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可以走读不住校吗办理了走读,走读到期后想回宿舍住,怎么处理呢?

这个事情最好由你的父母出面协商解决。协商思路:学校制定制度,不仅仅是为了方便管理,也应该以人为本。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当制度不符合实际情况需要时,我们为啥不能灵活更改?没有先河,可以开创先河啊。现在问题已经出现了,学校有抑郁症的学生,为什么不能给这种特殊情况开绿灯呢?难道学生的健康、生命安全,不比学校的统一管理更重要吗?(最好能提供医院出具的确诊证明)如果学校不同意抑郁症学生走读,那么学生如果在校发病,你校是否有能力预防和及时处理?是否有足够的对抑郁症的处理经验?假如学生住校期间因为抑郁症出事了,那时你校就得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为我们已经事先跟你校申请过走读了,也说明了学生的病情,你校执意不批准。批准抑郁症学生走读,从学校自身管理角度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既减轻了学校的管理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恢复,为什么不能通融呢?另外从社会人角度看,学校这么不通人性,这么死板,是不是有别的目的?比如暗示给点好处。让你爸妈出面打点吧。}
2022年1月18日更新真没想到当年本科毕业后随手一答的知乎,居然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关注。当年最开始在评论里问我问题的同学们,是不是也都毕业或者快毕业了呢?上岸的单位和岗位,本人非常满意。就是通勤距离比以前上学时远太多了哈,现在我通勤单程大概是一个半小时,方式是自行车+地铁+自行车;以前是30-40分钟,方式是自行车+公交车。所幸的是现在坐地铁也不用倒车,也有座位,一个半小时属于起点到终点直达的那种。上岸的单位和岗位,本人非常满意。通勤距离确实是比以前上学时远太多了哈,现在我通勤单程时间大概是一个半小时,方式是自行车+地铁+自行车;以前是30-40分钟,方式是自行车+地铁。所幸的是现在坐地铁也不用倒车,也有座位,一个半小时属于这站到那站直达的那种。我2018年12月的时候,曾经在回答里写过这样一句话:“假如公司年薪百万的水平招你,但是你家离单位一到两小时,你去不?(反正我会去,哪怕是面临自行车+公交车+地铁+步行混搭模式,也没班车的通勤。)”——没想到一语成谶,当然,年薪百万还没实现……2020年12月5日更新我这半年来一直在求职,有的单位特别远,远到坐地铁、换乘大概40分钟,上来再骑车;有的单位特别近,近到从家出发走路5分钟都用不了就到了。现在真实地感觉到我学校离家还是蛮近的,起码坐地铁不用换乘,坐公交车不用多走路。从开始写这个答案到现在几乎有三年多了,最近一段时间里有越来越多同学点赞、留言。寒假的时候争取再更新一下,记录一些自己的新想法!2020.10.10更新这条回答被点赞的数量还挺多,答主这学年研三了,又要毕业了,很忙,一些评论区里的新问题我大概回答下,老问题(如“通勤时间长怎么办”等)不再回答了,前文有,可以翻翻:1.每天是往返带书/电脑吗?是的,所有教科书都放在家里。但是我只带书,大学七年几乎没怎么带电脑来过,不过我有一个ipad会每天携带。沉是肯定的,几乎每天都挺沉,所以我基本上都是背双肩包。研一的时候带的书极多,过了好几个星期双肩包+单肩帆布包的生活……2.封闭管理时走读生怎么办这条说的太多容易暴露,前文提到本人是北京高校的,故今年1-6月未开学;9月这学期提出了退宿申请,彻底不会在学校住了,总之我没有被封在学校里。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刚开始的时候,春节那会儿),我就在担心封闭管理了,因为我早有耳闻非典时期大学生都不允许出校,所以一直非常担心、焦虑,更何况我从来没有住过校,那个时候的心情绝望无比,但总之现在是没有被封……3.以前走读时用的什么理由本人学校没有查寝制度,所以每天可以直接下了课就回家,学校不管。这学期退宿了,直接就写的“毕业年级,无住宿需要”退掉了,其实后来才知道学校退宿特别容易,哪怕是大一、研一都可以退,早知道研一刚一入学的时候就去退了。4.走读没有朋友怎么办?在家孤独怎么办?以前本科时期有很好很好的朋友,她也走读,或者说是我带着她一块走读了,这可以说是我的缘分和运气吧。现在研究生……emmm研究生无论走读不走读都没啥朋友吧(笑。孤独的话,反正我现在也挺孤独,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忍着啦,或者大家可以在网上找找有没有聊天群啥的,游戏群呀、二次元群、追星群呀,这类群加一个和别人一块聊聊天就会好很多。2018.12.5更新知乎今天在它的微博账号上更新了这么一个话题…大家可以看看……虽然里边没有我的回答……每天通勤时间长是种什么体验?