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什么意思是哲学?

人们对于哲学是什么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哲学从远处看有点怪异、无关紧要、乏味,而它也让人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但人们很难确切指出真正的兴趣点在哪里。哲学家是什么人?他们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我们需要他们?
幸运的是,答案已经包含在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里面了。希腊语里philo意思是爱,或者投入,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学家是投身于智慧的人。
“智慧”这个说法很抽象,但它的概念并不神秘。智慧意指努力做到生死得宜,在生存的混乱处境中过尽可能好的生活。智慧的目标是实现。你可能会说是“幸福”,但“幸福”可能会误导,因为它让人想到持续的快乐,而“实现”似乎和很多苦痛相符,而这是每段像样的人生必然经历的。
所以哲学家或者“投身于智慧的人”是指努力用系统的知识来解决人如何最好地达成个人和集体的实现的那些人。
在追寻智慧的过程中,哲学家们发展出一套特定技能。千百年来,他们已成为很多普遍的大问题的专家,人们面对这些问题表现得不是很有智慧。这其中有六个主要方面:
1. 我们不去问大问题
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工作上我应该怎么做?社会走向何方?什么是爱?大多数人在某个时刻(通常在梦里)总会有这些疑问,但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又感到绝望了。它们在社交圈里的地位和笑话差不多:我们不好意思说出口(除了青春期的某些短暂时刻),因为我们害怕被认为自命不凡,不着边际。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得出了合理的答案我们才能有意义地管理我们的精力。
哲学家们不惧怕这些大问题。千百年来他们提出过最大的那些问题。他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总能被分解为更好解决的部分,而真正的自命不凡是认为人经常不屑于提出听起来很幼稚的问题。
2. 我们易受常识错误的影响
公众的想法,或者称为“常识”,在无数领域是明智的、合理的。它是你从朋友和邻居那儿听来的,不假思索就假定正确而接受的那些东西。每天媒体也滔滔不绝讲述它们。但常识在某些情况下也充满愚蠢、错讹和非常糟糕的偏见。
哲学让我们对常识的各个方面都遵从理智。它让我们为自己思考,更加独立。人们关于爱、金钱、孩子、旅行、工作的看法真是正确的吗?哲学家们很愿意去质疑一个想法是否合理,而非因为它受欢迎和由来已久就假定其一定正确。
3. 我们在精神上很困惑
我们不善于了解自己的头脑里在发生什么。我们知道自己很喜欢一首曲子,但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我们觉得见的人很讨厌,但也不能确切地说清楚问题在哪里。我们怒发冲冠,但也不容易搞清楚我们为什么那么生气。我们缺乏对自身喜怒哀乐的洞悉。
这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省察自己的思想。哲学家们尽力追求自知,关于这点最重要的格言由最早的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明确提出,只有两个词:了解你自己(Know Yourself)。
4. 我们对于什么使我们幸福的看法很混乱
我们极力追求幸福,但在这过程中不断地犯错。我们对一些能提升生活的东西估计过高,对其他一些估计过低。在消费社会里,我们犯错是因为被虚假的诱惑吸引,不断地想象某个假期、汽车或是电脑会让生活大不同。同时我们低估了其他东西的作用——比如散步、收拾橱柜、进行有条理的谈话或者是早点上床睡觉。这些听起来不那么令人向往,但对我们存在的品质大有裨益。
哲学家们通过更准确地找出真正能让我们生活更好的行动和态度来追求智慧。
5. 我们的情绪可能把我们引往错误的方向
我们是免不了有情绪的生物,但我们经常忘记了这个让人不安的事实。偶尔某些情绪——某种愤怒、嫉妒或者气愤——给我们带来大麻烦。哲学家们教我们思考情绪,而不只是有情绪。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和分析我们的感受,来学习情绪是如何以意想不到的、与直觉相反的、有时候很危险的方式来影响我们的行为的。
6. 我们会恐慌,不能权衡轻重
我们不断地失去权衡轻重的判断力。而权衡轻重是哲学家们擅长的。斯多葛派哲学家芝诺在得知他在海难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的时候淡淡地说:“命运让我成为少点拖累的哲学家。” 这样的反应让“哲学的(philosophical)”这个词代表了镇静、深谋远虑和坚韧刚毅,简言之,能权衡轻重。
我们所称的“哲学史”包括了由千百年来为解决人们愚蠢这个问题的种种努力和尝试。比如古代雅典,苏格拉底特别关注人们思想混乱的问题。他感觉到人们并不了解一些关键思想的确切含义——比如勇气、正义或者成功——即便人们总是用它们谈论人生。苏格拉底建立了一套方法(现在还以他的名字命名),通过故意唱反调用来明确你的想法。目的不是要改变你的想法,而是测试你用来指导人生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脚。
几十年以后,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试着让我们面对大问题更加自信。他认为最好的问题是问一个东西有什么用。在很多著作里他都这么做,他问道:政府有什么用?经济有什么用?金钱有什么用?艺术有什么用?换做今天他可能鼓励大家问:新闻媒体有什么用?婚姻有什么用?学校有什么用?色情作品有什么用?
