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怎么了回事

这就是为什么硅谷被称之为“硅谷”--百度百家
这就是为什么硅谷被称之为“硅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他们在颠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他们思考着如何改变世界。而他们心中的火焰,不也而同的指向了一个坐标:硅谷!
文/易北辰(微信:yibeichen)&
长达10小时的飞行,横跨16个时区,行程10897公里,跟随The&BIG&Talk史上最大媒体团远赴硅谷,目的只有一个:走近这个星球、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中心,解开每个中国互联网人的心中困顿:硅谷为什么被称之为“硅谷”?
The&BIG&Talk进发硅谷&
2014年6月北京国贸,The&BIG&Talk与《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第一次发问:技术如何改变世界?&
到日和国内100多家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科技垂直媒体、和自媒体同行们进发硅谷探讨助推智能社会的创新秘密。半年时间,对于20年的中国互联网进程,只是微不足道的四十分之一,而对于移动互联网,比特的速度超越了多数人的预期。移动互联网在960万平方的土地上栽下的种子在快速地长成参天大树。工信部14年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1亿户,同比增长6.3%。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到8.33亿户,对移动电话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5.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而期间,同样嵌入了足以媲美史诗级大片的脚本和剧情:京东赴美上市,市值逼近400亿美金;阿里巴巴创下史上最大IPO纪录,市值近3000亿美金,马云一跃成为中国首富;陌陌三年30亿美金,3年成功进阶纳斯达克,中国速度再次激发创业者的肾上腺素;还有其他不计其数的商业传奇在次第上演,不计其数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嵌入8亿中国人的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次消费决策。易到用车、途家、饿了么、今日头条还有太多太多海淀工商局注册清单上的不起眼的名字,他们在颠覆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他们思考着如何改变世界。而他们心中的火焰,不也而同的指向了一个坐标:硅谷!
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美国奇点大学生物技术和信息学项目负责人雷蒙德·麦考利、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沃尔特·格林利夫、麻省理工学院人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亚历克斯·彭特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再生性能源实验室主任丹尼尔·柯曼、美国硅谷丰田汽车公司高级项目主任尼克·杉本博司、康奈尔大学机机械创新实验室霍德·利普森、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史蒂芬·沃兹尼亚克一长串改变世界的名单,不是出现在硅谷的名人堂,而在美国计算机历史博物馆“迎接崭新智能社会”为题的The BIG Talk讨论的方寸讲台。
而这样对于我们近乎传奇的对话,每天都在硅谷的一角低调的上演。安坐在你身边的也许是肯尼迪总统家族的一员,与你互换名片的中年女子也许是掌管百亿美金VC、LP的投资机构合伙人,与你在茶歇室轻取曲奇饼干的戴眼镜男子或许是斯坦福大学杨致远的教授。
而此刻却和北辰一样,一个互联网的爱好者、践行者,一个虔诚的学生。这样的互动和交流平等而自由、真诚而独立。思想之光的交融,像极了每一天最普通的一次饮水、一次就餐,普通而又高频,平时而又富有营养。
而这就是硅谷的节奏!&
硅谷之所以谓之为“硅谷”&
硅谷(Silicon&Valley)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旧金山湾区南部;地理上包过圣塔克拉拉县和东旧金山湾区的费利蒙市。根据导游介绍,硅谷横向不足10公里,纵向50公里。在这里诞生了FACEBOOK、雅虎、GOOGLE、TWITTER、UBER、AIRBNB等一系列传奇企业。硅谷成为了“创新”的代名词,于是各个国家的创新中心被称之为“中国的硅谷”、“印度的硅谷”、“韩国的硅谷”。&
The&BIG&talk硅谷之行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参观百度美国研究院。下了大巴车,眼前的一切太熟悉不过,同行的所有媒体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调侃:又回到西二旗了!(中关村北部高新企业的聚集地)。&