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858702018.12.1更新大家好,作为上研究生也每天回家的我又精神饱满地来写知乎了。我好好奇收藏我这个回答了的同学是干啥?大学经验学习吗(奸笑脸怎么说呢,虽然研究生第一个月过得不是很顺,其中也包括有些每天回家的原因,但现在我依旧活力焕发、每天乐呵呵,想必是因为适应了新的生活。我才注意到评论里又有一些同学针对走读向我提了问题,在这里我统一讲讲我自己处理这些事物时的情况。小组活动我个人是非常反感合作项目的。如果是分工做PPT、演讲,这些都好说,大家微信交流一下基本就OK,当然不排除某些刚上大一的同学、在这种时候也愿意面对面讨论【形式主义】,放心,以后各人的时间是凑不到一起的,大家逐渐就会变成在微信上讨论了。但如果是像评论里的同学说,是做视频、或者类似建筑系的同学要合作盖房子(?,那么大家还是要一起做的,这时候住住宿舍也无妨嘛。通勤时间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在上了研究生之后也对此有一些新的观点,但总结论还是不变:如果大家真想回家,就不要嫌每天在路上时间太长、太累。因交通的问题,我现在每天上学路上共计约40分钟时间。这40分钟搭配大是5分钟自行车(家到车站)+35分钟公交(不算等车时间),或5分钟自行车+25分钟地铁+5分钟共享单车(地铁到学校)。偶尔追公交的时候还来个50米冲刺,每天的运动量大概够了,嗯。怎么说呢,我感觉可以把这个当成是一种未来上班通勤的锻炼吧。首先,以后上班每天花在路上1~2小时是正常的,这可以锻炼你对交通的适应度。在大学住宿的话,你可能每天过着8点上课,7点50起床的生活。但是你上班的话,谁也保不准你能不能找到距离那么合适的公司。假如你没驾照、或是像我一样摇不上号的话,未来你可能要面对每天自行车+公交车+地铁+步行混搭的通勤。假如公交突然坏了,你能不能找到最快到达的交通方式在哪里?你在大学四年把“适应交通工具”的技能点点上,也是有必要的。【另:京津城际高铁开通后,每天往返北京和天津上班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呢。同事问你咋来的公司,我说我坐高铁!多牛。】(当然,一些公司会提供员工班车。其次,每天回家其实大幅度减少了上课迟到问题的可能性,这是一种对上班守时的锻炼。我前边也说过,我虽然每天回家,但我却往往是班里前几个到教室的同学;我的同学虽然天天住学校,但他们却可能经常迟到。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上中小学的时候,是不是家里比较远的同学、一般反而到得早?其实距离越近的人越容易迟到。你现在迟个到,老师不会说你什么,最多是记名字嘛;你以后上班迟到咋办,扣钱呗!所以,那些觉得上下学路上太累的同学,为何不换个思路想一想,这其实也是对你以后迈上工作岗位的适应锻炼:第一是锻炼了你对交通工具的适应;第二是让你具备守时的基本素质。毕竟,假如公司年薪百万的水平招你,但是你家离单位一到两小时,你去不?(反正我会去,哪怕是面临混搭模式也没班车的通勤。)一会有时间接着更,我歇会,写累了= = 要是写论文也能一气呵成这么多字就好了。2018.9.20更新果然还是每天回家最舒服啊……每天回家写写论文查查资料不知道比在学校要方便多少…2018.9.4更新来读研有几天了,说实话,不太适应。心里累、烦,有点不知所措。比较喜欢一个人待着的时候。2018.4.8 更新看来想走读、却又有纠结的同学真的不少,下面我将自己的原答案按各位同学主要提问的内容分成了几个部分,并进行了一定修改和增加。以前看过的同学也可以再看看,充实自己在家的日子~(应该也算是给我大学每天走读生活的一个小总结吗,哈哈)(感觉自己可以开个live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希望我的回答可以为大家提供解决疑惑的思路~嗯或许还会更新~2018.4.5 更新感谢各位的点赞,2018硕士研究生已上线。祝各位无论是在校学习、亦或在家学习,都能学业顺利!取得想要的成绩!!【原回答】这个问题我太有体会了。本人从大一到现在大四,住校的天数可能手指+脚趾都能数过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走读,因为我从一开始入学就没想着住过……(顺便吐槽一句,其实我高三之前从来没有“走读”的概念,我一般都说“回家”)日常生活路程
我每天坐公交车大约30-40分钟到校,下车就是学校大门;地铁的话大概20分钟,但是因为上来还要走一段路或者骑个共享自行车什么的所以差不多30分钟吧。
一般别人听说我家在哪哪哪的时候,都会发出“啊你家好近啊……”的感叹,我心里一阵吐槽:“太远了好吗,半个多钟头才到呢。我小学到高中的上学路程从没有超出过15分钟 ”
有的同学在评论里提问说,大概自己上学的路上要一个小时左右,怕耽误时间。我大一大二的时候是这样运用自己在路上的时间的,大家可借鉴下:①看英语等其他课程
我校对学生的英语培养要求较高,奈何初入大学时我的英语水平在学校里真心是个渣渣!