斯多葛派的哲学家们在古希腊也非常活跃,他们喜欢研究恐慌。斯多葛派注意到恐慌真实的特征是:我们恐慌并不仅仅因为发生糟糕的事情,而是当我们假定一切顺利的时候它们出人意料地发生了。所以他们建议我们应该对这样的观念习以为常,即危险、麻烦和困难随时会发生,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好准备不必恐慌了。
学习哲学的总任务是去吸收这些以及其他很多教益,运用于今日世界。重点不在于知道这个或者那个哲学家说了什么,而是致力于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运用这些智慧—从现在就开始。
哲学智慧在现代大多是通过书籍的形式来传播。但在以前,哲学家们会坐在集市广场上,与店家讨论他们的思想,或者走进政府部门和宫殿建言献策。付钱请哲学家是很正常的。哲学被认为是正常的、基本的活动,而非不同寻常的、深奥难懂的,或是可有可无的。
如今,我们不大会公然否定这种想法,我们总能从这里或那里得到关于智慧的只言片语,但我们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构来条理清楚地宣传智慧。未来当哲学的价值更清晰一点,我们可以期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遇见更多哲学家,他们不会被关起来,躲在大学科系里,因为我们的生活由于缺乏智慧而弄得一团糟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亟待我们解决。&
原文来源:
原文标题:
原文地址:
相关译文来自无觅插件
发表于: 23:23:24
试着不去问大问题。我现在不愿意去考虑大问题,仿佛精力都在身体之外,忙碌完了之后才觉得精神完全没有收到自己的心里,真正仿佛一场梦。
发表于: 11:43:36
不去关心、选择无视哲学的人觉得哲学无用或者没有价值。但如果你去了解哲学,学习哲学,你会知道它就是生活本身。而对生活本身而言,你无视它也好重视它也好它就在那里。你不去关心它,但它会时刻关心着你。
发表于: 18:05:45
哲学已死。哲学的存在价值是将科学的发展投射到人类社会中,由于目前的科学进展太快,领域太分散,已经不可能有人纵揽科学整体脉络进而将其映射到人类社会中,因此哲学已经成为将要灭亡的学科了。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等也是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其不能顺应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被淘汰的哲学思想了。一两百年后,现在的哲学也是一样的命运。
发表于: 12:08:37
冯唐易老:哲学已死。哲学的存在价值是将科学的发展投射到人类社会中,由于目前的科学进展太快,领域太分散,已经不可能有人纵揽科学整体脉络进而将其映射到人类社会中,因此哲学已经成为将要灭亡的学科了。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等也是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其不能顺应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被淘汰的哲学思想了。一两百年后,现在的哲学也是一样的命运。
:哲学的意义依然存在,注定哲学将死于完善而不死于淘汰。就像数学猜想死于被完善的证明或证否。目前哲学还不完善所以也还没有死。要区分哲学思想和哲学学科,就像牛顿力学也已淘汰,但是物理学还在。某一天无机化学、力学、生物等等科学也都会死去。
发表于: 12:16:54
很棒的文章和译文,受益良多!谢谢分享!
发表于: 12:19:27
冯唐易老:哲学已死。哲学的存在价值是将科学的发展投射到人类社会中,由于目前的科学进展太快,领域太分散,已经不可能有人纵揽科学整体脉络进而将其映射到人类社会中,因此哲学已经成为将要灭亡的学科了。实际上,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五行、中医理论等也是哲学的一个发展阶段,由于其不能顺应科学的发展,现在已经是被淘汰的哲学思想了。一两百年后,现在的哲学也是一样的命运。
:将科学的发展投射到人类社会中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或者哲学方法。哲学死之前起码要完善回答理性和人性的问题。哲学的存在价值本身也是一个哲学话题,要深入探讨吗?
发表于: 15:32:39
不想大事情,只想大问题。
发表于: 10:09:00
menberedv:@冯唐易老:哲学的意义依然存在,注定哲学将死于完善而不死于淘汰。就像数学猜想死于被完善的证明或证否。目前哲学还不完善所以也还没有死。要区分哲学思想和哲学学科,就像牛顿力学也已淘汰,但是物理学还在。某一天无机化学、力学、生物等等科学也都会死去。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哲学将死于被其他学科涵盖。
发表于: 10:10:22
menberedv:@冯唐易老:将科学的发展投射到人类社会中只是一种哲学思想或者哲学方法。哲学死之前起码要完善回答理性和人性的问题。哲学的存在价值本身也是一个哲学话题,要深入探讨吗?
:理性和人性的问题将会被其他学科的发展覆盖,那个时候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哲学将成为历史学的一部分。
发表于: 16:43:45
不羁的思绪:不去关心、选择无视哲学的人觉得哲学无用或者没有价值。但如果你去了解哲学,学习哲学,你会知道它就是生活本身。而对生活本身而言,你无视它也好重视它也好它就在那里。你不去关心它,但它会时刻关心着你。
:既然从每一条路都能到达哲学的一角,那这岂不更说明哲学之无用?
发表于: 16:55:34
在热衷消费的社会里,透露着智慧光芒的哲学只不过是隐蔽在了生活的一角。而说哲学已死,或者失去了他的价值,文章最后也清晰的给予了反驳。
发表于: 18:17:25
哲学是被严重低估了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生活的工具,如果你看了这篇译文,对哲学产生了一点点兴趣,那就再好不过了。 其实,哲学上最重要的答案——是你自己给出的答案。
发表于: 12:06:08
1/Knowing myself,2/big question,3/Knowledge,4/happiness,5/mood,6/panic.
