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历史博物馆,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哪个好这种,能穿红色的衣服吗?

整整18件国宝啊!!!18件啊!!! 大唐遗宝展和壁画展还是蛮值得一看的,虽然壁画展有点贵,但是——来都来了,不看未免有点吃亏。陕西历史博物馆属于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主要展览分为以下三个:▲2018年5月对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分列于第一、二、三展厅)完成提升改造,以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为主线,将陕西古代史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个部分,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系统展现了陕西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蓝田人至鸦片战争前一百多万年的发展历程。▲专题陈列“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精心挑选出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精品300多件(组),从文化、经济、风俗等方面展示了盛世大唐的时代风貌,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鎏金舞马衔杯纹皮囊银壶和鸳鸯莲瓣纹金碗四件国宝陈列其中。▲专题陈列“唐代壁画珍品展”,集中保护展出了举世无双的唐墓壁画精品97幅,这些壁画以风格独特的建筑、简约传神的人物、特色鲜明的器物、简洁明快的山水等,描绘了当时的仪礼规范、生活习俗、服饰特色、娱乐方式与建筑风格,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尤其是贵族生活和精神追求的重要形象资料。展厅内部:18件国宝:▲西周旟鼎
旟鼎内壁共铸铭文四行,28字,大意是说: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铭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实物资料。▲五祀卫鼎
鼎造型简单大方,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讲述了西周中期一件土地交易事件。大意是说西周共王五年的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想与他的邻居邦君厉交换土地,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等大臣。经过询问,邦君厉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以及内吏实地勘察、划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这篇铭文反映出西周中期部分土地实际已属私有,但土地的转让、交换和买卖,仍需通过王朝重臣。同时这篇铭文中有确切纪年,因此五祀卫鼎是判断西周中期青铜器的标准器,非常珍贵。▲多友鼎
多友鼎,半球形体,器腹较深,蹄足。装饰花纹简单,仅在器腹上部装饰两道弦纹。器内壁有铭文二百七十余字,是建国以来陕西地区出土铭文最多的青铜器之一。铭文记载的是西周厉王时期与猃狁的一场战争。猃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以多友重赏,赐给多友青铜一百多钧。多友特铸此鼎以纪念这件事情。▲皇后玉玺
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鎏金银竹节熏炉
这件熏炉为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熏炉的底座上透雕着两条蟠龙,两条龙昂首张口咬住竹柄。竹节形的柄分为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熏炉为博山形,炉体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加之历史文献的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舞马衔杯纹银壶
