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用题题库数学题,这里怎么理解,怎么做?

幼小衔接数学怎么学?达到什么水平才能顺利升小学?《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幼儿学习准备的目标,其中数学方面主要表现为,愿意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单纯依靠机械的数学题是很难做到的。那要怎样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呢?了解下面这三点很重要!一、 学前儿童需培养三方面数学能力数与运算能力、空间认知能力、模式认知能力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的幼儿需要具备的三种数学能力。数与计算能力包括对初步的数符号系统的理解与运用,在学习过程中儿童能自发地建构对加减运算的理解及解决加减问题的策略。空间认知包括对图形的理解、空间概念、方位和空间关系的认知。模式认知是指发现或者创造有规律的听、视觉和身体运动,按颜色等一定的规律将物体排序就是简单模式,数字模式则是将数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二、五大主题学好学前数学了解完学前数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家长们更关心到底要学些什么。图形与空间、数感启蒙、10以内加减法、20以内加减法、生活中的数学是学前数学的五大主题,对应培养孩子学前所需的数学能力。《小可豆幼小衔接 数学》就针对各种能力目标设置了相应的学习与练习,从数感启蒙到生活中的数学,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科学安排学习任务,一步步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三、数学思维怎么训练?都知道数学思维很重要,但是说起数学思维该怎么培养,多数家长则是一头雾水。的确,数学思维并不是可以通过机械练习获得的,而是需要家长在书本的配合下,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训练。不会教的家长也不用焦虑,《小可豆幼小衔接 数学》中不仅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类训练题都有写给家长的话,而且还给出了思维提升小妙招。从怎么教到怎么练,全方位帮助家长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是一门更需要思维和兴趣的学科,因此幼小衔接阶段的数学基础尤为重要,比如小学阶段的倍数学习就与学前的分群计数思维紧密相关。在幼小衔接阶段夯实数学基础,各位大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
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  认识长方形  目标:  1、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及它的特征;  2、诱发学习图形的兴趣,进入数学世界。  准备:幼儿每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1张,各种长方形组成的物体。  流程:感知长方形比较正、长方形寻找长方形。  过程:  感知长方形:说说它象什么?(冰箱、彩梯、桌椅、轮船、寄信)这些东西都是由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的用处很大。  比较正、长方形:让幼儿从我手中的两张纸中找出已认识的正方形的纸,用折线的方法对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短,四个角的大小进行比较。引导幼儿用折纸方法对这张纸的两边进行比较,使幼儿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说说他们不同的地方。相对的两条边一样长是正方形,而这张相邻的两条边不一样长是长方形 。(幼儿学会说)  寻找识别长方形:窗和门都是长方形的,还有什么是长方形的?(汽车、楼梯、、、、、、)  效果记录:对学习长方形很感兴趣,教师一拿出范例,幼儿就能准确的说出这是什么物体,由什么图形组成?对教室里由长方形组成的物体能描绘出来,能明显的区分长方形和  正方形相同点和不同点。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  要上公开课,我先前设计了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通过吃桃子游戏贯穿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  上公开课对我来说有点紧张,每次都要利用好长时间准备,这次准备的是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0以内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将教学内容布置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知了将要学到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将生活中的数学提升到理论上,在游戏吃桃子中,幼儿会直接感知到吃掉一个少一个,再与教学活动相联系,幼儿就会直接有一个体验,倒着数的时候是越来越少,每次少一个。通过对现实中数学问题的探索,不仅有利于体验幼儿对数学活动的价值,更激励了幼儿数学学习的内部动力。  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活动重点:  幼儿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让幼儿理解什么叫倒着数。  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327564891  10—□—□—□—□—□—□—□—□—□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作猴状  吃桃子作吃状  10个大桃子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作咬状  9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啊作咬状  8个大桃子弯下一个手指头  …  桃子吃完了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建立时间观念。  2.能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整点、半点的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  (2)师:这是什么声音?对了,这是闹钟的声音,它每天叫醒我们,早早起床去上学。  2.阅读读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29页。  (2)师:请你们给小明的作息时间按照一日活动顺序调整一下。  (3)师:你们也和小明一样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请你说说你们的作息时间。  (1)幼儿互相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请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2)请幼儿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小结:我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活动室内。  2.提醒幼儿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  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两、三个小件物体、一张记录单、一张操作单、一支水彩笔。  2、分组材料:用裤架改制的“天平秤”、一次性透明水杯、牛皮筋若干。  3、音乐磁带“大桶与小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哑剧“举重”,引出课题:  1、我在干什么?举了几次?每一次的结果怎样?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2、说明:物体、人都有轻重之分,轻重是相对而言的,需要进行比较。你们知道平常都有哪些比较轻重的方法吗?如果没有秤,你会用别的方法代替吗?如果将“轻重”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怎么表示?怎样表示最简单、最清楚?  二、幼儿尝试用各种日常的材料比较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介绍操作方法和记录要领:  1、请大家先看一看、猜一猜自己盆子里两个物体的轻重,并把结果记在对应方法栏的下面;然后到后面的桌上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试试:用它能不能比较物体的轻重?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也将结果记在相应的方法栏下面;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你几次比较的结果是否一致?  2、幼儿尝试用目测和其他各种简便的方法比较盆中物体的轻重并加以记录。  3、汇报并交流:你用了什么材料、怎样比较物体的轻重的?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的结果是否一致?你觉得问题在哪里?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  4、操作练习:印章宝宝也想玩跷跷板比轻重的游戏,请根据纸上跷跷板的平衡情况在两边敲上一定数量的印章。  三、听音乐“大桶与小桶”想象搬很重或很轻的东西自然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初步尝试进行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能正确区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贴有图形标记的山洞若干,音乐磁带(狮王进行曲和欢快曲)  2、动物头饰若干、几何图形若干、标记图  3、红、蓝两色几何图形项链人手一根  四、活动过程:  一、躲山洞  1、今天,小熊想请我们到它家去作客,你们想去吗?但到小熊家要经过一个大森林,森林里有许多大狮子,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2、小熊给我们想了一个好办法,森林里有很多山洞,等一会儿狮子来了,我们就躲到山洞里去,不过山洞上面都有标记,我们来看看都是什么标记呢?(有正方形``````)小熊还给我们每人一个安全牌,看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等一会儿你们听到狮子的声音,就躲到和你安全牌一样的山洞里去,这样就安全了。  3、听音乐玩,听到欢快的音乐,就四散走动,听到大狮子的音乐,  就躲到与标记相符的山洞里去。  二、送饼干  1、师:家到了,让我们看看小熊在家吗?(敲门,问小熊){另一位老师扮演小熊,开门}  2、师:让我们一起向小熊问好!(小熊你好,小朋友好,请你们找个位置坐下来)  3、呀!小熊家今天真热闹,除了我们班的小朋友来了,还有谁来了?你们觉的这些小动物怎么样?它们有什么地方很奇怪(幼儿寻找)原来小动物的嘴巴是各种形状的,有什么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4、小熊想请小动物吃饼干,可它不知道哪种小动物应该吃什么样的饼干?你们知道吗?(请个别小朋友说),那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5、请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动物图片和一份饼干,先看一看,再想一想,它们应该吃什么样的饼干。  6、幼儿操作,教师提示幼儿边操作边讲述。  7、评价  师:小朋友的饼干都送给小动物吃了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送的?(请2~3名幼儿讲述)那让我们排好队送上来给小熊看一下,我们送得对不对?(按顺序展示幼儿操作材料){提示:小熊最喜欢排好队不抢的小朋友}  我们和小熊一起来检查一下,饼干送得对不对。(集体评价)  小熊:小朋友真聪明。  三、做门票  1、我们小朋友真棒,帮了小熊一个大忙,把饼干都送给了它好朋友吃。他想请我们到它家的游乐场去玩呢!你们想去吗?(想)  2、不过,到游乐场去要有门票才可以进去,我们来了这么多人,小熊还没有来得及做好门票,它想让我们小朋友自己做,你们说好不好?