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的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德华盛教育
带你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小德有话说
我知道,你在渴望清北名校生的金字招牌;
我懂得,你在期待口碑与生源的双重收获;
你的愿望与希冀,找我,帮你变成现实!
德华盛教育火爆招商中!
2023强基计划即将发布,现在是了解强基的好时机,早点规划才能为考生考上好大学上一个双保险。小德为大家整理了常见问题,赶快看看吧!
报名篇
1、强基计划是什么?
答:强基计划是高校招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区别于高考,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校测成绩择优录取,突出基础学科的引领作用, 入校后单独编班,重点培养。
2、报考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
答:强基计划对考生进入名校、高校选拔优秀生源、国家培养人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①缓解高考裸分压力, 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
②强基校测考核直面高校专家,增加考生的阅历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素质
③强基招生和培养一体化, 可便于考生提前生涯规划
④让少数 竞赛银牌及以上的考生破格入围,不占非破格招生计划,为拔尖人才创造了机会。
3、强基计划的学费多少?
答:高校强基计划专业学费跟高考统招录取学生的学费是一样的,部分学校还 有专门的奖学金倾斜。
4、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招生?
答:强基计划开放了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招生,部分学校开放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医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生物医学科学、飞行器动力与工程、航空航天类、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等。
5、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能同时报吗?
答:只要符合相应的报名条件, 都可以同时报考,如果考生同时通过多个招生项目,校测时间可能会“撞车”,需要做出取舍。
6、强基计划在每个省招多少学生?
答:各省市招生计划会在 报名系统内公布,大家可在报名时间内登陆系统,查看各院校专业招生计划。
7、强基计划可以报多所学校,然后确认一所吗?
答: 不可以,强基计划报名系统限制最多报1所院校。
8、强基计划可以报几个专业?
答:各高校限制情况不同,大多数高校可选择 多个专业或1个专业组内的多个专业,也有高校只能报考1个专业。具体高校专业限报可在当年报名系统中查看。
9、强基计划能降分吗?有竞赛奖项能降多少分?
答:强基计划按照综合成绩录取,没有明确的降分优惠。但从往年录取情况看,最后录取分数大多比高考裸分录取的 分数低5-30分。另外,对于有竞赛基础的考生来说,校测考试时比一般考生占优势。
10、没参加竞赛或是竞赛奖项太低,可以报强基吗?
答: 可以的。只要综合成绩优秀都非常有机会入围强基计划,靠竞赛破格入围的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不占普通考生的名额。没有参加过竞赛的考生报考强基计划,可重点关注 校测仅考面试的高校。
11、复读生可以报强基计划吗?
答: 复读生可以报名,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和高考报名相关联,符合当年高考报名考生身份都可以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12、强基计划中的一本线是什么?
答:未合并批次省份一般表述为理工类/文史类一批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特殊类型最低录取控制线可视同一本线,具体表述以生源地省招办公布为准。
13、请问强基计划只针对农村同学吗?城市户口能报考吗?
答:强基计划 对户口没有限制。针对农村特殊区域招生的是 专项计划。
14、五大学科竞赛奖项对强基计划有用吗?
答:多数高校给出的破格入围条件为 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奖项,满足奖项要求的考生在报考强基计划时按照破格考生申请报名。
银牌以下考生,可以根据高考成绩选择感兴趣的高校和专业,在校测时发挥专业特长优势。此外,2022年上交大、中科大等高校明确认可竞赛省一奖项作为报名材料上传;中科大更在宣讲中指出奖项等级在面试中占有分值,奖项越高,优势越大。学科竞赛奖项在强基中的优势被进一步凸显。
15、奥赛获奖科目是否要和报考专业严格对应?
答:大部分高校不要求考生获奖学科与报考专业完全一致,按简章要求报考即可。但基于学科特长和兴趣爱好考虑,建议报考时奥赛获奖学科和专业做一定匹配。
16、文科生报考强基是不是太吃亏了,证书都不管用?
