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学产是怎样条件下进行的,准备工作有那些?

妇产科手术操作常规
妇产科手术操作常规&
第一章 &妇科手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 &妇科腹部手术常规&
第二节 &妇科阴道手术常规&
第三节 &宫腔镜治疗常规&
第四节 &腹腔镜治疗常规&
第五节 &子宫动脉栓塞术常规&
第二章 &产科手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第二节 &产钳术常规(低位产钳)&
第三节 &胎头吸引术常规&
第四节 &剖宫产术常规&
第五节 &催产素引产常规&
第六节 &人工破膜常规&
第七节 &毁胎术常规&
第八节 &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常规&
第九节 &妊娠期宫颈内口缝合术常规&
第十节 &外倒转术常规&
第十一节 &新生儿窒息复苏常规&
第一章 &妇科手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 &妇科腹部手术常规&
一、术前准备&
1.血液:&
1)血常规:超过一周者应复查。&
2)血小板。&
3)出凝血时间。&
4)血型。&
5)肝功能。&
6)肝炎分型。&
7)肾功能+离子。&
8)梅毒+艾滋病毒抗体。(如USR+HIV-Ab)&
2.尿常规 &超过一周者应复查。&
&心电图、腹部B超(肝、胆、脾、胰、肾)、妇科B超,必要时CT、MRI检查。&
4.疑有胃肠道疾病来源者,消化道造影,胃镜及纤维结肠镜。&
5.已婚妇女均作滴虫、霉菌、阴道清洁度和宫颈防癌涂片检查。&
6.疑卵巢恶性肿瘤者查CA-125,肿瘤系列(AFP、CEA、CA19-9、SF等)。&
7.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者查HPV、阴道镜检。&
8.子宫内膜疾病行分段诊刮。&
9.必要时查眼底、血沉、结核菌素试验、染色体及有关的进一步检查。&
10.有贫血、感染、发热、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者应手术前积极治疗纠正,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助诊治。&
11.术前作好输血申请、签字手续。&
12.除急诊外,血色素在90g/L以下者,术前积极纠正贫血。&
13.术前向患者(患者委托家属签字时需先签委托书)详细说明病情和手术的目的及手术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并签定手术志愿书。&
14.做好术前小结和术前讨论,请麻醉科会诊。&
15.手术前对患者作必要的解释工作,以解除顾虑及恐惧。&
16.入院前及手术前一天应让患者淋浴、换衣、剪指甲等。&
17.需切除子宫者,术前三天用碘伏清洁阴道,1次/日,共3次,如有阴道出血,每日消毒2次。需准备肠道者,术前3天口服氟哌酸、甲硝唑。&
18.手术前一天做好术前准备,备皮、配血、普鲁卡因皮试、灌肠。&
19.手术前一天,顿服甘露醇250ml(体弱、危重病人不用),手术当天晨用2%肥皂水灌肠一次(急诊病人、宫外孕及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除外)。&
20.手术前晚21:00安定5mg口服。&
21.手术前晚22:00以后禁食。&
22.手术当日晨消毒阴道后,宫颈穹窿部用1%龙胆紫涂抹,插入开放性导尿管。&
23.如发现患者体温升高,达37.5℃以上,剧烈咳嗽、月经来潮等,均不宜手术。&
二、手术后处理&
1.体位:术后病人的体位依手术和麻药的种类和患者情况决定。&
1)硬膜外麻,平卧6小时,全麻去枕平卧6小时,腰麻平卧12小时。&
2)当患者清醒时,应鼓励或帮助翻身,活动下肢,并改善血循环,防止血栓,促进肠蠕动。&
2.饮食:&
1)禁食6小时后根据情况给予流质饮食。&
2)待排气后改为半流质,以后根据情况改为普食。&
3.测血压、脉博,注意伤口有无渗血及阴道出血情况。&
1次/15分钟&4次&
1次/半小时&4次&
1次/1小时&2次&
1次/4小时&2次&
根据病情可延长监测时间。&
4.尿管留置时间&
附件切除 &24小时&
全子宫切除 &48~72小时&
阴式子宫全切 &3~5天&
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7~14天&
广泛性手术拔除导尿管后24h,应在排尿后作残余尿测定,如超过100ml,则仍需继续留置尿尿管,一周后再测残余尿,直至残余尿量少于100ml为止。&
5.术后2日应补液约2000ml~3000ml,包括含盐水成分液体500ml,特殊病例,如用胃肠减压,有呕吐者,应视情况而定,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6.术后根据情况选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7.止痛剂:常用杜冷丁100mg,或杜冷丁50mg加氟哌啶2.5mg,im。&