于是愤然学习之!
在此简单安利下学习的app:扇贝系列的所有软件。
背单词、看英语新闻或原版小说、听听力、口语,一应俱全。
四级六级、专四专八、考研,所有英语单词我都是用app背的。大一时在车上,我用手机看完了人生第一个整本的英语原版小说。每天阅读一些英语新闻,增加泛读的阅读量,也是扩充见识。听力是大部分同学四六级的硬伤,必须要练,所以为何不抓紧路上的时间呢?相信我,当你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听懂了之后的那感觉爽爆了!!口语就是一个人对话,或者背课文,如果怕别人觉得自己在自言自语很奇怪的话就戴口罩(嘻嘻~
如果不想看英语,完全可以学其他内容呀!想出国的,你可以看英语或者其他语种、看出国经验。想考研的,可以找材料、选学校、复习课程。想就业的,你可以找工作信息。都是一个道理!②吃早饭
我有时会在公交车上吃早饭(车上人少,基本全车算上司机超不过十人,没什么味儿所以就吃了),有时出门早些就会在学校食堂买点热乎的粥、鸡肉卷什么的,吃舒服了再去上课,这样感觉很安心。
每次看到同学们从食堂拿着早餐到教室三口两口地吃下去,就觉得这日子过得太慌张了。更甚至还有同学在课上吃,迟到的同学经常如此,我感觉对老师极不尊重,我再怎么饿也不会当着讲课老师的面儿吃东西的。最逗的是还有课上吃鸡蛋的,还要在课桌上咔咔咔敲三下……③看电子书
这个不多谈,其实也是一种休息。那些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想看的和看过的总是数量相差甚远!多读书总是有好处的!④休息
适当的休息也是完全可以的,劳逸结合。宿舍关系
一句话形容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从没撕破过脸但也从没交过心。从没担心过被孤立,反正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圈子。
室友关系尽量还是不要撕破脸皮比较好。咱们既然选择了不住学校,就比住学校的同学多了一些“软肋”,所以保持和谐、低调为佳。睡眠时间
有的同学想回家,是因为自己在宿舍睡不好的问题,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我个人认为,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身体的舒适,在这点上千万不要纠结!
相信你们自己、你们的家人也绝不会不顾你的身体。既然每天在宿舍实在休息不好,那索性就回家吧,家里环境总应该是比学校好的。
我的室友整体素质都还不错,一旦有人在休息,剩下的人都比较安静。其他屋有的同学半夜跟伴侣打电话,有人在睡觉有人在放音乐,最后睡觉轻的同学甚至都有搬到别的宿舍的。上述这些很明显是个人素质问题(上大学之后连这点素质都没有学个P的知识……
在学校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耳塞、隔音耳机等物品,这些我确实不太了解了。因为我对于“睡不好”这一点实在不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一旦睡着就很难被吵醒(早晨的闹钟除外 )。
另外,说到身体健康和学习的问题,不由得想再多说两句。我考研期间看过几篇那种“大冬天裹着棉被在走廊上吹着冷风瑟瑟发抖地背书”的鸡汤和漫画,或许不少同学在备考的时候都看过,听我一句劝,千万别干这种傻事!!!尤其是女孩子,学习太辛苦的时候,脑子里会“戏”比较多,千万别这样!最后感冒的还不是你自己!