发表于: 14:08:17
冯唐易老:@menberedv:理性和人性的问题将会被其他学科的发展覆盖,那个时候哲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哲学将成为历史学的一部分。
:除了哲学,还有哪个学科讨论理性本身的批判问题?讨论理性的能力范围(如认知、判断、猜测、想象、表达等等),人类的理性能力和非理性的人性之间的关系。学科范围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只要是用理性的方式讨论三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哲学,无论使用了显微镜、哈勃、计算机亦或论语。就像使人健康去除病患的就是医学,无论使用药物、手术、显微镜、计算机亦或黄帝内经。当医学使所有人都无病患全健康时医学就死去了,哲学完成所有的哲学问题讨论也就死去了。
发表于: 21:59:08
大部分的哲学家都只是提出问题,很少去解决问题。大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选择的问题确实解决不了,只能在矛盾中取舍,使其相对合理化。我觉得这不是哲学的无能,正是哲学的魅力,能够提高人的自主权,从哲学家们提供的稀奇古怪的角度中,获取更接近客观和真理的事实。如果只是强调哲学的无用,那只能说你被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哲学思想洗脑过深,但依据没能逃出哲学的框架。
发表于: 19:22:41
是啊,哲学是就是智慧
发表于: 20:14:41
不羁的思绪:不去关心、选择无视哲学的人觉得哲学无用或者没有价值。但如果你去了解哲学,学习哲学,你会知道它就是生活本身。而对生活本身而言,你无视它也好重视它也好它就在那里。你不去关心它,但它会时刻关心着你。
少即是多。微信公众号:好生活实验室
您已经赞过此文了。什么是哲学-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什么是哲学-1
上传于||文档简介
&&什​么​是​哲​学​-​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形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说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的基础,我们高中课本上则是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究竟这两种观点中哪一个体现了形而上学的真实含义?
按投票排序
写一个事后的提纲,弄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明白三块内容,尽管我没有按这个顺序写答案,但是这三块内容我都涉及到了。高中政治教材(以及从苏联沿袭而来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怎样界定「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它的原词 metaphysics 又是怎么来的。「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通常是什么意思,和马哲教科书里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两大主题。这里的形而上学指的就是对世界实在本性,或者说那种最根本的东西的追问和探求。不准确地说,可以理解为各种抽象的大追问。作为非专业人士和日常使用来说,只要理解这个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上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界定,对于大陆学生来说首先还是区分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本义和它在马哲传统里的意义,区分清楚之后如果还对形而上学研究感兴趣,再去看形而上学的入门书籍。现在大陆马哲教科书上的这个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子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辩证法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都接受了黑格尔辩证法最核心的逻辑(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苏联的哲学教科书自然也沿袭了这个对立,而国内的哲学教科书也直接来自苏联。接受辩证法的哲学家会认为从前的形而上学没有辩证法,没有发展和运动,是僵化的。所以很多时候把形而上学当作一个贬义词来用,用来指代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形而上学指的是某一类问题,把这个词用来指「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却不介绍这个词本来的意思,这么做显然不合适。这好歹是写教材,又不是一个哲学家与另一个哲学家论战。我相信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不知道形而上学字面上怎么解释,这个字面解释又怎么和片面、孤立、静止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 以下是关于「metaphysics」「形而上学」词源、历史等问题的介绍。「形而上学」是被用来翻译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 metaphysics 这个词的来源大致是这样的。亚里士多德留下了很多著作,物理学的、政治学的、生物学……其中有一本没有命名(亚里士多德本人把这部分称为第一哲学,the first philosophy)。后世编者把这本书放在《物理学》的后面,就写了 metaphysics(原文是 τ? μετ? τ? φυσικ? βιβλ?α (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 即 “the books that come after the [books on] physics” [1]),也就是「物理学之后」这样的意思。有人(比如古代阿拉伯的一些学者)认为这是指探索物理学背后的哲学问题之类的意思,其实也有可能编者只是在标明顺序(比如阅读或学习的顺序),表示这本书在物理学那本书的后面。当然,说形而上学是比物理学更深一层的追问也没什么问题。[1] 后来 metaphysics 就被用来指类似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里讨论的这些话题,但 metaphysics 到底具体包括哪些问题在中世纪、近代早期、康德及其后是各不相同的,到现在也是有争议的问题。所以简单解释为关于世界实在的追问是比较省事的做法。除此之外,也可以用做减法的方式来理解,比如把形而上学与认识论区别开来,认识论是讨论知识和真理怎样探索问题。
