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4,5天才拉大便,怎么办五岁了,大便秘结,基本四天一次,怎么办?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6g,竹茹6g,枳实6g,陈皮9g,炙甘草3g,茯苓5g,生姜5片,大枣1枚。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虚烦不眠,惊悸不宁,或呕吐呃逆,及癫痫,苔腻微黄,脉弦滑等。

【案例】某男,56岁。患者以阵发性胸骨后压榨样痛5年,加重半月收住院,于5年前在骑车中突感胸骨后痛,被迫停止行走,持续5分钟左右自行缓解。半月前因劳累后过量饮酒,致上症加重。诊见:胸骨后压榨样痛,气短,汗出,每于夜间发作,口苦口干,便干,溲黄,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弦。检查:形体较胖,心音低,律齐。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西医诊为冠心病卧位型心绞痛。治拟清热化痰,宣痹活络。方用温胆汤化裁,处方:黄连、甘草各6g,法半夏9g,陈皮、乳香、没药各10g,竹茹、连翘各12g,丹参、藿香、党参各15g,茯苓、枳壳各20g。

二诊:4剂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口干口苦消失,大便软。再进7剂,病人自述疼痛未发,舌质稍暗,苔薄白,脉缓。心电图提示:大致正常心电图,遂用益气活血药以巩固疗效[贺风鸣.温胆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3,(8):371]。

【按语】患者形体较胖,素嗜酒浆肥甘致湿热内生,炼液成痰,加之患者素性情暴躁,肝胆郁热,痰热痹阻心脉,日久致血脉运行不畅,痰热瘀互结,成心痛之重症。方用温胆汤加黄连清热化痰,乳香、没药、丹参活血通络止痛,加党参恐活血太过伤气,连翘引药入心经且清热,诸药合用,共奏奇功。

【案例】某女,43岁。以心慌、胸闷痛1年余收治入院,伴有头晕气短,近几月来因情志不舒致心慌、胸闷痛加重,发作频繁,且头痛眩晕,口苦咽干,欲呕,大便干,溲黄。检查:形体肥胖,下肢轻度浮肿,舌体肥大,舌质红,有齿痕, 苔白腻略黄, 脉沉弦结。血压20/13.3kPa。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脉症合参,证属心脾不足,痰湿内盛,心血痹阻,复加肝气郁结,郁而化热,促其病情加重。治宜疏肝清热,化痰和胃。方选温胆汤化裁,处方:陈皮、竹茹、枳实、柴胡、黄芩各10g,法半夏9g,丹皮12g,炙甘草20g。

二诊:上药7剂后,心慌、胸闷气短明显减轻,头痛眩晕、口苦咽干诸症消除, 大便转溏, 下肢浮肿未消。心电图提示:偶发室早, 血压17.3/10kPa。后改为益气宁心,健脾利湿,生脉散加减而愈[李新存.温胆汤新用.新中医,1994,(1):56]。

【按语】本案属肝郁化热,脾虚湿盛,心脉痹阻所致。故用竹茹、丹皮、黄芩、柴胡疏肝清热,用陈皮、枳实、半夏理气化痰,杜仲降血压,炙甘草取其炙甘草汤之意,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行气复脉之效。再用生脉散加减治本,以巩固疗效而愈。

【案例】某男,42岁。胸闷、心悸1年余,伴多梦,健忘,曾服中西药治疗罔效。日前突感胸骨后疼痛,持续约6~8分钟,呈阵发性发作,服硝酸甘油即可缓解,晨起胸痛发作,疼痛加重,呈持续绞榨性疼痛,并向左肩臂放射,急来院就诊。心电图检查示:S-T段抬高,Q波异常,频发室性早搏。诊为心肌梗死,收入住院治疗。给予毛花苷C、利多卡因静脉注射,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液,口服亚硝酸盐类药物,12小时后无明显疗效。舌淡红,苔厚腻,脉结。证属痰瘀阻络,胸阳痹阻之胸痹,治宜化痰祛瘀,通阳止痛。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半夏、枳实、檀香、炙甘草、竹茹各10g,丹参、瓜蒌各30g。水煎2次取汁。将药液合并,分2次服,日1剂。

二诊:服药2剂,疼痛大减,心悸减轻。效不更方,继服6剂,胸痛消失,心悸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加炒酸枣仁30g,继服12剂,诸恙皆除,舌苔转白。方用炙甘草汤调治,1个月后,心电图复查已正常,痊愈出院,1年后随访未复发[贺风鸣.温胆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3,(8):371]。