答:强基计划入围主更看重 综合成绩,另外,文科奖项在校测面试也能侧面反映出文科类专业学习潜力,所以在校测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17、强基计划对考生身体有什么限制?
答:部分高校强基计划专业对视力有要求,不招收色盲、色弱的考生,具体要求在简章中都有说明,其他符合国家标准即可。
18、强基计划理科生可以报考文史类专业吗?
答:部分高校文科专业文理兼收,具体以高校简章中对专业的文理科和选科要求为准。
19、国二以上奖牌的竞赛生会不会集中报清北?
答:具有 国二以上奖牌的竞赛生非常优秀,但录取还需要结合高考成绩,建议结合高考成绩选择或同院校招生组进行沟通后再做决定。
20、同一学校既有强基计划又有综合评价招生,怎么选?
答: 强基计划优先录取。如果成绩比较好并且喜欢基础学科专业,更加适合强基计划。如果成绩一般,高考分数预计和这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差距很大,还是建议优先综合评价, 因为综合评价招生门普遍比强基计划低。另外,还需要综合个人的生涯规划和个人理想,强基计划本科阶段不能转专业,倾向本硕博培养。
21、五大学科竞赛铜牌奖项是报综合评价还是强基计划?
答: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 并不冲突,都可以报,但强基计划在综合评价之前录取,考 生可在校测确认前权衡选择,建议主要衡量招生专业和自身成绩两个因素。
22、强基的计分方法不包含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那么提交综合素质评价档 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大多数院校基本是在校测面试环节参考,部分高校甚至将此纳为校测成绩的主要依据。
实操篇
23、强基计划报名地址是什么?
答:强基计划报名统一在阳光高考特殊招生报名平台进行 https://bm.chsi.com.cn/jcxkzs/
24、强基计划报名时间有多长?
答:根据往年情况,大概 20 天左右。
25、强基计划报名手机上可以操作吗?
答: 可以,但是不建议用手机浏览器,还是建议电脑端操作。
26、强基计划报名的具体流程可以稍微叙述一下吗?
答:注册登录—进入系统—查看报名须知—确认报名条件—查看并上传破格奖项信息 —附加信息—上传附加材料—添加志愿专业—确认志愿—下载志愿表—上传志愿表—报名 成功。具体以各校实际报名系统中流程为准。
27、强基计划报名前,注册学信网的网址是什么?
答:强基计划报名前需要用学信网登录,如果没有账号需要注册,实名注册地址:https://account.chsi.com.cn/account/preregister.action?from=gaokao-zzbm
28、强基计划各省招生计划如何查询?
答:需要在强基计划报名系统首页确认报名后,点击查看分省招生计划。
微信复制
29、强基计划系统中显示的招生计划是本省的还是学校全部的?
答:考生登录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后查看到的招生计划数是分省分专业设置,即该学校该专业在考生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数。
30、为什么报名系统看不到一些省招生计划,是有些地区没有机会吗?
答:个人只能在报名系统看到该校在本省的投放计划,显示还匹配了考生的文理科或 选科条件,即 只能看见你的条件能报的专业情况。
31、学信网和阳光高考平台是什么关系?
答:学信网和阳光高考平台同属于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共用账号、密码,报名需提前在学信网进行注册。
32、学信网注册账号,出现身份证号码重复需要验证,是怎么回事?
答:可能征兵注册过,可以问问社区或联系学信网客服解决。
33、 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的页面打不开怎么办?
答:可以升级您的Internet Explorer(IE)浏览器至最新版本或将搜狗、360、QQ等浏览器切换到极速模式,还可以下载安装谷歌、火狐等浏览器以达到最佳观看模式。
34、强基报名用的学信网账号,注册是填学生信息还是家长信息?
答:学生个人信息,系统自动读取高考报名信息。
35、考生没有自己的手机号,如何注册学信网账号?
