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川省东佳信电缆小学 如果外省去你们那里,你们怎么样对带

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截去双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_百度知道
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截去双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
用一双布满血口的脚夹笔答卷。终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精神在她身上集中表现在哪些地方,截去双臂:我有脑。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所以数九寒冬也得赤着脚
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她想。为了使脚不生冻疮,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背上瘙痒难忍,她只能把脊背抵着墙摩擦,跳高第一名。她痛苦极了,用脚吃饭,在县级残运会上,有脚……我不能落后,她获得400米第一名。在第一个期末考试中,她坚持用冷水洗脚,考试成绩居然名或全班第二名。(1)成洁同学“我不能落后”的想法是什么精神的体现。由于脚代替了手,成洁要付出比同学多几倍的时间和汗水!她开始练习用脚写字。夏天汗流浃背,皮都擦破了,蚊虫叮咬,用脚扫地…… 为了赶上功课,她在痛苦中振作起来,成洁远远地站在那里,她拖着虚弱的身体
提问者采纳
而是从痛苦中振作起。她抱着,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克服了很多我们难以想像的困难,积极进取,没有自暴自弃。(2)成洁遭遇不幸后
(1)成洁同学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成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截去双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成洁远远地站在那里。她痛苦极了。终于,她在痛苦中振_百度作业帮
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截去双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成洁远远地站在那里。她痛苦极了。终于,她在痛苦中振
四川省南江县前丰村小学四年级学生成洁,在10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线击伤,截去双臂。看见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成洁远远地站在那里。她痛苦极了。终于,她在痛苦中振作起来,她想:我有脑,有脚……我不能落后!她开始练习用脚写字,用脚吃饭,用脚扫地…… 为了赶上功课,成洁要付出比同学多几倍的时间和汗水。夏天汗流浃背,蚊虫叮咬,背上瘙痒难忍,她只能把脊背抵着墙摩擦,皮都擦破了。由于脚代替了手,所以数九寒冬也得赤着脚。为了使脚不生冻疮,她坚持用冷水洗脚。在第一个期末考试中,她拖着虚弱的身体,用一双布满血口的脚夹笔答卷,考试成绩居然名或全班第二名,在县级残运会上,她获得400米第一名,跳高第一名。(1)成洁同学“我不能落后”的想法是什么精神的体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种精神在她身上集中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成洁同学。(2)成洁遭遇不幸后,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从痛苦中振作起。她抱着,克服了很多我们难以想像的困难,积极进取,用优异的成绩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教育导报多媒体报刊
第02版:专刊
&&&&&&&&&&
“文轩杯”2009年度“四川省中小学榜样教师”候选人事迹
(第一批,排名不分先后
教师候选人选票将于10月17日刊登)
    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由四川教育报刊社和四川新华文轩连锁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文轩杯”2009年度“四川省中小学最具影响力校长”及“四川省中小学榜样教师”评选活动,于7月20日在全省各市(州)全面开展。  评选活动采取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各县在群众民主推荐的基础上进行初评,将初评结果上报市(州);市(州)根据初评结果进行复评。目前,全省已推选出省级候选人100名,“最具影响力校长”候选人和“榜样教师”候选人各50名。  为了方便广大群众了解省级候选人先进事迹,本报于10月10起分批刊登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其中,10月10日和13日刊登“最具影响力校长”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最具影响力校长”候选人选票和评选办法统一在13日刊登,群众投票已从13日正式开始。10月15日和17日刊登“榜样教师”,“榜样教师”&候选人选票和评选办法统一在17日刊登,群众投票从17日正式开始。  候选人先进事迹同时在新华在线、四川教育网统一集中刊登,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网络投票,活动组委会根据群众投票、网络投票,结合专家评选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于12月底评出“文轩杯”2009年度“四川省中小学最具影响力校长”10名、“四川省中小学榜样教师”10名。  为鼓励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投票人奖”,获奖者将从群众投票、网络投票中抽取。  ●成都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杨丽佳  斯是教师&&唯勤耕耘  “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唯勤耕耘。”这是成都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杨丽佳老师爱岗敬业的真实写照。  1987年7月参加工作的她,一直在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任教、任职。先后担任过学校旅游、营销等10余门专业理论课和实作课的教学,还曾担任成都市职业中学旅游联组副主任、成都市商经联组中心组成员等学术职务。  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杨丽佳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她坚持以自身人格示范促进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用言行熏陶学生。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她用真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  在课堂教育教学上,她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通过调查分析,把教学内容建立在分析学生、市场和教材的基础上。