壶身呈扁圆形,是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而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而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这时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伴随着《倾杯乐》曲的节拍,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床板旋转如飞。而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衔起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唐代许多文人曾写下很多关于舞马的诗句如“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都是形容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活动。而这盛大的宫廷祝寿活动在天宝十四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弃城而逃,这批舞马散落到安禄山的一名大将田成嗣手中。有一天,军中宴乐,舞马听见乐曲声应节拍跃然起舞,士兵见状误以为是妖孽,田成嗣命士兵将舞马鞭打而死。▲阙楼仪仗图
阙楼图绘制于懿德太子墓。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长子(公元682年—公元701年),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的儿子。大足元年被武则天处死,公元705年中宗重新即帝位后,追赠其为懿德太子,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回乾陵陪葬,并给予“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1971年发掘。墓全长100.8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八部分组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中,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各类文物多达1000余件,壁画近400平米。这些壁画堪称初唐至盛唐具有代表性的绘画流派杰作,在唐代绘画真品中极为罕见。
墓道东西两侧绘制有两幅阙楼图,阙楼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它由高到低共分三层,表明此阙楼为三出阙,这超出了太子本应使用二重阙的标准,显然是由于“号墓为陵”而使用了皇帝的阙楼规格。在三出阙之后是一座角楼,与侧面的城墙相连。唐代的城墙为夯土筑成,城墙上“凸”字形的建筑称为“马面”,是城墙上的防御工事。画面颜色以赭色(艳红色)为主,绿色为辅,红、黄、青色点缀其间,体现了盛唐时期绘画技巧的高超水平。▲宫女图
这幅是绘制在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的《宫女图》,高177厘米,宽198厘米,保存最完整,也最为动人,是唐墓壁画中反映女性形象最完美的一幅。图中描绘了九位风姿绰约的宫女,头梳高髻,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她们手捧方盒、酒杯、拂尘、如意、团扇、蜡烛等,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狩猎出行图
从这部分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大队人马共有六排,束腰佩剑,驾鹰抱犬,前呼后应。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穿紫袍、体态雍容的男子。他的坐骑为一匹披鬃垂尾的白马,与其他人所乘的马匹均剪鬃扎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马尾扎起这种做法早在秦朝便开始实行,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陶马都是高挽成结的缚尾式。这是为安全所需,避免马在奔跑中的互相干扰。▲马球图
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壁画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后10余骑人马,行者骑枣红马,或山间奔行,或驰骋腾空。止者着绿色长袍,红翻领,伫目凝神,无球杖。背景衬起伏山峦,五颗孤零零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礼宾图
该图表现由6人组成的礼宾行列,左边3人为唐代鸿胪寺官员,右方3人分别为东罗马帝国、高丽和东北一少数民族的使节。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为研究唐代中外交往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鸳鸯莲瓣纹金碗(两件)
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捶揲制作,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现今天平实测重量相同。▲镶金兽首玛瑙杯
