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名被怎么能保送清华北大的学生是什么体验?


2023-04-04 10:37
来源:
琳琳教育指南发布于:辽宁省
小故事:去祭祖,不小心找不到自己家老祖宗的坟头了,别慌。对着天空大喊,我考上清华了,然后低头再看,哪个坟头冒烟了,就是哪个。
一个小笑话,就足以看出国人对于清华的向往,那是一人考上,连亲戚都跟着风光的学校,在村子里甚至能成为整个村子的谈资。
江苏常州一名年仅14岁的学生,因为保送清华的事情,成为了全国人的谈资。哭笑不得的事情背后,这家人,成了被嘲笑的对象。
江苏常州的一个酒店的门口,有着一个醒目的指引路牌,上面写着刘浩然同学保送清华的升学宴。这场宴会热热闹闹,家属都拍照,发圈祝福这个聪慧的孩子。
年仅14岁,就被清华大学保送,不管怎么想,都是名震一方的神童。没有人怀疑,为什么之前没发现孩子学习这么好。
随着亲戚朋友的“宣传”,事件很快发酵,引起了学校老师的注意。自己的学生保送清华了,自己怎么不知道?保送的话,学校应该最先知道的。
很快事情得到了回应,原来当时那一个晚上,全市有成百上千名家长,接到过保送清华的诈骗信息,并且要求交钱,3万块。
其他家长并没有在意,这名家长却摆起了升学宴。事后采访中,家长也表示升学宴是个巧合,本来是想要办乔迁的,但酒店听说了保送的事情,私自打上去的。
面对乔迁之喜,和14岁保送清华,亲友当然更愿意相信后者,便也就有了后来的发酵。但家长说,并没有被骗钱,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控制。
学生因为这件事,被同学们询问,被老师约谈,已经不想上学了。对孩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网友却说,看过最原始的一家人视频,这个爸爸,也在撒谎。
网友总是活跃在吃瓜第一线,堪比侦探。原来家里原本就是当真的了,而且也交了钱,只不过知道上当了,不好意思说。
最开始的宴会上,还有亲戚朋友轮番祝贺的视频,引路牌也提前做好了,并不是酒店的临时起意,是家长的虚荣心。
翻看原来记录家庭的日常,学生的3科成绩加在一起,还不足100分。14岁了,还在小学,没读初中,不管怎么想,也不能成为被保送的条件,不知道家长为什么就信了。
学生的照片,也被找到,看着乖乖的。但也被嘲讽,说看起来就不太聪明的样子,怎么看都不可能被保送,一家人看起来都很好骗,也难怪会这样。
网友的嘲讽,不遗余力,但其实这家人,不应该遭受这种待遇。就算网友们的推测是真的,那么这家人,才是受害者,孩子更是什么都不懂。
这件事情看下去,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诈骗事件。可恨的应该是诈骗犯,利用家长看重成绩的心理,来说还是犯罪。
家长可能对于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或者一直在期待他能变得很好,才被这样的信息骗到。和高三之后,不小心读到野鸡大学的同学们,差不多的心理,和被骗过程。
孩子的长相,更不应该是被攻击的对象。个别嘴臭的网友,扪心自问,这件事情里真的和这名学生有关系吗?
