利主义占据了人们心灵的时候,高考试题就是给大家提个醒,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学会感恩等。从命题方式上来看,以船主和修船工的一段对话为契机,引导考生关注周围生活,聚焦主流价值取向,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与生活素养,很有现实意义,也非常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今后的备考训练中,我们应把新材料作文写作训练作为重点,潜心研究命题思路和写作导向,加强针对性的写作练习,有力提升我们的写作应考能力。 四、科学备考 (一)写作内容方面 1.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
不止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是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唯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葆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4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2.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那么,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民工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深受大家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目光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写“古人”,
满篇都是与“古人”对话,怎能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向往?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远离现实、比较虚空的题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的。 3.看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过去着重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不注重自我了,也没有绝对化,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表达技巧方面:侧重理性,学会变通 2014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在整体上应该会继续保持哲理性的倾向,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应相对加强训练联系具体问题辩证分析、灵活论证的能力。尤其要专门训练,针对某一现象,怎样出观点,怎样出新观点。
很多时候,一个好观点就能带来一篇好文章。不管是观点的提炼,还是材料的运用、变通的技巧都非常重要,怎样把一个常见的认识演变成一个独特的认识,怎样把一个用于别处的材料恰当地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地说,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立足于“稳”,在“稳”中求巩固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无论如何变化,考查学生谋篇立意、表情达意的根本出发点是不会变的。因此,高考作文备考应在认真理解《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的基础上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做好“四个巩固”。 (1)审题立意的巩固训练。在高考作文“内容”“表达”“发展等级”三大评分点中,题意的确立是否切合命题意旨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阅卷中称之为“决定项”),它决定着考生作文的总得分。按细则规定其他评分点只能在此基础上打分,不能“跳项”(如题意定为一类的,表达及发展等级只能在一类或二类上打分,不能低于二类)。因此,考生应排除畏难情绪,加强对材料的分析,紧扣材料,从正面立意,选择符合社会主流意旨的最保险的角度命题,不宜笔走偏锋,盲目追求观点创新。训练时间宜相对集中,一次解决三五个材料,从中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见得多了,视野才会宽,思路才会广。
(2)材料运用能力的巩固训练。高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收集到的材料有限,因此我们提倡学生互相交换材料,集思广益,并在互相交流、精选事例、取材课本、旧例翻新的基础上,加强一例多用训练,将自己有限的例子用精、用好,以一当十。针对2012年高考作文紧扣社会热点的命题特点,材料的收集应更加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现实。
(3)优化文章结构的巩固训练。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长处选定文体,并精选出若干篇与所选文体相似的高考满分作文(考场作文有其不同于名家名篇的特殊性),对其“剖析麻雀”,掌握其结构规律(应具体到怎样点题,怎样解题,何时详,何时略,何时运用何种性质的材料,首尾如何照应,以及如何运用修辞等),然后进行结构的对应性训练。我们认为,在最后有限的时间里,那种泛泛而练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
