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处理孩子作弊的事情考试作弊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

■主持人:美娟 专家:简简周东南早报健康养生周刊推出《育儿堂》专栏,用我们覆盖福建乃至全国的育儿、心理咨询师专家库,为您排解育儿烦恼。您可以通过扫一扫东早育儿堂公众号和微信号二维码,将您碰到的育儿烦恼和问题发送给我们,我们将帮您向专家咨询,请专家解答。咨询:女儿上小学五年级,上周老师找我说女儿在考试时作弊,让我回家好好教育一下。之前女儿考试时就有作弊过,我也没少教育,打了骂了,每次她都表现得特别悔恨,并且认错了,可就是还会再犯。我知道,可能是我的教育方式不对,不该打她骂她,但我也实在没办法了。我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儿童游戏治疗师简简周: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而且不是第一次作弊,所以,她其实是知道“不应该作弊”的。家长之前对于孩子的“作弊”行为没有置之不理,并曾经采取过行动,只是孩子的行为依然没有改善。这个时候,家长或许还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要作弊?因为上面家长提供的信息有限,我只能根据经验分享一些常见的可能性。担心考不好被责罚
家长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养育方式,当知道孩子担心成绩没考好而作弊的时候,你通常都会作何反应?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错误、找到改进方案,还是一顿数落甚至严厉地惩罚?但实际上,惩罚并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学会反思,反而容易让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下次如何不被发现”上去。惩罚也会激起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导致孩子无法理性地思考,这种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有些人主张,惩罚不管用的话,说明罚得还不够重,狠狠揍一顿就管用了。可是,这么做的话,即便孩子暂时不敢再犯,也只是因为害怕而不是真的认识到错误。等到这个让他(她)害怕的外力消失了,或是当他(她)有力量对抗时,惩罚的震慑就会不复存在。或是无法接受现实情况还有一种可能是孩子的自我要求和实际能力之间存在落差。比如,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她又特别担心父母失望,也可能是她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无法承担“考不好”的结果。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喜欢把“你好棒”“你真聪明”挂在嘴边,容易造成孩子对自我认知的偏差。等孩子慢慢长大了,就很难坦然地接受自己其实没那么棒、没那么聪明。这对孩子的注意力资源也是一种消耗,孩子很容易把关注点放到维护自己的“聪明”上去,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这一方面会让孩子越来越惧怕困难,遇到挑战就本能地回避,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孩子的实际能力得不到发展,两者的落差越来越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孩子越怕“考不好”,就越是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越是选择躲闪、回避,学习能力和成绩提不上去,就越容易真的“考不好”。那么,孩子为了维护自己虚弱的“自尊”,就只能铤而走险,选择作弊了。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或老师太看重成绩结果,就容易导致类似的问题。或与“同伴压力”有关还有些孩子作弊,跟“同伴压力”有关。孩子自己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压力和问题,但如果“好朋友”要拉着他一起作弊,或者让他帮忙作弊,为了获得认同和友谊,避免被小圈子孤立,哪怕知道不对,他可能也会妥协。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来自同伴的认同很重要,所以,由人际压力导致的、并非发自本心的“作弊”也很常见。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同样是“作弊”行为,不同孩子的心理动机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只是局限在“行为矫正”的层面去解决问题,你大概率会感到挫败和无力。孩子的行为只是表象,透过行为看到孩子的内心和需要,才能找到真正对“症”的“良方”。首先,要倾听孩子。这是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倾听,意味着多听、少说,甚至不说。不要让孩子感觉,他惹了大麻烦,要被教训了,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作为他的支持者,一起来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可以怎么解决?如果之前的养育方式都忽略了这一点,那么,家长还需要一点时间,先跟孩子建立联结,让孩子相信,你真的会和他站在一起,给予他帮助,而不是“对立面”。其次,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真正的动机和需要。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情况,或许还有其他可能,没关系,在了解了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深层需要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家长也会有大概的想法了。如果孩子是因为对“结果”太过紧张,那么,帮助孩子放松下来很重要,同时,你还需要引导孩子把注意力从结果转向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孩子是为了逃避惩罚,那么,这也提示家长,是时候调整你的养育方式了。惩罚不能让孩子学会成长,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或本能地想尽办法来“趋利避害”。如果孩子是因为“同伴压力”而作弊,那么,别急着给孩子指导,你的倾听、陪伴和理解很重要。当孩子心里的担忧和压力有机会得到缓解和释放时,他才会产生更理智的新视角、采取更明智的行动,而不是一直陷在情绪中。最后,和孩子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始终是养育中最核心也最重要的部分。和孩子一起游戏,坐在他身边认真地倾听,尝试理解他的情绪和感受……这些都是跟孩子建立联结的好办法。当亲子之间的联结到位了,你会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定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道德的标签,你发自内心地相信他是个好孩子,他终将会成为你相信的样子。[责任编辑: ]
}

2022-05-12 11:34
来源:
学之道讲堂发布于:江苏省
孩子之所以会作弊,可能与家长的奖惩方式有关、也可能是孩子受同伴的影响、又或者是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等等。
在了解完这些原因以后,可能就会有家长提出,那么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作弊了,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孩子比较好呢?对于这个问题柠檬想说,还是需要先去找到孩子作弊的具体原因,才能更好对孩子进行针对的教育与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具体可以怎么做呢?下面柠檬就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要先缓和好自己的情绪。
有的家长在一知道自己的孩子作弊了以后,难免会发火,可能就会马上去责备孩子,甚至直接要揍孩子。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都知道作弊是一件不对的事,孩子自然也是知道的,当他作弊的这个行为被发现了以后,他的心里大概率也是十分的害怕和紧张。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如果你直接狠狠的去怪孩子,不仅不会有帮助,还会让孩子感到更加害怕,然后开始找各种借口企图逃避你的责骂。
家长先缓和好自己的情绪,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孩子一点时间,可以使用呼吸放松的方式来让自己尽快调整好情绪,用平和的状态去与孩子交流。
其次,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当家长发现孩子作弊了以后,除了刚刚所说的责备孩子,还有可能就是对孩子进行各种思想教育,场面大概就是:家长单方面一直说教,完全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我能明白家长想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这种迫切心情,但你的长篇大论对孩子来说可能会适得其反,起不到帮助。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孩子说一下他的想法,为什么这次考试他会作弊?对于学习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是不是有什么一定要提高成绩的理由等等,让孩子自己也辩解一下,家长要去聆听孩子,借此了解孩子作弊的根本原因,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就比如说孩子之所以会作弊,是因为家长在家说了一句:“只要你这次考试考进全班前十,那我周末就带你去迪士尼玩。”那么你就应该要知道,孩子作弊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你承诺的奖励,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我们可以适当给孩子奖励,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你在跟孩子约定之前有没有想过:“全班前十”这个要求孩子是不是能够达到,“去迪士尼”这个奖励是不是只有这次机会。孩子一旦认为自己一定达不到了,但是又十分想去迪士尼,可能就会铤而走险。
你应该要告诉孩子:“作弊是不对的,不管你考的好不好,爸爸妈妈都会愿意陪你去迪士尼,但你不能放松学习,我们要慢慢进步。”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会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利用这次机会来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内心,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能够尽快的走出“作弊”的阴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出改变,一起学习,让孩子切身感受到,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成绩才是真正能让大家开心的一件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1-07 21:19
来源:
晋级野外大课堂发布于:湖北省
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律的基准,透过「他律」来改变的话,无可避免地会让孩子过度注重处罚或其他人的评价,孩子觉得“只要不被抓住就好了”等侥幸心理,不会认真地反省。
如果想要帮助建立孩子自律的基准,父母平时最好重视动机与过程的态度,如果这个环节没做好,孩子就很容易会为了表面的成绩而作弊;练习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也是很好的方法,常常思考「那个人的心情怎么样呢?他在想什么呢?是因为什么缘故让他做出这样的行为呢?我的行为对那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类问题的人,比较容易过着更有道德感的人生。
孩子考试作弊,家长应该怎么办?有些孩子是特别在意自己成绩的,在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题,他们就想要作弊,想要通过作弊考到一个好成绩。那如果你的孩子考试的时候作弊,你应该怎么办呢?
家长应该在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作弊是非常不正确的,作弊是一种触犯了学校规定的行为,是要被学校惩罚的。如果你通过作弊取得优异的成绩,就是在欺骗父母,欺骗老师,并且对于其他的孩子也是很不公平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太过于在意成绩,只要你通过学习获得乐趣获得知识,这就是比较好的,不需要去作弊。作弊是非常不好的,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这样的道理,如果父母包庇自己的孩子,就有可能让孩子养成作弊的习惯,在以后的考试中也会不停的作弊。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是不能够作弊的,这个时候孩子有可能露出原形,就有可能产生一定的问题。所以父母应该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作弊是非常不正确的,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能够及时改正。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学习成绩并不是特别的重要,只要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获得了知识,就是获得了收获。所以即使你的考试成绩不好,你也不必在意,只要你把自己的真实水平给考出来,就能够知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薄弱,就能够在考试之后有目的的去复习。并且通过作弊得来的成绩是很不光荣的,对于其他的同学也是很不公平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处理孩子作弊的事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