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2013年防沙带都在什么地方海事局2013招聘

生态康平绿色崛起 秀美康平富庶和谐
  核心阅读  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从过去的负生态、零工业、零服务业的单一农业贫困县,到今天的全国生态县,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康平县用几年的时间,征服了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山峰。  几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却着实考验着执政者耐得住寂寞、不唯GDP论英雄的政绩观。  “成也生态,败也生态。实践证明,没有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和利用,没有生态发展的标尺,一切都将回到原点。在康平,生态建设就是生产力。”康平县委书记王一兵如是说。  三年前,康平县立足县情,科学研判,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扛起生态先锋大旗,以卧龙湖保护和利用为出发点,全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按照“加强保护为先、改善生态至上、科学规划先行、合理加以利用、融入文化内涵”的原则,康平县围绕卧龙湖相继实施48个生态恢复、湿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如今,万顷烟波、荷香莲逸、鱼翔鸥映的卧龙湖迎来游客数十万人,辽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再现风姿。  拯救一个卧龙湖,收获一座新城。乘卧龙湖改造提升之东风,拥湖兴城战略迅速实施,一个13.5平方公里的新城里,整体搬迁入住的居民与美景相依,与幸福为伴。  充盈了一个卧龙湖,润泽康平发展的底气与信心。今年,康平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生态保护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生态环境是软黄金,更是硬吸引力。康平县不断夯实“生态立县”根基,做大经济发展主线,精心选商,贴心服务项目提速增效,打造辽北最佳投资洼地,向三次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体系阔步前行。  双轮驱动  快速提档升级  康平县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着力实施新城区、开发区“双轮驱动”战略,通过优化空间环境,筑巢引凤,强化项目建设,构建“产业支撑”,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为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我们始终把做优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紧紧抓住卧龙湖生态区保护与利用上升为“沈阳战略”契机,深入实施“拥湖兴城”战略,在高标准实施卧龙湖生态区建设工程的同时,重点实施了新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44项建设工程。通过4年的建设,一座宜居、宜商、配套完备的滨湖生态明珠城闪耀崛起,实现了卧龙湖生态区的保护利用与滨湖新城的建设相得益彰、互为动力、协调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湖”、多元育“湖”和品质建“城”、联动兴“城”目的,迅速成为三产服务业项目投资的热土。与此同时,工业开发区建设方兴未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康平开发区已成为辽北地区投资环境最佳园区,重大工业项目纷纷落地。  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在项目建设前期,通过“保姆式”专人服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银企对接等形式,全力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融资贷款等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县级领导包扶项目和定期调度、督察制度,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随着环境不断优化,项目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2014年,全县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2个,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0个,其中,工业项目5个、服务业项目4个、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均已开(复)工,10个项目总投资145亿元,今年完成投资53亿元。  下一步,我县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生态保护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推进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在一产上,深入实施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有机、绿色高端精品,不断壮大寒富苹果、花生、薯类等高效特色作物规模,并依托寒富苹果、康平地瓜、康平花生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电商特色村”,将康平的特色产品推向全国,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打造高产生态的“北方有机粮仓”。  