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公务员难吗考试难度怎么样?

难。考虑遴选的大多是基层公务员,尤其像我这样的人,毕业考公来到乡镇,家里没啥背景,性格也闷,见领导三句话蹦不出个响屁。单位里人情网复杂,想提拔前面还有关系户拦路,不考遴选的话这辈子都得在岗位上写材料,下乡,应付检查,天天为可有可无的会议加班到十点,周末照加不误。一个月下来到手三千出头,抬头一看一辈子到头大概率是科员。遴选也被称作体制内逆天改命的唯一阶梯。 只是这条阶梯,越来越挤;爬上这条阶梯,越来越难。2022年的中央遴选报名人数较去年翻了一番,报录比在100:1左右。报名的100个人里都是曾经百里挑一的胜利者,经历了工作经验的洗礼,也就是大家知道的优中选优,从中杀出重围本身就难。公考里十个里面六七个凑数的,还是知识型考试,凭借努力便有机会上岸。同时遴选的形势也在步步紧逼:这几年遴选的限制越来越多,乡镇公务员大部分出现了默认的5年服务期限制,很多单位还出现了拿服务期压人不放人的情况。非要评评理,还得判单位有理。如果基层是个大染缸,这个服务期限制便是催化剂。来到基层的公务员就算一年内没有被无休止的加班和形式主义打垮,还有挣扎扑腾的冲劲。那两年呢?三年呢?五年呢?这时候还有几个人可以不受环境影响,逆流而上?现在你就可以看看自己单位里的人,有多少人称得上文笔不错,谈吐如兰?除了两办和有关部门的大神,大部分人进入体制以后养起来的只有酒量和脾气。而且这段时间正是一个人资源积累的黄金时代,有安稳的圈子,在自己的单位逐渐有点话语权,新进来的年轻人管自己叫上了哥姐,父母家人成为牵绊,这时候选择遴选已经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考试,还选择了打破自己的生活圈,三十左右的年纪从头再来。要知道遴选来了新的单位就相当于重新排队,比你小的先考进来的人也可能是你的上级,从单位熬到的资历人脉在这直接清零,这落差一般人真接不住。光做出这个选择已经算是很难了。公考备考的大部分刚出校门不久,学习能力跟体制内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何况遴选目前的条件确实越来越苛刻,门槛设置越来越高。上网的时候经常看到段子讲现在去应聘服务员不是985,211就回去等通知吧,我觉得讽刺满满。遴选的学历要求目前普遍是全日制本科以上,以前先去考个非全文凭再遴选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东南地区有的还要求了全日制研究生,年龄也从35岁往下拉到30岁以下;有的单位要求基层工作经历2年,在现单位满1年,有的限制起专业……很多地区去年还搞了省级以下遴选,尽量在辖区内举行的条件限制。不管是学历,经验,年龄,专业还是地域,遴选都在逐步压缩报考人的空间。之前还有人通过借调去新的单位,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没了,被上级单位“借走”以后享受的福利还是原单位的,结果工作压力变大了,原单位感觉自己为别人做嫁衣,借调单位领导只管画个饼,最后吃力不讨好的还是你。之前借调过一阵子,最后只收到了一封感谢信。我参加省遴选从基层来到了省直机关的时候29岁,周围同事参加遴选的有调到县里的,还有单独参加部门遴选的几次没上岸的,单位里公认的笔杆子参加了3次省遴选,报的省纪委,至今还在备考。中间在微信群里聊过一次天,谈到遴选考试的难度,大家一致认为跟自己的时运也有点关系。有些竞争对手虽然报考遴选,但自身实力可能还不如公考上岸时候的自己,加上还有面试考察环节,运气也可以占到一定成分。这让遴选考试的难度听起来更上一层楼,谁知道自己的对手是绣花枕头还是多年磨一剑的遴选人,只能全力准备。准备遴选需要过三关,考试关,心理关,和领导关:考试关:我备考前期先看了华图的遴选笔试专用教材,内容相对挺全面的,对材料写作和题型分析各方面都有涉及。不过用来打基础尚可,看看材料的标准格式做些了解都够用。但是想在势均力敌的遴选考试里成为天选之子远远不够。遴选备考之前脑子得清醒,别急着准备,想想我们图遴选的是前途,是发展;遴选考试图我们什么?总不能是做慈善,看基层公务员日子太苦,捞几个上来?遴选考试要的是填补岗位空缺,来到岗位上做实事,可以实现正常的工作流转的人。换言之,可以并肩他们,站在相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备考中想通这一环,基本扼住了遴选考试的咽喉。只是遴选毕竟存在单位的跨越,就像原先的七品芝麻官后来一朝连跳几级成为内阁重臣,两者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路自然大相径庭。想有资本上岸,备考期间必须得学会基层思路到高层单位工作思路的转换,想以自己的基层工作经验应对遴选考试题只能当炮灰。复习的时候学会借助《潘战遴选全课》学明白高层工作思路很关键,把潘战讲到的高层在工作中遇见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式和解决方式学到手是拿捏笔试的基础。尤其是老师经常反复提及的角度记牢,还要把解决对策如何呼应国家的方针政策搞明白,从基层的工作思路转换到一个合格的可以胜任遴选岗位的高层工作思路,贴近遴选的要求。期间不要倍速,尤其是老师讲到的经典例题,在之后的真题中几乎遇见一两遍不成问题,按照老师讲的方式去练笔,试着熟悉和习惯自己学来的高层工作思路在做题中的应用。练笔仅仅用近五年真题还不够,遴选一般都是长战线。最好还得有一本《公选王遴选真题》做辅助,在题目中不断学着用高层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研究答案提出的对策为什么更具有实操性和落地性,练习多了笔试分自然上来了。不管是案例分析还是大作文提出的观点对策,都可以按潘战讲的高层工作思路应对,文章不至于落下风。