(好)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把没有做好的门票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然后到点心盘里找出一样的图形把它贴满,这样一张门票就做好了  3、你们会做了吗?好请小朋友开始为自己做一张门票。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师:小朋友门票做好了吗?不过你们做好的门票要给小熊检查一下,做对的小朋友才可以去游乐场玩,而且到游乐场还要走一条图形路,你门票上是什么形状的图形你就走什么形状的图形,这样你才不会迷路,才可以到小熊家的游乐场,明白吗?  6、好,现在把你的门票拿上来,给小熊检查一下。  幼儿逐一走图形路,去游乐场玩。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5角、1角的硬币,能简单说出它们的特征。  2、会用钱币进行简单的买卖活动,乐于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足够数量的硬币,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展示各种小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这里都有哪些商品呀?  你想买点商品回家吗?你想买什么?  2、教师:你想把商品买回家,需要什么呀?(钱)  二、课件:认识硬币  1、教师: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钱)  展示1元、5角、1角硬币。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3、请幼儿说说这些钱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从而了解这些钱币的特征:硬币中银色的最小的那个是1角钱的硬币,金黄色的那个就是5角钱的硬币,硬币中最大的就是1元钱的硬币。  4、教师小结:这些钱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硬币  5、购物  (1)买巧克力豆  教师:买巧克力豆需要一角钱的硬币,哪个是1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2)买牛奶糖  教师:买牛奶糖需要5角钱的硬币,哪个是5角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3)买棒棒糖  教师:买棒棒糖需要1元钱的硬币,哪个是1元钱的硬币?  请小朋友找出来。  三、进行简单的数钱活动  1、教师:把1元钱的硬币加上一个5角钱的硬币就能买到1元5角钱的巧克力糖了。  那老师来考考你们:5角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那1元钱的硬币加上1角硬币一共多少钱呢?  2、我需要买点八宝粥吃吃!  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将饮料图片剪下来,贴在白纸上,用替代硬币的圆点进行粘贴。  教师:这八宝粥需要1元2角钱。  提问:我要付哪些硬币呢?  老师这里,这个最大是1元硬币,这个黄色的是5角的硬币,这个白色的是1角硬币。  首先需要把1元硬币粘上,再把两枚1角硬币粘贴在八宝粥的下面。)  除了老师这种办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进行粘贴。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让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购物粘贴活动。  四、进行简单的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活动延伸  进行剪贴游戏,继续活动课的内容。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小螃蟹吐泡泡。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  2、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的红、黄、蓝三色的花朵  活动过程:  一、我们都是花仙子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花儿有哪些颜色?说说你是什么花仙子。  观察花朵排列的颜色规律  二、游戏:花仙子找椅子  1、两种颜色排序:AB  请两名幼儿手持红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2、三种颜色排序:ABC  请三名幼儿手持红黄蓝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3、两种颜色排序:ABB  请四名幼儿手持红黄黄颜色的花朵站好,其他幼儿依次按规律排队。  游戏时,帮助幼儿掌握排序规律。鼓励幼儿自己纠错检查。  三、少了哪朵花  请若干幼儿按一定规律站好,请幼儿观察其中缺少哪朵花巩固对排序规律的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  3、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排列。  4、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教师及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操作课件,复习按颜色排序。  指导语:我收到了图形王国发来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图,引导幼儿探索形状排序的规律。  指导语:在图片中除了有红、蓝颜色之外,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三角形、圆形等)  3、玩“我说你做”的游戏,启发幼儿自己操作。  指导语:刚才的问题,小朋友都答对,我们再接着玩游戏吧!请你们根据我给的图形排队,并说说你是怎样排的?  4、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指导语:  今天你们通过游戏,学会了按物体的形状有规律地给图形朋友排对,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种本领,我们要谢谢图形朋友们,跟图形朋友再见!  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  【活动目标】  1、学习2、3、4的分解组成。  2、通过观察,寻找发现数的组成规律。  3、继续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若干,蓝绿色的篮子图片各一张,4以内数字卡片若干,分合符号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和要求  集体,小组,个人练习  二、学习4的'分解组成  1、认识西瓜,出示西瓜图片  这是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分西瓜出示蓝绿色的篮子图片  请把西瓜分给蓝绿色的篮子,可以怎么分?(个别幼儿操作)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  3、记一记  谁有好办法把分西瓜的事记录下来?  请幼儿用数字和分合符号记录在黑板上。  4、念一念  幼儿认读分合式,先说分后说合。  三、出示操作纸,师幼共同了解操作要求  给弟弟妹妹分蔬菜,注意不遗漏,不重复。  四、根据幼儿完成情况讲评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2  教案目的:  1、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点:  认识和书写数字“0”,初步理解“0”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难点: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案准备:  头饰各一个,一个盘子(内有3个寿桃),情景表演。  教案流程:  一、进行情景表演,初步理解数字“0”的含义。  1、出示铅笔: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朱老师又拿给XX一支,还剩几支铅笔?用数字几表示?老师又拿给XX一个,有没有铅笔了?用什么表示?(启发幼儿思考“没有了”可以用什么来表示。)  2、出示数字“0”,告知幼儿“0”也是一个数字,“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景需要用数字“0”来表示。(演示出生活中各种可以用数字“0”表示的情景,让幼儿判断,然后让幼儿自己举出实例,如,黑板上的粉笔字都擦干净了,饼干盒里的饼干吃完了,玩具箱里的玩具全被拿走了……)  二、认识数字“0”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1、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说一说“0”像什么?  2、游戏:“我会变0”,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方式编出数字“0”的造型。(绘画方式:画出一个“0”;身体动作的方式:用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小0的造型,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围成一个大0的造型;材料摆放的方式:用毛线圈出一个0的造型;剪切的方式:用一张纸剪出数字0的造型。)  三、 认识数字“0”的其他含义,感知数字“0”在生活中的用处。  1、发散幼儿思维,启发幼儿说说“0”的其他含义: 盘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呢?它用来表示什么?(摇控器、电话键、微波炉的刻度等。)  四、进一步拓展幼儿对数字“0”的认识。  1、在黑板上出示算式:1-1=()、2-2=()、3-3=()、4-4=()。请幼儿算出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说出理由。  2、小结:任何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都为“0”。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出九方格图案。  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多种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3、能在记录单上记录并拼出多种组合方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三)九方格图案1张,各种颜色,不同组合形式的方块拼图板若干,图板上有不同的数字。  2、幼儿用书第13、15页的操作材料。与幼儿人数相等的九方格图案若干,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比较各种方块拼图板。  1、教师出示各种方块拼图板,引导幼儿观察每块拼图板上的正方形是否相同?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2、教师出示九方格图底板。  3、请个别幼儿运用图形重叠的方法,证明就放个图上的每个正方形与拼图板上的每个正方形大小相同。  4、引导幼儿讨论:你能用这些方块拼图板拼出九方格图案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1、与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拼法。  请一名幼儿运用方块拼图板,在大家面前尝试拼出九方格图案。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3、请全体幼儿在小组操作活动中尝试不同组合,寻求多种答案。  三、尝试运用自己的方法记录每种拼法。  1、教师出示记录单,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记录自己用那几块图板拼成九方格图案的。  2、请幼儿操作后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想出的每种拼法。  四、交流、分享各自的拼图方法。  1、展示个别幼儿的拼图及记录单,集体进行验证。  2、请幼儿将自己的所有拼法和相应的记录单展示在桌子上,引导同伴间相互欣赏学习。