课堂上,她广泛开展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确保教学活动师生共享。  杨丽佳辛勤耕耘换来出色的成绩,她带的班级先后获得优秀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荣誉,她带出的学生很多已成长为企事业单位骨干,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成都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  ●成都52中教师&吕红霞  许“问题学生”一个未来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还是一天,为什么不快乐每一天呢?”10年来,吕红霞在她的学生面前展露的,始终是这样的心态。  成都52中是一所工读学校。1999年,大学毕业的吕红霞毅然选择到了52中工作,10年间,她在德育方面进行过颇有成效的尝试,为成都市乃至全国的工读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担任班主任期间,吕红霞用心读学生的心,总结了一条关爱“问题学生”的成功经验。她对学生的爱,没有偏见,没有鄙视,公正和善良使她成为“问题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和最亲密的“哥们儿”;她坚信孩子们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应该放大他们的优点,她的言行唤醒了问题孩子内心深处的善与美,赢得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  在教学实践中,她认为教师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智慧。为让学生“要学”,她和学生一起约定学习规则;为让学生“敢说”,她的课学生发言不用举手、不用站起来,想到什么讲什么;为培养学生“能学”,有的课她放手让学生备课、说课和评课……学生们找回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吕红霞的教育理念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央视《实话实说》和《中国教育报》等20多家媒体都报道了她转化“问题学生”的事迹。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教师&夏虹  发掘学生这块宝藏  “学生是宝藏,发掘宝藏、奉献宝藏是教师工作价值的体现。”这是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教师夏虹对教育的感悟,今年42岁的她,已经是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  为了学生的发展,她可以割舍一切。1993年,她曾经为了能在成都市第2届优秀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比赛中争取佳绩,过度劳累,痛失腹中胎儿;1998年,当丈夫不幸身患癌症时,她强忍着悲痛与恐惧,坚持每天都站在讲台上。  夏虹坚持全面育人的观念,教导学生关爱生活、关爱社会。她曾带领学生与龙泉万兴乡幸福村小学开展“手拉手扶贫”活动;她聘请残疾贫困大学生为校外辅导员,以其自强不息的事迹激励孩子们珍惜幸福生活;她尊重学生差异,关爱学生个体,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夏虹在教学上具有很强的驾驭能力,21年来,她上过1—6年级各种课型的研究课、观摩课、考察课。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刻苦钻研,使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激情导学、生疑促学、互动共生。  夏虹还积极响应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举措,先后到广安、龙泉、蒲江、青白江、康定等地培训教师,并利用假期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受到高度评价。  ●成都树德中学&李桃  育才善浇灌&&桃李缀满园  翻开成都树德中学十几年教育发展的篇章,有一个事实令人兴奋——作为数学教师,李桃所带的班级每届高考数学成绩都名列全校第一。  幼年受知识家庭熏陶的李桃,志趣教书,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20多年辛勤浇灌,默默耕耘,堪称树德中学青年教师的榜样。  在班主任工作中,李桃的教育观点是“以德为先,成才先成人”。她坚持3条原则:一是爱护学生,从严要求。她经常给家庭困难的学生添置衣物,给学生捐钱;她同时非常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二是尊重学生,力倡疏导。当学生受到社会不良现象影响时,李桃就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变堵为疏;三是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在教学上,李桃善于通过良好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针对大多数学生对高中数学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感,她制订并实施了《目标教学三个环节的教法》,即“预习提问——讲疑解难——复习小结”。抓好3个环节,使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  李桃还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全国数学建模比赛等,学生们相继获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她本人也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杰出青年、四川省特级教师等。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教师&刘晓红  勇于创新的教务管理者  刘晓红,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学化学高级教师。1985年7月毕业于自贡师范专科学校,分配到自贡市第九中学。2000年8月,他调入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一直任教初中化学,&2002年8月被聘为教务处副主任,现任教务主任。  在三尺讲台上,刘晓红已度过24个春秋。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也没有显赫一时的荣誉,和许多老师一样,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默默奉献着一腔热忱。  刘晓红在考试形式上勇于创新。严格控制平时检测与期中(末)考试、考查、考核。每一次的考试,均能给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分析数据,使学校和任课教师都心中有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教学管理中,刘晓红博采众长,大胆改革。