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损儿童和普通儿童认知能力指什么一样吗?

1、听觉障碍儿童心理与教育一、听觉障碍儿童概述(一)什么是听觉障碍?我国在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听觉障碍(hearingimpairment)称为听力残疾。所谓听觉障碍是指因听觉系统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损伤,导致听觉功能感测或理解声音的能力的完全或部分降低,造成言语交往困难,也称听力障碍、聋(deaf)、重听(hardhearing)、听力损失(hearingloss)。值得注意的是聋未必哑,在我们的意识中常认为聋和哑是并存的,我们也常叫“聋人”为“聋哑人”,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很多聋人的言语器官并没有,只是由于听觉的障碍致使其说话时出现发音不清等现象。聋人由于听觉系统不完善,导致他对于自2、己的发音也无法准确监听,他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与人交往时别人也听不清他说的什么,他说话的积极性也没有了。长此以往,最终导致了他不爱说话,表现出“哑”。所以大多数聋哑人就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语言训练,最终因聋致“哑”。(二)听觉障碍的分类听觉障碍一般按听力损伤程度分成:聋和重听。聋又分为一级聋(听力损伤在110分贝以上)和二级聋(听力损伤在91-110分贝之间);重听又分为一级重听(听力损伤在71-90分贝之间)和二级重听(听力损伤在41-55分贝之间)。WHO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的划分标准将听力障碍分为:轻度(26-40dB)、中度(41-55dB)和中重度(56-70dB)、重度(73、1-90dB)、极度聋(91-110dB)和全聋(110dB)。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的分类标准又不太一样,它将听觉障碍损失程度由轻到重分为A、B、CDE、F、G等级,具体如下表:听力损失程度(dB,听力级)中国标准ISO标准WHO类别分级分级程度110聋一级聋G全聋91-110F极度聋71-90二级聋E重度56-70重听一级重听D中重度41-55二级重听C中度26-40B轻度0-25A正常听力损伤程度的测量常用纯音听力计测量,若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同,以损失较轻一耳为准。例如某人的听力损失分别是50分贝和80分贝,那么就以损失较轻的50分贝为准,判4、断他听觉障碍为二级重听。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料图,方便大家理解听觉障碍儿童听力损失程度与生活声因对照情况。二、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一)认知特点发展特点1.感知觉感觉和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形式,感觉只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是知觉的基础,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知觉的完整性取决于感觉材料的丰富性。(1)感知不完整。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觉损失,所以对来自声音的感知和认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外界事物的知觉信息加工不完整,在综合运用各种感官来加工信息时,由于缺少听觉的参与而使信息变得不完整。(2)视觉发展补偿缺陷。由于听觉获取信息受到障碍,听觉障碍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弥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聋5、生的眼睛就成为最主动、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儿童观察敏锐,辨别细小物体或远处物体的技能高于听觉健全的同龄幼儿。国外也有研究表明:聋童在一年级时,视觉反应速度比正常儿童慢,但到了三年级,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与正常儿童的差距缩小了,到了六年级时,聋童的视觉反应速度甚至超过正常儿童。(3)运动觉、触觉、震动觉更显重要性。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视觉、运动觉、触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触觉和震动觉在信息获取中较健听人更加重要,比如聋童学习舞蹈的时候,就更多的需要感知震动觉来把握音乐的节奏,训练也是在律动室训练,音乐课也相应成为律动课。视觉等其他感官对听觉缺陷的补偿作用还是有限度的,6、不能完全取代听觉。听觉损伤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而缺陷补偿可以帮助聋童发展语言。例如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中,通过眼睛观察说话者发音时口形和舌位的变化,利用触觉和动觉感知发音时是否送气、声带是否振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活动参与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因此,在缺陷补偿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觉障碍学生听觉技能的培养。2 .记忆特点。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学前期的听觉障碍儿童可能对背诵儿歌等需要有意记忆参与的活动会有困难,但是如果活动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他们对这个活动的印象7、会比较深刻,比如游览动物园等。语言康复和训练就是要利用他们无意记忆的优势,来发展语言和培养有意记忆。