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哲淘宝店哲学知识分析习惯是导师

哲学基本知识
我的图书馆
哲学基本知识
哲学基本知识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哲学思想萌芽于原始社会,系统的哲学思想是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形成的。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哲学学说总是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存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通常反映先进阶级的进步要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一般反映保守的或反动的剥削阶级的利益。哲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史,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相互斗争、竞长争高的历史。19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的优秀传统,总结了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和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使人类哲学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级。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也称哲学的根本问题或哲学的最高问题,即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则属于唯心主义。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世界是不是可以认识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是肯定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即为可知论;凡是否认或至少否认有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即为不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区分各种哲学派别的标准,是理解全部哲学发展史的基本轴线,也是一切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方法论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方法论和世界观是一致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用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去指导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就是形而上学方法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去指导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人类认识史上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而唯物辩证法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力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正确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承认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是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唯物主义一般是进步阶级的世界观。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级,相应地,具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成就。它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缺陷,是唯一科学、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它错误地回答了意识和物质即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它根本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真实关系。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精神看做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存在于“我”的意识之中,是“我”的感觉、观念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世界理性”、“理念”、“绝对精神”等。唯心主义是信仰主义的一种精巧圆滑的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通常是反动阶级和保守势力的世界观,是反动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和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奴役的工具。
物质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着无限多样的形态,无穷的变化发展,但归根结底都是客观实在,都是物质。意识只是高度发展的物质的产物。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物质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存与亡,只是物质具体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上一切现象(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不能把这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相混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物质的特殊属性、结构和具体形态的认识会不断改变和深化。而哲学的物质范畴,则是永远不会陈旧和被推翻的,只会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证实和丰富。
运动指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与物质不可分离。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和物质一样,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是永恒的。运动的动因在于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矛盾是物质运动的源泉。在矛盾的推动下,物质运动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根据科学已达到的认识,可以归结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唯心主义否认运动的物质主体,认为运动是某种精神活动或“神”的作用。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把静止绝对化。
静止即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某种特定物体在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暂时的、有条件的。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正确认识物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相对静止,人们才能把握事物的质,认识事物,才能对事物的运动进行测量和计算,才能在事物不具备质变条件时促进事物的量变,为质变做准备。形而上学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也就否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否定了事物的存在。
时间与空间
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空间指物质运动的伸张和广延性,它表示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特性。空间具有三维性,即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现实的空间只能是三维空间。时间和空间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时间和空间也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的。它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也是不存在的。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即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但对于每一个具体事物来说,时间和空间又是有限的。在时间上,它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在空间上,它有特定的形状、大小并处于一定的位置。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意识是高度发展、高度完善并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是人脑所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由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由一般动物的心理到人的意识这样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意识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伴随着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从意识的本质上看,它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也是对物质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它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形成感性认识,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形成理性认识,直至指导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辩证法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看作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自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运动的结果。辩证法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自发)辩证法、近代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全新阶段,是唯一科学的辩证法。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辩证法相对立,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有变更,而这种变化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亦称玄学,在古代便已产生,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但从本质上说来,它同唯心主义密切联系着,也常被神学所利用。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它又是普遍的,即任何事物,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间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和其他事物或要素不相联系的事物或要素,是不存在的。联系的形式复杂多样。从联系的地位看,有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从联系的性质看,有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从联系的范围看,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从联系的环节看,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如此等等。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具体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可变的。
发展是指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运动变化的高级形式,即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形而上学把发展看成是量的减少和增加,是重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当然是错误的。
规律也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而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其发展规律也不相同。按其内容和所属领域不同,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通过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认识规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规律,并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规律偶像化,否认人在规律面前的作用。二者都是错误的。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范畴。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表明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则表明矛盾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它们同时存在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单有任何一个,都不能成为矛盾。矛盾就是双方既对立又同一的联系。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整个世界充满着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既同一又斗争,从而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