这件玛瑙杯是用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杯体是模仿兽角的形状,杯子的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刻画的神形皆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这是酒杯的塞子,取下塞子,酒可以从这儿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着与杯身连接,在杯口沿下又恰到好处地装饰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这件酒杯材料罕见珍贵,是极其稀有的缠丝玛瑙,材质纹理细腻,层次分明。工匠又巧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 细微处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其选材、设计和工艺都及其完美,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在我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
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
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而艳丽,能学人言,因而刺激了唐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受此影响,鹦鹉成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
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研究人员打开罐盖,惊奇的发现在银罐盖子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是炼丹的重要原料。由此可判断,此罐应为何家村储存药物而用,盖子经过转动盖合非常严密。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要物可以提高其药效,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均盛放在金银器中。这件银罐体现出唐代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三彩载乐骆驼俑
骆驼站在长方形底座上,引颈长嘶,驼背上的驮架为一平台,铺有色彩斑斓的毛毯,共有八名乐手。其中七名男乐手身着汉服,手持胡人不同乐器,面朝外盘腿坐着演奏,中间有一站立女子正在歌唱,显然这是一个流动演出团。唐代艺术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可谓匠心独具。
唐代的开放,迎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的各种奇珍异宝,让唐代人爱不释手;带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使唐朝人喜不自禁。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你看她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显然已是唱到了动情之处。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加,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伏凤式提梁,以花蒂象征壶盖。盖、壶衔接处堆塑哺乳母子狮,母狮张口为流。球形壶腹刻饰缠枝牡丹。底部中心有梅花形注水孔,造型奇巧,是耀窑瓷器出类拔萃的珍品。▲黑釉油滴碗
黑釉油滴碗,高8.5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出土于陕西渭南。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这件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其他看点:▲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
这枚印章是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其中14个正方形印面上刻着规范的楷书阴文。印章由煤精刻制而成,煤精也称煤玉,是褐煤的一种变种,以低等植物为主,也有部分高等植物遗体组成的腐植腐泥混合煤。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鲜卑族上层人物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