答:学信网账号注册的时候可以使用家长的手机号,但是一定要用孩子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
36、已有学信网账号还需要重新注册吗?以后这个号还有用吗?
答:不需要,用一个账号就可以。报名结束后,入围、考试安排等信息可能在系统内发布通知。此外,学信档案查询、研究生报名、征兵入伍等也是在该平台进行。
37、学信网很早以前注册过,账号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答:可以通过证件号码或手机号找回。
38、点进某个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系统就必须在哪个大学报名吗?还是可以每个大学都进去看看?
答:进入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可以查看所有高校的招生信息。当选择某一所大学报名时, 如果觉得不合适,可以在“基础信息”里取消报名。
39、强基报名系统提示未获取选科,该如何操作?
答:在报名系统基础信息界面,按照自己实际选考科目情况勾选相应选项后,再进行确认即可。
40、报名系统为什么无法上传照片?
答:强基计划报名系统自动读取考生高考报名信息,照片同步高考报名照片,不能更改。
41、系统能上传我的高中奖项信息吗?
答:符合高校破格入围资格的考生选择破格报名,可以上传获奖信息及证书。大部分高校第一类考生无需上传附件,仅 清华、北大、北航、中科大等少数高校可以上传综合素质材料表、获奖证书、自荐信等附件,具体以高校报名系统要求为准。
42、请问报强基计划报名用自荐信吗?
答: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简化,大多数高校不需要上传附加材料,也有少部分高校需要自荐信,具体以2023年各校强基报名系统要求为准。
43、系统显示“无符合条件的招生计划”是什么意思?
答:这样表示该校在你省(文科/理科/对应选科)没有招生计划,不能报名。
44、请问强基计划报名中的附加信息填什么?
答:根据报名系统提示进行填写即可,如北京大学附加材料就是根据提示,注册登录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上报名平台,按照提示完善信息,打印、签字然后回到强基报名系统上传。
45、强基计划报名材料需要学校盖章证明吗?
答:往年强基计划报名材料较简单,一般不需要学校签字盖章,具体依据报名系统要求即可。
46、为什么在高校的招生省份范围内但是报名时却没有可选择的专业?
答:各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是分省分专业设置的,如果你的选科不符合招生要求,那是没有可填报的志愿的,就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只招理科生,文科生进入报名系统后也就没有可选择的专业志愿。
47、一旦确定报考专业,高考成绩出来后觉得不合适,不可以改专业了吗?
答:强基计划报名时间内可以修改,但报 名截止以后不能做任何信息的修改。
48、报名结束一直是待审核状态,这算报名成功吗?
答:这代表报名已经完成,等学校审核就可以了。接下来考生可安心做高考复习,高考后再确定是否参加目标校的校测考试。
49、填报完成后,想修改下填报的专业可以修改吗?
答:一旦确认专业志愿将不能更改;如需更改只能在报名时间段内取消报名后重新报名。
50、强基计划报名完成了,但是又想改报其他院校可以取消报名吗?
答: 可以的。只要目标校的报名时间没有截止,都是可以取消报名改报其他学校的。但是如果考生报的这所学校报名已经结束,则不可以取消报名。
51、强基计划取消报名的次数有限制吗?
答: 没有限制。只要还在报名的时间里,你可以进入39所强基计划院校的报名系统内查看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并且可以多次取消,最后一次报名的院校就是你最终的选择。
52、强基计划有报名费吗?
答: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是 免费的。
入围篇
53、高校强基校测入围规则是什么?
答:入围基本分为两类, 一凭高考成绩;二凭学科竞赛奖项。第二类即我们说的破格 入围,一般要求五大学科奥赛银牌及以上奖项。此外,2022 年复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招录模式调整,校测调整至高考后、高考出分 前进行,所有报名成功的考生均须参加校测,相当于“全员破格式入围”。
54、强基计划校测入围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高校强基计划入围比例一般为招生计划的 4-6 倍,清北两校都是按招生计 划 6 倍入围。通俗地讲,如果入围比例是 6 倍,而报考的专业招生计划 10 人,那么最终入 围笔试会选择 10*6=60 人入围。
55、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是综合分数还是高考分数?
