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文学校青岛宏文国际学校学费校区在升学方面的表现如何?其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11月7日,教育者论坛第十二季走进上海浦东新区民办宏文学校,围绕“‘宏’才远志,‘文’以载道”这一主题,校长、学生、老师、资深国际教育学者等嘉宾先后登台,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他们的教育故事。
如何从管控式家长到放飞式家长?面向未来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小孩双语学习的关键是什么?……对于这些众多家长关心的话题,嘉宾们抛出了他们的精彩观点。现场干货满满,跟着小编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论坛由国家督学、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杨国顺主持
从管控式到放飞式,关键在于兴趣培养
孩子住校一个月,电话里告诉爸爸,自己已经完全“放飞了自我”。想必这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都是噩梦一样的回答。
宏文学校九年级学生家长马法书
宏文学校九年级学生家长马法书,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形。当时的他,听到儿子对住校的感受竟然是“放飞自我”,不禁焦虑不已。儿子的学习生活还顺利吗?能不能管好自己?
这时,和学校学生发展中心老师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交流,让马法书稍微松了口气,也逐渐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了对教育的“觉醒”。
我恍然意识到,实际上作为家长,我们习惯于用这种放大镜似的近距离的观察、管控式的观察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教育不仅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潜力,更是让家长和孩子都感到很痛苦。
如今,家长中高学历的人群越来越多,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可是这样一种关注却极易演化为管控式的教育。
想要真正破解这种焦虑的关键,并不是全方位地管控和监督,而是发掘和发现孩子的特长和潜力,帮助他们去发展。这样,孩子自然就能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驱动和自我发展。
之后,马法书不再将批评孩子对自己没要求一类的话挂在嘴边,而是配合学校一起帮助他找到兴趣点。八年级的时候,孩子和另外一位同学觉得,课堂的教学已经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向数学老师求助。这位毕业于牛津大学数学专业的老师,就拿出自己课外的业余时间,专门给他们俩扩充知识。逐渐地,孩子还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并自己动手组装了一台电脑。学校为了给他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加入了学生会技术部门。疫情期间,他还利用自己的特长帮同学编辑视频。
宏信教育总校长任国芳
宏信教育总校长任国芳介绍,家长马法书所提到学生发展中心,是学校设置的一个专门关注学生潜能和个性发展的部门。学校和中科院脑科学所合作,从学生入校开始建立档案,对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进行评估。
这种评估并不是为了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帮助他们更早地认识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之后,老师会根据评估结果,帮助他们发展兴趣,制定家庭和学校共同实施的成长计划,并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宏文学校浦东校区在2018年才刚刚成立,除此之外,宏文学校还有成都校区和青岛校区。在这些校园中,我们也看到了更多学生成长的案例。一位谢同学,原本因为学业成绩不达标,没有学校愿意接受他入学。来到宏文后,学校发现孩子在绘画上极有天赋,为他开设画展,激发他创作,如今他的画作已经形成了爱马仕的产品。
在任国芳看来,个性化教育首先是在尊重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的基础上,“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的特长,循序渐进,尊重成长的规律,以及他个人对特长发展的选择。”
面向未来的教育究竟什么样?
个性化的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面向未来的教育,让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培养他成为终身学习者。
“不能从文本到文本,我们更需要发掘和开发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和经验,让课堂更加丰富。”任国芳说。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传授的传统课堂,宏文学校的课堂加强了孩子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没有正襟危坐的孩子,也没有一言堂的老师。
走进一间教室,你可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们趴在地上,一起研究着如何让手中的机器人实现沿线行走;或是围坐成一个圈,讨论疫情期间究竟需要多少口罩;甚至走出教室,到竹林里开动脑筋,想办法丈量竹子的高度……
高中部校长张洁
“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而不是找一个标准答案。”高中部校长张洁曾在以STEM教学见长的“全美最佳公立高中”史岱文森高中做校长。如今,她也将多年的STEM教学经验带到了宏文学校。在她看来,STEM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更具批判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在宏文学校,语文的学习也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质疑和批判。平时还会进行时事热点的口语评论,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交流者。
八年级学习新闻这一单元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针对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疫情防控这一时事热点,采访学校的外教老师并写作。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时事动态,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生自我提升的需要。”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赵燕说。
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学语文教研组长赵燕
此外,学校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发现自我,展现自我。主题演讲、为你读诗、创意写作,甚至课堂上来一段Freestyle的饶舌创作比拼……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使原本一成不变的常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玩闹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发展了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这样的课程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有多强?