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  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  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mp3/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教学反思: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大胆尝试通过用不同的方式来统计食品的种类和数量。  2.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  3.体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田田幼儿园一周的食谱。  2.记录纸、记录板、计数条、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田田幼儿园一周食谱,幼儿初次合作,分享统计结果。  (1)交代任务,分组记录。  (2)师:今天,请你们来统计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幼儿分组统计食品并记录,教师指导。  (3)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4)师: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介绍,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你们是用什么办法记下来的?  小结:你们用了数字、画图、表格的办法进行了统计,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2.尝试用计数条进行二次统计,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2)师:请你们用记录板和计数条再来做一次统计,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种食品最多?哪种食品最少?  (3)指导幼儿使用计数条再次统计。  (4)分享新的统计经验。  (5)师: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用计数条统计,能够很快地知道食谱上有几种食品,哪种最多,哪种最少,还会知道最高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计数条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导幼儿根据统计结果确定进货食品。  师:一起看看,我们需要进哪种食品?  小结:你们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让我知道了食谱上有哪些食品,每种食品有多少,还能很快知道哪种食品最多,哪种最少。  4.观看课件,激发兴趣,拓展生活经验。  师:在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更复杂的问题,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时候会用到统计。(观看幼儿身高、全年平均气温、奥运会奖牌统计图表等)再次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统计的兴趣。  活动拓展  帮助教师统计班级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回家统计生活用品等。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6  《比大小》活动设计  活动内容:  爱儿坊幼儿园学前班数学教材第18页《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认读50以内的数,感知数的大小,理解数的顺序。在活动的过程中感知学习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卡片、奖励小星星、红旗一面、  2.《春天在哪里》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春游坐火车——认知50以内数。  1.:数数游戏  师:小朋友,天气暖和了,春天来了,老师要带大家去春游,好吗?我们开着我们的小火车去吧!老师找个火车头来数一数今天有多少老师和小朋友要坐我们的火车,一起来吧……  (拍手唱歌曲《开火车》,传红旗,呜……声唱出停,红旗在谁手中谁来点数,其他小朋友小声跟数。学生跟着拍手唱。)  师:如果每节车厢坐10个人,需要几节车厢?如果5个人呢?(教师引导幼儿10个10个数,5个5个数,分别说出需要的车厢数。)  (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  2.认读数字宝宝。  教师任意出示数字卡请幼儿认读,谁读对就把卡片给谁,每人一张。  3.数字宝宝坐火车。  幼儿先听清老师的要求,边唱歌边走坐到指定车厢。  6节车厢分别坐含有2、3、5、1、4、的数字。  师:把你们每节车厢的数字宝宝放上来看看自己表现怎么样?看看每节车厢坐了几个人?  (幼儿说出每组的人数,说说单双数)  (奖励秩序好、表现好的幼儿)  二、开火车春游——比较数字宝宝的的大小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就要开了,请数字宝宝们扶好坐好我们去田野里找找春天的消息吧!  (师生共唱歌曲《小火车》边做动作,请表现好的的数字宝宝先下车找找春天的秘密吧!请四人下车)  1.比较第一组数的大小  师: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这四个数字宝宝都是谁呀?你知道他们谁最大谁最小吗?  (幼儿举手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奖励。)  2.比较第二组数的大小  (师生共唱歌曲请第二组数字宝宝下车。)  师:这四个数字宝宝又是谁呀?谁最大?谁最小?。  幼儿自主交流,派代表回答。  3.数字宝宝排排队。  师:我们春游的小火车要过桥了,我们要按顺序一组一组过桥,你能给每组的数字宝宝按顺序排排队吗?  (请还没有参与活动的幼儿下车四人或六人一组。)  (1)第一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队。  (2)第二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师: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  总结归纳:比大小,看数位,  两位要比一位大,  都是两位看高位,  高位相同看个位。  三、春游进行时——开火车游戏。(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1)幼儿以10人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队,玩开火车找春天游戏。  (2)幼儿和朋友交换数字卡片,按照不同要求排队进行游戏。(评价幼儿游戏活动,奖励表现突出的幼儿)  四、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比大小》活动设计说课材料  丁家中心幼儿园:田小燕  一、说教材  《比大小》是爱儿坊学前班数学下册主题三“数字的家”的一节活动课。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学习经验,制订出本次活动课的活动目标为:  1.引导幼儿认识50以内的数,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的过程使幼儿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感知学习方法。  3.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数字概念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活动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活动中结合周围环境和季节特点,以幼儿为主体,以春游为主线,以游戏为主导。根据幼儿认知过程的直观形象性,主要采取数、认、读、比结合法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以唱、玩、赞穿插 进行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进步的方法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中我为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满堂吼”的现象,注重幼儿秩序性的培养及探索能力的发展,设计了以下的过程:  1.设计一条活动主线  在本节活动课中我设计了春有这样一个符合季节环境特点的情境主线。以开火车这样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为主导,在“准备坐火车——开火车春游——春游进行时”三个环节中,第一环节引导幼儿丰富对50以内数的认识;第二环节通过有顺序、有目的的关注来引导幼儿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真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一个环节:幼儿体验学习快乐,教师发现存在问题。整个活动调动了幼儿身体、感官、思维的活动,使枯燥抽象的数字在游戏中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幼儿园保教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目的。  2.培养一种快乐习惯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尤其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户外活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同样的游戏也有玩腻的时候。通过开火车游戏的不同玩法,所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快乐感受和体验。我希望孩子们能培养出一种探索意识,获得一种探索的习惯。  3.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赞许的权利,每一位老师也有表扬赞许孩子的义务。在每个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对表演赞许的渴望不亚于花儿对阳光的渴望。每一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活动能力和身体各方面发展不尽相同,所以在工作及这节课中我都一直去留心发现每一个幼儿点滴的进步,并及时说出来。在活动中鼓励那些不积极,不善于表达的幼儿参与活动,我发现:“多给机会,多进步。”  五、活动延伸  回家比比家里人的年龄,你会发现什么  鼓励幼儿把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7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练习从不同方向进行序数点数的方法。  2、激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游戏的乐趣。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1、小动物若干,立体狼堡一座、小手贴  2、塑料泡沫垫拼贴的狼堡  活动过程:  1、接到电话,羊村里的羊儿们都被灰太狼他们抓到狼堡里去了,我们要怎么办?先来看看狼堡的地形,观察使几层楼,每层楼有几个房间。  2、在立体狼堡上分别找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强调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两种方法,在立体狼堡上左边和下面贴上一只点数的小手)。  3、认识地上的狼堡图,回忆灰太狼、红太狼、小白狼住在几层楼的第几个房间,贴上相应的图片,别进了狼儿的房间。  4、带上自己喜欢的动物胸饰,按照指令找相应的房间。  5、教师在相应的房间放上羊儿,请小动物听指令营救羊儿。  6、在欢快的气氛中将羊儿送回羊村。  教学反思  1、幼儿在本节课中非常积极。  2、幼儿通过这节课深刻的认识到了5以内的序数,由于教具比较新颖,游戏比较多,幼儿在本节课中玩得非常开心。  3、本节课的设计简洁明了,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轻松学到了知识。  4、在认识5以内的序数的同时,幼儿还能正确的认识到了动物们爱吃的东西。  5、在跳田游戏中,幼儿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跳跃能力。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8  活动目标: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三角形人手12个,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各六个。