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含金量应用经济学院组织的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的?

问:考法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多少分才稳?答: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非全日制在职学习,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经过初试复试后方可入学。目前24年国家线刚刚发布,法硕国家线A类是331分,上财虽然是自划线院校,但23年法硕执行的是国家线A类,所以考生可以以国家线作为进入复试的参考。在职法硕报考条件是: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职学习,且符合以下各项具体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在职学习身份报考:修过相关专业大学本科课程,至少通过八门本科课程的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及格水平或具有相当水平;公开发表过相当于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在职学习考生须于9月25日前向我校在职学习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经审查同意后,才能办理报名手续。在职学习考生在复试过程中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在职学习身份报考。报名阶段如实填写,不需提前向我办提出申请;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职人员也可以选择在职学习法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进行学习,在职学习免试入学,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详情>问:公共管理专硕有参考书吗?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中心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非全日制在职学习,需要参加全国硕士在职学习统一招生考试,经过初试复试后方可入学。MPA属于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是英语二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这两科都是全国统考科目,有统一考试大纲,市面上也有很多教材可以选。在职MPA报考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5年或5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在职学习的人员;已获相关证书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在职人员也可以选择在职学习公共管理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进行学习,在职学习免试入学,一般大专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详情>问:企业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几月考试?答: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学员对于考试时间都比较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训中心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公司理财与企业会计方向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企业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入学不需要考试,校考是看学校的规定来进行,如果要申请相关证书,则需要参加考试,在职学习申请相关证书统一考试是每年5月进行。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获得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者,硕士或博士学位,相关行业背景人员可免试入学。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学信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首都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设有周末假期面授与网络远程班。详情>问: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需要工作经验吗?答: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有一定专业基础,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对工作经历的具体内容没有要求,但需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进入论文写作与考试流程,通过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西北师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网络或寒假、暑假期间或周末集中授课。详情>问:英语在职课程培训班都学什么课程?答:提升专业能力应对如今的就业环境是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于是不少在职人员选择在职课程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英语语言文化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英语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不需要考试,课程学习内容有语言学、欧美文化、二外、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法等。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专或大学本科毕业、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英语达到一定水平者均可报名。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对外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不脱产学习,隔周周末(六、日)上课。详情>问:本科无学位能报首都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吗?答: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学员对于报名条件都比较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培训中心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与金融管理方向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金融工程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获得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者,硕士或博士学位,相关行业背景人员可免试入学。本科无学位可以报名学习,但不能申请相关证书。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首都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设有周末假期面授与网络远程班。详情>问:医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有哪些专业要求?答: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外科学专业在职学习人员申请相关证书(在职课程培训班)项目属于医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医学专业的报名专业要求是在考试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因此报名人员应该是医学类专业毕业并从事医疗行业工作。医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具体条件要求:1、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或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者;2、在考试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学术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已达到所考试专业的毕业在职学习同等水平;3、根据学位委员会学位〔2015〕10号文件,以在职学习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资格只须具备以下条件:(1)临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并获得学士学位;(2)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或已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3)申请人所申请的专业学位类别及领域应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相对应。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武汉科技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采取“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详情>问: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有哪些?答:中国人民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大数据科学与应用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职课程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外语考试和学科综合考试。外语考试主要考察英语,同时也可选择日、俄、德、法等其他语种。而学科综合考试则涵盖了考生所学课程的四到六门课综合有统一考试大纲。除了国家组织的同等学习能力人员考试的统考外,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还有校内组织考试,包括题库考和非题库考。题库考试主要考察必考科目,而非题库考试则包括必考和选修科目中的一部分课程。对于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要求60分或70分及格,每年有一次考试机会,共计可以考四次。同时,考试科目要求考生系统地、深入地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并能通过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掌握现代社会问题及解决方案的科学知识。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大专学历者,参加全部课程的学习,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详情>问:上财在职课程培训班怎么上课?答: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是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上课方式,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资产与财富管理方向西方经济学专业(面授/线上)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西方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上财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可选面授班/网络班,双休日隔周集中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可以详询院校确定。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报名要求是:1、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2、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3、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学历为国(境)外学位学历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出具证明。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详情>问:对外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难吗?答:提升专业能力应对如今的就业环境是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于是不少在职人员选择在职课程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专业(会计学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会计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不需要考试,且贸大也不设置校考,以论文或课堂作业进行结业标准,但如要申请相关证书,需要参加全国统考,考试为通过制,难度不是特别大。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企事业中高层管理者、大学本科毕业生及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对外经贸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在职攻读,利用双休日面授。详情>问:上海在职课程培训班能不能不到学校上课?答: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是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上课方式,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企业跨境法律风险与防范方向国际法学专业(面授/线上)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法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上海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可选面授班/网络班,双休日隔周集中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不方便到校上课的可以选网络班,但即使网络班每学期也要按要求到校一次,可以详询院校确定。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报名要求是:1、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2、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3、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学历为国(境)外学位学历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出具证明。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详情>问:专科毕业几年可以报社科院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答:目前选择就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开设项目管理与组织经营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项目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已获得学士学位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学历认证书”复印件),且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并在考试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工作中做出成绩(如已发表或出版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专科毕业生暂不可以报名学习,需要具有本科学历学位。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社科院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学习方式是:每月计划授课1次,集中在周六周日授课,寒暑假不授课。采用北京面授和网络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详情>问:贸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专科就能读吗?答:很多职场人士为拥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纷纷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不断深造提升。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以在职学习的方式招生的,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条件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不限)。满足入学条件后即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通过资料审核可以获得入学资格。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课程学习完毕的学员,满足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的人员,或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可参加考试,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考试,满分均是100分,每门60分即可通过,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证书。总而言之,满足专科及以上学历即可攻读贸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但是只能参加课程学习,获得结业证书,不能申请相关证书。详情>问: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有考试吗?答:社会的迅猛发展,职场竞争愈发激烈,许多人选择在职课程培训班来提升。中国人民大学网络经济学专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以在职学习的方式招生的,满足入学条件后即可向院校提出申请,待院校老师审核通过后,即可免试入学。学员按照培养方案修完规定课程,通过课程考核修满学分,颁发结业证书;具有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人员可在每年3月份进行报名考试,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有外国语与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只要每门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可通过考试。考试内容简单,而且还有4次补考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因此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是免试的,即学员在入学前不需要参加考试,只需满足专科及以上学历就可以报名;但是想要申请相关证书的学员是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详情>问:国际中文教育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英语什么水平?答:对外交流让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很多的热度,为了方便在职课程培训班的学习,因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国际中文教育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国际中文教育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1、身体健康,在相关机构做出成绩的人员。2、专业与年龄不限。3、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含三年)以上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4、获得学士学位但未满三年者,在提出相关证书申请并进行资格审核前,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即可。由上述条件要求可知,报名阶段对英语水平并没有要求,但国际中文教育一般要求考生具有优秀的英语口语能力,为了在学习中更加顺利,考生最好也具备一定英语基础。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北外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采用课堂讲授及自学(录播/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详情>问:安全科学与工程在职课程培训班对本科专业有要求吗?答: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学员对于报名条件都比较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方向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安全科学与工程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条件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在职人员。对于本科专业没有特别的要求,考生可以详询院校确定。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才行。首经贸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周末上课,每月1次(2天)课程学习;设有周末假期面授与网络远程班。详情>问:上财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门槛高吗?答: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是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报名门槛要求,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量化投资与风险战略方向数量经济学专业(面授/线上)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数量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报名要求是:1、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2、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3、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学历为国(境)外学位学历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出具证明。