8.手术后下午应注意敷料有无渗出的血迹,必要时更换。&
9.术后第3日查血、尿常规,,酌情查离子系列等,并注意有无并发症。&
10.有引流管者每日更换一次,广泛性手术后引流管一般48~72小时拔出。&
11.留置尿管者>7天者,每3日查尿常规1次,第7天更换尿管,每7日尿培养,每日碘伏清洁外阴2次,同时用氯霉素眼药水点滴尿道口。&
12.一般子宫全切术者,碘伏消毒外阴消毒2次/日,共3天。&
13.阴道填塞纱布者,应遵医嘱,一般在术后24小时内取出,最迟不超过48小时。&
14.切口处理&
(1)外阴部丝线缝合,一般术后第5天拆线。&
(2)腹部伤口拆线,一般手术后第七天拆线,切除原手术疤痕者,延迟1天拆线,张力缝线则在术后10~12天拆线。贫血者,营养不良,年老体弱者可推迟拆线。&
第二节 &妇科阴道手术常规&
一、术前准备&
1.入院常规检验同腹部手术。&
2.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增加血糖、血脂测定。&
3.已婚妇女常规检查白带及阴道清洁度。&
4.常规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老年妇女须加作宫颈管刮片检查,癌症可疑者作宫颈活检。&
5.贫血患者术前须纠正血色素升至90g/L以上。&
6.术前阴道准备&
(1)术前3~5天,每日坐浴1~2次(有阴道出血者除外),清洁液可用1/5000pp粉水,呋喃西林溶液或1&来苏儿溶液,必要时雷夫诺尔纱布阴道填塞,子宫全切者,术前3日用碘伏消毒阴道,每日一次。&
(2)凡白带清洁度在Ⅲ°以上和查到滴虫、霉菌或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均须每日擦洗阴道一次,并根据病原体选用阴道栓治疗至白带复查阴性后方可手术。&
(3)术前晚和术前2小时各行阴道消毒一次。&
7.肠道准备&
(1)凡作尿瘘、粪瘘修补术,会阴Ⅲ°陈旧裂伤修补术和人工阴道手术者均须作术前肠道准备。&
(2)术前3日进食无渣半流质。&
(3)术前3日服氟哌酸、灭滴灵等肠道消炎药物。&
(4)术前清洁灌肠,包括手术前晚用肥皂水灌肠2次,手术前3小时再用肥皂水灌肠若干次至肠内容物排尽为止。&
8.术前一日准备会阴部皮肤,请麻醉科会诊,作普鲁卡因皮试以及备血等与腹部手术相同。&
9.送手术室前免插导尿管,免涂1%龙胆紫。&
二、术后处理&
1.卧位:一般采用平卧位。&
2.测血压:根据手术大小和麻醉种类而定,一般在全麻及硬膜外麻醉和阴道大手术的患者测血压次数同腹部手术后,局麻和骶麻手术后可酌情减少次数。&
3.注意阴道出血及外阴敷料有否渗血。&
4.阴道内填纱布者一般24小时后取出,最迟不超过48小时。&
5.术后饮食,一般阴式手术同腹部术后相同,会阴Ⅲ°陈旧裂伤或粪瘘修补术后患者须服流食,三日后改无渣半流质,术后五日后普通饮食。&
6.术后留置导尿管按手术种类不同而定,一般留置2~3天,阴道大手术如外阴癌根治术和人工阴道术后须留置7天,尿瘘修补术后留置7~14天。&
7.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擦拭阴道口,尿道口和会阴创口2次,并更换消毒敷料,每日更换尿袋一次。用氯霉素眼药水滴尿道口数滴,每日2次。&
8.术后下床时间,除阴道大手术后须卧床一周外,一般鼓励早期起床活动。&
9.术后药物治疗,补液和止痛剂应用同腹部手术后,选用广谱抗菌素预防感染。&
10.外阴部丝线一般在术后5天拆除。&
第三节 &宫腔镜治疗常规&
一、适应证&
1.子宫内膜息肉。&
2.子宫粘膜下肌瘤4~5cm。&
3.久治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排除恶性疾患。&
4.宫腔粘连分离。&
5.子宫纵隔切除。&
6.子宫内异物取出。&
二、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急性盆腔感染。&
(2)心、肝、肾功能衰竭急性期及其他不能胜任手术者。&
2.相对禁忌证&
(1)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
(2)宫颈裂伤或松弛,灌流液大量外漏者。&
(3)子宫屈度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
(4)痛经,同时子宫>10周,高度怀疑子宫腺肌症者。&
(5)对本术旨在解除症状,而非根治措施,无良好心理承受力者。&
三、术前准备&
1.详细询问病史&
&内膜切除选择对象大多为>40岁患者,较年轻患者应先行激素治疗。&
&生育情况,未产妇需术前扩张宫颈,成功的内膜切除术可致无月经和不育。&
(3)术前出血情况及既往子宫手术史。&
2.全身体检&
(1)血压、脉搏及全身体检。&
(2)妇科检查
&子宫、卵巢情况,宫腔>12cm手术困难。&
(3)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滴虫、霉菌及清洁度检查。&
(4)妇科B超
&全面了解子宫体大小,内膜宫腔线回声情况。&
(5)血常规、凝血系列、尿常规、肝、肾功能、肝炎分型、梅毒+艾滋病抗体。&