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指认几何图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乐的三角形,我最喜欢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了。看看我的哪些图形朋友来了。"指认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请幼儿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三角形碰碰乐。  播放三角形声音,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儿回答 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视频)3、归纳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三、引导幼儿进行拼搭活动。  1、介绍操作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师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观察幼儿拼搭情况。  3、提问: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  4、归纳小结。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请用4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  6、4个三角形"碰出"了一个长方形,现在请你任意移动一个三角形,把它变成另一个图形。看看你能变出几个图形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你的12个三角形要回家了,这里只有一个底座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要把12个三角形不多不少、正正好好送回去,拿一个底座是它们的家?  2、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见你的名字贴贴到相应的图形中。然后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3、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的底座去操作。  4、提问:你们刚才送了之后,哪个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个三角形的家呢?请你说说理由。  5、归纳小结: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几个没有放进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刚好。  6、刚才选择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儿重新找一个长方形底座再次将12个三角形都送回家。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9  一、设计意图  本节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理解、抽象的数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活动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想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整数的相邻数。  2、在游戏活动中感知了解10以内数字的相邻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感知数的相对性。  3、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互动中学习数学。  三、活动重点  了解数的简单关系,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  四、活动难点  用语言清楚完整地表述出相邻数的含义。  五、活动准备  1、1—10的数字卡片每人一套。  2、动物房子图片一套。  3、三种颜色的瓶盖各10个。  4、彩票箱1个。  六、活动过程  1、导入  ⑴师:有一座房子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里面都住着谁?  ⑵教师出示有小动物的房子图片(房子里有狗、猫、兔子、猴子、狐狸),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小动物的左右邻居是谁?  ⑶小朋友都知道了小动物的邻居是谁了,那请你们看看你们现在坐在这里的左右邻居是谁?  幼:……  师:我们小朋友都有邻居,数字宝宝它也有邻居,它们的邻居叫相邻数,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邻居吧!  2、请幼儿为数字排序,知道相邻的关系(多1和少1)⑴分别取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各三个,每种颜色排成一排,讨论如何才能做到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  ⑵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比2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2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引导幼儿按要求排列。  ⑶引导幼儿归纳:2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2少1的数1,排在2的前面,一个是比2多1的数3,排在2的后面。所以,一个数的相邻数就是比这个数多一和少一的两个数。  ⑷组织幼儿讨论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⑸老师拿出10以内任意三个相邻的数字卡片,请幼儿为三个数字排队,引导幼儿按顺序排。  3、游戏  ⑴找朋友  幼儿身上别好110的数字卡片并按1—10的顺序排好队后,老师带着幼儿说儿歌:  宝宝宝宝转一圈,宝宝宝宝瞧一瞧,  左瞧瞧,右瞧瞧,瞧见的朋友真不少,  你的朋友是几和几?请你快来告诉我。  幼儿大声告诉彼此,自己的朋友是几和几?幼儿可以交换数字卡片,反复玩几次,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的排列关系。  ⑵摸彩票  让幼儿在一个装有1—9的数字卡片的箱子里摸,摸出一个数字,并说出它的相邻数,正确的即可获奖。(奖励一个笑脸娃娃)  ⑶大家一起玩  发给每位幼儿1到10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老师拿出任意一个数字,请小朋友把它的相邻数找出来,看一看哪个小朋友反应最快。  4、老师指导幼儿完成课本P14—P15的练习。  七、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八、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整个活动过程课堂气氛好,幼儿学习兴趣浓。通过观察幼儿操作实物及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但在一些细小的环节上,还有一些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的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幼儿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在活动中,我观察到两名反应慢的幼儿没能跟上,此时我发现了本次教学的缺失点:在教学重点环节时语速应放慢,要让每位幼儿听清楚,给幼儿留足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延伸中,我走进两名反应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0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魔力,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2、了解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穿珠、雪花片、炮弹积木若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你知道一分钟是多久吗?那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感受一下一分钟是多久吧?  2、好,一分钟到了,原来秒针从这里开始,走一圈又回到这里,就是一分钟。  二、体验一分钟很短,但是可以做很多事情。  1、师:那么一分钟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呢?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时间,去后面的桌上选择一样你喜欢的玩具玩。教师观察。  2、好,一分钟到了,请你拿着你的玩具回座位。提问:一分钟里你玩到了吗?你玩了什么?(幼儿交流)  3、根据幼儿的交流提问:为什么在相同的时间里,有的人玩的很好,插了许多雪花片,穿了许多珠珠,有的人只玩了一点点,还有的人却没玩到呢?  4、小结幼儿回答:原来有些小朋友他一开始就想好了,而且认真的玩,就玩的好玩的多。  5、好,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机会,你刚才玩的是什么,请你再去玩一玩。  6、请幼儿交流:你跟第一次比玩的怎么样?怎么会这样子的呢?  7、小结:其实,短短的一分钟里,只要你想好了,认真的去做了,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三、了解时间的重要性,知道珍惜时间。  1、师:你知道吗?还有许多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很多很多了不起的事。出示刘翔跨栏图片,问:他是谁?他在干什么?  师介绍:这是一位世界冠军,叫刘翔,他参加跑步比赛,在短短的几秒钟里,刘翔只比人家快了一点点,终于夺得了金牌,为祖国争了光,真了不起,一起鼓掌表扬。  2、还有哪些人在短短的时间里做了了不起的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在做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吧!  图一:消防队员在救火;  图二:医生在抢救病人;  图三:营救困在屋顶上的老人。  3、总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大家都要珍惜每一分钟时间,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  四、结束部分。  接下来老师给你宝贵的一分钟,请你跟着音乐一起唱唱跳跳吧。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1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不断的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提高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幼儿熟悉的水果﹑文具﹑衣物﹑植物及糖果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幼儿在合作讨论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发现、归纳,比较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关系,学会如何分类。  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发现﹑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教具:  1﹑小白兔玩偶一个,狗的头饰一个,纸箱制作的车子及房子各一个。  2﹑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3﹑苹果﹑芒果﹑梨子图片若干,花﹑草﹑树图片若干,糖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小兔搬新房》  小白兔新建了一座漂亮房子,她要搬到新房子去住,小狗叔叔用  汽车帮小兔把东西全部拉到新房子去。  