物理上的硅谷再平凡不过,没来过硅谷的朋友,硅谷的外貌可以参考五道口、中关村、上地、西二旗。如果是纯粹的风光旅行者,硅谷可能会让你有点小失望,美国旧金山广袤、丰富的土地,和它20世纪几次遭遇地震的经历,让硅谷的建筑往扁平、宽大的HOUSE方向发展。在硅谷,你看不到高楼大厦,路上的车辆以日本经济、舒适性车型为主,偶尔闪现的特斯拉,让你才察觉。这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然后在SAND&HILL&ROAD&驶过,不起眼的灌木包裹下,是影响世界科技进程和格局的企业。行走中的大巴在导游的介绍中不时发出尖叫:左手边的红杉资本、右手边的金沙江创投。刚过去的GOOGLE全球总部、摩托罗拉总部、爱立信总部、思科、甲骨文、杜比实验室、Adobe。&
而对于硅谷之所以谓之为“创新”的代名词“硅谷”,斯坦福大学是永远不能略过的话题。而斯坦福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意无意地孵化着现在的硅谷:
1)科技园区模式&
1951年斯坦福大学创建的斯坦福科技园成为硅谷早期雏形,斯坦福利用厂房和实验用房而获得租赁和服务收入。由于园区的低廉租赁价格、斯坦福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了一批新创公司落户园区,成为美国第一个依托大学而创办的高技术工业园区,成为硅谷发展的早期雏形。在创办园区的过程中,斯坦福大学并没有在园区创办企业,而是支持本校的师生创业或是吸引社会公司进园创办新的公司。硅谷最早的创业者就是斯坦福大学的两名毕业生:威廉·惠利特(Wiliam&Hewlett)和戴维·帕卡特(David&Packard)。他们于1938年在一个车库里因研制出音频震荡器而共同创办了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现在,惠普公司已成为硅谷雇员最多、闻名世界的高技术公司。通过设立学校的技术专利办公室,以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的形式把斯坦福大学的先进科研技术转向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形成学、研、产的生态链条。&
2)科研人才贮备库
斯坦福大学之所以能对硅谷企业的生长发挥如此巨大的作用,根源在于斯坦福大学始终坚持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核心任务,即保持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卓越,不断创新技术成果,培养出能够把最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高素质学生。斯坦福大学的1300名教师中有89名国家科学院院士、167名文理科学院院士、65名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2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斯坦福大学能够保持研究和教学的“卓越性尖端”,创造卓越的研究成果,培养顶尖级的各类人才。
3)风险投资&
硅谷是风险投资的发源地,但最初的风险投资公司不是来源于圣弗朗西斯科的金融市场,而是来自硅谷自身产生的财富。在硅谷,第一轮创业者靠他们自己创业的成功获取资金和经验,并为下一轮新公司的成长投入资金,提供管理经验。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硅谷就创造了自我支持的金融系统,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再投资、培育下一批企业家。著名的苹果公司、英特尔公司、微软公司、IBM公司等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高技术企业也向高技术中小企业注入风险资金。20世纪80年代,主要金融机构纷纷在硅谷开设风险投资办事处,建立超过200家的风险投资公司,占全美创业资本公司的35%,1990年~1998年,硅谷风险投资额年均增长率达到300%。1999年,硅谷吸引的风险投资资金就达130亿美元,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量的1/3,世界风险投资的1/6。
中国的声音&
数据显示:中国科技企业在2014年仅Q1投资美国的数额达到60亿美金。根据美国亚洲协会的统计范畴,科技企业包括航天、汽车、可再生能源、制药和生物技术、电子、IT设备、软件和IT服务,以及半导体等15个领域,而中国的投资主要来自IT设备、软件和IT服务,以及汽车。其中,包括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万向收购电动汽车厂商Fisker。&
中国快速崛起的互联网企业正在纷纷进军硅谷。像百度2011年在硅谷成立百度美国研究院,短短3年,百度美国研究院从2人发展到100人。同时吸引到了被誉为人工智能研究第一人的吴恩达(Andrew&Ng)博士。在The&BIG&Talk&硅谷站上,据同行的媒体透露:她身边坐着几位美国的工程师,此前对百度了解不多,但知道吴恩达(Andrew&Ng)加盟百度之后,纷纷表示去百度工作的意愿。国内的优秀企业正在以硅谷的方式,融入到硅谷的生态。在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中心,与全球最顶级的企业一起协作、讨论、思考、研发、创造。然后反哺中国市场。&
中关村距离硅谷有多远,忘掉物理距离吧。中国正在以一种全新方式和速度加入到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赛程中,这是一场华丽而有趣的冒险,这是一场盛大而喜悦的惊奇。&
而对于创业者和企业家,只需要做一件事情:保持好奇,保持饥渴!
