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什么关系强调注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发学前教育的重?


[收藏此章节]
[投诉]
  一、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更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心理的个体发展。  狭义:个体心理发展。  二、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1、种系心理的进化过程  (1)刺激感应性阶段。  (2)感觉阶段。  (3)知觉阶段。  (4)思维萌芽阶段。  2、人类心理的发展  (1)人类的进化。第一,直立行走,第二首的发展使用工具和制假工具。第三,在劳动实践中逐渐产生语言。  (2)人类心理的特点。  1°有意识的心理(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  2°社会性心理(区别于原始人)  3°有语言功能的心理(概括、调节行为、传递经验)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特征  1、年龄特征划分的标准  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伯曼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  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皮亚杰的分段以思维发展为基)。  以个性发展特征作为划分标准(例:埃里克森对人格发展的划分)。  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艾利康宁和达维多夫把未成熟的心理按活动来分)。  以生活世界为划分标准(例:将成年期以生活事例来分)。  2、年龄阶段:是指从繁殖开始经幼年、  青年、成年、老年直至个体生命结束为止的全部生活史。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普莱尔《儿童心理》1882观察法,实验法  感觉发展,意志发展,智力发展。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  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  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  霍林沃斯,1927年《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古迪纳夫,1935年《发展心理学》科学性,系统性。  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做章名代替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一、心理发展建构说  图式: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动作图式、符号图式、运算图式。  同化: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已有图式。  顺应:不能同化环境刺激改变图示。  平衡: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成,是个体保持智力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  平衡的三个阶段:  1、满足已有图式,处于暂时平衡的阶段。  2、图式不足,平衡被打破。  3、发展更成熟的新图式,重新建立平衡。  二、心理发展阶段说  每个阶段都有典型特征。  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不能超越。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量的积累过程,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融合在后期结构之中。  发展存在个别差异。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动作图式、直觉行动思维。  1、反射练习阶段(0~1月)  出现非条件反射,如哭,吮吸,眨眼,抓握等。  2、初级循环反应阶段(2~4个月)  出现重复动作并反复发生,对前阶段的反射活动进行整合,但水平不高。  3、二级循环反应阶段(5~8个月)  视觉与抓握相协调,开始对身体以外的事物感兴趣。  4、二级反应协调阶段(9~12个月)  视觉、听觉与动作相协调并形成连系;动作图式带有目的性,这是直觉行动思维的体现;通过动作解决问题;了解因果关系;形成客体永久性。  5、三级循环反应阶段(13~18个月)  学会走路;思维随动作发展;有强烈的好奇心。  6、表象思维开始阶段(19~24个月)  开始用内化的心理活动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动作;有延迟模仿能力。  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成就:  1、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即物体不在眼前也能认识到它的存在)  2、建构了时空的连续性。  3、出现了因果性认识的萌芽。  (二)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已具有符号图式的特点,但还未达运算图式阶段。  又分为前概念期(2~4岁)和直觉期(4~7岁)。  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推理不合逻辑(泛灵论),未掌握守恒概念。  (三)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稍有运算图式的特点,但仍需借助动作图式,这是一个过渡和转换的阶段。  具体性、去自我中心、思维的多维性、掌握了守恒、思维可逆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特点:抽象逻辑思维  假设-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方式  从研究持续的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纵向研究、横断研究、横断-纵向相结合的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  1、纵向研究:在较长时间对个体或同一组群的人的心理发展进行追逐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优点:相对长期、系统发展、连续变化、因果关系、量与质。  缺点:样本少(失),时间长(变量增),反复测量。  2、横断研究设计:在相同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群的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对比的方式。  优点:样本大时间短耗费少资料多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是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交叠在一起的一种研究方法。  通常做法:  (1)从横断方向抽取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  (2)按一定时间间隔对这一同一批被试进行所需次数的重复。  