在二产上,全面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依托新能源、新材料和通航配套产业及辉山乳业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脱盐乳清粉等生物技术工程项目,构筑工业高端引领、多元支撑的新格局,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高地。  在三产上,依托卧龙湖生态区和省级新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放大卧龙谷旅游集散中心、大辽圣市文化旅游商业街效应,打造集休闲、度假、养生、健体、文化、体验、商务等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型旅游目的地,建设沈阳城市北部生态会客厅。  总之,我们要通过三次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快速提档升级,加快实现富庶和谐秀美康平建设目标。  绿肾&&卧龙湖“满血复活”  几年前,卧龙湖就像一个干瘪而垂危的老人,被风沙抽干了水分,裸露的湖底成了大牧场。  拯救思路&&2011年7月,沈阳市将卧龙湖保护与利用上升为“沈阳战略”;同年,卧龙湖被列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按照一年启动建设、三年初具形象、五年基本完成的奋斗目标,康平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卧龙湖保护利用工程。  回生术&&3年来,康平县相继实施了引辽济湖、退耕还湿、湖心岛湿地多样性、滨湖生态湿地缓冲带、卧龙湖码头广场、湿地公园、滨湖文化广场、森林公园、环湖防护林等48个生态恢复、湿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目前已完工28项,卧龙湖生态保护、景观提升等方面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景区于6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展现出了风光旖旎、景致壮观的多彩画面,提前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年初具形象”目标,卧龙湖生态区保护与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成果&&2013年,卧龙湖以超1亿立方米的库容量达库容量最高水平,水质达到三类标准。在生态区内发现的禽类已达143种之多,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白鹤、丹顶鹤、白天鹅在此停歇、繁殖。  正能量&今日再提卧龙湖,她不再是康平的伤疤和隐隐的痛,而是滋养康平乃至沈阳的绿肾,更是一张靓丽多彩的生态名片。  生态凤凰台  引来法开署中国首个湿地项目栖息  卧龙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湿地保护项目&&利用法开署优惠贷款缓解卧龙湖湿地保护与资金不足的矛盾,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其尽早恢复原有风貌。项目于2013年10月落户康平卧龙湖开建,至2018年5月结束。  建设区位于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四周的实验区外,总占地面积为258公顷,主要建设内容卧龙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湿地水体与生态系统保护工程、生态旅游开发工程、湿地宣传教育工程和能力建设工程等五部分。项目总投资14634万元人民币。  该项目是法开署在中国的第一个湿地项目。法开署表示,卧龙湖项目已成为其湿地类典型示范性项目,是打开中国乃至全球的一张名片。对此项目,法国政府高层高度重视。  三大主题公园  提升康平都市生活品质  卧龙湖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前,康平县城无公园可逛。今年,随着卧龙湖重点生态项目推进,康平居民一股脑收获了多个体量大、品质高的公园。公园等休闲生态功能配套的完善,是锁定外商和游客的基本条件,更将提升康平居民迈向都市生活的品质。  投资3000万元、占地7.65公顷的滨湖文化广场项目,投资4680万元、占地7.4公顷的卧龙湖码头广场项目,投资5000万元、占地约70公顷的湿地公园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8公顷绿丘公园,以及投资7830万元占地17公顷的康平中心公园项目,均在今年竣工投入使用,她们或依湖挽带相拥、或与新城一脉相连,成为卧龙湖与新城最灵动的飘带,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  火红日子  拥湖兴城&顺山村整体“上楼”  现在,卧龙湖畔成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的主阵地。两年前,康平县从保护卧龙湖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出发,对卧龙湖边上的顺山村700多户居民实施整体生态搬迁,新居位于康平县发展的核心区功能区——滨湖新城。  滨湖新城位于康平县境内卧龙湖畔,占地13.5平方公里,2011年起,在“拥湖兴城”战略指引下,康平滨湖新城开建。几年来,康平县筹措资金42.8亿元,实施了43个城建项目,新城教育、文化、商业以及公建设施等陆续投入使用,城区面积扩大了近一倍。中央公园、滨湖文化广场等湖城之间生态景观带和园林绿地建设基本完成,新城绿化率达到32.8%。  滨湖新城建设以高标准现代都市的框架起步,高标准创新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造一座新城,如何让更多新城里的人尽快地融入城里“圈子”?康平县秉承“以文建城、以文兴业”的城市建设理念,规划建设了新的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和湖畔宜城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公共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企业的就业吸纳措施,助力“城镇化”向生态文明、富庶和谐新康平转型升级。  