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缓解痛经 我的痛经很严重 肚子很疼 想了很多办法 都不管用 怎样治疗我的痛经啊?

治疗痛经的方法很多种 怎样才能缓解痛经 我的痛经很难受 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_百度知道
治疗痛经的方法很多种 怎样才能缓解痛经 我的痛经很难受 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
提问者采纳
痛经是最烦恼的事了 每次痛的时候都像生场大病似的 也尝试了很多种方法 还是不行 准备尝试下安qi 的痛经贴 反响不错 希望能有效!
提问者评价
恩恩 我就是这种状况 那我准备试试这个产品 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3 避免吸烟和喝酒4 避免含咖啡因的饮食5 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6 在月经前夕及期间,上身俯卧于床:缓解痛经方法,臀部提起,与床面成角90度:1月经期间要多休息,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用热水袋或电热垫于小腹或背后,此动作持续一段时间会感到痛经有所缓解,可按摩小腹和背后。2 还可以通过体位改变来缓解,若疼痛难忍时可适量服些止痛药。改变体位缓解痛经法:膝盖着床,双臂伸直你好,建议
价格:艾叶500G,大概是10元,生姜每次15G,大约5元/月 鸡蛋每次2个,大约一元,坚持一个月,大约为30元 共计45元痛经的药方介绍一下给你,希望你能坚持服用!药方:艾叶10克,生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方法:艾叶,生姜鸡蛋一起加适量水煮,鸡蛋成形后扒皮再放进煮3-5分钟,用碗盛汤和蛋,加红糖适量,吃蛋喝汤,其它材料继续加水煮开后,用其泡脚30分钟后上床睡觉。坚持30天左右就会有明显的效果,(例假期间可暂停)严重者可再坚持段时间,可重复多次使用。期间不能吃寒凉食物,尽量早睡早起,多喝些白开水补充水份,夏天不易吃冰棍等从冰箱里刚拿出来的食物,注意不要让身体受凉,尤其是空调吹的, 注:此方介绍好多体寒的朋友用过,坚持用下来的基本上半个月见效!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治疗痛经的相关知识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百度贴吧提示信息很抱歉,该吧被合并您所访问的贴子无法显示。系统将在秒后,自动跳转到严正声明:凡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诉请求,百度将依法予以处理,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请采取正常投诉途径投诉,切勿相信不法分子收费删贴的欺诈行为。如何治疗痛经
女 | 0个月
时间: 17:48:41
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十六来月经就疼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近期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治疗痛经的方法
其他类似问题
11个回答9个回答11个回答14个回答9个回答
医生回复区
帮助网友:10740称赞:242
你好,如果偶尔来月经时会疼,可能与生活压力有关.如果每次来时都疼,而且疼得厉害那就注意了.必须要治疗引起的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原因,如子宫寒,有淤血,肝气不舒等.所以建议找中医根据你的愿意适当的调理一下.祝你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17467称赞:2068
病情分析:你好:
行经期由于子宫收缩,排出经血,有轻微的腰酸腹痛是正常现象,如果疼痛严重就要考虑是痛经.指导意见: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导致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的.如果疼痛的不严重,月经期间需要多注意保暖,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即可得到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时间较长,就不能排除一些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以及盆腔炎等,也可以加重痛经的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确诊,然后再考虑治疗问题.
帮助网友:600称赞:71
病情分析: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指导意见:推荐一种治疗痛经的方法:痛经治疗方法之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煮鸡蛋的具体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经前1~2天开始服,每日1剂,连服5~7天.
帮助网友:369称赞:57
病情分析:您好,来月经就疼是痛经的主要症状.指导意见:痛经是由于子宫内膜合成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剧烈收缩引起的.但一些妇科疾病也可以加重痛经的症状.建议到医院检查确诊,对症治疗.另外一定注意月经期不要同房和洗澡,避免接触冷水和洗冷水脚,避免吃辛辣生冷食物.可以试试红糖水,红糖性温.有温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脉,帮助月经排除的作用.下腹置热水袋热敷也可以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祝早健康
游宇文爱心医生
帮助网友:9287称赞:664
病情分析:患者平日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具有舒肝理气,活血调经作用的食物指导意见: 益母草煮鸡蛋的具体做法:取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药渣,吃蛋喝汤.
帮助网友:7324称赞:638
病情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月经期由于盆腔充血而有小腹部轻度的坠胀感,这是正常的,并非病理性的.但是当疼痛严重,甚至到了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并需要服药的时候,就属于病理状态了,医学上称之为痛经.指导意见:可以喝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或吃当归片,一天三次.平时注意月经来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避免吃过多冰冷,辛辣食品.另外,痛的时候,用暖水袋或热毛巾捂肚子,都能缓解不适感.
