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叫崔海芹的全国有多少个省

多元收获,不虚此行 - 杨海芹 - 华东师范大学E-教研员之家博客
本功能需要JavaScript支持,开启以获得更多功能。
多元收获,不虚此行分类:
查看: 1294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技术支持: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备案序号:京ICP备号
建议使用IE5.5以上浏览器,分辨率宁津教学研究通讯第7期(总102期)_文档下载_文档资料库
当前位置: >>
宁津教学研究通讯第7期(总102期)
宁津教学研究通讯2011 年第 7 期 [总第 102 期]关于德州市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结果的通报 关于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获奖情况的通报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消除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听评课体会 让胆小的孩子也动起来 让学生爱上科学课 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 走进名著关于德州市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结果的通报德州市第六届教学能手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经过层层选拔,我县有 25 名参评教师 获得“德州市教学能手”称号,有 124 人获得“宁津县教学能手”称号,在评选过程中 另有 91 名教师执教县级公共课。现将获奖情况公布如下:一、德州市教学能手名单(共 25 名) 小学( (一)小学(4 名) 语文 银 杏(实验一小) 数学 许金梅(实验一小) 张海霞(宝莲华学校) 李 霞(时集镇) 初中( (二)初中(10 名) 语文 叶红英(育新中学) 数学 吴先东(宁津镇一中) 李新明(宁津镇一中) 英语 朱 爽(明德中学) 常向敏(宁津镇一中) 物理-1- 艾明路(田庄中学) 化学 张连春(育新中学) 思想品德 张春枝(时集中学) 地理 肖文翠(宁津镇一中)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张志强(时集中学) (三)高中(11 名) 高中( 语文 周玉萍(宁津一中) 数学 田国光(宁津一中) 张华芬(宁津一中) 英语 崔 霞(宁津一中) 车彦智(宁津一中) 物理 门金恒(宁津一中) 化学 杨国丽(宁津一中) 历史 李艳红(宁津一中) 地理 尹永灵(宁津一中) 体育与健康 弭贵芳(宁津一中) 信息技术 李秀萍(宁津一中) 二、宁津县教学能手名单(共 124 人) (一)小学(27 人) 小学( 语文 付文宁(宁津镇) 张俊香(相衙镇) 付 宁(育新中学) 宋安芹(宁津镇) 朱兰芸(相衙镇) 穆晶华(实验二小) 关培霞(实验中学)-2- 数学 韩丙友(柴胡店镇) 英语 陈洪卫(时集镇) 周晓健(张大庄乡) 品德与生活(社会) 品德与生活(社会) 生活 崔春英(柴胡店镇) 科学 寇福红(宁津镇) 音乐 姜艳杰(实验二小)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焦红鹏(柴胡店镇) 美术 杨仁春(时集镇) 信息技术 郝广辉(实验二小) 综合实践 王会萍(实验一小) 初中( (二)初中(68 人) 语文 侯华敏(相衙镇中学) 刘俊香(宁津镇一中) 王忠利(宁津镇一中) 芦广霞(杜集中学) 数学 高志新(实验中学) 崔海芹(实验中学) 英语 刘海英(刘营伍中学) 秦忠康(大赵中学) 田俊红(保店中学) 物理 迟彦波(宁津镇一中)孙丰民(宁津镇) 吕金萍(柴胡店镇) 王秀霞(实验一小)王建珍(实验一小) 赵占廷(长官镇) 李丽丽(宁津镇) 高俊民(宁津镇) 孙宝真(宁津镇)段红军(杜集镇) 段绍春(杜集镇)马艳霞(大柳中学) 田立新(田庄中学) 王其凯(育新中学) 耿明轩(实验中学) 卢红霞(宁津镇三中) 冯海燕(双碓中学) 李爱玲(宁津镇一中) 王建枝(育新中学) 刘书峰(长官中学) 李昌建(柴胡店中学) 薛金艳(大柳中学) 周紫燕(宁津镇一中) 张 昆(实验中学) 张宝军(柴胡店中学) 卢立强(育新中学)赵同镯(宁津镇一中) 夏华强(柴胡店中学)-3- 化学 李俊华(杜集中学) 思想品德 崔凤香(育新中学) 王彩霞(柴胡店中学) 苏玉萍(杜集中学) 历史 潘华芳(育新中学) 毕玲玲(实验中学) 蒋振荣(大赵中学) 地理 张 艳(宁津镇一中) 付艳霞(张大庄中学) 生物 王晓青(宁津镇一中) 王红凤(宁津镇三中) 音乐 王艳红(保店中学)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张德发(刘营伍中学) 美术 刘广英(宁津镇一中) 王金霞(杜集中学) 信息技术 李岩(宁津镇三中) 综合实践 张书萍(杜集中学) (三)高中(29 人) 高中( 语文 刘忠伟(综合高中) 数学 李 敏(综合高中) 英语 王列绒(宁津一中)付红军(实验中学) 李秀凤(宁津镇三中) 张立英(宁津镇一中) 解长来(实验中学) 张路清(育新中学) 张国枝(实验中学) 张秋玲(育新中学) 李成文(宁津镇三中) 鲁秋华(宁津镇一中) 刘桂芹(宁津镇一中)卢荣芬(宁津镇三中) 乔金玉(保店中学) 张景杰(柴胡店中学) 张福江(刘营伍中学) 柴金霞(宁津镇一中)孙俊华(育新中学) 黄连彬(保店中学)雒连云(实验中学)弭明霞(宁津镇三中) 刘海翔(柴胡店中学)袁德刚(大柳中学)齐 岩(育新中学)刘彦卿(宁津镇一中) 李巧玲(柴胡店中学)石福强(综合高中) 贾晓莹(综合高中) 张 勇(宁津一中)-4-郑晓玲(宁津一中)方俊荣(综合高中) 王春英(综合高中) 刘立群(综合高中) 物理 苑书英(综合高中) 杨振民(宁津一中) 化学 银德霞(综合高中) 张来柱(宁津一中) 思想政治 王会荣(综合高中) 唐雪丹(宁津一中) 历史 陈丽丽(综合高中) 地理 李振艳(综合高中) 生物 刘召霞(宁津一中) 刘 敏(综合高中) 音乐 张来娟(综合高中)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菅维敏(宁津一中) 美术 王艳红(综合高中) 李颖伟(宁津一中) 信息技术 张立站(综合高中) 郑 航(宁津一中) 综合实践 张晓雷(宁津一中) 通用技术 时洪玲(综合高中) 三、县级公开课(共 91 人) (一)小学(29 人) 小学( 语文 刘喜凤(大曹镇) 王永香(大柳镇) 张金霞(刘营伍乡) 数学 翟丽丽(育新中学) 刘宝德(大曹镇) 时关玉(柴胡店镇) 朱春玲(实验二小) 英语-5-徐树林(综合高中)周德兴(柴胡店镇)张艳霞(大曹镇) 黄丙治(保店镇) 董爱党(宁津镇) 周春玲(刘营伍乡) 刘运霞(保店镇) 杨强山(相衙镇) 品德与社会 刘春华(实验二小) 张书枝(宁津镇) 科学 许海婷(实验一小) 杨 攀(柴胡店镇) 音乐 高金霞(大曹镇) 苗 巍(相衙镇) 体育 包志成(大曹镇) 齐桂星(相衙镇) 美术 宋立凤(实验一小) 庞玉庆(张大庄乡) 信息技术 卢运刚(时集镇) 综合实践 刘玉英(相衙镇) 初中( (二)初中(32 人) 语文 王秀芳(时集中学) 张俊红(杜集中学) 数学 王文芹(宁津镇一中) 李华丽(育新中学) 杜 萌(保店中学) 何国明(大赵中学) 英语 张华静(柴胡店中学) 杨长栋(相衙镇中学) 物理 王国庆(明德中学) 于向英(育新中学) 鲍广英(柴胡店中学) 化学 周向东(长官中学) 思想品德 张书成(张大庄中学) 历史 崔朝霞(相衙镇中学) 王淑英(宁津镇三中) 地理-6-高俊玲(大曹镇)靳丙星(张大庄乡)张红杰(刘营伍中学) 刘俊凤(宁津镇三中) 李 进(育新中学) 杨海珍(育新中学) 王 芳(杜集中学) 生物 王玉茹(杜集中学) 音乐 殷红英(大柳中学) 体育 张学汉(张大庄中学) 美术 李玮玮(育新中学) 信息技术 白庆维(育新中学) 综合实践 戴大光(大柳中学) 高中( (三)高中(30 人) 语文 程 鹏(宁津一中) 张汝辉(综合高中) 数学 孙玉琳(综合高中) 卫 华(宁津一中) 英语 刘金艳(综合高中) 物理 邢伟华(综合高中) 化学 时秀兰(综合高中) 思想政治 仉景龙(宁津一中) 历史 孟红梅(综合高中) 地理 马晓芸(宁津一中) 生物 陈艳霞(宁津一中)杨红岩(柴胡店中学) 宋红敏(明德中学) 苏东彩(大柳中学) 桑学梅(大柳中学) 刘向东(保店中学)邹志军(宁津一中)李振青(综合高中)张之艳(综合高中)丁本省(宁津一中)徐俊伟(综合高中) 任丽娟(宁津一中) 田万岗(综合高中)-7- 音乐 张 娟(宁津一中) 体育 徐俊平(综合高中) 美术 胡 苗(宁津一中) 信息技术 张娜娜(综合高中) 综合实践 崔国荣(宁津一中) 通用技术 王一婷(宁津一中)杨冬妹(宁津一中)张万双(宁津一中)周德恒(综合高中) 聂 琳(宁津一中)王柳莹(综合高中) 郭爱新(综合高中)(宁津县教研室)关于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 获奖情况的通报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工作已经结束, 我县参赛的选手取得较为优异 的成绩。