「形而上」出自《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道」和「器」的区别非常类似哲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区别,所以用「形而上」翻译 metaphysics 还是蛮贴切的。 (这还是日本人井上哲次郎 () 的翻译。) 至于苏联教科书体系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这里的形而上学表达了辩证法哲学家对旧形而上学的不满,以及用形而上学来形容那些思维僵化的人。但今天我们不必再沿袭这种特指,并不是只有接受辩证法才能脱离那种孤立静止的思维。形而上学就研究某类问题而言并不意味着一定就是僵死的,只是某一时间段的某些形而上学被辩证法家们认为是僵死的。说起来辩证法也是关于世界实在的哲学观点,其实也属于 metaphysics 的领域,同时辩证法也讨论了认识论的问题。 metaphysics,形而上学,只是说对世界实在的探究,跟辩证法、僵死的什么都没有直接联系。 现在教政治课的老师恐怕都不解释可能根本也不知道「形而上」的字面意思是什么,也不知道 metaphysics 的来历,然后学生也不知道,就把这四个字死死的记在心里当作辩证法的反面,当作不好的东西。这是非常糟糕的教育。 扩展阅读:-从第一条评论来看第一次回答是 2012 年 4 月(或之前)回答的途中多次修改,最近一次小修改是 2013 年 11 月 19 日2014 年 2 月 15 日加入第二条扩展阅读链接2014 年 2 月 18 日最后删改
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少了,可大部分回答要么显得混乱繁杂,要么抓不到要点。所以我再来系统的做个介绍。首先,[形而上学]的意思当然不是指在中学课本里所说的——“静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首先,[形而上学]的意思当然不是指在中学课本里所说的——“静止,孤立,片面的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乃是古代哲学家们毕生的追求和哲学使命。要知道先哲们的脑袋也是很好的,你用“静止、孤立和片面”这些极端的字眼来形容他们“毕生的使命”未免也太小瞧他们的脑袋瓜了。[形而上学]原意指研究事物规律、本质的理性思考,和“哲学”二字的重合性是很大的。但马克思主义这个哲学流派诞生后,就把形而上学仅仅降为哲学中的一个具体流派,甚至把它的含义局限于“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式上了。要知道,哲学家不只只有马克思,还有康德、叔本华、尼采、萨特、海德格尔、柏格森、福柯……这些哲学家在哲学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是远远超过马克思的。在中国教科书里,为了鼓吹“唯物辩证法”的魅力真是什么狗血的东西都可以拿出来做佐证。------------------------------------------------------------------------------------------------------------要知道[形而上学]真正的意思只需要从下面这个方面入手——[形而上学]这个词源是怎么来的?下面具体的来说。[形而上学]原先是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一部哲学著作的书名。古希腊的安德罗尼柯在编纂这本这部著作时,把它放在《物理学》一书的后面,于是便题为 ta meta ta physica ,字面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把它翻译为拉丁文就是 metaphysica。由于亚里士多德这部著作专门探讨的是哲学里的“本体论”问题,本体论问题是古代哲学永恒的主题。问题是在那个词汇贫乏的年代里,此前其他的哲学家们居然没有描述这么重要概念的具体词汇,于是这一偶然得之的书名metaphysica就演变为一个专有名词,用以指代研究诸如“世界的本源是何物”、“超验的理念世界”等本体论方面的内容的词汇。外文的形而上学词义由此得之。那么我们国内所说的[形而上学]又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这个词是外来词,一个外文词而已,不是汉字意义上的[形而上学],那么从“外文到汉语”的过渡,只能从词所代表的意义上找共同点了——这个词旨在世界的本源、终极道义等本体论方面的问题,一经对比我发现:其一——跟中国的道家哲学理念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中国道家哲学里的”道“理念与世界的本源、至理等本体论方面的问题密切相关。其二——被道家奉为经典的,古代中国人探究宇宙奥义的名著《易经》里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么一句话。如此,国内最初的学者便将与研究哲学本体论相关问题的东西称之为[形而上学]。这个词义的汉化就这么在国内盛行开来了。----------------------------------------------------------------------------------------------------其实到这里,题主的问题已经解答的差不多了,但我仍旧有欲望写下去,因为我要——为[形而上学]洗白!!!这个概念在哲学史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哲学是人类所有认知方式中最美丽的王冠,那么[形而上学]就是这个王冠上的夺目宝石。几乎所有的哲学思考由它而起,爱形而上学是人类的命运,是人类追求万物真理不可遏制的情结!先哲们在面对复杂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时,脑袋里总是有这么个情结倾向在:这种情结难以抑制的要求他们去窥探复杂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普遍性的与高度抽象的规律。这种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学]情结试图揭示出寓于自然与社会中的本质内涵与事物发生关系的终极原理。当先哲们对各种现象进行回溯式思考的时候,总会发现它们还有另外的根源,随着不断回溯,最终会导致一些我们不能再回溯的“源头”,这个源头便是我们所说的“万物本源”,也即[形而上学]。可以说在古代,哲学与[形而上学]是一个意思。整个哲学的发展史就是是人类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探究历史。尽管古代的人们没有多少实证知识,但探索宇宙奥义的欲望和兴趣却不比如今小。古代先哲们最常想的都是如下[形而上学]的问题:抛去表象,世界的本源是何物?宇宙的“第一推动因”是什么?在纷乱的具像下世界是否有某种简介的“基本法则”?宇宙万物是否都是由某种同样的“基本粒子”构成?世界的终极法则是什么?能否用一种理念解释世界的本质?………此处省略500字………从哲学史上可以看出,[形而上学]的追求是人根深蒂固的认知欲求,无法阻挡,乃是人之天性——古希腊时期来说,[形而上学]在泰勒斯那里是【水】(万物由水组成,不同的只是水的形态不一,呈现在人眼前变成不一样的具体物体。以下类推)在阿纳克西美尼那里是【气】,在赫拉克利特那里是【火】,在德谟克利特那里是【原子】,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是【数】,在巴门尼德那里是【存在】,在柏拉图那里是【理念】…………………古代先哲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求着[形而上学],这个世界背后的实在。然而,近代哲学的大牛【康德】惊天下来了个霹雳,他反其道而行之,他想:既然[形而上学]的问题几千年也没有定论,是不是人的认知能力无法企及最终的世界实体?在培根、贝克莱和休谟等人的基础上,他的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了。书中用严密逻辑的方式论证了人类理性的弊端,指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永远不可避免。这就导致了他的【物自体世界不可知】的理论(物自体的概念类似于“形而上学”,也即[形而上学]永远无法得到)。人类就算穷尽自己的理性也只能了解世界的皮毛和表象。康德的划时代思想让人类几千年[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让哲学的研究方向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然而好景不长。