这里有一段论坛现场十年级学生张云昕的演讲节选。很难想象,2年前,这是一个甚至都不敢开口、说话声音轻到听不到的小女孩。
最近,语文课上我们写了一篇议论文:凡是职业都是有乐趣的吗?写议论文就需要思考,要学会灵活变通,用分论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所以在真正写作开始之前,老师让我们以辩论的形式来收集观点,学习到了知识,懂得灵活变通,思考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
作为反方,我不认为所有的职业都是有乐趣的。起初我坚信这是无比正确的事实,并不是所有职业都是有乐趣的,人总是会感到厌倦。但是在辩论的过程中我就动摇了。正方说到万业皆有乐,职业都是有乐趣的,真正感到无趣的是人而不是职业。站在黑板前,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这个观点。当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感受乐趣本来就是人才独有的感受吗?更何况不同的人们面对同样的事物也有着不同的感受,我们不能将一种感受赋予到一件事物上。
之后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我还总是抱怨反方太难写了,但是我又回想起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辩论哪一方不重要,观点是什么样的不重要,是不是受到大多数人支持不重要,只要你的观点是清晰的,论点明确就是好的议论文。
十年级学生张云昕
这段演讲也让坐在台下见证了她成长的张洁老师激动不已。“她是我在宏文浦东校区夏令营接触的第一位学生。从当时说话都听不见、不敢表达的一个孩子,到今天能够站在台上,整个演讲都很有逻辑,真的让我非常感动。”
如今,这个小姑娘在学校担任文体部部长,在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改进思路和同学一起交流完善。既敢于表达自己的论点,更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
“我们在课堂上汲取信息就是学习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想要学习的意愿,我们就无法再往前进,只能一股脑地接受知识,不懂得运用到生活中,无法加以思索。”张云昕这样总结何谓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
关于双语学习、留学前景专家如是说
身处后疫情时代,加上中美关系不稳定的影响,不少家长关心孩子选择国际教育、双语教育的前景问题。
在张洁看来,对于留学前景还是应该抱有信心的。她举例说,像美国等国家一直以来都有注重多元化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并不会戛然而止。而对于留学的准备,她更加鼓励学生在18岁以后再出国,这时候孩子对于文化、心理、语言的准备和接受程度都比较成熟,在学习上也会更加高效。
远东宏信教育研究院IGCSE&A-Level课程总顾问沙利文
远东宏信教育研究院IGCSE&A-Level课程总顾问沙利文(Michael O'Sullivan)曾历任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东亚及太平洋区总监、7年的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致力于中英两国教育文化交流。他还曾作为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首席执行官,为全球学校提供剑桥A-level考试课程和资质认证。
论坛现场谈及双语教育,他认为,应该给学生每一阶段做好计划和准备,除了针对各种等级考试和专业考试,更应该注重对文化的理解、语言的运用和教学方式的适应。
“英文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语文,也可以说是沟通系统,但它并不是一门考试,它既不是雅思,又不是托福,也不是高考英语。”沙利文说。
而双语的学习无疑能够拓宽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在执行校长侯晓波看来,具备双语能力的孩子就像两栖动物一样,能够非常自如地游走于水上和陆地两种环境中。掌握了两种语言的同时,更是掌握了两种思维方式。“既要具有中国魂和中国根,又要有国际视野,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双语人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宏文国际学校学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