有意记忆依靠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积极情绪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就,唤起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培养有意记忆的目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实验表明,多种感官参与的记忆,具记忆效果要好于单凭一种感官的记忆。(2)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识记材料,而语词记忆是通过语言形式的记忆。由于听觉损伤,听觉障碍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词记忆,要依靠其形象记忆,在依靠形象记忆帮助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手段来促进语词记忆。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接受的视觉、8、动作性刺激物更多,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也较之言语刺激留下的痕迹容易和丰富,因此,听觉障碍儿童的记忆特点总的说是形象、动作记忆好于语言记忆。3 .思维特点。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在:(1)思维内容具体,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听觉障碍儿童往往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作为概念的依据,思维更容易受到知觉情境的影响,很少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多以具体的表象文字或数字进行思维加工,缺乏对事物的本质分析。(2)思维发展由形象思维阶段到抽象思维阶段需要较长时间。思维发展一般要经过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阶段,与普通学9、生相比,听觉障碍儿童因语言形成困难,导致其具体形象思维需要较长时间发展到抽象思维。(3)概念的扩大化和缩小化。听觉障碍儿童在概念形成之间,会出现概念扩大化和缩小化的现象。(4)判断推理困难。听觉障碍儿童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不同点,而较难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善于作全面分析,常基于表面现象进行判断推理,易出现错误及片面化的问题,逆向思考困难。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思维能力,要正确认识其思维发展的特点,切实贯彻启发式教学,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开展系统的认知策略训练,培养聋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言语是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听觉障碍儿童在6、7个月时,也会呀10、呀学语,但是由于1)得不到反馈;2)得不到强化;3)不能完全听到一个成人的言语模式。因此,在没有正常的言语环境下,这种呀呀学语慢慢地消失,其语言表现为以下三点:(1)口语与书面语普遍落后与正常儿童。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缺少听觉的帮助,在入学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口语和书面语,使得起步就相对于正常儿童晚,并因语言环境刺激较少,使得听觉障碍儿童在理解能力上落后于正常儿童,进而影响其口语和书面语发展普遍落后于正常儿童。(2)手语是聋人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之一。手语在我国大陆指手势语与手指语的合称。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教师交流时,主要通过手语交流,在聋生教学过程中,手语也至关重要。(3)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11、中还要使用“唇读”来获取信息。唇读是利用视觉观察说话人口部活动及面部表情来理解说话内容的一种交往技能,听觉障碍儿童由于听力受损,常需要唇读来辅助获取语言信息。认识听觉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师遵循规律指导他们的言语活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二)听觉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1 .情绪、情感特点心理学把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体验称为情绪、情感,听觉障碍儿童情绪、情感特点表现为较易激动、更易焦虑。由于需要并不能及时地被理解和满足,因此聋童易冲动。进入学校后,一方面聋童学习语言,使其可以表达需要和其需要被理解;另一方面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和老师的教导帮助下,逐渐会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高级的社会12、情感逐步发展与正常儿童一样,聋童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也会逐渐发展起来。社会情感是逐渐内化的过程,儿童阶段其社会情感的参照大多依靠其父母和老师。我们经常会从儿童的口中听到,“我妈妈说:撒谎不是好孩子。”“老师说: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等。只是由于听觉障碍,聋童的在获取信息方面与正常儿童相比处于劣势,因此与正常儿童相比,聋童高级情感发展缓慢。2 .意志品质特点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听觉障碍儿童的意志特点主要表现为自觉性低、果断性不强、坚定性和自控性不如普通学生。低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行动往往需要依靠老师、家长的指导、暗示、督促、检查来完成,行为动机13、和目的不够稳定,对于长线任务常找借口中途退缩。聋生往往不善于根据理智的思考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多地受外因或情绪的影响,容易为情感所左右,遇事易冲动。