答:是 高考成绩,大部分高校需要靠高考成绩入围,才能参加强基计划校测,最后按 高考成绩 85%+校测成绩 15%折算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56、强基计划校测确认是在高考出分前,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入围呢?
答:考生可以在高考后对自己的高考成绩进行合理估分,如果觉得自己分数远高于所 报考院校的投档线,可以放弃确认,选择更高层次的院校,所以强基计划报名院校定位很重要。
57、平时成绩优异是否能够入围?
答:大部分高校强基计划入围与否取决于考生的高考成绩,而非平时成绩。
58、强基计划破格入围中,决赛二等奖以上指的是省级赛事还是全国总决赛?
答:是指五大学科竞赛全国总决赛。
59、破格入围的考生占招生名额吗?
答:破格入围考生不占用招生计划。
60、考生入围后,如果有部分学生因为高考裸分放弃校测,会从未入围考生中递补吗?
答:基于往年的招录情况,强基计划校测入围资格不会做候补名额,但部分高校在已录取的本科生中会进行二次选拔招生。
61、某校对某省的招生计划数是固定的吗?入围后在校测和录取环节,是省内竞争还是全国竞争?
答:(1)针对某省的招生计划并不固定。因为强基计划自 2020 年开始实施才三年, 每年针对某省配置的招生专业和计划人数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考生需以报考当年系统中查 询到的招生计划为准。
(2)强基计划名额是分省设置的,因此入围考生进行的也将是省内竞争。如果录取名额不足,也存在调剂和再次选拔的可能。
校测篇
62、强基计划校测考什么?
答:强基计划校测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育测试,其中每年都有部分高校不考笔试,仅考面试。2023 年具体考试科目和考试安排以高校简章公布和实际安排为准。
63、强基计划校测在哪考?
答:校测一般在高校本部校区组织试,也有高校在全国设置考点。
64、强基计划体育测试的要求是什么?没有合格影响录取吗?
答:体育测试以高校简章公布的项目和要求为准。有部分高校在简章中强调了体育测试不合格不能录取,家长和考生可以咨询招办具体要求或规避相关项目择校。
65、体质测试与体育测试有什么不同?
答: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同。高校强基计划简章对体测都有具体项目的说明和标准,每个学校不一样。
66、强基计划考前确认是什么意思?在高考出分前还是出分后?
答:强基计划考前确认在高考出分前进行。高校要求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在高考结束 后及高校出分前,再次确认是否要参加强基计划校测环节,高校从已确认考生中核定入围 名单。
67、强基计划不确认会有什么影响?
答:强基计划如果没有确认,高考成绩达到入围标准也无法参加后续校测,相当于放弃了强基计划。
68、如果确认校测且已获得校测入围资格但不想去了,有什么惩罚措施吗?
答:可能会影响考生的诚信档案。如果确实是特殊的原因不能参加的,一定要尽可能 跟招办沟通说明情况。
69、新高考地区,选科是赋分?确认环节如何估分呢?
答:新高考地区,无法确定赋分后成绩的话,可以参考联考、模考的成绩确定对应的位次,以及所报院校专业往年的入围分数线,确定自己入围的概率。
70、强基计划校测考试在高考前还是后面,有没有具体的时间?
答:2022 年复旦、上交大、南大三校校测在高考后、高考出分前进行,其他高校强基 计划校测在高考成绩出来后进行,一般安排在 6 月 28 日-7 月 4 日之间,具体以当年高校 通知为准。
志愿录取篇
71、强基计划什么时候填志愿,未录取对后续有什么影响?