印文的内容可分为三大类:公文用印,如“大都督印”、“大司马印”、“柱国之印”、“令”、“密”等;上书用印,如“臣信上疏”、“臣信上章”等;书简用印,如“独孤信白书”、“信启事”等。多面体印章使得这位身兼数职的独孤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流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因此大唐盛世吸纳各方精髓、接受异族文化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形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钩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这样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保持重心向下,里面的香料不致撒落于外。尽管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其仍然玲珑剔透,转动起来灵活自如,平衡不倒,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令现代人叹绝。▲杜虎符
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背面有槽,颈上有一小孔。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彩绘象座塔式罐
器物通身彩绘。红陶质地。器型高大,自上而下由罐盖、罐身、莲瓣和象形底座四部分组成,各部分均可分合。盖呈七级圆塔形。罐身侈口、短颈、鼓腹,下收小平底,四面贴塑闭合式卷草四组,内均堆塑伸长鼻、拍双耳的象首。罐与底座之间饰三层仰覆莲瓣,一层向上环抱,两层向下伸展。下以带络绳的驯象为座。▲彩绘捧套盒女立俑
女俑头梳双髻,髻束红色发带,细眉小眼,面露微笑,显得温顺而乖巧。身穿白色窄袖衫,外罩黑色小翻领对襟盘扣比甲,比甲领襟边沿包裹红边,下着翠绿色长裙。左臂抱一件四层红色套盒,右手隐于长袖之中轻轻托扶盒底。身份应是一位侍女。▲象牙萝卜
萝卜衬以稀疏的茎叶,使作品不显单调,增加了造物的情趣。萝卜茎叶立一蚂蚱,似正在咀嚼鲜嫩茎叶,但似乎又怕自己被意外袭扰,双腿弯曲,准备随时逃走。 ▲花鸟纹玛瑙花插花鸟纹玛瑙花插主体为中空椭圆形,周围以繁枝茂叶为衬,枝叶间立一雀鸟。▲“晋归义羌王”金印
金质,驼钮,正方形印面,篆书阴文“晋归义羌王”五字。▲珊瑚翡翠朝珠
朝珠由一百零八颗镂空的珊瑚和四颗镂空翡翠佛头串成,一翡翠佛头下还垂一葫芦状佛头塔,并联以如意形背云。▲楼阁人物图牙雕
长方形,正面镂雕楼阁仕女人物。雕刻场景华丽繁多,仕女纤秀娟丽,体态轻盈。▲嵌错虺纹虎耳铜壶▲鎏金蔓草纹银羽觞
银羽觞侈口,双耳椭圆形平底,内壁有折枝莲四株,空白处填以流云纹。底部饰以团花,器外长边两侧各饰一只鸿雁和鸳鸯站在莲瓣上,短边两侧分别饰一对鸳鸯和鸿雁,以蔓草将器体分为四个区域,外底部饰以与内底相同的团花,通体饰花纹,纹样鎏金,鱼子纹地。
▲柞钟
柞钟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合铸一篇铭文,内容相同。大意是说:柞在三年四月甲寅这一天受到周王的册命和赏赐,感到非常荣幸,因此铸钟纪念。编钟演奏时敲击中间和转角两处,中间敲出的音称为隧音,转角两处称为鼓部,敲出的为鼓音,两个音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钟的内壁铸有调音槽。古代音律为宫、觞、角、觯、羽,分别是1、2、3、5、6,没有4和7两个半音,到了战国时编钟的音阶就已七音俱全了。这组编钟的音域已达到了三个八度。▲鎏金弥勒像▲明彩绘仪仗俑群
这批仪仗俑共300多件。墓主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秦简王朱樉。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用墨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等,为我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弥补了陕西陶俑在这段时期的空白。▲莲瓣纹提梁银罐▲鎏金折枝花纹银盖碗
此银盖碗重1380克,盖足内有莲叶组成的六出团花一朵,盖周围散点排列出六朵忍冬结,腹部錾刻六株形像葡萄石榴的折枝花,盖面和底部的外沿均有六朵小花,纹饰鎏金,圈足内沿还錾刻有“进”字。▲双狮纹金铛
狮纹金铛是何家村窖藏发现的金银铛中最华丽的一件。在铛的外底部中心分出九条水波纹曲线,将外壁分成九个“S”形区间,内錾刻出双鸟衔绶、狮子及花卉等纹饰,底部饰满鱼子纹。铛内底还饰有高浮雕式的双狮在奔跑嬉戏。整体构图协调华美,体现了唐代金银器富丽华美的特点。▲鎏金飞狮宝相花纹银
银盒出土于唐代何家村窖藏,高5.6厘米,重425克。银盒上下以子母口相扣合,捶打成型后又经切削打磨处理修整得光滑圆润。盒内面以鱼子纹为底,盖面在麦穗纹圆形框架中,錾刻出一只飞扬双翼的狮子,周围绕以折枝花,盖底中心平錾出一朵团花及石榴花结等。纹饰全部鎏金,黄白辉映,煜煜夺目。▲鎏金佛、菩萨三尊造像▲鎏金蔓草蝴蝶纹银钗