其中获省级二等奖 1 人、市级一等奖 2 人,二等奖 1 人;县级一等奖 5 人,二 等奖 2 人。现将获奖情况通报如下: 单 位 姓 名 崔红新 刘玉红 宋清新 张立英 王春莲 刘 赵 艳 梅 刘俊霞 刘焕生 孙彦红 王冰莹 课 题 认识身边的垃圾 洗涤衣物的方法 抓彩球的秘密 手工缝纫 迷人的七巧板 如何选择洗涤剂 手工锯割 小标志 我消费 大智慧 我做主 火灾自救与逃生 漫游语文世界 奖 次 杜集中学 保店中学 相衙镇中学 宁津镇一中 宁津镇三中 刘营伍中学 明德中学 大柳中学 育新中学 大赵中学 柴胡店中学 省级二等奖 市级一等奖 市级一等奖 市级二等奖 县级一等奖 县级一等奖 县级一等奖 县级一等奖 县级一等奖 县级二等奖 县级二等奖 (宁津县教研室)“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新学期伊始,我县在不断深化“当堂达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掀起了“当堂达标-8- 教学” 小课题研究的浪潮。 我认为,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调整心态,积极快乐搞科研 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获得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 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提倡“人人有课题,个个能研究” 。这对于一直走在教 科研前列的教师来说是轻车熟路的, 而对于一些刚开始搞课题研究的老师来说却是一次 考验。 有的老师认为,科研与教学是“两张皮”,教科研是“软包装”,教学才是“硬功 夫”。教科研是教育研究专家和教研员的“专利”,与教学第一线的我们无关。其实我 们每一位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无不想着怎样让自己的课更受学生的欢迎,无不想着用什 么方法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无不想着怎样更规范的管理学生。其实,我们为这些想 法所进行的努力就是教学研究, 只要我们将这些教学中的问题明确化, 围绕问题想方法, 解决问题并及时进行总结,就是进行课题研究了。 叶澜教授说:“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 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 ”“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 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并在研究中寻找乐趣,收获提 高。 二、立足课堂,实践之中选课题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 天天置身于课堂,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实际,发现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比如选取如下课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标率,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 习的效率, 怎样解决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问题, 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 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太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选 题时,要考虑所选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只有选择我们课堂实际存在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课题研究的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 三、明晰特点,踏实研究不松懈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是以个人或教研组为单位,对当堂达标教学实践中遇 到的困惑和问题,以课题化的形式呈现并予以探讨实践的策略方法。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具有 “小”、“快” 、“真”、“实”的特点。这 就要求我们一是在研究中实实在在,摒弃大而空的描述预测,少一些花架子,多一点脚 踏实地的行动,要真研究、真讨论,写真文章、真实践。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切 实服务于我们的课堂。二是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 四、及时总结,积累创新细调整 一名搞课题研究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教师。在“当堂达标教 学”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对课堂教学有新的认识,会对“当堂达标教学”课堂模-9- 式有新的解读,会在课后对自己的课有反思,会对课堂上的小插曲有所感悟,会为自己 精彩的课堂而激动,会为课堂上的疏漏而懊恼。这些,我们都要及时进行记录、总结、 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种形式来进行:一是写“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 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 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 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二是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 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 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 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三是写“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 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①为教师提供了 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②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 点和难点;③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④为教师之 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四是写“教学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自 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 经验 + 反思。