也就是说报名入学门槛相对较高,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上财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可选面授班/网络班,双休日隔周集中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详情>问:本科无学位可以报新闻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吗?答:目前选择就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新闻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已获得学士学位,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者,条件可放宽到大专学历。也就是说本科无学位可以报名学习,但是不能申请相关证书。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社科院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学习方式是:每个月授课1-2次,每次2天,每天8学时;集中在周六日授课,寒暑假不上课。详情>问:国民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学哪些课程?答:提升专业能力对于在职人员来说途径并不算多,就读在职课程培训班就是很重要的途径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国民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大专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者,也可参加培训班课程的学习。满足条件的可以申请入学,课程内容有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资本论》选读、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经济学、高级公司金融、统计与计量分析、证券投资与金融市场分析等。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线上与线下结合授课,每月选择1-2个周末上课,周六日连续(具体以学院最终排课为准)。详情>问: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本科毕业几年能报?答: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是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的报名条件,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企业战略与现代化公司治理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面授/线上)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1、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后满三年(原专业不限);2、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3、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学历为国(境)外学位学历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并出具证明。也就是说想要报上财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本科毕业满三年,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上海财经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可选面授班/网络班,双休日隔周集中授课,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不上课。详情>问:贸大行政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随时都能报名吗?答:近些年在职课程培训班非常受欢迎,每年都有很多人通过该方式报名学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组织与社会保障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以在职学习的方式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时间为全年,但是开班时间一般是春季和秋季,考生可密切关注相关简章或咨询院校确定。报考需要满足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专业背景不限),参加全部课程的学习,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及以上者可在3月报名相关证书申请考试,考试一般在同年5月份,顺利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即可获得相关证书。综上所述,贸大在职课程培训班没有具体的报名时间限制,随时都可以通过在线老师报名学习;而后期考试报名时间是每年3月份,若错过只能等下一年。详情>问: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辞职学习吗?答:为了凸显自身价值,获得更多竞争机会,很多人希望借助在职课程培训班继续深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发展战略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在职学习的报考方式,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周末上课(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月上课4-6天。具体可查看院校招生简章或详询院校确定。可免试入学,先学后考,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大专学历者,参加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结业证书。结业并满足相关条件后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只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科目,满分均是100分,每门60分即可通过,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证书。总之,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主要是针对职场人员设置的课程,不需要辞职去报读,上课安排相对灵活,一般可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来上课,可以边工作边学习,不影响报考人员日常的工作与生活。详情>问: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几月份能报名?答:提升专业能力应对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是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于是不少在职人员选择在职课程培训班,中国人民大学计算数学专业(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计算数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报名是全年进行的,随时都可以提交报名信息,但开课一般是春秋两季。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者;大专学历,旨在提高本人业务素质者,也可参加培训班课程的学习。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上课时间:周六、日上课,上课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4点(午休时间为1.5小时)。详情>问:新闻传播学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是什么?答:目前选择就读在职课程培训班提升自己的人员越来越多,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数字媒体与智能传播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新闻传播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入学不需要考试,但是如有考试需求在进入考试流程后需要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已获得学士学位,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者,条件可放宽到大专学历。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考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试科目是外语和专业课综合,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分别通过这两科达到及格线。社科院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学习方式是:每个月授课1-2次,每次2天,每天8学时;集中在周六日授课,寒暑假不上课。详情>问:人大产业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考几门?答:如今,人们的学习意识逐渐提高,随之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的人数逐年增加。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经济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是在职学习的报考方式,是先入学后考试的模式,无需考试即可入校学习,满足大专以上学历者即可通过在线老师报名。想要申请相关证书的学员是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两门,每门科目满分都是100分,考过60分即可通过,属于及格通过制度,而且还有4次补考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证书。因此,报考人大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不需要参加考试,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交报名资料通过审核,就可以免试入学;后期考试考外国语和学科综合两门,考试内容简单,而且还有4次补考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报考难度,非常适合职场人员进修学习。详情>问:专科学历能报考首经贸在职课程培训班吗?答:为了更好的在职场发展,有更多的机会,很多上班族选择了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以在职学习的方式招生的,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条件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或有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学历,有一定工作经历的金融保险系统以及经济类相关行业的在职人员与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满足入学条件后即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通过资料审核可以获得入学资格。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通过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结业证书;课程学习完毕的学员,符合考试条件后可报名并参加考试,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考试,满分均是100分,每门60分即可通过,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证书。总而言之,首经贸在职课程培训班是在职学习的报考方式,有课程学习和考试两个阶段,专科学历者只能参加课程学习,获得结业证书,不能申请相关证书。详情>问:翻译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考几科?答:提升专业能力应对如今的就业环境是很多在职人员关心的问题,于是不少在职人员选择在职课程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经贸翻译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英语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不需要考试,且贸大也不设置校考,以论文或课堂作业进行结业标准,但如要申请相关证书,需要参加全国统考,外语类专业考试科目是第二外语,可选日语法语。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大专或大学本科毕业、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英语达到一定水平者均可报名。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本科学历且学士学位满三年的学员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教育考试网进行网上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即可。外经贸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在职学习(不脱产),周末/网络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详情>问:企业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要求专业背景吗?答: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科技创新管理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属于在职学习企业管理在职课程培训班,在职学习免试入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有一定专业基础,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管理等方面做出成绩。对于本科专业背景没有特别要求。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满足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考试,通过考试完成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考试每年5月进行全国联考,3月在中国考试信息网报名,考生要在规定年限内通过考试达到及格线,进入论文写作与考试流程,通过论文考试后可以授予相关证书。西北师大在职课程培训班上课方式是:网络或寒假、暑假期间或周末集中授课。详情>问:贸大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需要考试吗?答: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职场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不少在职人员选择攻读在职课程培训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专业(金融风险管理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以在职学习的方式招生的,满足入学条件后即可向院校提出申请,待院校老师审核通过后,即可免试入学。学员按照培养方案修完规定课程,通过课程考核修满学分,颁发结业证书;具有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三年的人员可在每年3月份进行报名考试,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在职课程培训班考试科目有外国语与学科综合2门,满分均为100分,只要每门分数达到60分及以上,可通过考试。考试内容简单,而且还有4次补考机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试难度。因此贸大在职课程培训班入学是免试的,即学员在入学前不需要参加考试,只需入学条件即可向院校提交报名申请;但是想要申请相关证书的学员是必须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详情>问:西北师范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学习多长时间?答:为了在职场上站稳脚跟、提升职业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报考在职课程培训班。西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在职课程培训班是在职学习的报考方式,学习周期2年左右,具体学时需要根据不同课程设置而定,报考人员可查看院校招生简章或详细咨询院校确定。属于先学后考的形式,在职课程培训班报名条件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获得学士学位,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结业后满足相关条件后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通常在每年的5月份进行,有外国语和学科综合2门考试科目,满分均是100分,每门60分即可通过,通过考试并完成论文考试后可获得相关证书。综上所述,报读西北师范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需要学习2年左右的时间,学习时长安排比较合理,不长也不短,并且不用脱产学习,有网络或寒假、暑假期间或周末集中授课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职场人士进修学习。详情>}
计量经济研究篇1
【关键词】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
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两门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充分顺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各种统计计量软件对现实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准确地判定经济形势和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本文主要思考如何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相互融合补充,结合漓江学院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以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教学目标
1.1基本目标
旨在培养学生在充分理解经济学相关原理与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用各种定性、定量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与预测,进而对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践检验的能力。
1.2具体目标
1.2.1理论目标
掌握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2.2能力目标
实践调查的设计和实施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知识转化能力;软件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领导与沟通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2.教学依据
时刻围绕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以“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在大一大二从经济理论和数学基础方法的讲授开始抓,将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基础理论时强调与现实经济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用数字去研究经济问题的兴趣。在大三大四以“重技能、显特色、强素质”为主。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讲授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如何解析现实经济问题,如何寻找和整理经济数据,同时学会用各种功能丰富的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将整个大学课程教育整合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实践教学理念和执行实践教学过程。
3.教学思路
4.教学实践方案
4.1课堂教学实践
4.1.1环节一:理论教授,思维渗透
本环节主要在大一、大二实施,重点围绕学生经济学理论的学习、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以及数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角色扮演、调查与访问等方式进行课堂实践,逐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思维。
4.1.2环节二:理论与方法的整合,将经济现象具现化、简单化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上学期实施,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数字化,同时从数字表现出的关系、特点、变化趋势中了解和认识经济发展的现状。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统计年鉴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内在结构特点的分析、数据的测算为主线,针对《统计学原理》课程中包括的内容理论性偏强而实践性薄弱的特点,以《中国统计年鉴》、《经济统计年鉴》、《旅游统计年鉴》、《交通统计年鉴》等各类型统计年鉴作为研究的范本,将年鉴的主要模块、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各模块包括的主要经济指标的内容和测算方法以及所反映的经济现实作为研究案例,有针对性地将课程中涉及的公式、原理对照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的不是枯燥的数字、公式和理论,而是一些生动的现实的经济数据和经济事实。在讲解的同时穿插Excel、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统计年鉴的分析,既能让学生将理论进行实际转化,也能解决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关于数据难找难分析的问题。