(4)语言文采的巩固训练。对语言基础不好的考生来说这―点尤为重要。考生应对照范文加强作文语言的仿写训练,最低要求应把自己平时经常使用的材料的叙述语言写漂亮,把常用的首尾写出彩,不要怕费时费力,实践证明这一训练在高考评卷时所获得的回报常常是出人意料的。 2.针对高考作文变化的新形势,着眼于“变”,在“变”中求提高 严格意义上说,不断解决以往高考中发现的问题,使命题能够更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是高考命题“稳中求变”的根本动力,因此,高考命题变化的方向往往正是我们寻求提高的切入点。结合上述变化,我们认为应在巩固的前提下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提升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人文情怀。所谓“人文情怀”,就是指人文素养,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宇宙和谐统一的变化精神为本的思想、情感及题材。近年来,教育界也一再认识到且反复强调要教书更要育人,要注重素质教育。但囿于应试教育框架的约束,许多中学重课堂,轻课外;重文字的表达能力,轻文字所表达的东西: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注,以及建立在这种关注上的人所本应具有的真情实感。
针对2012年高考作文紧扣现实,注重真情实感的命题思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拘泥于课本“回到古代,复述经典”转移到关注社会与人生,了解自然,表达真情,抒发实感上来,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是2014年备考首先要落实的问题。 (2)提高对作文材料的思辨分析能力。2012年高考很多作文题目更加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及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考查,这些变化要求考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上升到一定思想层次上去命题立意,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考生应积极掌握常用的假言因果法、材料引申法、名言助证法、对比论证法等分析方法,并在训练时有意识地加以使用,这些方法简单易学,稍加训练即可操作,这样就能让作文闪烁出思辨的色彩、理性的光辉。 ④从多维视角审视“忧与爱”的角度立意。“忧与爱”的共融给学生一种创造的空间。思考“忧与爱”的深刻内涵,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自己来搭建“忧与爱”的并列,“忧与爱”的递进,“忧与爱”的对立等关系,最后达成一种共融,一种和谐,表达一种崇高的人文境界。 ⑤从“忧与爱”渗透的忧患意识的角度立意。“忧与爱”是人心底滋生出来的最高情感。忧人间的苦难,爱世间处于苦难中的人;忧患是一种高尚的情怀,爱是哲人以大智大慧承载芸芸众生的豁达情怀。让世界充满爱,是爱;如何充满呢?是忧!当下的社会,太需要这份情怀了。
[考场佳作] 忧与爱 (2012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我想到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忧郁的小王子因为和玫瑰花闹别扭离开了他的星球,最后又因为忧虑回到玫瑰花身边,我感到,最深最柔软的爱,总是与忧息息相关的。
书中的小王子开始并不理解爱的真正含义,当他来到地球听到了狐狸的话后,明白所谓爱其实是一种“驯服”,这种驯服使他的玫瑰花与地球的5 000朵玫瑰花不同,他懂得了爱。他的玫瑰花只有四根刺保护自己,她会寂寞吗?忧心忡忡的小王子最终回到了玫瑰花身边。
这个略带忧伤的温暖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人,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印象中伟大的文学家都是皱着眉的,他们忧心着土地、农民以及悲惨的孤儿和妇女,他们的笔尖沾染着无尽的温柔和爱,因此那些作品才是旷日持久的,与大地同呼吸的,不被时光淡去的。 因为爱之深,所以忧之远。 昨晚和妈妈睡觉,黑暗中只有我们均匀的呼吸声,妈妈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摩挲着,不说一句话,我却能感受出这其中包含的所有情感,是爱,是忧,不是简单的担忧,而是一种深沉的、温柔的感情。 这种含蓄的忧,在如今这直白的时代,又有几人能感受,并愿意感受呢?人们都说爱要大声说出来,爱很简单,可挂在他们嘴边脱口而出的,是真正的爱吗?没有忧的爱,到底有多深呢?
作家曹文轩的作品总充斥着淡淡的忧,像《草房子》《红瓦黑瓦》,他说孩子们需要这种略带忧伤的陶冶,那并不等于消极,的确我在读完他的作品后,虽为小说中的忧哭泣不止,可擦干泪水后满心盈余的是对生活的爱,对生灵的悲悯,对生命的珍惜。
有人狭隘地理解忧,有人浅薄地对待爱。其实,有爱的忧,未必沉闷消极,有忧的爱,才更柔软温情。在这样一个开放直白的时代,懂得忧与爱,或许会让生活多一份深刻的温情,也让心灵多一抹温润的色彩。 冰心老人有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将一路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我想,这正是忧与爱的含义。