只有在研究中坚持写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 成长。 总之,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需要教师不断的积累、感悟、反思、总结,这 样才会发现自己的成长和需要改进调整的地方。有调整、有提升,课题研究才能取得丰 硕的成果。 (宁津镇中心小学 李红英 杨国艳)消除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效率 ――“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听评课体会从 2011 年 2 月我镇的小课题研究进入了启动探索阶段, 月初镇教育办公室开展了 3 听、评课活动。在听完几位教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一位老教师让学生做 10 道练习 题,教师拿着笔巡视,一会儿有的学生做完了,伸着小手拿着本让老师看,开始老师还 能看过来,不一会儿老师周围围满了拿本的小手,老师还在一个一个地看,其他同学争 着往老师眼前送,抢不上的同学开始玩了起来,看完的同学也无事可做了,老师却忙得 不亦乐乎。此时,我在想,看似热闹的课堂,实际存在多少无效劳动啊,这样课堂效率 能高吗? 无独有偶,我下午听了一节语文课,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查字典解决生字、 生词。且不说学生没有做好课前预习,但说小组的合作形式吧,同学们高兴地下桌了, 课堂热闹起来了,像这样流于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会高吗?显然,教师对小组合作 学习的目标、时机及过程缺少认真细致的设计。 反思其他教师的教学环节,有的老师教学语言不够简练,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 10 - 力,反复拢门苌瘢鲜鄣每诟缮嘣铩S械睦鲜Σ荒苊嫦蛉澹褂械难 生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由此可见,提高课堂效率,不断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剔除无效劳动,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首先,每一位都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立足于课堂教学,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学 行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小课题研究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开辟教师专业成长 的新途径,因此提倡全体教师行动起来,从教学实际出发,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其次,教师上课前要精心备课,目标设定要准确,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师语言有激 励性,有明确的导向性,面向全体,时时注意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不要流于形式。课堂活动是为 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外。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 求实效的活动,那种不服从教学目标,不考虑教学实效的所有课堂教学都是无效劳动。 当今势在必行的教改潮流不只是要求上好课,而是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高 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质量的关键。应该说,课堂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 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应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把一堂精美的、艺术的课呈现给学生。 (大柳镇教育办公室 李凤霞)让胆小的孩子也动起来我班有个女孩叫陈梦源,长得非常漂亮,跳舞唱歌都很棒,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 不大胆。课堂上每次提问她都不怎么举手,班级有了活动,她也从不主动要求参加,包 括一些舞蹈比赛等从来都是老师叫上她,虽然每次她都跳得很出色。我一直都在奇怪这 么优秀的女孩为什么就如此胆小呢?为此我采取了很多方法与她交流, 时常利用集体和 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她,两年过去了,她慢慢地融入到了大家的生活中,现在,她已开 始变得更自信更活泼了,见到我老远会跟我打招呼,课堂上也出现了跳跃的思维火花。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对胆小孩子的教育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教师要细心观察,注意引导。例如,对课堂上的发言机会要灵活掌握分配均 衡,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当然,由于学生性格差异,有的学生爱举手 发言,有的学生则胆小即使会也不举手,或是刚举起手来,老师还没看见就又放下了。 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分别让其发言,如果学生答对了,我们可以趁 机表扬,如果答错了,我们可以加以引导。等学生回答正确了,我们就抓住他的进步进 行表扬,使他感到回答错也没关系,而进步使他感到自已也很棒;同时,老师要多和孩 子交流,让她感到老师就像她的亲人并非常喜欢她欣赏她,使她慢慢形成有话就想跟老 师讲的习惯,有表达的欲望。当然,在谈话时我们也要发表自已的意见,但尽量不要把 自已的意见强加给孩子,让她感到交流的快乐。同时,教师要多安排胆小学生的活动机 会。例如,在班级、学校搞活动时,那些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都很积极,做主角的 机会有很多, 而胆小的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方式, 这时我们可以专门安排他们具体的任务,- 11 - 让他们在活动中激发自已的兴趣,放松自已,增强信心。 其次,教师要主动和家长交流。孩子的这种情况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可能她对老 师存有某种戒心。教师应该与家长共同分析一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各学科学习、各 种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家长和老师要和孩子多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交流,了解 孩子的内心希望,并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已,特别是认识自已的优点,进行正面鼓励; 同时,我们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帮助他,教师和家长应放下自已的架子多和孩子一起活 动,如做做游戏,使他真正感觉到老师和家长虽是成年人,但与她是平等的,是真正的 朋友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让胆小的孩子树立起学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相信只要我们真正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亲近他们,孩子们才会敞开心 灵的大门,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宁津镇小店小学 李方江)让学生爱上科学课小学科学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爱自然、启蒙教 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学科以它独有的特点在小学 课程体系中显得更为重要。