答:强基计划报名即为志愿填报,高考后不需要填报高考志愿。强基计划未录取不影 响其他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
72、强基计划是不是入校后不可以转专业?
答:大多数学校表述为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个别高校明确说明不允许转专业,还有部分高校允许在强基计划内转专业。
73、报名时一定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吗?
答:不一定,可参照高校报名系统要求基于考生意愿选择。
74、选择不同意调剂,还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组吗?
答:不会的,选择了不同意调剂,高校在录取时只会在看你是否达到你所报考专业的录取条件,不会调剂到其他专业组。
75、报名系统里选择的专业调剂是在强基计划的几个专业里调剂,还是学校所有专业里进行调剂?
答:仅在高校强基计划专业间调剂。
76、如果只想报两个专业,其它专业不想学,是不是就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
答:视学校规定,可以选择不服从调剂,如果学校要求必须服从调剂则要按照要求进行报名。
77、报名完成后想要修改当前志愿可以吗?
答:在报名结束之前,考生可以取消当前报名,重新选择想要报考的专业和院校。报名结束后,无法修改。
78、请问强基计划每个专业招收多少人?同一高校招生计划数是平均的吗?
答:高校强基计划专业招生计划数由高校拟定,参考了往年招生录取情况等多种因素 设置。同一高校招生计划数不是平均的,具体登录报名系统看本省情况。
79、“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不予录取。” 这句话什么意思?
答:从志愿填报的角度看,招生名额有限,部分考生会被调剂专业。这类考生如果不服从调剂就不被录取,也不影响后面其他批次的志愿填报。
80、请问专业服从调剂是指校考前入围服从调剂还是考后录取服从调剂?
答:依据高校招生机制不同,具体可以参照招生简章或电话咨询招办。
81、有的学校说明报名时候设定专业是否愿意调剂选项,那没有说这个事情的学校关于专业怎么理解?比如,我想学生物,会不会最后录取到数学了?
答: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如果部分院校按省市划分数线、按大类进行招生,面对此类情况,考生可选择不服从调剂。
82、报考强基计划的策略是冲还是稳?
答:如果很想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的话建议稳中求进,如果自己对高三成绩很满意的话可以稍微冲一冲。
83、如何知道往年强基报名、招录以及校测情况?
答:目标高校本科招生网、阳光高考网。
84、强基计划录取分是不是不能低于裸分录取最低分数?
答:强基计划是按报考考生的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具体分数受当年考生报名情况影响,可能比统招高也可能比统招低。
85、强基计划是校测通过就直接被录取吗?是否还用单独填报志愿吗?
答:强基计划不用单独填报志愿,强基计划校测以后择优确定预录取名单(复旦、上交大、南大三校高考后先进行校测,高考出分后确定预录取名单),高校报省级招办审核后,办理录取手续。具体以各省教育考试院政策为准。
86、强基计划综合成绩如何计算?
答: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85%+校考成绩*15%,具体计算公式以高校当年招生简章公 布为准。
87、强基锁档是什么意思?
答:强基计划录取工作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完成, 一经录取不能参加后续批次的志愿。
88、报名强基计划,对正常填报志愿可有影响?
答:没有影响。部分省份提前批次志愿填报在6月底进行,这个时候强基录取结果还 没有确定,考生可以正常填报志愿,如果没有被强基录取不影响接下来的批次录取。
89、报了强基的学校,提前批和本科批也可以报同一所学校吗?
答:完全可以的,如果强基计划 没有被录取也不会影响后续该校录取。
90、强基、综评和高校专项那个先录取?
答:强基计划是 在所有批次前录取的,综评和高校专项一般是在提前批或特殊招生批次录取。
91、被强基计划录取后还需要参加其他批次志愿录取吗?
答:被强基计划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后续志愿录取; 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
92、江苏A类高校综合评价和强基计划,哪个录取在前?
