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人民大学哪个专业最好的校训是什么?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大学校训如下所示:1、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北京大学校训:爱国、民主、进步、科学。3、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4、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5、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6、北京交通大学校训:知行。7、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8、吉林大学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9、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10、南开大学大学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的意义1、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一所老牌学校的校训,为我们打开其历史文化之门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为我们眺望其精神家园打开了一扇窗户。2、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网络上流行的国内外知名大学校训,五花八门、错误百出。小编精心编辑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校训,供大家参阅。1、北京大学: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五四”精神)。2、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出自《周易》)。3、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出自《论语》)。4、浙江大学:求是创新。5、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出自《汉书》)。6、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7、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8、武汉大学:自强弘毅 求是拓新。9、北京师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10、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前一句出自《孟子》)。11、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出自《周易》《大学》)。12、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出自《中庸》)。13、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14、台湾大学:敦品 励学 爱国 爱人。15、香港大学:明德格物(Sapientia Et Virtus) (出自《大学》)。16、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17、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18、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出自《论语》)。19、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
作者:京博国学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本文经授权发布01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引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的运行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02中国人民大学校训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经学校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同时,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03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饱含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以“解”代“哀”,更有一种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下句出自《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04中央民族大学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美美与共”一词出自该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论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不同民族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精神。“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05西南大学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意思是含容一切,并发扬光大。“继往开来”,语出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张载也有名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为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后人开辟未来的道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06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马相伯老校长希望学生可以博览群书、坚定志向、恳切发问、多考虑当前的事。07南开大学校训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张伯苓在1916年9月在给学生所作的题为“打破保守,努力进取,建设新中国”演讲中对《周易》此句谈了自己的理解:“《易经》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健者,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而言也”,并由此而引申出了“日新月异”之说。1934年,张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南开校训。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受教育者的时代使命,是不断改革、不断前进、自强不息、永攀高峰,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奋勇走在世界发展大潮的前沿,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而奋进。08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陈嘉庚当年创校时提出了“自强不息、教育救国”的理念。厦大第二任校长林文庆将校训定为“止于至善”。引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后来,厦大人将二者合在一起,定为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09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出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此处的“学”,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气有浩然”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10四川大学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取意自《庄子》,作为固定词语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将两词连用的则是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11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12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诚朴雄伟”是由罗家伦校长提出: “‘诚’就是指要诚笃、诚朴、诚信;‘朴’旨在朴实无华,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雄’是指大雄无畏,指男子要有丈夫气,女子不应有病态;‘伟’则是说要一鸣惊人,做出里程碑意义的事。”后四个字取自古代的前贤名句,“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加上“励学敦行”四个字,是想劝勉师生勤奋学习,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品格与抱负。13武汉大学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立图强,奋发向上。“弘毅”出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味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14同济大学校训同舟共济“同舟共济”这个成语来自于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孙子·九地》中写道:“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自此,“同舟共济”遂成为表示协力同心、共渡难关的经典成语。1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著名学说,《传习录》中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即认识事物的道理,“行”即在现实实践中运用道理,两者本就是不可分离的一体。16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厚徳”出自《易经》;“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树立法治观念。“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意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也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此处“至”与“致”通),意为要大公无私、公平公正,有仁爱亲民、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17上海交通大学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饮水思源,即不忘本之意。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代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体现出常怀感恩的精神。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深含着由“小我”而及“大我”的文化内涵。最后,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没有北京大学的校训?北京大学,没有校训!长期以来,国际国内著名大学一般都有公认的明确的校训,唯独北京大学没有一致的校训。这也许反应了北大的某种特点,即比较尊重各种不同意见。不过,关于北大的校训目前有三种提法。(1)科学、民主、爱国、进步;(2)勤奋、严谨、求实、创新;(3)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大学哪个专业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