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去宝宝突然排斥上幼儿园园该怎么办?

一、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  家长可以这样做:  1、由于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的影响,孩子离开亲人会有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有的孩子长一点,有的孩子短一点,家长要表示理解,但不要过份同情,你的过份同情会暗示他去的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他会不愿意去。应该用平常心来对待。  2、不要感到对不起孩子,自己没办法照管他,只好把他送走了,而应该高高兴兴地谈去幼儿园的好处,比如:可以有许多小朋友,许多玩具,老师还会教他唱歌、跳舞,会讲故事给他听等,尽量把幼儿园说成一个乐园(事实也是如此),给他一个好印象。  3、事先带孩子到幼儿园去两三次,让他玩玩院子里的滑梯、摇马(任何大型器械均可),看看小朋友们玩球、搭积木、做拼图的活动,熟悉环境和情景。  4、带他见见班上的老师,把他的性格、爱好、兴趣、身体素质等向老师介绍,也让老师和他谈几句话,消除一点陌生感。  5、送去的当天早上要早一点起床,吃好早点,从从容容地走。路上说点其他的事。到了幼儿园把他托给老师,待一会儿再走。既然走了就不要再回头,免得他还等待你再回头,这很痛苦。  6、送孩子去了幼儿园以后,就不要常在他在园里的时间去看望,甚至接回家(患病当然除外),否则他会生活得不好,老想你接他回家,反而痛苦。  7、向他保证时间一定来接他,绝不能失言,要知道多待在园里,哪怕是四、五分钟,也是难过的。如果某一天有事,不能按时接他,要事先通知老师,对他做好工作,否则别的孩子被接走了,他会着急,第二天不愿去幼儿园了。  8、在接孩子时,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老师谈谈,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并把孩子在家表现告诉家长,双方共同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工作。  9、孩子回家以后,不要过份关心,好像他在外面受了委曲,回来补偿似的。这样,他会不愿去幼儿园,愿意天天待在家里了。  10、如果孩子在家有使用慰籍物(如毛巾、小毯子、小熊娃娃等)的习惯,这时正好是放弃它的好时机,因为环境变化大,很可能忘掉它了。但如果不带太痛苦,也可以让他带几天,他自然会放弃的。这对安定情绪有好处。二、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理由  1、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对孩子来说,爸妈在身边,心里会有无比的安全感。而上幼儿园以后,要独自面对、处理问题,不难想象孩子会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2、对陌生环境感到害怕。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家,现在却得长时间待在充满陌生人的学校里,孩子会感到莫名的焦虑与不安。  3、无法适应团体生活。孩子到了幼儿园,必须遵守团体的规范,想要的东西需与人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都得排队,到处都是限制,让孩子觉得幼儿园不好玩。  4、跟不上团体进度。团体生活中常常无法照顾到个人的需求,如果孩子跟不上幼儿园的进度,会觉得受了挫折,也会因此产生心理压力,一想到上幼儿园就紧张。  5、人际交往受到挫折。小孩子都渴望友情,在幼儿园里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然而,真的上了幼儿园后,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排挤,孩子就可能不想去了。  对于孩子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这一问题,父母们都各有办法。但是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要坚持接送,勤与教师交流沟通,家园一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孩子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这样持续下来,宝宝就会渐渐喜欢上幼儿园,父母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以下几条建议供父母参考。三、孩子耍赖皮时该怎么办  1.不愿意去幼儿园或学校时  不要说:“不去上学怎么行,快点走!”可以说:“如果你今天不去的话,某某小朋友就不能和你一起玩了,他会失望的。”
一味地催促孩子要动作快,孩子往往因逆反心理作祟,觉得上学是父母强迫他去做的事,导致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要转换角度,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告诉他去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玩,可以去做很开心的事情,孩子会更有积极性。当然,父母这样说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的生活,确保孩子没有其他客观原因不去学校而只是在耍赖。  2.弄乱房间时  不要说:“看你弄得这么乱,赶快收拾好!”可以说:“宝贝,十分钟内把房间收拾好,妈妈给你读故事或者我们下楼去玩。”
孩子时不时地弄乱房间,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父母一着急,容易对孩子发号施令:你必须马上收拾好房间!孩子听后觉得父母干涉自己太多,反而会表现出厌烦情绪,或者不理睬。父母除了转变说话口气,还可以带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做客,看看他们的房间,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整理。  3.早晨睡懒觉时  不要说:“快起床!要迟到了。”可以说:“宝贝,早上好,已经7点了,想想现在你该去做什么了?”