钗柄扁平,分为两股,长短基本相等,钗托为花蕾形,其上錾刻纹饰,上连有挽成“倒8”字形交花,钗面各有一片花叶,每片花叶上镂刻出一只展翅的蝴蝶,构成具有灵动感的主题纹饰,其下衬以蔓草纹,通体鎏金。▲伎乐纹八棱金杯
杯身八面分别各装饰有一位手执乐器的乐师,他们都身着短衣宽裤,笑容可掬,神态各不相同,服饰和发式也不常见,具有粟特风格。乐师手中所执的乐器以竖箜篌、曲颈琵琶、排箫等乐器,在隋唐属于西凉、龟兹、高丽的乐器种类。杯身上部有联珠组成的环形把,指垫上有相背的侧面胡人头象。杯柄、杯底和八棱都装饰有联珠纹,这也是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的典型做法。▲四足鬲
这件鬲纹饰清晰,铸造精美,陕南城固出土,商代中期器皿。四足上各有一变形饕餮纹,饕餮的眼睛采用高浮雕手法,装饰效果极强。▲鎏金鸿雁纹银匜▲马蹄金
麟趾金是仿瑞兽麒麟之足所铸,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背面中空,口小底大,形如圆形兽蹄。这两种货币于1974年在上林苑遗址内发现,一个重约250克,也就是汉代的一斤,值万钱,一般用作帝王赏赐、馈赠、聘礼以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并不是流通货币。▲祭红、祭蓝碗
祭蓝”又称“霁蓝”,是一种在石灰釉中掺入适量的钴料,在1280摄氏度——1300摄氏度的窑内一次烧成。这件祭蓝碗色泽深沉,色调浓淡均匀。“祭红”,是鲜红釉中的一种,因这种釉色常用来祭祀而得名。又因它创烧于宣德年间,也称“宣烧”。古人配制“祭红”时不惜工本,在釉料中常加入珊瑚、玛瑙、寒水石等,有的配方甚至掺入了黄金,但烧成率却很低,所以祭红碗的价值非常高。▲安伽墓石榻
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2000年5月—7月发掘。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萨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这座墓葬为我们研究北周史、中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周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贵族的服饰、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葬俗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狩猎纹高足银杯
银杯通体以鱼子纹为地,上下装饰有缠枝花纹,杯身的主题纹饰刻画出两幅狩猎场景:第一幅为两名武士骑着马前后夹击奋力奔逃的野猪;第二幅是一位武士左手持弓策马追赶一只惊恐的小鹿,离弦的那支箭已经射穿了小鹿的背部,而另一只鹿无暇顾及正在奋力逃命,跑在前方的武士策马回首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在杯子的底座上还装饰了四朵桃花结,底部刻有“马舍”两个字。▲青铜龙
青铜龙龙体中空,形体巨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是战国秦的遗物,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仕女狩猎纹银杯
银杯呈八瓣花状,口沿外缘錾刻一周联珠纹,足沿也装饰联珠纹。杯腹的八个花瓣是八个纹饰区,每区錾刻着一组人物,分别为仕女戏婴、仕女梳妆、仕女乐舞和仕女游乐,以及四幅狩猎图,其中三幅是策马追鹿,一幅为弯弓射猛兽。在银杯的内底处,以水波纹为底衬,还錾刻出摩羯头和三条长尾,口边有两条长须的鱼,纹饰鎏金。▲鎏金团花纹六曲银盒
银盒是唐代金银器中较多见的种类,造型也最为丰富。初唐时期,银盒的装饰上还有浓厚的外来影响,如盖面中心带有双翼的神异动物与外圈一周麦穗圆框组成“徽章式纹样”。这是萨珊、粟特金银器最具特点的装饰风格。这件银盒盖面上的主题纹饰已由粟特、萨珊的神异动物转变为唐代流行的团花、折枝花,徽章式的圆框也转变为活泼流畅、首尾相接的阔叶折枝。▲几父铜壶
几父壶体形较大,造型稳重大方,长颈鼓腹,圈足外侈。壶盖的子口较长,插入器口内很深,倒置后可作饮酒用的杯盏。颈部有对称的兽首垂环,环上饰有突起的重环纹。盖沿及颈中部饰窃曲纹,腹部是粗犷的波状环带纹,凹处填以眉纹、龙纹。几父壶的波状带纹很有特色,纹饰宽阔,饰满腹部,而且凹凸有力,给人以豪放粗犷的美感。▲盠方尊
盠方尊是盛酒器,造型非常有特色,体方口圆。两侧为象鼻形执手。口外以翘起的扉棱为中心,饰有相背的龙纹。腹部中间饰圆涡纹,两边也是龙纹。所有龙头上均有花形冠,装饰感非常强。
器内有一百多字的铭文,铭文中讲到西周王朝的册名仪式、官员和周王的军队,对研究西周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日己方彝