阅读:6119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947
阅读:22万
阅读:13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汽车后市场B2B交易平台“喜汽猫”今日正式宣布停止线上交易,喜...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
扫描二维码下载 新闻手机客户端
百度新闻-微信公众号
百度百家-微信公众号  编译/搜狐IT 阿咩
  8月20日,外媒又传出一条令无数果粉心碎的小道消息――iWatch可能要跳票了。为此,小伙伴们的心情真可谓是五味交杂:喜的是,当初担心钱还没攒够咋办,这回好了,毕竟离2015年还有挺久呢,忧的是,最新款的iPhone 6八成9月份又要上市了。
  众所周知,iPhone用户的覆盖面甚广,从上学党到上班族,就连退了休的老爸老妈,也有儿女买了让他们也“时尚”这玩一玩。然而,随着iPhone党的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有点儿“看不懂”iPhone用户的习惯了――为啥你们用iPhone的人都这样呢?
  1.“明明有前置,为啥还总是喜欢对着镜子拍照呢?”
  在新媒体Buzzfeed网站的一项调查中,“为啥iPhone明明有2拍照模式,他们还总要站在镜子前照相”成为对iPhone用户最不理解的行为之榜首。对啊,为什么呢?难道小伙伴们都不知道乔老大推出自拍模式的良苦用心吗?
  2.“怎么你们的总是没电呢?”
  近日,一位网友在Twitter上的一条推文引起了很多Android用户的共鸣:“为什么你们的iPhone手机总是没电呢?你们就不会省着点儿用吗?”估计,在三星戏称iPhone用户为“抱墙族”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准备好了。
  3.“为什么你明明有iPhone,还喜欢在苹果体验店里玩iPhone呢?”
  面对人山人海的苹果体验店,难道全部客人都是没有iPhone的人吗?不尽然。或许是为了看看新功能?或是瞧瞧有什么有意思的新应用?令人费解啊
  4.“就不能说&我的手机掉地上了&,非要说&我的iPhone掉地上了&吗?难道我们三星用户也要跟别人说,&对不起,请帮忙把我桌上那部三星galaxy S3递给我一下&吗?”
    似乎相较于那些Android手机用户,有些iPhone用户的品牌意识以及群体定位意识都相当清楚,“我的手机”、“我的iPhone”――只有一个词的差别,却足以看出乔帮主当年在品牌形象构建方面的苦心。
  5.“为什么咱们都有iMessage,你却非要跟我用短信?”
    国外小伙伴的这种疑问,似乎在国内是很常见的。信号以及网络的相对缺陷,很多时候局限了iPhone用户使用iMessage的习惯。看来,这种省了短信资费只用流量的做法也并不是各个国家流行的。
    
(责任编辑:王雪莹)
&&&&&&</div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揭秘网红生活真相……[]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这是为什么?》是谁写的?
《这是为什么?》是谁写的?
