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项游是专门请回答1997生物,地理物理等问题

求一份8年纪下册地理。数学,语文,物理,。生物。。政治 。复习重点和习题_百度知道
求一份8年纪下册地理。数学,语文,物理,。生物。。政治 。复习重点和习题
我有急用啊。马上考试了,我绝对要进前十名的 大家帮帮忙啊,。。要是好的我把分加到200分啊。。 谢谢大家了
提问者采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搏击惊涛骇浪;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豪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点绿色。 ①自惭形秽( ) ② 改为 2.仔细观察下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全家福 ,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其含义。 3.按要求填空。 ①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 , ;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 , 。 ②〈〈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 ③苏轼〈〈浣溪沙〉〉中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④古诗词中有很多咏秋之作,请写出你熟悉的两句。 , 。 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9题。 (一)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 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 5.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 (甲)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西湖游记一则 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亻叔 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花色如娥②,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③,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④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注)①昭庆:寺名,在西湖东北岸上。 ②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③如绫:形容极细软平滑。 ④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东阿王,三国时曹植,封东阿王,文学家。他作过一篇《洛神赋》,说他从京都洛阳回封地,路过洛水,精神恍惚时忽见水边有个美女,是洛河之神。于是用大量华丽文字形容洛神的美及自己的爱慕之情。原文没有说是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 湖中人鸟声俱绝 俱: ② 余拿一小船 拿: ③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客: ④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棹: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 方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8.甲文写道:“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作者选择此时“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态? 9.同是写西湖美景,甲乙两文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文作简要评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问题。 (一)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0.什么叫“生物入侵者”?请从第一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 11.“生物入侵者”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12.如何理解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 13.你认为选文的说明语言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 (二)航空与航天的主要区别 ①航空与航天是人们经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您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航空技术主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航天技术主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显著差异。 ②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 最大飞行高度也就距离地面30多千米。即使以后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的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行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 ③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本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行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包括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经过回收可以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进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还有固液型的。 ④现代飞机最快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行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行时都处于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训练。 ⑤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主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输。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行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围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行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各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多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 14.选文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吸气发动机有什么特点? 15.本文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两种?请举例说明其作用。 ①说明方法: 作用: ②说明方法: 作用: 16.通读全文后,你能总结出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有哪些方面吗? 17.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之后,中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目前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最快在三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以飞向月球,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假如十年之后,你被选为我国登月第一人,当五星红旗在月球上飘起时,你会对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说些什么? 作文 18.东京设计院是日本一家著名的企业,其总裁中田修已年逾古稀,拥有资产100多亿日元。中田修年轻时十分落魄,经常流落街头,曾三次轻生,被救活。中田修28岁那年,生意亏损,血本无归。正当他悲观失望想第四次自杀时,他在街上无意中看到一个广告牌,上面写着“柔泽设计院”。“设计”这两个字使他突然得到启发,他一下子觉得看到了人生的无限希望—人生就在于精心设计。 是啊。对于煤个人来说,也都要对自己的命运作精心的设计,明确自己的行动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才会有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目标就是希望,目标就是动力。亲爱的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用心为自己设计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吧。 请以“用心设计自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5分的加分。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命 题: 上坝中学王 春 燕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那么,我国为什么还要以曾经激发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呢?为什么还要时时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 C )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警钟长鸣 ⒉“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C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⒊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 A )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⒋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D ) A、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生产合作社 ⒌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为20%,60年代仅剩9%,森林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D ) A、人口急剧增长 B、盲目垦荒 C、洪灾频繁,水土流失 D、“大跃进”运动中大炼钢铁 ⒍有人喜欢收藏“1969”“1971”年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我们可以断定这些文物是 ( C ) A、抗美援朝时期的 B、三大改造时期的 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D、改革开放以后的 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 ( B ) A、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⒏右表反映的粮食产量发生于( D )风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A、土地改革后 B、三大改造时期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⒐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称谓是在 ( D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⒑“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B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⒒中国政府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根本原因是 ( B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⒓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空军战斗英雄是 ( C )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蒋道平 D、雷锋 ⒔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⒕尼克松回忆与周恩来首次握手时感慨地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里指的是 ( A ) A、中美关系改善 B、万隆会议召开 C、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交 ⒖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D )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王选 D、袁隆平 ⒗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A ) A、计算机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本 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 B ) A、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B、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C、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⒙以旧北京的生活面貌,从侧面描写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正如作者所说:“一个的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部作品是 ( A ) A、《茶馆》 B、《班主任》 C、《屈原》 D、《红岩》 ⒚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 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 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 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 B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⒛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B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二、.问答题(20分) 1.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5分)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6分) 答: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 ⑴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什么?(2分) 中国申奥成功说明了中国经济实力、国际地位的全面提高. ⑵、请你写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 福娃 、会徽是 “中国印”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4分) ⑶、作为一名中学生,为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什么?(3分)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尤其是学好外语,以文明上进、热情的姿态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学好一门外语,争取到奥运会当一名志愿者。 三.判断题(10分) 1.1952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 ) 2.在“文革”中,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地位被中央文革小组取代,最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 ( √ ) 3.90年代,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 ) 4.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 ) 5.爱国统一战线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 √ ) 四、 阅读材料题(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即依托先进的科技寻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的发展。 请回答: ⑴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分) 年 ⑵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三项)(6分) 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 ⑶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制定有何新的特点。(3分) 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理性的繁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回答:(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3分)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2)歌曲中提到“旗帜”是指什么?(3分)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2分) 邓小平。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3分) 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深圳。 (5)“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 阅读下列材料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请你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台湾同胞”五个术语补充完整下列这段话:(5分) 胡锦涛四点意见,充分表达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共同心愿。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中学,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论文,试卷,教案,学案,试题,课件23.16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读漫画,回答1—2题: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资源紧张..
读漫画,回答1—2题:
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资源紧张B.生物种类减少C.水资源短缺D.矿产资源枯竭
2、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其解决途径主要有①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跨流域调水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江苏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读漫画,回答1—2题: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资源紧张..”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水资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水资源
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中国的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水能资源特点: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1.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2.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将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方面发挥重大作用;3.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水污染和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用水紧张的状况。今后我们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我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国水资源状况: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据监测,当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当前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发现相似题
与“读漫画,回答1—2题: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问题是[]A.土地资源紧张..”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33353751383941815191729046364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大神秘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