从2002年开始,学校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课程编排、教研组教学教研等各种计划总结均由计算机处理,在全市率先实行教务常规信息化。2004年在全校中小学全面实行教学工作的结果计算机管理,所有学科、教师成绩、试卷分析、成绩报表、学生成绩通知单、学籍工作等均通过计算机处理,使得管理更加规范系统。  ●自贡市蜀光中学教师&王茂  将语文应用于生活  1990年7月,王茂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蜀光中学,长期从事高初中语文教学、高中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  王茂先后10余次完成校、市及省级公开课,并获得全市第1名,全省2等奖的成绩;有30余篇文章获得学校、省(市)奖励。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代表、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王茂在任课班级坚持课前5分钟的说话训练,开展了“一分钟新闻”“故事一则”“我喜欢的文章朗读”“口头作文”等活动,并根据教材安排,举行了班级辩论会、演讲赛。他还在教学中大胆采用表演形式,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王茂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通过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例如带领学生完成自贡地名、方言、文化古迹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又将语文运用于生活,打破学生对语文的畏惧,让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生活。  王茂首批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并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在全市第1个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完成市级公开课《阿Q正传》,成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品质与教学模式的相关优化研究》课题组成员。  ●荣县东佳镇黄氏祠村小教师&吴淑珍  女教师扎根村小35年  吴淑珍,女,出生于1955年1月,1974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教于荣县东佳镇黄氏祠村小学校,小学高级教师。  黄氏祠村小位于荣县西部边远山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35年来她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扎根山区小学教育,恪尽职守,谱写了一曲山区女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时代最强音。  吴淑珍生活的地方,村与村之间不是河水相隔,就是隔山相望。每到雨季,山陡路滑,架在河上的木桥常常被洪水淹没,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到校上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常常顶着瓢泼大雨,挨家挨户到学生家里上课。她记不得因路滑摔倒过多少次,乡亲们常常因感动说不出话来,却心疼得直掉眼泪。  上世纪80年代初,一场暴雨冲垮部分校舍。吴淑珍望着坍塌的教室心急如焚,整个暑假,她四处奔波,筹措资金维修教室。资金不足,她四处借贷,买来水泥、砖瓦,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孩子们终于有了宽敞的教室,而她和老师们却累倒了。  她先后教过22个年级的学生,所教的学生没有一个辍学,而且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40余名学生考入大学。当地村民80%以上的家庭都有她教过的学生,他们正用知识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攀枝花市第七中学教师&张潇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当学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连家长都放弃时,她却决心跟学生比恒心,早上、中午、晚上跟踪追击,她跑遍了西区所有的游戏厅,足足守了学生三个月,终于把几个迷恋网络的孩子带回了正常的学业中,并最终考上了大学。  她自费购买了几十种教学参考书,每堂课都要看上10余本书,才动手写教案,一节课要备上十几页的教案;经验不足,她就虚心向老教师求教,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她所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中,成绩始终保持第一。  她对住校的同学关怀备至,嘘寒问暖。每年元旦,她都亲自制作贺卡,给每名同学写上新年的祝福。“你是一个心地善良、性格温柔的好女孩,与你在一起,总会有如沐春风的欣喜……”这是一张最普通的贺卡,可这个孩子的爸爸说:“这是他的孩子唯一来自老师的祝福,更重要的是,从来没有人这样欣赏过她。”  39岁考上四川师范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当学生夸她心态年轻时,她说:“谁说我是心态年轻啊,我本来就年轻,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她还说:“作为教师,怀着梦想面对工作,我拥有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敢和追求成功的力量。”  她便是攀枝花市第七中学的化学教师张潇云。  ●攀枝花市仁和区江林小学教师&雷静  谦逊背后的累累硕果  翻开履历,雷静老师的教学科研成绩可说是硕果累累:1999年参加“全国第三届语文教师范文写作比赛”获三等奖;2005年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优秀论文教案评选中,以《关于高段作文教学的思考》一文荣获三等奖。  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她所带的毕业班在全区毕业统考中名列前茅;她负责研究的《城郊开发区小学生厌学行为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及撰写的相关报告获得了区级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  雷静坚持学习,不断提升,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我始终是教育教学战线上的一名新兵”,她总是用这样的想法来鞭策自己。  她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她参加了学历培训,2000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四川省广播电视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科)。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在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系学习汉语言文学(本科)。  