说到大作文,不得不提的备考期间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字综合能力。遴选考试不管是不是文字岗,对写材料公文和作文的要求都不低,上去以后遴选单位还是缺写材料的人多。因此之前接触文字工作的人比较占优势,对材料接触深的写的材料一般已经趋近成熟。之前没接触过文字岗或者材料写得一般的建议注重时事政策积累和材料练习。遴选考试笔试作文一般离不开时政理论,离不开上层发展规划。也许题目会谈及国家、某省、某地区的产业规划、发展思路、热点问题、奋斗目标、重要口号,不一而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时政热点的积累,在工作中对接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时政热点、重要会议精神、上层发展思想等知识有意无意地加深一些印象,还要关注遴选单位官网发布的公告与国常会的历次报道内容。最好配一本笔记随时记下来,没事翻看,形成长期记忆。材料更需要潜心求知,聚沙成塔,多跟单位的笔杆子求教,多尝试自己照猫画虎写材料。最常写的是工作报告和座谈发言:写工作报告的时候,考虑如何把握一个思想高度,用大小标题精准地概括文段主要内容,又要吸引住对方,全文都要贯穿着一股兢兢业业、谋事创业的精气神儿和状态。写座谈发言材料的时候,要紧紧围绕主题,把握住假定身份的角度、视野和口径,有思想认识、有具体思考、有行动谋划。见得多自然把握住材料要领了,写得跟正式材料七分像足矣。心理关:遴选听起来只是每天下班以后回去看书,后来听说这个考上了那个考上了。这只是看到在职备考的冰山一角。我在遴选备考期间,组织了两次文创活动,连续一个月没休息日。赶上农忙,我直接骑着电瓶车下乡去干活。下班前还得绕回单位开会,开完会写了会议纪要,把扶贫填不完的表填了才能走人。做完这些,我一个一米七多的汉子回家一头倒在床上起不来。有时候手机响了我都没力气打开看。定了晚上10:15的闹铃,到点爬起来还得准备遴选。有时候感觉效率高,喜滋滋的,有时候看到12点发现好像学到了东西,又像没学到,遴选考试的题目都比较主观,一度不知道怎么提分,在屋里叹气。在职备考不是嘴皮子碰碰那么简单,对意志力的要求和对遴选成功的渴望必须压倒一切。那时候我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连对象都没有,无法想象携家带口的中年人该怎么处理一地鸡毛的生活。建议每个遴选人养成早起晚睡的习惯,这是保证复习时间的唯一方法。领导关:说遴选比公考难有个重要原因在于遴选的备考跟公考首先有个鲜明的区别:公考=求职,遴选=离职至今还有很多围城外的人认为考上公务员差不多一劳永逸,人生稳当了,很少有人会反对自己周围的人考公。遴选就不一样了,你在单位需要做到跟领导和周围同事的微妙平衡,才能被放行,才能走的安生。很多遴选考试报名时即需要单位出具同意报考证明,最迟也要面试前就需要让单位知晓。还是那句话,没到服务年限的,单位放不放你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儿,有个小品说得好,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尤其是基层,庙小妖风大,加上一个乡政府一共几十个岗位,有差不多十个空悬,极其缺人手。领导说不放就不放,考上被拦住的人每年不到一百也有五十。这件事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切记自己没做错任何事,但是对单位而言可不一定。不排除大部分领导是愿意看到自己单位的年轻人搏一搏未来的,但依旧有很多一把手做事死板,只认材料,认准5年服务期限文件不给人放行。毕竟单位把你选出来培养起来可以承担工作,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从考试到选人到独当一面,单位自认为无愧于你,参加遴选自然多少会听到一些声音。建议跟领导私下单独沟通即可,跟自己平时关系比较好的领导也透露一些,表示自己只是希望受到鞭策,报来试试,不会影响正常工作。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领导也不好说啥。别兴师动众地告知天下,如果到时候参加了遴选结果没考走,同事们关系复杂,小地方平时正愁没话题聊,你可能喜提热搜,登上话题榜首,最次也会成为大家一块调笑的对象,滋味绝对够受的。另一方面,要提前打招呼。你想想你的领导是愿意被通知你离职还是愿意听到你主动找他先告诉他可能会离职。尤其是你面试以后,可能人事部门已经把电话打到领导那了,你还没来得及跟领导坦白。领导不仅没有“装到”,甚至有点受制于人,不生一点气可不现实。提前跟他说他也有时间消化思考这件事,没啥必要的话也不至于非给你作对。我当年备考了一个月左右透露给领导这件事的时候心里有点惴惴的。因为单位领导待我不薄,转正后连续3年给我拿了“优秀”,单位获得这个荣誉的只有12%,厅级荣誉也有,整个科室这是独一份。领导的小舅子上位以后,后面提拔的不出意外就是我了。办公室主任、分管领导和一把手平时都有关照我,关系都不错,领导请客多次都带着我。告知一把手的时候他还跟我直说,再过两年够条件了提的肯定是我。我在办公室里十分不好意思,然而最后还是在我的报名表上盖了章,表示了支持。我觉得这是遴选的难题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如上所述,遴选不好考,比公考难得多。不过如果你是万千遴选人中坚定前行的一个,希望这篇文章有帮到你点什么。感谢点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遴选公务员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