第二,以实践调查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环节为基线,结合《统计学原理》的相关章节内容,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成六个学习任务,具体有: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与实地调查、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汇总、研究对象的历史数据汇总分析、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同时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1.3环节三:实证分析,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本环节主要在大三下学期实施,旨在让学生掌握两三个计量分析软件,能够用环节二中掌握的数据结合计量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1)针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在讲解理论的同时重点专注于计量软件在实证研究中的使用,结合现实经济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软件进行计量操作分析,并理解计量结果所表示的经济学意义,从而将计量结果用于验证经济理论,指导经济实践。
(2)针对实际运用方面,结合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等所涉及的计量领域,以案例说明、角色扮演、情景设计、专题研讨等方式向同学们介绍相关的知识和使用的方法,让学生在出校门前对本门课的应用领域有所认识。
4.2课后实践教学
4.2.1课后辅助练习
以学习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和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强化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自主领悟和学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内容和方法。
4.2.2暑期实践调查
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暑期进行实践调查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方法联系调查实施的过程,切实在实践调查中掌握调查工作的准备、实施、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各个环节所涉及到的理论、方法,最终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了解、认识某个现实经济问题,学会如何将理论见诸于实践。
5.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
课程评价是保证理论和实践性课程实施质量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介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计划改革传统理论考试模式,设计创新性考核方式。考核方式采用按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并根据学生写的学习实践日记进行平时成绩的考核,其成绩纳入总成绩,结课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汇报时,每个学生们走上讲台,通过演讲的形式,把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工作过程展示给大家。考核没有统一答案,通过学习成果的评价表,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参与评定成绩的做法,可以更加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师教学的质量。具体评价指标有:第一,调查问题、对象选择的新颖、时效性;第二,调查实施方案的完整性;第三,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规范性、科学性;第四,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第五,实践调查参与的主动性及贡献;第六,调查团队协作能力;第七,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第八,Excel、Eviews、SPSS等软件的操作能力;第九,数据的总结分析能力;第十,文字的组织和文章的撰写能力;第十一,成果汇报的现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真.计量经济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缘[J].科技与经济,2006(13):16-18.
[2]郑红玲.对经管专业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229-230.
[3]林茜.关于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0(8):129-130.计量经济研究篇2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课程设计 案例 成绩评价
一、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重要性
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为本科生数量分析能力的培养和做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学要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一门能够指导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科学,任务之一就是学习研究发展计量经济学,特别是今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活跃,股票、期货和期权,有大量的高频数据,需要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世界计量经济学会2006年远东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邀请了将近15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作主旨报告,研究主题微观计量经济学理论、估计与检验方法,宏观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估计与检验方法等,经过近100场的研讨会,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认识,使中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这对教师的日常计量经济学教学发挥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洪永淼教授和汪寿阳教授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具体实际,借鉴国际主流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经验,初步探索中国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规律,以尽快缩短中国计量经济学与国际主流计量经济学的差距,并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计量经济学。论文最特别之处是附录包含一份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及教科书或参考书建设的目录表。这对各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有一定引导作用[1]。杜修力、何剑针对当前高校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结合其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三维”教学模式及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2][3]。姜树元、王锋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中,针对当前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层次划分不清晰、重理论轻应用、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等,给出改革建议,如规范教学大纲科学划分教学层次,教学应该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以及计量经济学教学和计算机软件紧密结合,等等。胡荣才和许涤龙探讨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强调了计量经济学实验的重要性。
二、问题的提出及其建设
1.强调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关系和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教师认识不够,未在开始教学时强调计量经济学在整个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或者只单单一句话,学生并未注意。在计量经济学教授中,给学生讲授计量经济学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而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材料就案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很多做的研究都是和计量相关的。同时应强调统计学重要性,统计学是计量经济学的先修课程,很多学校在统计学讲授中也只讲理论,由于统计公式偏多偏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转而消极对待这门课,故要学好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的基础也很重要,学校在开始先修课程时就该注意到其与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中用到大量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打好统计学的基础,对计量理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质就是对经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到统计特性,对计量经济学的建模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2.加大理论课程中案例比例
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所占比例比较小,不够形象化。我们针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2010、2011年和2012年经管系和数学系金融班正在开设计量经济学的学生做了一项调查,连续三年调查中,几乎92%的学生希望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知识,少讲公式,最好能用现有的宏观或金融数据,通过案例讲解计量经济学,8%的学生希望先打好理论知识基础。传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旨在推导公式如何得来,没有讲解公式的意义与背景知识。一方面因为我国研究计量的文献资料还不是很多,老师没有渠道获得优秀的前沿文献资料,只能依靠书本,特别是二本学校。最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学校一般买了数据库,有大量的计量理论研究文献和运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献,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讲解完,下载优秀论文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加深对计量的理解,对理论知识起到了巩固作用。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传统计量经济学教学偏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一方面是觉得理论是应用的基础应该讲好,另一方面老师有关计量经济学应用方面的知识相对贫乏,自己都不是很会应用,更不要说讲给学生,其中包括计量实验方法所涉及使用软件分析,国内做得还比较少,大多只能通过国外的论文进行了解,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很多计量分析方法可以用软件操作,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编写了运用eviews软件解决计量问题的实验教程,老师加以参考,在讲解案例时就可以随时演示给学生看。安排上机实验课,通过演示,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和运用软件处理过程,再要求学生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课堂做报告并一起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洪永淼,汪寿阳.论中国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研究[J/OL].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学院研究院,2007.
[2]杜修立.计量经济学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2):59-62.
[3]何剑.《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统计教育,2007(2):28-30.计量经济研究篇3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功能;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众所周知,计量经济学模型已经被广泛运用到理论研究和实际分析中。作为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计量经济学模型必须要能够很好的模拟实际现象。因此有必要对几种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就是以此为目的来展开分析的。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简述
1.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内涵: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计量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而做出定量分析。而在研究实际经济问题时,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是研究者首先要做的工作。这一设定工作包括选择相关的经济变量,以及确定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其中,模型变量涉及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数学关系涉及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计量模型只不过是在对现实经济现象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复杂的经济问题的简单化,因此在设计计量模型时,往往会为了突出主要经济变量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因此,模型的建立要遵循客观科学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方法,务必保证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现实情况。
2.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1)静态分析功能。静态分析是指给定解释变量的数值就可以求得被解释变量的数值。这可以直接由计量经济学模型所确定的数学关系式得到,只要把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直接代入数学关系式即可。(2)比较静态分析功能。比较静态分析是指在其他变量的数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解释变量的变化会引起被解释变量的变化大小。只要将两组不同的解释变量数值代入到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并作差,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3)动态分析功能。动态分析是严格区别于静态分析的一种方法,它要求确定被解释变量随着解释变量连续变化的具体变化过程。这是分析的高级形式,可以根据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学关系式画出对应的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判断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变化过程。
二、几种具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根据所使用数据的类型不同,计量经济学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模型:
1.横截面数据模型:横截面数据模型使用的是横截面数据,是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横截面数据是一组同一时点上不同指标的数据集合。例如:某一年各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同一时点上不同家庭的消费。这类数据是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础,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经典模型中。横截面数据模型要求解释变量和随机扰动项满足几项基本假定,比如:要求随机扰动项均服从均值为零,方差为某一定值的正态分布,同时各扰动项之间互不相关。如果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假定没有被满足,就会出现诸如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等问题,从而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从而更好的拟合现实情况。
2.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内容。这种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解决的是与时间有关的问题。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指标随时间的推移所得出的一系列数据集合。比如:近几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某厂逐月的主要营业收入和主要营业支出。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已经被广泛用于分析社会的各个方面。不过这一模型要求所使用的数据序列满足平稳性和正态性等要求。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规律是固定的,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而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会发生伪回归问题,从而使计量模型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对这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前提是通过单位根检验来测试数据是否平稳。
3.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模型之一,这一模型中所使用的面板数据是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相结合的数据。比如:全国各省份2001-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某医院各心脏病患者逐年的治疗费用。这类数据能够增加各变量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减少了共线性,从而提供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它可以同时提供同一样本随时间推移所得的指标数据信息和同一时点不同样本的指标数据信息。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方法。其中,前者要求面板数据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的截距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后者要求面板数据模型的数学关系式中的截距是对某一固定值的偏离。这两种方法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进行区分。
三、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比较分析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计量经济学处理数据最有用的手段。由于同属于计量经济学范畴,各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目的一致:各模型的建立都是为了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和抽象化,进而定量分析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满足假设:各模型都是对实际问题的简单模拟,因此在模型设定前首先会做出一些严格的假定来保证模型的解释力;有侧重点:各模型的建立宗旨是:研究问题的本质,屏蔽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因此在其设定时都会为了突出某些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将其他变量排除在模型之外。
当然,不同的模型也有其独特之处。使用数据不同:根据它们的定义就可以知道,这三种模型分别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数据。这三种数据的维数不同,第一种数据只涉及指标这一个维度,第二种数据涉及时间和指标两个维度,而第三种数据增加了第三个样本。层次不同:第一种模型属于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范畴,而后面两种模型属于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范畴。研究侧重点不同:第一种模型侧重于相对简单的实际情况,第二种模型主要研究与时间相关的问题,而第三种模型研究的是相对复杂,信息量较多的问题。
四、总结
总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定量分析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横截面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之间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充分认识各种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于分析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子奈,刘亚清.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J].经济学动态,2010(5):22-31.