帮助网友:1151称赞:163
病情分析:你好,喝红糖水对身体很好啊.一般痛经时冲点浓的红糖水热饮或是煮红糖鸡蛋,很管用的.指导意见:平时要注意在要来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冷水,别吃太凉的东西,平时少吃辛辣的食物,还有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尤其是需要收缩腹肌的运动,要不会加重的.也可以弄个热水袋放在下腹部,可以有效缓解.祝身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其他类似问题
10个回答9个回答10个回答10个回答1个回答
参考价格:134
参考价格:6.8
参考价格:22.28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可用于治疗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 如:痛...
参考价格:¥134
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
参考价格:¥6.8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为什么我女友的痛经怎么也治不好。心疼死了,急求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为什么我女友的痛经怎么也治不好。心疼死了,急求
我女友痛经很厉害,吃过很多种中药都不管用,多难喝的都喝了,全都不管用,网上说的什么牛奶加蜂蜜我也给她买过了。还是不管用,这到底是为什么阿?是不是在根本上有什么东西出了问题,还有没有办法治了?还是说所有的痛经都是治不好的?
身体的本能吧
忍忍都过去了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在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感、伴有腰酸或其它的不适,影响工作及生活,分为原发性痛经及继发性痛经。从中医的角度为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湿热下注、气血虚弱等引起,其中气滞血瘀者最多见。根据你的症状,你可以服用北京国济中医院研制的“痛经丸”,这是我院妇科名医专家组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研制而成的独家纯中药制剂,已经成功治疗了几万名痛经患者。中医认为“不通则痛”,这种药物可以促使气血运行通畅,通则不痛,直达病所,疗效更有针对性,从整体出发消除病因,即治标又治本,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如有问题可以将你的详细病情加回复邮件
如果是病理性就要去医院查查,不是的话,可以通过饮食,药来调理。大部分痛经女性在生了孩子后,慢慢地就没有痛经了``如果你女朋友不是身理问题,可以让她喝益母草蜂蜜,这是调经活血的。日常也要注意,少吃冷饮之类
我也痛经~~这个东西说实话是看不好的,吃药吃死人也没什么大效果,来月经的时候别着凉了~我就是有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晚上睡觉被空调吹着了,就一直开始痛经~痛的时候拿个热水袋捂捂,疼的厉害的话吃粒止疼药会好很多。(不能多吃!)别吃刺激性食物。或者你陪他说说话什么的,分散下注意力,就不会老想肚子疼了,会好很多。我一般就是月经第2天会特别疼,过几天就是小痛,忍忍就过去了。
喝点热水,避免生冷食物,保持愉快心情
还是要取医院仔细的看看的啊!!!去正规的医院啊
可以冲红糖水喝的!同时可以用热毛巾敷!在有就是平时多注意营养,一般通经的人都是因为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的!另外一定要注意经期卫生!
还有说生过孩子就好了。虽然是转帖,但是希望可以帮助你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
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下腹不适,但并不妨碍工作和生活者,不应称为痛经。 按照产生的原因,痛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找不到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多为子宫收缩和局部缺血导致神经精神性疼痛,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位置不正,内分泌失调所致。后几种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开始后三个月内,可能会持续整个生育期,但是很多女性在妊娠分娩后,痛经会得到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出现痛经的时间是在正常行经一段时间(多为三年)后,才开始发生。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继发性痛经。 痛经很常见,大多数情况下症状都很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虽然痛经本身不会危及生命,但许多时候它可能是某种较严重疾病的征兆。因此,如果你有痛经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看医生,以确定引起痛经的原因。若属继发性痛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发育不良、体质虚弱引起,则应对全身情况进行治疗;因宫颈狭窄引起,可行宫颈扩张手术;因内分泌失调造成,应进行调整。 治痛经家用简妙方: (1)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解热镇痛药物如散利痛、奈普生片等进行止痛;口服颠茄片或阿托品等药物以解除痉挛性疼痛。 (2)取大当归一支,切片用水煎服。 (3)取艾叶”克,加红糖用水煎服。 (4)取炒五灵脂10克、蒲黄6克、丹参30克,水煎服。 (5)取干丝瓜:条,加水:碗煎服。 (6)取食盐250克,将盐炒热,用布包好温熨小腹,待不烫皮肉时,包扎在小腹部上。 (7)取丹参9克,研为细未,调酒服。 (8)取苦参30克,研为细未,调醋吞服。 (9)取生姜15克,红糖50克,煎水服。 (10)取黄花(金色)60克,羊肉或瘦肉6O克,米酒250毫升,加适量水炖,吃汤及肉。每日:剂,连服数日。 (11)取小植炭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剂,分之次服,连服1一2剂。 患痛经后应注意: (1)尽早到医院检查,尤其有出汗、肢冷、面色青紫等伴随症状的剧烈疼痛时,以查明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做到心中有数。痛经严重时,最好能卧床休息半天、一天,这样可大大减轻腹痛。 (2)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不宜过分劳累。 (3)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水洗一次,勤换垫纸。 (5)注意精神调养,解除心理障碍,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痛经较为普遍。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腹痛及其他不适,以致于影响工作及生活者为痛经。疼痛多在经期第1~2天,也有在经前1~2天开始腹痛的,疼痛在经期加重。多为阵发性下腹部绞痛、坠痛、胀痛,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内侧及阴道、肛门;膜样痛经病人当要排出大块脱落的子宫内膜时疼痛会剧烈,一旦排出后疼痛迅速减轻;疼痛剧烈者可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甚至虚脱。还可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呕吐,也可有膀胱、直肠剌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还可有头痛、眩晕、乏力或神经过敏等不适。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人的痛觉阈值不同,耐受程度很大,且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程度的客观定量方法,国内外对痛经发病率的报道差别很大。