一名小学生,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可以上火星,明天就要搬家了,家里中了1000万,都可以相信,学生对家长的信任,盲目且坚定。
这里面如果说家长还有虚荣心作祟的话,学生有什么错?长相从来不是评判的标准,什么样的人长的聪明?韦东奕看着也傻傻的,那是北大的宝贝。
无论如何,不能这样攻击一个孩子,和一个受害的家庭。现在事情的发酵,已经影响到了学生上课的情绪,不想去学校了。
这件事情,除了家长之外,还需要学校老师的帮助和开导,学校同学们的善意和陪伴,才能渐渐的过去。
天边的流言蜚语,我们总是控制不住,但我们能控制住自己,给身边的人流淌温暖。家长不用再纠结事情的起因和经过,被骗了就报警,如果是自己的虚荣心,就想想怎么弥补学生的情绪。
至于亲戚朋友那边可能存在的嘲笑,挖苦,就随他去。患难见真情,就当做一个人性的检验。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与诸位大神「恨不得身边人都知道」的体验不同,我从出分到得知自己被某清录取的那几天,感觉……并不太好。回忆了许久,还是难以表述清楚当时的心情,只好慢慢记下了那几天的流水账……20XX年6月26日按照公告,高考分将在晚上10点公布。但大约在晚上9:30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知道了自己的分数,于是在人人网上,同学们开始传着:后XX 同学考了 XY4 分,很可能是今年的状元!而成绩一直非常突出的 陈XX 同学似乎高考失误了,好像考低了20 分左右,「丢」掉了状元……(真的是「丢」,因为大家之前都觉得它是高考状元的不二人选。)那我呢?回想起来,那天的我根本不敢自己亲自查分数,因为心理清楚得很:虽然的确有很多客观因素,但自己高考考得不好是一个既定的事实——按照原来的剧本,自己自主招生被清华降了30分,考上清华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但在6月9日以后,事情已经发生了突变:我不仅觉得自己上清华悬了,自己的分数去上海交大甚至南大都未必有什么把握。9点55分时,我收到了两条飞信:一条是我们班主任发的,内容大致是:「请大家把高考各科成绩发给我,我来做一个汇总。」另一条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发的:「曾哥,我考了 XZ1 分,你呢?」这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分数,虽然我本来考这个分数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现在看来简直就是奢望。我难过地躲进了被窝里。10点整,脆弱的我依然躲在被窝里,查分数的工作,就只好委屈父母了。*****「还行。」我在被窝里,隐隐约约听到父母这么说道。我舒了一口气。只是,这舒的气还有一半在嗓子眼的时候,就立马泄了:当我真正从父母口中听到自己的分数时,发现,这哪是还行啊,不要说和疑似状元比了,比我好友都低了整整20分啊。我哭着睡着了。6月27日这一天是返校日。同学们回到学校,去取毕业照——当然,这是在自欺欺人,大家关心的肯定只是高考分数罢了。那天我知道了,我们班有7个人比我高了20分以上,而且最高分 陈XX——也就是那个传说中考砸了的「学神」,虽然对他而言确实考砸了,但还是考了 XY5 分,比 后XX 还高了1分,依然是状元;我还知道,我只比班级均分高了不到1分,尽管我们班算是爆发了,但我比年级均分也不过高了不到10分啊……也许唯一的安慰是:听说横向比较的话,我校这次考得还不错。知道的信息越多,我越有一种灵魂出窍的麻木感,仿佛这一切显然不是真的,我只是在做梦罢了。我记得那天的一个细节:一亲爱的物理老师来问我分数,没等我开口,身边的班主任就抢先把我的分数说高了30分……在物理老师的夸奖中,我羞耻地低下了头。6月28日-7月3日这几天我想通了,即使落档了,不用千里迢迢去北京,也挺好。7月4日清北在这天公布了我们这儿的分数线(P.S. 我们是考前填志愿)。分数线……意外得低。分别比上一年低了 6 分和 9 分。这才知道,我们高中这一年不是考得「不错」,而是考得「极好」。平均分甩开了第二名十多分,还几乎达到了复旦的录取分数线。而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最终也以「线下2X分」的成绩勉强被某清录取了。不知怎么的,那天的我,丝毫没有压线的欣喜若狂,有的只是劫后余生的后怕。大张旗鼓的庆祝肯定是没有的,毕竟考上清北在我的高中只是寻常事而已,第二年就没人会提起了,而对我而言,这可能也只是迟来了 8 个月的补偿。(前情提要:你的高三都经历了什么?)2 个月后,在一次 10 小时的动车卧铺之旅后,我开启了自己的北上之路。而我的人生之路,不过刚刚开始。}