(6)心电图、胸透,必要的内科病检查。&
(7)宫腔镜检,提供有关子宫大小、形态、宫腔形态、有无息肉及粘膜下肌瘤。内突及变形等准确信息,估计手术的可能性和难易度,并可定位活检。&
(8)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
3.手术时间选择 &以月经净后一周为宜。&
4.手术前晚可用扩张棒或海藻棒扩张宫颈。&
5.手术日早晨禁食,不排尿,以便于术中B超监视。&
6.操作者的准备,预先对手术中所使用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进行检查,切割环应有一定数量的储备。&
7.麻醉选择 &脊椎麻醉或静脉麻醉。&
四、术前子宫内膜药物预处理&
B超测定内膜厚3mm以下为合适,常用药物有:&
1.达那唑200mg,2~4次/d P.O.,4~12周。&
2.内美通2.5mg,2次/W P.O.,4~12周。&
3.GnRH-a&
(1)曲普瑞林3.75mg,1次/28天 im,用1~3次。&
(2)戈舍瑞林3.6mg,皮内埋置。&
4.也可用术前负压吸宫术以减少内膜厚度。&
五、术后监护处理&
1.术后第一日静滴抗生素预防感染。&
2.观察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如术时所用的灌流液温度过低,术后病人会出现体温下降及寒战,应采取保温措施。&
3.出血:给宫缩素,和止血三联。术中放置球囊导尿管者,术后4~6h取出。有急性活动性出血者,必要时再次宫腔镜下电凝止血。&
4.饮食 &禁食6小时。&
5.低钠血症的治疗:&
(1)轻度: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
(2)中重度:一般常用3%或5%的氯化钠溶液。&
计算公式:&
所需补钠量=(血钠正常值-测得血钠值)&52%&公斤体重&
(3)补高渗盐水时需注意&
①开始先给总量的1/3或1/2,然后根据检测值调整。&
②忌大量补液,然后再补钠。&
③输液局部用热毛巾湿敷,预防血栓性静脉炎。&
6.低血钾的治疗,发生水中毒,使用利尿剂时有低钾情况时需及时纠正。&
7.术后排液约4~6周,如有异常者,可对症治疗。&
第四节 &腹腔镜治疗常规&
一、适应证&
1.输卵管妊娠。&
2.输卵管系膜囊肿。&
3.输卵管因素的不孕症,行分离粘连整形、输卵管造口术。&
4.卵巢良性肿瘤。&
5.多囊卵巢打孔术。&
6.子宫肌瘤,行剔出术或子宫全切术。&
7.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8.盆腔脓肿,行引流术。&
9.输卵管结扎术。&
二、禁忌证&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2.盆腔肿块过大,超过脐水平者。&
3.凝血系统功能障碍。&
4.膈疝、脐疝。&
5.腹腔内广泛粘连。&
6.弥漫性腹腔炎或腹腔大出血。&
7.急性盆腔炎。&
三、术前准备&
1.详细采集病史,准确掌握手术性腹腔镜指征。&
2.术前检查,同一般妇科腹部手术,但对病人应进行腹腔镜手术前的心理指导,使其了解其优越性及局限性,取得可能由腹腔镜转为立即行开腹手术的允诺。&
3.肠道、阴道准备,同妇科腹部手术。&
4.腹部皮肤准备,尤应注意脐忆的清洁。&
5.术前一日晚饭后禁食。&
6.术前晚及次日晨灌肠。&
7.体位:术时取头低臀高位的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无性生活者不用举宫器)。&
8.麻醉:全麻。&
四、术后常规&
1.监测血压、脉搏、呼吸。&
2.6小时后进半流质,24小时后拔尿管。&
3.术后上腹不适及肩痛,给予头低臀高体位,注意术后应尽量放尽腹腔余气。&
4.术后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五节 &子宫动脉栓塞术常规&
1.适应证:&
(1)子宫肌瘤
&年龄<50岁,要求保留子宫者。&
(2)子宫腺肌症
&年龄<50岁,要求保留子宫者。&
(3)宫颈妊娠 &可耐受子宫动脉栓塞时。&
(4)产后大出血,除软产道裂伤,并可耐受子宫动脉栓塞时。&
(5)无其它手术禁忌证,如穿刺部位感染等。&
(6)对于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除非急诊止血需要,一般不宜首选动脉栓塞。&
(7)自愿接受UAE治疗。&
2.子宫肌瘤选择标准:&
(1)单发肌瘤直径在4cm以上,或多发肌瘤,最大直径在4cm以上者。&
(2)浆膜下肌瘤不在选择范围。&
3.禁忌证:&
(1)存在血管造影检查的禁忌证,包括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异常。&
(2)妇科急、慢性炎症,未能得到控制者。&
(3)经碘过敏试验阳性者不再是血管造影的绝对禁忌证。&
(4)其他相对禁忌证,包括绝经后(存在出血症状者例外),严重动脉硬化及高龄患者。一般情况,子宫肌瘤在绝经后肿块可自行缩小,部分症状可消失,严重动脉硬化及高龄患者盆腔动脉迂曲明显,插管难度大,难以彻底栓塞肿瘤血管。&
4.术前准备:&