[2]李子奈,齐良书.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10(2):69-84.
[3]刘丽艳.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3(3):3-14.
[4]庞皓.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社会出版社,2010.计量经济研究篇4
关键词:商业银行;集成风险模型;经济资本计量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4-0011-04
一、引言
巴塞尔协议Ⅱ(2006)明确提出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1]。巴塞尔协议Ⅲ(2010)表明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是经济资本管理[2]。经济资本管理的前提是经济资本计量。要有效地发挥经济资本对商业银行资源配置功能,要科学地考核商业银行各分行、各业务单位、各业务线的管理绩效进而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就必须将资产组合中含有的不同类型风险整合在一起实施集成计量。这不仅要求研究包含一种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的经济资本计量,而且还要求研究包含多种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的经济资本计量。李豫(2011),梁凌等(2005),刘开华(2011),丰吉闯等(2011),谭德俊等(2010)各自分别研究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模型[3-7]。朱世武(2005),李建平等(2010)分别研究了信用违约相关性以及不同风险类型的相关性[8-9]。这些研究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集成风险模型与经济资本计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然而,各自使用的风险模型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不同,因此,必须整合不同风险模型以实现集成经济资本计量。
二、单一风险模型的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来源于客户的可能违约,而客户被商业银行划分成不同的信用等级,Lucas(1995)利用Moody投资者服务公司1970―1993年(巴塞尔协议实施前)共24年历史数据,对信用等级B以上的贷款企业之间的违约相关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见表1),得到了同一信用等级企业贷款违约相关系数随着信用等级的提高而降低,不同信用等级企业贷款违约相关系数普遍较低的结论[10]。信用等级在Baa及Baa以上的企业,其一年违约相关系数为0,这表明信用等级Baa及以上的企业一年期贷款的违约是完全不相关的,信用等级B及以上企业一年期贷款违约相关系数不超过0.07,这表明信用等级B及以上的客户一年期贷款违约也几乎是不相关的。标准普尔公司对1993―2010年亚洲评级公司违约情况的研究报告表明,评级BBB以上的公司的违约是完全不相关的。
Zhou(2001), Sanjiv R.Das等(2003)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得到了企业之间的违约相关系数和资产价值相关系数具有相同的符号[12-13];资产价值相关性越高,违约相关性就越高;较高信用等级企业之间的贷款违约相关性较低。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之间违约不相关意味着企业之间的资产价值也是不相关的。由此以及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Baa及以上)之间的违约损失是完全不相关的。
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在客观上促使商业银行加强了对于各种风险的管理。将金融资产投资分散于各种类型的风险较低的业务上,同时限制每一类型、每一笔投资规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贯措施。对于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企业,抵押、担保、贷款承诺、贷款限制甚至拒绝贷款等比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更严格的贷款管理方式的采纳,一方面降低了客户违约的概率,另一方面即使客户违约也降低了违约造成损失,使得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违约损失表现出与其它企业的违约损失的不相关性。因此,无论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还是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银行现有的评级标准和风险管理方式的有效结合,一方面各企业的违约表现为与其它企业的违约几乎完全不相关,另一方面,它们中的每一个在违约条件下造成的损失相对银行其它贷款客户违约造成的损失表现出相对的独立性。由此并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以知道, 银行所有各信用等级的一年期贷款客户违约损失Yn的规范值Zn=[Yn-E(Yn)]/■近似服从标准正态分布[14]。于是,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违约损失值之和Yn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EYn),D(Yn))。
此外,在一个不断完善的的资本市场,无论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还是商品价格风险,它们本身都是由参与市场交易的投资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每一个参与交易的主体都不可能主导它的变化,并且每一个的影响相对于整个交易主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说,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导致的损失是由许多种比较独立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统计的角度来看,每种因素对风险损益的大小并不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得:由市场风险导致的损益将服从正态分布。
由于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控制流程、人的因素、系统因素或其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可能的损失。尽管不同因素造成的损失是相互独立的,同一因素中,人的因素造成的损失是相互独立的,不完善或失效的内部控制程序、系统因素造成的损失几乎是完全相关的,从理论上很难得出操作风险损失的分布类型,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操作风险损失的对数服从正态分布[15-16]。
三、不同类型风险集成计量的理论分析
设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损失为Y1,市场风险损失为Y2,操作风险损失为Y3,由上面的分析可知:X1=Y1、X2=Y2、X3=lnY3都服从正态分布。记由X1、X2、X3构成的向量为X=(X1、X2、X3)',设X1与X2的相关系数为?籽12,X1与X3的相关系数为?籽13,X2与X3的相关系数为?籽23,则Y1、Y2、Y3之间的相关系数值都比较小。这是因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按时还本付息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它与借款人的偿付能力以及偿付意愿直接相关。在全面风险管理的金融环境下,随着信用文化的普及以及贷款的抵押、担保的采用,使得不愿还款的意愿大大降低,因此,信用风险损失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偿付能力。而偿付能力尽管受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但由于贷款发放条件的约束使得这种影响被大大地弱化。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指数、商品价格等资产的市场价格变化或波动而引起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损失和参与市场交易的群体素质直接相关,同时受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可见,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但由于影响它们的主体有很大相同,因此,它们的线性相关程度不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由于银行内部不完善或失效的控制流程、人的因素、系统因素或其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损失的风险。在全面风险管理的金融环境下,操作风险损失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很小,受制度、流程、交易系统以及人的意愿影响较大。由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损失的影响因素几乎完全不同,因此,它们的线性相关程度很低。
Ward和Lee(2002)[17],Dimakos和Aas(2003,2004,20
07)等分别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风险的线性相关程度(见表2)[18-20]。不过,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期限不同、所使用的样本数据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完全一样,得到的关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线性相关系数差别也较大。从整体看,不同类型风险的线性相关系数值都比较低,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30,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的相关系数的最大值为0.44,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相关系数最大值为0.20。李建平等(2010)运用copula函数方法对奥地利银行的研究表明,市场风险损失与操作风险损失的对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如果Y1与lnY3的相关系数?籽13以及Y2与lnY3的相关系数?籽23都小于0.5,则向量X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对角优势阵,它必定是正定矩阵。且向量X满足服从三维正态分布的条件,因此,随机向量X=(X1,X2,X3)'服从三维正态分布。
四、含多种类型风险的资产组合经济资本计量研究
假设向量X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本文通过收集到的我国某大型商业银行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信用风险损失与市场风险损失相关数据(单位:百万元),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可以得到样本数据的直方图如图1,可知该银行信用风险日损益分布的偏度-0.192(比较接近于0),峰度3.852(相当接近于3),Jarque-Bera统计量值为8.850(小于x20.005(2)=10.597),P{x2(2)>8.850}=0.012这些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在置信度99.5%下,不能拒绝日损益样本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于是,接受组合信用风险日损益数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即X1~N(4.909,135.7872)。
样本银行市场风险日损益的直方图如图2,可知分布的偏度0.185(比较接近于0),峰度3.886(比较接近于4),Jarque-Bera统计量值为9.342(小于x20.005(2)=10.597),P{x2(2)>9.342}=0.009,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在置信度99.5%下,不能拒绝市场风险日损益数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于是,接受市场风险日损益数服从正态分布,即X2~N(9.605,117.5282)。
由于样本商业银行一年中操作风险损失发生的频数较少,为分析方便起见,本文将收集到的我国商业银行2011年前15年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作为其样本,分析其分布。统计分析显示这些数据的分布特征不明显。为此将这些数据取对数,得到操作风险损失的对数值的直方图如图3,图中可知,分布的偏度0.301,峰度为3.102,Jarque-Bera统计量值为5.092,P{x2(2)>5.341}=0.078,这表明:在置信度99.5%的条件下,不能拒绝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接受样本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对数值服从正态分布。即X3~N(-2.338,2.3982)
参考文献:
[1]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A Revised Framework ―Comprehensive Version [M].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Basel, Switzerland,2006.