日己方彝华美富丽,雄伟端庄,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的器盖和内底各有铭文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
▲忍冬纹银熏炉
这件银熏炉由三部分组成:上层为半圆形盖,盖面镂刻三层如意云纹,中间铆有一仰莲瓣宝珠钮;中层为一周忍冬桃状纹饰;下层为圆盘状炉身,炉盘内墨书“三层五金半”5字,有五个兽蹄形足,其间设置五根链条,使熏炉既可以平放,也可以悬挂。中层与下层结合处焊有两朵如意卧云,起固定作用。熏炉整体造型舒展大方,风格凝重典雅,是一件观赏性很强的室内摆设用具。▲雁鱼铜灯
雁鱼铜灯的造型十分别致,整个灯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的形状。灯由雁头、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最令人惊叹的是,灯油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雁腹盛有清水,烟会溶于水中,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这种科学巧妙的设计体现出汉人的聪明才智和环保意识。▲鎏金菱纹银锁▲三彩天王俑
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这件三彩天王俑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仰莲瓣座银罐
该罐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罐形,下部似一圜底碗,底部饰仰莲瓣一周,各莲瓣中央錾刻一心形图案。罐体和仰莲座式分别制好后焊接起来的。但不乏可对比的器物:上部罐体为唐代金银罐常见形制;圜底碗造型简单,是唐代的各种材料的器物中均可见到的器型;莲瓣纹饰唐代比较普遍的艺术题材。▲镶金白玉臂环
这件玉臂环由三段弧形白玉衔接而成。以金合页将三段弧形玉连接在一起,每段玉的两端均包以金制兽首形合页,并以两枚金钉铆接,节于节之间由三个中空穿扣合,穿内用小金条作辖相连,可以自由活动。其中以金针为插销式,销钉可以灵活插入或拔出,一边关闭合开启,便于佩带。虎头用金片采用錾刻、锤击制作而成。虎头内侧用两颗铆钉铆接。构思巧妙,制作精细。利用黄金、白玉、珠宝三种不同材料不同的质地、色彩、光泽互相衬托,交相辉映,使玉臂环更显华贵富丽。▲鎏金铁芯铜龙
1975年出土于西安南郊草场坡,这件铜龙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鸟盖瓠壶
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酒壶,是国家一级文物。壶盖为一只鸟的形状,壶腹呈瓠瓜形,所以称之为鸟盖瓠壶。鸟盖处有环扣,可以自由开合。壶颈部至腹部装饰有精美的两道宽带纹和六道蟠虺纹。壶盖上的鸟尾与壶把手用链环相连接,链分四节,每节链环均饰有头朝上,尾部卷成圆环形的蛇纹。▲它盉
盉盖内铸有做器者的名字“它”,因而称为它盉。盉顶上铸有一双目炯炯、双翅微张的卧鸟,盉前有一长颈兽头为流,后有回首顾盼的龙为扳手。盉与盘经常配套使用,商周时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盉用来注水,盘承接洗过的废水。▲酱釉描金孔雀牡丹执壶
这件执壶通体施酱釉、描金彩,纹饰精美。壶的腹部绘制着花繁叶茂的牡丹,一只孔雀立于枝头,回首眺望。壶底有青花书“富贵佳器”四字铭款。执壶出现于隋代,是一种酒器,又被称为注子、注壶。描金,始于宋代,它是将金粉与水溶合,再加入适量的橡胶水、铅粉混合,后描绘在瓷器上,经过低温焙烤,再用玛瑙等物抛光,使其发亮。这件执壶是明代景德镇仿照波斯铜壶烧造的,应为一件外销产品。▲人乘龙座铜熏炉
桃形深腹炉体,盖为透空流云纹,底座为一仙人形象,顿跨在一条昂首的飞龙背上,左手扶龙头,右手托举着炉体,造型奇丽。▲金怪兽
这件黄金制成的奇怪动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因此,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体现出工匠们的睿智巧思和精湛做工。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牛尊▲摩羯纹金杯
金杯的造型为四瓣海棠形。杯内中心有一摩羯在水中嬉戏。在杯的内壁,工匠们以花瓣栏分成四个区间,每一区间内錾刻两组对称的宝相花,宝相花两侧还有如意花纹,口沿处则装饰一周花瓣。▲鎏金铜蚕
鎏金铜蚕,全身首尾共计九个腹节,胸脚、腹脚、尾脚均完整,体态为仰头或吐丝状,制作精致,造型逼真。▲鎏金双狮纹银碗
银碗口沿下内束,折成略有弧状的斜壁。圜底,外腹壁捶出十朵如意云头,器底焊接附加鎏金圆饰片。圆片内以鱼子纹为底,中心模冲出两只相对的瑞狮,双口衔折纸,脚下亦装饰一株折枝花,边缘为一圈绳索纹,绳索纹外加饰一周向内翻卷的波浪纹,纹饰均鎏金。▲孔雀纹银方盒
银方盒的纹饰采用满地装的手法装饰,显得反复细密,富贵堂皇。这是唐代金银器精工细作的代表。主题纹饰的安排以中轴左右对称为基本构图模式,规整而稳重;辅助纹饰则根据空白填补,灵活而多变。盒正面醒目处为一对口衔胜带垂莲、立于莲蓬之上的孔雀。孔雀在唐代被视为珍禽,也是画家浓彩重笔表现的对象。▲日己觥