在教学中,她不仅虚心向教师请教,还利用网络研究语文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她对学生更是怀着满腔爱心。她批改学生的作业十分细心,每次批改完后都不忘在后面加上一句鼓励、一句提示或一句安慰……付出总有收获,学生毕业时都含着泪叫她“老师妈妈”。  ●泸县二中教师&童建树  支教生涯&&一路风雨兼程  在条件艰苦的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区,在震后的青川,一路风雨兼程,童建树毅然坚守在支教的路上。  童建树是泸县二中的一名英语教师,年间,三次主动请缨去凉山州木里县支教,两次被评为“四川省十年行动计划支教先进个人”。2008年地震之后,童建树又立马申请到重灾区青川县支教,被评为“青川县抗震救灾支教先进个人”。  在木里县,为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童建树用心了解木里的历史文化,细心观察木里人民的习惯和爱好。木里县是一个由藏、彝、苗、汉族等17个民族组成的藏族自治县,为上好第一堂课,他突击学习近10种木里少数民族问候语和祝福语,赢得了师生和家长的掌声。  汶川地震后,童建树选择了重灾区青川县作为自己支教路上的又一个站点。童建树在青川县骑马乡中学担任了初中4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周课时多达24节。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入学时英语平均分为16.5分,童建树便一边上新课,一边利用早晚自习给学生补课。  “花时间去工作,这是你事业成功的代价;花时间去思考,这是你获得力量的源泉;花时间去学习,这是你智慧的基础。”这是童建树喜欢的诗,同时他也践行着这样的人生理念。  ●叙永县枧槽苗族乡中心校采山小学教师&解绍英  创办山区第一所私立小学  受到父母良好熏陶的解绍英,从小立志报答党恩,17岁那年她毅然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没嫌弃代课工资低,每月工资16.5元的她仍然坚守在讲台上,并以校为家,两个儿子都在简陋的环境下出生。1987年4月,大儿子出生的前一天她依旧坚守在讲台上,只坐了29天月子便又走上讲台,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把儿子放在家里让多病的母亲照看,儿子连续被烫伤两次。  为了让周边3个村的孩子都能就近入学,2000年8月,她创办了叙永县第一所贫困山区的私立小学,1至6年级的在校人数为200多人,投资13万多元,负债11万多元,创办至今收费从没有高过公办学校,义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人才。  2008年9月,解绍英转正后被分配到叙永县枧槽苗族乡最贫困、最落后、最边远的采山小学任教。她把好心人捐来的一袋袋衣服,从家里背到采山小学分给贫困学生,每个星期来回走5个多小时的山路,有人问她:“解老师,你走这么远的路,还要背那么多衣服,你累不累……”解绍英累得气喘吁吁,嘴里还说:“不累,不累!”这就是解绍英,处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老师、学生充满了关怀,并用高尚的人格影响着整个学校。  ●古蔺县古蔺镇营上村小学教师&潘甫强  他背回4万多斤的课本  1979年,潘甫强高中毕业后,准备参军,但当时桃坝小学的校长罗老师找到他说:“甫强,你是营上村走出的第一个高中生,到桃坝小学来教书吧!”潘甫强有些犹豫,但他终于做出了人生的重要选择——到桃坝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  潘老师的家住在标子山的山顶,与桃坝小学遥遥相望。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从家里出发,一天来回要走60里山路。仅1个月,他就磨破了一双胶鞋,脚底起了厚茧。1981年,由于暴雨冲垮了教室,学生相继转学或流失,桃坝小学只能停办。当年9月,潘甫强调到了妻子刘华伦所在的营上村小学任教。  由于不通公路,从1981年9月开始,每学期开学,潘甫强都要到椒坪小学去背课本。刚开始,学校的学生比较少,他一次就能将学生的课本背回,但随着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多,一次就变成两次,逐渐变成了三四次……20&多年来,潘甫强走了2000多里山路,背回了4万多斤的课本。  后来,他的妻子病重,潘甫强仍旧坚定地站在讲台上。刘华伦逝世后,潘甫强也没停下扎根农村、做一名农村教师的脚步。如今的营上小学有了砖砌的房子、宽敞的操场、教师办公室,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成为村里最美的风景……  ●德阳外国语学校教师&&彭茂旗  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彭茂旗,女,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四川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骨干教师。  一个从山村走向城市的老师,在她27年的教学生涯中,有着很多感人故事。工作中,她团结协作,以奉献精神为境界,身体力行地感召着身边的教师们,同事都以她为榜样;在业务上,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她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走在了学校“体验课堂”课改的前列,成为学校课改的先锋。  作为教研室主任,她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活动,运用“以听代培”“以评代训”“研训结合”“互动发展”的师资培养模式,提升和培育了一大批年轻教师,主研课题《农村微格课堂教学研究》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  面对贫困学生,27年来,她义无反顾地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学生,用爱温暖着贫困学生的心;“5·12”大地震中,她和同事一道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深入灾区一线辅导站为学生进行心理和学业辅导……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乐于贫道,以教为荣,以教为乐,这是彭茂旗的人生理念。  ●德阳中学教师&&谢颖  好一个教育的“多面手”  在德阳中学,地理教师谢颖的名气挺大。因为她除了是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重点科研课题先进工作者之外,她还是一位生活丰富、爱好广泛的“多面手”——她的书法作品曾经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展;她的摄影作品曾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等举办的大型展览;各类作品多次被全国各大媒体刊登。  “人生是一面五彩的多棱镜。”地理教师谢颖,总是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和留意着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工作中,她是孩子王,她所辅导的学校的科技小组,参加历届全国、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发明和科学论文比赛、“明天小小科学家”评比等总是获奖而归。  