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物体用细绳连接,跨过定滑轮和动滑轮,质量M1>M2,滑轮光滑且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开始用手托着M1静

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用细线连接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
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用细线连接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已知m1>m2空气阻力不可忽略.在m1由静止释放向下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2的机械能增加B.m1和m2的总机械能守恒C.m1和m2的总机械能减少D.m1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m2的机械能增加量与系统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之和
题型:多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A、由于m1>m2,在m1加速下降的过程中,m2要加速上升,所以m2的动能和势能都要增加,所以m2的机械能要增加,所以A正确.B、由于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所以在m1m2运动的过程中要受到阻力的作用,系统的机械能要减小,所以B错误.C、根据B的分析可知,C正确.D、由动能定理可得 m1gh-m2gh-Wf=12(m1+m2)V2 ,所以 m1gh=m2gh+Wf+12(m1+m2)V2 ,即m1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m2的机械能增加量与系统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与m1、m2的动能的和,所以D错误.故选AC.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用细线连接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主要考查你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3.条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3)其他力做功,但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判定机械能守恒的方法:
&(1)条件分析法: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分析物体或系统的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 (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能量转化分析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内能),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增减情况分析法:直接从机械能的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增减情况进行分析。若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的动能不变,而势能发生了变化,或系统的势能不变,而动能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与机械能守恒问题的解法:
在自然界中,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肯定是不能够发生的,而不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也不一定能够发生,因为一个过程的进行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能量守恒只是这个过程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如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模型中,无支撑物的情况下,物体要到达圆周的最高点,从能量角度来看,要求物体在最低点动能不小于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重力势能差值。但只满足此条件物体并不一定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到圆弧最高点。因为在沿圆弧轨道运动时还需满足动力学条件:所需向心力不小于重力,由此可以推知,在物体从圆弧轨道最低点开始运动时,若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时所能上升的高度满足时,物体可在轨道上速度减小到零,即动能可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在,物体上升到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时,物体可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在时,物体将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与圆周最高点之间某处脱离轨道,之后物体做斜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动能不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实际上升的高度满足。故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单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考虑。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质量为m1、m2的两物体用细线连接跨过一光滑轻质定滑轮..”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2115298405400780439954125888126835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悬拌两个质量为m1、m2的物体(m1>m2),不计绳子质量、绳子与滑轮问的摩擦,在m1向下运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1势能的减少量等于m2动能的增加量B.m1势能的减少量大于m2势能的增加量C.m1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m2机械能的增加量D.m1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m2机械能的增加量【考点】;.【分析】本题中单个物体系统机械能不守恒,但两个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解答】解:两个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守恒;m1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m2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故m1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m2增加的重力势能和两个物体增加的动能之和;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是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木子老师 难度:0.67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质量为m1,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A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若由图示位置将两物体从静止释放,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a,现取走物体B,换用力F竖直向下拉绳,使物体A仍从图示位置以相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不计滑轮质量和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体A开始运动时力F的大小满足(  )A.F<m2gB.F>m2gC.F=m2g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考点】;.【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对m2来讲,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由失重的定义可知F与m2g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当两物体共同存在时,两者具有共同的加速度,对m2来讲,其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对m1的拉力小于m2g,所以,当用力F向下拉绳,使m2的加速度仍为a时,必有F<m2g,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超、失重问题是高考及各类考试经常涉及的知识点,其标志是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向下或有向下的分量则是失重,否则为超重.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成军老师 难度:0.80真题:1组卷:0
解析质量好中差(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5°),斜面上物体质量为m1,且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为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所吊物体m2的质量为多大?(轮光滑,且质量不计,绳质量也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μ0<tgθ)-乐乐题库
&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知识点 &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习题详情
13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3%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5°),斜面上物体质量为m1,且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为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所吊物体m2的质量为多大?(轮光滑,且质量不计,绳质量也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μ0<tgθ)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对m1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即可求解(2)当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时有m2的最小值,当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时有m2的最大值
解:(1)对m1受力分析:其中T与m1g正交,且 T=m2g&∴FN=√(m1g)2+(m2g)2=g√m12+m22&&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斜面所受压力 Q=FN=g√m12+m22&(2)当m2最小时,m1受力分析如图:&&&&&有:FN=m1gcosθ+m2gsinθ&&m1gsinθ=μ0FN′+m2gcosθ解得:m2=sinθ-μ0cosθμ0sinθ+cosθm1& 当m2最大时,对m1受力分析:有:FN′=m1gcosθ+m2gsinθ&&m1gsinθ+μ0FN′=m2gcosθ联立得:m2=m1sinθ+μ0cosθcosθ-μ0sinθ所以使m1静止,m2的取值是:sinθ-μ0cosθμ0sinθ+cosθm1≤m2≤sinθ+μ0cosθcosθ-μ0sinθm1& 答:(1)斜面所受压力 为g√m12+m22&(2)使m1静止,m2的取值是:sinθ-μ0cosθμ0sinθ+cosθm1≤m2≤sinθ+μ0cosθcosθ-μ0sinθm1.
本题的难度来自于静摩擦力的可变化性,先找到临界情况后求极值.难点在于表达式繁琐,书写时要认真.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主要考察你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与“(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相似的题目:
用手将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手对木块的压力一定小于木块的重力手对木块的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手对木块的压力无关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与木块的重力一定大小相等
如图中有两个物体A、B,GA=3N,GB=4N,A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B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弹簧的弹力为2N,则悬线的拉力FT,B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FT=7N,FN=0FT=5N,FN=2NFT=1N,FN=6NFT=2N,FN=5N
如图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θ<45°)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大小为F1,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大小变为F2;再转过θ角固定,绳b的拉力的大小为F3,则这三个拉力的大小关系为&&&&.
“(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浙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3o天津)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T的变化情况是(  )
3(2013o山东)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3o浙江)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kg的热气球,从地面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m时,以5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3o山东)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
3(2013o广东)如图,物体P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5°),斜面上物体质量为m1,且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为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所吊物体m2的质量为多大?(轮光滑,且质量不计,绳质量也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μ0<tgθ)”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物体分别系在细绳的两端,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AB段恰好水平,两物体置于光滑斜面上,且均处于静止状态,则m1对斜面的压力等于多少?(2)在(1)问图示中,若斜面倾角为θ(θ<45°),斜面上物体质量为m1,且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为使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定滑轮所吊物体m2的质量为多大?(轮光滑,且质量不计,绳质量也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μ0<tgθ)”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