(1)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血凝系列、肝炎分型、肝肾功能、梅毒及艾滋病初筛。&
(2)心电图、胸片。&
(3)碘过敏试验。&
(4)记录月经周期、月经量、持续时间。&
(5)妇科检查
&除外妊娠及盆腔其它疾病,对以出血症状为主者,应在治疗前3个月内行子宫内膜活检,除外肿瘤及内膜不典型增生导致的出血。&
(6)术前常规行超声波检查,测量子宫及肌瘤的大小(包括纵径、横径、前后径),便于与术后比较。有条件者行MRI检查。&
(7)除外各重要生命器官的严重疾病,评价能否耐受栓塞。&
(8)栓塞时间
&除急诊止血外,一般应避开月经期,以月经后3~7天,月经前1~2周为宜。&
(9)术前谈话
&与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告知栓塞的预期效果、花费、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如臀部疼痛等),一般由妇科医师和造影室医师共同进行。&
(10)术前1天给予广谱抗生素,肌注或静滴。&
(11)术前手术常规准备。&
(12)术前30分钟给予镇静剂,必要时置尿管。&
5.栓塞剂的选择&
(1)年轻患者
&价廉的中效可吸收明胶海棉颗粒。&
(2)年长患者
&长效聚乙烯醇颗粒,白蒿粉、真丝、丝段。&
颗粒越小,去血管化作用越强,效果越好。&
6.栓塞后注意事项&
(1)加压包扎穿刺部位,压砂袋6h。&
(2)穿刺侧下肢绝对制动6h,平卧12h。&
(3)注意双足背动脉搏动及下肢皮肤温度、色泽触觉改变。&
(4)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形成。&
(5)术后应用抗生素,置尿管24h。&
7.疗效评价&
(1)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50%为显效。&
(2)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缩小20~50%为有效。&
(3)月经量减少不明显,肌瘤体积缩小<20%为无效。&
(4)月经量计算法
&以术前患者经期所用卫生巾数为基数(即10%),术后所用卫生巾数与术前对比所得百分数。&
(5)子宫肌瘤体积计算:&
①π/6ABC(A、B、C分别为子宫及肌瘤的三维经线值)。&
②多发肌瘤体积为各肌瘤体积之和。&
第二章 &产科手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 &会阴切开缝合术&
一、手术指征&
1.会阴较紧的初产妇。&
2.初产妇臀位。&
3.胎头过大。&
4.阴道手术助产者,如产钳术、胎头吸引术。&
5.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二、注意事项&
1.切开后即用纱布压迫止血,偶有小动脉明显出血者,用1号丝线结扎。&
2.缝合时注意恢复其解剖关系,注意阴道口的对合。&
3.缝合肌层必须达到止血和关闭死腔的目的。&
4.注意缝针及线切勿穿过直肠粘膜,术后常规肛查。&
5.缝合结束后须检查有无纱布遗留于阴道内。&
第二节 &产钳术常规(低位产钳)&
一、适应证&
1.第二产程延长。&
2.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如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等。&
3.胎头吸引术失败。&
4.剖宫产时协助胎头娩出。&
二、产时应具备的条件&
1.无明显头盆不称。&
2.宫口已开全。&
3.胎儿存活。&
4.胎膜已破。&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导尿,查清胎方位,正确放置产钳,以免母婴双方严重损伤。&
2.牵引时均匀用力。&
3.胎头即将娩出时,应停止用力,缓慢娩出,以免发生严重撕裂。&
4.目前中、高位产钳因其对产道及胎儿损伤较大,多不采用,而改行剖宫产术。&
第三节 &胎头吸引术常规&
一、适应证&
1.第二产程延长。&
2.因产妇或胎儿情况需缩短第二产程者。&
3.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需持续牵引压迫出血。&
4.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手法回转困难者。&
二、应具备条件&
1.无头盆不称。&
2.胎位为顶先露,如为面先露则用产钳较为适当。&
3.宫口开全或近开全。&
4.胎膜已破,胎儿存活。&
三、注意事项&
1.负压宜缓慢形成需3分钟左右。&
2.检查有无漏气或滑脱现象。&
3.两次吸引器滑脱者应改用其他方法。&
4.宫缩差者先加强宫缩后上吸引器。&
5.牵引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6.牵引时均匀用力,按分娩机转进行。&
第四节 &剖宫产术常规&
一、适应证&
1.产道梗阻,如头盆不称,盆腔内或阴道内肿瘤等。&
2.产力异常: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治疗无效者。&
