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上兴趣班该如何引导了怎么办?

朋友最近很矛盾,因为孩子不想上游泳课了,这个课程是孩子半年前主动要求上的,觉得很有意思,现在突然又说没意思了,想放弃。顺应孩子不去上课吧,不就等于教着孩子轻言放弃。说服孩子去上课吧,又担心他逆反心理,去了也不好好学。面对中途要放弃兴趣班的孩子,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呢?孩子突然对兴趣班没兴趣了,不想上了的原因是什么1、这个兴趣班原本就不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培训班并不是以孩子自身为出发点选择的,而是为达到家长心中的目标,比如:家长看到身边很多孩子报了绘画班,自己家孩子不报的话就落后了,那就报个绘画班吧。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学个乐器,作为一技之长,陶冶情操,那就学个乐器吧。家长觉得男孩子打篮球既帅气又能长个子,那就报个篮球吧。一切以“家长的意愿”为前提,没有考虑孩子自身的特点、需求,其结果有可能是误打误撞,家长选的孩子在接触一段时间以后恰好也喜欢上了,皆大欢喜,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孩子根本不喜欢,从头到尾都不喜欢,家长或许就会焦虑,认为孩子毅力不强,坚持不下去。基于这种原因的放弃,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若家长想不通,那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逼着我自己长期做一件我不爱的事情,我能坚持下去吗?我放弃了就意味着我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吗?2、孩子遇到了困难,自己解决不了,用放弃来回避如果兴趣班是孩子自己选的,是他感兴趣的,上了一段时间后说不上了,八九不离十的原因是:遇到了困难,且自己解决不了,只好放弃,放弃了就不用面对那个困难了。朋友这个学游泳的孩子,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学游泳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那说明他当时是对游泳产生了兴趣,想要学习一下,结果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并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那么轻松,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远远超过了游泳的乐趣。让孩子对游泳产生兴趣的那个画面,或许是一个技术熟练的游泳健将在水里,像一条会飞的鱼一样的帅气身姿,孩子被震撼到了,觉得游泳太酷了,脑海里立马出现了自己泳镜一戴,一头扎进水里,甩开胳膊劈开水面,快速游出去的一幕。等到了游泳班,才惊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学了半天,憋气还没学会,手脚一顿扑腾,感觉自己已经游出去好远,抬起头一看,竟然是在原地打转,教练、同学站在岸边看着你憋着笑。孩子对训练动作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教练的教学方式、训练强度、训练目标同学之间的关系、竞争的氛围以上任何一个细节都会让孩子萌生放弃学习的念头,所以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中途想要放弃兴趣班的孩子,不是真的想要放弃,而是遇到了困难。这种原因的放弃,我认为是需要引导帮助孩子的,而且需要有技巧、有计划。如何帮助孩子继续坚持上兴趣班1、家长放下责备和失望,真诚地去感受、看到孩子的困境“我不想去上课了”这句话对家长的杀伤力非常大,大多数家长听到这句话,下意识的就会用眼神去“刀孩子”,啥?不想去上课?那你想干啥?一万多块钱的课说不上就不上了?这么容易就放弃了以后还能干啥?你当时报课的时候可是说的好好的,要坚持上完,现在反悔了?把这些充满责备、质疑、不满的话都按住,别让它们从嘴里跑出来,一旦说出来,我们就失去了获得真相的机会,孩子就不说真话啦。那怎么办呢?我们先走到别的房间,仰起头,深呼吸三次,告诉自己:别生气,别生气,孩子一定是遇到事了,相信他,他需要我的帮助。我们自己把情绪平稳住了以后,走到孩子身边,心平气和,充满关心的看着孩子说:你不想去上课了?之前看你还蛮高兴的,今天突然不想去了,是什么原因呢?说出来,看我能帮你些什么。接下来听孩子怎么说,我们引导着孩子朝着具体的困难上去靠,比如,孩子说太难了,这个原因可以继续细化下去,哪天的课程太难?哪个环节太难?这样的谈话,目的有两个:1)是让孩子从情绪中走出来,把他认为的那个大的不得了、难以控制的困难,一个个拆解成小小的、在可控范围内的困难,千万不要给孩子灌心灵鸡汤,什么“坚持就是胜利啊”“失败是成功之母啊”。要知道孩子的认知能力、人生经验是非常有限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样的心灵鸡汤没有实际意义,他们的人生高度、深度不足以支撑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只有他们自己多次、重复操作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再次挑战,获得成功”这样的经历以后,才能短暂的理解这句话的意义。