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要从长远考虑,开展目的、理想教育;在细节方面,加强意志行为锻炼,重视引导聋生意志的自我锻炼。3 .社会性发展特点听觉障碍儿童由于与人的沟通有障碍,导致他的伙伴范围狭窄,在选择玩伴时,聋生更愿意与聋人交往,进而社会常识贫乏。因此在幼儿园或学校中,教师应当鼓励聋童参与到正常儿童的活动中,同时也要指导正常儿童如何接纳聋童,使聋童在克服自己胆怯和怕别人歧视的心理的同时,能得到更有利的交往环境的支持,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听觉障碍儿童的社14、会交往常只限于个别的同样是聋童的玩伴和家庭,因此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贫乏。研究发现:父母是聋人的聋生其社会成熟度好于父母是听人的聋生。三、听觉障碍儿童的听觉训练和语言教育(一)听觉训练的方法听觉训练是听觉障碍儿童口语训练的基础,能促使聋儿回归主流社会,还有助于聋儿的认知发展。聋童的听觉训练方法如下:1 .听觉察觉训练。所谓听觉察觉,是指听觉系统对听刺激的感受能力,或称听感受性。这种听觉能力是对不同性质和不同响度的声响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射性反应,并不与语言学习直接联系。2 .听觉注意训练。所谓听觉注意是指聋童在建立了听觉察觉能力之后,能排除来自各方面的无关刺激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要听的内容上,15、激发和培养聋童聆听的兴趣和习惯。3 .听觉定位训练。指在感知声音刺激后去寻找声源的测向定位能力。着重培养聋童的听觉定位能力必须在听觉感知与听觉注意的基础上进行,并且应该尽量利用生活中的声音。4 .听觉识别训练。听觉识别是在聋童已经熟悉声音的基础上,认识和识别各种声音所包含的意义和代表的事物。5 .听觉记忆训练。聋童的听觉记忆需要反复、多次的刺激,使大脑的记忆编码得以强化。6 .听觉选择训练。听是人的一种主动活动,它除了需要听觉器官参加外,还应包括大脑皮层的综合分析过程,在接受声音刺激后,需要注意对特定的声音指向和集中,有目的地选择某些声音。听觉选择就是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或者在环境噪声中选择性16、听取某种声音的能力,也就是指能够听取希望听到的某种声音的能力。7 .听觉反馈训练。听觉反馈就是在发音或者说话时,无意识地通过听觉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8 .听觉概念训练。听觉概念的形成表明儿童已经达到最高的、最复杂的听觉层次,它不仅表现为“听到了”,而且是“听清了”,更重要的是“听懂了”,最后再通过其动作反映得到“正确执行(回答)”,这才表明听觉概念的建立。(二)语言教育的原则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需要遵循下面四个原则:1 .早期教育。早发现、早诊断、早训练是聋童语言教育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2 .个别教育。在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和语言环境的差异。3 .多方合作,创造最17、佳语言环境。聋童的语言训练仅靠在学校里进行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及多方的努力,为聋童的语言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4 .最大限度利用残余听力。对于有残余听力的听障儿童来说,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有助于利用残余听力,对他的语言发展非常有帮助。(三)语言教育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中期,聋教师罗伊霍尔库姆第一个提出了“全面交流”(totalcommunication)的方法,“要求把听觉、手势语和口语交往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以保证同听觉障碍者及在听觉障碍者之间进行有效的交往”。全面交流法允许聋人使用口语、看话、手势语、书面语、提示语、体态语等各种利于聋人交流的方式。目前我国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教育内容18、主要有以下四点:1 .口语教育。主要通过对聋童进行语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语音训练包括呼吸与控制训练;呼吸与声带配合训练;口腔训练;音位训练;音节拼读训练;正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通过丰富的语言输入,来培养聋童听(看)话的兴趣与习惯,通过沟通互动习得语言规则系统,以特定语境中的最小语言成分对比来理解训练以及转述训练。表达训练主要培养聋童说的习惯,有仿说训练、句子训练、看图说话训练、复述训练、叙述训练等,构建聋校语2 .手语教育。主要有手势语与手指语(SignLanguageandFinger-Spelling)学习。手势语是聋人利用手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交往的一种表达系统,亦称手势19、表情语,是聋人最常用的沟通方式。手指语又称指语,是用指式(手指的格式变化)代表拼音字母,连接若干个指式,可以拼成任何的语言词句。由于手势语的词汇量比较缺乏,不能满足日常交流丰富的语词需求,很多时候就用手指语来替代,结合特点的语境已达到表达意思。3 .看话训练。看话(Speechreading),又叫看口型、唇读(lipreading)、读话、视话,是聋人感知言语的一种特殊方式和技能,即利用言语活动的视觉信息以理解对方的言语和促进交流。看话训练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视觉训练;视觉记忆广度训练;补缺练习;个别语音和语词训练;会话技能训练。4 .书面语教育。主要是语文教学,聋童在进入学校后开始系统的学习20、文字,通过书面语的使用可以拓宽聋童的交往范围,使他们可以通过笔谈法与更多正常人沟通。语文教育有助于聋童更好的适应社会,获取信息。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与建议(一)调整教学环境1 .教室光线要充足。由于听障儿童学习知识主要通过眼睛看,所以要保证教室光线充足。2 .调整聋童座位。随班就读环境中,听障儿童的座位应安排在前排、靠窗、光线明亮的位置。