内因与外因
内因与外因即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因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也就是内部矛盾。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则是外部矛盾,即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所以,内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具体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时,既要看到内因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在坚持“内因论”的前提下,不忽视外因的作用。我们党的“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就是以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为理论依据而制定的。形而上学则与之相反,主张“外因论”。片面夸大外因的作用,错误地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完全是由外力推动的。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反映矛盾的绝对性或共性。它包括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处处有矛盾;其二是说,每一事物发展进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充满着矛盾。矛盾的普遍性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就能把握事物共同的本质,明确正确解决具体问题的总方向,并学会和运用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这是科学认识的基本前提。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存在的相对性。它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世界上各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自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是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有着复杂多样的情形: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自己的特殊矛盾;同一运动形式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都各有其特点;不同的矛盾及矛盾的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有其特殊性。在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在一个矛盾统一体中,还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解决形式也各有其特殊性,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矛盾的特殊性就不会有矛盾的普遍性。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科学地认识事物,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说,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给予我们的方法论指导。列宁说,对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量变是同质变相对的事物变化的基本状态之一,指事物量的变化,表现为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组成该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它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是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量变由事物的内部矛盾所引起,事物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
在量变进程中,一方面保持着事物质的稳定状态,体现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又积累着破坏事物的稳定状态的因素,为事物的质变做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量变只有和质变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只承认量变而否认它和质变相联系,会陷入庸俗进化论的泥潭。
质变也称突变或飞跃。它同量变相对,是事物变化的基本状态之一。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急剧的、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质变根源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由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所引起。质变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量变的必然趋势,又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具体事物的转化,是通过质变来完成的。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质变的形式通常分为爆发式的飞跃和非爆发式的飞跃。只承认质变,而看不到量变的积累作用。会陷入激变论的形而上学的错误中。
肯定同否定相对,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某一事物为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事物的肯定是事物的规定,规定是一种确定的界限。当肯定某事物于一定界限之内,同时也就意味着对于这个界限之外的排除。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肯定了某物为某物,也就否定了某物为他物。肯定离不开否定,离开否定的肯定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孤立地看待肯定和否定,认为肯定就是绝对地肯定,不包含否定的肯定。
否定同肯定相对,指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它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某种外力的作用,不是主观的、任意的否定。它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腐朽的东西,保留了其中积极的东西,同时又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即人对客观对象的能动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在实践中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凡是经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反之是错误的认识,即谬误。唯心主义把认识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头脑里固有的,是主观自生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自独立于人脑之外的客观精神。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承认认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但不了解认识依赖于实践,也不了解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主体指具有社会本质的、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主体是人,但不是抽象的纯粹的生物学上的人,而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首先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的人。人作为主体具有多方面特征,主要有:第一,自然属性。人首先是客观实在的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分化的结果,并且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才能存在和发展。第二,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存在物。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人则通过劳动能动地改造自然。在劳动中,人不仅和自然界发生关系,而且和他人发生关系,生发出自己的社会关系。正是这种社会性的劳动,使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由一般的自然存在物上升为社会存在物,才确定了人在世界上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第三,思维属性。这是人作为主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自我意识的形成标志着人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主体。
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即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作为现实的认识客体,它只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只有进入主体实践和认识的范围内,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实在,才是客体。
客体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主体的实践水平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客观事物进入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内,成为客体。作为客体,它具有四大特性:第一,客观性。客体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依赖于主体意识的客观实在性。第二,对象性。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客体只有与主体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意义。第三,历史性。客观世界中,哪一部分、哪一层次成为客体,是受主体活动的历史条件制约的。第四,多样性。客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无非三类: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实践即“社会实践”,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点。它具有三种基本形式:一为生产实践。这是主体变革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二为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在阶级社会里,这种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三为科学实验。这是一种探索性、试验性的活动,是从近代生产实践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立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将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而越来越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和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归宿,归根到底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感性认识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接受客体和各种刺激信息加工而成的。感性认识以直接性为特点,它依靠生动、具体、直观的形象来反映客体。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基本的反映形式。这些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表面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感性认识是很重要的,它是认识的起点,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不可能有理性认识。而要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貌和事物的内部联系,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认识、感性经验的作用,认为感性认识无须上升为理性认识,轻视科学理论。这是我们进行认识和从事实际工作时要防止和纠正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