1980年我国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71746名妇女中,33.2%有痛经。其中原发痛经36.1%,继发痛经31.7%,不明原因32.2%。重度痛经影响生活与工作者13.6%。1982年Andersch和Milsom报道瑞典19岁城市女青年中,72%有痛经,其中15%需服止痛药。1985年有报道美国青春期后女性中5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0%因痛经每月需休息1~3天。由此可见,痛经在妇女疾患中,可谓为较普遍发生的疾病。近年国外报道女性在19岁以前痛经发生率明显增高。 严格讲,痛经应当是一种临床表现,或称之为一个症状。一般分为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二类。 原发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即未发现患者生殖器官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痛经发生。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才出现的痛经。 继发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主要指因妇女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痛经。最常引起继发痛经发生的妇科疾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以及盆腔炎等。 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有时很难明确区分。如原发痛经患者,数年后又因合并有生殖器官病变而使痛经加重,此时很难判定疼痛是由原发痛经还是继发痛经引起。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原本诊为原发痛经患者,实际患有较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以腹腔镜检查时,方明确了疾病而随即诊断为继发痛经。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仅仅是痛经的二个类型,两者之间有时很难从临床作出准确的鉴别。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原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有: (1)月经初潮发生的早晚:有调查资料证实,原发痛经程度与月经初潮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早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婚姻及生育情况:至目前为止,对于原发痛经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二种观点。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发生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亦有少数人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不少女患者在婚后痛经有所缓解。二种观点均需大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3)可能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与继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是: (1)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数多(性开放后),引起炎症。 (2)反复的人工流产手术或宫腔操作,引起粘连炎症。 (3)避孕情况:痛经与工具避孕间存在一定关系,尤其是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的安放,常常可以加重痛经的程度,这可能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导致痛经加重。而避孕药内含有孕激素,孕激素有使子宫平滑肌松弛的作用,故可减轻因痉挛产生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则会降低原发痛经的发生率以及痛经的程度。 (4)月经周期及经期长短的影响:一般痛经的严重程度并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故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5)其他因素:有人报道肥胖者可能较易发生痛经。也有报道吸烟者痛经程度往往较非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的缘故。 痛经是一组以疼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严格地讲,痛经应属于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患,但由于疼痛的表现有独特之处,而且已构成患者病症之发作,故目前也可将其列为一类妇科疾病。 痛经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祖国医学(中医)角度出发,往往认为经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是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从西医学出发,认为造成痛经的原因很多,而且痛经的表现往往也不完全相同,如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所表现的痛经,可能因为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影响经血顺利排出而产生痉挛性疼痛。生殖道畸型患者,如生殖道不全梗阻、宫颈口狭窄、处女膜闭锁等,因经血流出受阻也可产生子宫肌肉不正常收缩而引起疼痛。宫腔内异物的存在(如宫内避孕环的安放)也可刺激子宫引起不正常收缩而导致疼痛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由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也会产生痛经。 无论以上哪一种情况产生的痛经,其根本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2)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最近有人报告,经实验研究发现,患者血中血管加压素的增高可能是造成子宫异常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的功能。大量试验已经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P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正常妇女含量在395~435纳克/升1(ng/L)〕。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内,PGE2与PGF2a含量不同,故PGF2a/PGE2比值也不相同,分泌期二者含量均比较高。故在其刺激下可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异常,导致子宫张力上升而产生疼痛。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与PG含量的关系更为明显。文献报告,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PGF2a代谢物含量均较无痛经者高。 治疗: 可采用按摩针灸、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 对于功能性痛经可以有: (1)一般治疗:首先劝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摒弃思想压力,积极祛除病因,注意起居调摄,尤其是在月经期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生冷、精神刺激、夫妻生活等。 (2)解痉止痛药物治疗:这是临床上能够应急的见效迅速的治疗措施。对于一般疼痛较轻者,可适量选用消炎痛、去痛片、颠茄片、延胡索片、阿托品等。对个别痛势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可待因、杜冷丁等药。 (3)对抗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痛经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痛经的治疗方面通过使用对前列腺素有对抗作用的药物,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炎痛静,以及邻氨苯甲酸类药物(如氟灭酸、甲灭酸等)。以上这些药物能阻止前列腺的合成,并有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另外,有人利用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实验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前列腺素F?2a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4)内分泌激素治疗:可供治疗痛经使用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①雌激素:雌激素制剂的种类很多,有天然雌激素(甾体类激素)和合成雌激素(非甾体类激素),有长效、短效等。常被临床使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乙底酚,可自月经来潮后第5天开始,每天服用0.5~1毫克,2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月经周期。主要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痛经患者。②孕激素: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孕激素的来源也不同。在月经前半期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黄体产生较多的孕激素,妊娠期除黄体继续产生孕激素外,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胎盘。一般每日口服妊娠素60毫克,分2~3次服。从经前第4天开始服药,至行经后1~2天停药;也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1天开始肌注黄体酮,每日20毫克,连用5天。通过补充孕激素,使雌激素与孕激素重新恢复平衡,使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变成碎片状剥脱。此类激素主要适用于治疗膜样痛经。③避孕药:避孕药可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粘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的周期。可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一次口服短效避孕药,连服20~22天,服用2~3个月经周期后可考虑停药。 (5)手术治疗:①扩张宫颈及刮宫术:对于宫颈管狭窄的患者,用器械扩大以后可有利于经血顺利排出,以减轻或缓解疼痛。这一手术特别适用于已婚不孕的痛经患者,因同时可将所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借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及内膜有无器质性病变。据统计约有1/4的病例可获痊愈。②子宫悬吊手术:子宫后倾后屈,经采取一些治疗措施而效果不满意者,可行子宫悬吊术。纠正子宫位置后,有利于经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特别是一些婚后不孕的子宫后倾后屈患者,采用子宫悬吊术,有助于怀孕。③骶前神经切除术:本手术的有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术后容易引起月经过多,故很少有采用本法治疗者。 器质性痛经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痛经,能导致器质性痛经的常见因素是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对于器质性痛经可以有: (1)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树立彻底治疗疾病的信心。常采用的治疗措施有:①全身用药:主要的是使用抗菌素,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疗效。还可以用胎盘组织液或胎盘球蛋白等肌肉注射,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另外使用孕激素,如黄体酮、安宫黄体酮等药,也有一定疗效。②局部用药: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易于出现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变组织,而局部用药则可有效地弥补全身用药的这一不足,可以将已选定的药物进行侧穹窿封闭、宫腔注射等。③物理治疗:理疗的方法与种类很多,如超短波、远红外、音频等,这些治疗措施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有利于炎症消散。④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酌情施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本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在40岁以上,已无生育要求,并且病程迤逦,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妇科检查有较大的炎块或积水,其肿块直径在6厘米以上者。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亦属炎性反应,但有它的特异性,治疗一般采取以下措施。①一般治疗:生殖器官结核与其它器官结核一样,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对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病灶的愈合,防止日后复发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自我将息调摄,对因生殖器官结核而引起不孕者,更要注意精神情绪的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②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多为抗生素或合成药,其作用主要在于破坏或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最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霉素类及吡嗪酰胺为杀菌剂,其它如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等皆属抑菌剂。临床上一般坚持联合、规则和全程用药。现在多数主张分强化(1~3个月)和巩固两个阶段治疗。总疗程一般不少于一年。由于生殖器官结核病变具有慢性和复发性倾向,治疗效果随机体反应性、细菌毒力和化学药物作用而异。治疗时间过短,复发率很高,治疗时间过长,结核杆菌就易于形成耐药菌株。为了推迟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可以将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三药联合应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耐药菌株存在,联合用药的办法也会有治疗作用。