如何让孩子准时起床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的家长会大喊或去掀被子,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会严重干扰孩子睡眠,不利于身心健康。可以教孩子自己设置闹钟,当然叫醒音乐要轻柔,让他自己去管理自己的时间。聪明的家长在叫醒时,不会硬生生地告诉他“迟到”这个结果,而要引导他,给予目标,孩子知道起来之后要做什么,培养他独立管理时间的能力。还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告诉孩子,明天早晨妈妈会及时叫醒他,让孩子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4.孩子不肯独立完成作业时  要说:“你怎么这么懒?自己多动动脑筋!”可以说:“这是你的作业,我相信你会有办法的!”
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他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明确规定一个学习制度,并给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电视。孩子写作业时,不要在他身边转个不停,这会助长他的依赖心理。孩子拿不定主意时,可适当给予指导,然后走开或坐到一边。有的家长以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为标准,有的家长以完成作业的正确率为标准,事实上,正确的方法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为标准,让孩子在做作业中增长能力。  5.孩子不愿帮忙做家务时  不要说:“快帮妈妈把桌子擦干净……快帮妈妈把筷子摆好……快把地扫一扫……”可以说:“宝贝把碗筷摆好,我们马上开饭啦!”“宝贝,妈妈累了,你来扫地,我擦桌子怎么样?”
要孩子帮忙做家务的真正目的是培养独立性格。多表扬,多鼓励,孩子更乐于做家务,而且会做得很好。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事中来,负起责任,或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能调动他的积极性。四、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去幼儿园  面对喜欢玩不喜欢去幼儿园的孩子,妈妈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去幼儿园呢?  方法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允许他玩  人们常说“玩物丧志”,爱玩在成人眼里似乎不是一件好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玩”却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的思考、合作、语言等多种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而且,玩是孩子最初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妈妈要顺从孩子的天性,允许他玩耍。  妈妈妙招  1、鼓励孩子多和小朋友玩  很多孩子在刚入幼儿园时,看到很多小朋友反而会不适应,大哭起来,这是因为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少的缘故。  妈妈平时要多带孩子到小区内玩耍,并鼓励他和小区内的孩子交朋友,注重培养他与人交往的能力。如事例1中羽筝的妈妈,不但带孩子出去玩,还主动为孩子介绍其他小朋友。当孩子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后,再送他去幼儿园,他就能尽快适应新环境,并能和其他孩子玩到一起。  2、经常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和煦的阳光、绿色的草地,在晴朗美丽的天气里妈妈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他呼吸室外新鲜的空气。阳光的照射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体质,增加他的抵抗力。户外的空间较大,孩子的心情也会比较舒畅,在户外跑跑跳跳,做做运动,可以锻炼他的身体,让他变得更健壮。  3、妈妈要多陪孩子一起玩耍  和孩子一起玩耍能让他充分感受到妈妈对自己的爱,因此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为亲密。  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在和孩子一起玩耍时,要放下成人的架子。要记得自己是和孩子一起玩,而不是指导孩子如何玩,这样才会让孩子获得更大的乐趣。例如,妈妈可以和他一起趴在地板上玩拼图,一起在床上打滚,一起蹲下观察小蚂蚁搬家……这时,妈妈不要把自己当做成人,而是要学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乐,妈妈自己也会感到很快乐。  4、不过早地强迫孩子去学习知识  由于失去了玩耍的乐趣,孩子不但不会乐于学习知识,还越来越不喜欢幼儿园和老师。  过早地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压力,不仅不能起到早期智力开发的作用,还往往会导致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玩耍才应该是他生活的主题,而不是学习,所以妈妈不要过早地强迫孩子去学习知识。  方法二:引导孩子喜欢幼儿园老师  孩子越小对老师的选择性就越强,只有他喜欢自己的老师时,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就会对老师的课感到厌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所以,孩子在幼儿园能否快乐地学习知识、是否玩得开心,与他是否喜欢老师紧密相关。妈妈要引导孩子去喜欢老师,帮他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妈妈妙招  1、不要用老师威胁孩子听话  让孩子喜欢老师,就要让他感觉到老师非常平易近人,而且十分亲切。即使孩子不乖的时候,也不可以用“你再不听话,就把你交给老师,让老师把你关起来”、“你不乖就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你”等诸如此类的话来威胁孩子。这会在无形中增添了孩子对老师的惧怕心理,并有可能导致他不喜欢去幼儿园。  2、让孩子记住老师对自己的爱  当孩子做错事受到老师的批评时,年幼的他难免因为不理解而对老师产生敌对情绪。所以,妈妈要经常提醒孩子老师曾经如何关心和爱护他,这样孩子即使受到批评也会记得老师是爱自己的。  在孩子对老师不满时,帮孩子回忆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关心,这时孩子就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爱,就不会因受到批评而不喜欢老师了。  3、教孩子学会感恩老师  妈妈带一个孩子都常常会感到疲惫,幼儿园的老师同时照顾许多孩子,其实需要付出更大的爱心和耐心。