日己觥通体由盖和长方形器身组成,盖前端为双柱角夔龙头,后端作虎头形,中脊为一只小龙,两侧各饰长尾凤鸟纹。器身曲口宽流,四角起扉棱,曲口饰回首夔龙纹,尾随小鸟,器腹四面饰卷角饕餮纹,圈足饰鸟纹,把手为宽大逶迤的兽尾,饰鱼鳞纹。纹饰采用浮雕手法,突出于器表,神秘奇特的造型和豪放粗犷的纹饰组合巧妙,是西周青铜艺术中独具匠心的设计。▲金筐宝钿团花纹金杯
这件溢彩流光的唐代金杯杯口外侈,器壁有内向的弧度。
“6”字形的把手铆钉在一片“十”字形金片上,与杯身固定。杯身制造成型后,进行了仔细的 打磨处理,因此腹身有密集的等距离平行线。在光滑的器腹表面上,由上下两端相对的四对如意云头纹分割成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中装饰一朵团花,团花由锻打的扁金片构成,焊接在杯腹表面,形成立体感极强的装饰。在团花及如意云头纹最外缘又焊接有细密排列的小金珠。下腹部用同样工艺焊接四个云头纹,外侧皆焊有金珠,其中一云纹内沿里残存着一小块白色镶嵌物。▲赤金走龙
这组小金龙共12件,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有可能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投龙祭祀的活动来源于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信仰。}
6月20日,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馆建成26周年纪念日,首先祝福博物馆生日快乐!小王家的两口子是文物和博物馆的狂热爱好者,娜主编一直坚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志愿者,所以经常遇到朋友问我们吃喝玩乐,以及旅游攻略的问题。有时会出现下面的场景。——游客:“小王家你好呀!我下周想去看看省博,你有什么好建议吗?”——小王家:“省博?没有这个地方呀!”——游客:“省历博啊!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小王家:“哈哈,我们真没有这个地方,我们只有“陕西历史博物馆”,没有省字!(一脸傲娇)”你注意到了吗?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名字中是没有“省”的!它是我们国家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所以如果要缩写,大家可以说“陕历博”“陕博”,但是“省博”、“省历博”就是不对的啦!陕历博的商周青铜器、历代兵马俑、唐代金银器和唐墓壁画,都是十分精美又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有18组(件)国宝级文物,你知道国宝都是谁吗?它们分布在哪里呢?今天小王家将发布: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宝指南第一展厅从陕历博大厅狮子的西侧向内走,就是第一展厅,主要介绍从115万年前蓝田猿人到秦朝灭亡这一段时间的历史和文物。在第一展厅,我们可以看到两件国宝。多友鼎一句话概述:建国后,陕西出土铭文最多的鼎2. 五祀卫鼎一句话概述:两千多年前的土地纠纷案第二展厅参观完第一展厅,从左手边上楼,就可以进入第二展厅了,主要展示两汉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物。第二展厅一进去有个位于台阶之上的展区,千万别错过这里哦!国宝都在这里啦!3.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一句话概述:未央宫的原物,最炫酷的熏炉地点:第二展厅一进门,台阶之上的独立展柜历史:原为未央宫的物品,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将该熏炉送给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卫青熏炉上端是博山上的熏炉,博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山。中有五节长柄,做成竹节的样子,下方为底座。仔细观赏,底座上有两条龙,张嘴咬着竹柄,竹柄上有三条龙,用头顶着博山熏炉,而熏炉一圈的花纹上,还有四条龙。2+3+4=9条龙,9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4. 皇后玉玺一句话概述:迄今发现的唯一汉代皇后玉玺第三展厅参观完第二展厅最后的魏晋南北朝,出门正对面就是第三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隋唐时代,以及逐渐没落的唐以后的陕西。第三展厅共有4件国宝。5-6. 鸳鸯莲瓣纹金碗一句话特点:蹲下仔细看,你一定惊呆了!地点:第三展厅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段,独立展柜中(偶尔外展)特点:碗虽不大,但若蹲下仔细看,你会发现上面雕刻的花纹精细又多样,高超技艺和精美雕刻令人难忘碗身有两层莲花瓣,内底刻有宝相花,外底刻有一只鸳鸯。