对物自体、[形而上学]等世界本源的探索欲望被另一个大牛重新开创。这个大牛便是:叔本华。如果说康德思想是“反理性”思潮的理性前提,那么叔本华就是反理性思潮的精神鼻祖。在他那部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开卷名言:世界是我的表象(可视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结论)。他在承认康德哲学的前提下进一步认为——既然世界实体不可知,而我的身体却是那唯一确定的客体,我不但认识自己身体的表象,而且还认识它的“第二面”,叫做【意志】的那一面客体。我们人行为的动力源就是【意志】,它也是表象背后的本质,【意志】就是“物自体”!由此,叔本华通过对[形而上学]的追求,第一次将人的本能抬高到认识之上,从而开创了“以人为中心”的反理性哲学的初步先河。而把叔本华核心思想发扬光大正是这个人——【弗里德里希·尼采】。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得长久、安全,更在于活得伟大、有气魄!什么上帝耶和华,什么无欲念的静观,什么无利害的妥协,统统不过是麻痹生命意志的鸦片!真正健壮的生命恰恰要正视和燃起生物的本能欲望,踏踏实实、轰轰烈烈的生活在坚实的大地上!这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却在宗教和传统道德的禁锢下得不到应当的伸张。尼采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有如直击人心的要害之处,翻山蹈海的影响随后的哲学思潮。在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随后便出现了弗洛伊德的压抑式精神分析理论、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存在先于本质,也即存在是先于本质的“第一因”,浓浓的形而上学意味)、后现代主义……从此,现代哲学的研究方向便踏上了“人本主义哲学”的不归路。----------------------------------------------------------------------------------------------------------------我们可以反观,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从认识论到人本主义哲学,这一切都基于——人类根深蒂固的对[形而上学]的探索欲求![形而上学]不仅不会被抛弃,反而会一直影响着后人,对[形而上学]问题的求索欲望,深深存在于人心深处。它是一个永恒也无解的主题。大概就是这些了(写的有点简单,很多点只是带过,只做了解之用)--------------------------------------------------------------------------------------------------参考书目:《西方哲学史》,罗素版《尼采与后现代主义》,罗宾逊版《反理性思潮的反思》,陈炎著等----------------------------------------------------------------------------------------后续内容更多,也欢迎加我为关注。更多消息也可以订阅我做的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里搜 彩牛城 就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推荐相关回答:
邀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和这个问题一样,回来一看仍然没有好答案...很多答主可能自己清楚什么叫形而上学(上面一堆大部分是不清楚的),但是没有解释好,都去纠结字面意思了。管他怎么翻译成形而上的,叫卖塔飞贼克思学又怎么样。那就我来吧。要理解形而上学就忘记“形而上”这三个字和metaphysics的字面是什么意思好了,对理解基本没有帮助,反正就是个名字。形而上学简单的说,是对客观上什么存在,什么不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的探究。或者说,是关于存在和它的本质的。这么说肯定大家还不懂,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例子。上面这么多答案,包括有几个定义还可以的,都不知道给例子,唉。最简单的,你面前的手机或者平板或者电脑,到底是不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说他们只是你想象出来的?有时候你在睡梦中时意识不到你在做梦的,你以为你看到的经历到的都是真的,但实际上他们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既然存在”我观察到的东西其实不是真的存在“这种可能性,那么你如何证明人不做梦的时候观察到的东西就是真的?比如有些人幻听,那些声音并不是真的,但是他们却以为那些声音是真的。有没有可能所有的人类都天生自带一种幻觉,这种幻觉让我们以为世界上有各种东西,但是实际上这些东西其实并不存在?这便是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原因。有些坚信唯物主义的2B (我不是说唯物主义是2B)非得说“我在故我思”,根本没理解笛卡尔想干嘛。他并不是在说,思考是存在的前提或者目的,他只是想看看我们能确定知道什么。虽然我不能确定我周围的事物都存在,但是至少能确定我在怀疑啊。既然我在怀疑,那我肯定存在啊,我不存在我怎么怀疑怎么思考?康德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外部事物的存在是我们能够有知识的前提,我之前有提过这个问题, ,黑本之前回答过然后估计不满意就删了(确实不是很高水平的答案)。我对他的思路还是一知半解有谁比较闲答答呗。上面的例子是一个表面很浅显实际上几乎可以算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例子,是一个对”到底有没有东西存在“这样一个综合(general)的对普遍事物的很基础的对所有存在的事物进行怀疑的思考。更具体的例子就是与光酱
(这孩子好多关于形而上学的好答案,快去翻)在这个问题
里解释的休谟对因果律的讨论。我这个问题想写个康德对此的解释,草稿已经憋了一个月了没憋出来...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问时间究竟存不存在,我在这个问题 里面解释了,不过比较难看懂。这么些问题都是形而上学的,还有问“自由意志存在吗?”之类的问题。问“什么什么存不存在”之类的都都是形而上学(当然不只是这样的问题,还有比如传送到火星,特修斯之船之类的)。上面都在说什么存在,我再说一下什么叫存在的形式和本质。客观存在的三种可能形式是这样的:性质(property),实体(entity),以及事态(states of affairs)(可以简单理解为事件(event))。比如说,红色的是一个性质,苹果是一个实体,我吃苹果是一个事态/事件。但是注意,有人怀性质或者实体是否存在(我所了解到的,不存在对事态存在的怀疑。)怎么怀疑的?书不在手边我懒得细说了(其实是掌握的不好)(捂脸)...简单的说,如果一个物体没有任何性质,它还存在吗?可以想象一下。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很多问题,没必要全数出来,到这应该解释清楚形而上学,哦不,卖塔飞贼克思学是什么了吧。(人家希腊语的原名就是瞎起的,就你这么机智非得意译!)(就你们机智连怎么意译的都知道!)什么?课本上的用法是什么意思?再见。
陈春文(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科学o经济o社会》杂志主编。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后现代还是后形而上学?
