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自己在笔上刻名字有什么讲究的笔可带进中考考场吗?

就以往的数据来看是不可以的。高考时能把选择题答案写在手上或准考证上带出考场估分吗是很多人都有的疑问,毕竟一些省市没出分数线之前就要报考的,不过就往年的数据看是不能够得,写在手上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者下场考试忘记洗干净手,就属于提前夹带,肯定算作弊。高考完可以带自己答案出来吗大部分地区是不能够的,此外严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手表、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书包、学习资料、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高考考试小技巧1.考前“大脑预热”最好提前半小时左右赶到考场,适当进行学习、阅读等,以充分调动脑细胞的活力。比如:可以将平时容易遗忘的、难记的、或易错的知识点整理在一起,进考场前拿出来看一下,加深印象。2.答题策略与心态(1)充分利用考前几分钟发草稿纸和答题纸后,按照规定填好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好后记得检查,确保准确无误。发试卷后,有一小段时间是只准看题,不允许动笔答题,可以利用这个期间:一是浏览题目总体情况,做到心中有底;二是集中注意力解决前2-3题。(2)考试不是百米冲刺,不必“抢跑”考试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开考铃声一响,好多考生就像百米起跑线上的选手一样,抓起笔来飞速答题。殊不知,这期间出现了好多不应该的失误。考试时不必太过焦急,按平时考试答题的节奏来,心急容易出错!(3)先易后难,稳扎稳打答题时先易后难,稳扎稳打。基础题得分和丢分都很容易,越容易的题越要仔细!做题时最好一次成功,
不要期望全部做完后,再来检查(往往时间不够),就算有时间检查,也不要盲目改正答案,因为做题时第一印象的准确率比较高,除非你有很大把握。(4)仔细审题,戒急躁审题宁愿慢一一点,确认条件无漏后再动笔。考虑问题全面一一点,提防陷阱,注意疏漏。如果遇到不会的或者忘记题目的答题方式时,也不要着急,慢慢来,先冷静对待,避免因为心烦意乱而影响答题状态。(5)做选择题时,所有选项都要认真看选择,有比较才有选择。对于四个选项的选择题,好多学生看完前一两个选项(如A、B)就决定了,不再认真看后面的选项,结果因为前一两个选项看得不够仔细,导致误选。选择题分值一般比较高,丢分很可惜!(6)答题纸空格有限,保持卷面整洁答题纸每题预留的空格有限,在下笔答题之前,务必要读全、读懂题目,思考全面再开始答题,写出的答案要准而简!保持卷面整洁,不要让改卷老师在一堆答题步骤中找答案。切勿将前-一题的答案写到后一-题的位置上或超出答题线!(7)合理使用草稿纸好多学生会出现这种情况:答完题检查试卷时,想找到当时答题的计算步骤,却在草稿纸上怎么也找不到。所以我们要养成使用草稿纸的好习惯,可以将草稿纸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挨着使用,不随意乱写,不仅可以保证够用,更方便我们后期检查试卷时找到原来的草稿。(8)控制好答题时间,重点检查考试答题过程中,--定要控制好时间,预留充足的时间填写答题卡。一般监考老师会在距离考试结束15分钟提示,这时务必检查答题卡是否已经涂写。检查重点:--是检查有没有漏做的考题;二是检查答题纸的涂卡有无对错题号。}
2023-06-16 16:01
来源:
飞屋教室
明日中考
初三学子就要为梦想拼搏
乘风破浪 挥笔奋战
考场圆梦 书写未来
2023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将于 6月17日至19日进行。
具体考试安排如下:
提醒广大考生,再温习一遍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考前重要提醒:
做好考试准备
1.考生考前及考试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生如有发热、新冠阳性、水痘、肺结核等状况,须主动向班主任报告(社会考生须主动报区招考机构),并按照考点安排参加考试。
2.考生和家长应充分考虑考试期间(尤其注意6月19日为工作日)的交通、天气以及入场安检等因素,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及路线, 建议至少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
3.为便于快速通过安检,建议考生: 使用透明文具袋、透明资料袋来携带文具等考试用品及日常个人用品;穿着无金属配件(拉链、皮带扣、发卡、钢圈等)的服装;书包放在家里或交给家长或送考老师保管。
4.考试当日,建议考生 随身携带一件薄外衣,以防开启空调时不适应室温。
5.道德与法治(统一笔试)采用开卷笔试的考试方式,考生只可携带本市初中毕业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六至九年级)教科书。每册教科书仅允许携带一本,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
6.历史(统一笔试)采用开卷笔试的考试方式,考生只可携带本市初中毕业生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二、三、四册和《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一、二册。每册教科书仅允许携带一本,教科书中不得夹带或粘贴任何材料,不能携带地图册和练习册。
遵守考试规则
7.考生必须凭本人纸质版《准考证》进入考点,严禁携带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蓝牙耳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点。严禁携带翻译笔、计算器、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建议将手机放于家中或交由送考教师、送考家长保管。
申请合理便利的残疾考生所携带的助听器、人工耳蜗、拐杖、轮椅等可正常通过安检。
8.考生务必仔细阅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要求参加考试。