3 .教师应注意面向听障学生讲课。因为听障儿童学习时还需要看教师的口型和表情进行辅助理解,为了便于聋生理解教师在讲话时应尽量面向听障学生。(二)调整教学要求般来说,针对听障儿童的学习(特别是学术性知识的学习)应比同龄正常儿童降低要求,具体来说,应结合其本21、人实际水平做调整。聋校教学的目标与普校相比一般低于普校一学年,乌市聋人学校的聋生在一年级时使用的是聋教教材,二年级以后使用普教教材,故到义务阶段结束聋生学业水平相当于普教的初二年级。到高中则依据聋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业水平对聋生的教学目标做相应调整。(三)调整教学方法聋校的教学方法与普通中小学校一般的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方法有许多是相同的,如常用的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以及语文教学法、数学教学法等。但在运用这些教学法时,一定要考虑听障儿童因听力障碍造成的许多认知活动的特点,注意直观形象和语言的及时结合;同一时间内只向听障儿童提一个视觉任务。(四)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建议1.注重培养听觉障碍儿童的22、沟通能力。听障儿童由于听觉受限,与人沟通存在困难,更是需要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帮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建议:(1)建立有利于沟通的氛围与环境,让听障儿童有充分沟通的轻松氛围;(2)注意培养聋童语言沟通的欲望,增加听障儿童参与沟通的积极性,培养聋生的自信;(3)多进行沟通互动,以达到提高沟通能力的目标;(4)对于重听的儿童,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背诵佳句及日常生活用语等训练口语;(5)对于聋生,则可通过面对面交流,提高他们的看话技能和表达欲望,教师要适当增强手语能力或手势语能力。2.语文教学建议(1)把好学习汉语拼音关,对于重听儿童,充分应用残余听力进行汉语拼音学习;对于聋童,主要通过观察口型,模仿发23、音、拼读来进行学习,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2)抓好从字词到句子的过渡,加强句型练习;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培养阅读的兴趣。(3)加强作文练习。作文教学的实践性很强,要加强对聋生作文写作技巧的训练。通过培养聋童观察习惯,和语言表述能力,教学会围绕中心进行写作,学会如何具体的写人和事,让听障儿童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和写作量,写日记是培养作文写作能力的良好方法。3.数学教学建议(1)要严格要求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数学基础知识,这不仅是加强听障儿童的知识学习,也是对听障儿童的书面语的训练。(2)加强说题训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重点。(3)提倡数形结合分析应用题,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24、知识,加强记忆(4)提倡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加强锻炼实际应用能力听觉障碍学生学习语言的现状评估自聋校诞生两百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发展听觉障碍学生的语言能力,尽管在其间培养了一些语言能力发展较好的优秀聋人,出现了某些成功的案例,但从整体上看,聋人的语言水平明显落后于普通人语言发展水平。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语言能力比正常儿童落后很多,国内目前虽然没有针对听觉障碍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过大规模的标准化测试,但从教学实际情况上看,问题同样严重,一般认为听觉障碍学生语文水平至少比普通学生落后23年。(一)听觉障碍学生学习语言的现状1 .口语能力发展情况由于受到听觉障碍的影响,听觉障碍学生的25、发音器官虽然完好,但听觉言语反馈链不能通畅运行,致使发音器官僵化,构音器官功能蜕化,因而听觉障碍学生发音情况与普通儿童相比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听觉障碍学生在发音方面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音调异常、音强异常、音色异常。许多听觉障碍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缓慢,口语水平低,说话含糊不清,难以听懂。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听觉障碍学生在与人交往时难以单独依靠口语进行沟通,有一项针对高中听觉障碍学生的调查显示,在与人沟通时,听觉障碍学生主要依靠口语+手语+笔谈的方式进行,运用口语方式与家长、亲友交流的听觉障碍学生为随着交往人员熟悉程度的降低,运用口语进行交流的比例出现明显下降,与社会上各方面人士沟通时单独运用口语的26、听觉障碍学生比例为我们曾对337名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家长进行过调查,据家长反映只有%勺听觉障碍学生与家人交流时单独使用口语。虽然这些调查没有直接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但从中可以反映出听觉障碍学生的口语能力整体上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听觉障碍学生说话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听觉障碍学生需要通过佩戴适当的助听设备听见、听清楚声音,再经过专业人员长期科学的语言训练听觉障碍学生才能听懂声音,直至最后能够掌握发音,说出完整的话;听觉障碍学生的发音情况反过来又帮助他们进行语音识别,促进他们听懂或看懂别人的话。在这个过程中,听觉障碍学生听力补偿情况和教育训练具有十分重27、要的作用。