答: 强基在前,首先安排录取。根据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综合评价招生简章,江苏综合评价录取在强基计划之后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
93、强基计划报名即填写志愿,如果高考分数出来后,不想走强基了,对后续统招批次填报录取有影响吗?
答:高考成绩出来后不想继续参加强基计划可以不参加校测,对后续志愿填报没有影 响, 但若已经进行校测确认而不去参加,则可能会影响诚信档案;如果参加校测后被强基 计划录取了,后续志愿批次的填报不能被投档录取。
94、如果高考考得非常好,不想走强基计划了,不参加校测或者考分较低 就可以吧?
答:如果高考后考生估分较好,可以在校测确认时放弃资格,这样考生不会入围,对 后续也没有任何影响。
95、竞赛金牌及银牌是直接录取吗?
答: 银牌及以上的竞赛生可破格入围,入围以后仍需参加校测,最终以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校测成绩)择优录取。大部分高校对破格考生录取要求总成绩不低于本省第一类考生最低录取线,少部分院校会有特殊的总分或单科成绩要求,具体可在各校招生简章中查看。
96、强基计划名额太少了,刚过一本线是不是没有希望?
答:对于刚过一本线的考生可以报考,但最好根据自身实力选择水平相当的院校和专 业,提高校测入围的几率。
97、强基计划和高考冲突吗?
答: 没有冲突。强基计划是依托于高考进行的高校选拔方式,强基计划以考生的综合成绩录取,其中考生的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比例不低于85%。高考后确定入围、进行校测,在时间安排上也不影响高考。
98、强基计划录取需要跟实际高考成绩关联吗?
答:高考成绩是综合成绩的一部分, 一般占综合成绩的85%。
99、每年强基计划招多少人?
答:高校强基计划总招生计划大约在 6100 人左右,具体到高校,除清北外大致在 30-210 人之间。
就业培养篇
100、强基计划学生培养模式与普通的有什么不同?
答:强基计划 单独编班,设置20-30人小班;或实行书院制,如清华大学;或在原拔尖计划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倾向更多的政策和师资,整体来看前景光明。
除此之外,强基计划 都有相匹配的进出机制,如果不适应强基计划或在相应阶段考核不合格将退出强基计划,转入普通班学习。如果普通班考试有意加入强基计划,也可以通过相关考核补入名额。
101、报了强基计划,就一直在强基班了吗?
答:各高校强基计划培养具有动态考核机制, 如果考生考核不通过,则需要离开强基班,到同专业的普通班级,并且从普通班里选拔优秀学员进入到强基班内。
102、强基计划一定要本硕博连读吗?
答:从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实施3+X的培养模式,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强基计划采取3+1,3+1+2,3+1+4培养模式,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规划选择是直接毕业,或者本硕连读、或者本博连读。考生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并不是报了强基计划就一定要读到博士毕业。
103、强基计划都是本硕博学习吗?读硕博阶段要进行考试录取吗?
答:强基计划有优先本硕学习的政策倾斜,并且多所学校强调有动态进出机制,会考察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进度。符合要求的考生直接进入本校硕士阶段学习, 无需再单独参加考研。
104、报考强基计划可以保研保博吗?
答:只要专业学习符合条件,都可以有 保研保博资格,且单独设置名额。
105、强基计划硕士、博士阶段可以换专业吗?
答:强基计划要求 本科阶段不能转专业,硕博阶段看学校具体要求。部分学校是允许强基学生硕士和博士阶段选择交叉学科,例如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宣讲透露: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的话,研究生阶段可以按照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等学科方向进行培养,也可以自由选择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等以应用数学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106、强基计划可以辅修双学位吗?
答:一般是可以的。这个要看各高校的具体要求,如果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双学位应该 是不受限制的。清华大学建立了五大书院培养强基计划学生,其中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是理、工双学位制度,理+工的结合,理科的基础让考生走的更好,既有理科的学习深度,又有工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107、强基计划考上一所学校后,考其他学校的研究生会受到限制吗?
