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孩子从小缺少父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大吗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一直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现如今家庭养育和家庭教育的压力都堆积到了妈妈身上,爸爸则自主退出了养娃圈,丧偶式育儿现象频发。回归到孩子的成长本身,想要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完整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爸爸习以为常的缺席,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15岁男孩留长发、戴耳环,感受不到男人的“阳刚之气”前段时间,心理咨询师朋友接待了一个问题少年的家长,据妈妈介绍,她家的儿子今年15岁,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生活习惯都很让人头疼。明明是15岁的男孩子却偏偏把自己打扮成“潮流妹”的模样,喜欢留长发、染发,还戴耳环,在他身上丝毫感受不到男人的阳刚之气。朋友听到这种情况的第一感觉就是,孩子这种潜在行为可能和成长环境有关。果不其然,经过后续沟通,妈妈说出了孩子幼年的成长经历,在孩子7岁时,她和丈夫离婚了,从那之后,孩子就没怎么见过父亲,儿子也不愿意打扰到爸爸的生活。但妈妈有一家自己的企业,平时非常忙碌,很少关心儿子,饮食起居也是由保姆负责的。朋友听到家长的叙述之后,基本能够确定孩子有如此行为,和缺失父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男性的力量、女性的温柔都是孩子需要经历的,缺失任何一种,很容易给孩子的性格带来负面影响。从小缺失父爱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1)性格缺陷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在课程中提到,对男孩来说,缺失父爱,容易造成性别角色的认同障碍,表现出女性化的特征,缺少阳刚之气,变得自卑、软弱,独立性差,严重者可能会有恋母情结。对女孩而言,会很容易爱上一个,从他人身上寻找父爱的感觉。父亲通过自己高大的形象给女儿更多的安全感,有时父亲的形象也会影响女儿的择偶标准。2)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通常来说,父亲的形象是高大、威严、有力量的,因此父亲在孩子身边会起到监督、管理和制约的作用。相比母亲而言,父亲的语言会更加严厉,更具权威性。但如果孩子在童年时缺失了父爱,那孩子对纪律和约束的概念就会模糊不清。特别是男孩子,很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当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没有约束的意识,就会产生攻击的行为,严重者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种种行为表明,父亲这一角色在孩子的人生中至关重要,但父亲应该如何尽职尽责地养育孩子呢?在孩子的各个年龄阶段,父亲需要展现不同的形象1)0-4岁,爸爸应该从经济和情感上关爱妈妈在孩子4岁之前,妈妈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此时的孩子会粘着妈妈,认为妈妈是自己的。这时父亲的主要任务是关心妈妈,给妈妈更多的安全感,保持稳定情绪。而妈妈的情绪营养会给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带来重要影响。2)4-6岁,爸爸应该多多赞美孩子这个阶段,父亲开始走进孩子的生活,而且父亲这时的影响力要超越母亲,成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当父亲咱们孩子时,孩子也会非常地认可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独生子女来说,妈妈的爱是不需要争取就可以得到的,因此孩子会尽自己全力去迎合父亲,希望得到爸爸的爱。这个阶段父亲给予孩子的安全感,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性别认同。女孩会突显出女性的温暖,男孩则会认同爸爸的胸襟、责任和力量。3)6-10岁,孩子会学习爸爸面对困难的态度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进入模仿阶段,其中模仿最为明显的是父亲的力量。孩子能够很迅速地捕捉到父亲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并学会应用到自己身上。教育专家建议:这个阶段的父亲,应该发挥榜样的作用,不要抱怨、不要逃避责任,而要自我反省、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孩子而言,父亲的这些行为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标准。宝妈们,你家丈夫有缺失孩子的成长吗?你是如何看待丧偶式育儿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从小缺少父爱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