今天找来了一个清华的朋友,她叫回回。然后她写了一些自己大学四年的感受,她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清华,也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的人,到底有多努力。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想法。(以下是正文)我有幸在清华电子系读了将近四年书,说起来能活到现在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为什么说能活着就很不错了呢?首先,能来清华的都是人中龙凤,自尊心极强,可是以前班级中,学校里,甚至是全省市的第一第二在一个园子里竞争,总是要有最后一名的。而且电子系更是清华出了名的大系,全年级整整三百多人,拉远人际关系、竞争更为激烈。毕竟还有很多十几个人一个系的,他们横竖都是朋友,左右出不去年级前二十。一对比,电子系就不同了,民间对于电子系流传着一句名言,“交一个人的学费,学两个人的课程,写四个人的作业,和八个人抢女朋友。”不过我是女生,所以忧愁到“写四个人的作业”就可以停住了。我能进清华电子纯属运气,各方面实力完全比不上大佬,一直在年级倒数徘徊。曾经有人做过一个调查——你是怎么来清华的?答案有:“保送。”“竞赛。”“本来想去武大,可惜高考考太好了只好来了清华,错过了自己梦想大学。”“虽然数学考砸了,但其他科发挥正常,最终考得山东状元。”“……”当然,还有我这种考前突击、人品爆发、上帝佛祖一起显灵才进来的,瑟瑟发抖地看着大佬们装逼。不过嘛,能顺利毕业就不错了。为什么呢?课业负担重,挂科率高,抑郁症多,自杀率高。清华理工科的作业之难之多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在大学里舍友每天学到十二点,没有签到却座无虚席,全神贯注。然而,还是许多人跟不上,适应不了这样的节奏,这其中就有我。电子系考试出了名的难,由于电路、光电、电磁场等很强依赖于数学基础,所以用微积分老师的话来说,“你们电子系的微积分是加过料的!”系里单独开设5门数学,难度仅次于数学系。不仅仅是考试难,而且清华没!有!补!考!这也意味着如果挂一门课,就只有明年重修这一条路可走。而电子系出名的《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和《概率论》挂科率将近四分之一,但……并不是说其他课轻松,哈哈。粗略估计,在电子系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曾经挂过科。本学渣也不例外,不过幸好只挂过一次。每天看到身边的大佬在发paper、拿offer,而自己只能看着课本,在及格线挣扎的时候。这真的太残酷了。但是……周围也有很多休学、挂到红线被退学、自杀的同学。我一个学长是省状元,重修三次至今没有考过大二的《电电》,最近一次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在打游戏,想必已经彻底放弃了。对于他,我深感痛心,但也十分理解,经历了尽全力却考不过别人的绝望以后再想努力太难了。当然,清华有很多过得很好的同学,但是也正是有他们的衬托,才把别人的失败照射得如此清晰,让人无处可藏。能来到这里,谁不是天之骄子,但是清华也有排名,也就意味着总有人要堕入人间,化成尘埃。在我们电子系考试周,朋友圈会被李健刷屏——没错,我一直觉得清华考试周比高考还可怕,我高考没有失眠过,但是每次考电电之前必定恐惧到失眠。李健学长还在采访时还曾说过一句“名言”:“清华是一个残酷的理工科院校。”难怪清华电子系的高晓松和李健纷纷走上了文艺的道路,正如同我正在写文章一样。我想其实只要心态好,一切都没那么糟的,大不了可以转行。我的生活在两个极端之间,能够顺利存活和学习,离不开学长学姐和同学老师的帮助。我切身感到:人际交往在大学里太重要了。我在大一加入了系里的篮球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学姐,有的乐观、有的学霸,她们的共性是都很乐于助人。清华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地方。很多软件、理论都是一句带过,然后让同学自学。我还记得刚上大学万分迷茫的时候,有问题都会问系队的学姐然后和舍友探讨。在考试周和学姐教练一起复习,不会的题就去问,最终大一考试平安通过,我就这样熬过了适应期。由于老师每年出题风格相近、难度高,所以往届的作业和考试题至关重要,这些统称“版本”。系队的学姐和我后来加入系学生会认识的学长学姐都给我了很多版本上的帮助,也让我有了学电子以外其他的爱好和其他技能。大二我有一段浑浑噩噩的时期,每天嗜睡、翘课,对生活提不起信心,随之而来的挂科也是情理之中。大三我意识到再放纵真的毕不了业了,开始和同学一起鼓励,每天打卡学习、上课。由于还有重修的压力,我格外重视学业,在考试周的时候,醒来就去系馆学习,学习到晚上十点,回寝室把总结资料放在手机上,睡前还要接着看。回去的路上吹着风,我笑道:“我们不分周末,每天学习十几个小时,工作也不会这么累吧。”