[名师点评]文章以略带忧伤的《小王子》的童话故事为开头,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紧扣忧与爱的关系,从文学到自身,由童话到现实,证明忧与爱的关系。语言流畅,材料丰厚,有较深厚的语文素养。 (三)话题作文 (2011?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 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第一、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两段材料的内容均具有时代鲜明的特点,其主人公都是社会上的热点人物,并且都是普通人,可是却具有高尚的内心信仰、理想追求、品行风范以及高尚情怀,他们是小人物却是伟大的,对时代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导向性。 第二、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可写性很强,题目没有文体的限制,考生可以联系身边的人物,诸如老师、同学、亲友等进行描述,写成一篇记叙文,由此阐释一种人生哲理;也可就材料给出的人物,深入挖掘,就社会上的热点人物比如李娜、刘翔、姚明等,他们以自己的力度、速度、高度,实现自己的梦想,写出一篇议论文;还可以结合我们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甘于奉献的、乐于干事的普通人物,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考生完全可以从自己的观察视野出发,写自己的真实感受、真实体验、真实情怀。 第三、具有价值导向性的特点,材料所选人物都是有着高尚的人生追求,有着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自己,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楷模,是我们人生的楷模,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更应该是青少年的楷模,它引导考生沉思,引导考生来重新认识生命,重建高尚的人生价值观,让考生回归生命的本真,坚守内心的信仰。每个人都可以平凡,但绝不平庸,绝不丧志,绝不失魂,让生命在“情有独钟”的追求中开出芬芳的花香。 [构思指导] ①结合两则材料,文章可以立意为平凡中见伟大、坚守、爱心、奉献等,比如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来救护几个学生的生命,这是平凡中的伟大,是谭千秋对教育事业的情有独钟;丛飞用自己的血汗钱来援助孤儿、失学儿童,这是平凡中的伟大,是丛飞对博爱的情有独钟。 ②可以写某一类人的情有独钟,如甘于寂寞的科学巨匠,甘为人梯的老师,甘于做幕后英雄的普通人;也可以写对某一类事或物情有独钟,如山水、篆刻、刺绣等。 ③可以写“情有独钟”需要的品质,比如坚守与执著,耐得住寂寞等,我们身边都不乏“情有独钟”的人:网球女王李娜、飞人刘翔、高人姚明……他们以自己的力度、速度、高度,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身边更有大量默默无闻,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勤于吃苦、乐于干事的平凡人物、普通人物。这些人物的坚守与执著是他们能够坚持“情有独钟”的可贵品质。
④可以记叙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来具体展现“情有独钟”,比如考生可以以袁隆平为素材,围绕袁隆平来展开,选取他执著于科学研究,毫不动摇的几个片段,以突出袁隆平的“情有独钟”的精神,从而突出主题。
[考场佳作] 对抱怨情有独钟 (2011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 如梅兰芳情有独钟于戏剧,如钱钟书情有独钟于译文,如阿Q情有独钟于睡觉,
有的人钟情于抱怨。
王国维有人生三境界之说,抱怨也有三个境界。
境界一:物是人非,事事喋喋不休 一天之计在于晨,可是他一起床就是馒头太硬,豆浆不够甜;或是空气不够新鲜,昨晚蚊子太多,睡得不好;半夜三更邻居家的孩子又开始哭闹,真是讨厌。本来好好的一个早上,被他抱怨得一无是处。早饭一过,就是一天的工作时间,他匆忙赶到工作地,又开始向同事抱怨今天的公交车有多挤,被领导发现,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一出来就又开始抱怨今天领导一定是吃了火药,拿自己开刀。一天的工作就在口水飞溅中过去,脑子里都是昨晚的蚊子和领导的苛刻。 终于到了晚上,本来是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光,他却无心和家人散步,想起种种遭遇,他总觉得一定是上辈子造的什么孽。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那从早到晚喋喋不休的是不是小人呢? 境界二:上帝为我关上一扇门,却没有开一扇窗 某日得闲,于窗台望远:想想这浮生,我为寻金色的前程而来,却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尘世的沉浮与泅渡,令人痛心的是,我至今一无所有。看看别人,有房有车有票子,古董收藏满屋子,哪像我至今养不起孩子。怪父母,没有给我堂堂仪表;怪妻子,不是贤内助帮我成功;怪老板,不会识英雄用英雄,让我至今是个小兵。哎,生活如此之不幸,是怪命不好吧,老家门前的柳树就不该朝那个方向种。高楼于我如蜀道,难于上青天!
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哪有人生尽如意!
境界三:念社会之黑恶,独怆然而涕下 这种人可谓是抱怨的最高境界代表,多是愤青,特别是中国新生代的学生。不知是各种信息的干扰还是他们通过实践自知,他们总认为世界无比黑暗。政府无官不贪,只是查出和没查出的分别;娱乐圈污秽不堪,为成功不择手段;社会道德严重缺失,很多人人性泯灭,各种震撼人心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温室效应即将带来毁灭性的破坏,我们无处可逃。这就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有人说教育制度如此不堪,有人说连慈善事业赚的也是黑心钱,人与人之间毫无温情可言。
的确,有很多都是现实,可这些是谁的错?这些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这是我们应该共同肩负的责任,有胆指出别人的错,就要敢自己上,别总是在身后指指点点。
抱怨的时代要结束了,我们应该做的是行动起来。这个时代像袁苏妹和赵世术那样甘于奉献、默默奉献而不抱怨的人不多了。
水到渠成,由情之所钟;
钟于抱怨,得饮恨而终。
呜呼哀哉!