原载《炎黄春秋》2015年第七期
 《胡乔木传》编写组著的《胡乔木传》(当代中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版)里说了这样一件事:
  (1957年)6月7日下午,毛泽东在他的住所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北房卧室与胡乔木和吴冷西谈话,说:今天《人民日报》登的卢郁文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击右派的机会。要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发动反击。毛泽东把已经写就的一篇文章,交给他们,说可以在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这篇文章,就是6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这是为什么?》(上册,第333页)
  读者不要因此而误会这篇反击右派的社论是毛泽东写的。这究竟是谁写的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年谱》说得同样含糊,在(1957年)6月7日这一天:
  同日,上午同胡乔木、吴冷西谈话,要吴冷西去人民日报社工作。在谈话中提出,要借国务院秘书长助理、民革中央委员卢郁文收到带有恫吓内容的匿名信的机会,由《人民日报》发表一篇社论,发起反击右派的斗争。(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1949~1976第3卷,第170~171页)
  这里说的是:毛泽东向吴冷西布置任务,命令《人民日报》发表这样一篇社论。显然,这就是说这篇社论并不是毛泽东写的。
  要找到这篇社论的原始执笔人,就得查证另外的材料了。
  吴冷西是经手发表这篇社论的人,他回忆说:
  六月七日,即上次谈话半个月之后,毛主席找胡乔木和我到他家中谈话。当我们一起到他卧室时,发现没有其他人参加这次谈话。
  我们刚坐下来,毛主席就兴高采烈地说,今天报上登了卢郁文在座谈会上的发言,说他收到匿名信,对他攻击、辱骂和恫吓。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动反击右派的好机会。
  毛主席说,这封恫吓信好就好在它攻击的是党外人士,而且是民革成员;好就好在它是匿名的,它不是某个有名有姓的人署名。当然署名也可以作为一股势力的代表,但不署名更可以使人们广泛地联想到一种倾向,一股势力。本来,这样的恫吓信在旧社会也为人所不齿,现在我们邀请党外人士帮助共产党整风,这样的恫吓信就显得很不寻常。过去几天我就一直考虑什么时候抓住什么机会发动反击。现在机会来了,马上抓住它,用《人民日报》社论的形式发动反击右派的斗争。社论的题目是《这是为什么?》。(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布置撰写的这篇社论《这是为什么?》。这篇社论的作者是谁,《炎黄春秋》先后发表过两位知情者写的文章,指出这篇社论是《人民日报》编委林韦执笔起草的。
  一篇是陈泊微写的《林韦这个人不会长寿》,其中说:
  6月8日《人民日报》刊出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发出了反击资产阶级右派斗争的号角。真没想到,这篇社论的起草人不是别人,竟然是我们宿舍那位拉手风琴的林韦!后来得知,林韦是奉胡乔木之命执笔的。当时他是负责报道政治运动的新闻部主任,胡乔木素来欣赏林韦简洁爽利的文笔。(见《炎黄春秋》2010年第5期)
  另一篇是钱江写的《不低头的林韦》,其中说:
  1957年,林韦担任理论部主任,受胡乔木之命,起草反击右派的标志性社论《这是为什么?》。林韦的看法显然与胡乔木不合拍,他的草稿被胡全篇改过,按他妻子李克林的说法,“只留了一句话。”但起草此社论成为林韦一生的遗憾。(见《炎黄春秋》2012年第4期)
  钱江的这篇文章还说了林韦这人后来的一点情况:他原名陈有明、陈耳东(1916—1990),1959年,在庐山会议反彭德怀之后,他成了人民日报社唯一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两个同事都说是林韦写的,不是孤证,应该可以确定林韦的著作权了。这一篇假如真是毛的作品,就应该与真是他写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这篇社论一同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了。
  据吴冷西在《忆毛主席》一书中说的,毛泽东在这篇社论临发表前“又改了几个字”,可是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里找不到修改稿,不知道他改的是哪几个字了。
  这一天,毛泽东是写了一篇重要文章,不过不是《这是为什么?》,而是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这篇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题目改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在毛泽东生前一直没有公开发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这是怎么回事儿? | 数码控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39873人加入此小组
在进入INGRESS时出现了一下状况Mock locations disallowed. please ensure that Settings >Developer Options>Allow mock Locations is NOT enabled尽管意思是知道,但是不知道在手机哪里设置【刚刚入手INGRESS的邀请码的说…………竟然玩不了TAT,我好蛋疼啊】
+ 加入我的果篮
Settings >Developer Options>Allow mock Locations一般情况这个选项是有的吧...如果没有也许在其他菜单下面可以找到.求邀请码,这个是重点...