学习本就是脑力的辛苦工作,没有身体上的物质防护,是很难有什么脑力上的进阶的!(马斯洛需求理论真的说得不错)学习时光在学校①日常上课
早晨八点上课,我六点起床。每天回家的好处就是使我出门很早,于是基本不怎么迟到,感觉他们很多在校的同学反而倒是对迟到习以为常了似的。好几次我上课之前回宿舍拿东西,看到他们7点45才起床,感觉太厉害了,我就算住校也不会临上课十五分钟才起的……
如果是全天都有课的时候,中午就回宿舍休息一会。下午上完课,就直接回家了~
有同学咨询到翘课的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我大一到大三是偶尔会翘的,频率以年级依次递增 大四上学期因为考研所以经常不去。但翘不翘也是要看个人选择了哈。我因为考研没有考本专业,所以那些专业知识对我目标来说几乎没用,翘课啊或者期末比较低也都无所谓了,我这四年一直相信这两句话:想得到什么东西,肯定就得失去什么东西。
你可以得到所有,但你很难一次性全得到。
但是你要是打算出国啊这种比较看绩点的东西,就还是要认真学习的哈,期末尽量高分,不翘或少翘比较好些!②集体活动
前面我说了有课最好还是要去上,可以偶尔翘一翘。大会、活动就与之相反,我是经常翘,偶尔去一去。
去上课好歹还能学点知识,开会搞活动对很多人来说无非就是玩手机的另一种代名词罢了。大一的时候我们往往比较胆小,但说实话,正像我上边那第一句话一样:我们在收获什么东西的时候,就要失去什么东西:你想早点回家好好休息,肯定就要冒着被发现翘活动的风险;你又不敢翘掉,那肯定回家时间就早不了。
我这几年下来翘过不少院系活动,真心的没人会管你们这个的……在家
我在家的日子基本上还是以学习为主,除此之外也承担不少家务活。我喜欢打扫干净屋子再学习,所以什么以“抓紧时间”为理由的不叠被子、不扫地擦地、不倒垃圾等等,在我眼里实在接受无能……
有的人说上大学住宿舍可以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对于那些爱打扫的同学来说,我绝对承认这点!但反观我们宿舍的情况,我并不同意有什么“能力”可值得“锻炼”!
因为我的宿舍实在太脏了!
我自己在家的时候每天都会打扫房间,扫地、擦地、擦桌子、倒垃圾样样不落,一勤快了还会把全家都整理一遍,所以我实在受不了宿舍满地的头发、纸屑,奇怪的水渍,半年多不擦的地面(以至于墩布都是硬邦邦的),从来不开的窗帘、不通风换气的窗户,上一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倒的垃圾桶……
现在大四了,回宿舍的次数少了很多,我每次回去的时候经常看到自己桌子下边也脏乎乎的,这个时候我会把自己位子周围适当打扫一下,其他人的不管,今天我还吐槽自己简直就像田螺姑娘……一些局限性
不过有好就有坏,也说说每天回家的局限性吧,说不上是“坏处”,但总是一些让人无语的事情。
比如大一的时候经常会通知“xx时间来开院系集会、班会”一类的事,那个时候大家都胆小,不敢随便翘。有时自己可能已经舒服地躺在家里,但忽然把你拉去参加什么活动,而且从来都不提前通知你,在此送给他们一句俗话:“shit到了屁股门才想起来拉。”
最要命的是让你周日晚上到校参加活动,周一到周五暂且不提,凭什么要占用我周日的休息时间?…… 况且我从来没参加过学生会这些活动,如果参加了真不知那段日子要怎么过……
我们班大一的时候居然还有早自习这种东西,每天早晨7:20吧大概就开始了,于是我那个时候每天出门的时间都变得早了起来,而且也是刚升入大学觉得有点不习惯,所以确实是比较累的。然后班长啊一类的干部还都特认真,你如果不去的话还追着你问为什么不来,现在想来那种东西真的一次都不用去啊…… 我个人的自主学习性还可以,当年是从一个很普通的中学考进了个一本,但是我真的特别不喜欢强制自习,高中的时候晚自习我也没参加过几次,因为觉得那个环境太板、太安静了,反而不想学习。还有你自习就自习吧,为什么要在食堂里,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里自习不是更方便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可以走读不住校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