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稔平半人半鸟是什么东西综合基工程是真的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同时也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内容。  对标这一目标,我市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如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基础仍不够牢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压力较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仍不够健全、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仍较薄弱等。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的重要时期,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继续推进美丽惠州建设的关键时期。  生态环保建设任重道远。惠州在为大湾区建设贡献经济力量的同时,也应积极贡献生态力量,让惠州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城市更美丽、群众更幸福、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完善基础设施  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  不断优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能提高社会发展绿色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工程来抓,咬定“蓝天碧水净土”目标,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排污口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如水污染防治方面,目前全市共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8座,建成管网4037公里,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强力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61座,村庄污水治理率超过60%,已超出省下达的考核指标;全面推动河涌污染治理,完成2242个排污口整治,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重要支撑。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成效是明显的,但短板仍然存在。”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尤其是截污管网不配套问题,是水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  11月下旬,金山湖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攻坚督导行动发现,湖心岛内一泵站运行一个多月,日入污水量却不足1000立方米,周边多个小区排放污水均未能得到有效收集。为何污水进不来?现场调查发现,除了入住人数不多的客观因素外,还有管网不配套的原因。一方面,新建的管网分标段施工,一段一段建好后设置封堵墙,现在管网连通了,封堵墙却还没有打通;另一方面是小区管网错接乱接导致污水收集难。目前管网整改和疏通工作基本完成。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调研中发现,雨污分流系统建设不健全,存在雨污管网混接现象,大量雨污合流的排污口整治后接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导致进水浓度偏低,影响污水处理厂效益发挥。另外,老旧管溢流和污水泄漏,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无害化处理随雨水排入河道,造成城市水体黑臭反复。  “黑臭水体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污口,核心在管网。”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黑臭水体要达到“长制久清”,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健康的排水管网。  为彻底解决水体黑臭问题,市住建局将把整治的重点放在源头,通过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推进管网清淤、病害修复、混接改造、“洗楼行动”、雨污分流改造等措施,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污水收集处理短板,实现整个城市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农村,也同样存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不高的情况。我市早在2010年就开展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按照一村一设施要求建成一批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去年底,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的核查发现,约三分之一已建设施运行不正常。主要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设施建前没有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出现设施选址不合理、处理能力与人口不匹配、工艺选型不科学等问题;二是运维管护机制不健全,资金未能获得保障,也没有专业队伍运维。  为解决上述问题,自今年4月起,市生态环境局协同市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局成立了5个专项督导工作组,挂点县(区)全力推动问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10月起,依托下沉督导组成立6个工作专班,组织市县两级及第三方共60人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确保问题设施整改到位。通过上述措施,截至目前问题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初步建成运维管护机制,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率已达到省下达的年度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污水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要建立运维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运维监督管理,引入专业单位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确保建成设施能够正常运行,绝不能再走“老路”。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仅要建好用好,更要与时俱进。今年3月,党中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有业内人士认为,可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也纳入新基建体系,进一步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  这一方面,浙江走在了前列。今年7月,《浙江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出台,其中实施的“十大行动”就包括生态环境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该行动主要内容包含智能化城乡环保设施、智能化水利基础设施、智能化海洋设施、智能化气象设施等4方面,涉及监测设施升级和特定区域新设施布设,推动生态建设理念落地。  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屏障,也应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履行好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的“生态担当”。  强化制度保障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出台的生态文明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有100多项,构建了较为健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效护航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法治建设也进入快车道。  2016年6月1日,《惠州市西枝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作为惠州市首部地方性法规登上舞台。继为一条江立一部法后,惠州陆续为一座山立一部法(《惠州市罗浮山保护条例》)、为一湖立一部法(《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夯实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基础。今年10月19日公布的《惠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将于下月1日起施行,也将为守护惠州蓝提供更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但随着生态建设的发展,还需继续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从战略高度、长远视角去规划设计,用更加科学、严格、长期的制度作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  惠州也不同程度存在类似问题。