的话:Settings >Developer Options>Allow mock Locations一般情况这个选项是有的吧...如果没有也许在其他菜单下面可以找到.求邀请码,这个是重点...我等的官网发…………等了快一个半月…………等到了
只需要用pc打开ingress登陆谷歌账号,之后在你的gmail里就有邀请码了
引用 的话:只需要用pc打开ingress登陆谷歌账号,之后在你的gmail里就有邀请码了我有邀请码啊。。。
打开虚拟位置,也就是打开GPS仿真器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我们这是怎么了?
| 发布: | 分类: | 标签:++ | 阅读: 16,489 views
木乐()的投搞。
同学聚会是一个在各自分离多年后,互相传播对方八卦的好时机,在很大程度上,我是这样理解的。
今年初中同学聚会时,一个当时相处很好的同学以毫不为奇的语气告诉我说某某同学在给一老板当小三。她一脸云淡风轻的表情,害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我居然摆出这么惊讶的表情!虽然这样的事情在网络上都时有看到,但当它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朋友身上时,还是觉得有点惊讶。况且,那某某同学保留在我印象中的可是一个很清纯的形象。谁能想到,她一初中毕业就跑去给人当小三呢?
我小心翼翼地问:“那她以后怎么生活呢?”对方更是大笑,说:“那不是很简单吗?几年后等人家不要她了,就拿着他给的钱到另一个城市,找人嫁了就行了。”
看着她轻描淡写的神情,我没有说出“你说得是不是太过于简单了?”一是不想打击她的“信心”,但更多的是我知道跟她说了也没用。在陌生人面前,那同学是一个衣着光鲜亮丽的富太太,但她却一直不敢让家中父母和亲友知道。在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刘邦说的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1]”而她却是“富贵归乡,不敢让人知之!”其状莫不也如“锦衣夜行”?只是恐怕还要更觉凄凉。
我不是那种可以说出“我视钱财如粪土”的清高之人,我也很世俗地想要挣很多的钱,但我却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古诗十九首》里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而当我们的文明发展到了连人都可以当成是商品来交换和买卖的现在,我觉得说是“同居而离心,忧伤以终老”反而会更加贴切,而且这个忧伤,可不仅仅是两个当事人忧伤那么简单,它不仅出卖了自己的人格和自尊,给家中老父母带去耻辱,更是会毁坏别人的家庭。但很多时候,像我同学这样的年轻女子似乎没有考虑这么多,或许她们只是仅仅把它看成是一桩交易,用青春来交换金钱,只是各取所需而已。她们并不知道,但我更觉得她们是不想和不敢去想,这样的代价太大了!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真的很想问我们这是怎么了?为了钱,为了享受,难道真的可以不顾一切吗?要只是各取所需,几年后好聚好散,那倒也就算了。问题是,要是在这过程中,一方是真正地付出了“感情”,是男方的话,免不了要和他的糟糠之妻离婚,弄得妻离子散,顶着个“只能同艰苦,不能共富贵”的罪名,然后和小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女方呢,似乎结局要悲惨一点,好的呢就是成功地挤走原配,顺利上位,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仍要防“小四”、“小五”等等;不怎么好的呢,就是大闹一场,拿到一笔钱,远走他乡,要幸运的话,还能找男人嫁了。但由于见不得光的过去,是不能向对方言及的,一旦纸包不住火了,后果也可以想象了。若真能隐瞒一辈子,那她的功力似乎也值得她得到幸福了。但这样的幸福,是真的幸福吗?