3.胎儿因素:横位、颜面位、巨大儿、臀位、联体畸形儿、胎儿窘迫等。&
4.胎儿附属物异常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还纳无效而胎儿成活者。&
5.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子 &前期重度,子
&,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等。
&      6.切盼活婴:以往有不良分娩史而胎儿未成活,或高龄初产妇等。&
二、术前准备&
1.术前腹部皮肤准备,留置导尿管。&
2.择期手术者,手术前日应少进食,手术当天早上禁食。&
3.早破膜感染病人,术前应用抗生素。&
4.术前备血,贫血者酌情输血。&
5.术前4小时禁用呼吸抑制剂:如吗啡,杜冷丁等。以免影响新生儿呼吸功能。&
6.备好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子
&抢救药品。&
7.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工作。&
三、术后处理&
1.剖宫产切口处理与一般腹部手术创口相同。&
2.留置导尿管1~2天。&
3.加强宫缩,术后可用宫缩剂3天。&
4.酌情使用抗生素及补液。&
5.每日会阴护理,保持会阴清洁。&
6.术后第2日查血、尿常规。&
7.拆线时间根据缝合方法选择。&
第五节 &催产素引产常规&
一、适应证&
1.继续妊娠对母体不利者,如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无效者,妊娠合并糖尿病等。&
2.妊娠已过期,胎儿情况良好。&
3.胎儿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
4.死胎。&
5.胎膜破裂达24小时,宫缩仍未发动者。&
二、禁忌证&
1.明显头盆不称,横位,骨盆狭窄者。&
2.有产道阻塞者。&
3.子宫有较大疤痕者,如有剖宫产史或大肌瘤挖出者。&
4.初产妇臀位,估计阴道分娩有困难者。&
由于个体反应不同,以低浓度静脉滴注法为宜。先用5%G.S500ml+催产素2.5U,调整滴速为4~5滴/min(1~2mu/min)开始,根据有无宫缩进行调整,一般不超过30~45滴/min(10~115mu/min)。使宫缩发动且持续有效,一般为持续40~60秒/间隔2~3分钟。维持宫腔压力达50~60mmHg。&
四、注意事项&
1.滴注前全面询问病史和检查,注意有无引产禁忌症。&
2.应采用低浓度静滴方法,禁止催产素肌注或滴鼻方法。&
3.一次引产用液不超过1000ml,不成功时,第2天可重复应用,如连续3天引产未成功可改用其他引产方法或休息1~2天,再行催产素引产。&
4.催产素滴注时,须有专人观察孕妇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宫缩频率和强度及胎心情况,若10分钟内宫缩超过5次,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胎心率>160次/分,<120次/分,应立即停滴催产素。&
5.催产素半衰期为1~6分钟,停药后能迅速好转,必要时加用镇静剂。&
6.如应用催产素过程中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
7.由于催产素有抗利尿作用,可出现尿少,应警惕水中毒发生。&
第六节 &人工破膜常规&
一、适应证&
1.羊水过多症。&
2.胎盘早剥或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一般情况尚好者。&
3.妊娠高血压疾病不应继续妊娠者。&
4.过期妊娠。&
5.胎头已衔接,宫口扩张≥3cm,无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者。&
二、注意事项&
1.破膜前必须检查有无脐带先露,破膜应在宫缩间歇,下次宫缩将开始时进行,破膜前听胎心。&
2.破膜后术者手指应停留在阴道内,经过1~2次宫缩待胎头入盆后,术者再将手指取出。破膜后立即听胎心一次。&
3.对羊水过多者,宜行高位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防止羊水流出过急而引起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
4.用Bishop评分评估人工破膜的效果,≤3分,人工破膜均失败,应改用其它方法。4~6分,50%患者成功,7~9分,80%患者成功,>9分均成功。故宫颈成熟度差者,破膜前宜用苯甲酸雌二醇药促进宫颈成熟。&
5.破膜后6小时尚未发动宫缩,应静滴催产素,如>12小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6.活跃期停滞,破膜后1~2小时宫缩仍未转强者,应加用催产素静滴。&
第七节 &毁胎术常规&
毁胎术有穿颅术、断头术、内脏剜出术、锁骨切断术等。&
【适应证】&
1.头位死胎或死产,胎头不易娩出。&
2.臀位死胎,后出胎头困难者。&