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号教学楼一大教室先说后现代这个词,后现代,意指超越现代性。现代性,以价值中立,精确可靠的科学及其技术为代表。自启蒙时代以来,一直对有科学的崇拜,认为科学知识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识。科学技术的中立,被认为是它的最大优点。比如心理学,研究人的脑部活动,不需要考虑人的想法,研究结果也没有对和错,是什么样的结果,就是什么样的结果,这就是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但是一些研究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以前谈到过的库恩的“范式”一说,他的科学史研究发现,科学并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个范式取代另一个范式(范式可以理解为一个理论群,来自某个科学团体的共同创造)。比如,社会学研究,在社会研究上保持价值中立很难,社会本是人类的创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学一样,仅仅研究现状,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议。那么你就是在维持现状。所以一般社会学家主张介入社会现实,来改造社会。当发现科学技术,是具有“意识形态”的,是有价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价值中立,于是就有了后现代性。在后现代社会,人的一些主观因素,主观看法被引入科学研究中。在后现代社会,价值开始依赖于个人,即个人的价值是作为研究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后现代社会,是个体化的社会。当我们往科学技术中引入价值时,不再引入传统的道德价值,传统的价值,而是基于个人的一些价值,比如政治学研究个人偏好问题。而讲座题目,把这些现象解释为后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即对世界的基本构造(构成单元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比如经典力学把世界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这些实体构成,而量子力学却认为世界是由纠缠再一起的量子构成,它到处运动,飘忽不定,只有在测量的那一瞬间,它才被限定。后形而上学,大抵是对世界基本构造的再认识,即意识到人并不是作为旁观者观测世界,而是当事者接触世界。讲座大概会讲亚里士多德,讲柏拉图(形而上学的源头),会谈海德格尔(他是研究海德格尔的)。是超越现代性,引入价值。还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创造新的形而上学,且看他怎么说。陈春文,是个胖子,不像个学哲学的。我大二时,初接触哲学,看过他的一本书《回到思的事情》,艰涩难懂,看完跟没看似的,但觉得高大上。在大四学哲学的时候,看做他的公开课课程。课程讲得很慢,他说话也喜欢用诗性语言,德语发音不错(那时,我还有点冲动想去学德语呢~)。整个课程,五六节课,就记得那个关于真理的“林中路”隐喻。(树林中一些树倒下了,空地显现,一些树长成了,空地现实。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们做的就是去蔽就是)。现实——消失陈春文的那个讲座,主要内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样。讲着倒让我回想起一点他写的那本书《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讲座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介绍后现代与后形而上学的名词由来,很浅。后部分是讲解了一首诗(类似诗歌鉴赏)(本来要讲两首,但他觉得没时间,只讲了一首。)他讲的很好,我也如雾中看人,听懂了个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词的历史背景,没有了解,感觉水很深。随便整理点东西,大家随便看看吧~首先,他谈到了物理学的危机,波与粒子的问题。波的现象不能解释粒子,粒子的现象不能解释。1900年,普朗克发明了量子这个概念,然后在爱因斯坦的完善下,质量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能量问题。打破了牛顿的那个体系,在量子力学之前,物理学以为到了终点,物理学家只能拾牛顿之牙慧。同样,在哲学也遭遇到了危机。西方的哲学家为了解决这种危机,有回到先前哲学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义,新柏拉图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甚至,会有人主张吸纳其他文化,比如泰戈尔的诗。这些文化现象被称为后现代,后现代只是一个时代描述,它是出现在现代之后,但大家都不知道后现代发生了什么。所以加个“后”来命名。而在这种背景下,海德格尔提出了哲学的终结。回到中国,中国由于近代史的曲折发展,使得中国的任务一直是现代化。虽然中国出现了先锋文学之类的文化思潮,但后现代在中国一直不是主流。70.80年代,改革开放时,那是人们对外来文化充满新鲜感,那时“存在主义”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到处都是诗人,大家都热衷于写诗。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的终结”,是指从亚里士多德为起点的哲学的终结。他(陈春文)所说的哲学,一直强调是从亚里士多德开端的,细致地说,是从物理学开始。亚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时,把一部分编排为物理学,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学,但跟物理学类似的编排成一册,称为“后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译的“形而上学”。在哲学的源头,即亚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性存在物,一种是生成性存在物。亚里士多德搁置后者,着重介绍了前者,他主张通过分析(分类,下定义)的手段来对待存在物。后来的哲学(包括科学)都是这么做的,然后西方世界成功地创造了一个人造的世界(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开始服从于标准化,同质化,开始趋同。这里可能有点难理解,着重解释一下。生产性存在物。比如太阳,本来在人类存在之前,太阳就已经存在。太阳是个存在物,但人不这么想,人通过日常经验发现,太阳光很暖,发现太阳光充足的地方,庄稼长得好……于是太阳沦为了人的一个工具,一个用于生产的工具,太阳就是生产性存在物。太阳不再是一个为个整体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让庄稼丰收的工具……太阳被拆解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哲学(包括科学),正是在这种种加属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后创造了一个现代文明。现代文明一创造,然后这个套路就出现了危机,因为突然发现,没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样,人可以一样(职业化人才),社会到了尽头,没有再前进的方向。所以哲学的终结,要回到亚里士多德。所以与其用“后现代”这种毫无内涵的名词,不如用“后形而上学”这种有指涉的名词来得好。(这解释有点怪~)之后,就是诗歌鉴赏。谈到了“目光”的问题。在西方哲学里,有光的哲学,对光的解释这个传统。目光这个问题,我以前介绍存在主义时,好像举个萨特的那个例子。假如你在公园散步,阳光明媚,花香鸟啼,微风草动……一切都很美好,这是一个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园里还有另外一个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为你知道这些美好的风景不仅仅属于你,也属于他。(这种被剥夺感,就是目光的问题~)当你看别的事物,看别的人,你是基于自己某种意向,某种目的的。你不会是基于他物或者他人的视角来观察。