[2]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Basel III: A
global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re resilient banks and banking systems.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Communications CH-4002 Basel, Switzerland,2010.
[3]李豫.中国金融市场信用风险模型研究与应用[J].中国货币市场,2011(4).
[4]梁凌,谭德俊,彭建刚.Cred itRisk+模型下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研究[J].经济数学,2005(3).
[5]刘开华.基于风险价值方法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研究[J].财会研究,2011(12):60-62.
[6]丰吉闯,李建平,高丽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模型选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8).
[7]谭德俊,邹敏烨.操作风险损失的广义帕累托分布参数估计及其应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31).
[8]朱世武.基于Copula函数度量违约相关性[J].统计研究,2005(4).
[9]李建平,丰吉闯,宋浩,蔡晨.风险相关性下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集成度量[J].中国管理科学,2010(8).
[10]Lucas, D. J. Default correlation and credit analysis[J].
Journal of Fixed Income,1995,11,76-87.
[11]Kealhofer, Stephen. Portfolio management of default risk Research Paper[M].san Francisco,1995.
[12]Zhou Chunsheng. An analysis of defaul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default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14(2).
[13]Sanjiv R. Das, Laurence Freed, Gary Geng,Nikunj Kapadia.Correlated default risk. EFA 2003 Annual Conference Paper No. 928; AFA 2003 Washington, DC Meetings.
[14]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2-122 .
[15]Hull, J.. Risk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M].Pearson Education, 2007.
[16]Feng, J, Chen, J. Li, J.. Operational risk measurement via the 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C].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ey Systems and Intelligent Services, Nanjing, China,2009.
[17]Ward,L.S.,and D.H. Lee(2002),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Framework,CAS Forum Summer 2002(/pubs/forum/02sforum/02sftoc.pdf.
[18]Dimakos,X.K.,K.Aas(2003),Integrated Risk Modeling,Working Paper, Norwegian Computing Center,December,Oslo,Norway.
[19]Dimakos, X. K., Aas, K.. Integrated risk modeling[J]. Statistical Modelling, 2004, 4:265 - 277.计量经济研究篇5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能源开发加剧了水土流失,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显得越发脆弱。水土流失不仅使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对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水资源保障构成巨大挑战。本文依据新疆水利厅提供的数据,从土壤养分流失价值、水源涵养损失、土地资源废弃损失和作物减产损失等四个方面,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54.51亿元,造成的水库渠道淤积损失458.89亿元和对水环境的影响51.6213亿元,为从水土流失带来经济损失的角度核算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能源开发;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计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Shen Laiming
Abstract:Energy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has increased soil erosion,makes the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come more vulnerable.Soil erosion not only does the national economy suffer significant losses,but also poses a huge challenge for public safety,ecological security,land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According to data provided by the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jiang,this article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soil erosion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which from the value of the loss of soil nutrients,loss of 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loss of land resources waste and crop production losses.We estimated the direct financial losses caused by soil erosion in 2001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mounted to 35.451 billion yuan,the reservoir channel siltation loss is 45.889 billion yuan and on the water environment is 51.6213 million yuan.It may be used to mak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energy development project from the point of economic loss measurement of soil erosion.
Keywords:energy development;Water and soil loss;Economic loss measurement;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全球50亿公顷可耕地中,已有84%的草场、59%的旱土和31%的水浇地明显贫瘠,饥饿和营养不良逐渐扩大,土地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中国是全世界水土流土最严重的国家,截止2004年,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3%;每年约有五十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此外,土地荒漠化、盐硷化面积也不断扩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49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KM,占全国陆地边境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103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289%,其中,水力流失面积达11万KM2,风力侵蚀面积92万KM2。新疆近7万KM2的绿洲面积中,有两万KM2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新疆90个县(市)中有80多个县(市)有荒漠化分布,近2/3的土地面积和1200多万人遭受荒漠化危害。新疆土地沙化仍以每年100多KM2的速度在扩展;自治区的水库库容有1/3被泥沙淤积,有1/3耕地和一半的宜农荒地受到盐碱侵害。新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历史欠账多。除风力、水力和重力侵蚀外,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中草原超载放牧和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流域滥开荒现象尤为突出,“水土保持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人为破坏的速度。”
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相当惊人的,估计全国损失总计达96亿元,约相当于1992年全国民生产总值的04%。如青海省每年从土壤中流失的肥分折合标准化肥相当于全省每年施用化肥的2倍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约29亿元;山东、云南、广东的损失分别也达10亿、67亿、315亿元,仅这4个省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2275亿元。如何对水土流失的危害进行经济评价,也就是如何对水土流失的损失进行经济计量,统一以货币形式来表示各种损失的程度,一直是水土保持科学急需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制定水土保持政策时迫切关心的问题,更是当前以水土保持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实现国民经济绿色核算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1年11月28日发表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土地和水资源呈现普遍退化的现象,且全球已有25%的土地处于“高度退化”状态,这不但将对世界粮食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还将威胁到2050年时能否有效解决全球大约90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土保持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1]。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是落实中央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水土保持补偿是建立在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定量分析基础上,只有这样算出的补偿标准才能够合理。因此,有必要在确定水土保持补偿标准前,对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进行分析计算。
1评估指标
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援引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科学考察评估报告称,每年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水土流失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贫困加剧的原因之一[2]。水土流失经济损失的货币化计量是当前水土流失与保持领域研究的一大难点,除了有关理论研究的基础薄弱、统计资料匮乏外,亦因评估的技术方法尚不够成熟,评价指标难以统一。因此,只有正确地选用和构建系列评估方法,并确定相应的评价指标,方能实现对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科学计量[3]。为了便于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研究过程中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损失指标、社会经济损失指标和生态环境损失指标三大类,择取其中主要的指标列于表1中。
分结果析:2000年因水土流失产生COD 5818万t、TP 093万t、TN 1274万t,转换成经济损失为516213亿元。
评估单元的选取为了便于相关资料的获取和区域对比,因为资料缺乏以黄河流域、渭河流域为单元分别进行评估。(作者单位:陕西交通集团黄延高速公路管理处)
基金项目:新疆维尔族自治区水利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新疆维尔族自治区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照良,彭珂珊.西部地区生态修复与退耕还林还草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鄂竟平.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总结报告[J].中国水土保持,2008(2):3-6.
[3]贾爱卿.水土保持补偿费、赔偿费和水土流失防治费的概念及内涵[J].中国水土保持,1997(9):33-34.
[4]朱高洪,毛志锋.我国水土流失的经济影响评估[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1):1-3.
[5]李永红,高照良,彭珂珊.中国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7]高照良,张晓萍,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及其规划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8]龙新勇.2015年新疆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将基本得到遏制[N].北京:中国新闻,2002年1月12日
[9]李新琪,刘建军,朱海涌.新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环境监测,2003,17(2):84―85.
