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吵着要转学孩子想转学家长不同意怎么办?

原创 魏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案例明明是个4岁7个月大的男孩,暑期结束幼儿园开学6周了,明明每天早上去幼儿园时就会哭闹不止,拉着大人的腿,不愿意出门,拒绝去幼儿园。爸爸坚持每天硬拽着孩子去幼儿园。孩子到了幼儿园,仍情绪激动,吵着要回家找妈妈,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晚上睡觉,需要拉着妈妈的手,不然无法入睡。最近1周,明明在幼儿园出现反复呕吐的症状。家长带孩子去儿科医院消化科就诊,完善检查,消化系统未见明显器质性问题。消化科医生建议家长带明明到医院心理科就诊。心理科医生考虑明明患了“分离性焦虑障碍”。什么是“分离性焦虑障碍”呢?分离焦虑在婴幼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一般在出生后6-7月开始出现,18个月最为明显,3-5岁以后儿童开始理解父母暂时离开的真实含义,不影响儿童的社会功能。一般发生在和父母发生分离时,如开学、转学等情况。会有一个逐渐缓解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4周。如果孩子的分离焦虑持续存在,大于4周,并严重干扰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幼儿园活动时,我们称为“分离性焦虑障碍”。此时,孩子表现为过分担心、害怕等焦虑情绪,担心与依恋对象发生分离后,依恋对象会遇到伤害或者灾难。及继发行为异常,为了不离开依恋对象,不愿意外出和上学,晚上需要依恋对象陪伴才能入睡,有时表现为反复出现与离别有关的噩梦,夜间多次惊醒。有的孩子在每次发生分离时反复出现胃痛、头痛、恶心、呕吐等各种躯体不适,但检查后发现并没有躯体疾病存在。“分离性焦虑障碍”如何干预?分离性焦虑障碍需要到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诊断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心理发育水平,制定以心理治疗为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比较常用的心理治疗手段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耐心倾听患儿的感受,适当地向患儿表达共情,鼓励患儿适应环境,增强克服情绪障碍的信心。#认知—行为疗法认知会影响人的情绪及行为,是治疗分离焦虑的最好的方法。需要帮助患儿识别焦虑情绪,认识到分离性焦虑是不合理或不现实的,教会患儿使用自我对话、安全基地、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家庭治疗对于分离性焦虑障碍的患儿,家庭治疗非常重要。需要首先了解家庭结构和功能,评估引起分离焦虑家庭动力学原因,纠正患儿与父母之间不良的关系,鼓励患儿的独立行为。本案例中,心理医生通过家庭访谈了解到,患儿母亲在暑假期间住院进行了一次手术治疗,期间孩子和妈妈分离数天,妈妈出院以后因为身体虚弱,在房间休息多,和孩子互动减少。爸爸因为担心妈妈的病情,情绪表现比较低落,愁眉苦脸。但是爸爸妈妈都不想让孩子知道妈妈生病的事,在孩子的面前绝口不提此事。孩子因为担心自己去了幼儿园妈妈会像之前那样突然消失,而不愿离开妈妈,拒绝去幼儿园。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爸爸妈妈了解到孩子能够非常敏感的感知家里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孩子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反而加重他的紧张焦虑;而家长期间也没有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没有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后期通过爸爸妈妈和医生的共同努力,调整家庭内部的沟通,让孩子了解到妈妈生病是暂时的,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并且爸爸妈妈一直非常的爱他,不会离开他,患儿逐渐愿意去上幼儿园,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心理科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六岁宝宝~刚转学不到半年,开始还不错,最问题描述:六岁宝宝~刚转学不到半年,开始还不错,最近快升大班啦,老师说孩子不顺心啦总咬老师,抓老师,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可是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在家也没有,到后来不进班啦,回来听孩子说老师在学校推打我们啦~可是学校说你没有证据~直说孩子见谁抓谁~劝我们退学~还把孩子咬人视频录下来让我看~很是无奈...展开李红昕主任医师外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想转学家长不同意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