若蹲下仔细看,上面一层莲花瓣中刻有鹿、鹦鹉、兔子、鸿雁、狐狸等动物,每一个花瓣内刻得都不一样,下面一层莲花瓣内刻有忍冬花草。上一层莲花瓣与碗沿形成类倒三角形,每一个三角里刻有鸟。碗底有几何纹路,下方缀有金珠子。鸳鸯莲瓣纹金碗有一对,一个在第三展厅,另一个在何家村专题展,重量略有差别。7. 三彩载乐骆驼俑一句话概述:骆驼背上的民乐歌舞团地点:第三展厅第六单元“盛唐气象”的最后一个展室,独立展柜中(偶尔外展)特点:全国唯一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骆驼背上坐了七个男子,手里拿着不同的乐器,中间的女性似乎正在表演。骆驼张着大嘴,仰面向天,仿佛也在配合主人引吭高歌。这俨然是一副流动表演团的景象,不知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们是否也是载歌载舞,度过时光?这件文物经常会外展,上图就是在“唐两京三彩精品展”中拍的,如果见到它,你一定会赞叹,并为其精美的造型、浪漫的想象而折服。8.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一句话概述:没有壶盖,水从壶底倒入9. 黑釉“油滴”碗一句话概述:最低调的国宝,不起眼的黑碗何家村特展参观完第三展厅告别帝都,普通展厅里的国宝就都看完啦!下到一楼,回到序言大厅,西侧地下就是何家村特展。这里主要展示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银器,共1000多件,多为唐代皇室的日常用品。特展中,精品级和国宝级文物数不胜数,部分珍品是全球范围内的孤品。该特展需要收费,何家村特展共有3件国宝。10. 镶金兽首玛瑙杯一句话概述:镇馆之宝地点:何家村专题展前段,西侧墙第一个拐角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兽首玛瑙杯做工精湛,采用一整块五彩缠丝玛瑙,并巧妙运用玉料上的俏色纹理雕刻成型。它的形状与名叫”来通“(希腊语)的酒器非常相像,曾流行于中西亚地区。胡人宴饮时,也能见到类似的器物。兽首玛瑙杯应该是文化交流融和的产物。11. 舞马衔杯纹银壶一句话概述:会跳舞的马与衰落的大唐地点:何家村专题展中段北侧特点: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囊的样式。银壶两面各有一只口衔杯、蹲坐着的“舞马”。传说唐玄宗李隆基时宫中曾驯养几百匹马,每年皇帝生日时,马儿们随着音乐起舞,至高潮时,领头的马还会口衔酒杯,为皇帝祝寿,玄宗非常喜欢。安史之乱之后,宫廷舞马沦为安禄山麾下的战马。士兵宴饮作乐时,看到这些马竟随之起舞,感到惊诧,竟将这些马统统打死。仿佛这也象征着,唐王朝,已由盛转衰了。唐代壁画珍宝馆除了《陕西古代文明》常设展,以及何家村专题展,在陕历博东侧地下,还有一个“唐代壁画珍宝馆”,独具特色。目前已经开放拍照,但大家千万不能用闪光灯哦!12. 马球图一句话概述:大唐流行运动13. 狩猎出行图一句话概述:自由驰骋的狩猎场景14-15. 阙楼仪仗图一句话概述:大唐皇宫的“影像资料”16. 宫女图一句话概述:记不记得美术老师讲过的“捧杯少女”?以上就是我们在展厅内能看到的所有国宝级文物啦!除了偶尔外展,我们只要在博物馆用心找寻,一定可以发现它们。但还有两件一直在仓库里,没有对外展出。它们就是:17. 旟(yú)鼎一句话概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本期的小王家就到这里啦,有了这份《国宝指南》,希望你再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时候,能够很快找到国宝,并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哟!18. 鹦鹉纹提梁银罐一句话概述:装金龙和宝石的精美大银罐特点:大气精美的银罐,表现了唐代金银器的高超制作工艺,以及社会的审美理念鹦鹉纹提梁银罐通体装饰以鹦鹉为中心的团花,配以折枝花草,罐颈为菱花图案,罐顶有葡萄和忍冬卷草,非常精美大气。鹦鹉是唐代人们喜爱的鸟类,也是工匠们乐于表现的题材。据记载,玄宗李隆基有一只白色鹦鹉叫雪衣娘,不仅会背诗念经,还能在皇帝下棋快输的时候,根据主人眼色,飞去搅乱棋局,十分可爱。该银罐出土的时候,里面还有些水,鎏金走龙和部分宝石正是在其中发现。声明:本文部分照片来源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官方网站,或网络,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感谢!欢迎关注小王家杂记的专栏,更多资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小王家的杂记”,期待你和我们分享你和国宝级文物的故事!下期再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馆哪个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