3.忽略性横位胎儿已死亡。&
4.胎儿腹腔肿瘤或器官异常阻碍分娩者。&
5.联体畸胎。&
【应具备的条件】&
1.宫口开全或近开全。&
2.无先兆子宫破裂。&
【注意事项】&
1.术前导尿排空膀胱。&
2.避免暴力操作,阻止母体软组织损伤。&
3.术后探查宫腔及软产道,如有裂伤应及时处理。&
4.常规使用抗生素。&
第八节 &会阴三度裂伤修补术常规&
分娩引起的严重会阴撕裂,肛门外括约肌断裂,甚至阴道直肠膈及直肠前壁撕裂,应及时修补,以免排便失控。&
【术前准备】&
直肠壁撕裂者,可用1:2000洗必泰溶液或0.1%新霉素溶液清洗伤口。&
【术后注意事项】&
1.每次便后,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
2.应用抗生素,防止肠道细菌感染。&
3.术后进半流食5天。&
4.术后3天内服鸦片酊,抑制肠蠕动。&
5.术后第3天起,每日服石蜡油30ml,防止便秘。&
6.不宜灌肠或服泻剂,排便时忌用力。&
7.术后6天拆线。&
第九节 &妊娠期子宫颈内口缝合术常规&
【适应证】&
1.宫颈内口松驰而导致习惯性晚期流产或早产者。&
2.前置胎盘、阴道出血、胎儿尚小者。&
【注意事项】&
1.时间选择:孕14~18周时行宫颈内口缝合术。&
2.术前及术后3日静滴硫酸镁或给予镇静剂,以防子宫收缩。&
3.术中行骶麻,以利操作及减少对孕妇的刺激反应。&
4.宫颈缝合线宜在妊娠38~39周时拆除,如需剖宫产术,可在手术后拆除缝线。&
5.术后如发生明显流产或早产先兆,药物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拆除缝线,以免造成宫颈裂伤。&
6.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
第十节 &外倒转术常规&
【适应证】&
1.妊娠32周以上的臀位,横位及斜位。&
2.其他纠正胎儿方法失败者。&
【应具备的条件】&
1.单胎,胎心正常,无脐带绕颈者。&
2.胎膜未破有适量羊水。&
3.无子宫畸形,无子宫壁疤痕者。&
4.无明显骨盆狭窄。&
5.先露部未入盆或虽已入盆但能退出者。&
6.无产前出血史。&
7.无高血压或妊娠高血压疾病。&
【注意事项】&
1.避免暴力,以防胎膜早破或胎盘早剥。&
2.如子宫易被激惹,不宜继续进行操作。&
3.术后胎心改变者,应严密观察,一般4~5分钟后即可恢复,如果半小时后胎心仍未恢复,可能脐带受压,应转为原胎位。&
4.如术后胎动剧烈,应松解腹带后复查。&
第十一节 &新生儿窒息复苏常规&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或数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
1.出生时不哭。&
2.呼吸浅表不规则或无呼吸。&
3.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
4.心率缓慢<120次/分,心音弱。&
5.四肢肌张力减弱消失。&
6.对刺激(弹足底或插吸痰管)反应减弱或无反应。&
(一)初始复苏阶段&
1.参加复苏人员
&助产士、妇儿医师、护士。&
2.即刻初评
&R<40次/分,P<100次/分,肤色青紫。&
3.即刻保暖
&拭干皮肤、放好体位、吸净气道、刺激呼吸20秒内完成。&
&30秒后再评估,5分钟二评,10分钟三评,R>40次/分,P>100次/分,肤色转红,观察30分钟,转入母婴同室。&
(二)机械复苏阶段&
1.30秒后再评估时,如无呼吸或只有喘息,P<80次/分,肤色紫白,哭声弱。&
2.即刻人工呼吸,复苏囊或气管插管、胸外按压、吸氧。&
&2~5分钟后再评估,自主呼吸建立,P>100次/分,肤色转红,停人工呼吸,停胸外按压,间断吸氧气。&
4.观察30分钟,逐步撤掉机械复苏。&
5.转入母婴同室。&
6.复苏囊正压呼吸2分钟以上,应加插胃管以防腹胀。&
(三)药物复苏阶段&
1.2~5分钟后再评估时,仍无自主呼吸:P<60次/分,肤色未转红,进行药物复苏。&
2.四种方案可酌情选择&
(1)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皮下/气管/脐内均可5分钟后重复给。&
(2)NaHCO33~5ml/kg稀释1倍,先通气,慢给药,不过量。&
(3)扩溶:2:1液,血浆、白蛋白。&
(4)纳络酮0.1mg/kg单次给,仅限于产前4小时用过杜冷丁者。&
3.阿氏评分≥6分,平稳后可转入儿科ICU。&
注:1、重度窒息复苏效果不好者应除外膈疝,“呼吸兴奋剂”利少弊多应不用。&
2、废弃:拍、打、倒提、刺人中、屈曲下肢扎涌泉;可拉明,洛贝林和三联。&
3、擦口腔、捅鼻腔、酒精刺激不可取,口对口吹气不首选。
如果你需李晓东律师具体帮助,可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重视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前准备工作--《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24期
重视妇产科腹部手术术前准备工作