[10]吴家正,尤建新.可持续发展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11]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1]高照良.新疆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3]刘彦随,杨子生.我国土地资源学研究新进展及其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3-361
[14]薛岚.天然水体中金属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及控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4):371-374
[15]焦锋,张晓萍,韦红波,赵永安.关于新疆水土流失若干问题的讨论[J].干旱区研究,2000(1):49-53计量经济研究篇6
关键词:ARIMA模型;SAS软件;AR模型
怎么
时间序列是指按照时间顺序得到的变量的观测值,而按时间顺序得到的经济变量的观测值即为经济时间序列。文中讨论的ARIMA模型是一类常用的随机时序模型,它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时序短期预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某些时间序列是依赖于时间t的一族随机变量,构成该时序的单个序列值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整个序列的变化却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近似描述。通过对该数学模型的分析研究,能够更本质地认识时间序列的结构与特征,达到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预测。
我国GDP总量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经济、政策、科技水平、自然等多因素的影响。GDP总量或人均GDP预测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非常多。国内外学者对我国GDP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1)时间序列方法:研究GDP随时间发展的规律。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ARMA、ARCH等模型,将这种规律延伸到未来,从而对该现象的未来作出预测;(2)协整检验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分析影响GDP发展的本质因素,研究GDP与这些因素的协整关系,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3)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等。由于GDP不仅能够在总体上度量国民产出和收入规模,也能够在整体上度量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状态,因此成为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据,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是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我国GDP的时间序列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GDP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由于原始序列非平稳但取对数且一阶差分后平稳,故采用求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差分后的序列也就是ARMA模型。
(一)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平稳性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可以有两种判别方法:一是自相关图;另一种是单位根检验法。文章对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检验。根据2007统计年鉴中GDP数据,从用SAS软件绘制的时序图中可以看出我国GDP序列含有指数趋势,并具有很强的非平稳性。
怎么
2、数据平稳化。对于含有指数趋势的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取对数将指数趋势转化为线性趋势,然后再进行差分以消除线性趋势。取对数过后的GDP依旧存在非平稳性,需要对其进行差分,先进行一阶差分,绘制一阶差分后的时间序列图。从图中很难看出一阶差分后的序列是否平稳。于是,首先考察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图,从直观上检验该序列的平稳性;其次,我们对该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从自相关图中发现序列的自相关系数一直都比较小,延迟一阶后始终控制在2倍标准差的范围以内,可以认为该序列在零轴附近波动,具有短期相关性,因而可以直观地判别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从单位根检验结果看,由于Tau统计量的P值都小于0.05,可以认为该序列平稳,不存在一个单位根,即有指数趋势的序列,经过取对数、一阶差分后序列平稳。
对差分后序列进行纯随机检验,发现延迟各阶的P值显著地小于?琢(?琢=0.05),拒绝原假设,即可以认为序列为非白噪声序列。
(二)模型的建立与识别。从上文分析已知道,序列经过差分后为平稳非白噪声序列,可以对差分后序列拟合ARMA模型。即是对原始序列用 ARIMA(p,d,q)模型拟合。考察序列的样本自相关图,自相关图显示延迟1阶之后,自相关系数全部衰减到2倍标准差范围内波动,但序列在延迟4阶后,衰减为小值的过程相当缓慢,该自相关系数可以认为不截尾。
再看样本偏自相关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延迟一阶的偏自相关系数显著大于2倍标准差之外,其他的偏自相关系数都在2倍标准差范围内做小值随机波动,而且由非零相关系数衰减为小值波动的过程非常突然,所以偏自相关系数可以视为1阶截尾。
综合序列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的性质,为拟合模型定阶为AR(1)。
(三)参数估计。利用SAS,用estimate命令可以得到未知参数估计结果及拟合统计量的值。从图中可以看出均值MU显著(t检验统计量的P值小于 0.0001),参数也显著(t检验统计量的P值为0.0003)。输出结果显示序列的拟合模型为ARIMA(1,1,0),模型口径为:
xt=0.11087+1.47833xt-1-0.47833xt-2+?着t
(四)模型检验。确定了拟合模型的口径之后,就要对拟合模型进行必要的检验。
1、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主要是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一个模型是否显著有效主要看它提取的信息是否充分。一个好的拟合模型应该能够提取观察值序列中几乎所有的样本相关信息,换言之,拟合残差项中将不再蕴涵任何相关信息,即残差序列应该为白噪声序列。为考核所建模型的优劣,需要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为白噪声序列。若残差序列是白噪声序列,可认为模型合理,适用于预测,否则,意味着残差序列还存在有用的信息没被提取,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型。怎么
从SAS作出的残差自相关图中可以看出除延迟6阶外,其余的延迟各阶的LB统计量的P值均显著大于?琢(?琢=0.05),可知残差通过了白噪声检验,该拟合模型显著成立。即认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拟合模型显著有效。
2、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就是要检验每一个未知参数是否显著非零。?准1的条件最小二乘检验结果是t统计量的值为3.85,P值为 0.003;均值的条件最小二乘检验结果是t统计量的值为4.7,P值<0.001;结论是由于系数t统计量的P值为0.003,小于?琢(? 琢=0.01),模型系数在1%的水平以上。显然两参数检验均显著。
(五)模型优化。当一个拟合模型通过了检验,说明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该模型能有效地拟合观察值序列的波动,但这种有效模型并不是唯一的。同一个模型可以构造多个拟合模型,当这些模型都显著有效时,难以选择哪个模型来进行推断,于是引进AIC和SBC信息准则来选择相对最优模型。
通过用AIC和SBC准则对多个ARIMA模型的比较,最小信息量检验显示无论是AIC准则还是SBC准则,ARIMA(1,1,0)模型的AIC函数和SBC函数都是最小的,所以ARIMA(1,1,0)是相对最优模型。
(六)模型预测。用上面拟合的模型可以得到未来8年GDP的预测值。(表1)
二、结果分析
本文主要从自身发展规律来分析和预测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准确地预测和判断未来几年内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状况。从预测结果来看,预测值有个明显的增长趋势,这符合我国GDP发展的现况,因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由前面我国GDP时间序列模型可知,我国GDP的增长与上一期GDP增长有关。另外,根据我国GDP的单位根检验,发现我国GDP消除指数增长趋势后的序列为一阶单整的,这说明我国GDP时序数据对冲击具有持久的特性,往往具有一个固定的增长趋势,一般不会返回某个特定值。我国GDP增长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并且稳定性也在逐步增强。
文中我们能做到的也仅限于以GDP的变化为视角,并在这样一个视角下,力图达到对经济运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有一个没有仔细研究的问题,就是GDP数据的周期性,如果能从这方面详细研究,肯定更能对GDP的发展变化做出更准确地分析。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怎么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徐亚鹏.我国GDP分析及预测[Z].2006.计量经济研究篇7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148-02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信息、技术与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激励市场竞争中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点。作为现阶段各方关注的焦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研究对组合合理确定其人力资源价值极为有利,更能为有关管理政策、激励措施的制定提供方便,除此之外,还能将组织内人力资源信息提供给利益关联人,为决策质量提升提供方便。
一、人力资源价值概述
人力资源的简称为HR,其含义可分为三个层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一般来讲,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即被称为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充足才能对生产发展提供便利,才能起到带动作用。伴随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升,人力资源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特别是人力资源价值研究方面,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普遍关注的内容。
