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下,AI双师课堂怎么样中,数字人教师是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谁来说说,谢谢了

2019-04-10 14:06
来源:
来课网校
偌大的教室里,没有黑板和讲台只有两块大屏幕。一位主讲老师通过大屏幕实时直播授课,旁边还有一位助教老师进行辅导,学生通过视频直播和主讲老师互动 ... ... 这就是当下火热的“双师课堂”,即“一个课堂 + 两位名师”的模式。
双师课堂最早出现于2010年左右,在当时来说,优质的教学内容并不罕见,但对于互动性的课程设计,或者是用坐播的方式在电脑前授课,有部分只擅长板书的老师无法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老师互动性差,老师对班级学情不掌握,教学“填鸭”特征明显,课下与课上脱节。导致前几节课学生有新鲜感,但很快教学要不变得“听不懂”,要不变得“太娱乐”,才可勉强留住学生。
而且,从技术层面看,当时多数教育公司需根据技术限制,对教师端、学生端硬件及所需网络进行部署,部分老师需要根据技术方面的限制,对自己的授课方式甚至内容进行改变。极大限制了双师教学的发展,特别是以K12领域为代表的,需要建立老师与班级强纽带的课程。即使是教育行业巨头,在在线教育的互动层面展现出来的水平实际上都很低。
目前市场中,应用于双师课堂的技术产品来自翼欧教育、布卡互动、展视互动等公司。从场景适应性看,市场中各技术公司适用的场景并不相同,如翼欧教育、布卡互动主要适合在PC及PAD等中小屏幕学习场景,在一对一互动场景应用更加普遍;在网络时延方面,各公司的差异更明显,在网络时延方面,各平台的差异更明显,eeo(Classin)为500ms,布卡互动、云朵课堂则为300ms(国外),共学互动课堂的延时控制在200ms以内。
共学云的共学双师课堂由双师教学引申而来,将传统教学中老师的职责进行细分,让优秀的主讲老师通过直播的形式给班级学生上课,线下助教老师和线上老师相互配合进行教学。与传统的视频直播教学相比(老师向学生单向灌输),共学双师课堂有着前所未有的超强互动性。
第一,共学双师课堂比直播更能满足线下培训机构的班课教学场景。培训机构的线下班级这种授课场景是培训机构存在的客观基础。参与直播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自己家里上课,而不是在培训机构的一个个电脑面前。
第二,双师课堂拥有多维度的支持,除了视频流(直播)的支持外,有现场教师与学生互动,诸如答题器等数据维度的支持;还有学生课堂行为的监测,诸如摄像头捕捉学生课堂面部表情,判断学生学习行为维度的支持……
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答题器、摄像头等交互软件又能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数据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将相关数据存储下来,最终生成相关课程的学习报告。报告将帮助老师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对教学质量是一种保障,同时也能给家长传递一种优质的课程理念。
共学双师课堂拥有超过 20 余项音视频自主创新专利技术,在互联网普遍丢包等不稳定极端环境下保持视频通话优异体验,使双师课堂教学更简单、更流畅、更高效、更极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4-23 22:36
来源:
中国教育报发布于:北京市
中小学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后,很长一段时间,河南省信阳市贤山小学校长朱宏燕没少发愁。
“在辅导作业的基础上,乡村的孩子也应该享受丰富的课后服务资源。”朱宏燕说,这所乡村小学原本就专业师资不足,很难给学生带去专业有效的课后素质课程。
贤山小学的问题,也是不少中小学普遍面临的课后服务困境。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一向在舞蹈、音乐、足球等领域颇有名气,但是对于这所有着72个班、2401名学生的学校来说,如何提升课后服务的种类和质量,也是一桩难事。校长马守凤介绍,尽管学校积极挖掘本校教师潜力,还引进校外老师和场地,但受人员和资源限制,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依然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元需求。
如何帮助学校打破师资、成本的限制,办好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课后服务? 河南省信阳市和 北京市朝阳区两地的教育部门,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数字化方式。
2021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与教育数字化平台飞象星球达成深度合作,全区多所学校引入了魔方、围棋、书法、机械、建筑、动物探秘等10余门优质双师课程。
相隔数百公里的北京市朝阳区,同样在去年大规模引进了飞象双师课堂。仅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一所学校,就一口气引入35门双师课程,国学启蒙、折纸奥秘、艺术大师、趣味心理减压、探秘人工智能……面对琳琅满目的课后服务“菜单”,孩子和家长差点挑花眼。
不受地域限制的线上老师,可大规模共享的课程资源。乍一看,这种依托数字技术的“双师模式”,的确不失为打破师资和课程成本制约的创新解法,但毕竟是隔着屏幕给学生上课,课堂体验能好吗?孩子愿意长期学下去吗?
三点半课堂上的“化学反应”
“同学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风筝吧!”