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这一学科呢?科学中的大部分知识是 要求学生自己去动手实验、观察。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一、明确目标 根据我们的目标教学要求,课前,教师要先给学生明确的提出观察实验的目标,才 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试验的事物上,才能使学生深入细致地去观察,去分析。 根据实验的不同目标,我把学生实验分为两类。一是验证实验。如学习《彩虹的秘密》 一课时,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彩虹,但要进行验证必须通过各种有趣的试验证明彩 虹的秘密所在。另一类是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自然学科的主要部分。如学习《正 电和负电》时,当学生归纳概括出带同种电的物体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互相吸引 的结论后,让学生再根据这个结论设计实验,判断: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的电和橡胶 棒带的电一样还是和玻璃棒带的电一样。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带的电 和橡胶棒带的电是一样的。 二、细心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 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 是,学生的特性又决定了他们不知如何去发现、研究、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去 帮助。所以,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我总是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的观察,一定 用眼看,眼睛是最重要的观察器官。如果不仔细看,实验中就会出现“眼睛一眨,母鸡 变鸭” 。因此,必须对实验中的每一个小节,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必须用眼认真观察。 如学习《沸腾》一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提醒下用眼观察水沸腾的整个过程。底部有- 12 - 较小的水泡→水泡变多变大逐渐上升→水上下翻滚→壶口出现水气。 二是用手摸、 耳听、 鼻闻、舌尝。手、耳、鼻、舌也是人体重要的观察器官,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感知事 物。如果学生在实验中能运用这五种器官去全面观察,那么,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大大 提高。 三、巧用电教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 查、 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如 《植物怎样喝水》 这一课,反反复复讲解理论学生都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看到”植物根的水与植物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 情景,再在重点处点拨,植物“喝水”这一难点就解决了。再比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生 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 展。 二、归纳总结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推导得出结论,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又是思维由 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得到了知识。我们知道,学生 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 他们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直接和感性经验 相联系。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可以针对“现象、结论”推导的难易程度 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提出结论。有些实验,可以从现象中很容易分析结论。如前 面所讲验证性的实验、 “导体和绝缘体”“热胀与冷缩”等课文的实验,就可以让学生 、 独立考虑,自己得出结论。也有些实验从现象中很难得出抽象的结论。这就需要老师去 引导。如: 《溶解》一课,学生从现象中很难得出抽象的结论,我就激趣置疑进行引导: 1.物体放进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能溶解所有的物体吗? 3.拿一些容易溶解的物质,比较一下那种方法溶解的快?(搅拌与不搅拌、颗粒的 大小、水的冷热,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实验,学生归纳得出结论:溶解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水的温度等条件有 密切关系。因此,老师的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动手操作、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等方法。让学 生不但能通过观察、实验加深记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学习欲望就会更加浓厚,会深深的爱上科学这一学科。 (宁津镇南环小学 焦玉环)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传统教学中,信息的内化是一向被教育者所重视,但是外化过程却往往被忽略;而 外化过程中, “问题解决”比“表达”更不被重视,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更不必说了。- 13 -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外化,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谈一谈自己浅薄的看法。 一、手脑并用 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 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唱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 常说的“实践” 。因此任何实践都只有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才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 质世界。 操作技能有多种层次:一是行为层次的较简单的操作技能,这种技能的掌握主要靠 动作的重复,反复的练习。在教学中,学生要掌握的技能多是认知层次的操作技能。培 养这种技能,既要动手又要动脑,手脑并用。这里脑的主要作用一是构思与目标定向, 二是调控实现手脑的协调,头脑中的动作表象与实际动作表象的协调。体育运动技能、 制作技能以及绘画、表演、乐器演奏中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于此类。