请出带有狗的头饰的幼儿拉着用纸箱自制的车从教室外面走进来。(车上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桔子实物,玩具车﹑玩偶实物,铅笔盒﹑书﹑笔记本实物,衣服﹑裤子﹑鞋子实物。)  2﹑帮小白兔整理物品  将车里所有物品放在桌子上,老师手拿着小白兔玩偶说:”这么多东西我应该怎么整理啊?”然后问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小白兔好吗?”  (1)、让幼儿认识各种实物,并讨论怎么分,然后请部分幼儿帮忙分物品,将物品放到纸箱制作的房子里,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文具,玩具,水果,衣物来分。  3﹑分小组动手操作分类。  (1)、出示水果﹑植物﹑糖果图片让幼儿认识,然后将图片按小组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先小组讨论怎样分,然后每小组请出一个代表来说说他们的分类方法。  (2)、老师讲解分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图片按水果、植物、糖果来分类。  (3)、老师总结各小组分类的情况。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22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5个物品,感知其含义  2、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  能从多个物品中按物取数或按数取物。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今天是小熊5周岁的生日,他邀请小伙伴们到家里做客,小朋友们看看,都谁来了?(小猫、小狗、小兔、小猴、小鸟)我们一起数一数来了几个小伙伴?  二、情境、练习  1、小熊带着小伙伴们来到餐桌前做好,可是呢,小熊不知道怎么给小伙伴分餐盘,他想请咱班的小朋友帮忙,要想每个小动物都有餐盘应该怎么分呢?一共要有几个盘子呢?  2、餐盘分好了,那么小动物们爱吃什么,你们知道吗?{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小鸟吃虫子、小猴吃桃子、小兔吃萝卜}现在,我请小朋友帮助小熊给每个小动物分食物。小猫一顿分吃2条鱼,小狗一顿吃3个骨头,小鸟吃4条小虫,小猴吃5个桃子,小兔吃1个胡萝卜。  3、小动物们吃的饱饱的。他们现在也有礼物送给小熊,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都送了什么礼物?都有几个?  4、我们帮小熊记录一下,小动物们分别送给小熊几个礼物?用画圆圈的形式记录下来。  三、操作  过生日好友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什么呢?对了,是点蜡烛吃蛋糕,那我们为小熊点生日蜡烛吧!(事先准备好橡皮泥,和蜡烛) 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点了几根蜡烛?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放生日歌,和小朋友们一起随着歌曲跳舞,为小熊庆祝生日!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中班的课程,我是应用的白板进行教学,非常吸引幼儿,幼儿课上表现的很活跃,更能着我的思路走,学习兴趣浓,活动目标基本完成。不足的地方是,在幼儿动手操作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过长,部分幼儿动手能力差,需要教师的帮忙。记录卡的部分,也同样有部分幼儿操作不好,不会记录。【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相关文章: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6幼儿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6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5篇11-26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5篇)11-26幼儿幼小衔接数学教案(精选27篇)11-26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1-25幼儿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精选13篇)11-30幼儿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6篇11-30幼儿大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6篇)11-30幼小衔接大班数学教案11-30}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通用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这几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已日趋严重,这种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地伤害我们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那么如何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转变家长观念,充分让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做好家长的工作,那么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早上,放学后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家长“洗脑”。其次,要利用每学期开展的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思想教育。然后,通过定期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引导他们充分地认识小学化教育对孩子的危害。  二、加强教师业务管理与培训,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现在很多幼儿园的老师,大多数是从小学教师转入的。他们还没有从小学那种教学模式当中转变过来,对幼儿过早的写字、算术等方面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幼儿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对幼儿的身体发育不利。(手指变形了,腰也驼背了。)也直接影响以后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只有加强教师的业务管理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公行为。  无论是一些公办还是民办的幼儿园,为了抢生源,于是迎合家长的需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大搞小学化教育。在幼儿园开设汉语拼音课、写字课等,每天还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甚至放假前对幼儿进行试卷考试。连制定的教师奖惩制度与其有关,如教会孩子会算术多少、识字多少就奖励相应数额的奖金。长此以往,对幼儿的身心是非常不利的,严重地影响孩子智力的发展,也将错过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为此,应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成为许多幼儿园的“毒瘤”。那我们所有的幼儿教师要共同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这颗毒瘤摘除掉。让幼儿园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乐园。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进入大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什么是“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就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幼小衔接工作就是帮助幼儿形成一种适应小学生活规律的行为模式。而这项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的不仅仅是说教、检查,最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其细化,具体的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点滴积累、培养、逐步的形成、完成的。  1、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习惯,但幼儿园里教师不间断的提醒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许多孩子如果没有教师提醒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该喝水还是入厕的,所以从本学期开始,我们的工作重点就不仅包括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指导行为中细节的转变来促进培养孩子自理、自立的意识。如:  (1)从最初的每次活动后都要求孩子们去小便、喝水改变为每次活动前询问刚才是不是都去喝水和小便了,同时由生活班的老师负责监督饮水量、幼儿记录喝水次数等来使孩子养成在活动间歇时间里首先做这些事情的习惯。  (2)在天气预报的环节中,加入与昨天气温相比较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受温度的升高与下降,讨论应该增还是减衣服。同时,在户外活动前,孩子们穿脱外衣的环节中逐步减少教师的帮助成分,教会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如学习自己拉衣服拉链;对着镜子系围巾、戴帽子;当羽绒服太长、太厚系不好拉链的时候,两个人一组互相帮助等,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解决一些经常会遇到的小问题。  (3)提供自我服务工具,培养保持着装整理的习惯。在生活区提供镜子、梳子、发夹等,男孩子和短头发的女孩子午睡后自己梳头、进餐后看自己的脸是否清洁、外出前戴帽子围巾等。而对于冬季里幼儿露肚皮的现象,我们由原来的多次提醒和帮忙改为要求幼儿随时掖好衣裤,并请小朋友互相检查督促,使孩子懂得注意自己的仪表和着装,既是尊重别人,也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益。  2、调节说话方式提高幼儿的听觉理解能力。  进入小学后,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还包括由于听不懂老师提出的要求,造成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差。分析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小学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讲话方式不同;二是孩子不会倾听,不能够抓住老师说话的重点。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调节讲话方式是关键。  (1)讲话突出重点,忌罗嗦。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幼儿园的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时,都比较有耐心,会很细致的说明要求,有的时候还会形象化、具体化的加以说明,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大班教师来说,要控制自己的就是要避免罗嗦,不要怕孩子听不明白而反复强调要求,如: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就会提出好多相关的要求,像玩具收好,手放好,别讲话,眼睛看老师等,其实一句“请小朋友坐好”就可以表达所有的要求了。久之,形成了孩子们听话时只听老师不让做什么而不明白老师到底让做什么,行为的自觉性必然会降低。