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试剂盒怎么治疗

人感染颚口线虫症状是什么样子的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5:52:43|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本人24岁,吃了一顿饭之后,回来就开始肚子痛,后来就开始发烧,皮肤也很痒,皮肤还会局部发红。痒得难受。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被吃到寄生虫了。我那天就吃了炒。听医生说是颚口线虫感染了。人感染颚口线虫症状是什么样子的?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52045收到了:
检查是否被虫子感染,可以采用本成虫或幼虫制备的抗原作皮试。也可以利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治疗方法可用手术摘除病灶内幼虫。目前主要的使用药物是阿苯哒唑。感染后皮肤会发红、水肿、疼痛、感。建议到正规医院治疗。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史克肠虫清治疗颚口线虫感染吗
温馨提示: 史克肠虫清又称阿苯达唑片,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那么,史克肠虫清治疗颚口线虫感染吗?
  又称,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那么,史克肠虫清治疗颚口线虫感染吗?
  颚口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旋尾目颚口科颚口属。该属动物前端呈头球状,其上布满小棘,其余体表也布满小棘,体前部小棘呈鳞片状。该属的棘颚口线虫能导致颚口线虫病。
  阿苯达唑系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在体内迅速代谢为亚砜、砜醇和2-胺砜醇。对肠道线虫选择性及不可逆性地抑制寄生虫肠壁细胞胞浆微管系统的聚合,阻断其对多种营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吸收,导致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
  史克肠虫清治疗颚口线虫感染有良好效果。成人剂量为400mg/次,2次/d,口服,疗程3周。于疗程的第2周,棘颚口线虫蚴受药物刺激而兴奋、挣扎,有时可钻出皮肤,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个别病例可能需用两个疗程。治愈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恢复正常。
阅读了本篇文章的用户还阅读了
据阅读为你提供的健康资讯
读者关注的疾病
儿科用药关注较高商品医学知识_疾病库
颚口线虫病
【 疾病名称 】
颚口线虫病
【 英文名称 】
gnathostomiasis
【 别  名 】
棘颚口线虫病
【 类  别 】
【 概  述 】
概述:颚口线虫病(gnathostomiasis)是我国较为少见的一种蠕虫蚴移行症,病原体为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的第三期幼虫。临床上以移行性皮下肿块、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点。此外,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还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如脑、肺、眼、肝、肾等,引起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
【 流行病学 】
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棘颚口线虫的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类)、转续宿主(蛙、蛇、鸭、猪等)和终宿主(猫、狗)等都是本病的传染源。被棘颚口线虫蚴感染的人只能充当转续宿主,不会再感染他人,故人不是本病的传染源。 &&& 2.传播途径& 人因进食生的或未煮熟而含有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蛙、蛇、鸡等肉类而获得感染。 &&& 3.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 4.流行概况& 本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地区和国家,如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日本和中国等。此外,南美洲的某些国家,如墨西哥、厄瓜多尔等亦有病例报道。有喜欢吃生或未煮熟鱼、虾、肉类习惯地区的居民发病率较高。20世纪60年代后,在东南亚尤其在泰国流行十分普遍;80年代以来日本也发生了不少由刚棘颚口线虫感染病例。据报告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中感染严重,迄今,我国已报道35例,提示有增多趋势。
【 病因 】
病因:棘颚口线虫的成虫呈鲜红色,稍透亮,有光泽,雄虫长度为11~25mm,雌虫较长,为25~54mm,呈圆线状。头部呈半球形,表面有4~8圈小钩,颈部狭窄,体前半部和近尾端有许多小皮棘。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猫、狗的胃黏膜内,形成肿块,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40μm×70μm,较小的一端有帽状透明塞。虫卵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经7~10天发育为第二期幼虫。当剑水蚤又被第二中间宿主鱼、蛙、蛇、?、鳝、泥鳅等吞食后,经1个月左右即可发育为第三期幼虫。当转续宿主,如鸡、鸭、猪、虎、豹、狼等吞食受感染的第二中间宿主时,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内脱囊,并穿过被感染动物的胃肠壁,移行至肝脏、肌肉和结缔组织内,但不能发育为成虫。若为适宜的终宿主,如猫、狗,则第三期幼虫可在其胃黏膜下形成肿块,并经6~8个月发育为成虫。雌、雄成虫交配产卵,虫卵从胃腔、肠腔向下移行,随粪便排出体外。从感染至虫卵在终宿主的粪便中出现,一般需经8~12个月。人类常因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第三期幼虫的淡水鱼类而获得感染。然而,人类不是棘颚口线虫的适宜终宿主,故感染的棘颚口线虫只能停留于第三期幼虫或性未成熟的成虫早期阶段,在人体内游走不定。其寿命可达数年,长者可达10年以上。 &&& 在我国,在颚口属中除发现有棘颚口线虫外,还发现有刚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um)和杜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doloresi)。它们亦可引起类似的蠕虫蚴病。