还有一中更为高级的 技能类型,它不仅含有认识层次技能的特征,还具有明显的情感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在 艺术表演和创作中多用此类技能。 二、观察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外化技能的训练,而外化技能需要观察,观察是很重要的实 践,尤其是科学实践。观察不是简单的看一看,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要分清 主次,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要作定性的观察,同时进行定量的观测。 观察力的培养还须教会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不同 的领域、不同的观察目的对观察的操作要求是不同的。如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遵循如此顺序:观察一个物或一个人时,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观察一个景 象时,要注意其空间位置,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观察一件事时,注意事件发生,发展 时间顺序;观察一个运动着的物体时,注意物体如何随时间的变化而运行。有的侧重要 求学生对大量观察对象的异同进行比较,有的侧重对某种现象的变化过程进行观察。 三、外化技能的培养 1.用语言文字方式的外化技能。有观察及形象思维所获得的表象,可以用图象方式 加以表达,也可以用语言文字予以描述;而由阅读、聆听及抽象逻辑思维获得的成果, 可直接用语言文字表达,也可以用图象表达。上课让学生多说,多写是重要的实践能力 培养方式。 2.图象方式的外化技能。流程图 、地形图、几何图、细胞图等就是观念以图象方 式的表达。发展学生的此类技能,让学生学会画图也是实践能力的训练。 3.方式的表达技能。绘画、舞蹈、雕塑、工艺品制作等技能都是艺术方式的表达技 能。艺术方式的表达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用艺术 方式进行实践。 总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须要求教师营造民主、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发- 14 - 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弘扬创造精神;提倡质疑提问,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鼓 励别出心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以便学会开创美好的未来。 (时集镇崔庄小学 张建平)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是指在生理、心理、习惯行为、意识意志、品德思想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或 不能局部协调发展的学生。作为一个偏僻落后的农村中学,由于种种原因使许多学生在 学习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困惑,有的陷入困境,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学困生。 一、学困生的表现 (一)意识盲目,缺乏自制力。有些学生天资聪颖,任何社会流行色,他们一看就 懂,一学就会。课堂上老师一讲就懂,似乎自己一听就会。他们对功课敷衍了事,当成 绩不理想时又暗下决心。然而面对作业练习,他的心早已飞出教室,飞向操场甚至校门 外。意识盲目、缺乏自制力、自我约束不严使他们步入学困生的行列。 (二)意志不坚,缺少自信心。有些学生胆小怯懦,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习踏实努力,但成绩不佳。他们从不主动提问题或回答问题时怕自己说错,让同学和 老师笑话。他们会把老师讲的内容一笔一划、一字不改地记在笔记本上,却不会用在解 决问题中。久而久之,缺乏自信、不求创新、畏缩不前,成了他们学习和提高的拦路虎。 (三)习惯不良,缺乏自尊心。有的学生聪明、机警、口齿伶俐,然而常说废话, 甚至满口脏话。课堂上他们常不够安分,有时还起哄滋事。他们学习不主动,贪玩好动 不能自制。时间一久,便养成了不良习惯,把老师的批评教育不当回事,朋友的忠告也 不放在心上。习惯不良,缺乏必要的自尊使他们成为最顽固、最难教育的学困生。 (四)身心不健,缺少关爱现在的农村留守儿童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家庭原因、 社会环境或本人成长经历等因素,造成某些学生或体弱多病,或心理闭塞、性格孤僻, 最终影响到学习和思想进步,渐渐滑入学困生的队伍。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学困生的转化将任重而道远。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一)培养自制力,树立自信心。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和屈辱 的意义,尊重和屈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一种有力的刺激。 ”教师应激发学困生的荣辱观, 尊重他,信任他,并相机引导他们学会在行为上自我控制,自我完善,使其优点不断巩 固发展,从而使自信心不断增强。 (二)用爱心启迪,用耐心培育。 “浇花要浇根,帮人有帮心” 。爱是天下最好的灵 丹妙药,有爱心相伴的教育往往是“春光明媚” ,教师要用真心去爱学困生,走入他们 的心灵世界,使他们感到教师的确是他可依赖的人。转化学困生更要有耐心,要保持满 腔热情, “反复抓,抓反复” ,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三)深入学困生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学困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要- 15 - 转化学困生,必须关注留守儿童,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教师要深入学困生家庭,对学 生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及时掌握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关心和指导。留守儿 童本身缺少父母关爱,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要给予学困生慈母般的温暖和严父 般的教导,才能最大程度地使那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四)肯定学困生亮点,赏识鼓励紧相伴。俗话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 , 下无不可化之人” 。面对学困生,教师要多欣赏鼓励,多肯定表扬,甚至有时也可稍微 “夸大其词” ,把学生身上的亮点夸大放大。特级教师窦桂梅说: “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 不起你的学生,做老师的也要含热泪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一份赏识、一句鼓励 的话,对于一个优秀生来说很平常,但对于一个学困生来说,也许会改变他的一生。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 “只要没有完全毁坏,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人才的。 ” 虽然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困扰一线教师很久的话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以教师 高度的责任心、以满腔热情的爱心、诲人不倦的耐心去感化学困生,鼓励他们的每一次 成功的尝试,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即使是“山重水复”也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的。 (杜集中学 张俊红)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所谓“有效” ,主要 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 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 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 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 验,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下面,针对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谈一下自己的两个思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和实施高效的教学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我们先从关于有效性的一个隐喻谈起:企业之间的竞争 好比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那么,穿越玉米地要比什么呢?第一要比谁穿越得快;第二 要比在穿越过程中掰玉米,看最后谁掰得多;第三是在比赛过程中,玉米叶子可能会刮 伤皮肤,穿越过后看谁身上的伤口少。这就是企业平常所讲求的速度、收益和安全。成 熟的企业家都知道速度、收益和安全必须要全面、整体地考虑。 速度、收益、安全同样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以看成学习时间 (长度)――投入,收益可以看成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以看成学习体验(苦 乐)――体验。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即反映学习速度的快慢。学习速度快,- 16 - 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反之亦然。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 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其次要求提高 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是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这是有效性 的核心指标,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效性。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 获,它表现为: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变化和提高。 学习结果不仅表现在学生掌握“双基”的程度上,而且表现在学生的智能上,特别是学 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方式的发展。 学习体验是指学生的学习感受,即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这是被传统 教学所忽视的考量有效性的一个向度。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 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 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学习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 来越爱学习是其内在保证。 显然,这三个指标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它们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学习时间是 前提,投入一定的时间并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取得学习结果和强化学习体验的基础;学 习结果是关键,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学力提升不仅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增进学 生学习的积极体验;学习体验是灵魂,积极的体验和态度会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并提高 学习的效率,实际上,学习体验本身也是重要的学习结果。总之,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 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是学习有效 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 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直接促进 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无效的教学指的是阻碍学 生学习的教学,它也有两种表现:一是显型的,教师不得要领、冷漠无情、枯燥乏味的 教,使学生对学习大倒胃口,失去学的兴趣和热情;二是隐型的,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 学生自己通过阅读便能看懂的课本知识,这种教剥夺了学生学(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 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的发展。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来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那么,发展指什 么呢?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发展观呢? 第一,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 获得良好的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 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 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 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动力, 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适- 17 - 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 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总之,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 缺失任一维度, 都会使发展受损。 但这并不意味着三维目标对人的发展的贡献是等值的, 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原有基础而有所侧重。就 教学而言,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 果茨基就教学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之说,归结了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 面的结论。