答:目前强基计划本硕博的政策 限定本校,如果想去其他学校深造,则退出强基计划。
108、强基计划就业方向如何?
答:强基计划开放的都是基础专业,考生可以选择在强基计划培养模式中继续深造,也可以直接就业。
109、强基计划数学类专业具体包括哪些方向?
答:数学类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数理基础科学等方向,考 生可根据高校给出的信息,在专业类中选择具体方向学习。
110、基础医学就业方向是什么?
答:基础医学就业主要前往高校当老师,进入国内外科研院所、医院研究所、药企技 术开发等。
111、强基计划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和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的具体不同之处在哪?
答:学习方向不一样。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是为强基计划开设并单独设置培养的,与普通批次专业比,从专业学习到政策倾向都不同。
112、强基计划如果被录取,毕业后会不会被国家分配到山村支教?以后的工作是不是国家指定分配?如果是这样,对国家分配的地区有没有选择权?
答:不会,强基计划毕业生是自主就业,在学习阶段都可以选择是否退出强基计划。
113、强基计划的毕业证有不同吗?
答:从目前政策来看,强基计划的毕业证上目前没有特殊标记。
来源
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德华盛仅用于非商业性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ID:dehuashengjiaoy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王怡汀,本科专业选择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生方向攻读乳与乳制品加工工艺学。
说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刚毕业就进入蒙牛集团总部的姑娘很庆幸的对我们说:“能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事喜欢的职业,要感谢当初父母对我及早的规划”。
2011年,王怡汀以高考604分的成绩被中国农业大学录取。
早在高三刚入学,父母就和怡汀一起对自己未来想学的专业进行了选择和分析。为了自己的人生不后悔,她甚至在紧张的学习中来到农大,提前感受校园氛围,在传说中北京最好的高校食堂饱餐一顿。
分数出来之后,父母还专程驱车带她再次来到农大,与任教老师详细沟通专业情况,最终选了自己心仪的大学专业。
高考刚刚过去,摆在众多考生眼前的一道难题就是:选专业!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怡汀那么幸运,据人工智能公司iPIN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2%的人表示如果可以重来,想重新选择专业。其中不乏一些考取一流名校的学生。
有人说高考决定了你学校的层次,专业决定了你人生的方向,然而对选专业缺乏足够重视,让众多学子在进入大学之后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被“包办”的高考志愿,我那浪费的人生5年该向谁要?
“当初选择放弃金融学跨专业考研,压力真的非常大”,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二学生的江一舟回忆起当初考研时的情形还是心有余悸。
高考成绩很好,可以保证她能进某985高校分数最高的金融学专业,金融学好就业,薪资高,为了分数不浪费,虽然自己从小就喜欢新闻,在父母的强烈建议下,还是选了他们眼中“最好的专业”。
大学四年,小舟的专业课成绩不错,但是想到若现在不尝试,未来可能再无机会踏足新闻行业,整个人就会很低落。
“承认错误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况且无论从哪方面说,金融学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纠结了半年,甚至在大三就拿到“四大”的offer后,她还是下定决心,决定遵从内心的呼声。
于是用了一年的时间,重新复习,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跨专业考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金融学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别人眼中最好的专业,未必适合每一个人,虽然我最终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但是我那浪费的人生五年该向谁要呢?”
2、错把“技术”当“艺术”,大学四年让我备受煎熬
“现在每天的学习,就是一种煎熬”,面前这个情绪低落的大男孩的让我们很错愕。
付一博高高的,帅帅的,喜欢摄影,喜欢艺术,还希望结合互联网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所以当他把目标院校定在传媒类院校的时候,身边都是支持他的声音。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个新专业,他的分数正好适合,而“媒体”这两个字让付一博怦然心动,于是他糊里糊涂中填报了这个专业。
然而真正学习时他才发现,数字媒体技术和他心目中的“媒体”只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培养的是传媒影视行业技术人才的专业,主要的技术课程都是信号、电路、编程方向。刚开始还硬着头皮去听课,后来逃课越来越多。
大学期间,他多次申请专业调剂,均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的他对上课提不起兴趣,大三连挂两科之后,他甚至有了退学的念头。
终于熬到大四,摆在付一博面前的难题是:如果不从事本专业,该何去何从?
