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真能帮助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子吗?


轩轩确诊自闭症3个月后,夫妻俩因为在孩子教养上的矛盾,轩妈无奈选择了离婚,四年后再度复合。那个追着老师打,砸东西、堵马桶的小男孩现如今也已经上小学了……
轩轩是一名曾经有着严重情绪问题的自闭症男孩。发脾气时会摔打东西并扔下楼、冲进马桶,家里的玻璃器皿都被他砸光了;上幼儿园和小学时,均出现过严重的追打老师、同学、用凳子摔人等问题行为……这些障碍,使轩轩遭遇了被幼儿园劝退,进入小学遭遇家长投诉等挑战。
但始终没有放弃孩子的轩妈,通过自我学习以及在生活中一遍遍磨练,把轩轩从一个人见人烦的“特殊小孩”变成了一名在校园和社区自由行走、被外界所包容,自己也在逐渐变好的“普通小孩”。希望轩妈的经历能给其他家长提供一些启发,尤其是在教育自闭症孩子方面的做法。
“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
轩轩5岁半时在中山三院确诊,当时他的处境是,已经因为频繁投诉、打老师,被当地幼儿园退学。兴趣班也传来坏消息,打人摔凳,软硬不吃。
不得已,轩轩被送到一所以外来务工子弟为主的民办幼儿园。那里的老师不咋懂干预,每天放任他在孩子堆里想干嘛干嘛。轩妈第一次去看儿子,发现他的衣服领子、边边角角全被咬破,哪怕换了新衣服,隔两天他又咬。她想,轩轩一定害怕又焦虑。
她把儿子接回家,轩轩会把桌上所有的瓷器、玻璃杯砸到地上,听到声响,他哈哈大笑,以此寻求刺激。他还会把家里的物件扔到楼下或厕所,吓得小区住户心惊胆颤,而且不接受批评,否则会更生气。
轩妈说,当时的轩轩有语言,眼神不太好,但偶尔也给眼神,社交和情绪是最大的问题。比如,他跟别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拍人。
每“拍”一次,不知道的人会说:“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厌。”负面反馈多了,轩轩就不打招呼了,索性变成上手打人,手特别快,都防不住。
轩妈想着,要解决儿子的情绪问题,就要先教他认识什么是开心、生气,除了通过卡片和绘本教,轩妈爱带儿子出门,到社会中去“碰壁”。
为了教学,轩妈“不择手段”。去公园玩,轩轩“拍”完喜欢的人,轩妈就等那人露出疑惑、生气的表情,跟轩轩说:“你看这个阿姨,现在她是生气了,脸都憋红了。她为啥生气,因为你做了什么?”
听轩妈这不着调的话,旁人哈哈大笑,这个女的更生气了,留下一句“神经病”走掉了,轩妈就赶紧跟儿子讲,这个表情叫“愤怒”“气急败坏”,为此,母子俩不知挨了多少白眼,但轩轩也的确学会了看脸识别人的各种情绪。
解决堵马桶这个问题也来自于生活实践。有一次,轩妈所住楼层某户人家的马桶堵了,汩汩往外冒脏水,别人都避之不及,轩妈听闻,立马拉着孩子凑到厕所跟前去看,轩轩看了,也闻到了臭味。
“这就是马桶堵了,为什么堵?把东西扔下去就堵住了,臭不臭?”这样的现场教学虽然不雅却十分奏效,导致现在轩轩看到马路上一些井盖往外冒水,都会说“这个井让人堵了”。
甚至有一次,外出吃饭赶上了某大楼起火,恰巧轩轩那段时间疯狂迷恋摔打火机,在安全距离内,轩妈指着现场的火光、刺鼻的浓烟、呛人的粉尘“教育”轩轩,扔打火机就有可能造成这个后果。
“为了教育孩子,我第一次发现了很多成年后不怎么注意的细节,比如第一次注意到工人在太阳底下刷斑马线,是为了教育儿子过红绿灯。现在他记住了,有时我着急闯红灯,还会喊我。你看,孩子也在教大人成长。”轩妈感叹。
“啪”,他把幼儿园小朋友打了
后来,考虑到轩轩需要集体环境,轩妈找了家私立幼儿园,那里孩子少、老师好沟通。
结果没两天,就一大人上厕所的功夫,轩轩就把女同学给打了。轩轩当即被两位家长围在角落,一顿数落(轩轩前几天跟被打的孩子发生过矛盾,老师已经处理过,但轩轩一直记着没忘)。
轩妈赶紧给家长道歉,但没用。第二天,为得到谅解,轩妈对女孩儿的妈妈以实相告——轩轩是自闭症小孩。没想到坦白后更不得了了,那位妈妈直接找到校长,说轩轩不能留在学校,他有攻击性,是神经病。第二天,这位家长甚至把母子俩堵在学校,要求其退学。