所以说:教师提出要求前一定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然后用最直接简洁的语言提出要求,使孩子能明白老师让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就可以了。也许一开始的时候幼儿会出现一些抓不住重点,无所适从的现象,但是,教师说话方式的改变一定会促进幼儿倾听方式的改变,所以改变中的不适应和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就包括把这个适应过程提前到幼儿园而不是推到幼儿升入小学以后。  (2)要求只讲一遍,忌反复提醒。  留意到自己的说话方式,我又发现了一个工作中常会出现的问题,就是虽然在活动前强调了要求只说一遍,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却由于担心孩子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不断的提醒孩子们注意这样、注意那样,结果孩子们会产生依赖性:我听不清要求没关系,反正老师一会儿还会说的。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复提醒,使幼儿懂得老师提出要求的时候不认真听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容易弥补的,从而督促幼儿形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教师要及时采取与要求相对应的措施,忌虎头蛇尾。  也许是由于幼儿园里工作的琐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很喜欢随口就提出一些要求来,也容易出现执行起来虎头蛇尾的现象,这就造成部分孩子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不以为然,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就尽量少说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而对必要的要求提出后则一定坚持严格的执行,并针对幼儿的表现及时总结,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一个要求就有一个结果,让孩子知道老师提出的每一个要求都是非常重要并应该自觉、认真地去完成它。  3、 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大班强调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这项工作只局限于大班阶段,其实,整个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在为幼儿进入小学乃至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指导重点也应该更多的倾向于帮助幼儿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的引导也是循序渐进的,每当一个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觉的行为习惯后,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一切好的习惯都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从中班时期开始就有的值日生工作,原来是由教师每天插卡,在值日板上显示出来并由教师每天提醒,后来变成值日生插卡家长督促提醒,现在是不需要提示,每个幼儿都记得自己哪天值日,该做些什么工作;而值日生的天气预报也由原来的有人记就可以,到约定谁记录再到现在全体值日生参与预报;幼儿记录天气预报的方式也由最初的绘画记录到符号记录或是文字记录再到现在一些幼儿不用记录而直接凭记忆预报,关注天气变化已成为幼儿生活当中的一部分。看起来每天都在重复的值日生工作,却在这循环的重复之中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孩子们行为的动力由最初的教师推动逐渐进入到了幼儿自觉在集体中承担一定义务和责任的阶段。要促进这一转变,教师必须善于从幼儿的现状中发现问题,找到帮助孩子实现行为自律的突破点。  以做智力训练为例:我们发现做题时有的孩子很认真,但是不得法,做起来很吃力,还有的孩子很聪明,但是不认真,常常由于马虎出现问题。这里就包含了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契机。于是,我们从最小的环节抓起:拿到智力训练题第一件事――在第一页的上方写名字;接下来观察每一道题,根据提示中的符号猜测题意;然后听教师讲解每题的要求,操作,最后自己检查一遍,交上来。这是一个流程,在经历了由教师提示到慢慢自觉完成的过程里,大部分的孩子都形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但习惯不等于定式,实现自律还必须学会解决一些问题,如:我们发现在做题的过程中有的孩子遇到难题后会停滞不前,就教他们在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放下,做后面会的题目,最后想这个问题,以免耽误答题;有的孩子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后为了改正错误把卷面画的乱七八糟很沮丧,我们就告诉孩子尽量想好再做,一旦发现错误后可在上面打个叉,在旁边写上新的答案等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对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 注重个体差异的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训练培养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着眼于幼儿一生的发展,但在具体工作上则一定要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中。学前教育准备工作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这些具体细节的训练、培养和引导,来帮助孩子们积累起更多的生活、学习经验,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心去迎接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孩子进入大班以后,幼小衔接一直是老师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孩子很快将结束幼儿园大班的学习,进入小学教育,我的心情既欣喜又焦急。欣喜的是孩子长大了,马上是一名小学生了,可以学到更多知识;焦急的是作为家长我没有头绪,怎么才能使孩子在进入小学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呢?虽然在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向孩子传授很多知识,但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接受课程,这与幼儿园学习的要求与形式都不同。  为了帮助家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充分的入学准备,20xx年6月9日机关幼儿园和井冈山小学联合举办了题为“我要上小学了”的专题讲座,为家长们释疑解惑。抱着满心的期待,我参加了这次幼小衔接的讲座。  讲座在四楼的多动能教室举行, 首先通过一个专题片,介绍了井冈山小学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和理念,展示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接着从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区别。分析了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新生入小学出现的一些问题,着重介绍了如何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中间穿插了井冈山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的才艺表演,看着他们稚嫩认真的演出,可以感受到他们在学校里的成长。  另外还有一个简短的数学公开课,老师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全场的孩子都跟着互动起来,气氛高涨,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最值得期待的是井冈山小学的参观了,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在老师的指引下有序的参观了井冈山小学的校园和一年级的教室,好奇的站在门口张望着,看着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认真的上课,平时叽叽喳喳的宝贝此刻也变得乖巧懂事了,上小学的期待让他们对这个新奇的校园环境充满了无比的憧憬。虽然仍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老师还是给孩子们留下了第一张入学前的合影,一张张小脸上都绽放出花一样的笑容。  四年的幼儿园生活,小君妍在老师的关心下慢慢的成长,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自如,从最开始的腼腆害羞到现在的才艺小明星,一点一滴都离不开每一个老师的照顾和教育。马上九月份就要迈入小学的校园了,虽然很期待,但是也有着对幼儿园的眷恋与不舍。  非常感谢此次幼儿园和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重要的讲座,让我们家长有了思想准备,能提前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的一些准备工作,让我们的孩子能顺利地进入小学的教育。对于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还要重要,良好习惯地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很生活都大有好处。幼儿园就是一个良好习惯的.起点,一个集体生活的最初体验,谢谢大一班的各位老师,让我的孩子在成长之初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了最美好的启蒙和憧憬,也给她步入小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无论何时,幼儿园永远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大班幼儿即将“毕业”,升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能否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完成阶段性转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尤为关键。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过渡性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二是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大班成立了"幼小衔接"小组,并积极开展研讨会,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幼小联手,实现幼儿向小学生顺利过渡。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我园建立了合理的幼小衔接制度  我园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园共育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加强幼儿园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家长提供各种有价值的资料。  2、时间上与小学作息时间互相靠拢  按规定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注重动静交替,注重幼儿活动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静多动少,并且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这时孩子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可能会破灭,心里开始失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幼儿园适当延长了集体活动时间,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四十分钟左右,课后并安排孩子1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逐步使幼儿在心理、时间概念上做好准备。  