[名师点评]选择钟情于“抱怨”,这真是大胆的创新,并以此针砭国人陋习,嬉笑怒骂,冷嘲热讽,颇有鲁迅风格。
三、考向t望 为了保持高考作文的选拔性,纠正盲目猜题的不良风气,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会呈现“稳中有变”的趋势。“稳”是前提,“变”是趋势。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关注四大新趋势: (一)命题格局 2012年高考共命制了17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16道。试题命制的主要特点: 1.题型:主打新材料作文 17道文题中,有16道采用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1年的9道相比,2012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的权重已不仅仅是“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处于“绝对主打地位”了。其命题的材料如下: 材料类型 卷 别 故事类 现实 故事 全国大纲卷:挑秧苗;北京卷:铁路巡视员老计;安徽卷:放梯子;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重庆卷:工人与保安。 寓言 故事 全国课标卷:船主与漆工;天津卷:两条鱼。 言论类 看法 山东卷:孙中山的观点;福建卷:冯骥才的观点;广东卷:汤因比、居里夫人的观点;辽宁卷:钢琴家的观点;江西卷:关于“拥有”;湖北卷:关于“书信”;上海卷:关于“微光”。 诗文 江苏卷:孟郊、艾青、罗曼?罗兰的诗文;四川卷:诗歌《手握一滴水》。 图文类 湖南卷:一双手。
2.题旨:高扬主流价值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是蜿蜒曲折的,但它始终朝着一个主流的方向发展――真善美。同样,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它也必须高扬主流的价值观。这一点动摇不得,更混乱不得。须知,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人心的涣散是最大的涣散。 当今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民族的复兴,最需要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而主流价值观正是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纽带。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上,高考作文责无旁贷。2012年有5道文题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上尤其值得关注: 卷别 材料 主流价值观 全国课标卷 船主与漆工 尽责敬业,知恩图报 北京卷 铁路巡视员老计 甘于寂寞,忠于职守 山东卷 孙中山革命宣言 勇于担当,坚韧不拔 重庆卷 工人与保安 我爱人人,人人爱我 辽宁卷 女钢琴家简装登台 洗尽铅华,注重内质 (1)恪守职业道德 我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要用“力”去做,更要用“心”去做;不仅要把它当做“他”的事去做,而且要把它当做“我”的事去做。全国课标卷中的“漆工”,虽然刷油漆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因为他在用一颗“善良之心”工作,在把工作当成“我”的事去做,所以将船的漏洞也补上了。“漏洞”无关酬金,但关乎生命和良知,它是大千世界里的一粒“微尘”,带给人心底的颤动。而北京卷中老计的工作心态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工作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甘受清贫寂寞,忠于本职工作,这不正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追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吗?
(2)弘扬担当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不乏勇于担当的铁血硬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慨然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毛泽东盛赞彭德怀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山东卷文题中的“孙中山”正是一位“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勇于担当的汉子,他的革命宣言中激荡着铁肩道义,执著坚忍,勇猛无畏,应时顺天,坚信成功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对当今社会那些尸位素餐的扯皮者、推诿者大有“振聋发聩”之力和“拔毒疗救”之效。
父亲一生没有做出什么业绩,也没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更没有什么传奇故事,他就是喜欢帮人家做些什么,在父亲眼里:“举手之劳的事,就一个字――做!” 书上说:“劳动着的人与爱奉献的人才是幸福的。”原来,父亲,您挺幸福的。 父亲,就是爱“找”事。我爱爱“找”事的父亲。
[名师点评]文章通过描述父亲救羊、修路、照顾王奶奶、帮邻居装麦等几件小事,表现了父亲乐意帮助他人、爱“找”事的奉献品质,中心突出,叙述简洁而生动。
2.(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从命题形式上看,试题开合有度,角度多样,这道题属于新材料作文,具有新材料作文的特点。首先,所给材料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中国崛起”这一话题展开就不会偏离题意,而且材料也给出了“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等几个角度,便于考生拓展思路。
此外,“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又说明考生可以从其他角度着手立意,角度的多样性,使所有考生都有话可说。与往年相比,题目的要求有细微变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这一变化表明对作文的立意要求更高了,对文体的要求更清晰了。这就要求考生不仅立意要准,还要精益求精,所写文章要符合文体要求。 从材料内容上看,本试题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特点。题目所给的两则材料中,一则是西方报刊关于中国腾飞的报道达到3亿次;一则是《中国青年报》对中国走向强大的报道。命题具有鲜明的时政性、深远的历史意义。命题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倡导考生将个人的命运同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做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而不是做在象牙塔中坐井观天的脱离实际的“书虫”。从这个角度来说,有很大区分度,因为“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关注现实,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构思指导] 可供立意的角度有以下几点: ①中国崛起的具体体现。可以从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展开,还可以从除此之外的其他角度写中国崛起的表现。