【摘要】:正2009年~2010年3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采取了针对性预防措施,开腹手术是基层医院最常采用的手术方法,随着剖宫产率、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增长,开腹手术相应增多。但由于病情差异、技术水平高低,术前准备不足,临床不断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者造成终身痛苦,甚至危及生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713【正文快照】:
2009年~2010年3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采取了针对性预防措施,开腹手术是基层医院最常采用的手术方法,随着剖宫产率、子宫肌瘤发病率的增长,开腹手术相应增多。但由于病情差异、技术水平高低,术前准备不足,临床不断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者造成终身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应引以为戒,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来梅;;[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刘芳林;朱红梅;赵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周星火;;[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江琳;;[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郭垒;;[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朱婷婷;苏双艳;;[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章小宝;;[J];安徽医学;2009年02期
刘萍;;[J];安徽医药;2008年11期
陶红;江飞云;汪光慧;;[J];安徽医药;2009年08期
余红;汪光慧;张岚;;[J];安徽医药;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克燕;谢红梅;代思瑞;;[A];第二届西部地区(12省区)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温小英;;[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飞;[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宫艳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瑞萍;[D];吉林大学;2011年
朴连花;[D];吉林大学;2011年
刘春艳;[D];吉林大学;2011年
徐丽娜;[D];暨南大学;2011年
李毅飞;[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韦芳秀;[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秦亚玲;[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苏红;[D];山东大学;2011年
黄太胜;[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娜;孙丽君;;[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张田欣;;[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5期
王宏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孙琴;;[J];中外医疗;2009年29期
李国华;;[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年05期
姚金香;杨玉环;;[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24期
赵艳秋;;[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7期
朱志云;梁伟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0期
宋孟霞;;[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2期