3、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大班教师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加强幼儿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力的培养、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  其次在大班后期还可以对幼儿进行专门的语言、数字训练和指导,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像等。  4、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为了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孩子升入大班后,教师制订了“今天我值日”计划,给每位孩子安排了值日。现在,大班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教师采用“小红花”的激励形式,鼓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也很重视,鼓励孩子认真仔细地完成,最后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现在,大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增进交流,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使幼儿愿意上学,喜欢上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现在在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回顾女儿从幼儿园大班到升入小学以来的经历,对于女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以及自己在那段时间里切身体验,感慨颇多。  一、关注学习习惯远比关注知识习得更重要  女儿入小学以来,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都比较好,对小学的生活表现的比较适从,不烦躁,每天回来都会叽叽喳喳的告诉我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做小学生的那份光荣感。之所以她会这么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这要得益于她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幼儿园里开展的一系列“我要上小学啦”活动。当时幼儿园组织多次到周边的小学校园去体验生活,看看小学的校园、教室,坐进小学的课堂和小学生共同感受学习的氛围,还和小学生一起开展“课间十分钟”的游戏活动,由此极大地激发了女儿和小伙伴想进入小学生活的积极愿望。  此外,我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积极的引导她。有一次,她对我说:“妈妈,今天妞妞说小学老师很凶的,犯错误就会惩罚你。”看到她忧心忡忡的样子,我认真地回答她:“不会的,你看小冯阿姨,她就是小学老师,她一点也不凶啊,她还懂得很多的知识,你有很多不懂的问题都是在她那里找到答案哦。”听到这里,她舒心的笑了:“是的呢,我明天就去跟妞妞说,小学老师不凶的!”因此,进入小学以后,女儿一直都保持了良好的情绪,非常崇拜老师,她的理想就是做一名老师,有时是想做一名语文老师、有时是舞蹈老师,有时又想做一名数学老师……  但是,女儿的小学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刚升入大班的时候,我和其他家长一样有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同时也基于跟一些已经上小学的家长的交流所得来的讯息:“我家小孩上小学后,拼音跟不上,字写不好,加法算不对,都怪我没让小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小学里的汉语拼音会过的非常的快,幼小衔接班一定要上,否则跟不上的”……我四处打听哪里的幼小衔接机构比较的好,着急于给女儿在认读拼音、练习写字、学习算术等认知上进行准备。于是整个大班的那段时间里,我和女儿的周末都是奔波在学前班的途中,回家之后对于她没有掌握好的还得再给她巩固和加强。在我和女儿的百般“努力”之下,她基本掌握了拼音的认读与书写、20以内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些汉字的书写。牺牲了孩子可以自由奔跑在大自然的那些快乐时光,但我们却有了更多的收获,于是我似乎对她入小学后能否更快的适应学习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信心。  很快的女儿升入小学一年级了,在最初的那几周里,女儿表现得自信满满,回来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课堂上的反馈都非常的好,每次看到班级家长群里有家长因没有没给孩子上过幼小衔接班,孩子掌握较慢、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练习而着急时,我总为自己最初的决定沾沾自喜。可两周之后,我渐渐发现,她的作业正确率开始下降,错误百出。于是我赶紧跟老师沟通,了解她的在校学习状态,想知道出现这种情况背后存在的问题所在。在老师那里我得到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消息:她在刚开始时每次上课都能很快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可能是之前学过,举手的次数也比较多,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也特别的高兴,学习的劲头还是挺足的。最近一段时间发现也正因为她之前学过,感觉都会了,受到老师表扬的那种成功感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更多的是认为自己已经会了,上课的专注性不够,于是课堂效率也就不高了。此时的我才突然感觉,自己最初的那个决定并非是明智的。自己曾经不断提醒自己班级家长的那段出现在我的脑海:关注学习习惯远比关注知识习得更重要。知识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在将来的路上不断的去获取。  二、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认识  在我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认识到当前的必要的措施就是必须尽快的帮助她调整自己,于是我和女儿进行了交流,围绕她近期自身出现的学习问题,把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坏处,以及专心听讲的好处进行了讨论,女儿逐渐知道了上课专注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和老师保持了紧密的联系,通过家校的共同引导,女儿身上出现的问题苗头得以及时纠正。所以,对“幼小衔接”教育,我想作为家长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幼小衔接”并不完全等于学学拼音、认认字、算算数,更重要的是在“幼小衔接”阶段,不仅要对孩子在情感上、习惯上、思想上给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自身更要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认识:  1、家长要认识到“幼小衔接”是实现幼儿园与小学两个阶段平稳过渡的必要性辅助教育。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大多是以活动、游戏的方式进行,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种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如果幼小衔接这个环节做好了,孩子就会很快适应小学生活,无论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自理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孩子也更容易培养自信和喜欢小学生活。  2、家长要认识到“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里,孩子们过的是一种被照顾的集体生活,吃饭、午睡、游戏等,都需要老师看护。但进入小学后,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需要孩子们本身要具备更强的自理能力。在幼小衔接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更要告诉他们,到小学后需要这种能力。比如一些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报了幼小衔接班,虽然老师提出不需要家长送到教室,在楼下等着就行。而一些家长却就是担心,非常固执要送进教室,其实这在孩子的幼小衔接教育中,无形中是起到了一个反面的教育。  3、家长要认识到“幼小衔接”不能只依赖专业培训机构。幼小衔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幼小衔接的教育也是来自于多方面的,由于家长们对幼小衔接理解的偏差,往往热衷于寻找一些有名的幼小衔接教育机构,而忽略了自身和家庭在幼小衔接中所应该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这样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家长们每到周末,就乐此不疲的把孩子送到教育培训机构,有的甚至要参加好几个幼小衔接。而当孩子回到家里后,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做,整天溺爱有加,吃饭要人来喂,睡觉睡到中午,上厕所要全程跟踪,完全把幼小衔接置于脑后,因为在家长们的眼中,幼小衔接就是学拼音、学写字、学加减,上学后能超人一头。但我们不应该忽视,即使在上小学前不学这些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小学学习后,大家都会重新回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而恰恰孩子所需要的一种综合适应能力,却总是被别人落在后面。所以,幼小衔接不是哪个培训机构,哪一所幼儿园就能独立完成的,真正的有成效的幼小衔接,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幼小衔接不光是认字上的衔接,更应该是从一个生活环境转变到另一个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衔接。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孩子们即将要结束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的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鹤小学联合举办的幼小衔接家长会,此次家长会犹如一场及时雨,解答了我们内心无数的困惑,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平稳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  此次家长会主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来自于卜园长的分享: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由博才白鹤小学谢校长的分享:关于幼小衔接,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简而言之,为了能让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阶段,迅速适应小学生活。