你的“目光”剥夺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个存在物,而是一个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在你剥夺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时,他人(物没有意识,没有这种能力)也剥夺了你的存在。当你成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当个好学生,是因为别人认为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沦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灵图像的某个要素。当然,你可能受此启发,当个“是其所是”,拒绝对话,保持自己的“恒真性”,成为一个自在自为之物。结局有两个,要么成为尼采所谓的超人(引领时代潮流),要么成为叶良辰(你若执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没人格感的人过得不幸福~然后谈到知识,我们的知识,或者说真理,都是基于一些假设的推论,知识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达这个边界,就像一个圆,起于此,回到此。。。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没有被肢解的存在物。之后是提问环节~Q1:(我提问的)亚里士多德的分类(生产性存在物与生成性存在物)与我在其他书籍上看到的分类(自然物与人造物)有什么联系。陈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讲了好多。但没听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那是神与世界的时代,任何东西都是神,太阳有太阳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显现到感官层面被人认识,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领域,不被亚里士多德讨论。人只能认识生产性存在物。而自然,来自罗马的拉丁语,指的是人掌握语言能到达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认的存在的背景。这个自然跟中国传统的自然一词不一样,它是人工化的东西。自然与科学,自然是科学的研究对象。Q2:我有点好奇,您跟研究哲学的同行日常是否会有交流,会开家庭party之类的活动?这个问题,他也有点误解。不过答案是令我满意的。他说他认为“诗思同源”,解释诗跟搞哲学没有矛盾。他是搞哲学的,他的观点影响他那一片的文学界的观点。于是他担任了文学主席一职。文学到深处,是要懂哲学的,哲学是道槛,能够淘掉那些浅显的文学。Q3:现实性的问题,有什么?他的回答是,不要过于关注现实,要学会创造现实。我们总是在别人的期望中,觉得该怎样,而不脱离自己的环境,去想我能创造怎样的现实(这是我自己编的,他的答案也类似,存在主义式的看法,人活着不仅仅是欲望的满足,还有创造)。陈春文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现在急着出去抽支烟~”“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没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太阳作为取暖的工具,作为光合作用的工具,这些功能让它成为了知识的要素。而这些知识,永远不能把太阳当太阳来解释,功能性解释,只是肢解了太阳,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识是有假设,是有边界的。在边界之外,是每个独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间没有联系,是人塑造了这种联系。(在此,真理=知识,真相=知识之外的,不能被知识解释的东西。)
不赞同唐同学的答案,似乎他也没有理解形而上学的实质,只是对形而上学史的复述。在这个问题里。我用一句话解释形而上学就是预设实体。关于什么是形而上学,在上面这个问题里,我已经做过论述。也解释了“为什么说形而上学是孤立静止片面的看问题”这种观点的实质。其实这种观点是恩格斯在描述黑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时总结的,这是黑格尔的观点。作为形而上学最后的大师,黑格尔的这种理解无疑一针见血的点破了形而上学的实质,也影响了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追溯式的反思。而同学的答案,引用了王路论文里的观点“先验性可以说是形而上学问题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思维方式上写明了形而上学的特点。从思维方式去理解形而上学更容易缺乏哲学史背景的人了解形而上学的实质。形而上学是古希腊人思考的问题,所谓“形而上学是对本原的思考”,表达了古希腊人的一种思维观念:在古希腊人看来,世界的万物都存在着联系,万物间相互转化,聚集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于是他们觉得这个世界肯定存在着某个东西,通过它万物聚集在一起,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这个使万物聚集在一起的东西。这个东西被称为实体,关于实体的理论本成为本体论。最初形而上学是具有丰富含义的,它不仅研究实体的属性,还研究实体是如何使万物存在的,自然哲学家们尝试用自然事物的特质来描述实体是如何运作的,有了各种关于本原的学说;而苏格拉底把对实体的研究从外在转向内心,认为实体是某种精神性的东西,它不存在于现象,但现象都体现着实体的一些的征;柏拉图对理念和现象的二分就体现了这种观念,理念就是精神性的实体,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后期柏拉图认为事物是分有理念的部分特征而存在)。但直到柏拉图,对实体的研究还都包括两个部分:存在者(实体的属性)和存在着(实体如何使万物存在)。但到了后来,形而上学逐渐变成一种逻辑性的东西,排除了现实中纷繁复杂的实体,只研究实体者,在神学中,哲学中最高的实体就是神,而神就是最高的精神,有无限多的属性,人只能凭借信仰来靠启示理解神的部分属性。所以后来海德格尔在批判形上学时,说形而上学史就是存在遗忘的历史。形而上学体现了一种重“有”的思维方式,反思形而上学,提出的问题就是”难道一定要有什么规定万物如何存在吗?”这种超出经验的预先设定就是先验性。这种先验的思维方式缺乏能动性,没有考虑到万物是在不断运动着,事物的特质是在不断生成中体现着,被称为形式逻辑,通俗的理解就是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而黑格尔把能动性引入到形而上学,变形式逻辑为辩证逻辑,通俗理解就是联系发展运动的看问题,使实体具有了能动性,把最高的实体成为绝对精神,而绝对精神是历史中实现的,建立起形而上学最后的大厦。黑格尔批判中国没有哲学其实是在表明,中国先人根本就没有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道家强调重“无”,认为有是建立在无的基础上,一句无中生有就回避了关于本原的思考。最后举个例子,有些人喜欢争论性本善,性本恶的问题,会引发这种思考的思维方式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它预设了善、恶这两个实体会独立于人的精神存在,人的为人处事会体现着善、恶的特征。而存在主义的理解就认为人的善恶不是预先规定的,是在人存在过程中生成的,是教育和环境还有自我选择的结果,而善恶也不是不变的,而是被文化规定的。前者体现着形式逻辑,后者体现着辩证逻辑。
Meta (from the
and meta- (μετ?-) meaning "after" or "beyond") is a prefix used in
to indicate a concept which is an
from another concept, used to complete or add to the latter.Its use in English is the result of
from the word "metaphysics". In origin