教研工作中,谢颖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实现愉快学习的方法》《浅淡书法中的险与夷》……几乎每年她都有论文和相关作品发表。2005年,她所主持参研的“真问题导引下的中学科技教育模式研究”项目课题,被评为省政府二等奖。  “谢颖老师是一个忙得不亦乐乎的人。”面对同事和学生们的评价,谢颖坦白地说,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忙碌并幸福着。24年的教师生涯,磨砺了这位老教师坚韧的性格,培育与成就了一位成熟教师的“德与能”。  ●中江县普兴镇中心学校教师&张瑜  做农村娃的好老师  12年前,中师毕业的张瑜回到了母校——中江县普兴镇清凉中学。12年来,她放弃了作为一个女人的许多权利和爱好,对教育教学改革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她以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温暖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灵。她就是中江县普兴镇中心学校英语教师张瑜。  “农村娃也需要好老师。”这是张瑜的教育信念,正是这种精神让她牢牢扎根在家乡教育的土地上。工作中,她总是一心想到集体,8年前,她坚持到临产才住进医院,又在产后第一时间重返课堂,为学生上课、辅导补习;出生农村家庭的她,家庭负担重,虽然生活拮据,但在面对困难学生时,她却总是大方慷慨、义无反顾;面对留守学生,她总是像慈母一样关怀和照顾他们。  作为英语教师,由于不是科班毕业,张瑜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在了学习上,不仅积极参加市县各种培训,取得了专科、本科文凭,而且每逢寒暑假还自费到成都的英语培训班学习。“英语教学是整个农村学校的难点”“学生的英语学习对老师的依赖强”,除了教学工作,张瑜还承担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如今,张瑜早已是当地的名师,连年被各级教育主管单位评为优秀教师称号。  ●绵阳中学教师&&郑国学  严于律己&&精于教艺  郑国学,男,1958年12月出生,1975年9月参加工作,绵阳中学特级教师、绵阳市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郑国学教书育人,事迹显著。他具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具有踏实、务实的工作作风。他担任班主任,致力于班风学风建设,所带班级一直是班风好、学风浓的典型。他勤于研究,站在学科教学前沿,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作为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他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主动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多次承担公开课、示范课,受到高度评价。  郑国学在担任教导处副主任期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效果显著。他教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各届学生参加高考数学单科成绩一直名列全市第一名。1997年至今他辅导的学生获全国数学联赛国家级一等奖13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3人;1998年、2000年、2002年、2006年、2009年,他被市教委(教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08年11月,他到北川中学支教,担任执行副校长,负责管理课堂教学和分管高三年级工作,为北川中学灾后教育恢复重建作出了贡献,被评为绵阳市教育局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绵阳市南山中学教师&蒋增友  连续16年承担高三教学  蒋增友,1958年8月出生,198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绵阳南山中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在他教书育人30年的生涯中,连续24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连续16年战斗在高三毕业班第一线。所带的班级先后十几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所教班级的化学科目在高考和统考中连续5年取得全市高考综合评价一等奖。  蒋增友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特长。从1996年至今,他一直担任学校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总教练。13年来,共指导93人获国家级一等奖,其中15人进入国家冬令营,获金牌5块、银牌10块。此外,蒋增友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这一途径为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输送优秀保送生93人。  此外,蒋增友在教学学术研究中也取得丰厚成果。他先后在《中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2篇,参编教辅著作4部,任主编或副主编、编委。在学校的其他工作中,蒋增友也表现出过人之处。因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强,他在2008年、2009年主管学校招生工作过程中均超额完成任务。  2006年,蒋增友被评为“四川省中学特级教师”。同时,他还是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四川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绵阳安县中学教师&桂兴民  勇于创新&&忘我工作  桂兴民,男,1964年6月出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如今,他是绵阳安县中学英语特级教师。  桂兴明从教28年,不拘泥于一种教材,在教育教学中长期坚持使用《新概念英语》作为泛读读物,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让学生们了解了异国文化。同时,他还探索出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从而取代英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使学生快速掌握英语知识,在快乐中轻松学英语。  桂兴明还将成功的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先后写出了《从素质教育到外语教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的特点》《两种英语教学模式的对比》《如何扫除高三学生中的“英语文盲”》《“国家级英语课程标准”评析》等多篇经验文章,还亲力亲为“传、帮、带”,帮助安县中学的一大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学校的英语骨干。