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昌高三测试)下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1年南昌高三测试)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问(2011年南昌高三测试)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011年南昌高三测试)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①~⑤表示有关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寒冷环境中,①②③④均增加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D.⑤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C为什么错
看不清图,但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处于寒冷环境时,骨骼肌不是靶器官,是神经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相关知识点: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 [下丘脑、分泌、体温、体温调节、神经递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释放激素]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上图表示神经调节,该过程中效应器为肾上腺、皮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寒冷环境,甲状腺和肾上腺素均增加,促进代谢,因此①②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感知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故③错;下丘脑作为某些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可以释放神经递质,故④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不能直接调节甲状腺,故⑤错;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故⑥正确;体温平衡调节的方式是神经和体液调节,因此⑦过。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相关知识点:
[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 [下丘脑、分泌、体温、体温调节、神经递质、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释放激素]]相关内容: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能够合成和释放神经递质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⑦上图表示神经调节,该过程中效应器为肾上腺、皮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B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人教版】2012《金牌新学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检测:第三章第1、2、3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理作用及其他植物激素 (1)(必修3)_学优高考网
单元过关检测――A卷(九)
[必修3?第3章]
(考试时间45分钟,本卷共100分)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2.(2011?合肥检测)某同学用青菜的幼苗进行了四项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对照可以证明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青菜叶片发黄的原因是无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
C.实验的生长结果只能证明根具有向地性
D.实验的目的是起对照作用
3.(2011?哈尔滨模拟)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植物果实的发育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
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4.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A.        B.
5.(2011?山东潍坊一模)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  )
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
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
解析: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以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确保因变量的变化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该实验不需要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各组形成相互对照。
6.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有促进作用
B.赤霉素与生长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C.色氨酸一般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获得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赤霉素
7.下列属于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正确应用的是(  )
A.扦插繁殖不易生根时,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浸泡整个扦插枝条
B.一定浓度的2,4-D可作为除草剂使用,例如去除农田的某些杂草
C.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涂高浓度的萘乙酸结出无籽果实
D.用吲哚乙酸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效果
解析: A项中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浸泡扦插枝条下端;吲哚乙酸有两重性,只有适宜浓度下才能保蕾保铃。
8.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果实成熟时,施用乙烯可促进果实发育
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解析: 乙烯利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而不是使细胞体积增大;促进插条生根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而不是细胞分裂素;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赤霉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9.(2011?南昌高三测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同学对某品种蕃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图。据图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mg?L-1,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C.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大约为20 mg?L-1
D.2,4-D不仅有促进茎伸长的作用,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10.(2011?福建宁德3月质检)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
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D.甲为对照组,乙、丙为实验组
解析: 由图知,丙为对照组,甲和乙为实验组,甲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加快,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促进作用有关;乙侧芽经细胞分裂素处理后,长度增大,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有关。
11.(2011?安徽合肥二模)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其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0.1~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 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解析: 左图中,当横坐标为0时,纵坐标为4;当横坐标为1时,纵坐标为3,说明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起抑制作用;当横坐标为0.6时,两图的纵坐标都高于没有使用NaHS溶液的情况,说明0.6 mmol/L的NaHS溶液既能促进柳条生根又能促进其根的生长;从右图中只能判断在0.2 mmol/L时,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效应较强,而不能确定是最适浓度。
12.(2011?江苏盐城二次调研)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解析: 因单侧光和该实验变量均能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现象,故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可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但不能证明该物质是吲哚乙酸,也不能证明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3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生长素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设计了如下实验,以探究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
(1)某同学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你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图丙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芽鞘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见图丁),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转移了;
若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答案: (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 示意图乙中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则植物将弯向光源生长 (2)C<A=B<D C)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基本无差异。该同学所选的A浓度可能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标注的浓度表示)
(3)下列各项中,由植物体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物质是________。
A.信使RNA
C.神经递质
E.叶绿体色素
答案: (1)高 慢 适应 (2)、、 (3)B
15.(16分)(2011?茂名模拟)为了探究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某生物学研究小组利用以下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用具:培养皿、量筒、直尺、培养液(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已切去尖端的某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各50条(初始长度均为10 mm)。
实验数据见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
(mol/L)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芽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根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1)写出实验步骤的第二步和第四步。
第一步:取20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1、A2、A3……A10和a1、a2、a3……a10。在上述培养皿中均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然后再在上述培养皿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浓度为10-13 mol/L、10-12 mol/L……10-4 mol/L的生长素溶液。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将上述培养皿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研究小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切去胚根和胚芽的尖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二步:将50条已切去尖端的胚根和胚芽随机均分为10组,分别加入到上述培养皿中
第四步:3 d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每组培养皿中各条胚根和胚芽的长度,并求各组平均值
(2)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胚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胚芽
胚根和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 mol/L和10-8 mol/L(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因为胚根和胚芽自身能产生生长素,切去尖端可以避免胚根和胚芽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变量的干扰单元滚动检测――B卷(九)
[必修3?第1~3章]
(考试时间45分钟,本卷共100分)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芹菜,可以使食用的叶柄增长
B.生长素能促进生长,但它的作用又会被乙烯所抵消
C.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不含乙烯和脱落酸
D.啤酒生产中,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不影响啤酒品质
解析: 幼根、幼芽中含较多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也含少量乙烯和脱落酸。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2.(2011?嘉兴模拟)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浓度一定在de之间
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
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可能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3.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
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
C.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D.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内
4.下列关于顶端优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顶芽生长衰弱,促进侧芽生长
B.除去顶芽,侧芽生长被抑制
C.顶芽优先生长时,侧芽生长受抑制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生长受抑制
解析: 本题考查顶端优势的相关知识。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侧芽的生长,除去顶芽后,则解除了对侧芽的抑制,故B错误。
5.(2011?天津十校联考)某高三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将甲株的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幼叶 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观察3株叶柄脱落情况