②如何看待中国崛起。材料第一段写中国崛起备受关注,这是不是好事,外国人是否希望中国人崛起?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的崛起?从这些方面入手,如中国崛起令国人可喜可贺,但崛起并不是兴盛,要辩证看待中国的崛起,我们应居安思危,勇于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③中国崛起的原因。可以谈中国崛起的具体原因,可以是团结,可以是奋斗,可以是民族气节等。写作文时,观点要鲜明,事例要典型。 ④中国崛起的过程。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繁盛写起,再写中国经历战争的洗礼,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积贫积弱,再到改革开放的崛起,从而记录中国崛起的过程。 ⑤中国崛起中存在的不足。中国尽管已取得了有史以来的辉煌成就,并让世界为之瞩目,但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辩证分析中国崛起的特点,行文中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妄自尊大。 ⑥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中指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可见中国崛起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考场佳作] 提升国家“软实力” (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软实力”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早已不再陌生,它是相对于经济,比如GDP、GPI等指标而言不是那么直接的一种力量,如科技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我所说的“软实力”指国民的道德水平和公民素养。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年均GDP保持在9%以上,纵是在饱受经济危机的2008年也实现了“保8”的预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显示出中国雄厚的经济力量和政府高效的组织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等行动,无不体现出大国的实力,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正在腾飞。 但是就是在如此强盛的经济、国际的影响力的对比之下,我明显地感到我们的软实力,也就是公民的道德水平和公民素养的确有待加强。 前几年听说在某国外自助餐厅,店主拒绝向中国人开放,原因是店里有一种龙虾不限量供应,于是某些华人只吃龙虾,遭店老板的反感,这在吃上是一件小事,却反映出我们的一种“不满足”的心理,这也是道德的一个层面。 上海世博会完满谢幕,作为热门场馆之一的德国馆曾一度宣称要闭馆,原因就是我们中国有些游客肆意插队,毫无公德意识,甚至与德方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说他们是“纳粹”,他们自然无法接受。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街道上,一个崭新的垃圾桶可以维持多少天?一面洁白的墙壁又可以干净多少天? 诚然这些缺少公德心与公民素养差的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恰恰就是这些细微之处才能真正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实力。 国家面对这样的境况,曾出台《未成年人道德水平教育办法》来加强公民道德意识,但我更希望提高道德水平与公民素养由我们每个公民主动去参与,希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可以以身作则,为我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处让自己成为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而我们这样一批刚刚步入成年行列的年轻人更应当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肩负起传播优秀品质的重担,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有时代特色的“四有”新人。
提高国家软实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有了坚固的硬指标做后盾,腾飞的巨龙必定能够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名师点评]作者从中国的崛起时公民的道德水平和公民素养方面来写,论述角度新颖,有吸引力。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不要看到外媒对中国的崛起一片喝彩声,更不要陶醉在这样的喝彩声中。我先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其一,曾听一位老先生讲他到美国探亲的事。他说,他去到美国后,带着孙子去商场买玩具。来到玩具店,各式各样的玩具林林总总,看了一个又一个的样品,发现都标的是“中国制造”。于是,老先生问服务员“究竟有多少是中国造的”,服务员告诉他说:“先生,您这样问我不好回答您,如果您问哪些不是中国造的回答起来就简单多了。”
老先生与服务员的对话看起来很寻常,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从中可能感受到的也是自豪,看看中国的产品,都主宰了美国的市场,这可是很了不起的呀!是的,如果跟改革开放之前,或者再往后退些时候相比,这确实是让国人可喜可贺的进步与发展。但,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后的今天,这个现象千万不要轻易乐观。
其二,据我了解,广东东莞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13 800多家,很多东莞人都能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东莞的很多第一: 全球最大UPS制造基地之一 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 全国最大汽配城 沃尔玛分店最多的地级市 ……
诚然,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之前封闭落后的中国不可能有的经济现象,而外资的引入,对中国经济的复兴与推进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这一成功,必须载入历史的功劳册。 但是,我们来听听外国资本家怎么说吧,“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我们只管开发这座工厂里的技术就可以了”,“只要我们保持高档次的技术优势,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
读懂外国资本家的意思了吗?虽然现在他们不可以像中国处于半殖民地时期那样,在政治上侵略我们,但从他们的口气中可以明白,他们是很想永远将中国人当成他们廉价的劳工,成为他们大把赚钱的机器。
