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买足一个一诺千金文言文翻译

【小题1】(1)①派遣&②同“返”,返回&③买&④以……为远,认为……远(2)C【小题1】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小题1】(1)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买,更何况活马呢?(2)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小题1】①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爱惜人才&②善于纳谏,从谏如流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千金买骨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①君遣之&&& &&&&&&&&&&(&&&&&&& )&&②反以报君&&&&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④岂远千里哉&& (&&&&&&&& )(2)下列句中划线词与“有以千金求千里马”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俱以假山显(《于园》)&&&&&&&&&&&&B.岁以大穰(《以虫治虫》)C.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4..根据选文内容,请谈谈燕昭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千金买骨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小题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①君遣之&&&&&&&&&&&&&(&&&&&&&)&&②反以报君&&&&(&&&&&&&&)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④岂远千里哉&&(&&&&&&&&)(2)下列句中划线词与“有以千金求千里马”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俱以假山显(《于园》)B.岁以大穰(《以虫治虫》)C.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小题4】.根据选文内容,请谈谈燕昭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江苏省姜堰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人,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选自《史记》)【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①项羽仁而爱人(&&&)&&&&&&&&②皆言其情(&&&)④&绝粮道(&&&)&&&&&&&&&&&&&&④高起、王陵对曰(&&&)⑵下列各句中划线字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吾能用之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小题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⑴此其所以为我擒也。⑵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小题4】.试根据选文概括刘邦取得天下的原因。(2 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君遣之&&& &&&&&&&&&&(&&&&&&& )&&
②反以报君&&&& (&&&&&&&&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④岂远千里哉&& (&&&&&&&& )
(2)下列句中划线词与“有以千金求千里马”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俱以假山显(《于园》)&&&&&&&&&&&&
B.岁以大穰(《以虫治虫》)
C.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4..根据选文内容,请谈谈燕昭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文章正文
试题属性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考核:应用 年级:八年级 (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 千金买骨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中等
考核:应用
年级:八年级
(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千金买骨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①君遣之&&& &&&&&&&&&&(&&&&&&& )&&②反以报君&&&& (&&&&&&&&)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④岂远千里哉&& (&&&&&&&& )(2)下列句中划线词与“有以千金求千里马”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俱以假山显(《于园》)&&&&&&&&&&&&B.岁以大穰(《以虫治虫》)C.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使楚》)&&& D.何以都不闻消息(《人琴俱亡》)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4..根据选文内容,请谈谈燕昭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案】&1.(1)①派遣& ②同“返”,返回& ③买& ④以……为远,认为……远&(2)C2.于 是 /昭 王 /为 隗 筑 宫3.(1)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买,更何况活马呢?(2)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4.①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爱惜人才 &②善于纳谏,从谏如流【试题解析】略&
根据文言汉语网分析,试题“(二)阅读文言文《千金买骨》回答8~11题。(14分) 千金...”主要考查了对【人物传记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本站归纳了以下解题思路:
考点1: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 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 & 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分隔线----------------------------
|| 文言汉语网版权所有 2013 Powered by文言文阅读。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②年,千里马至者三。[注释] ①涓人:指在君主左右担任洒扫的人,也指亲近的侍臣。②期(jī):一周年1、选加粗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①君遣之(  )A、打发B、派遣C、使D、送②反以报君(  )A、返回B、反而C、回家D、谋反③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A、何必B、安全C、怎么D、安足④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A、市场B、闹市C、买D、卖2、辨析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的意思。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B、马今至矣(    ) 千里马至者三 (    )3、这位侍臣“五百金”买下死马的骨头,其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B ②A ③C ④C2、A、用;认为 B、(买)到;来到3、让天下人知道国君善于买马,让天下人把千里马送上门。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风 雪 夜 归