古诗有云:“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3]”但我们现在到底是怎么了?
面对这几年在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批判90后的甚嚣尘上的言论,作为一个理性的90后,我不能完全赞同这些观点,但我也不能否认其中的一些抨击的确是一语中矢,掷地有声。特别是关于我们这一代一部分人的爱情观,我也觉得难以理解和认同。
现在的爱情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件商品,可以随意买卖,前提是只需要你有钱。现在要是有人为了爱情而“举身赴清池”和“自挂东南枝”,可能换来的只是一声“神经病”后成为人们饭前午后打发空虚内心的谈资。为什么古人可以做到情比金坚,反而到了我们自诩为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就不行了呢?难道除了由当今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而使一部分人为了物欲而能无所不为,就没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吗?我觉得这肯定是有的。
我有个三姑姑,在我的六个姑姑里她是嫁得最穷的,但我却觉得她绝对是最幸福的,而这两者,都是因为爱情。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女儿一辈子都过着如此贫困的生活(当时也有家境很好的另一男人在追求三姑姑),奶奶甚至不惜拿断绝母女关系来威胁三姑姑,但她都执意要与她认定了的人携手一生,贫穷在这面前就更是不值一提了。最后,亲情为爱情作了让步,而这也成为了三姑姑清贫一生的开始。我觉得在年复一年的清苦生活中,三姑姑肯定也有过抱怨,但我知道她肯定没有后悔过。因为在几年前的一次新年家族团聚中,当几个姑姑聚在一起闲聊时,应该是说起了金钱和爱情方面的事情,我很清楚地记得三姑姑当时就说了一句话,她说:“钱多钱少都无所谓,只要儿女、亲人身体都健康就行了。”在说的时候,她眼睛看着不远处也围在一起聊天的男人们,我知道她是在看三姑父,那个她一开始就认定了并和他相守了快半辈子的男人。我看到她的脸上真的有一种我至今想起来都会为之赞叹的光芒,当时我就被深深地感动了。是啊,这才是真正的爱情。三姑姑不会知道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但我却觉得她是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人。可能有人会说这都是多少年前的故事了,但其实它离我们的时代真的不远。觉得远的,那只是你的心离它远罢了。
所以,我觉得其实很多人可能真的要好好地问一下自己:“我这是怎么了?”希望有人能从中找到答案吧!
[1]这句话好像是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是项羽说的。项羽的军队攻入秦朝的都城之后,搜刮了很多金银财宝,然后准备回老家享受,他的谋士劝他不要这样做,应该把精力放在与刘邦争夺天下上。项羽就对他的谋士说,得了富贵以后如果不回到老家(觉得也可以引申为不外露或者不享受),就像穿着好衣服走夜路(衣锦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穿着锦缎),有谁会知道?后来就有了一个成语叫“衣锦还乡”,与上面的意思正好相反。
[2]《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相爱却不能相伴一生,心系爱侣,只能忧伤终老。
[3]出自《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话,用来比喻两个人的爱情天长地久,永远不变。你要象磐石一样,而我应象蒲苇一样:蒲苇如同丝一样坚韧,磐石则不会自己挪动。
左岸记:90后会不会是一种回归,对人世间已经失传了很久的美好事物进行重新思考及定位?这是我愿意看到的。人生的状态是自己先前选择的结果(这个先前放在个人是几年前,放在群体可以是几十年前),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只是太多的人因为不在乎错过了或者因为不明白什么是最珍贵的走错了。古人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今人也有天长地久的动人篇章,或许很多人都有出轨的冲动和小三的机会,区别只在于你是选择深陷还是及时跳开,至于那些从头到尾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的事情,生活会给你答案。当然,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而不是用来谴责他人的。至于高低贵贱、是对是错、值不值得,总有一天会知道吧。
Trackback (1)
微信:zreading
顶级赞助商
赞助商链接
左岸读书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是怎么回事 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