“我只能又道歉,很多家长了解情况后,有的开始显现出宽容的态度,会过来宽慰我。”轩妈说。看到妈妈每天掉眼泪,轩轩似乎知道犯了错,某天,他在学校碰到女孩儿的妈妈,上前叫了声“阿姨”,想跟她说话。可由于家长的气还没消,上手便打了轩轩,轩妈护子心切,只能替儿子挨着。“我依然没还嘴、还手。轩轩未来的路上可能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我想知道,在孩子真的犯错时,别人会不会给他机会。”
问题得以解决,有赖于园长的公开表态:“不能这样对孩子,我们是搞教育的,应该承担责任,来救他。”有了这句话,整个幼儿园老师也行动起来,配合轩妈的干预。很多家长鼓励自家孩子找轩轩玩,他的幼儿园生活才平静了不少。
轩妈的行为导图
轩轩的打人问题有所减弱,得益于在幼儿园遇到的一位老师。她用一张行为导图,提示轩轩上课应该怎么做,好好听课会得到什么奖励,否则会得到什么惩罚。这招用上之后,轩妈发现很有用,便泛化到很多生活场景中。做某件事之前,都把预期的结果画出来,跟孩子讲好流程,渐渐树立起轩轩的规则意识。
轩妈还培养了两种替代行为,减弱轩轩打人的问题行为,一个是画画/涂鸦,另一个是——哭。轩妈很早就注意到轩轩有情绪时几乎不会哭,普通老师上课用的惩罚对轩轩效果不大,所以当轩轩发脾气时,轩妈除了忽视,如果轩轩偶尔用哭表达出来,也会奖励他,夸他“特别棒!”,慢慢地,轩轩也学会了用哭表达情绪。
“很多妈妈说找代替行为不容易,或找了用不上,原因可能跟强化效果不强有关。我有个重要原则,只要轩轩做出我期望的行为,哪怕是暗中观察到的,比如等待、分享,我一定会给他大大的强化。”轩妈提醒。
谱系娃的情绪就像抛物线
过了幼儿园,刚上一年级,轩轩立马就在全校出了名,原因是,好不容易在幼儿园消退的打人行为死灰复燃,而且是满教室追着打。(带离课堂是一种做法,但如果孩子本来就不爱上课,又容易造成逃避)
很快,因为家长们告状,从副校长到校长,再到教育局领导,都知道有了一个叫轩轩的特殊小孩儿。
“小学老师,不像私立幼儿园老师温柔细腻,相对严苛,老师没那么多精力单独照管轩轩,所以问题行为一下子全出来了。”轩妈回忆,她一度打算带轩轩退学去机构上融合班了。
两难情况下,学校率先让步,允许轩妈来校陪读。“我当时已经把轩轩的脾气摸透了,所以陪读时,轩轩几乎没出过问题,我几乎一眼就能看透他会在哪件事情上发脾气,在他出手前就及时制止了。”轩妈说。鉴于此,她认为,轩轩之所以离不开陪读,主要还是老师们的方法有问题。
“校长也看出来是学校老师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摸不清心智障碍孩子的特点,导致出现问题时不知怎么应对。所以半年后,我退出陪读时,也跟老师打预防针,轩轩一定还会再爆的。”轩妈说。
日子的确也是不大好过。虽然老师也在学习,但毕竟不如轩妈那么了解孩子。中间有几次,轩轩的确又跟别人打架,大部分时候他都能得到了家长的原谅。甚至还有一次,轩妈当裁判,在约定不准抓人、不准拎东西砸人、输了不准哭的约法三章下,轩轩和另一位同学进行了一次颇为“正规”的摔跤比赛,摔个痛快之后,俩人似乎发现打人也不怎么舒服,就握手言和了(对于打架的这两位,轩妈事后均使用了强化,只要不打人,就可得奖励)。
后来,老师跟轩妈学会了用强化,还结合批评一起使用(小学环境不像幼儿园宽松,要教会孩子接受批评)。老师该严厉的时候,首先脸上就没表情了,说:“轩轩,你现在马上站起来听讲。”至于原因,老师会跟轩轩明确说明,然后会马上会找一个做得好的同学表扬他,有奖有罚,课堂氛围特别好。
在轩妈的经验看来,谱系娃的情绪就像抛物线,有个制高点,如果老师能够坚持跟娃“死磕”到制高点,他的情绪就会回落,反之,娃就会取胜。明显的,轩轩对于能够制服他的老师,课堂服从性会更高。
二年级结束时,轩轩变化就特别大了,认识他的人越来越多 。轩轩有时会从二年级串到五年级的教室,同学们也见怪不怪。因为喜欢空调,还会跑到校长办公室去摸一摸,摸完就出来,校长会当没看见或者跟他聊两句。
快毕业前,班主任跟轩妈说,希望她出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轩轩的成长和带孩子的经验,让老师们都学习一下。另外,受到轩轩的启发,学校在全校开启了一次特别的家长分享活动,邀请有带孩子专长的家长串班到分享经验,老师们少说多听多学习,极大促进了家校间的信任。
我想要一个自信的孩子
你会告诉别人,我们的孩子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吗?