关于教学作用于儿童发展的途径,由于维果茨基引进了区分儿童发展的两种 水平的原理而揭示出一个清晰的概念。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 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水平是最近发展区,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 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儿童今天在合作中做到 了,到明天就会独立地做出来。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 的发展,而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 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 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简单地说,内在发展是智慧发展,外在发展是知识发展, 两种发展具有关联性,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教学过分追求外在发展,导致内在发展受 损。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 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 种知识不需要质疑和发展,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值得关注和学习。 第四,发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所谓预设性发展是指可预 知的发展,即从已知推出未知,从已有的经验推出未来的发展;所谓生成性发展是指不 可预知的发展,即这种发展不是靠逻辑可以推演出来的,在教学中,它往往表现为“茅 塞顿开” “豁然开朗” “悠然心会” “深得吾心” ,表现为“怦然心动” “浮想联翩” “百感 交集” “妙不可言” 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 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新课程在注重预设性发展的同时,强调生成性发展。 第五,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眼前发展和终身发展。所谓眼前发展是指即时发展, 它要求立竿见影,注重可测性和量化;所谓终身发展是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它着眼于可 持续发展,注重发展的后劲和潜力。显然,眼前发展注重教学的短效,长远发展注重教 学的长效。 第六,发展就其主体而言,有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 性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 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 习方法,而且要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设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 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 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达到的目- 18 - 的。 可以说,以上六个方面是新课程衡量教学有效性和发展性的专业向度。 问题二: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 要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学首先得了解、把握其表现与成因: 一、三维目标的割裂 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 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其一,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的过程与方法,为 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 没有价值的,因而是无效和低效的。其二, “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脱离教 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孤立地、机械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 空洞、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 练。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 在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课程资源开发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 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 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 教材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比如在数学课上,一些数学内容被 机械地套上了情境,牵强附会地联系生活实际,其结果是既浪费了时间,又妨碍了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 三、教学活动的外化 新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变活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课堂却表现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学生内在的思维 和情感并没有被真正激活。 这典型表现在 “自主” 变成 “自流” 只赋 , “权” 却不增 “能” : 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 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 望的前提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 ,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 层的交流和碰撞;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 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 和机械化。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课堂上学 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 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上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精神愉悦。 四、教学层次的低下 我们把教学分为两个层次: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针对现有发展 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显然,只有高层次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学实际 来说,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 19 - 力) 。