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桂兴明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他身先士卒,不怕苦、不怕累,始终坚守抗震救灾一线,带领老师把学生疏散到九州体育馆救助站,组织教师搬运、分发救灾物资。在永安救助站组建全国闻名的“八一帐篷学校”,桂兴明忘我地工作,最终积劳成疾,2008年6月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倒在抗震救灾工作岗位上。  ●广元中学教师&&童君  演奏教育的华彩乐章  童君,生于1968年12月,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广元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1990年,她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被分配到广元市计经委工作。1年后,她放弃了机关工作,主动申请到广元中学任教。  童君是非师范生,为了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她每天起早贪黑挤时间自学英语、教育学和心理学。通过自学考试,她获得了英语教育本科文凭。  那段时间,她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又要学习,还要带小孩。人到中年,她依然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1998年童君参加全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获一等奖,同年参加四川省首届高中英语优质课竞赛获二等奖。  在教学中,童君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她尊重、关心、体谅学生,在学生中有很强的亲和力。童君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她一直在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她所带的初98级3班是一个十分优秀的集体,不仅在学习上占优势,在学校其他活动中也表现突出。这期间,童君获得了“广元市模范班主任”称号。近年来,她陆续被评为广元市“骨干教师”“名教师”“三八红旗手”等。童君说:“如果有第二次生命,我仍要给予教育事业;如果我有再次选择职业的机会,我还是要做一名教师。”  ●广元市利州中专教师&赵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赵刚,1972年生于苍溪,1995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任广元市利州中专教务科科长。自1995年7月被分配到广元市利州中专,先后担任了电子类、机电类专业课教师及班主任工作。  赵刚从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他根据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按模块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情况,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讲究一个“够用”,实践讲究一个“会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他根据学校特点、学生情况和社会需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专业理论与动手课程控制在6∶4的比例,大大提高了各个专业的实际动手能力。  赵刚始终认为教育学生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坚持教学为中心、德育为首位。担任班主任更是责任重大,因为班主任是学生的领导者、榜样。尽管部分班级的差生多、学生思想素质差、无上进心、生源结构复杂、管理困难,但是,他并不气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他深入到学生生活中,与学生交朋友,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让他们的不良习惯得到改变。  ●遂宁中学教师&马千里  “节节都是示范课”  马千里,男,生于1975年,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于2000年7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9月至今在遂宁中学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9年来,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他努力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及重要思想,与时俱进,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踏实认真、高效创新,注重师德师风。从没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未向学生乱收1分钱,树立了良好的师表形象。  他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研,在平时的工作中,阅读和收集了数十万字的教育教学专著,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按“节节都是示范课”严格要求自己。&&&&  他多次参加各种竞赛,2004年、2008年先后两次获得“全国中学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的省级2等奖、国家级3等奖。  从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坚持既教书又育人,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学生高考成绩斐然。马千里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他曾在2003年荣获遂宁市“爱生园丁”光荣称号,2008年获遂宁市“高中教育优秀教师”称号。  ●遂宁二中教师&熊章宝  “研究型教师”的楷模  熊章宝于1997年7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12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  他爱岗敬业,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多年来,一直坚持出满勤;他积极进取,治学治教严谨,教育教学能力强;他热爱关心尊重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受到学生、家长和同行赞誉,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表彰。  熊章宝积极参与新课程及科研研究,发表多篇科研文章,并积极参与学校重要科研课题主研。论文《体味历史新课标》2004年6月发表在《教师报》,并获得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论文《挑战传统历史教学&&推进全新教法改革》2004年12月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三等奖,获遂宁市教育局一等奖。