上述事例应该给予我们一些重要的警示:如果不尽快将我们自己的科学技术提高起来,我们的自然资源在外资的大量进入中无形被掠夺,我们的劳动力被廉价地剥削的事实,就不可以得到本质的改变,而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就永远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从而迎接国际挑战。 [名师点评]文章概述了一位旅美老先生的故事,与“我”对东莞外资所了解的情况,从资本占有与劳动力剥削两方面谈到了外资对中国的负面影响,立意深刻。 (二)命题作文 (2012?江苏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试题分析] “忧与爱”是一个颇有张力的题目,无论是材料本身,还是“忧与爱”的概念本身,都显现出命题者的大气与深切的人文情怀。 今年江苏卷作文材料,前两则材料一是出自孟郊的《游子吟》,一是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第三则来自罗曼?罗兰的《巨人传》。三则材料都在暗示写作“忧与爱”可以从哪些具体的角度入手:第一则讲的是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与怜爱,第二则讲的是作者对祖国对大地的忧戚与深爱,第三则讲的是伟人心灵中那种博大的忧患意识与至爱之情。三则材料角度不同,所以考生可以见仁见智,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实际灵活写作。 “忧”,指担忧、发愁。它是对外界事物担心的一种程度,表现为双眉紧锁、额部肌肉收缩;“爱”,是对人或事物亲近、关切、扶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忧与爱”的关系则是内生性的,是一体两面的。爱之深,忧之切,忧源自于爱。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无论是忧还是爱,都来自于那颗滚烫的“心”。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而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审读“忧与爱”这一题目,我们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这个题目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
“忧与爱”这个题目适合多种文体的写作,可以写作一般的议论文、记叙文,也可以写作叙议结合的散文、杂文,还可以写作情景交融的抒情文。
[构思指导] ①从亲情之“忧与爱”的角度立意。以自我为中心,从“外界事物”“人或事物”等角度打开思路,从亲情角度着眼,不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在家庭教育、亲情友情、成长成功等角度的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
②从国土之“忧与爱”的角度立意。审读世界,着眼环境,不妨从外在的自然切入,GDP换来的是越来越糟糕的环境,我们怎能不忧虑呢?往日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怎会不让我们热爱呢?而对于社会,爱与忧搅拌在一起,相信考生们一定有更多的感慨。爱我们的社会、民族,这是无条件的,可怎么爱却是个问题;爱得深沉,自然忧得真切!
③从心灵之“忧与爱”的角度立意。忧愁,忧患,忧苦,忧劳……准确给“忧”定位,则不难把“忧与爱”化小、化实、化具体。“忧与爱”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当触及生命的灵魂;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选取感情的角度,可以贴近学生;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则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1节 高考作文解读
一、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写作的总体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一)考纲阐释 要求 解 读 基础等级 符合题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弄清题目的内涵及相关要求;立意,就是根据把握的命题意图及相关要求,确立文章表达的主旨。审题立意实际上属于一个思维流程,它包括了对题目内涵的客观把握与对作文主旨的主观确定这两个方面。在这个流程中,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与不好,关键在于审题。审题不清,就会“千里游龙”或“南辕北辙”,所以说,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首先是指符合试题规定的文体要求。如果指定或排除某种文体,考生不能随意更改;“文体自选”不是对文体不作要求,而是你选定何种文体,就要写得“像”――体现出文体的规范。就考生来说,写记叙文,就要以写人叙事为主;写议论文,就要注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注重议论,注重说理;写优美感人的散文,就要注意描写与抒情的结合。要强化“文体感”,不要写成四不像。 感情真挚思想 健康 感情真挚,是指在文章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使情感的流露能够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和装饰感,更不是虚情假意。思想健康,是指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应排除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更不希望有违法乱纪的思想观点和腐朽堕落的感情倾向。这种健康、积极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 要求 解 读 基础等级 内容充实中心 明确 “内容充实”指文章的材料翔实、具体,能为“中心明确”服务。内容不充实,只有干巴巴的几条筋,没有鲜活、丰满的血肉,写记叙文形象不具体,没有意境,写议论文空喊口号或堆砌事实论据。“中心明确”是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来写人叙事或议论,否则就是散乱而不知所云。现在一般考生易犯的毛病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的文章没有明显的写作意图,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自然不可能成为好文章。 语言通顺结构 完整 “语言通顺”包括“通”和“顺”两个层面的要求。通,指文句表达要合乎规范,合乎所写的内容,不出现明显的语病;顺,指句子连贯,符合所写事物的自然流程,符合一般的思维规律。用词不当,造句不规范,文句之间不贯通,是若干语言基本功不过关的考生的通病。“结构完整”就是作文思路的展开要有步骤、有次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段落的划分和安排恰当,各个部分的布局合理,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残缺不全、颠三倒四、主次不分的毛病。 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这是对作文的表层形式的要求,首先是写字、标点符号运用要规范、正确,不要写错别字,不要用错标点符号;其次是字体端正美观,不要写字潦草,字迹难辨,不要写繁体字、异形字与不规范的简化字;再次是书写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不要随意乱写乱画。