伴随着屏幕上老师清脆的一声吆喝,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四年级教室炸开了锅。班级里的线下老师把这堂《探索非遗匠心》课配备的材料包发给班里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一边叽叽喳喳交流着刚刚从视频里学到的非遗制作技艺,一边兴致勃勃地做起了风筝,欢笑声此起彼伏。
双师课堂,只需要教室里的一块大屏,就能让学校低成本地开展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课程。打开教室里的一体机或者大屏,屏幕里的老师就会开始讲授生动有趣的知识,每三到五分钟还会发起一轮互动,线下老师只需要组织课堂,就能轻松上好一节素质课。
“过去,为了课堂呈现效果更好,我们不仅要寻找视频、音频资源,还要寻找适合学生开展实践的实物资源,但是即便花了很多心思,很多资源依然无法与课堂完美匹配。”垂杨柳中心小学劲松分校的老师说,自己一周有22个课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备课、找资源中。但自从引入双师课堂后,让老师一下轻松了不少。《探索非遗匠心》共有16堂双师课,每堂课课前,老师只要提前看下“一页纸教案”,就能轻松完成备课。
远在几百公里之外,贤山小学的孩子们正为魔方着迷。跟着线上老师学练了几堂课之后,孩子们不但掌握了魔方的原理,还把手中的魔方盘得“啪嗒”作响,复原魔方的速度越来越快。
过去一年半,这些让课堂“活”起来的双师课堂已经落地2000多所学校、在100多万学生中常态化使用,是目前教育数字化领域里常态化广泛使用的产品。盘魔方、做风筝、围棋对弈、搭航天模型这些成为中国校园课后3点半里的日常。在大量学校和师生的正反馈下,双师课堂在南昌举办的中国教育装备展上,也迎来更多教育从业者关注的目光。
赋能课后心理教育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是教育界与社会界关注焦点。2021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升及早发现能力和日常咨询辅导水平,每所中小学至少要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如何弥补学校心理教育的师资和课程缺口?数字化再一次发挥妙用。某地在引入双师心理课堂后,学校老师们发现,线上老师教授的心理知识和技巧,在孩子们身上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当地一所小学的班主任说,一堂“对厌恶嫉妒说再见”的心理课让自己印象深刻,孩子们在线上老师的带领下互相写下赞美的话,平时胆小内向的孩子也变得开朗活泼,上课的活跃度和专注度明显提升。
飞象双师心理课堂是专为中小学生研发的心理教育专业解决方案,由知名高校专家共创而成,同时也是教育行业第一套体系化、系统性的心理课程。
相比于此前单一的“心理讲座”、“心理测评系统”等产品,这套方案覆盖了中小学生最常见的97个、容易遇到心理问题的真实场景,以专业的课程和方法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幸福感。
重庆市云阳县凤鸣小学薛老师也对心理课竖起大拇指。在心理课上,线上老师往往会先让孩子宣泄情绪,再巧妙地把课程引入活动和表达的环节,帮助孩子调整情绪,面对和处理心理问题,极大补足了学校专业心理师资不足的缺口。
教育数字化推动课后服务走向高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月,我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到100%,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我国教育数字化“硬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提升资源、应用等“软件”水平成为新阶段发力的重点。将AI、大数据、云等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和各场景,不仅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能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实现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持续有效地流动,让每位学习者都平等地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业内权威专家表示,教育数字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上大有可为。
存在师资和课程资源短缺问题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场景,正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一批教育数字化产品,正在通过数字化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加速实现从“有”到“优”的质变,也展现出教育数字化的无穷潜力和广阔前景。
“这种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把优质教育资源带进校园,线上老师讲解专业知识,线下老师负责组织协助,解决了学校师资欠缺、专业能力不足的难题,让老师们轻装上阵,还能确保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北京市平谷区第八小学教学副校长王小芹说。
本文作者|苗苗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3-05-18 17:47
来源:
现代教育报发布于:北京市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与民生工程,协同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在数字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定位、角色有了新变化,特别是面对未来课堂,跨学科融合、多教师携手、人师与机师协同将成为教学的新常态。
“未来课堂长什么样?”这不仅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疑问,更是所有关心教育、关注课堂的研究者和参与者的疑问。随着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课堂形态与实质必将发生根本变革。课堂形态由线下转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课堂面貌由教室转向虚拟场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同学科或跨学科教师、人师与机师同上一堂课,协同交互育人。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更好推进协同课堂建设,探寻“双师”协同交互育人机制,发挥教师共同体共育价值,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和北京市大兴区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承办,拟于 5月25日在北京举办, 预约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吧!
会议主题
走向“双师协同 交互育人”的未来教育
—— 数字教育背景下“人师+机师”课堂新探索专题研讨会
组织单位
(一)指导单位
教育部教学研究指导专委会
(二)主办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北京市大兴区教育委员会
(三)承办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海淀进校大兴分校)
北京市大兴区翡翠城小学教育集团
(四)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华南师范大学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五)学术支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未来学校组织形态与制度重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组
教育部“5G+互动教研和情境性评价”跨区域实验项目组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促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层级式‘云课堂’微体系建设”项目组
参会地点及方式
参会时间:2023年5月25日(周四)
参会地点: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北京市大兴区兴盛街146号)
参会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参会方式随议程发布
( 温馨告知:仅限北京市大兴区以外的老师扫码报名。限额150名。)
参会嘉宾
(排名不分先后)
冯洪荣
北京曾任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院长
李政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
黄甫全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率队成功研发“AI全科教师华君及其主讲课程”
周爱民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爱思唯尔2020-2022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
张熙
博士,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翟雪松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专业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卜玉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涛
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
贾美华
研究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李英杰
高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马福贵
正高级教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
会议形式
(一)专家主旨报告
(二)课堂教学展示平行专场
(三)专题交流
(四)项目化作业展
来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编辑:姜思瑶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师课堂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