胚胎的发展阶段  1、胚芽期(受精后约2周,也称胚种期)  着床:受孕后6~60天,胚囊到达子宫,通过外表绒毛植入子宫壁。  支持系统的发展:羊膜、卵黄囊、绒毛膜、尿膜。  胎盘的功能:主要负责代谢交换,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2、胚胎期(3~8周)  胚盘分化成三层: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胚胎阶段的发展展示了一个从头到脚、由内及外的发展模式。  3、胎儿期(第9周~出生)  影响胎儿发展的因素。  体外影响因素:母亲的疾病与异常,母亲的营养,母亲的情绪状态,母亲年龄与胎次。  体内影响因素:药物,尼古丁和酒精,辐射与污染。  婴儿期的动作发展  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到分化;从不随意到随意;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头尾原则: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攀登  婴儿期主要动作的发展  1、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手眼协调出现在5~6个月)  主动探索环境、使用工具、多种感知觉协调  2、独立行走  使儿童的躯体移动从被动到主动  从而扩大了儿童的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主动交往的机会,为发展儿童个体活动的自主性提供必要条件。  动作发展的意义:  1、动作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领域  2、动作是评价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指标。  3、动作发展对个体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1、成熟:格赛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照其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的进行的。他把通过基因来指导发展过程的机制定义为成熟,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变化,脱离了成熟的条件,学习本身并不能推动发展。  2、环境  动作训练: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启示: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  婴儿的认知发展  一、感知觉发展  研究方法的突破(习惯化范式、优先注视范式、诱发电位法、高振幅吮吸法)  习惯化范式又称为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就会增强,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视觉偏好法,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意时间,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发现刺激源。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度,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正常人脸、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二、视觉的发展  1、视觉集中:研究发现,出生后3周的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的物体上,理想的焦点是距眼睛约26厘米处。  2、视觉追踪:出生12~48小时的新生儿中有3/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3、颜色视觉:出生后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3~4个月的婴儿颜色辨别能力基本上接近成熟水平,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红颜色特别能引起儿童的兴奋。  掌握颜色的顺序:基本色→混合色→颜色名称  4、对光的察觉:出生后24~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察觉光的闪烁,只是敏感性远低于成人。  5、视敏度:按照斯尼伦标记 ,20 / 20代表正常的视敏度。按照这种计算方法,一个月以下的新生儿其视力是在20 / 150~20 / 290之间,婴儿的视力改善极其迅速,大约6个月到1岁便能达到正常成人的视力范围之内。  三、听觉的发展  1、听觉辨别的能力: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新生儿能区别不同的音高。  2、语音感知:婴儿对人的语音的感知能力非常敏感,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3、音乐感知: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4、视听协调能力: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表现出视-听协调活动能力。  四、空间知觉的发展  1、形状知觉。  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爱,结果发现:  (1)婴儿是带着观察复杂的模式超过简单的模式的偏爱而出生的。  (2)婴儿还喜欢看清晰的图像。  (3)婴儿更喜欢注视曲线,不喜欢注视直线和角。  2、深度知觉(距离知觉)  “视崖实验”吉布森和瓦尔克设计。  实验结果: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但还不能由此断定深度知觉是先天的,因为它很可能是在出生后六个月中学会的。  3、方位知觉  (1)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特点  据我国的一些实验材料表明,三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四岁儿童已经辨别前后方位,五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  (2)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  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辨别自己的左右方位。  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握左右概念。  4、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  四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  婴儿的语言发展  四种言语发展理论  1、言语的模仿说(阿尔波特)  模仿说因其模仿程度的不同分为机械模仿和选择性模仿。  机械模仿说由阿尔波特提出,流行于20世纪20~50年代,他强调幼儿学习语言是对成人的简单翻版。  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机械模仿概念加以改造,提出了选择性模仿说。认为幼儿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选择性模仿来学习语言的。  2、强化说  强化说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言语是操作性的行为,是自发的,要靠强化才能获得。