在听力补偿方面,虽然我国大部分听觉障碍学生听力损失程度都在90分贝以下,具有一定的残余听力,但由于合格的专业听力人员缺乏,许多听觉障碍学生佩戴的助听设备不适当,甚至相当一部分听觉障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没有佩戴助听器,致使听觉障碍学生的残余听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教育训练方面,语言训练是一项专业化程度高、持续时间长、要求家长高度配合的工作,而目前的教育情况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在师资水平上,我国聋校师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缺乏有关语训的专业化知识,不能有效指导听觉障碍学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在时间安排上,聋校课程在13年级安排了语训课,对听觉障碍学生进行语训主要集中在这一阶段。教师28、在低年级教学内容少的情况下,还能顾及到听觉障碍学生的发音情况,到了4年级,课程设置上取消了语训课,并且随着年级增高,教学内容的增多,教师没有精力纠正所有听觉障碍学生的发音,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听觉障碍学生的说话训练;止匕外,受到家长素质的影响,很多听觉障碍学生家长也不能配合教师展开语训活动。以上原因都影响了听觉障碍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2 .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理解现状阅读的过程是人们借助于视觉的言语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主动积极的过程。人们对于阅读理解过程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先理解字词、词组,然后理解句子,再理解句子组成的句群,最后把握全篇,阅读理解是一种精确的29、文字解码过程。受到这种观点影响,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把扫清字词障碍放在首位。不过也有人对这种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哥德曼(美)1976年提出了阅读的自上而下模式,他认为阅读是一种求证的过程,读者根据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图式)对文章进行预测,然后才去从文字符号中获取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通过不断的确证或修改,读者完成了对文本的重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图式)在阅读理解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听觉障碍学生在阅读与其自身生活经历接近的文章如课间十分钟等课文时,理解起来快,遇到的困难少,而当课文内容为自己所不熟悉时,则需要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以上两种观点各有其合理的部分,但也有所不足,近30、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阅读是一种相互作用模式,+阅读过程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双向活动,即阅读活动是在文字符号线索与读者已有知识(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和篇章结构知识等)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当读者对阅读内容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时,他们更多地依赖文字符号线索,而当读者对文字符号不理解时,这时运用阅读自上而下模式,利用相关的知识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阅读。不管是哪种观点,都可以看出阅读过程至少涉及三个层面:字词、句子、篇章。(1) 听觉障碍学生字词掌握情况。在字词方面,听觉障碍学生的字词量明显低于同阶段的普通儿童。以一二年级为例,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大量学词识字的阶段,普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到二年31、级要认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个字会写,而据调查听觉障碍学生在第一学年末掌握的汉字只有379个,到了二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识字量只有882个,要远远低于普通儿童。更为严重的是听觉障碍学生即使识字量与普通儿童相等,他们的词汇量依然严重落后于普通儿童。对于汉语来说,词汇由汉字组成,而整个词汇的含义并不是将组成词汇的汉字的意思简单相加就能得来的,词汇的意思往往与语境有密切关系,如果只看字面有时会难以理解或理解时容易出现错误。如“动静”一词,只看字面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实际上它的语义有两个,分别为说话或动作的声音及打听或侦查的情况,在语言交际中“动静”到底指的是哪层意思还要结合具体32、语境来分析。对于普通儿童来说,他们在学前阶段就已经获得了大量词汇的音和义,入学后通过识字教学掌握了基本的汉字后,学习由汉字组成的词汇就容易多了,因此普校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识字教学,。而没有突出学词教学。而聋校的情况与此不同,听觉障碍学生词汇的积累主要是入学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使组成词汇的每个字听觉障碍学生已经掌握了,但合在一起组成词汇后听觉障碍学生能不能掌握就不一定了。例如听觉障碍学生学过了“商店”和“菜市场”,但对“商场”一词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对于一些口语化的词汇他们理解起来就更难了,哈平安等曾对九年级的听觉障碍学生进行过词语测试,测试的文章选自小学实验课本语文第五册,研究者在文中33、抽出四个口语化的词汇,要求听觉障碍学生阅读课文后选择这四个词汇在文中的意思,研究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都有错误。