大美蓝天  “一根烟囱”工程&全省率先集中供热  蓝天多可贵,经历过雾霾天的人都知道。  “早晨一睁眼,窗户台夹缝玻璃里煤灰竟有半格尺厚。那些年,屋冷不说,一到冬天张嘴就是煤灰,心都蒙上一层阴影了。”回忆过去,在康平县中心广场上晒太阳的王大顺连连摆手。  今年冬天,王大顺的身心都很舒坦。康平县政府投资3.5亿元实施的“一根烟囱”工程,让康平县的天更蓝了,居民家中更是热起来。  2012年起,康平县以提高生态环境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实施国电康平电厂热电联网工程,通过铺设热网、建换热站等硬覆盖,使国电康平电厂的热气转换的热量直接输送到供暖住户家中,居民家中24小时持续供暖在22摄氏度以上,康平空气质量达到历史最优水平。  康平县负责人介绍,今年继续全力推进的“一根烟囱”集中供热工程,取得重大进展,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45万平方米(今年新增100万平方米),取暖期有效核减城区供暖燃煤75%以上,减少灰渣、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排放4.97万吨,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由此,康平率先成为辽宁省一县一热源供暖单位。预测显示,仅此一项,居民每年可降低因煤烟导致呼吸道疾病治疗的生活成本人均约150元。  绿肺&&“一区三带”深呼吸  康平县优化全域生态环境,形成了以卧龙湖生态区为核心,以东部辽河生态带、南部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北部辽蒙边界阻沙带为支撑的“一区三带”生态建设新格局,构筑起“秀美康平”的崭新框架,为沈阳乃至辽宁的生态安全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近3年来,康平县在森林绿化方面年均投入资金都在1.5亿元以上,持续筑牢沈阳乃至辽宁北部的绿色生态长城。  高标准建设了长128公里、宽3公里的辽宁内蒙古边界防风阻沙带一二期工程。目前,辽宁内蒙古边界的防风阻沙带林业总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  53公里的辽河康平段生态恢复工程已经全面完成,沿岸形成了占地面积3万亩的绿化和湿地,建成了8处生态节点景观,一条水清、草绿、林茂的绿色生态长廊和具有康平特色的生态带、产业带、旅游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已初步形成。  在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过程中,康平因地制宜,在公路两侧种植水柳、金丝柳等景观树种和万寿菊等经济作物,形成了18米宽的“绿色长廊”,它可以降低风速,提高气温和地温,为几万亩农田提供保护,使粮食产量增长14%。  再造一个“万亩松”  位于海洲窝堡乡的万亩松是康平防风固沙绿色崛起的代名词,那浩瀚的松海,是镜头前美景的主角,更是阻止科尔沁沙漠南侵的利器。  今年春天,康平县北三家子街道王平房风口实施再造一个“万亩松”的生态工程。截至目前,康平县在辽蒙阻沙带通过植树造林,挡住了全部22个风口。如今,辽蒙边界阻沙带林木郁郁葱葱,犹如一条绿色长城蜿蜒在康平大地,有效地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不仅使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也为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  一次退耕还湿5000亩  为了恢复曾经的自然生态环境,康平县克服重重困难,依法还湖,增加湿地面积,禁止保护区内任何破坏性开发行为,一块块耕地重新回归了湿地。  今年5月份,随着卧龙湖南岸方家屯镇杨家村大闸门缓缓升起,5000余亩开荒地将变成湿地。此次大面积为卧龙湖退耕还湿,在康平历史上尚属首次。  近一年来,康平县通过生态移民、退耕还湿等措施,新增湿地2.26平方公里,修复滩涂11.18平方公里,卧龙湖生态区总面积扩大到127.5平方公里。  法国人看康平  Xavier&Rufray(中文名“鸟叔”)&&我是一名法国公司的鸟类专家,和我的同事费迪波(“草哥”)负责法开署卧龙湖项目。从项目前期到现在,一直跟踪研究。我们的工作受到康平县政府的极力支持,无论走访到哪个部门,都积极配合。我被政府的热情和认真的工作作风所感染,我有信心和当地政府和人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生态环境。  微友看康平  ▲  @芳竹&&康平的生态发展理念,让我们感触很深,大手笔生态保护和利用工程,惠泽子孙后代。沈阳应该感谢康平,康平为我们修建了这么美的后花园。  @菁菁妈妈&&康平曾是父亲作为知青生活了五年的地方,也是我这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农村的地方。低矮的平房、尘土飞扬的道路、生活贫困的农村经济是我对这里的唯一印象。可若干年后再次走进康平,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望无际的卧龙湖水域,平整宽阔的道路,迅猛发展的各项经济,展示给我们一个全新的康平。  投资者看康平  ▲  所有手续一个月轻松搞定  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彪&&在公司注册登记过程中,由于企业登记流程环节较多,企业又急迫进入正常经营。“时间就是效率”。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登记材料均需要企业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字,而此时公司的董监事、法定代表人恰巧又在境外,且登记材料来回寄送要花费较长时间。开发区管委会放下“东家”架子,主动上门协助企业在反复确认保证材料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把所有部门登记材料一次寄送签字,大大缩短了材料等候时间。