比如,对江河湖泊的监管,河长制湖长制的顶层制度设计被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惠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的部署,全面建立了市、县、镇、村、村民小组五级河湖长体系,共有河湖长8454人,由各级党政负责人担任,有力促进了河湖管理保护。  “但河长制湖长制才实施了三四个年头,其‘利剑’作用需进一步发挥,需要有更多的抓手和具体的行动去拓展其在河湖管理保护中的作用。”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坦言,河湖长履职重形式(巡河湖)、轻实质(解决河湖具体问题)的情况仍然一定程度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也不可忽视。惠州市承担着东江水质保护的重任,境内河网密布,且作为粤东交通枢纽,境内有大亚湾石化区、鸿海化工基地等工业园区,公路运输危化品车流量大,存在交通运输事故引发危化品泄漏等次生环境污染的风险。  “虽然惠州有比较完善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是并没有专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构。”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认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涉及到比较专业的知识,平时应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研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才能更好提升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群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应该有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市生态环境局仲恺分局、博罗分局法律顾问,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魏兴英认为,惠州应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监督治理河湖垃圾倾倒、非法排污、违法养殖、违章建筑等违法行为上持续发力;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逐步建立和规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调查、磋商、资金管理等各项程序,形成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办案机制。  魏兴英还建议,建立公正有序的生态司法体系,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走向法治化。目前,通过行政执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成为生态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行政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难免有捉襟见肘之处,这时便要充分发挥司法在生态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披上铠甲”。  这一点,福建的做法值得参考。近年来,福建法院以司法之力打造“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的生态修复体系,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诉前、诉中、诉后,从毁林刑事案件拓展到生态环境各类案件,探索“补种复绿”“增殖放流”“引流冲污”“固坝填石”“生态修复令”等修复模式,呵护绿水青山“高颜值”。其中,“生态修复令”成为“利剑”,责令被告人承担一定的林木管护、法治宣传、检举揭发同类犯罪行为等责任,促其从生态违法者到生态守护者的转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发展的可持续问题。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惠州应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立健全“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失责严惩”的全过程监管机制,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惠州力量。  善用科技助力  建大数据平台促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科技是国之利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离不开强有力的环境科技支撑。  近年来,惠州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攻坚效果全面显现。  淡水河治理曾经是惠州治水工作中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攻坚,淡水河流域水质已连续13个月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向科技借力、科学治污,成为淡水河治理的一大经验。在横岭水入淡水河河口断面,有一个占地四五平方米的水质自动监测站,依靠先进的设备24小时实时监控水质,数据实时上传平台。“就像给支流安排了一名‘医生’,随时为水质‘把脉’。”惠阳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说,数据一旦超标,就表明有新增污水或异常废水进入河体,可以马上开展溯源,精准治污。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我市完善了污染源监测监控平台,以在线监管为核心,引入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固废动态监控等系统,4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30个重点镇办空气站实时掌握区域环境状况。一线环保执法人员也都配备了掌上电脑、移动执法仪等设备,可实时查询信息、同步数据。  “借力高科技,的确能让环保执法、环境监测如虎添翼。”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彭俊杰说,但我市生态环境系统科技监测监管并没有实现全覆盖,还有不少领域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执法和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以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例,全市的饮用水源保护区面积占惠州国土面积的8.4%,其中不少位于山区,目前保护区水源监测的主要方式还是人工采样监测,费时费力,“有的保护区监测点较多,一天都跑不完。”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人工检测还可能出现不到位、不精准的情况。  市环境监测站一名监测人员说,在废气排放监测中,人工采样监测仍然是比较原始的监测方式,全市要攀爬到烟囱口进行采样监测的废气排口有200多个,和他一个小组的4名监测人员每年累计要爬500多次烟囱采样。  如何更好借力科技,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深圳走在前列。目前,深圳已建成环境空气质量立体监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及可视化会商等系统。深圳还投资6547万元,配备了数十台高分辨、高灵敏自动监测设备,建成了大气超级站,聚焦臭氧和PM2.5等重点污染物来源解析。目前,市民可在“深圳空气质量App”以及微信小程序上查询深圳74个街道(办事处)PM2.5浓度的实时排名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目前我市对“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应用不够,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薄弱的问题,接下来惠州将着力深化生态环境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美丽惠州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和支撑。  遥感,是在航天或航空平台上对地球系统或其他天体进行特定电磁波谱段的成像观测,进而获取被观测对象多方面特征信息的技术,即使是小堆垃圾、城市沟渠的水体污染,也难逃其“法眼”。彭俊杰说,目前这一技术已运用到我市的河涌排污口巡查工作中,接下来,计划将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科技运用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监管,为惠州绿水青山保驾护航。  形式多样的科技监测手段,汇成了海量的监测数据。如何让海量数据跑起来、用起来?市生态环境局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了惠州市“智慧生态”作战指挥中心大数据应用平台。  市生态环境局电子政务中心主任朱暖华介绍,该应用平台已完成环境预警平台、水环境、大气环境、固定源等应用管理系统的建设,完成7大类20多小类环境相关数据的汇聚整合。目前,正在积极与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林业、气象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打通数据和应用壁垒,促进社会数据和环境数据资源整合,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朱暖华认为,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前景十分明朗。