听觉障碍学生词汇发展水平落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于听觉障碍学生来说特别是低年级听觉障碍学生,词汇的学习更多依赖教师的指导,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育者更多的重视。(2) 听觉障碍学生句子掌握情况。句子的理解受到句法与语义相互作用的影响,听觉障碍学生在句子理解方面也远远落后于普通学生。有人通过对语言发展前全聋学生与听力正常学生的比较发现,高中二年级语言发展前听觉障碍学生与初二年级听力正常学生句子加工的模式相同,但在句子表征水平上前者的平均成绩低于后者,既听觉障碍学生句子加34、工的效果落后于低于其3个年级听力正常的学生。唐健研究了913岁儿童对汉语主动句、被动句转换的理解,实验结果表明耳聋学生句子转换理解的成绩低于普通儿童;从句子转换能力发展的转折期看,普通儿童的明显转折期在1011岁,听觉障碍学生在1213岁接近转折期。也有人专门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句法情况进行了研究,哈平安等研究了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的句法意识,结果发现九年级所有被试不能给一段话准确地添加标点符号,甚至绝大多数听觉障碍学生不能在正确位置上添加标点,研究者认为这些听觉障碍学生尚未形成对句子的总体结构意识。(3) 听觉障碍学生语篇理解情况。语篇理解是一种综合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词汇理解、句法知识、背景知识等35、的影响。听觉障碍学生语篇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对于听觉障碍学生语篇阅读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我国学者贺荟中的研究是其中之一,在她的博士论文听觉障碍学生与听力正常学生语篇理解过程的认知比较中,她详细叙述了研究过程。贺荟中的研究认为:听觉障碍学生阅读时在句子表征、局部连贯、整体连贯的加工模式上,与低于其3个年级的普通学生无差别,但耗时较长。止匕外,贺荟中的研究发现在背景知识通达和对无关信息的抑制上,语言发展前全听觉障碍学生显着落后于低于其4个年级的普通学生。实际教学中教师们也会发现,听觉障碍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注意到课文的某个无关紧要的细节部分,而记不住一些重要的内容。背景知识在阅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6、,阅读能力强的读者能够有效激活重要的信息,同时对于不重要或无关的信息进行抑制,从而有效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而听觉障碍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很差,这自然会影响阅读的成效。总之,听觉障碍学生阅读能力明显落后于普通儿童,而且这种落后表现在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即从字词理解、句子认知到语篇阅读都远远落后于普通儿童。3.听觉障碍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状况听觉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备受关注,经过九年的义务教育后,大多数听觉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听觉障碍学生写作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用词不当、句子成分出现错误和主题不明确等。词句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词类误用:(1)名词误用:有一天,小云先37、去开水。(2)助词误用:小红看见了水满了。(3)动词误用:小红看见了,连忙给小明各喝一半水。小明情不自禁地往嘴里喝。(4)副词误用:海虹高兴地说“太热了,最后有水了!”要助人为乐,就是个乖孩子,也是好学生。(5)代词误用:小明很难过,小明都快渴死了。(6)介词误用:小月看着自己的杯上接满了水。(2) 搭配不当:主要是谓宾搭配不当:如:小明看小名难过。此外,还出现由于介词短语使用不当造成的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海虹把杯子倒给小明一半。(3) 成分残缺:主语残缺:这让海虹看见了,(地)十分可怜他。上课(时间、)到了。谓语残缺:有的同学脸上已经(布)满汗珠。小花和小明飞快地(回)到自己的教室,认38、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其他类型的成分残缺:请你把水杯伸(过来)吧!两个水杯里(各)有一半的水。小明和小名回(到)教室里(喝水)(4) 语序不当在通常情况下,汉语的语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而听觉障碍学生常出现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的现象。如:小明说向小红谢谢。打水的时候,有一次。听觉障碍学生还有词语颠倒的现象,如:真快痛、很苦痛。结构混杂:部分听觉障碍学生在写句子时,将两种结构混用,如,太热死了。除此之外,部分听觉障碍学生还出现首尾牵连的问题,即把两句话甚至几句话糅合成一句。这一部分的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较低,他们还没有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39、5) 离题。曾对325名听觉障碍学生进行情景作文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一半以上(67%)的听觉障碍学生在写作时有离题现象,这么高的离题比例说明听觉障碍学生普遍缺乏审题能力和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的能力。(6)语用问题。部分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在写作中虽然所写的句子在语法上正确,但由于语言描述现象和现实不符或语句和使用者的关系不符而产生用语错误。如,一会儿,我爸爸妈妈同意了,给我十五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年级听觉障碍学生出现用语错误的比例为22%听觉障碍学生写作中出现用语错误一方面说明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能力发展落后,另一方面也显示听觉障碍学生对现实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知。