倘若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产生耐药时,则可应用无耐药的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的继续治疗。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但对于由结核因素造成的急性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等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复发者;更年期或更年期以后生殖器结核,但无其它活动性结核者;有继发性感染、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盆腔脏器严重受累者;月经血细菌持续阳性或月经过多,久治不愈的结核性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结核性瘘管等,可以考虑子宫及附件全部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必须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因手术致使结核活动及扩散。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灶的部位、范围、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是否并发其它妇科疾病而定。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安宫黄体酮等药物作周期治疗,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一般从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至第25天,每日一次口服上述药物当中的一种5~10毫克,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若希望生育者,可以从月经第16天开始服至第25天,每日一次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毫克。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痛经,又不致于影响排卵。此外,还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3~10个月,造成假孕状态,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产生脱膜反应,继之坏死,最后被吸收而消失。应用剂量应由小逐渐加大,在预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甲地孕酮一次4毫克,一日2次,连服1周;第二周1次4毫克,一日3次;第三周1次8毫克,一日2次;第四周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20毫克,每日1次。或服炔异诺酮或炔诺酮5毫克,每日1次;第二周继之10毫克,每日1次;第三、四周15毫克,每日1次;第五、六周20毫克,每日1次;第七、八周30毫克,每日1次;第九、十周40毫克,每日1次,直至症状及体征改善或缓解为止。假孕疗法至少应持续3个月,最长可达2年,这种疗法约有80%的患者确能显著改善其症状及体征,但也有约20%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又有复发。②睾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一定疗效。剂量应随着耐受量而定,开始剂量可为10毫克,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含化内服,这一剂量很少有影响周期及发生男性化的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几个周期。此后可减少用量,再持续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可治愈。也有每日1次口服甲基睾丸素1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2次,6~8周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至少停药4周。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引起月经延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停止治疗后均可以恢复。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药物有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实施手术治疗。如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接近40岁,或已有子女,不伴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但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病灶不能清除者,则应将附件切除。如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局限在子宫一处,可行病变区域剜除术。④放射治疗: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或盆腔结缔组织等处不易进行手术,或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好,或接近绝经期的复发病例,或患者身体情况差,或其他原因如过于肥胖,对手术有很大顾虑等,也可采取放射治疗,造成人工绝经。一般用宫腔镭疗或钴60放射治疗,能破坏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 另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继发形成器质性痛经,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治疗原发疾病,只要治愈了导致诱发痛经的原发病症,其痛经亦就自然会缓解或消失。
以冲红糖水喝的!同时可以用热毛巾敷!在有就是平时多注意营养,一般通经的人都是因为身体的抵抗能力比较差的!另外一定要注意经期卫生! 还有说生过孩子就好了。 虽然是转帖,但是希望可以帮助你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腰酸。甚至恶心、呕吐的现象,它是妇女的常见病。 痛经总会给女性带来许多烦恼,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需要指出的是,一般的下腹不适,但并不妨碍工作和生活者,不应称为痛经。 按照产生的原因,痛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找不到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称为原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多为子宫收缩和局部缺血导致神经精神性疼痛,或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位置不正,内分泌失调所致。后几种痛经多发生在月经开始后三个月内,可能会持续整个生育期,但是很多女性在妊娠分娩后,痛经会得到明显减轻,甚至消失。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称为继发性痛经。出现痛经的时间是在正常行经一段时间(多为三年)后,才开始发生。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生殖器官疾病均可引起继发性痛经。 痛经很常见,大多数情况下症状都很轻微,不需要特殊治疗。虽然痛经本身不会危及生命,但许多时候它可能是某种较严重疾病的征兆。因此,如果你有痛经的情况,应尽早到医院看医生,以确定引起痛经的原因。若属继发性痛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因发育不良、体质虚弱引起,则应对全身情况进行治疗;因宫颈狭窄引起,可行宫颈扩张手术;因内分泌失调造成,应进行调整。 