未来通过不断汇聚整合相关数据,可实现三个目标:用数据支撑决策,提升环境保护参与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能力;用数据支撑管理,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刀切”执法;用数据支撑服务,利用大数据支撑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和信息服务,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联动部门区域  协同治理凝聚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力  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推进协同治理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生态环境协同治理,要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通过多元主体的协调与合作,实现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全过程保护。  近年来,惠州也在积极探索多领域协同推进生态治理。  水污染防治一直是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连续两年发出1号令,全市一盘棋,采取超常规统筹、超常规督导、超常规问责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惠州治水工作向纵深挺进。通过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协同作战、密切配合,全市水环境质量特别是国省考断面水质实现了转折性改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39%,改善幅度全国排名第6。  但是由于利益分化、信息障碍、制度滞后和社会基础薄弱等因素,涉及多部门职能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近年来,由于部分周边城市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或滞后,大量的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向我市辖区内非法倾倒,严重影响我市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涉及环保、环卫、城管、住建、经信、卫健、交通等部门。”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衔接、配合不足,联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不畅,严重影响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效果。  这个问题也并非难以解决。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我市多部门联合设卡,加强监督管理,就有效遏制了非法倾倒行为。这也说明,协同治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为此,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建议,惠州应建立部门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范围开展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并加强沟通协作,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执法机制,及时共享固体废物转移情况、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废物违法转移情况等相关信息。同时,设立有奖举报机制,将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列为重点奖励举报内容,提高公众、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监督。  大气污染防治也需要推进区域协同治理。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能源、产业、交通、工业、城市管理五大领域治理,实施系列“组合拳”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全面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大气污染减排,使得“惠州蓝”成为惠州金字招牌。  “但是我市的臭氧污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我市空气质量超标17天,今年以来超标7天,全部为臭氧超标。“珠三角是臭氧污染严重的地区,惠州市应积极参与珠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共同应对臭氧污染。”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范绍佳说,臭氧前体物是流动性很强的物质,一个地区产生的氮氧化合物可能飘到其他地方形成臭氧,各个城市单打独斗治理臭氧效果不明显,因此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就已建立,时至今日,区域内大气、水环境、固体和危险废物等跨境污染方面的联防联控联治仍有待加强。  这一点,长三角区域治理经验值得借鉴。2013年,原环保部在上海设置“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去年年底,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平台完成建设,实现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未来5天空气质量指数的精确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的预报。同时,为了确保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的客观全面,长三角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截至目前,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点、省(市)控点总量达到400多个,雾霾稍有风吹草动,数据便第一时间汇总到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惠州也应多元协同推进环境治理,形成政府、社会、企业相互协作、共同行动的环境治理体系,加快推进美丽惠州建设,筑牢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屏障。  部门表态  市生态环境局  升级污染防治攻坚  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周文高表示,该局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十四五”环保规划,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我市建设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保障。  升级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水污染防治成效,进一步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体系,深化支流和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探索推动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建立宏观经济、能源、产业、交通运输、污染排放和气象等数据信息的共享机制,推进VOCs与NOx协同控制;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土壤生态修复。加强固废污染防治,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固体废物全链条监管体系。  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出台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推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立法,强化镇村监管能力建设,推广应用大数据、无人机等信息化技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市场、舆论等多种手段,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  强化环保调控功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制定落实生态红线常态化管控制度,加快完成“三线一单”编制,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充足的环境容量。  强化生态系统建设,提升全市生态质量。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推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无缝对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建立海陆统筹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7条黑臭水体 全部实现“长制久清”  在治水方面,目前,惠州2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实现“长制久清”。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本工作,加快污水管网及处理设施建设,督促各地对市政排水管网进行清淤、排查、病害修复,实施混接整改及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和输送能力,减少污水溢流频率、降低每次溢流入河的污染量等。