A.        B.
6.如下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实验过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排序(和)⑤①④,就是科学家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科研实验顺序
B.序号所表示的实验验证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序号所表示的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
D.序号、、所表示的实验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能够引起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
7.某人右侧下肢因受外伤造成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解析: 某人受伤后有感觉,说明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是完好的,运动障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
8.下图为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b为垂体,则a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
B.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C.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再次体液免疫,a、b为细胞,c为物质,则c的产生特点是更快、更多
D.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为胰岛,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当血糖水平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
9.(2011?南京一模)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解析: 内环境稳态对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非常重要,其实质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对于酶活性、细胞形态功能的维持有重要作用。当然,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消化液也不属于内环境是比较明显的错误。
10.(2011?烟台一模)一项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多糖是一种抗体,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
B.免疫细胞的凋亡与遗传机制无关,而与糖类的多少有关
C.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利用海带多糖进行辅助治疗
D.免疫细胞凋亡是一种病理现象,患者可服用海带多糖进行治疗
解析: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故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是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多细胞生物去除不需要的或异常的细胞中起着必要的作用,B、D错误。海带多糖可以抑制免疫细胞凋亡,有助于增强放疗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C正确。
11.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
解析: 刚开始横放盆栽植物时,生长素浓度应低于图中虚线。由于受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会导致背地侧的生长素移向近地侧,使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甚至超过图中虚线,使近地侧浓度过高,反而出现抑制生长的现象,根就表现出向地生长的现象。
12.(2011年南昌高三测试)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表示有关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寒冷环境中,均增加
B.可以看作反射弧的效应器的有甲状腺、肾上腺、皮肤等
C.可以作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的有肾上腺、骨骼肌等
D.的释放减少与皮肤的功能无关,与渗透压有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6分)如下图是正常人的糖代谢途径及其调节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能够表示血糖来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注射剂给糖尿病人一次注入过量会使病人休克,原因是胰岛素可使血糖浓度________。人在饥饿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量会________。
(3)G和B共有的中间产物是________,其中B过程比G过程的产物多了________。
(4)如果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病变的器官或部位是____________。
答案: (1)A、F (2)降低 减少 (3)丙酮酸 乳酸 (4)血糖浓度太高、肾小管来不及重吸收 胰岛
14.(12分)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乙烯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如图是盆栽植物平放时,根与茎的生长情况。现已知,近地侧生长素(AA)浓度高于背地侧;根对IAA的敏感性高于茎。
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AA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1)此人设置的空白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图中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表格形式呈现本实验的设计思路。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题实验要验证在有生长素的情况下,根尖产生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浓度越高,乙烯对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所以空白对照组应是只加蔗糖不加生长素的培养液。(2)根据(1)的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的浓度,因变量是根尖的生长情况以及根尖细胞内乙烯浓度。(3)根据题干实验结果,水平放置的植株,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产生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4)本实验验证两个问题,一是生长素有无对乙烯产生的影响,二是生长素的浓度对根细胞合成乙烯多少的影响。所以设计实验时设置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同时设置多组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实验组。
答案: (1)等量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2)生长素浓度 乙烯浓度和根尖生长情况 (3)高浓度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成
生长素 有生长素(浓度组) 无生长素
根尖生长情况
15.(12分)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____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增加了细胞壁的延展性,使细胞壁对细胞的压力减小,导致细胞吸水、体积增大而发生不可逆增长。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
(3)此外,Ca2+还能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它进入细胞核后,能引起________酶催化mRNA的合成。
(4)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根的伸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
(5)科学家研究发现紫外光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步骤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步骤2:给予甲组___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照。
步骤3:观察两组幼苗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细胞膜上有接受激素的受体,能特异性的与激素结合,在此过程中要通过细胞的识别过程才能完成。(2)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的体积不断增大,细胞壁的生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mRNA的合成需要RNA聚合酶。(4)生长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 (1)识别(信息传递) (2)主动运输 液泡 高尔基体 (3)RNA聚合 (4)两重性 (5)适宜的可见光 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 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 甲组植株高度高于乙组,甲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少于乙组
相关文档: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 ( 7 分)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相似的试题还有:
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右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 7 分)下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l )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⑥过程表示&&&&&&&&&&&&&&&&&&&,引起③与④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产热增加。与此同时,皮肤的变化是&&&&&&&&&&&&&&&&&&&&&&。( 2 )③激素的分泌受由&&&&&&&&&&&&&&&&&&&&控制,④激素的分泌受&&&&&&&&&&&&控制。( 3 ) ⑤激素是由&&&&&&&&&&&&&&&&&&产生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图是细胞融合示意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