was just the title of one of the it was so named (by ) simply because in the customary ordering of the works of Aristotle it was the book following ; it thus meant nothing more than "[the book that comes] after [the book entitled] Physics". However, even Latin writers misinterpreted this as entailing that metaphysics constituted "the science of what is beyond the physical". Nonetheless, Aristotle's Metaphysics enunciates considerations of natures above physical realities, which can be examined through this particular part of philosophy, e.g., the existence of God. The use of the prefix was later extended to other context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physics to mean "the science of what is beyond the physical".搞计算机的,经常遇到 Meta 这个词,可以从各个角度加深理解:- Metadata: data of data- MetaSL: the SL which can generate other SLs- Meta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t a higher level
我来提供一点古老的资料吧.....There is a certain science which considers the things which exist insofar as they exist,and what holds of them in their own right.It is not the same as any of the particular sciences,for none of them investigates universally about the things which exist insofar as they exist.Rather,they cut off a certain part of these things,and consider what holds of this part(so,for example,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ristotle,Metaphysics中文翻译我试着提供一下:有一种科学(知识),其研究的是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以及由其依自己的本性所生发出来的东西(感谢@归伶昌的帮助)。这与其它任何特殊(具体)的科学都是不同的,因为后者从来不普遍地研究存在者之作为存在者。它们从存在者中分离出某一部分,并考虑这部分中成立着什么(例如数学科学)。
致力于研究“你行你上”的学问,谓之形而上学。
王路有篇《如何理解形而上学》的论文,可以参考。复制文中末尾两段话中的句子,略作表示。“先验性可以说是形而上学问题的根本特征。”“由于形而上学问题具有先验性的特征,因而形而上学的研究也主要是与先验性相联系。””形而上学研究离我们的现实比较远。“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成长中最大的一个误解应该就是关于“形而上学”了。其实人类一旦开始思考,开始总结规律,那就是在进行形而上学了。1、简单而常见的例子:数学就是形而上学,那些完美的几何图形在现实之中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但是我们却能构建出完美的体系进行演算推理。2、关于形而上的最早的著名争论应该是柏拉图跟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认为先有“人”的概念,而后有了芸芸众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是有了芸芸众生之后才有了“人”的概念。3、比较著名的故事应该是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出发,推理“因为我思故我不完整”,进一步得出“那么一定有一个完整的我”,那个“完整的我”其实就是形而上了。希望有所帮助。Lonely Planet (). 日
话说这个概念我也一直理解不了,一直似懂非懂于是我就记着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句话,稍微有点感觉。我目前的理解是 形而上学 是 "思维、抽象、非实质性" 的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先有物质,然后有观察者,观察产生信息和认知,便是人的理性。为了描述世界以预测世界的变化。产生意识来感知世界变化中相对不变的部分。比如逻辑,A-&B。而不是A-&?。于是我们观察到打雷然后下雨,认为打雷-&下雨。这便是形而上学。辩证法在于否定打雷-&下雨的必然性。我们观察过的打雷-&下雨只是过去的某个事实,并不代表所有打雷-&下雨,一切都是变化的。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研究“形而上者”的学问,就是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不是“形而上学”,西方哲学,基本上属于符号游戏,语言学现象衍生出来的次级分支。凡是把形而上学=哲学,又把中国思想=东方哲学的,都是没文化。形而上学高于思想,思想又高于哲学。西方人是没有思想的,因为他们没有文化,也没有形而上学。所以他们只能有哲学这种低级的东西。
看完所有答案……真啰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中,形而上学指存在论,即关于什么是世界本源的知识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中,形而上学指静止孤立的存在论…………前者对,后者之所以不对是因为它是单方面贴的标签……
形而上:它们是水果形而下:咦,香蕉;哦,梨子;哇,还有一个西瓜形而上:它是香蕉;它是梨子;它是西瓜形而下:咦,长的;哦,甜的;哇,还有一个圆的形而上:它是长的;它是甜的;它是圆的形而下:咦。哦。哇。to be continued ......
直译就是后物理学,一群人翻译亚里士多德,翻到形而上学的时候翻译不了,因为前面的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政治,经济。但是这片他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干脆叫metaphysics。其实就是物理学后面的那个学科,蛋疼吧!后来翻译的时候一看,刚好可以用《易传》系辞传里这句“形而上者为之道。”所以就叫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的本意是:超越物质的。也就是物质之上的东西,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精神世界的范畴。
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本质,用以解释现象。形而上的是一,形而下就是多。所谓本体论研究,就是用一个绝对的形而上的存在者解释众多相对的形而下的存在者。形而上学的思维在东西方都存在过,比如西方哲学的数、理念、上帝、单子、绝对精神,中国哲学的道(但是道这个字有时也不用来指代形而上者)、性、心、真如、体、本。但是这种思维割裂了现象与本质,心与物,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所以到了现代,形而上学被解构了。
形而上学 是研究世界万物的始基、本原、本质,对终极实在的探索的学问;认识论也叫知识论,是关于我们能不能获得对于世界,对于自我的一些知识,如果能,如何获得?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都各有什么利弊?至于为什么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起来,首先形而上学有唯心和唯物之分,唯心从精神实体出发演绎出一个可感世界;唯物是从感性经验上升到超验的世界,但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把世界看成孤立、片面、静止、僵死的,而且双方说的都有道理,于是处于矛盾之中了,也就是二律背反,这样就得用到辩证法去解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