言语的学习依赖于成人或社会的强化,逐渐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系统。  强调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式和强化对幼儿言语的获得的积极作用,如婴幼儿总是在强化下持续不断地改正他们所使用的不规范语言。  3、先天语言生成说  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先天语言生成说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认为决定人类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  乔认为:在人脑中有一种先天语言获得装置,这是人类头脑中固有的内在的语法规则或“普通语法”,幼儿就是运用这种普遍语法,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学习的周围人们语言的语法知识,并学会这种语言的。  4、言语学习的认知加工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产生于人类认知的成熟,是一般认知组织的组成部分。  (1)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和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语言同延迟模仿、心理表象、象征性游戏、初期绘画等符号功能一样,都出现在感知运动阶段的末尾。  (2)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儿童的认知结构发展顺序具有普遍性,相应地,儿童的语法结构发展顺序也具有普遍性。  (3)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既不是环境强加的,也不是人脑先天具有的,它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活动,动作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婴儿言语发展阶段  1、呀呀学语阶段(5~6个月至岁左右。)  2、单词句阶段(1周岁左右)  3、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一岁半到2岁)  4、完整句阶段(2~3岁)  婴儿的气质  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的表现,将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1、容易型:生活(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有节律,喜欢探究事物,容易适应环境。  2、困难型:生活没有节律,很难适应新环境,心境消极,容易产生退缩的行为和紧张反应,如大哭,大笑,发脾气时脸会变色。  3、迟缓型:生活节律多变,出遇到新事物和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适应环境较慢,心境否定。  在儿童中,容易型约占40%,困难型约占10%,迟缓型约占15%,其余35%。  婴儿的情绪发展  一、情绪发展的四个理论  1、布里奇斯(加拿大)的情绪分化理论  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0~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  布里奇斯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  三个月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  六个月后,痛苦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  12个月快乐分化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分化出喜悦和妒忌。  24个月,在快乐中区分出较稳定的快乐。  2、华生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华生认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怕、爱和怒。随着行为主义心理的兴起,华生的三大情绪理论随之流行,但其后的研究未能证实华生对原始情绪的划分。  爱:婴儿对柔和的抚摸或轻拍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或像展开手脚和脚趾作咕咕和咯咯声那样的一些反应。  怒:如果限制婴儿的运动,就会产生身体僵直的反应,或像手脚乱砍似的运动,还有屏息、尖叫之类的反应。  怕: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吃惊反应,当突然失去身体支持时嚎叫、屏息、啜泣。  3、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伊扎德认为儿童出生时便有5种情绪反应:吃惊、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当儿童4~6月时出现了更为特殊的微笑,即社会行为性微笑。儿童能够区分人和非社会物体,对人笑的更多。到3~4个月时,婴儿开始出现愤怒、悲伤。到5~7个月时,出现惧怕。在6~8个月害羞出现了。半岁至一岁,婴儿出现的依恋一岁半,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和交往、认识的发展,婴儿进一步出现了羞愧、自豪、骄傲、焦虑和内疚同情等20多种情感。  4、林传鼎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儿童从出生时即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与不愉快,二者都是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的表现。  出生后半个月到第三个月,相继出现六种情绪:欲求、喜悦、厌恶、忿急、烦闷、惊骇,但这些情绪不是高度分化的。婴儿4~6个月,出现了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情感体验。3岁后进一步发展起亲爱、同情、尊敬、羡慕等20多种情感。  二、婴儿的四种基本情绪  1、哭泣  婴儿的哭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反应,并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出生婴儿有多种不同的模式的哭声。研究表明,所有婴儿啼哭的规律都是相同的。有的研究者历经四年,对3000多个不同人种的婴儿的各种哭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对哭声的频率进行了分析和处理,总结出婴儿啼哭的五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理不适、感到无聊。  儿童的哭自出生就有,且较早出现分化,最初的哭声都属于生理反射性的哭,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这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是社会性的哭。  (1)饥饿的啼哭  (2)发怒的啼哭  (3)疼痛的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5)不称心的啼哭  (6)招引别人的啼哭  2、微笑  (1)自发的微笑(0~5周)  所谓自发的微笑,是指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出的,又称内源性微笑和反射性微笑。