文面如人面,文品如人品,文面反映了作者的文字基本功和写作态度。作文评分标准实行错别字单列扣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目的是引起考生的重视。 要求 解 读 发展等级 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即要求高远的立意和完美的内容达到高度统一,能透过文章内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记叙文要做到发掘事件及人物形象的意义,显现其最深刻、最本质的光辉;议论文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以理服人;散文要做到通过优美的语言,淋漓的表达,以情动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求行文中能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是指文章立意新颖,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能发,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丰富 “材料丰富”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具体、充实。主要是说写议论性、说明性文章,能旁征博引,理论引证、事实例子、数字资料等都多而确切有力。“论据充实”指论据多而实,对论点有较大的支撑作用。“形象丰满”是指写人叙事类文章,写环境,要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写人物,要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把人物刻画得个性鲜明,让人物栩栩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意境深远”一般是就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而言的。“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义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求 解 读 发 展 等 级 有文采 “有文采”实质上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标准。一是指语言“运用得好”;二是指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三是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创新 本考点的具体要求包括了文章的观点、材料、构思、思想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从立意到表达,都要力求创新,写出个性。 首先是立意,要力求“见解新颖”,发人之所未发,不人云亦云。 其次是选材,力求新鲜、典型,能准确表达中心,那些老生常谈的“通用型”材料,要大胆舍弃。新鲜的材料来自积累和思考,要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积累,在影视观赏中积累,处处留心皆材料,作文材料总是“新”。 第三是文章的构思和表达要出新。文体样式、构思谋篇,要有新颖独到之处,表现手法要新巧、具有个性、不落俗套。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大前提是切合“题意”,是谋求切合题意的新角度、新思路、新材料、新章法;如果不顾题意,过于标新立异,甚至以怪为新,那就会事与愿违,失之偏颇了。 (二)评分标准 2012年新课标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尚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10分 (10~9)分 (8~7)分 (6~4)分 (3~0)分 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显文采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细节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实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色彩
3.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4.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真题解密 (一)新材料作文 1.(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今年的作文题较为集中地聚焦了主流价值取向。高考作文不仅是日常作文教学的一根指挥棒,而且也是社会价值取向的一根指挥棒,它将广大考生引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上。题中所给材料十分贴近生活,目前社会上有些人不知感恩,有的甚至以怨报德。如前一段时间报上所载是否应该帮助倒在路上的老人、是否应该帮助那些遇到交通事故的伤者等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彰显正确的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做人就是要坦荡无私地顺从内心法则,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做人需要常怀感恩之心。只要人人都有一份爱,只要人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些好事,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春天。 本材料属于生活类的小故事,修船工超越自己的工作职责,给船刷油漆时顺便补上了船的漏洞,帮船主的家人避了灾祸,躲了劫难,受到了船主的感激和奖励。考生从这个材料可以多侧面思考,但主要的思考方向有以下两点:一是从修船工这一方面,可以写勿以善小而不为,帮助别人往往是举手之劳。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有时候会给你带来惊喜与快乐,甚至改变他人的命运。二是从船主这一方面去思考,可以谈感恩,受到别人帮助要懂得感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外,也可以由此扩展开,说一说传统美德、安全意识等话题。考生立足材料,各抒己见,一定可以写出有个性、有内涵的文章。 今年的作文题是考量思辨能力水准的好题。一个修船工的顺手之举,挽救了数条与己无关的生命,一个微小的因,造就了一个巨大的果。修船工补的是小洞,救的却是人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事关乎大局,小的举动可以成就大的成功。作文要求我们从小与大的角度辩证看待事物,看待我们身边的事。所以考生在动笔写作时,不妨辩证地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这样做可以让你的文章充满思辨的魅力,更有思想性和深刻性。