(7)句子之间连贯40、性差。听觉障碍学生在叙述事情时,普遍存在前后语句不连贯现象。听觉障碍学生语句不连贯往往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前后两句虽然都在叙述同一件事情,但意思不连贯,两句中间缺乏起连接作用的语句。第二类是前后两句叙述的是不同的事情,话题转换非常突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听觉障碍学生缺乏适当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缺乏逻辑性造成的。(二)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的对策1 .聋校语文教学的水平是影响听觉障碍学生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因素,聋校应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遵循听觉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多元沟通交往技能,促进听觉障碍学生语言的发展。其次,加41、强教师基本功训练,特别是提高聋校教师手语交流水平,减少师生交流障碍。另外,结合当前我国聋校新课程改革的形势,根据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语言教学的规律,以教材为依托,从基础做起,切实抓好听觉障碍学生书面语言教学。2 .听觉障碍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都是影响学生书面语言发展的潜在因素,因此,针对听觉障碍学生的书面语言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和语文课堂之内,教师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家庭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兴趣爱好方面,教师要特别注意从小培养听觉障碍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听觉障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也是影响他们阅读和写作能42、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和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听觉障碍学生多了解现实生活,使语文学习真正结合实践进行。3 .家庭是影响听觉障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加大对听觉障碍学生家长的影响力度,除了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手语水平外,更要重视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4 .早期教育对听觉障碍学生入学后学习和掌握语言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听觉障碍学生早期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听觉障碍学生接受早期教育的比例,同时注意运用多元沟通方式及早开发听觉障碍学生潜能,为他们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聋校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针对学前听43、觉障碍学生的教育中。5 .加强多学科联系,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听觉障碍学生语言发展和听觉障碍学生汉语学习的机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科学论正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听觉障碍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模式。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促进儿童听觉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需要准备的能发声。成人需要准备的各种各样的玩具或物品,这些玩具或者物品的声音可以被模仿,比如小车、动物、火车等,或者有这些东西的图片。开始玩吧!和儿童玩玩具小车,一边让车跑,一边模仿发动机的声音。听一听儿童有没有模仿。成人可以保持安静,观察儿童在自己玩小车时是不是会自发地发出发动机的声音。给儿童看有动物图片的书,根据看到的每一种动物成人可以模仿发出44、动物的不同的声音,比如小狗的声音、小猫的声音、鸭子的声音等。再给儿童看这本书时,等着儿童发出这种声音。如果儿童没有发出声音,成人可以再模拟动物发出声音,当儿童模仿发出声音或者自发地发出声音时,成人可以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或者表扬一下儿童。我们还可以这样玩!在和儿童玩玩具的时候模拟发出一些声音,玩动物玩具时,模仿发出不同动物的声音。鼓励儿童去模仿,然后观察儿童在自己玩时会不会自发地发出声音。有时候在成人使用一些东西的时候,可以先模仿发出一些和它有关的声音,比如:“我要用吸尘器啦,唔唔唔”当一起走路或者开车时,看到一些动物,可以发出与他们有关的声音,并且鼓励儿童去模仿。当儿童再次看到一样或者相似的45、动物或者物品时,观察儿童会不会自发地发出一些声音。特别要注意的事情对于有语言困难的自闭症儿童,可能暂时不能模仿发音,成人可以让其完成声音和图片的配对:成人发出一个声音,让儿童拿出与之匹配的图片或是玩具。掌握了吗?儿童能模拟发出至少3种物品或者动物的声音,或者进行至少3种事物和声音的配对。可以是儿童自发的或者被成人要求。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46、,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47、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 .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 .