【 发病机制 】
发病机制:棘颚口线虫的第三期幼虫在胃中经消化脱囊释出后,穿过胃壁,移行至肝脏与其他组织内。人类不是本虫的终宿主,只能成为转续宿主,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只能在人体内长期移行而造成组织损害和病变。感染的幼虫多为一条,但亦有数条者。病理变化为寄生虫性肉芽肿,由嗜酸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与巨噬细胞组成。幼虫在组织中移行时,除产生机械性损伤外,还能分泌、排泄一些对人体有毒性作用的物质,诱发机体产生中毒与过敏反应,从而加重病理损害。
【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患者于感染24~48h后可出现低热,全身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按棘颚口线虫蚴在人体内移行的部位差异可分为和内脏两种临床类型。 &&& 1.& 大多在感染后3~4周幼虫在皮下组织中移行,产生症状与体征。最常见的体征是局部皮肤出现移行性肿块,可呈间歇性出现。每次出现可持续1~2周。局部皮肤呈非凹陷性水肿,伴疼痛、瘙痒或红斑。移行的路径可有色素沉着。随着病程延长,发作次数可减少,症状亦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本病有时表现为、皮肤结节或脓肿。偶尔,幼虫可自行钻出皮肤。 &&& 2.内脏 && &(1)肝脏病变:幼虫移行至肝脏可引起右上腹隐痛或胀痛,。常伴食欲减退、恶心、疲乏等症状。 && &(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神经根-脊髓炎、脑膜脑炎和较为多见。若幼虫移行至脊髓腔,则可刺激神经根,引起剧烈疼痛伴烧灼感。数日后出现肢体或轻瘫。以截瘫为主,伴尿潴留。若幼虫钻入头颅内,可引起脑膜、脑组织病变,出现剧烈、喷射性呕吐、、脑神经或肢体。幼虫钻入蛛网膜下腔易造成出血,患者表现为突然剧烈,呕吐,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血性而含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本病病变常较重,病死率亦较高,后遗症亦较常见。 && &(3)肺部病变:常于持续数月或数年后发生,出现咳嗽、胸痛、气促与,可致或积血。偶尔虫体可随痰被咳出。 &&& (4)眼部病变:可引起外眼病变与眼内病变。前者表现为眼眶周围炎,出现眼痛、流泪、怕光、眼球周围红肿等。后者则表现为虹膜炎、前房或、等,严重者可致失明。用眼裂隙灯检查可在结膜下、前房或玻璃体中发现棘颚口线虫蚴。 && &(5)胃肠病变:幼虫寄生于肠壁中,形成肠壁肿块,可致不完全性,出现、、、、呕吐等症状,偶可在腹部扪及包块。 && &(6)泌尿道病变:较少见,幼虫偶可穿过膀胱组织,随尿液排出。此时可出现血尿,排尿异物感。
【 并发症 】
并发症:棘颚口线虫蚴穿破皮肤可继发细菌感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致癫痫、肢体和脑疝等,进入眼球可发生眼底出血、玻璃体混浊、和失明等。
【 实验室检查 】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若能发现棘颚口线虫蚴则可明确诊断。以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作为抗原,用ELIS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然而,免疫学研究已发现棘颚口线虫蚴与广州管圆线虫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
【 其他辅助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用眼裂隙灯检查可在结膜下、前房或玻璃体中发现棘颚口线虫蚴。
【 诊断 】
诊断: &&& 1.流行病学资料& 病前患者有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蛙、鸡等肉类史。 &&& 2.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游走性皮下肿块,可伴发热、、瘙痒等。内脏棘颚口线虫蚴病患者则出现肺、眼、脑、肝等器官病变的相应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可同时存在与内脏。 &&& 3.实验室检查资料& 外周血液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常明显升高。皮下肿块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若能发现棘颚口线虫蚴则可明确诊断。以棘颚口线虫第三期幼虫作为抗原,用ELISA等免疫学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然而,免疫学研究已发现棘颚口线虫蚴与广州管圆线虫蚴有部分交叉免疫原性。
【 鉴别诊断 】
鉴别诊断:本病需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 1.& 发病前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螺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全身酸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剧烈而脑膜刺激征则常较轻。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皮疹、局部皮肤痛觉过敏、胸痛,以及表情淡漠、肢体、病理反射、视力减退、脑神经损害征、嗜睡与等脑膜脑炎表现。眼底检查可出现、视网膜静脉扩张。多无皮下游走性肿块。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广州管圆线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2.& 发病前有进食生蔬菜史,较常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以持续性、癫痫、精神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同时出现多发性皮下结节。