2)是让家长真正的去了解孩子,很多时候,我们默认的模式是:孩子去上兴趣班,老师会认真、负责的教会每一个孩子,而自己的孩子水平也蛮高,一学就会。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一个兴趣班的孩子很多,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时间有限,老师的教学任务目标也是有计划的,他会为了那个跟不上节奏的孩子停下脚步吗?不会的,他会告诉孩子和家长:回家要多练习。所以,经过和孩子深入的谈话,把困难挖出来以后,家长才会醒悟:原来我的孩子,课上的并不顺利。谈话的结尾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拉着孩子的手,用我读懂了你的眼神,告诉孩子:所以,你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爱游泳了,而是遇到了刚才那些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害怕面对老师和同学,害怕丢脸对吧?真抱歉,爸爸妈妈现在才知道你遇到了困难。我想告诉你,不去上课这个方法是在逃避,逃避会让你暂时觉得安全了,但实际上,那个困难还在那里没有解决,同时,你的心里会愧疚难过,对自己失望,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受,我相信你是愿意解决困难,而不是逃避困难的,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好吗?然后,我们给老师打电话请假,这节课暂时不去了。2、和孩子商量着,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如果上一个“谈心步骤”做到位了的话,孩子此刻的内心,应该是一扫阴霾,放松向上的状态,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和孩子一起拆解困难,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的时候。找张纸,拿个笔,把孩子遇到的困难都写下来,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的原则,排序,先解决第一个,再解决第二个,一个个来,千万不能一股脑都想着解决了,这无疑是又制造了一个大困难。制定好“解决困难的方案”以后,贴在墙上,让我们和孩子都能看到,把抽象的困难和理论方案“可视化”,否则就会,今天谈完,睡一觉起来,全忘了。接下来的执行过程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完成在家中的练习部分,兴趣班,无非就是运动、乐器之类的,都需要在家中练习的,考验课后功夫。及时和老师沟通,说说我们在家中是如何练习的,这个方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部分,问问孩子在课堂上有没有提高,以此检验努力的方向和方案是否正确。解决掉一个困难,就在纸上画个红色的!大大的!对勾。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计划在稳定的、持续的、有效的执行着,满满的自豪感、自信心啊。3、持续正反馈、最后要复盘这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步。1)向老师反馈孩子遇到了哪些困难,我们制定了什么方案在家中追补,让老师看看是否有调整的地方,也是让老师知道,我的孩子虽然暂时落后,但是有在想办法努力,别误认为孩子做不好还不努力,在课堂上批评孩子。方案执行一段时间后,问问老师效果如何,孩子是否有进步,感谢老师的帮助。2)向孩子反馈把我们看到的,老师看到的反馈,反馈给孩子:我看到你最近在严格执行你的方案,我发现你的什么什么动作比以前标准了,老师也说了,你最近进步很大,什么什么动作比以前熟练了。把进步的结果和孩子执行方案、练习改进这些具体动作关联起来,反馈给孩子:你这个动作越加熟练了,是因为你最近的练习次数、强度、方法奏效了,看来你的方案是正确的,继续加油啊。这种反馈实际上是帮助孩子学会“正向归因”:我怎么做才能得到那个结果,这个结果的出现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这个思维模式的建立比灌鸡汤实在多了。3)复盘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前那些困难都解决了,孩子继续上着兴趣班,那么我们就要复盘了,带着孩子去吃甜品、喝饮料、吃火锅,边吃边喝边聊天:啊呀,这段时间,你的状态好很多,兴趣班那个事情也解决了,我真为你感到高兴,你现在回过头看看,那个时候那么沮丧,想要放弃的感受,现在还有吗?(听孩子说他自己的感受的变化)假如你那个时候放弃了,现在会是什么结果?(听孩子去假设,如果放弃了,现在是什么样的状态)最后,父母说:这次事情,让我看到了你身上特别棒的一点: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看,你学会拆分困难,学会制定计划,学会坚持计划,最后享受战胜困难的喜悦,下次再遇到类似的困难,你就有经验了对吧?我相信你可以的,是个有力量的孩子。当父母能够透过孩子的“丧气话”察觉到他无法说出口的原因,有方法有技巧的帮助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才能被发展起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不爱上兴趣班该如何引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