初步认识简单的48、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49、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50、。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51、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三年级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计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二、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共有学生38人,从整体看,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好坏之分。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残疾性听力损失是指成人听力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40分贝,儿童听力更好的那只耳朵听力丧失超过30分贝。儿童听力损失的影响功能影响★听力损失最影响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听力损失得不到处理的听障儿童会出现语言功能发育迟缓。★未得到干预的听力损失和中耳炎等耳病可能对儿童的学业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听力损失者的复读率往往更高且更需要教育援助。合适的膳宿安排对于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经济影响★在发展中国家,一部分听力损失儿童无法接触全面学校教育。听力损失成年人的失业率也更高。即使找到工作,和一般劳动者相比,听力损失者在职场中处于较低级别的比例也更高。情绪影响★在神经质因素上,听觉障碍儿童情绪表现更不稳定,神经易过敏,常易焦虑、抑郁,情绪多变且反应强烈。★在精神质因素上,听觉障碍儿童交正常儿童更孤独,不关心他人,更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古怪,感觉迟钝,对别人不太友好★在内外向性格因素上,听觉障碍儿童交正常儿童人格表现更内向,喜欢安静,内省,不善交际,生活更有序。总结来说:(1)听觉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人格特质差异显著,与正常儿童相比,听觉障碍儿童更难适应外界环境,行为古怪,喜欢内省,情绪体验强烈不稳定,常焦虑、抑郁,不善交际,社会幼稚水平低;(2)年级和性别是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在年级因素上,随着年级的增长,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质发展日趋良好和完善;在性别因素上,听觉障碍女童的人格特质发展得比男童好。因此,家长必须要重视听障儿童的心理发育问题。家长应该如何做?一、建立合理期望值听障儿童本质来说也是一个孩子,要考虑到他和正常孩子有一样的发育过程,不能因为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就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经历,都集中关注在他的听力问题上。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建立合理的期望值,要从心理更懂这个孩子。家长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笨或者在发育早期会有比较大的差距,自己的心理认知出现很多问题是作为家长要避免的。二、努力解决孩子听障问题家长要努力创造条件解决孩子的听力障碍,也就是我们之前讲过的如何精准诊断、精准干预。家长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最多的精力,即便是花费最多的金钱也要解决孩子的听力和语言障碍的问题,而且要尽早,最好在五岁之前完成精准诊断和精准干预的过程。三、鼓励和赏识孩子家长要懂得赏识自己的孩子,在看到孩子的取得进步时,给予孩子最多的鼓励、最多的表扬。并且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要帮孩子选择适合的专业,创造孩子和主流社会交流的机会,帮助孩子尽早的接触社会。国外的康复理论中指出:如果一个孩子性格很外向,很愿意跟人打交道,不排斥与周边的人讲述自己的康复过程,其能尽快融入社会的可能性相比内向的孩子,不愿意与人打交道的孩子通常会高5~8倍。四、尽早接触社会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尽早的接触社会,尽可能多的进行亲子教育、亲子活动。此时家长的心态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对孩子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
有一些家长认为:听障儿童的认知能力不及普通儿童,并提出语言缺陷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无论是普通儿童还是听障儿童,每天丰富且有质量的语言输入,是保障其认知发展的重要前提。听障儿童缺少“听觉”和“言语”的刺激,导致其言语缺陷、理解能力差,限制直接和间接经验的获得,使认知发育过程落后,其认知能力看起来不及普通儿童。然而,尽早地进行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干预,能很好地降低这个风险。它可以显著地降低听损儿童的“听能耗”或“听努力”,让他们轻松地获得知识,从而和普通儿童之间的认知差异会逐渐降低,甚至消除。小贴士:1. 到四岁时,孩子需要听大约4500万个词汇;2. 婴幼儿时期需要聆听20000小时才能进行基础阅读;3. 尽早地使用助听器或耳蜗,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听损儿童建立言语能力;4. 对于听损儿童来说,每天佩戴时间需超过12小时以上,以便利听力的发展;5. 言语能力发展需要的不只是声音,更是清晰可辨识的且有意义的言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知能力指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