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传道授业解惑也!

酷勤网 C 程序员的那点事!
当前位置: >
浏览次数:次
Q:说起来学英语已经很多年了,可一直都没有把它搞好。也不知道怎么搞,真的很惭愧。特别的在大学,英语都没有怎么学,基本的东西忘了好多,水平可以说不如高中,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也只是应付将来就业的需要。
  我很清楚英语的重要性,而且一直以来心里都有学习英语的欲望,可能是方法不对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英语都弄不好。怎么来正确的学习英语呢?对英语仍很糊涂。
  A:首先是口语,这也是大部分中国学生比较弱的方面,提高发音和语调最好的方法是有一个外国的老师。若不可能,可以录下英文对话(像TOEFL中考的单句),再一句句把自己讲的录下,然后比较、纠正。  
  提高口语最好的方法是和外国人有对话的机会。在北京有些地方可以碰到&找对话练习&的外国人,他们教中国人外语,交换中国人教他们普通话。若不可能,初学者可以看教学的节目和录像,较有经验的可以看美国电视、电影是另一个方法(但是要挑字幕较好的)。  
  口语不好是个很笼统的概念。其实各人口语不好的表现不同。这里罗列一些我在美国的学校和公司里看到的一些中国留学生或员工的口语问题。  
  1.发音错误。  
  单词的发音是根本。有些人单词发音错误或不准,导致英语很难被听懂。学好口语的第一步是找高手校正所有的音标发音,做到只要一查字典,就能够准确地读出一个单词。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学会比较和辨别别人的发音和自己的发音。我常见到一些人明明听到美国人读同一个单词和自己读得不一样,但是就是不介意按自己的方法错到底。不懂得细心观察比较,是学不好英语的。当然,发音准确不代表完全没有口音(当然没有口音更好)。口音很难更改,就像全国各地的人说普通话都不一样。有口音问题不大。
  2.语法错误。  
  有人说学好英语口语就是要多说。我认为这还不够。语法的基础很重要。美国的文盲可以不会写英语,但是英语说得很流利。中国长大的学生很难办到这点,因为我们没有环境。所以掌握词语的搭配,句型,时态很重要。如果这些基本的语言架构都不能掌握,想说好英语是很困难的。    
  3.Chinglish 
  想学好英语口语就要学会用英语思维。我看到不少中国学生先想中文,然后套成英语。这样的英语听上去很滑稽。我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肯定是地道英语的话不说。一开始,这会局限我的表达能力。但是,这就形成一种压力,促使我去验证某种说法究竟是否地道。这也促使我去留意周围的美国人是如何表达一些想法的,然后进行模仿。另外,要扩大阅读量。在阅读的时候就做个有心人,记住可以转化为自己口语表达的讲法或者句型。学语言就是一种模仿。有太多的创意不好。   
  4.把速度降下来。    
  一些中国留学生或员工的口语说得很快,以为这就是流利。美国人有很多连读。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学会或掌握的。但是连读不是快读。读得很快,把一些该发的音都吃掉,会影响听众的理解效果。一开始要说得慢一些,把一字一句都说清楚,把一些基本的发音发清楚。在这个基础上再训练连读。  
  5.表达的多样化。  
  有些人表达一个意思,只能用一种方法。这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惰性。比如,我发现很多中国学生或员工在想表达&今天天气很热,是吧?&的时候只会说:&It&s very warm, right?& 却不会说:&It&s very warm, isn&t it?&. 其实反义疑问句在初中就学过了,但是会用的中国学生不多。所以,在口语到达一定水平以后,就要钻研如何避免一种单调的表达方法,如何使用更加贴切的表达方法。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输入输出的反馈系统。输入包括做语法题,阅读英语文章,听别人说英语,看原版电影,听英文广播,等等。输出是你自己说英语,写英语文章。一个好的反馈系统会对输入进行整理,辨别,和自己比较,模仿。很多中国学生或员工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这个有效的反馈系统。题做了很多,英语文章看了不少,英语广播听了不少,但是在说和用时还是我行我素。  
  英语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印度今天能在call center, BPO, 和软件外包上得到这么大的成功,很大的一个理由就是印度人的英语很好。对做研究的同学,几乎所有的高水平论文都是英文的。对做编程的同学,很多manual,课本都还是看英文的好。对想做生意的同学,和国外公司打交道都得用英文,还有合约也通常是英文的。
  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要有实际的读、听、讲、写能力。考试里的众多的单字、文法等反而次要。还不如多找些外国学生和他们对话、练习。看看美国的电视、电影也是又放松又学习的好机会。
  最后提醒一下,如果把全部学习时间投入英语,那实在太过了。大学里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学习,学习专业的基础,和学习在群体里生活。英语可以使你最重要的科目,但是不应该成为你唯一的学习。
& 相关主题:转:安妮鲜花论坛中的学英语解惑
你家宝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所以前期要留出2-3个月的时间给孩子过渡。你看看小学生置顶的帖子中,很多是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先解决兴趣,解决对英文语音的不习惯,再解决英文本身的问题。
你看那些解决的好的,都是先让英文退后,孩子能接受多少英文就给孩子多少,而不是看书上有多少英文字就给孩子多少。也就说,文字多的英文,你一整段地念,孩子肯定不接受,所以你就可以拆开了按单词或者词组去对应图片。开始孩子可能一点英文都不听,那就可以用中文讲图--注意中文是讲图用的,不是来解释英文句子或者对应每个单词的。
这个看图的过程,孩子可能要反复好几遍,这个时候不要急于开始英文,而是让孩子把图看透,彻底理解了这本书的逻辑关系甚至细节。只有当这个时候,你再对应地给加点小佐料--也就是英语的单词或者词组或者短句,孩子才不会反抗。如果还是反抗的话,那非常大的可能是听力时间太短,所以同步加强听,每天保证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三个月左右应该就能接受这样的英文对应了。
这样对应之后,孩子可能会要求读英文,或者至少不排斥读英文,但是,这个也和书的难度有关。一般如果启蒙期用3级以上的读物,孩子能听下去的概率不大。所以说,那就要把书分开,一部分书是用来满足孩子的情节需求的,也就是和他的年龄认知相适应,和中文水平相当。这部分不急于把英文都给他。
同时找一级读物,使孩子觉得简单。这样就能听进去了。两条腿走路。3个月之后,只要孩子觉得英语不是负担--家长不能总惦记着启蒙期就让孩子读出来,那样就会有负担。那么基本上3个月以后就都能上一个台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java解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