从具体一节课来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现有发展区的问题。 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学习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是属于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是需要同伴 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现在的课堂教学往往层次不分明,教师常常花很长时间来 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 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形成。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 “从教到学” 的转化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帮助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 大的增长,教师的帮助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 师作用告终。遗憾的是,现在的教学缺乏这种动态的变化,教与学始终处于平面的、定 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支配、控制学甚至替代学,学的独立性丧失了, 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离不开教, 学生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学习能力并没有真正提升,所以,教学层次也就始终上不去。 这也是我们现在常常看到的怪现象 (年级和学段越高的课堂, 教师教得越多、 教得越满) 的原因。 五、预设和生成的冲突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和生成是课堂 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 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表现之一,预设过度,挤占 生成的时空。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是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 的传统教学观的表现。这种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 生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 品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是低效的教学。表现之二,生成过多。一方面,生成过多 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另一方面,生成过多会使 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同时也会导致教学泛泛而谈、浅尝辄止,从而最终背离生成 目的。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努力做到: 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确立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 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 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注重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 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工夫,要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 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 成,从而既提高知识教学的效率,又改善能力培养的效果。 可以说,这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克服无效和低效教学的基本措施。需要教师- 20 - 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的教学有效 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宁津镇一中 沈金胜 蒙文红)走进名著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粹,阅读名著能将学生从狭窄的课堂释放出来,将学生的目光 从更多的欣赏港台娱乐文化世界中转移到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上来,从中获得审美体 验,塑造美好人格。可是,要想让现在的学生真正坐下来品读名著,尤其是长篇名著, 很难。可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尤为重要。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认为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名著时,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明确目的,制订计划 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如在阅读中想要学到什么,达到什么效果,即阅读目的。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以此来指导阅读的进行。 二、泛读与精读相结合 泛读时,首先,泛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 和写作目的,然后略读全文。 在泛读的基础上,撷取重点或精彩部分进行精读。精读要求做到“字训其义,句贯 其旨,文循其脉,篇会其旨” ,逐步进入“文会、意会、情理、神会”的境界。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时,可以先让学生在泛读前言等内容的基础上,略读 全文,总体了解作品的主要情节构成。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精彩情节,欣赏作者的写作 艺术。 三、写好读书笔记 写好读书笔记是知识积累的最好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应随时动笔圈划勾 点,摘抄名言佳句,作批注,列提纲,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四、读与写的结合 单纯的阅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不够的,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增强阅读效 果,从读到写,由模仿到创新,激发学生心灵火花,寻找自己的独特体验,提高写作能 力。 五、交流与研讨 可以定期开展名著阅读研讨活动,学生在彼此交流中重温已读过的作品,欣赏到先 前自己未感悟的领域,开拓视野,在交流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保店中学 王艳红)- 2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有多少个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