[构思指导] ①从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角度立意。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修船工涂刷完油漆后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把洞给补上了。这样一个“小善”,同样可以获得人们的肯定和认可。 ②从感恩的角度立意。因为修船工补好了船洞,船主的孩子们得以平安归来。对此,船主对修船工是心怀感恩的。其实,我们对他人乃至对社会都要常怀感恩之心,这样也益于我们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生活! ③从美德的角度立意。修船工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能够心存善念、多行善举,没有挟恩图报地收船主的红包。这种人格操守,这种不求回报,就是美德,就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的地方。
④从责任的角度立意。修船工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把洞给补上了。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其背后凸显的是修船工的责任意识。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让人觉得踏实,才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人。 ⑤从安全意识的角度立意。船主在孩子们驾船出海之后才想起船底的洞,这说明船主的安全意识不强,因为疏忽差一点酿成悲剧。所以,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是很有必要的。 ⑥从凭心灵去选择的角度立意。修船工在发现船底有个小洞时,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他没有这么做,而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凭心灵去选择,顺手补好了漏洞。由此可以联系现实,小悦悦事件中的十八名路人见死不救,这些人就没有叩问自己的良心,没有凭心灵去选择。 ⑦从小与大的角度立意。修船工顺手补好了船洞,这一微小的举动,拯救了船主的孩子们,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佛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么救人一命就是最大的功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事关乎大局,小的细节也可以成就大的成功。
[考场佳作] 保持善良的本性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丽的音乐是善良。” 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是最重要的。” ――题记 有这样一种光芒,它始终笼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里;有这样一种火焰,它始终跳动在中国古老而广阔的大地上;有这样一股暖流,它始终奔流在悠久文明的前进步伐中。它便是善良。唯有保持善良的本性,我们才能用爱谱写沟通的语言。 修船工在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使船主的孩子幸免于难。修船工为什么能“顺手一补”呢?因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在不经意间便帮助了他人。
保持善良的本性,她是“最美妈妈”。 倏然之间事情就发生了,没有犹豫和权衡的时间和空间。她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托住了孩子。而自己却因激烈碰撞,造成左臂严重性骨折。然而,她却从未后悔。面对摄像机,她微笑着告诉人们:“谁的孩子不是孩子,我也是母亲,我知道失去孩子的痛苦。” 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她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善良的本性。 保持善良的本性,她是“飘落凡间的天使”。 曾以《罗马假日》夺得奥斯卡影后奖的奥黛丽?赫本,不仅拥有超俗的容貌、过人的演技,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是最早披露索马里儿童因内战和干旱遭受困苦的外国人士之一,还在埃塞俄比亚投入大量精力。甚至在病重后,她还念念不忘那些孩子们。她告诉自己的家人,“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被饥饿折磨的孩子。你们要多帮助他们。”
赫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获得比容貌更长久的魅力,缘于她的一颗善良之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奥黛丽?赫本的人生得以升华。 朋友,或许你仍因“彭宇案”的阴影而害怕被刺伤。但看看我们身边这些人:给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的“最美女孩”;为救学生被客车撞得高位截肢的“最美女教师”;节衣缩食三十载节省20余万元资助两万多名学生的“最美奶奶”……
请不要因害怕被“刺伤”而不为。三毛说:“每人心中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春花开尽春又来。”在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保持善良的本性,我们的世界定能开得鲜花朵朵,芳香弥漫!
[名师点评]作者运用了罗曼?罗兰、罗素和三毛的名人名言,选取了社会上的焦点人物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凡间天使”奥黛丽?赫本等,素材涉及古今中外,而且在运用时详略处理得当,典型有力。 父亲,真爱“找”事 (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优秀作文) 父亲是个农民,在地里忙活了大半辈子。平日无事,总爱“找”事。 父亲啊,你真闲啊! 那次,本来艳阳高照,突然不知老天被谁惹怒了,哭得汪洋恣意。父亲从床上坐起,说:“妮儿,赶紧跟爸收一下芝麻。”雨未免太猛了吧,刚出屋门,衣服就湿透了。哎,父亲呢?只见他飞也似的向东边跑去。一会儿,他回来了。“二宝家的羊拴在沟边,我给他牵回家了。”
晚上,二宝流着眼泪来到我家。“叔,谢谢您呀!今年孩子的学费就靠这几只羊……”父亲脸一红,忙说:“举手之劳,不必放在心上!”两人相视而笑,二宝满脸写着感动。 村里那条路,遇到雨,摇身便成了“水泥路”,为此,村民们整日抱怨。父亲没事时就骑着他那辆破三轮,到村外工厂里拉废砖铺路。三个月后,路终于摆脱了“水泥路”的命运。走在路上,心里一阵惬意,时常听到村民们对父亲的称赞。父亲,真伟大! 由于村里贫困,很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一家又一家的老人与儿童。今年春季,王奶奶正在地里干活,突然昏倒在地。父亲扔下锄头,赶紧背起王奶奶跑往医院。医生说:“她心脏病犯了,要是晚一点儿命就没了。”父亲陪了王奶奶老半天,直到王奶奶不需要人照顾。天快黑时回到家,妈妈一阵数落:“你这人啊,自己活没干完,天天‘找’事,没完没了,真是个‘雷锋’呀!”父亲笑笑,并未言语。 前几天,麦田披上一层金色的婚纱。一会儿随风舞动着充实与喜悦,一会儿齐刷刷地挺着胸膛,与太阳对峙。忙了大半天,这块地终于收拾干净。母亲累得气喘吁吁,想回家凉快凉快。过了好一会儿,却不见父亲的身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父亲正帮邻居装麦呢!母亲又气又笑地说:“这个老好人啊,真拿他没办法!” 新课标全国版高考总复习?语文
相关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断了解不断学习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