婴儿最初的微笑,翘起口角,嘴周围的肌肉运动,当他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例如:吃饱了,喝足了,温暖的环境,柔和的光线,悦耳的音乐,他都会发出自发的笑。这反映了婴儿自身感到了舒适,而不是一种社会性的微笑。  有趣的是,即使在新生儿期,微笑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自发微笑的次数比男婴多。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周起)  婴儿能够区分社会的和非社会的刺激,如人脸,人说话的声音开始有特别的选择,明显对社会刺激笑的更多,出现了最初的社会性微笑,但还不能区分不同人。  (3)有选择的社会行为笑。(5、6个月以后)  从3~5个月,尤其是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强,他能够区别熟悉的面孔和其他的东西,开始能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微笑出现,@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3、焦虑  (1)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清熟人和陌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够很好的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  (2)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也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离,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4、恐惧  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会引起儿童的紧张感,造成逃避和退缩。经常有恐惧情节,可导致儿童形成怯懦的人格特征。恐惧可分为:  (1)本能的恐惧:这是一种自出生就有的反射性反应,这种恐惧多半由于大的声响、突然位置变化以及疼痛等因素引起。  (2)与直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这是一种由不愉快和痛苦的经验(如被开水烫过,被猫抓过)所引起的惧怕反应。  (3)怯生:这是一种由于陌生人接近而引起的恐惧反应,这种恐惧大约在婴儿6~8个月时出现,这种情绪也成为陌生人焦虑。  影响怯生的因素:父母是否在场;抚养者的多少;环境的熟悉性;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陌生人的特点;婴儿接受的刺激。  (4)预测性恐惧:这是一种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  依恋  1、什么是依恋  指婴儿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  婴儿主要是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照顾者建立起依恋关系。  2、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  出生8~12周,这一阶段以婴儿所发出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这种有效的信号来发动给他人的联系,第二个月开始,他又用微笑来进行这种联系。  由于这个时候婴儿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还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人的偏爱,而只是在物体和人中表现的更喜欢人,并表现出特有的兴奋。  第二阶段:有差别(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  3~6个月,婴儿形成分辨与他们接触的成人的能力,他们跟频繁的对熟悉的面孔微笑、发声,而对陌生人的微笑则相对减少,甚至消失。  婴儿开始能辨认并偏爱所熟悉的人,她们喜欢与熟悉的人进行接触,婴儿所熟悉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安慰孩子,能更迅速、更广泛、更频繁地引出婴儿的微笑和发声,这时期的婴儿并不拒绝熟悉的人离开。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  6个月~2岁,由于婴儿开始获得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开始到处爬动,这使他们有了更强的探索外部环境的能力,并开始主动接触父母,表现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  婴儿对不同的对象的反应出现巨大的差别,对依恋对象的存在极为注意。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去时,开始通过哭泣表示抗议。这时,依恋对象成为婴儿探索的安全基地。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  第四阶段:交互关系形成阶段(18个月~2岁后)  2岁以后,婴儿的有目的的行动、语言的交往和进行适应反应等能力越来越成熟。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和社交能力的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主动地进行各种接触,开始理解依恋对象的目的、情感和特点,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多的灵活性。他们也能容忍与依恋对象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3、依恋的类型  根据婴儿在这些场景中的反应:探索行为、对陌生人和分离的反应,尤其是同母亲重聚时的反应,把婴儿的依恋分为四种类型:  (1)安全型(65%)  母亲在场时,通常是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安全基地)在玩耍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  安全型儿童母亲  对孩子很敏感。她们能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喂食,对喂食的时间、速度和方式的都非常敏感。  对孩子有较多的反应:她们在孩子哭时会去安慰、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孩子看着她们时会对孩子说话。  母亲允许适宜于孩子年龄阶段的自主和探索。亲近具有灵活型,儿童和母亲各自独立活动,并不时进行随意交流。  母亲和儿童似乎在互动中获得乐趣。  (2)反抗型(10%)  紧紧靠在妈妈身边,很少有探索行为母亲离开他们相当压抑,母亲返回时,他们很矛盾:会接近母亲,但看上去对母亲的离去还在生气,他们甚至抗拒母亲主动的身体接触。对陌生人保持相当的戒备,甚至当母亲在场时也是如此。  反抗型儿童母亲:  他们的母亲在抚养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不一致,她依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婴儿时而热情奔放,时而又极为冷漠,很多时候没有反应。  婴儿也采取很极端的方式,如纠缠、哭闹和其他依恋行为等来获得情感支持和安慰,而当其努力并不能奏效时就变的愤怒和怨恨。  (3)回避型(20%)  当他们同母亲分离时很少哭泣,甚至当母亲想主动引起他们的注意时,他们仍然表现的很冷漠。  回避型婴儿对陌生人较为友善,但有时会像忽略自己母亲那样回避和忽略这些陌生人。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回避型儿童母亲  回避型儿童的母亲易发怒,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羞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她们紧张、不安、缺乏自信,他们和孩子间的距离常引起孩子的愤怒。  母亲似乎对儿童的接触尝试做出消极的反应:当儿童悲哀时,母亲退缩。  至少有两种抚养方式,有可能使儿童形成回避型依恋:  1°许多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自己的宝宝缺乏耐心,对他们的信号没有回应,常对婴儿表现出消极情感,很少能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这些母亲是刻板的、自我中心的人,她们有可能拒绝他们的子女。  2°另一种可能是回避型婴儿的母亲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感到厌倦时仍然提供过多的刺激,婴儿习得了适应性的回避父母的反应方式。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5%)  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的玩游戏。  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  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  4、依恋理论  (1)动物习性学理论:我可爱,故爱我  所有物种生来就有一些有利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生存的本行为倾向,依恋是本能反应的结果。  劳伦兹的印刻现象。  (2)精神分析理论:你喂我,所以我爱你  弗洛伊德:提供食物,口腔愉快。  埃里克森的心理阶段论: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3)社会学习理论:有利益,才有爱  哈罗的罗猴实验  (4)认知理论:我爱你,因为我熟悉你(客体永久性)  5、依恋的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因素:抚养质量、教养方式、母爱缺失、社会环境。  (2)儿童自身主体因素的影响:婴儿气质、健康状况、智力发展。  幼儿的心理发展  幼儿的游戏  一、古典游戏理论  1、复演说(美国霍尔)  主要观点: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儿童游戏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进程,是对从太古时代到文明社会之行为发展的复演活动。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游戏,如爬行和蹒跚行走期的游戏,追逐类游戏、娃娃家和沙滩游戏、小组竞赛的游戏,在复演说看来就是动物阶段、野蛮阶段、农业家长式阶段以及部落阶段生存方式的重演。  2、精力过剩说(德国思想家席勒,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  主要观点:游戏是由于机体内剩余的精力需要发泄而产生的。这种剩余精力思想最早体现在席勒《美育教育书简》一书中:“当狮子不受饥饿所迫,无须和其他野兽搏斗时,它的剩余精力就为本身开辟了一个对象,它使雄壮的吼声响彻荒野,它的旺盛的精力就在这无目的的使用中得到了享受……”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耗费的精力较少,较多的富余精力必须从体内发散出去,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锅那样会爆炸,游戏便是宣泄剩余精力、保持健康的最佳通道。  3、娱乐说(松弛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拉扎鲁斯)  主要观点:游戏不是发泄剩余精力,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  儿童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放松自己,消除疲劳,就产生了游戏。  儿童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生活经验的缺乏,难以适应复杂的外部世界,很容易产生疲劳,需要游戏来使自己得以轻松和恢复精力。  4、生活准备说(练习说)(德国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格罗斯)  主要观点: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准备,是为成熟作预备性练习。  儿童有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未来复杂的生活,需要一个生活准备阶段。这就要求在天赋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适应生存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一种升华本能、演练生活的手段。根据这种观点,儿童游戏是儿童将来必须承担的更为成熟的活动的低级形式,为未来生活做了准备。  二、现当代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  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  采用游戏治疗的方法。  2、认知动力理论(皮亚杰)  游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的新的认知结构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和儿童游戏的相应表现,皮亚杰把儿童游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3、学习理论(桑代克)  三、游戏的种类  1、皮亚杰从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  (1)感觉运动游戏(0~2岁):又称练习性游戏和机能游戏,是儿童最早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是为了取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习得的活动。“动”即快乐,该游戏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徒手游戏和重复的操作物体的游戏。  (2)象征性游戏(2~7岁):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游戏中出现的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物体当做另一种物体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主要形式是角色游戏。  (3)规则游戏(7~11岁):规则在游戏中成为中心,儿童按规则进行游戏,按既定的规则控制自己的行动。  2、帕顿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水平进行划分:  (1)无所用心的行为:儿童不是在玩,而是注视着身边突然发生的使他感兴趣的事情或,摆弄自己的身体。  (2)旁观者行为: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们提问题,但并没有想到参加游戏。  (3)单独一人的游戏:儿童独自一个人玩玩具,所使用的玩具与周围其他儿童的不同,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  (4)平行游戏: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的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联合游戏: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儿童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  (6)合作游戏: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标。  3、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幼儿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1)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建筑性游戏、表演游戏等,是由儿童独自想出来的游戏,有利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模仿和想象来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建筑性游戏是儿童利用积木、沙、石等材料建造各种建筑物,从而发展设计创造才能,培养有关技能技巧的游戏。表演游戏是儿童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创造性游戏通过多种形式为儿童提供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适宜氛围,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教学游戏是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它有助于增长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从长远来看,教学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所做的准备和适应现实的一种手段。  (3)活动性游戏能发展儿童的体力,它可使儿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登,投掷等。尤其对于婴幼儿来说,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小肌肉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适宜形式。活动性游戏,还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并培养勇敢,坚毅,合作,关心集体等个性品质。  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  儿童的词汇量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  一岁左右孩子才开始说出词,最初说出的词数量极少。  三岁1000。
六岁3500。
七岁,4000左右。  倒入学习,孩子已能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也就是说,他的词汇已足以保证他用口语与别人交往。  二、词类的扩大  1、掌握各类词的顺序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和智力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2、词类的运用。  词汇类别:实词→虚词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  虚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10%~20%  幼儿词汇中的各类词使用频率有以下特点:  (1)词频率最高的是代词  (2)使用动词的频率多于名词。  (3)幼儿使用名词的频率较高。  三、句子的发展  简单句→复杂句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无修饰句→有修饰句  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对话语言的发展和独立语言的产生  口语可分为对话戏和独白式对话是在两个人之间交互进行谈话,独白则是一个人独自像听者讲述。儿童的语言最初是对话式的。只有在和成人共同交往中才能进行。幼儿期对话语言有进一步发展。三到四岁幼儿能主动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在集体(如全班)面前讲话往往不大胆、不自然。四到五岁能够独立地讲故事或各种事情。五大六岁不但能够系统地叙述,而且能大胆而自然地、生动和有感情地进行描述。  2、情境语言的发展和连贯语言的发生  对话语言常常带有情境性。  连贯语言的特点是句子完整,前后连贯,能够反应完整而详细的思想内容,使听者从语言本身就能理解则讲述的意思,不必事先熟悉所谈及的具体情境。  幼儿认知发展  一、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已具有符号图式的特点,但还未达运算图式阶段。  又分为前概念期(2~4岁)和直觉期(4~7岁)。  具体形象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推理不合逻辑(泛灵论),未掌握守恒概念。  二、记忆策略  1、弗拉维尔等人提出记忆策略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没有策略;第二个阶段是不能主动运用策略;第三个阶段是能主动自觉地采用策略。  一般来说,儿童五岁以前没有策略,5~7岁处于过度期,10岁以后记忆策略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2、两种记忆策略的形成  (1)复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存策略。相对来说,7~10岁儿童能更有效地使用复述策略,而且复述的越多,记忆成绩越好。  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除了复述策略使用率不同外,其复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让儿童记忆呈现给他们的一组单词,5~8岁儿童通常会按原来的顺序每次复制一个单词,而12岁儿童则会成组地复述单词,也就是每次复述前面连续的一组单词。  复述为儿童提供了提取信息的练习机会。  (2)组织(系统化):指个体找出要识记材料所包含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依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包括对信息储存和提取两方面的系统化。  9~10岁时,儿童对在语义上能进行组织的项目的记忆成绩才会好于难以分类的项目。  10~11岁儿童基本上自发应用归类策略以提高记忆效果,其他年龄儿童则不会自发应用归类策略。经过短暂归类训练,低年龄组儿童也能达到10~11岁儿童自发归类的水平。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自我意识的产生(自我的发展并不是从幼儿开始的,婴儿就开始了自我的发展)  照镜子实验(镜像技术)  1、阿姆斯特丹的研究: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或自我认知出现阶段  2、华师大刘金花教授(1993)等人重复了照镜子实验研究我国(9~24个月)的婴儿:戏物(镜子)→与镜像“伙伴”游戏→相倚性探究→自我认识初期  幼儿自我概念的特点:非常具体;自我概念常常和自己拥有的物品连在一起;开始认识到个人的独特性,即自己和别人的不同。  