3、所有在专业里吃的亏,都是因为不了解!
不管是接受父母包办志愿的悔恨,还是错选专业后的纠结,归根到底都是对专业缺乏理性的认识。
调查显示:在填报志愿时,69%的人不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和排名。毕业后,仅有16%的人觉得所学专业符合当初预期。
我们在走访调查中,类似于付一博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学生对专业缺乏认知,在填报专业的过程中很容易“望名生义”。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凯婧说:“很多学妹在入学半年后向她哭诉:因为喜欢花花草草才选择了“植物保护”专业,没想到植物保护研究的是植物的天敌——昆虫害虫,还有很多解剖课,天哪,这样的专业简直太可怕。”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曹敏说:“很多同学喜欢地理,就选择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结果和他们打交道的不是经纬度,不是洋流季风,更不是太阳直射高度,而是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那些因为喜欢地理报了这个专业的,4年学习状态简直是煎熬!”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君学姐说:“金融学专业薪资高、就业面广,一直都是很多同学的首选,但是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数学还是有不小差异的,首先,金融学、金融工程大多开设在商学院、金融学院等,授予经济学学士,金融数学一般开设在数学学院,授予理学学士;其次,金融学是整个金融的系统知识,涵盖范围更广,专业设置偏文科;而金融工程对于计算机要求更高。那些看到数学就腿软的小伙伴注意啦;不喜欢编程写代码的同学看到金融工程还是绕着走比较好一些。”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几乎每个专业都有。
5、72%的大学生想重选专业,你该怎样成为那幸运的28%?
即将报考的你是否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有大概的专业方向,但是对专业细节不了解,对相似专业之间的差别辨别不清;
喜欢的专业冷门,担心就业前景不敢报考;
报什么专业,父母说了算,即使有不同意见,最终还是会妥协;
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与能上的最好学校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选哪个好;
没有主见,看别人选什么专业,自己也选什么专业,没考虑自己适不适合;
……
90%以上的高中生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学霸播播联合清华北大等985/211高校学霸,推出了《学霸讲专业》系列专栏课程。
专栏课程共160个视频,包含本科阶段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大类,160个热门专业;
每个专业视频15-20分钟,包含八大模块:专业介绍、开设课程、大学生活、就业前景、报考误区、参考院校,学长建议、报考故事
点击观看视频,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studyofnetfoxmail.com}
2023-03-24 15:14
来源:
时艺涵
因对学校和专业的不了解,许多考生在录进高校后对院校专业很不满意,有的会选择申请调换专业,有的会选择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而高校对换专业的要求十分严苛,仅有少部分人有机会重新选择专业。
而在上海,这种情况就好得多,因为上海在2000年开始就推行了插班生政策,让大一新生经过一年的努力,有机会重新选择高校与专业,他们把这种政策称之为:零风险的第二次高考。
插班生政策允许上海市所有普通高校在读的全日制一年级本科生,只要第一学年学习成绩全部合格,且无挂科记录,都有机会参加插班生考试。插班生的报名工作一般会安排在3月中下旬开始,初试时间会安排在3月下旬,考试内容因招生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但都离不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化学,法律,语文,经济学等课程。
经初试被录取的学生,与高考录取的考生一样享受各项政策,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都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插班生入校后不再允许调换专业。
目前招收插班生的高校多是上海市优质高校,主要包括4所985、双一流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3所211,一流学科校,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6所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
虽然在校生只有一次机会参加插班生考试,但插班生政策提供了实现大学与专业逆袭的机会。(温馨提示:各招生高校招生的具体专业与计划,请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