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理分析,在商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即为价值。在形成人力资源环节,需进行相应投资消耗,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此,人力资源具备价值。作为人力资源分析的研究对象,人力资源在各个学科内理解也不尽相同,通过经济学理念分析人力资源价值,可理解为在人体内蕴含着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一内在表现;在劳动中人创造的新价值则为外在表现。在其内外在表现中,只有外在表现才能进行价值计量。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价值是指一定时间内企业工作人员通过其自身具备的劳动潜能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一般可通过补偿与贡献两方面进行价值分析。补偿价值存在于所有劳动者之间,其决定因素为提供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利用投入、开发各类人力资源增加劳动者价值的部分为人力资源贡献价值。企业收益情况可通过贡献价值决定。
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就是将人看做具有价值的个体及组织资源,确认、核算及报告其价值的所有程序。通过人力资源创造能力对组织目前存在的人力资源质量状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进行充分反映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主要目的,其能够将完整的决策信息提供给企业高层。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依据可选取人力资源当期价值,即人力资源当期价值=人力资源当期投人成本+当期新增贡献价值。通过实际价值尺度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才能将其客观性、准确性、正确性充分体现出来,才能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作用,通过对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分析,能够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二、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
组织内人力资源层次不同,其自身特点也有所不同,为组织创造的价值利益也存在极大差异性。为此,可按照分群、整体及个体方式进行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具体如下。
(一)人力资源价值的群体计量
于核心人力资源价值计量而言,需由企业当期创造的价值内将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先分离出来,且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的分类情况,对企业核心人力资源岗位价值系数加以确定,进而将企业核心人力资源创造价值分离出来。在此前提下,需对其创造价值的不确定性进行充分思考,通过实物期权计量方式的引入,对市场内存在的风险及其产生的价值影响进行有效处理,最后将核心人力资源群体价值测算出来。为做好群体计量工作,必须重视以下环节:
1.确定人力资源价值贡献率
在测算人力资源价值贡献率时,李世聪等人提出在不改变企业规模的基础上,可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改变,如
Q=La+Kb
其中,企业效益产出值可由Q表示;
人力资本投入值可由L表示;
企业物力资源投入值可由K表示。
按照企业2年的人、物力投入值及相应产出值,可进行a、b值获取,以此得出贡献率计算公式:
H=La/La+Kb
2.测算岗位价值系数修正值
岗位价值系数确定过程也可以理解为评价岗位的过程,是指在岗位分析的前提下,评价岗位责任、工作强度等特点,以此对岗位相对价值过程加以确定。测算岗位价值系数,需对人力资源价值的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充分思考,以此测评岗位价值,目前常选取列序法、分类法等方式进行岗位评价。
3.人力资源期权价值计量
由项目投资角度进行人力创造价值波动率分析,可理解为企业用于人力资产投资取得的收益风险程度测算,在计算人力创造价值波动率是可利用企业创造收益波动率进行分析,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在本年企业收益期望值计算中,其基础条件为企业本年度各季度收益的创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EBIT-息税前利润。
(二)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的方法
笔者认为,企业人力资源贡献价值中,核心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群体,其贡献价值较大,该群体内所有人岗位各异,其对企业贡献具备个性特征。在竞争环境中企业管理层、高层技术人员能力的高低对企业竞争力起决定作用,同时对核心人力资源贡献价值发挥程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较多,如创新能力、市场敏感程度等。基于此,在对核心人力资源个体特征分析中,应先进行个体计量,其具体过程包含以下几点。
1.企业核心人力资源群体价值分离
2.按照需求,对个人岗位绩效进行一个一个评定
(1)对此类岗位对个体价值贡献因素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按照自身所有岗位实际规定,企业应与全部岗位人员评价、外部专家测评充分结合,进行所有岗位内个体价值贡献评价指标的准确确定。工作业绩、工作质量、技能水平等各个岗位考核指标,一般情况下,可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工作岗位特征适当调整考核标准。
(2)评价等级确定,因素评价表形成。建立因素评价表等级,在表内需涵盖所有评价因素,如表1所示。
(3)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式分析,对个体核心人力资源价值进行测算,公式为:
B=AxR,Ai=(al,a2……am),其中第m个因素对应权重为am,按照岗位特征专家可实施评价,且给予改正。
B=(b1,b2,b3,b4,b5),其中bj=(airij)(j=1,2,3,……,n),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可通过bj表示,bj最大值可由V表示。随后把B向Bi转化,模糊综合评价集则通过Bi表示,处理环节为F=b1+b2+b3+b4+b5,此时,Bi=(b1/F,b2/F,b3/F,b4/F,b5/F),y则为个体综合得分,公式如下:计量经济研究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3-020-05
一、相关概念
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由经济资本的计量、预算分配和考核三部分组成。其中经济资本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经济资本的预算分配和考核是经济资本管理的两大应用领域,其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利润和风险调整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AROC)等经济资本的相关工具,对经济资本进行事前的合理配置和事后的考核,从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
1、基本概念
(1)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
预期损失是银行能预见的损失,可以通过长期的历史数据来估计,是一个统计平均值,一般通过计提损失准备而直接进入当期成本。非预期损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超过预期损失的那部分损失,它反映的是损失的波动性,因此认为非预期损失是银行真正面临的风险。
(2)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需要用来弥补风险造成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严格地讲,它是指在一个给定的置信水平下,用来吸收或缓冲非预期损失的资本。
(3)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即经济增加值(EVA),通常定义为:
经济利润=税后利润-经济资本×经济资本成本率
其中经济资本成本率根据股东要求的回报率等因素确定。
(4)风险调整后的经济资本回报率(Risk-adjusted return oncapital,下称:RAROC)
RAROC=风险调整后收益/经济资本×100%
其中风险调整后收益是剔除了预期损失(即减去准备或拨备)的收益。
2、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作用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控制风险和创造价值的工具,是银行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工作语言和标准,随着经济资本逐步成为具体、可量化和可操作的管理系统和工具,它已经成为现代银行管理体系的主轴,并代表了银行管理的发展方向。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经济资本是各类风险的衡量标尺和最终承担者,它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量和预测,直接反映了银行的真实风险状况。因此有效的经济资本管理机制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资本管理的核心。银行不仅要计量当前的经济资本总量,更要在发展、盈利目标预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未来经济资本的最佳需求量,从而对其利润的分配与留存、筹资的渠道和数量等进行管理。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业务发展的旗帜。一方面,RAROC体现了银行的不同机构、不同产品、不同板块的真实盈利水平,是决策者正确判断业务与产品取舍的标准:另一方面,银行决策者审时度势,对下级机构经济资本的分配又体现了银行的发展战略和导向。
经济资本及其相关工具是绩效考核的中心。经济资本相关的考核指标同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就是充分考虑到了风险因素的影响和资本的成本,体现的是最真实的价值贡献和盈利水平。因此,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以经济资本、经济利润和RAROC为中心,引导银行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管理已经逐步为国内商业银行所接受。但是,由于经济资本的管理对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高,它实际上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其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总体上还比较粗放,经济资本的有效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1、经济资本计量基础还很薄弱