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脑组织中有囊性占位性病变。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猪囊尾蚴。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猪囊尾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3.曼氏& 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多有皮下游走性肿块。皮下结节活检可发现曼氏裂头蚴。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曼氏裂头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4.斯氏狸殖吸虫蚴病& 发病前患者有进食未煮熟的淡水虾、蟹、鱼肉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咳嗽、胸痛、吐血丝痰,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有片状或条索状病变。外周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中抗斯氏狸殖吸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5.犬弓首线虫蚴病& 发病前患者常有与狗密切接触史,较常出现发热、皮疹、胃纳减退、疲乏、右上腹隐痛等,少有皮下游走性肿块。发热多为37.5~39℃常呈间歇热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可发现肝内有片状或条索状实质性病变。数日后肝内病变的部位可发生移动。外周血白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血清中抗犬弓首线虫蚴IgG及IgM抗体阳性。
【 治疗 】
治疗: &&& 1.支持及对症治疗& 严重病例,如脑患者,当发生时,应及时应用20%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的发生。 &&& 2.病原治疗& 用治疗有良好效果。成人剂量为400mg/次,2次/d,口服,疗程3周。于疗程的第2周,棘颚口线虫蚴受药物刺激而兴奋、挣扎,有时可钻出皮肤,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个别病例可能需用两个疗程。治愈后血液逐渐恢复正常。 &&& 、、和对本病的疗效都较差。 && &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蛔虫、鞭虫、钩虫、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盘尾丝虫等线虫类寄生虫的杀灭作用较强,已有报告说明对本病亦有很好疗效。成人剂量为200~250μg/(kg·次),1次/2周,连服3~5次。不良反应较轻,少数病人可出现头晕、、胃纳减退、疲乏等。婴幼儿及孕妇不宜服用。 &&& 眼以手术摘除棘颚口线虫蚴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可加重病情,甚至可导致失明。然而,由于眼患者的其他组织常同时存在棘颚口线虫蚴,因此于手术摘除眼内棘颚口线虫蚴后仍宜应用一疗程药物治疗。
【 预后 】
预后: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脑的预后较差,病死率可达2.5%~7.7%,并可出现后遗症。
【 预防 】
预防:预防的重点是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鳝、?、蛙等肉类,以及鸡、猪肉类。
【 操作 】&&&&
相关研究进展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王福祥大夫本人发表
好大夫在线将于 日(星期五) 凌晨 00:00 到 06:00 进行机房网络优化升级操作,届时可能导致网站访问延迟,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肝硬化后吃泥鳅感染棘鄂口线虫蠕虫寄生虫怎么办
状态:就诊前
病原治疗用阿苯达唑治疗有良好效果。成人剂量为400mg/次,2次/d,口服,疗程3周。于疗程的第2周,棘颚口线虫蚴受药物刺激而兴奋、挣扎,有时可钻出皮肤,但亦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性。一般治疗一个疗程即可治愈。个别病例可能需用两个疗程。治愈后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恢复正常。
有条件可以来我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我的联系方式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状态:就诊前
好的,谢谢王大夫的关心,现在正在吃阿苯达唑。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王福祥大夫的信息
重症肝炎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及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王福祥,男,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1994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
王福祥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感染内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佑安医院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北京佑安医院
副主任医师
广州南方医院
副主任医师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重医附二院
武汉协和医院颚口线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颚口线虫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暂无简介
kkme医学网是一家以医学搜索,医学智能为主...|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颚口线虫试剂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