理性认识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材料的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它同感性认识有着质的区别。理性认识有三种基本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在人的理性认识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能孤立存在,三者往往结合在一起。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人们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对感性材料进行整理,经过科学抽象,从而达到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坚持这一点,在哲学史上就会出现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是标志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的一对范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歪曲反映。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在于:它们是否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二者检验的标准是实践。真理是具体而全面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谬误则相反,它是人们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造成。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不能混淆。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总是同谬误相互依存,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同其他认识一样,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但真理之为真理,不在于它的思想形式,而在于它借助这些思想形式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任何客观真理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内容,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人们对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同绝对真理相比,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具体的。从广度上说,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人们的认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上说,人们对客观事物只是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的,认识有待于深化。真理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人们认识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并在真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发展是由其内部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所推动而发展的,而这个发展的本身又是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的。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表现为社会革命。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是无产阶级制定战略和策略的理论基础,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又称唯心主义历史观,是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对立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历史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否认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否认社会发展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社会中存在的阶级斗争及其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着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有些旧唯物主义者曾力图用他们的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对反动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进行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作为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此外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和科学等社会观点和学说。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的反作用。腐朽反动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进步的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发展则起促进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既与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避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
生产方式也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人们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说明什么样的劳动者,采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作用于什么样的劳动对象来进行生产;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是说明劳动者在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下,在什么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什么样的分配关系中来进行生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既统一又斗争,构成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进而引起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革。这种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实现的。人类社会依次出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正是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的必然结果。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它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其基本内容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应当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与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这一点是客观的、必然的。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之间,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样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发展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人们必须在实践中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条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性质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腐朽的上层建筑,维护旧的经济基础,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先进的上层建筑,是改变旧的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能够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剥削阶级专政的社会里,这种矛盾表现为剧烈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有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但这种矛盾不具有对抗的性质,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改革上层建筑某些方面和环节的缺陷,从而促使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指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而是通过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来。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通过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不断地有秩序地得到解决。
阶级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领得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的社会集团。其实质是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社会划分为阶级,表明了人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阶级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在各个阶级社会里,都有两个基本的对抗性的阶级。不同的阶级地位决定着人们不同的政治立场和精神面貌。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必然引起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国家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机关。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原始社会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国家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又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而逐步消亡。国家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对内主要是实行阶级统治、调节社会关系、管理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等,对外主要是保卫本国的主权和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但由于国家的阶级性质不同,其职能的阶级内容和行使职能的目的也就不同。国家的历史类型有: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四种。前三种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后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由广大人民群众对反动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民群众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总称,其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进而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这一结论同历史唯心主义所宣扬的英雄史观划清了界限。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主要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个观点的基本内容就是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首先是劳动群众是认识、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其具体内容主要有: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群众观点,正确处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引导、教育、组织群众为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奋斗。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同人民群众建立密切关系并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具体运用,是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体现在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之中,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也称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是指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在内,它是对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法律制度服务。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先进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而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在同旧的社会意识形态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其中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阶级性最强烈、最鲜明,对其他各种意识形态有重大影响。哲学是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对其他意识形态具有指导作用。但社会意识形态各种形式的相互作用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基础制约的。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同样客观存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长期的任务。