(15分)①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②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要关。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③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④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很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数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睡着,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⑤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又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⑥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不管他在不在意。⑦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拐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⑧她不能设想能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⑨“吱”的一声,门开了。⑩原来门并没有关上。小题1: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4分)小题2: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2)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小题3:文章结尾出现“提着篮子的中年人”有何作用?(3分)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话只有寥寥8个字却引人深思,请说说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4分)
阅读《说绍兴》,回答问题(9分)绍兴这座城市,仿佛是名家笔下的一幅水墨画。斑驳的青瓦白墙有些岁月了,但墙头的树枝爆出了可爱的新绿;旧石桥与乌篷船分明很有沧桑感,但老店里的茶是新茶,陈年的“女儿红”更令人心醉。我去过绍兴三五次了,却总是看不够。我觉得绍兴有两大看点,一是名人古迹,悠悠历史勾起游客诸多游兴;二是湖光山色,让人在心旷神怡中浮想联翩。绍兴最出名的古迹是“兰亭”。书法是中国人的创造,古往今来好书法者不计其数,但只有王羲之才配得上“书圣”的桂冠。右军祠、流觞亭、鹅池都是讲王羲之挥毫的。王羲之当年与40多位文朋书友在流觞曲水处吟酒赋诗,何等意气风发,于是便有了千古流传的《兰亭集序》。绍兴第二处古迹是“沈园”。这座江南小园虽比不上姑苏园林丰姿精雅,但也古意盎然,有几分苏式园林的韵味。陆放翁触景生情在此写下《钗头凤》。今日沈园成了有情人的伤心地。绍兴第三古迹是“青藤书屋”。徐文长是“文学畸人”,才华高绝,聪颖过人,长于书画。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居然宁愿在徐文长门下当走狗,可见徐文长艺术魅力四射,我在“青藤书屋”里泡一杯茶,可以看到一个景致清幽的小竹园,多少物是人非,令人嗟叹不已。绍兴名人古迹还有很多,大禹陵景区、王阳明基、蔡元培故里、鲁迅故居与“三味书屋”,都很有看头。参观完了,去“咸亨酒店”喝酒剥茴香豆,享受一下绍兴人的生活乐趣。①东湖仿佛是精致的天然盆景。②东湖还有稷寿楼、霞川桥可赏玩。③湖中有陶公洞、仙桃洞、揽越亭、碧容亭、静趣亭、白玉长堤。④我那年游东湖是初夏,乘乌篷船入湖,只见湖清如镜,峭壁投影,待小舟入洞,顿时阴凉无比,不由悄声耳语,引得回音震荡,众人大喊妙哉!⑤绍兴的湖光山色最美的是东湖。山有吼山,其形如狗,故又名狗山。其山以石取胜,有石亭、石碑、石柱、石栏、石洞、石桥、石阶、石墙、石坊……待到桃花盛开时,艳红一片,好景致也。绍兴下属有诸暨、嵊州、上虞、新昌,四处皆妙不可言。诸暨乃西施故里,以五泄最为有名;嵊州有百丈飞瀑;上虞有曹娥孝女庙;最吸引人的新昌大佛寺,香火袅袅不绝,其佛建于南北朝,比乐山大佛还早了200多年。穿岩十九峰峰峰斗奇,可近玩亦可远观也。小题1:(2分)文章分别从(
)两个方面介绍了古城绍兴。小题2:(2分)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⑴ 东湖仿佛是精致的天然盆景。 (
)⑵ 其佛建于南北朝,比乐山大佛还早了200多年。(
)小题3:文章倒数第二段的五句话排列顺序混乱,请重新排列(填序号)(3分)小题4:文章既是写绍兴,又为何在结尾介绍其他古镇?(2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共22分)——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还记不记得两三年前,有一次爸爸妈妈带你去自然历史博物馆,进门时,有人发个小本子给你,说“欢迎参加发现之旅”。原来他们在博物馆各个角落,设立了许多站。每到一站就可以盖个章。一整本都盖满章的小朋友,则能得到一份小奖品。爸爸也非常欣赏博物馆的美意,知道他们希望借着这个方法,使小朋友能到每个展览室去参观。只是,那天没见到几个细细参观的小朋友,倒是见到不少家长,疲于奔命地跟着孩子跑来跑去——包括你的爸爸妈妈在内。你也得到一份奖品。但你想想,我们去博物馆那么多次,你那次是不是最累,却最没看到什么东西?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杂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④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 “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小题1:第1段画线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
。(4分)小题2:第2段作者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2句话,请任选一句,用孔子的原话表述。(2分)小题3:谈谈对第3段画线句中“死”与“活”的理解(4分)死:
小题4:作者因为女儿
的原因,例举了
的事例和借鉴了孔子关于读书的言论,提出了希望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想法。(9分)小题5:对于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的理解,下列哪种说法与文意相符一项
A.咀嚼书里的意思,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既可 “精读”,也可 “浏览”,还可像参加“发现之旅”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文言文《千金买骨》的翻译
千金买骨典故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
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现在,河北易县和定兴搭界处,有一个金台陈村.据说这个村就是当年燕昭王修筑黄金台的地方. 「参考译文」
有一个国君愿意出一千两黄金来购买一匹千里马,可3年过去了,千里马仍没买到.
这时,有个侍臣向国君请求出去寻求千里马.侍臣找了3个月,终于找到了线索,可到地方一看,马已经死了.侍臣拿出了500两黄金买回了那匹千里马的头骨.
国君非常生气:“我所要的是活马,怎么能把死马弄回来而且还用了五百两黄金呢?”
侍臣回答说:“(您)连死马都要花五百金买下来,何况活马呢?消息传出去,很快就有人把千里马给你牵来.”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好几匹千里马送到了国君手中. 满意请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金市骨文言文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