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一、幼儿园方面:  (1)逐步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进入大大班以来,幼儿园老师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样,孩子步入小学后,不会感觉学习负担较重,会让孩子们从思想上提前接受作业的准备;  (2)为了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大班集体活动时间稍微有所延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孩子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孩子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家长方面:  (1)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开始上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必要过度紧张。作为家长,应该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习惯,要创造环境让孩子认识到,上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2)以身作则,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别人以任何东西”;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起到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识准备,在步入小学阶段之前,孩子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会写自己的名字;开发语言潜力;具备初步的数理逻辑能力。谢校长特别强调家长不必在儿童入学前就让他们学习大量的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比如可以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输学校的种种事情,如“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学校里有好多老师和好多书,他们将教你好多有用的东西”  (2)习惯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小学与幼儿园在环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阶段,老师会时刻关注宝贝们的吃饭、睡觉等生活方面,相反在小学阶段,更多的是依靠孩子们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为了使孩子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我们应该提前多多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在培养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家长应注意及时配合幼儿园在家里进行培养和加强。  总而言之,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需要家长、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共同努力。通过今天的幼小衔接会议,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了更新的认识,让迷茫的家长会找到了更加清晰明了的方向,陪伴孩子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一段特殊的时期。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  女儿今年6周岁了,准备9月份入小学,“是否应该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课程?”这两种想法一直让我犹豫不决左右矛盾,如果提前学习了小学课程我怕孩子在正式进入小学后,因为老师讲的知识都会了,不认真听课,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如果不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又但心孩子上学小后跟不上班级课程的进度,从而影响到孩子对学习信心。《“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中提到的现状无论是角度还是观点,正是我们做为家长重点关心的问题。下面谈谈我通过阅读《幼小衔接》所得到的启示及心得。  通过阅读了心理学家格塞尔著名的双胞胎爬楼梯实验结论同时也参考了“三年级效应”我个人认为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让孩子提早学习过多的小学课程相比要重要的多,另外有好奇心的孩子会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知识。  “孩子对成绩、分数是没什么概念的,也不知道分数意味着什么”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其实真正在意分数的是我们长家,我们对成绩和分数认识,决定了孩子对成绩和分数的认识和看法。孩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因为粗心大意。也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等原因,因此我们家长首先要保持淡定,然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最后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幼小衔接”特别策划》为我做好孩子进入小学的准备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同时我也在根据《“幼小衔接”特别策划》指导,查找自己身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有方法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做为家长让我们以平常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吧。  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  上周五的“幼小衔接”讲座顺利地结束了,活动的顺利结束不仅给我带来轻松,也带来许多感想,有感于“幼小衔接”讲座。  讲座很精彩,家长们听得很专心,很多家长还认真地做着笔记,我不禁佩服主讲者的口才魅力,能吸引这么多的家长专心致志地听讲。家长们的专心,我想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的因素,那应该是讲述的内容很实际,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家长在实际的“幼小衔接”工作中能用得到的。所以家长们喜欢听,还认真听。  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为什么在上课时,会有很多孩子游离于老师的视线,我想除了孩子本身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以外,我想关键因素在教师自身。教师缺乏教学魅力,教学内容没有意义或孩子不感兴趣等原因,这都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听了讲座,还让我想到,这样的讲座对家长固有的比较陈旧的教育观念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也就是说,在听了这样的讲座后,能有效地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这也是举行“幼小衔接”讲座的作用。  我对讲座中的许多观点持相同意见,这或许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教育理念吧。比如对于家长对孩子的拼音教学问题等等,主讲者都做了精彩的讲解,我也深有同感。  1、关于拼音这个热点问题。  很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跟不上,纷纷提前学习,甚至要求幼儿园就开始教学。其实,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从小学老师的角度来说,他的教学进度一般会在学校整体安排的前提下,根据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情况来适当调整。如果每个孩子都是从零开始,那么教学也就会从零开始,完整安排,但是如果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学会的情况下,老师很可能也会加快进度,幼教之友《有感于“幼小衔接”讲座》。这就导致了一部分有潜力但是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的压力加重。可是这些不良后果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甚至有很多家长还大声呐喊:一定要提前去学拼音啊!于是恶性循环始终循环。所以呼吁大家,小学就是小学,小学的东西就一定让孩子到了小学的年龄去学。不然适得其反。  2、关于坐姿。  一直在想假如始终必恭必敬地坐着一定会很累,所以当看到孩子坐在椅子上东倒西歪的时候,有时候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但是在当听了讲座后,其实在幼小衔接阶段,有时候也是要狠狠心,至少在集体活动中的15到20分钟里一定要要求孩子好好坐,认真听。,尤其是即将要入小学的孩子。  3、举手。  幼儿园老师也在强调回答问题要举手,但是很多时候,很多孩子回答问题会“脱口而出”,甚至有时候他们的无意识插话,老师也能容忍,于是,很多孩子就形成了随便插话的习惯。于是到了小学,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就狠狠批评。现在看来,我们幼儿园老师一定要对“回答问题要举手”,一定要常抓不懈。  4、生活问题。  上厕所,吃饭,吃药等。幼儿园的课时较短,对于上课去厕所也能容忍,吃饭,有老师督促,吃药有医生来喂。但是小学里一切都要自己打理了。课间要准备学习用品,要喝水,要上厕所,该在课间解决的问题都要在课间解决。吃药,虽然老师也会提醒,但是要自己记住药量和吃法。总之一句话: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做主了。  5、学习用品。  前一天晚上都要准备好了,比如5支铅笔,1块橡皮:铅笔都要削好,学习用品不能太花俏的。因为太花俏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将那些华侨的学习用具成为玩具。  6、做事速度。  尽量改变拖拉习惯。小学以后,每节课中的内容比较多,而且一定要弄懂掌握,因为第二天马上又有新的教学内容,如果昨天的内容不掌握,不懂的东西就会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一点和幼儿园有非常大的区别,在幼儿园,即使有个别孩子没有掌握的,也能浑水摸鱼,毕竟幼儿园没有系统地考试。所以,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学习完了再放松地玩,这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看来“幼小衔接”工作的确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们用心去做。【小衔接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幼小衔接教学总结08-16复课衔接教学计划04-21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8-19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10-29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6-16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8-26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2-28疫情复课衔接教学计划(精选16篇)05-07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8-21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心得体会09-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小衔接应用题题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