他还担任省级课题《利用校园网资源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市级课题《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主研工作。  在12年班主任工作生涯中,熊章宝不断学习,勇于探索,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理念治理班级,推动班级健康成长。2008年6月获得遂宁市普通高中先进班集体班主任称号。2009年3月获得省普通高中先进班集体班主任称号。  熊章宝担任高中2009级年级组长,负责年级家长学校各项工作的建设开展,积极对整个年级学生开展家访工作。  ●内江一中教师&&唐长贵  勇于创新的教学“干将”  1990年,唐长贵本科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已在中学教育第一线上工作了20年。  唐长贵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大胆改革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及同行的好评。他结合学生实际,注重科学训练与个别指导,初步形成了“重视基础入门,循序渐进引导,和风细雨互动”的“对潜能学生”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加工作以来,几乎年年担任高三英语教学工作,并长期担任3至4个班的教学任务,经常为学校的年轻教师上示范课,也为省内外同行上观摩课和公开课。他也因此被不少人称为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学“干将”。  工作以来,唐长贵已先后在《语数外学习》《中学英语之友》《英语学习辅导》等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教学文章。  唐长贵注重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经常与家长通过电话、邮件或家访取得联系,及时与家长商讨学生的具体学习与生活,积极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和环境&。  2008年,他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骨干教师;2007年至今,被评为内江市“优秀人才示范岗”;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育中心研究员。  ●隆昌县金鹅镇中心街小学&&钟世权  行走在追求卓越的路上  1984年7月,毕业于隆昌师范学校的钟世权分配到隆昌县胡家镇付家小学工作,1998年3月调入金鹅镇中心街小学工作。  在语文教学中,她认真钻研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遵循有的放矢的教学原则,注意语文教材中各年级的内在联系和与其他学科相关教材的横向联系,按照大纲要求和新的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  25年来,钟世权在教学中不断探求、追求卓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落实词句指导作文训练”的语文教学风格,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参加省、市、县、镇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达14次,曾3次承担镇教学研究课,为新老师上示范课;4次代表隆昌县送教下乡上示范课,均受好评;经常指导青年教师上研究课、比赛课,常与他们交流,将自己所想、所知、所获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老师与他们分享,得到年轻教师的尊重和喜爱。  钟世权在学校的教科室工作和教研组工作中,带领全体教师学课标、钻教材、集体备课,探索最新的教学方法及最优的教学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承担的省级教改课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获内江市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资阳中学教师&胡加平  他担任了班主任37年  “家长与子女产生矛盾是常有的事,只要能把学生的注意力从敏感问题引开,使学生在身心开放状态中理解和接受劝告信息,就能收到预期效果。”这是有37年班主任经历的胡加平老师的实践体会。  胡加平,资阳中学任教,英语高级教师。现年58岁,1969年1月参加工作。他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担任了班主任37年,教育教学业绩突出,是一名社会公认的优秀教师,是一位师生、家长敬佩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工作中,胡加平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转化的后进生不在少数。从一个个后进生奇迹般的变化中,他既真切地感受到了关爱的神奇力量,又享受到了和谐育人的快乐,更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2003年以来,胡加平坚持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6人,资助金额总计6000多元。他的学生不仅遍布国内每一所著名大学,而且欧、美、亚洲的13个国家也有他的学生。近几年,北京、辽宁、山东、河南、湖北、新疆等外省、市和省内的10多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学子慕名来向他求学。近6年,他为市内10多所重点中学、十几所普通中学老师上高三英语公开课,全市听课的英语教师达300余人,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显著贡献。  ●资阳市雁江区杨柳初级中学教师&苏思容  她的心献给了事业  “一个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意义?”苏思容,资阳市雁江区杨柳初级中学英语高级教师,1981年8月参加工作,多年来她一直用这句话思索和激励着自己的人生。  外人看她——她是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德育工作者,各类教育教学论文经常获奖,教学质量在镇、区名列前茅;同事和学生们看她——她是一位28年如一日,克服伤病,默默耕耘在教育第一线,在三尺讲台无私奉献的“女铁人”。  “她的心,献给了事业;&她的爱给了学生。”1981年,苏思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资阳师范学校英语专业,如愿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28年来,她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担任三四个班的英语教学课程,工作任务相当繁重,但她从无半点怨言。星期天、节假日、课余时间难得见她休息。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永不停歇地运转着。  工作两年不到,原本一百多斤的她竟然成了一个体重不足80斤的“苗条姑娘”。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无规律的起居饮食,严重地扰乱了她的生物钟。