治痛经家用简妙方: (1)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一些解热镇痛药物如散利痛、奈普生片等进行止痛;口服颠茄片或阿托品等药物以解除痉挛性疼痛。 (2)取大当归一支,切片用水煎服。 (3)取艾叶”克,加红糖用水煎服。 (4)取炒五灵脂10克、蒲黄6克、丹参30克,水煎服。 (5)取干丝瓜:条,加水:碗煎服。 (6)取食盐250克,将盐炒热,用布包好温熨小腹,待不烫皮肉时,包扎在小腹部上。 (7)取丹参9克,研为细未,调酒服。 (8)取苦参30克,研为细未,调醋吞服。 (9)取生姜15克,红糖50克,煎水服。 (10)取黄花(金色)60克,羊肉或瘦肉6O克,米酒250毫升,加适量水炖,吃汤及肉。每日:剂,连服数日。 (11)取小植炭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剂,分之次服,连服1一2剂。 患痛经后应注意: (1)尽早到医院检查,尤其有出汗、肢冷、面色青紫等伴随症状的剧烈疼痛时,以查明是原发性痛经还是继发性痛经,做到心中有数。痛经严重时,最好能卧床休息半天、一天,这样可大大减轻腹痛。 (2)月经前后和行经期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不宜过分劳累。 (3)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4)注意外阴清洁,每天用水洗一次,勤换垫纸。 (5)注意精神调养,解除心理障碍,使精神快乐,气机畅达。 痛经较为普遍。凡在经前、经期、经后发生腹痛及其他不适,以致于影响工作及生活者为痛经。疼痛多在经期第1~2天,也有在经前1~2天开始腹痛的,疼痛在经期加重。多为阵发性下腹部绞痛、坠痛、胀痛,并可放射至腰骶部、内侧及阴道、肛门;膜样痛经病人当要排出大块脱落的子宫内膜时疼痛会剧烈,一旦排出后疼痛迅速减轻;疼痛剧烈者可有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甚至虚脱。还可伴有其他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呕吐,也可有膀胱、直肠剌激症状如尿频、尿急、肛门坠胀感等,还可有头痛、眩晕、乏力或神经过敏等不适。 到目前为止,由于各人的痛觉阈值不同,耐受程度很大,且缺乏准确测量疼痛程度的客观定量方法,国内外对痛经发病率的报道差别很大。1980年我国月经生理常数协作组调查71746名妇女中,33.2%有痛经。其中原发痛经36.1%,继发痛经31.7%,不明原因32.2%。重度痛经影响生活与工作者13.6%。1982年Andersch和Milsom报道瑞典19岁城市女青年中,72%有痛经,其中15%需服止痛药。1985年有报道美国青春期后女性中50%左右有不同程度的痛经,10%因痛经每月需休息1~3天。由此可见,痛经在妇女疾患中,可谓为较普遍发生的疾病。近年国外报道女性在19岁以前痛经发生率明显增高。 严格讲,痛经应当是一种临床表现,或称之为一个症状。一般分为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二类。 原发痛经又称为功能性痛经,即未发现患者生殖器官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痛经发生。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月经初潮排卵周期建立后才出现的痛经。 继发痛经又称为器质性痛经,主要指因妇女生殖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的痛经。最常引起继发痛经发生的妇科疾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内口或宫腔粘连、颈管狭窄、生殖道畸形、放置避孕环以及盆腔炎等。 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有时很难明确区分。如原发痛经患者,数年后又因合并有生殖器官病变而使痛经加重,此时很难判定疼痛是由原发痛经还是继发痛经引起。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原本诊为原发痛经患者,实际患有较轻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当以腹腔镜检查时,方明确了疾病而随即诊断为继发痛经。原发痛经与继发痛经仅仅是痛经的二个类型,两者之间有时很难从临床作出准确的鉴别。 据流行病学调查,与原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有: (1)月经初潮发生的早晚:有调查资料证实,原发痛经程度与月经初潮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初潮年龄早者痛经发生率较高,同时痛经表现的程度也更为严重。 (2)婚姻及生育情况:至目前为止,对于原发痛经与婚姻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二种观点。大多数人的观点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发生之间并不存在相关性;但亦有少数人认为婚姻与原发痛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不少女患者在婚后痛经有所缓解。二种观点均需大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3)可能与经期过度劳累、紧张、寒冷及过敏体质有关。 与继发痛经有关的因素是: (1)注意经期、孕期、产褥期卫生不够;过早开始性生活;性伴侣数多(性开放后),引起炎症。 (2)反复的人工流产手术或宫腔操作,引起粘连炎症。 (3)避孕情况:痛经与工具避孕间存在一定关系,尤其是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的安放,常常可以加重痛经的程度,这可能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子宫内膜组织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导致痛经加重。而避孕药内含有孕激素,孕激素有使子宫平滑肌松弛的作用,故可减轻因痉挛产生的疼痛症状。口服避孕药则会降低原发痛经的发生率以及痛经的程度。 (4)月经周期及经期长短的影响:一般痛经的严重程度并不受月经周期长短的影响,但由于痛经本身表现为经期腹痛,故若经期时间较长者往往疼痛持续的时间也长,这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表现最为突出。 (5)其他因素:有人报道肥胖者可能较易发生痛经。也有报道吸烟者痛经程度往往较非吸烟者严重,而且痛经程度常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吸烟常会造成血管收缩而导致缺血产生疼痛的缘故。 痛经是一组以疼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严格地讲,痛经应属于一种症状而非独立疾患,但由于疼痛的表现有独特之处,而且已构成患者病症之发作,故目前也可将其列为一类妇科疾病。 痛经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祖国医学(中医)角度出发,往往认为经血流通不畅、气滞血瘀是痛经发生的根本原因,“不通则痛”是中医最根本的观点。 从西医学出发,认为造成痛经的原因很多,而且痛经的表现往往也不完全相同,如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所表现的痛经,可能因为宫腔内有占位性病变,影响经血顺利排出而产生痉挛性疼痛。生殖道畸型患者,如生殖道不全梗阻、宫颈口狭窄、处女膜闭锁等,因经血流出受阻也可产生子宫肌肉不正常收缩而引起疼痛。宫腔内异物的存在(如宫内避孕环的安放)也可刺激子宫引起不正常收缩而导致疼痛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往往由于体内前列腺素含量增高也会产生痛经。 无论以上哪一种情况产生的痛经,其根本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2)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最近有人报告,经实验研究发现,患者血中血管加压素的增高可能是造成子宫异常收缩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的功能。