(1)6月17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 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0:1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2)6月17日下午综合测试笔试考试, 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5: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3)6月18日上午外语笔试(含听力)科目考试, 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0:0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4)6月18日下午数学科目考试, 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5:1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5)6月19日上午道德与法治科目考试, 9: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9: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6)6月19日下午历史科目考试, 14:15起禁止考生进入考点,14:30考生可提前交卷离场。
9.考生须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诚信考试。警惕网上虚假信息,保护自身利益,勿存侥幸心理。如有违规、违法行为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严肃处理。
考场规则、答题注意事项
看这里 ↓↓
上下滑动查看
放松心态应考
10.考生须密切关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上海招考热线”网站(www.shmeea.edu.cn)和就读学校、区招考机构发布的相关信息。考前及考试期间,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习惯,注意食品卫生和营养搭配,注意天气变化,调整心态,放松心情。
11.考试结束,考生应听从考点指挥,带好随身物品,有序快速离场,切勿滞留考点。
12.送考家长在考点周边应避免聚集,服从考点工作人员和警务人员指挥,考试期间应确保手机畅通。
小编再为考生们整理如下提示:
关注天气预报,备好雨具
2023年上海中考期间,18-19日降水较为集中,并可能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温度在23~29度之间,湿度大,体感总体闷热。请适当准备清凉物品,注意考场内外温差。
中考期间的降雨天气,对出行有一定影响。考试院建议考生至少提前60分钟到达考点。因此,建议考生适当提早出门,注意安全。同时,关注强对流天气可能带来的风雨影响。
提前关注考点周边交通提示
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长走错考点。建议考生家长 仔细看明白准考证上印的考点地址。有些学校校名相近,但不是一个地址,要提前一天查好路线,切勿想当然。
此外,大部分区都已经公布了考点周边交通提示,尤其是需要停车的家长可以关注。
忘带物品,及时告诉送考老师
按照要求,考生必须凭本人纸质版《准考证》进入考点,如果考生 发现忘记携带准考证或其它考试物品,千万不要自己再返家拿,而是应该 第一时间告诉送考老师,听送考老师安排。
此外,每场考试结束,考生也要注意收好自己的准考证和考试物品, 不要将自己东西遗落在考场上。
考后不要急于对答案
根据市教育考试院要求,今年中考的志愿填报将在考试后进行。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对分数进行预估,再进行中考各批次志愿的填报。
考生在每场考试之后,不必急着与同学对答案。“考完一门丢一门”,专心准备下一个科目的考试。 当某一门考得不理想时,要学会安慰自己:我难别人也难。
全部考试结束后,等待老师发布的准确答案再进行估分。
最后,为考生送上减压小贴士。
考前积极暗示,增强自信
考前容易焦虑、紧张、易怒,属于正常现象。
这种状况下必须缓和绷得太紧的神经。可以适当参加文体活动,但不能过于剧烈;饮食上建议吃一些干果类的小零食,比如杏仁、开心果等。
也可以鼓励自己:“我已经复习了所有我应该复习的东西,那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加油,我就是最棒的。”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出现失眠或难以入睡,不要硬逼自己入睡,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诱导自己睡觉。
如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做一次舒畅的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在第二次吸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放松……”用这个方法来催眠,不可急躁。
可尝试肌肉放松减压法。每天坚持10-20分钟,可以在一个安静的房间,慢慢调整自己的呼吸,以拉紧肌肉然后放松肌肉,慢慢感受这一个过程。
激发自信,考试中减少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会影响行为,进而使自己预想成真。考试时,如果看到题量大或有不熟悉的题目而感到紧张时,可以进行深呼吸,调整坐姿,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我可以考好”“我能战胜紧张”,让思维处于积极正向的状态,感受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信。
同时,减少消极暗示,不要总想着“考砸了怎么办?”等消极内容,尽快让自己平静下来,进入最佳状态。
看见努力,点赞自己
备战之路上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不断攀登,遇见更好的自己。同学们,中考在即,英雄弯弓,号角已响,握紧最有力的拳头,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付出,满怀自信地冲锋吧!
祝各位考生
旗开得胜
中考顺利
注:本文系上海升学综合整理,部分内容来源上海招考热线、上海发布、市健促中心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笔上刻名字有什么讲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