文明相对于蒙昧、野蛮而言,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是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在物质和精神生产、生活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它表现为社会精神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又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两种文明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社会的改造和社会制度的进步的最终表现和客观标志。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同时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标志主要在于人类创造性的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的本质得以形成的基础。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人的本质:第一,人的生物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自然属性表现了人和其他动物的共同性,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能把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特点,如人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倾向、需要和欲望。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第二,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政治和思想关系,还有家庭亲属关系等等。而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全面把握人的本质,必须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进行综合考察。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动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具体历史性。总之,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以科学的历史观观察社会,对人的本质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实现的一项革命性变革。
人的价值即人与人的价值关系,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活动与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个人同他人、同集体、同阶级、同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具有社会性和具体历史性。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决不能只从社会给予个人这方面来谈人的价值,而应该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因为社会要能够提供实现其每个成员的人的价值的条件,首先就需要把它们创造出来,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在于看他的存在和需要是否从社会、从他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更重要的在于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了什么责任,做出了什么贡献。从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来看,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做出贡献;在我国,在今天,首先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顺应历史潮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集体主义精神,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
  方法论
  方法论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与处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任何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统一的,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反之亦然。因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
  唯物论&
  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识论上唯物主义是反映论
  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坚持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唯物论又分为:
&  机械唯物论:否认世界是心的世界,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物质是不发展的,不变化的。(毛)
&  朴素唯物论: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关于万物都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所构成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  唯物论是一元论哲学,决定论哲学,以及可知论哲学。
&  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无神论者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者,可以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唯心论
  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  认识论上的唯心主义是先验论
  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如“理念论”“因果报应论”“灵魂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界立法’等。&
  唯心论又分为:
&  主观唯心论:把世界的本原或本质归结为个人的感觉,精神或意识。认为世界的“精神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人的“心”、人的“理性”、“人的意志”。
  主观唯心论的极端主张是唯我论,认为“我”的感觉是宇宙的本原,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  客观唯心论:&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世界,人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
  把虚无缥缈的,存在那么一个地方的“精神” ,黑格尔叫“绝对精神”,柏拉图叫“理念世界”等非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程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
&  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是由人自觉选定的观点,是夸大人的自觉活动,否定社会规律客观性。
&  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夸大社会规律的必然性,否认人的自觉活动。
&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
&  &形而上学不变论
&  只承认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把相对静止绝对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不变化的,认为静止是绝对的,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从而否认运动。
  &相对主义诡辩论
&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如说“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万物只是一阵风,瞬息即逝,无法捉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非没有界限”。
&  机械论
&  把机械运动看成是物质运动的唯一形式。
&  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论的锐利武器。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离开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泉之水、无本之木。
  承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就是坚持了唯物论。如果否认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这在认识论上就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承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如果否认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上升关系,这在认识论上则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唯理论(唯物主义唯理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唯心主义唯理论除了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还否认理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经验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而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唯心主义经验论除了否认感性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还否认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不仅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各持一端,而且在认识论的前提上也是根本错误的,即都是否认反映论。
  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
  但是,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心主义。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毛泽东语),但从整体上都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思维方法上属于形而上学,因而都是错误的。
  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旧唯物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承不承认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实践和辩证法。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懂实践,不懂辩证法。
&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
  &(1)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的社食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2)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则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取决于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的对立。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唯心主义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必然同时坚持先验论。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①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个共同原则,因此称之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都坚持反映论(除庸俗唯物主义外)。