大量试验已经证实,痛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以及经血中的PG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正常妇女含量在395~435纳克/升1(ng/L)〕。在月经周期不同时间内,PGE2与PGF2a含量不同,故PGF2a/PGE2比值也不相同,分泌期二者含量均比较高。故在其刺激下可引起子宫肌肉收缩异常,导致子宫张力上升而产生疼痛。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痛经与PG含量的关系更为明显。文献报告,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PGF2a代谢物含量均较无痛经者高。 治疗: 可采用按摩针灸、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等。 对于功能性痛经可以有: (1)一般治疗:首先劝导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摒弃思想压力,积极祛除病因,注意起居调摄,尤其是在月经期更要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饮食生冷、精神刺激、夫妻生活等。 (2)解痉止痛药物治疗:这是临床上能够应急的见效迅速的治疗措施。对于一般疼痛较轻者,可适量选用消炎痛、去痛片、颠茄片、延胡索片、阿托品等。对个别痛势严重者可考虑使用可待因、杜冷丁等药。 (3)对抗前列腺素类药物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对痛经研究的逐步深入,在痛经的治疗方面通过使用对前列腺素有对抗作用的药物,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炎痛静,以及邻氨苯甲酸类药物(如氟灭酸、甲灭酸等)。以上这些药物能阻止前列腺的合成,并有拮抗前列腺素的作用。另外,有人利用口服避孕药治疗痛经,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经实验研究证明,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前列腺素F?2a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 (4)内分泌激素治疗:可供治疗痛经使用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①雌激素:雌激素制剂的种类很多,有天然雌激素(甾体类激素)和合成雌激素(非甾体类激素),有长效、短效等。常被临床使用的主要是人工合成雌激素—乙底酚,可自月经来潮后第5天开始,每天服用0.5~1毫克,20天为一疗程。连用2~3个月经周期。主要适用于子宫发育不良的痛经患者。②孕激素:妇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孕激素的来源也不同。在月经前半期主要来自肾上腺,排卵后黄体产生较多的孕激素,妊娠期除黄体继续产生孕激素外,更主要的是来源于胎盘。一般每日口服妊娠素60毫克,分2~3次服。从经前第4天开始服药,至行经后1~2天停药;也可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1天开始肌注黄体酮,每日20毫克,连用5天。通过补充孕激素,使雌激素与孕激素重新恢复平衡,使月经期的子宫内膜得以按正常变成碎片状剥脱。此类激素主要适用于治疗膜样痛经。③避孕药:避孕药可使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导致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粘液性状及子宫内膜的周期。可于月经周期的第5天开始,每日一次口服短效避孕药,连服20~22天,服用2~3个月经周期后可考虑停药。 (5)手术治疗:①扩张宫颈及刮宫术:对于宫颈管狭窄的患者,用器械扩大以后可有利于经血顺利排出,以减轻或缓解疼痛。这一手术特别适用于已婚不孕的痛经患者,因同时可将所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借以了解卵巢功能情况及内膜有无器质性病变。据统计约有1/4的病例可获痊愈。②子宫悬吊手术:子宫后倾后屈,经采取一些治疗措施而效果不满意者,可行子宫悬吊术。纠正子宫位置后,有利于经血流通,从而缓解疼痛。特别是一些婚后不孕的子宫后倾后屈患者,采用子宫悬吊术,有助于怀孕。③骶前神经切除术:本手术的有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术后容易引起月经过多,故很少有采用本法治疗者。 器质性痛经绝大多数是继发性痛经,能导致器质性痛经的常见因素是慢性盆腔炎、盆腔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对于器质性痛经可以有: (1)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经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休息,讲究卫生,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树立彻底治疗疾病的信心。常采用的治疗措施有:①全身用药:主要的是使用抗菌素,在使用抗菌素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疗效。还可以用胎盘组织液或胎盘球蛋白等肌肉注射,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另外使用孕激素,如黄体酮、安宫黄体酮等药,也有一定疗效。②局部用药:慢性盆腔炎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器官周围易于出现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变组织,而局部用药则可有效地弥补全身用药的这一不足,可以将已选定的药物进行侧穹窿封闭、宫腔注射等。③物理治疗:理疗的方法与种类很多,如超短波、远红外、音频等,这些治疗措施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有利于炎症消散。④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掌握适应症,酌情施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本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在40岁以上,已无生育要求,并且病程迤逦,久治不愈,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妇科检查有较大的炎块或积水,其肿块直径在6厘米以上者。 (2)盆腔结核:盆腔结核亦属炎性反应,但有它的特异性,治疗一般采取以下措施。①一般治疗:生殖器官结核与其它器官结核一样,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对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病灶的愈合,防止日后复发等,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患者要注意饮食起居的自我将息调摄,对因生殖器官结核而引起不孕者,更要注意精神情绪的调节,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②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药多为抗生素或合成药,其作用主要在于破坏或干扰结核杆菌的代谢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及毒素的形成。最常用的异烟肼、链霉素、利福霉素类及吡嗪酰胺为杀菌剂,其它如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等皆属抑菌剂。临床上一般坚持联合、规则和全程用药。现在多数主张分强化(1~3个月)和巩固两个阶段治疗。总疗程一般不少于一年。由于生殖器官结核病变具有慢性和复发性倾向,治疗效果随机体反应性、细菌毒力和化学药物作用而异。治疗时间过短,复发率很高,治疗时间过长,结核杆菌就易于形成耐药菌株。为了推迟耐药菌株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在治疗初期可以将链霉素、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三药联合应用,一般情况下即使有耐药菌株存在,联合用药的办法也会有治疗作用。