自我评价的特点: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掌握一定的行为标准,从而能对外部行为做简单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评价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情绪性。  自我情绪体验特点:幼儿自我体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性体验向社会性方向发展;幼儿自我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  幼儿自我体验的受暗示性。  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二、道德认知的发展  1、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1)前道德判断阶段(2~4岁) 不能判断  (2)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9岁)  标准: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  特点:规则是绝对的、权威的;评价极端,非好即坏;只考虑后果而不是动机;有内在的公正,认为惩罚是天意。  (3)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9、10岁以后)  标准:主观意图  特点:不仅考虑后果,还考虑动机和意图;认为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而改变,惩罚应该温和且有补偿性。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服从权威和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行为的好坏是依据行为的结果来评定。  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不再把规则看作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是多方面的,海因茨认为是对的,药剂师可以认为是错的。一个人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快乐做出决定,做事公平和组成平等的交换。  9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罪犯、成人罪犯(少数)在道德上属于该阶段。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最初强调做一个“自己和他人眼光中的好人”,儿童通过“做好人”来寻求认可。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关系,希望被人看作是好人,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  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社会观点取得了优先地位。儿童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也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道德,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所谓正确的行动就是尽到个人的职责,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否则,只要有理由就可以犯法。  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  因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协商和民主的秩序加以改变。  第六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该阶段不仅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不是所有的社会都能实施完美的道德。  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1、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它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方向和特点  (1)合作行为迅速发展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  2、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许可的行动。  攻击性行为有三个要素:伤害行动,伤害意图,社会评价。  攻击性行为: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  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1)攻击行为频繁。  (2)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性别角色认同和性别化  性别角色认同的一般概念  1、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女的认同即理解性别。  2、性别角色标准。  社会成员公认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动机、价值、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等,反映了文化或亚文化对不同性别成员行为适当性的期望。  3、性别角色认同是对一个人具有男子气或女子气的知觉和信念。认同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术语,指一个人接受并内化另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信念的过程。  4、性别角色偏爱指对于性别角色相联系的活动和态度的个人偏爱。  性别角色偏爱主要与三种因素有关:  (1)自己的能力越接近某一性别标准,越偏爱成为其成员。  (2)对同性别的父母越喜欢,越偏爱成为同性别的成员。  (3)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关于某一性别的价值的线索。  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1、生物社会理论  2、精神分析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4、认知发展理论  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儿童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的特点: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  学习障碍的分类:语言接受和表达方面的学习障碍;阅读和书写方面的学习障碍、算数方面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的症状  1、在智能发展上的障碍:注意、记忆、问题解决。  2、在情绪、动机发展上的障碍。  3、在行为发展上的障碍。  4、在其他方面的障碍。  