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焦虑的原因都在为什么而焦虑呢?

2021-08-21 01:30:17
740
字体:投诉
投稿
下载1 为什么大学生会有心理不健康
大学生已经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生理的成熟并不等于心理的成熟。大学生个体因素特别是个体素质在某些方面的缺失,是影响和制约其心理健康的内在主观原因。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为什么大学生会有心理不健康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人格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孤独、冷漠、多疑、悲伤、急躁、冲动、固执、偏激、骄傲、虚荣、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难与同学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导致过分自我束缚,自我怀疑,常常紧张、苦闷和焦虑;自恋型人格障碍导致自负,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人际关系困难。2、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大学生进入机构后,总是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来规范自己的行动,但是许多大学生由于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水平,自控能力又差,因此经常出现忽高忽低的起伏现象,导致情绪极不稳定。3、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由于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导致他们在评价外界事物和自我评价时,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受情感波动的影响。因此,在看问题时容易片面化和理想化。比如,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自以为是,自视清高,看不起别人,遇事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有时甚至显得十分傲慢;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妄自菲薄,遇事悲观,信心不足;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给自己制订不切实际的目标,拼命追求超出本身能力所及的东西;有的大学生对自己不负责任,不抱任何希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无所事事,懒懒散散。4、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随着当今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剧,传统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受到冲击,而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又尚未建立起来,于是不少大学生开始感到困惑焦虑、无所适从,出现价值失落、道德滑坡和人格扭曲等现象。社会行为中的一些短期行为、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非理性行为又比比皆是,这使得处于敏感期的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上的不适应,对社会复杂性缺乏科学、全面、辩证的认知,受社会消极面影响较多,而产生悲观失望、消沉偏激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攻击型的人格障碍。大学生们之所以出现上述心理问题,与他们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分不开的。其一: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我国大学生多数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因此,他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往往显得十分幼稚和不成熟。其二:从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大学时期正是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但是,大机构园这种特殊的环境,使他们看问题的视野可能与一般人有所不同:一方面,他们关心社会发展,这种关心是抛开切身利益,以大视角来进行的,注重的是整个社会的提高与进步。他们热衷参与社会,对社会舆论愿意独立思考。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又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真正做到客观、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其三:从大学生内心世界的成熟情况来看,他们的情感丰富但不稳定。大学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群体,其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还很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其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因而他们的情感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较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处理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容易出现偏激和冲动。其四:从大学生的性意识发展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生理发育已基本完成。性意识的发展使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倾慕与追求,这是每一个青春萌动的大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而这种愿望,又常常会与大学生还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或者他们的经济地位与心理成熟度还不足以应付这种问题而相矛盾,由此便带来种种不安和烦恼。其五:从大学生的社会需求来说,他们渴望加入社会的愿望极为迫切。在校园里,他们关注着社会,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并希望自己加入进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各种令人不满意的现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然而,当他们了解了一些真实的社会现实以后,又会对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表现出极大的不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失望,从而导致理想和信念的失落。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近期笔者采用自编问卷对我院40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习障碍、升学与就业、人际关系、性与恋爱、经济问题是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1.学习障碍 学习心理障碍是高职大学生面对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问题。造成学习障碍的原因首先是个人理想与客观现实不一致的心理落差。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无方向感,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卑感强,压力大,甚至对自己产生怀疑。其次是学生对高校学习环境准备不足。大学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授课方式、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途径等几方面。具体而言,第一,大学授课方式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第二,大学课程设置更多的体现出专业性。第三,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将得到充分体现。第四,接受式学习减少,创造性学习增多。第五,学习途径和手段的多元性。再次的原因是学生入学时自身能力“先天”不足。2升学与就业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渐增大,除毕业生人数增大的原因外,个别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毕业生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一些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对高职毕业生设置的较高门槛,也是加剧了本就需求不旺的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的重要原因。“研究生畅销、本科生顺销、专科生滞销”的局面依然客观的存在着。3人际关系 随着青年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生们摆脱父母、教师的束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结交朋友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加之同学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家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加重了交往中的困难,容易引发人际冲突,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等,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调查中有的同学反映,在大学没有知心朋友,有烦恼无处诉,有痛苦无人分担,想家、思乡情绪重。4性与恋爱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性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不断增强。身体和生理的发育在给大学生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使他们有了性冲动和性要求,同学们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渴望爱情,但中学教育中性教育的缺失,对自身生理、心理的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又往往使一部分同学陷入不安和焦虑中,为性所惑,为情所困,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形成性心理障碍。5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许多家境困难的大学生不得不负债求学。进入大学后,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比如刻意的模仿和盲目的攀比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消费对于来自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甚至产生犯罪。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应对方法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和研究力度各高职院校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力度,坚持“特色+质量”思路,只有高职院校真正走上健康、有序、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2加强对不同学业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服务,提高针对性2.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参观、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明确做一名新时期合格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各系要做好对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现状、社会意义、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等同学们关心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提高专业兴趣,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2.2学业中期的心理辅导 新生入学以后,机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心要及时转移到对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和行为的指导与辅导上。可以面谈、集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开办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等活动,主要解决同学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预防性、发展性问题。对已发现有心理危机的同学,要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疏导、早治疗,特别是要与家庭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工作。.2.3以就业为核心,加强对毕业班学生择业心理与行为的辅导第一,加强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指导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准确定位;要引导毕业生正视面临的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尽快从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正确分析自己,全面把握自己,准确定位“,知己知彼”才能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第二,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择业能力;通过开办就业指导课、讲座、实例分析、模拟招聘会等形式帮助毕业生掌握如何准备就业推荐材料,如何参加面试、笔试等。第三,加强毕业生心理辅导,提高综合素质;比如积极的心态、宽容、良好的情绪、耐受力和自信心等。2.4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发展、干预、救助、辅助、解抑等功能。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4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怎样解决
1、坦然面对: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2、转移注意: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3、调整生活规律: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大学生焦虑的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