  ②反映论的基本观点包括:⑴客观世界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它是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⑶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③先验论(唯心主义认识论):主张人的认识先于客观物质、先于实践而存在。⑴主观唯心主义主张认识是对主观体验、感觉和心灵的把握;⑵客观唯心主义
  主张认识来源于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反映论有辩证反映论和形而上学反映论的区分。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机械的,消极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它的两大缺陷是:a.不懂得实践的观点,不懂得认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b.不懂得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一切认识论即唯心论的先验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缺陷都是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一元论
  一元论哲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即承认世界有一个本原。
  一元论是认为世界万物只来自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它可以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精神。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分歧是关于世界本质的分歧
  两元论
  二元论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二者独立,性质不同。其典型代表17世纪法国的笛卡尔。
  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割裂了物质和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二元论不等同于唯心主义,是想凌驾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上,建立第三条中间的哲学路线,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独立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之外的哲学是不存在的。这样二元论必然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由于它承认有一个独立的精神本原存在,这样二元论摇来摇去,最后最容易倒向唯心主义,这是由二元论的哲学特点所决定的。
&  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因此二元论是错误的。
&  可知论
  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彻底的唯心主义也主张可知论,它把思维和存在看作是一个东西,因而也就取消了人能否认识世界的问题。
  不可知论
  认为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能认识或不能完全认识的。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贬损人的理性,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错误实质是否认了感觉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不可知论的主要的著名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
&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  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
&  决定论
  承认规律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一般来说属于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是伪决定论。
  非决定论非决定论是否认规律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的哲学和学说, 属于唯心主义。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把一切都看成是纯粹偶然的。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既会导致唯意志论,也会导致宿命论。
&  在决定论内部根据是否承认主体选择性即主观能动性,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
  机械决定论
  (旧唯物主义)只承认规律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否认意识能动性、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偶然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主张一切现象都是纯粹必然的。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是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是历史宿命论。
&  辩证决定论是既承认规律性、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必然性,又承认意识能动性、因果联系复杂性、偶然性的哲学观点和学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辩证唯物主义是辩证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和机械决定论。
&  唯心主义上层建筑决定论
  片面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和自发论,忽视和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
&  意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
&  物活论(万物有灵论)
&  违反了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这个正确地判断,认为动物能制造感觉的工具;认为动物的意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认为动物能提出改造世界的蓝图,能控制情感。就是犯了物活论的错误。
&  本体论
  是关于世界本身的存在和本质的理论,就是世界是什么的理论。以叔本华、尼采、伯格森以及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则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注重对人的内心生活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入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对本体论层面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
&  两点论
  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是一分为二地全面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一点论
  就是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只看到一种矛盾或矛盾的一个方面。它是形而上学的。
  重点论
  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在多种矛盾中,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
  均衡论
  否认重点,把各种矛盾或矛盾两方面平均看待。
&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
  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则:&a.“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辩证法的“两点论”包含着“重点论”;“重点论”则以“两点论”为前提,没有两点就无所谓重点;“重点论”是“两点论”的进一步深化。(两者的关系)。&b.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反对片面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抓住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重点抓全面是一项基本的方法。&c.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和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要反“左”防右,反右防“左”,这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
&  真理一元论
  是唯物主义客观真理观
  真理是客观的,承认真是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真理是一元的,对于一个确定的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
  不论认识过程中得出多少结论,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才是真理。
&  真理多元论
  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主张真理因人而异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不承认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  激变论
  只承认事物的质变,否认事物的量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的错误。
&  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事物的量变,否认事物的质变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的错误。
&  循环论
  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必然导致悲观主义。
  直线论
  否认了发展的曲折性,必然导致盲目乐观主义。
  循环论和直线论都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诡辩论
  蓄意抹煞和混淆事物质的区别。
  知行合一论
  主观唯心主义(王阳明的)知行统一论。
  辩证唯物主义
&  教条主义者
  轻视感性经验,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的作用,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  经验主义者
  轻视科学理论,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绝对主义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
&  相对主义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
&  庸俗唯物主义
  19世纪中叶流行于德国的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德国的福阁特等,主要特点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把物质和意识等同起来,否认了意识的特殊性,把思维过程归结为生理过程,认为大脑产生思想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它维护资本主义,对抗马克思主义。
&  经验主义
  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只承认感性经验而轻视理性的作用,把局部经验看成是普遍真理,犯经验主义的一般是那种官僚的,把一切照搬。
&  形而上学
  也叫玄学,是和辩证法相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开念,形而上学,它的特点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认为事物之间是彼此孤立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是在外力作用下,数量增减或场所变更,而不是由于内因变化而引起的。本质上形而上学和唯心联系紧密。
  科学主义
  强调理性,推崇自然科学、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放弃和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研究,致力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语言分析,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内,哲学由此变成了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主义哲学主要包括:逻辑实证经验主义、语言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结构主义。
&  人本主义
  批判科学技术,反对理性,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主张哲学应抛弃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的本身,注重对人的内心生活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人本主义哲学主要包括: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伯格森的生命哲学、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和当代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特殊认识,对某些哲学问题的研究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总的来说,它们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
馆藏&2242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哲淘宝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