经济资本的计量是根据历史统计特征和目前的业务特征对银行面临的非预期损失(真正的信用风险)进行的一个估计。这个估计过程所体现的精确程度代表了经济资本计量的水平。由于经济资本的计量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经济资本的计量水平直接决定了经济资本管理的水平。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的计量上普遍采用系数法,交行所采用的系数法建立在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准法的基础上,基本原理就是加权风险资产减去调整项(调整项是根据银行的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导向在标准法的基础上所做的一个调整)后乘以8%。
系数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最大的局限性就是其精确度和敏感度很低,是一种最原始最粗放的经济资本计量方法。因为每笔授信业务的客户背景、授信条件不一样,那么该笔业务面临的非预期损失也千差万别,而系数法只能给予某一大类资产一个特定的经济资本占用系数,例如标准法给予所有对公贷款的经济资本占用系数都为8%(100%的风险权重乘以8%)。虽然标准法引入了风险缓释工具考虑到了某些抵质押所带来的风险缓释作用,但是风险缓释工具的使用范围太过狭窄,仅涵盖了现金类资产(存单、本票、支票等)的抵质押以及政府和银行等信用等级极高的主体所提供的保证或质押等,对于目前大量使用的其他有效抵质押如房产、土地使用权、设备等,难以用一个合理客观的系数来反应其风险缓释作用,因此大量的抵质押方式都没有纳入风险缓释工具的范围。
2、经济资本的分配工作有待改进
经济资本分配的目的,一方面是约束风险资产的低效率扩张,一方面是促进真实价值的创造,从而使银行实现风险与收益平衡基础上的价值最大化。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存量资产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占用了大量的经济资本,因此一般可用于分配的经济资本是相对于原有规模的增量,又称增量经济资本。目前,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制定了一套增量经济资本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目前的经济资本分配工作还不能满足要求,在经济资本的约束、引导等方面难以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集中体现在:
(1)仍然存在以贷款规模决定经济资本分配的情况
在总行的层面,经济资本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了效益、质量、战略发展等多种因素,但是在分行的层面,经济资本的分配则主要参照当年下达贷款指标的情况,这种普遍存在的让先进的经济资本工具向传统的贷款指标看齐的情况,毫无疑问是一种颠倒了的思路。在这种思路下,经济资本的分配仅仅是下达贷款指标的附属物,仅仅是为了经济资本的分配和相关考核所做的被动工作,经济资本的主动管理功能也就从很大程度上丧失了。
(2)经济资本分配方法“欠科学”。
经济资本的分配实际上是一个运筹学问题,其目标通常为
要让增量经济资本最终创造出最大的真实价值,但约束条件很多,例如总的增量限制、每个分配单元不同的存量、不同的RAROC、不同的潜力、不同的增长限制因素等等。这种带有众多约束条件的最优化运筹学问题往往求解是复杂的,特别是当变量个数(即分配单元)大量增加的时候,要求解出一个最优解或者是较优的解,通常非人力所能为,必须借助于计算机建模和计算机求解。这就是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的“科学化”处理。但是经济资本分配涉及的一些因素无法完全建模,或者说,如果考虑所有的约束条件和特殊因素,模型很可能无法构建,或者无法求解。所以,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又需要人为的调整,这就是经济资本分配过程中的“艺术化”处理。
(3)目前的经济资本追加方法不甚合理
经济资本的分配实际上是对下级经营机构风险扩张的一种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对经济资本占用的考核来实现的。经济资本占用的考核通常是比较经济资本当年实际占用额度是否超过计划占用额度,如果超过,则会根据超过的比例在绩效评定上受到惩罚,如果没有超过,则会根据节余的比例在绩效考核上给予奖励。
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的经济资本计划通常是“年初计划、年底核定”。即用于年底考核的经济资本计划在年初计划的基础上可以在年底调整核定,调整的规则就是在该分行超额完成利润计划的基础上,按照利润超过计划的比例调整经济资本计划。例如某分行当年的利润计划为1,年初分配的经济资本计划为10,如果年底该分行实际完成的利润为2,那么重新调整核定的经济资本计划则为2,调整后的经济资本计划参与考核。这种经济资本的追加方法使经济资本的风险约束作用打了折扣。因为假设某分行的RAROC(即真实效益,利润比上经济资本占用)很差,为该分行计划的RAROC(利润计划比上经济资本计划)也会较低,如果该分行利润超计划,那么该分行的经济资本计划也会相应成比例调整,而该分行实际占用的经济资本可以逼近调整后的经济资本计划而不受任何惩罚,这样一来,全行平均的真实盈利水平将会下降,面上实现了利润的扩张,但是风险却扩张得更快,真实盈利水平下降了。也就是说,经济资本本应发挥的风险约束功能,特别是对真实盈利水平较差的分行的约束功能在这种方法下没有发挥作用。实际上,各分行的RAROC通常差别是很大的,在交行内部,RAROC较低的分行一般在10%以下,甚至有时会出现负值,而RAROC较高的分行则能够达到30%以上。因此上述假设的例子在现实中有可能成为现实。
三、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思考和相关建议
1、对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IRB)计量经济资本的探讨
用内部评级法来计量信用风险(即经济资本的占用)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大的创新成果。下式罗列了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的非预期损失模型的核心部分:
其中:N(x)、G(x)、b(X),M等都是模型提供的具有特定含义的数学函数;
R是相关系数,不同类别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模型,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不作进一步介绍:
0.999(即99.9%)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的抵御风险的99.9%的置信水平;
PD、LGD和EAD是银行需要估算的三个参数。其中,PD是授信对象的评级,影响因素包括客户的行业、地域、规模、财务状况等,同时参考外部评级;LGD是对授信业务的评级,即违约损失率,影响因素包括授信种类、抵质押状况、担保情况等:EAD是风险暴露水平,影响因素包括客户违约前对额度的提用比例、现金转换系数、产品偿付率等。
内部评级模型除了对每笔授信业务本身风险要素的细致考虑外,还从资产组合风险分散化的角度出发,对模型结果进行了校验,解决了加总每笔授信业务的风险会导致风险总量被过度计量的问题。此外,内部评级模型还考虑了经济周期以及贷款的不同期限的影响。
综上可知,内部评级法是目前计量经济资本最为先进也是最为精确的方法。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内部评级项目正在不断推进,内评系统也开始逐步在全行推广,但目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论在系统建设、制度建设、数据质量的要求等各方面短期内难以真正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
为了探寻内部评级法在经济资本计量方面的特点,本文通过国内某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的模拟分析模块,筛选和整理了部分模拟数据,用于观测一笔特定的授信业务在内部评级法下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如表1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客户和相应授信业务的基本情况,内部评级法考虑的因素远不止表中罗列的这些。我们做这个表以及相关分析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比较目前沿用的旧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二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内部评级法在经济资本计量方面所追求的高度敏感性和精确性。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内部评级法所计算出的经济资本占用体现出远高于标准法的敏感性和精确度。
综上所述,尽管内部评级法目前在国内银行尚不成熟,缺乏数据积累,对模型也缺乏结果的验证,但是我们通过对模拟数据的展示和分析以及与现有方法的对比,我们已经看到了内部评级法在信用风险计量方面的优越性。
2、对当前经济资本计量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国内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工作仍然十分薄弱,不利于经济资本管理的深化。如何有效提升经济资本的计量水平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建议近期内,经济资本计量工作应该在“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循序渐进”的思路下,有所作为。
“立足当前”就是在目前技术、实践和数据等各方面的积累都不足以应用更先进的内部评级法的情况下,宜继续沿用当前的标准法,但是在技术易行的条件下,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权重设置,特别是在缓释工具的使用范围上作一些微调改动,从而尽可能的改善计量的精度和敏感度,同时体现经济资本的导向作用。关于扩大缓释工具的使用范围,可以参照新资本协议下改进后的标准法。
“着眼未来”,就是要以新资本协议实施为契机,抓紧研究以内部评级法为核心的模型在经济资本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内部评级系统。目前,除了内评系统运行不稳定,存在诸多问题以外,从经济资本管理的角度来说,系统还不具备按层次、按机构汇总分析经济资本的功能,迫切需要开发经济资本统计分析模块,或者以内部评级系统为核心开发相关经济资本管理系统。
“循序渐进”就是在内部评级法开始全面推开的情况下,要逐步开展用内部评级法计量经济资本的试点,最开始可以选择某几个支行或规模较小的分行,循序渐进的开展内部评级法下经济资本的计量以及后续的经济资本分配和考核工作,为新的技术条件下经济资本的计量探索经验。
3、对当前经济资本分配的思考和建议
(1)逐步改变经济资本分配的指导思路
前面提到经济资本的分配主要挂钩于下达的贷款指标,这种颠倒了的经济资本分配方法如不有所改变,真正有效的经济资本分配就难以建立。尽管贷款规模和经济资本占用高度相关,但是这种相关关系也不是绝对的,特别在内部评级法下这种相关关系更会弱化,因此绝对不能简单认为“贷款规模的增量决定经济资本的增量”。以“资本的多寡和价值取向来决定资产的多少和分配”这种思路应该逐步建立起来,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科学而有效的经济资本分配才能真正实现。
(2)增量经济资本的分配应该着手开发一套实用的模型工具,提升分配方法的科学性,为分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建立增量经济资本分配的模型可以有多种思路,本文从经济资本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如下模型。模型假设各分行当年的RAROC水平仍然保持去年的RAROC水平不变。
该模型需要人为地为每家分行设置参数,为了控制过多的人为干扰,可以为不同类型分行的参数的设置建立一定的参照标准,如参考规模、发展潜力等。例如对于规模较大的成熟分行,下限的设计可参考当地经济增长率,如10%,上限的设计可参考当地大型商业银行近几年在规模增长上所出现的最大增长率。大部分情况下,诸如此类的模型都可以通过一些常用的计算软件得出结果,所以无需耗用太多人财物力。
(3)对经济资本追加方法的改进建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含金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