钟旭英;;[J];中外医疗;2010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文兵;屈王蕾;陈萍;吕卫国;;[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王小红;;[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四届全国学术论文报告会暨基因科学高峰论坛论文专辑[C];2008年
熊正爱;邹建中;陈文直;丁勇利;王智彪;;[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孟安琪;王岩;;[A];全国第七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7年
王敏;刘群;王静云;何旖旎;岳阳;王欣彦;高山;;[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赵铁男;葛东庆;高菁;袁人萍;;[A];第十三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郑荦;白华;;[A];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金仙玉;武卉;;[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邵元平;解顺平;陈文琼;闫丽;张丽芳;;[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邱冬;王艳;李加平;龙劲松;刘伟如;;[A];第一届全国妇产科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陕西省宝鸡市卫生局
韩咏霞;[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张颖;[N];文汇报;2008年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N];健康时报;2009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
朱兰;[N];健康报;2010年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朱丽丽;[N];保健时报;2006年
白明云 实习生
殷丽娜;[N];凉山日报(汉);2010年
曲成业;[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主任医师张震宇博士;[N];保健时报;2004年
金文;[N];江苏经济报;2000年
倪虹;[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正香;[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范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李坤寅;[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自辉;[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健;[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孟欣;[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游永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沙小丹;[D];复旦大学;2012年
曾菲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柳英兰;[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文华;[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刘涛;[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梁丽;[D];郑州大学;2010年
邢妍;[D];南昌大学;2010年
苌丽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由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董海平;[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黄秀;[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吴志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高磊;[D];青岛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剖宫产手术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