倘若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产生耐药时,则可应用无耐药的药物,如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药的继续治疗。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的治疗措施,但对于由结核因素造成的急性输卵管积脓、卵巢脓肿等经抗结核药物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复发者;更年期或更年期以后生殖器结核,但无其它活动性结核者;有继发性感染、盆腔炎症反复发作,盆腔脏器严重受累者;月经血细菌持续阳性或月经过多,久治不愈的结核性子宫内膜炎;久治不愈的结核性瘘管等,可以考虑子宫及附件全部切除术。需要注意的是,术前必须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因手术致使结核活动及扩散。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病灶的部位、范围、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是否并发其它妇科疾病而定。现代医学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①合成孕激素:可用炔异诺酮、炔诺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安宫黄体酮等药物作周期治疗,使异位的子宫内膜退化。一般从月经周期第6天开始至第25天,每日一次口服上述药物当中的一种5~10毫克,疗程视治疗效果而定,此法可抑制排卵。若希望生育者,可以从月经第16天开始服至第25天,每日一次用炔异诺酮或炔诺酮10毫克。这样既可控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的痛经,又不致于影响排卵。此外,还有人主张应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3~10个月,造成假孕状态,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产生脱膜反应,继之坏死,最后被吸收而消失。应用剂量应由小逐渐加大,在预计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服甲地孕酮一次4毫克,一日2次,连服1周;第二周1次4毫克,一日3次;第三周1次8毫克,一日2次;第四周以后逐渐增加剂量至20毫克,每日1次。或服炔异诺酮或炔诺酮5毫克,每日1次;第二周继之10毫克,每日1次;第三、四周15毫克,每日1次;第五、六周20毫克,每日1次;第七、八周30毫克,每日1次;第九、十周40毫克,每日1次,直至症状及体征改善或缓解为止。假孕疗法至少应持续3个月,最长可达2年,这种疗法约有80%的患者确能显著改善其症状及体征,但也有约20%的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又有复发。②睾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一定疗效。剂量应随着耐受量而定,开始剂量可为10毫克,每日2次。于月经周期后2周开始,口含化内服,这一剂量很少有影响周期及发生男性化的副作用。但要达到止痛目的,常需持续几个周期。此后可减少用量,再持续治疗一个时期后,停药观察。如能妊娠则本病即可治愈。也有每日1次口服甲基睾丸素10毫克,或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25毫克,每周2次,6~8周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至少停药4周。这一治疗方法,可以引起月经延迟,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但停止治疗后均可以恢复。③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药物有反应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实施手术治疗。如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接近40岁,或已有子女,不伴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附件。但有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病灶不能清除者,则应将附件切除。如年轻要求保留生育能力而子宫内膜异位症仅局限在子宫一处,可行病变区域剜除术。④放射治疗:病灶位于肠道、泌尿道或盆腔结缔组织等处不易进行手术,或内分泌治疗效果不好,或接近绝经期的复发病例,或患者身体情况差,或其他原因如过于肥胖,对手术有很大顾虑等,也可采取放射治疗,造成人工绝经。一般用宫腔镭疗或钴60放射治疗,能破坏卵巢功能,使异位内膜萎缩。 另外,还有不少疾病也可继发形成器质性痛经,其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治疗原发疾病,只要治愈了导致诱发痛经的原发病症,其痛经亦就自然会缓解或消失。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1--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的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此外,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驰,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志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适时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志,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是药三分毒”,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或腰骶部酸痛不适之常见多发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又称功能性痛经,中医称“经行腹痛”! 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精神紧张,健康状况减退,子宫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或子宫倾曲使经血潴留;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肉与纤维组织比例失调等因素所引起。继发性痛经多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疾病所致。祖国医学认为,是由於气血不畅,气滞淤血,胞宫失养。寒凝胞中,湿热下注,肝肾虚损使经行涩滞,不通则痛。 传统医学根据不同症候,素质差异,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使气顺血和,经血流畅,其痛自愈。 1:处方:当归15克,白芍、牛膝、党参、桂枝、甘草各10克,川芎、丹皮各6克,吴茱萸4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7天每服3克,日3次,经净后停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疗效:服药2疗程,治愈率达100% 2:处方:益母草(包煎)、红糖各3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钟,分2次服,日1剂。 疗效:服药1周,有效率达90% 3:治气滞血瘀性痛经 处方:丹参9克,当归7克,生蒲黄、乌药各6克,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川芎3.5克,肉桂3克。 用法:药研细末,经前3天每服10克。日1次,红糖下水,经后停服。 疗效:服用1-2疗程,有效率达100% 去医院看看比较好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缓解痛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