就这样我们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由平时的近2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为公司提前投入经营、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政府协调&10天内电力扩容到位  沈阳时代塑编包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徐超明&&我们企业所有的编织产品都是出口的,去年在经济逆行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们企业计划外新接出口美国的800万人民币大单。为此,必须扩大规模,扩容电力设备。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魏继彦了解情况后,多次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政府的介入,让我们的扩大电力设备从报批到施工安装只用了10天时间。如果不是政府转变职能,靠前服务,得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啊!别看康平离沈阳远,康平县政府给企业的服务是最暖心的。  本版稿件由康平县委宣传部策划统筹  杜一鸣&于立春&燕东亮&姚维/文  廉勇&&燕东亮/摄
第A06版:重点项目建设巡礼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沈阳网技术中心制作
本站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街67号(110014)康平每年投1.5亿筑牢辽北防风阻沙带--辽宁频道--人民网
康平每年投1.5亿筑牢辽北防风阻沙带
&&&&来源:&&&&&
截至6月9日,康平县今年12万亩造林计划已全部完成。作为全国重风沙危害地区之一,康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近3年来年均投入资金都在1.5亿元以上,持续筑牢沈阳乃至辽宁北部的绿色生态长城。
康平县把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高标准建设了长128公里、宽1公里的辽宁内蒙古边界防风阻沙带工程,完成造林17.3万亩。在此基础上,启动了边界阻沙带二期工程,使阻沙带部分总宽度达到3公里,设计造林面积25.7万亩,目前已完成造林20.7万亩。
如今,辽宁内蒙古边界阻沙带林木郁郁葱葱,犹如一条绿色长城,有效地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不仅使康平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也为沈阳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此外,康平县还广泛开展公路两侧绿化、辽河水系河道绿化、卧龙湖环湖绿化等工程,目前全县森林总面积达12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9%。
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在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同时,森林特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功能显著增强,康平县的农业生产和生存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人退沙进、土壤沙化的局面得以完全扭转。数据显示,全县粮食总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5亿公斤提高到现在的5亿公斤,成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县。(姚 维/记者/金晓玲)
(责编:余兴文、郭旭)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沈阳近千公里防沙带“堵住”科尔沁沙地南侵
&&& 新华网沈阳4月14日电(记者任鹏飞)春天的辽宁北部农村,家家户户正在为春耕生产忙个不停。沈阳市康平县小城子镇很多农民家里的小菜园子,也开始有了绿色。当地农民说,前些年的这个时候,正是刮风沙的时节,洗完的衣服挂在绳上,一会儿就是一层沙土。可如今,沈阳的风沙区已不是昔日模样了。
&&& 沈阳市康平县位于辽宁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每年春季干旱少雨。当地群众说,由于林地面积较少,当地农田长期受到来自科尔沁沙地的风沙侵袭,每年春季种几茬地都不能保住全苗,农业生产越来越困难。
&&& 农村经济要发展,林业生态是屏障。沈阳市林业局副局长付毅慧告诉记者,为全面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改善辽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沈阳市政府2001年以来投巨资,大规模启动防沙治沙工程。建起长300多公里、宽1公里的沈西北防沙带,长300多公里、宽500米的辽河两侧防沙带,以及长300多公里、宽100至500米的蒲河、浑河防沙带。三条共计近千公里的防沙带,全面堵住了科尔沁沙地方向的风口,固定了百余个流动或半流动沙丘,有效阻止了科尔沁沙地南侵,使昔日的茫茫沙海变成了如今的美丽绿洲。
&&& 五年来,沈阳市植树造林200多万亩,位于辽宁北部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沈阳风沙区得到了较为彻底的治理。在康平县小城子镇记者看到,在近千公里防沙带的保护下,沈阳风沙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完)
责任编辑:刘筱晔3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热线:020-
频道信箱: news#(#改为@)本类热门热门群组
需要2015年康平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有关文章,请加QQ群:
办公文秘1群
办公文秘2群
办公文秘3群
办公文秘4群
办公文秘5群
写作交流1群
写作交流2群
写作交流3群
中学生交流群
小学生交流群
教师交流1群
教师交流2群
48小时热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方海事局2013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