老师需要时常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感受,关注每个孩子的需要,所以当妈妈知道老师是如何爱护自己的孩子时,要及时地教孩子学会感恩老师。  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对老师说谢谢。这样不仅让老师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也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孩子会因此而更加喜欢老师,老师也会因为孩子妈妈的通情达理而更喜欢这个孩子。  方法三: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快乐的地方  有的孩子十分喜欢去幼儿园,因为那里有很多小朋友和自己玩;而有的孩子却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觉得那里充满了约束。幼儿园对于孩子来说是充满了快乐,还是会让他觉得有压力呢?孩子对幼儿园的感觉,决定了他是否喜欢去幼儿园。所以,妈妈要尽量让孩子感觉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妈妈妙招  1、让孩子愉快地起床  妈妈由于喜欢看电视,导致孩子跟着一起熬夜。但是,早晨孩子却因为睡不醒被妈妈强迫起床而情绪变坏,变得爱发脾气。孩子会觉得睡不醒,还得去幼儿园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不喜欢去幼儿园。为了让孩子每天都能自然醒来,妈妈应该给他一个好的睡眠环境,让他早点入睡,避免孩子因睡不醒不能愉快地起床而不愿意去幼儿园。  2、让孩子带着好心情去幼儿园  一天之计在于晨,如果每天早晨孩子都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幼儿园,他一天在幼儿园的状态也会非常好。  妈妈却在孩子上学的路上将自己对丈夫的不满说给年幼的孩子听,孩子也许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但在妈妈的抱怨中被送去幼儿园,孩子却很容易产生焦虑与不安。所以说,妈妈在送孩子去幼儿园前,要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孩子。  3、别对孩子有太高的要求  有的妈妈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就迫切地希望孩子能表现地很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喜欢问孩子“今天学了什么?”  “有没有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了吗?”并对孩子提出要懂礼貌、多学习等多种要求,如事例3中美琪的妈妈就是如此。  过高、过多的要求和禁令,会让孩子感到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并因此不喜欢去幼儿园。  4、不要用带有负面倾向的问话去误导孩子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家后,有的妈妈会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老师分东西的时候有没有偏心?”很显然,这样的问话方式很不恰当,妈妈的本意也许是怕孩子受委屈,但却在潜意识中向孩子传达了一些负面信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有时会欺负人,幼儿园里的老师是偏心的,幼儿园是不好的。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问多了以后,孩子就会越来越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他会觉得那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地方,老师和小朋友都“心怀叵测”。所以,妈妈在与孩子聊天时只要简单地聊一聊幼儿园里的事,说说那里的小朋友就足够了,千万不要用带有负面倾向的问题去问孩子。  方法四:鼓励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乐事  孩子在幼儿园都学些什么?饮食是否习惯?玩得是否开心?妈妈非常关心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真实情况,并让他感觉上幼儿园是件快乐的事情呢?妈妈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鼓励他说说幼儿园里的乐事,这样就可以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都做了些什么,在孩子重复这些乐事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觉得幼儿园真是一个快乐的地方。  妈妈妙招  1、感受孩子的快乐,让他乐于与妈妈分享自己的乐事  当孩子在妈妈的引导下说起幼儿园里开心的事,妈妈也要随着孩子的描述去想象当时快乐的情景,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在幼儿园里的乐事。  当孩子发现妈妈真的在用心听自己所说的“乐事”,他就会乐于向妈妈描述自己在幼儿园中开心的事情。但也许有的时候,在孩子看来很好笑的事,在成人看来却很没意思。即使如此,妈妈也不要说“这有什么好笑的”,而是应该耐心地听孩子说完,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的快乐。如果妈妈认为不好笑的事就不喜欢听,会挫伤孩子向妈妈讲述的积极性,也许孩子会因此不再喜欢向妈妈讲述自己的乐事。  2、孩子不肯说的时候不强迫他说  很多妈妈会发现,当自己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时,孩子却说不上来或干脆不说。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必过多追问,要知道3岁左右的孩子,其社交特点以独来独往、自娱自乐为主。当老师组织一些游戏活动时,他也许会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妈妈问起时他说不上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有时候,孩子过一会儿后会主动说,就像强强一样。这一点,妈妈也要理解。  3、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里的生活  幼小的孩子回忆能力有限,所以如果妈妈问他在幼儿园里的事情,他常常会想不起来。但如果妈妈能事先向老师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在通过提示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描述幼儿园里的事情,这样就能唤醒孩子的记忆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突然排斥上幼儿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