轩妈会。
轩轩第一次坐飞机6岁左右,飞机上他不吃飞机餐,轩妈也没准备。轩轩把菜和米饭扬得到处都是,周遭乘客无一幸免。当时轩妈就懵了,一个劲道歉,所幸乘客足够包容,才大事化了。
为避免这种情况,再出来,轩妈给轩轩做了件特别的文化衫,上面写了些字,大意是说轩轩是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希望大家尽可能理解他、帮助他。
“有些父母可能有顾虑,毕竟社会大环境并不总是如人所愿。”轩妈说,但文化衫带来的效果非常好,那时轩轩还不识字,在机场,人们看到孩子衣服上的字,从进入候机厅,工作人员到乘客,都会跟他主动打招呼“小朋友,你好!”“你几岁啊?”
“在这种氛围下,还真的就没有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轩妈说。此后,轩轩也曾穿着这件文化衫出现在小区,也得到了居民的友善对待,妈妈们招呼自家娃跟轩轩玩,小卖部的老板会主动问他“买什么?”
这么做的勇气还来源于轩妈几年前听的一次讲座。主讲人是一位身体有残疾的女士,“她残疾得厉害,走路歪斜严重,但还不至于坐轮椅。上台后,我仔细观察她,他的脸整个也是歪的,但很自信,画了口红、化了妆,穿了裙子,我觉得轩轩长大后应该找到这种感觉。”轩妈回忆。
“轩轩程度比较轻,如果我帮他藏着,他日后长大了,也许会觉察到自己的不一样,可能会接受不了,或需要很长时间。我希望,他能从根上认识自己,接纳这种不一样。从确诊至今,大多数人对他还是友好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也被人叫过神经病,我觉得轩轩朦朦胧胧也是知道的,也是以后走向社会要接受的。”轩妈阐述。
虽然仍然会出现各种预料不及的问题行为,但轩妈义无反顾地带轩轩出去看世界。去旅游,轩轩会在导游身上吐口水,惹得全团人抱怨:“怎么把孩子惯成这样?”轩轩妈不动声色,使出“惩罚”,再吐痰下个景点取消,各种游玩也都不能去了,轩轩便会收敛许多,开始学着遵守社会规则。
现在,轩轩在普小三年级,除了学业上差一些,社交慢热一点,跟其他小朋友也处得不错,他还有了一个爱唱歌的同桌,甚至学会了抄作业。
夫妻离婚四年后又复合
轩轩确诊后,因为家庭成员间康复理念的巨大冲突,轩妈和轩爸在争吵无果后选择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爸爸。所以,以上讲述的故事,全部是发生在轩妈离婚后的4年,一人带孩子的时间里。
轩轩的变化,被轩爸看在眼里。最终,他提出了复婚请求,轩妈也答应了,现在,一家三口生活在一块。
“确诊3个月后,我们就离婚了。”轩妈说。因为轩轩长期由外婆带,轩轩奶奶先发制人,在不承认孩子自闭症后,转而责怪是外婆教养出了问题。两家人吵吵嚷嚷,甚至大打出手,她无奈选择了离婚。
结果,离完婚以后,轩妈发现孩子还得自己管。孩子爸爸要上班,轩轩在民办幼儿园无人照管。她把儿子接到家里住,顾不上什么抚养权的问题,一直照顾了轩轩四年,直到复合。
“孩子给他爸爸之后,第三天他就带不了了,作业辅导都拿不下。”轩妈回忆,“离婚这么多年,我也在想,我们如果各自找一个,爱人是否能接受轩轩,应该挺难的。夫妻双方整合的力量是最大的,为了轩轩,我们就和好了。”
轩妈说,她挺满意现在的生活。轩爸还是那个“猪队友”,但轩妈不是以前的轩妈了。“结婚7年,以前三天两头吵,现在沉下心来,能理性地思考问题了。我也越来越发现,轩爸身上也是有些谱系特质的,这些特质以前看来是令人讨厌的,现在,这些是他的特点甚至优点了。”
轩妈描述,轩爸情商挺低的,跟人不怎么交流。但是有他的喜好,喜欢做模型,那些微缩坦克模型在网上卖得很抢手,他还喜欢数码。轩轩有时不懂事会把他的模型搞乱,他会大发脾气“你们走吧,不要在这了”,像个孩子一样。
这时,把ABA运用于无形中的轩妈,便会施展“魔法”。看到轩爸生气,她就带轩轩回娘家住几日,一般过两天,轩爸就会打电话来问“怎么还不回来?”看到今天轩爸主动提出要洗碗了,她立马强化,在孩子面前树立爸爸体贴的好形象,说:“你在外头挣钱已经很辛苦了,还是陪儿子打游戏吧!”她以前觉得,轩爸沉迷于游戏是不负责任,现在觉得有个爱好挺好,压力大了有个宣泄途径。
“我现在对爸爸要求很少,他只要能跟孩子玩俩小时,这就是我的喘息时间。”她说。
轩妈说,这些智慧都是轩轩教给她的。时间流逝,人不断长大、成熟,可轩轩还是当初那个单纯的轩轩,尽管有一些问题存在,但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直没变,这种单纯让她感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训练自闭症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