从此,苏老师落下了不轻的胃病;乳腺增生也更加严重了,包块常常疼得她连筷子也拿不起来,但她从未向任何人叫过一声苦。  ●乐山市徐家扁小学教师&古瑞兵  校园里一股清凉的风  1995年盛夏,古瑞兵到乐山市中区杨湾小学任教。这一干就是10年。  他给长期沉闷、缺乏教育活力的乡村小学带来了一股清凉的风,他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工作业绩得到大家的肯定。两年后,21岁的他担当起了拥用1千余名学生学校的教导主任工作,成为附近乡镇学校中最为年轻的中层干部。  在古瑞兵的带头示范下,学校在教研教改上大行其道。2002年4月,他代表学校参加全区课堂教学竞赛,凭借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的教学设计、游刃有余的教学调控一炮打响,夺得比赛的第一名,并在其后的全市课堂教学竞赛中夺得一等奖。几年来,他共承担市级公开课5次,并被列为省级竞赛候选人,区级公开课10余次,独立承担市区级教学讲座近10次。他在教学上自成一格,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既严谨科学又生动幽默,如春风拂面、妙趣横生。  2004年9月,古瑞兵调入徐家扁小学,再次被大家公选为教导副主任。他自诩为“三长”:校长的“参谋长”、安排日常工作的“调度长”、评价教学的“裁判长”。作为分管语文教学的教导主任,他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在他的组建下,学校的文学社、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犍为第一中学教师&熊秋霞  精湛技艺&&为教学注入新生机  熊秋霞,45岁,1986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犍为一中任教高中历史,教龄23年。她是一位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技艺精湛,深受同事好评和学生敬重爱戴的好老师。  熊秋霞坚持用科学的教育观、全面的人才观、现代的教学观教书育人。她努力探索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善于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机智顺势利导,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熊秋霞重视班级环境文化建设。她引导学生开展“6人集体行动合作小组”的系列竞赛活动,设计《学生操行评估手册》,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相互监督、小组互助、民主测评、分层教育、全班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测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等一整套完善的班主任管理模式。  她从2003年开始连续被犍为县进修校聘请担任培训全县班主任工作技能的指导教师,为当地中小学班主任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  熊秋霞曾在省级科研课题中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践活动,为两个课题分别获省政府科研成果二、三等奖作出了贡献。另外还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索出了一套关于历史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眉山市第一小学教师&&杨子丹  永远情深境美的课堂  杨子丹,女,眉山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  近10年来,杨子丹坚持每学期做到“六个一”,即:每学期研究1个个人子课题,上1节质量较高的公开课,写1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作1次专题发言,写1篇研究小论文,带好1名青年教师。10年来,她共写读书笔记20余万字,写教学案例近百篇,写教学论文40多篇,其中10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获奖。  杨子丹做了6年的语文教研组长,坚持组织老师每月开展两次集体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2007年4月,她还为来访的新加坡教师作了《走进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情深境美、训练落实。2004年3月,杨子丹的一节语文课《两只鸟蛋》受到了人教社小语会理事长崔峦的高度评价,他说:“从杨老师教学行为的背后,反映出了观念的变化,她很尊重学生,用了很多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杨老师也很会用教材,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善于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他还特意把这节课堂实录的光盘带回了北京作为培训教师的示范课例。  2007年6月,她被评为全国人教版小语实验教科书实验工作优秀教师。  ●青神中学教师&陈学兵  严慈相济&&以德育人  陈学兵,男,40岁,中学高级政治教师,政教处主任,学校党总支部委员,眉山市高中政治学科中心组组长,青神县高中政治学科带头人。  陈学兵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熟的教学技巧和对事业执著的追求精神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创造性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工作中,陈学兵坚持严慈相济,教书育人,要求学生做到的,他总是首先做到,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向学生伸出援手,帮助其解决学习、生活、心理困难。他在班级管理中提出了“厚德,睿智,强体”的治班方针,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成功教育”等一系列班会课教育学生,爱生活、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  陈学兵教学能力强、教学质量高,在市、县教育界有较高的知名度。他认真钻研教材、大纲,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做好检测,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新思想、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教学规律。他积极组织市县的多项教研工作,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的进步成长,积极培养县市年轻政治教师,为市县政治教研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Copyright 教育导报数字报刊
所有内容为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佳信电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