朋友笑着说:“这样就好像高三一起奋斗的时光,痛并快乐着,以后怕是再也体会不到了。”不过我大四了,最终什么都平安过去了,成绩虽不能和顶尖学生媲美,但也算得上是平凡。我想,就让这样的大学时光永远停驻在我们学堂路上,停驻在每个普通的夜,和我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学习生活里。当然,不仅仅是同学给过我帮助,我要感谢清华所有敬业的老师们改变了我。我还记得我高中的时候,其他同学问我题我都觉得是耽误自己的时间,总是不耐烦把他们打发走。但是来了大学以后,我遇到了教我们电路课程的李国林老师等很多优秀的老师。清华的老师自身学术水平很高,还肩负科研,但是对学生有求必应。每个发邮件问的问题,都会予以认真解答,不仅如此,老师备课的时候,还会提前大声给自己讲上三四遍,直到流利,所以上课思路逻辑清晰没有一句废话。没有点名,课堂上也座无虚席……在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培养下,不说我学业上有什么进步,单说性格方面,每当有同学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都会比以前耐心很多很多,也愿意给别人讲题,也享受帮助同学的过程。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说过:“你们来大学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要学一些无用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能帮助你们谋生,无用的东西能使你们终身幸福。”来清华可以学到“有用”和“无用”的东西。我见到了敬业善良的老师同学,我意识到,好老师真的是以身作则,是让人心悦诚服。不是只会告诉你应该好好学习乐于助人的话,而是如同清华校训一样“行胜于言”。这点,有些老师真的做到了,所以也直接影响了我,我觉得比千百句鸡汤都要有用。关于清华的考研:在清华,考研情况和其他学校有所不同,就像我从来没听说哪个清华同学纠结四六级考不过还需要准备的。清华学生普遍不会准备考研,基本上所有同学不是保研就是出国。不过清华电子保研最近比较难,直博反而更加容易,我觉得应该是国家政策的关系,更需要电子这方面科研人才留下来。而且清华同学很难瞧得上别的学校的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更是北大都不做考虑,也有个别没保上研但是考回来的,可以称得上凤毛麟角。我就是gpa(绩点)到了用的时候太低了,准备,出国不行就工作。这里也是一个血的教训,gpa不够高的话不论是保研还是出国都压力很大。虽说名义上80%有资格参加保研,但是实际上只有60%可以保到,没有科研的前提下gpa尤为关键。在清华火的方向比如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都对gpa要求很高。所以学弟学妹们,不论你们是哪个学校,多难都要保证gpa(绩点),转专业或者转行都可以。在清华不难,但是一定要尽早准备,不能像我一样到现在就后悔之前没有再刻苦一些。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同学,还想出国,早点进实验室!不想出国?万一你和我一样大三就改主意了呢?快去找老师吧。大学里要主动,你的任课老师、系里的教授都可以发邮件勾搭一下,不用太担心被拒绝怎么样的。很多老师都不怕多一个学生,到你想出国的时候还可以拜托他给你写推荐信。对于理工科,很多国外顶尖大学都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美国思想开放一些,如果有好的科研成果,gpa可以不用太高。如果是想走文科或者艺术方向,不用过于在意gpa,但记得把自己的作品保留好,不要做完了就删,到时候都可以总结一个作品集用来给国外导师看。还是那句话,大学人际关系很重要。就算在全国最公平的学府清华,也需要主动和其他人交流,在进实验室上老师确实基本不会主动找你。很多清华被退学的学生都比较孤独。可能有些同学在高中自己学也可以学得很好,但是在大学哪怕再优秀的学生,一个人都万万不行。在清华我也遇到了最单纯的舍友、最优秀的同学老师,我一边抑郁一边正能量。不论我以后学不学电子,不管做什么行业,我会一直记得清华在国家科研、学习、教育前线的人们,永远对他们留着敬意。我很想对那些整日说着——“大学老师是不会管你的。”“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寒门再难出贵子。”“清华就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人,说不是真的。清华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能保送清华北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