同时,抓紧完成排水建章立制工作,尽快出台实施《惠州市城镇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理管理办法》《惠城中心区排水设施养护造价指标》等相关政策文件。  在城市绿色发展方面,将对绿色建筑实施严格审批和验收监管,大力宣贯《惠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惠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等政策文件,加快出台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指导文件,确保建筑项目绿色标准保质保量,树立行业的标杆和典型,建立运行绿色建筑项目库,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和优化市民的居住生活,推动绿色城市发展,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市水利局  压实河湖长责任 强化河湖管理保护  惠州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惠州是广东四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之一,一直坚持绿色发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河湖水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  接下来,将突出优生态,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加强河湖长述职和监督考核,压实河湖长责任,推动各级河湖长主动担当作为、更好地履职尽责,按照“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整治河湖突出问题。推进河湖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万里碧道建设,常态化开展“清四乱”“五清”行动,加强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强化江河湖库统筹调度,巩固好河湖治理成果,更好地发挥河湖和水利工程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综合效益。统筹谋划“十四五”时期重点任务、工程项目、运行管理、重大改革举措等,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惠州水利各项工作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引。  市水务集团  共建共享助推 供排污一体化改革  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吴胜华介绍,供排污一体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各涉水行政部门认真梳理本部门涉水工作,密切配合,合力推动。按改革要求,市水务集团已与各县(区)积极开展水环境治理和供排污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采取共建共享新型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县(区)资源优势和市水务集团资金、技术、施工、管理优势。同时借力改革,加快推进水务市场联合重组,包括优化内部管理结构和加快外部市场并购等。  在河湖水环境治理方向上,以供排污一体化改革为突破口,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全新治理模式统筹“厂-网-河-湖”一体化,通过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实施河湖截污治污及防洪排涝整治有关措施的同时,启动惠城中心区的排水管网提质增效工作,对岸上污染源进行治理,从根源上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  智库观察  范绍佳(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优化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使用  随着全省臭氧污染的逐步加剧,我市臭氧浓度也逐步攀升,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的首要污染物。  “相比于PM2.5,臭氧污染的成因更复杂,臭氧污染防治难度更大。”范绍佳说,不同地方臭氧前体物比例不同,即便在同一个城市,城区与郊区的比例也有差别。开展臭氧污染治理,要理清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建立空气质量气象模型,查找臭氧污染的重点污染源,做到有的放矢。  范绍佳认为,惠州生态环境部门应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把惠州市的臭氧形成机制摸清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臭氧前体物也是PM2.5二次颗粒物前体物,臭氧与PM2.5治理应该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有效控制大气复合污染。  范绍佳建议,臭氧污染防治应对污染物排放源头加以控制,根据臭氧污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措施,对重点排放行业进行严格监测和管理,加强环保执法力度。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苏玉斌(总工之家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发挥绿色建筑引领作用带动行业发展  惠州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早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开展,并在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苏玉斌认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未来五到十年建设工程量最大的地市之一,惠州应在广东乃至全国发挥排头兵作用,将绿建体系建设思路和方式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让美丽惠州更加绿色、环保、健康,使惠州的绿色建筑变成一张名片,带动绿建行业发展。  当前,为应对绿色建筑普遍存在的施工与设计脱节问题,绿色建筑新国标在广东正逐步加速推动,绿色建筑从设计标识到运营标识的要求正在强化,在惠州此类问题也存在。绿色建筑发展存在标识等级不高、设计标识与运行标识脱节、评审与验收脱钩的情况。  苏玉斌建议,强化设计师绿建工作技能,引导设计师独立完成绿建设计咨询工作。同时,制定设计要点和审查要点,建立有效的绿建竣工验收机制。  为有效推动开发企业选择绿色建筑,苏玉斌建议惠州建立绿色建筑选用技术和产品信息库,以产品和技术的绿建参数为核心推广至设计和建设方进行运用,由广大建设方和地产单位对此信息库的产品进行选用,让全国优秀的建材及绿建产品企业入库、进驻惠州市场。  他山之石  福建:  云端生态环境服务 助企业“绿色领跑”  2019年4月,福建省把生态环境服务搬上“云端”,建立全国首个省级生态环境亲清服务平台,提升环保综合服务能力。这是福建省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助力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过去,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落实监管时“刚性约束多、人性关怀少”,“说做什么多、指导怎么做少”,企业在落实环境政策的时候对“怎么做、做什么”往往心里没底。  亲清服务平台上线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平台以大数据引领管理转型,推动生态环境部门由监管为主向监管与服务并重转变,做到“一张网”审批、“一站式”办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此外,平台提供的网上审批服务、政策技术解读、专家在线解答、连线指导整改、实时预警提示、环保服务超市等功能,也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有力促进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从被动监管到主动自律,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以前就怕不经意间排放超标或是证件过期了,现在有了平台的预警提示和实时指导,不仅能够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也更有的放矢了。我们只要上传佐证材料,经过审核就能免予现场检查。”漳州市益达纸业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说,亲清服务平台提供了“秘书式”提醒服务、整改在线互动等功能,还主动帮助企业完善环保档案,精准优化执法正面清单,实行差别化监管,最大限度减轻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问策部门行9预告  提升能级建品质城市惠州增添魅力之道在何方  建设品质城市,既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惠州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智慧管理,城市品质愈发迷人。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规划设计水平。惠州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不高,城市更新步伐不快,如何开门搞规划设计、设立城市“大脑”让惠州更智慧?如何防止城市“摊大饼”?如何以绣花功夫推动城市更新、提升惠州城市能级?又应如何深挖文旅内涵提升惠州城市形象? (记者香金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半人半鸟是什么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