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轻度脑功能失调;大脑成熟的迟缓;环境因素;遗传基因所致。  学习障碍的预防和矫治:避免在胎儿期和婴儿期出现各种损伤;及时提供帮助;提供特殊教育;进行有效的行为矫正。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期。  3、思维结构趋于完整,但有待完善。  4、思维发展过程的不平衡性。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角色采择能力  皮亚杰的观点自我中心去自我中心。  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霍莉爬树  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采择阶段(约3~6岁),儿童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不同,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判断。  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阶段(约6~8岁),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产生这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阶段2:自我反省观点采择阶段(约8~10岁),儿童能认识到即使面临同样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也可能会有冲突,已能考虑到他人的观点,并据此预期他们的行为反应。  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阶段(约10~12岁),儿童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能以一个客观的旁观者身份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反应。  阶段4:社会和习俗的角色替换阶段(约12~15岁),儿童可以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少年期的身心特点  一、生理发育加速: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成熟。  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又眷念童年;独立性与幼稚性并存;性意识与性道德之间的矛盾。  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独立意识。  反抗心理的表现:自主意识受阻而反抗、获得平等地位而反抗、观念的对抗。  青少年自我的发展  一、青少年自我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我分化(青少年早期)  第二阶段是自我矛盾(青少年中期),埃里克森称之为同一性混乱。  第三阶段是自我同一(青少年晚期)  二、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1、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  (1)同一性完成的青少年通过自我探索获得同一性,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他们仔细评价了各种选择后,做出了自己最终的选择,形成自我认同的标准。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目标,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热情的投入,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因此会表现得更成熟,心理也最为健康。  (我喜欢唱歌,我想要当歌唱家)  (2)同一性延迟的个体尚在寻求、探索中,在不断的尝试着各种选择,却仍然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叛逆是该阶段的典型标志,他们会对父母的话表现反感,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争论不已。他们开始穿奇装异服,听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喜欢一些他们认为有个性的明星偶像。这个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必经过程,只有经历了自我怀疑、混乱、冲动,通过各种不同的尝试和探索,才能建立自我同一性,未来才能发展的更好。  (我想要成为老师、医生和律师,但我还没想好选择哪一个。)  (3)同一性拒斥的青少年没有通过探索各种选择来做出结果,而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给予或选择现成的结果。往往缺乏主见,遵从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宗教群体等,这种孩子会成为父母期望中的样子,往往就是人们认为的好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中的一种。他们非常听家长的话、不叛逆,也不跟家长起冲突。  (我要当教师,因为我妈妈觉得我适合当老师)  (4)同一性扩散的未进行自我探索,未获得同一性。青少年面对着多种选择,但并没有选择一种并进入深度的探索,对“我是谁”的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看似“无忧无虑”,但其实是用逃避和冷漠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和自卑。心理学研究显示,长期处于同一性扩散状态的青少年,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包括人和环境,出现严重的适应问题,表现出焦虑、抑郁、神经质等不良反应。他们通常自尊较低,对自己的兴趣认识浅显,在性格上更加自私并追求享乐,个体很少“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同一性扩散的青少年无法成功地做出选择,他们一般会逃避思考问题。  (我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  同一性完成和同一性延迟是健康的同一性状态。  同一性拒斥和同一性扩散是危险的同一性状态。  延缓偿付期  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人格、家庭、学校、社会。  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发展特点  1、从互动层面上看,与同伴共度的时间增加。  2、从年龄特征上看,随着年龄增长选择同伴作为交往对象的比例呈递增趋势。  3、与同伴交往的自主性增强。  4、涉及友谊,指向异性。  5、同伴群体规模扩大。  友谊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3~5)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6~9)单向帮助关系,  第三阶段(9~12)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12岁以后)亲密而持久的共享关系。
插入书签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什么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