【按语】心肌梗死属中医胸痹范畴,本例患者为痰瘀阻络,胸阳痹阻所致。痰瘀阻滞胸络,胸阳痹阻,不通则痛,气机不畅,故胸闷;心失所养,故心悸、健忘、多梦。用温胆汤加丹参、檀香、瓜蒌,以化痰祛瘀,通阳止痛,使痰化瘀消,阳气宣通,气血畅达,心有所养,故诸症悉去。

【案例】某男,46岁。胃脘胀满疼痛3年余,伴食欲不振,恶心,嗳气,胸闷,失眠,肢体困倦,口黏,曾作钡餐透视,确诊为慢性胃炎,服西药疗效不佳。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痰浊中阻。治以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陈皮、竹茹、枳壳、砂仁、大腹皮各10g,炒白术、焦三仙各1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顿服,日1剂。

二诊:服药6剂,胃脘疼痛减轻,恶心嗳气消失,饮食增加,惟胃脘胀满。上方去大枣,加川厚朴10g,继服6剂,诸症皆平。X线复查示:胃部无异常。1年后随访未复发[李新存.温胆汤新用.新中医,1994,(1):56]。

【按语】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胃不和则卧不安。本例患者乃痰浊中阻,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所致,故治宜健脾化痰,和胃止痛,方以温胆汤加减,使痰浊得化,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中焦气机调畅,则诸恙悉平,夜寐亦安。

【案例】某男,21岁。呕吐病史已3年,旧病复发3日,每日呕吐8次左右,吐胃内容物,吐后全身无力,口微苦,口不渴,二便正常。舌淡边有齿印,少苔,脉弦滑。西医诊断:胃神经官能症。证属痰热犯胃,胃气上逆。治宜清热化痰,降逆止呕。处方:茯苓、香附各20g,法半夏、陈皮、竹茹、藿香、枳壳各15g,生甘草10g,代赭石30g,水煎服。

时二诊:服3剂后,呕吐停止,自觉发热,微恶寒,咽部疼痛,咽充血,1右侧扁桃体稍大。舌淡,苔薄白,脉浮弦滑。证属风热感冒,佐以清热解毒,上方加天花粉15g,大青叶25g,射干10g。服2剂后,1诸症悉平,以六君子汤调理脾胃,巩固疗效[金松林,等..温胆汤的临床运用.吉林中医药,1994,《(3):35]。

【按语】呕吐之症,原因不一,有寒热气水,痰食虫积,内伤外感之不同,单纯呕吐者,尚是少数。症见呕吐,口苦,脉弦滑,是因痰热上扰,胃气上逆而呕吐也。故以温胆汤清胆和胃,除痰止呕;加香附理气解郁,藿香、代赭石芳香化浊、降腻止呕。二诊时感受风热之邪,故佐以清热解毒,共服5剂,热清痰消,胃气得降,呕吐得止,诸症悉平。

【案例】某,男,30岁。呃逆3日,频频发作,服西药、针灸及内关穴注射654-2针,症状无缓解,要求中医治疗。诊见:呃逆连声,呃声洪亮,口微干,饮食不下,大便溏而黏腻,舌稍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热阻中,胃气上逆动膈,治当化痰清热,和胃降逆。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竹茹、刀豆子各15g,法半夏、茯苓、批杷叶各10g,甘草、枳实各6g,陈皮10g,生石膏30g。

二诊:服1剂,呃逆大减,惟纳少口干依然。上方加麦冬10g,谷芽15g,继进2剂,呃逆停止,余症悉除[沈一三,等.温胆汤新用.湖南中医杂志,1993,(6):34]。

【按语】膈肌痉挛中医称呃逆,辨证首先须分清寒热虚实,实呃易治,虚呃难医。本例呃逆,为痰热阻中,胃气动膈,病程短,正气未虚,用温胆汤加味清化痰热而平呃,痰热得清,胃气得平,呃逆即止。

【案例】男,23岁,1996年2月来诊。患者近1周来疲倦乏力,恶心厌食,腹胀便溏,白睛发黄,尿黄赤而少。舌边尖红,苔白腻微黄,脉弦滑。肝功示:谷丙转氨酶400U/L,黄疸指数30U。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证属肝胆湿热、蕴而发黄,治宜清肝利胆退黄。拟温胆汤加茵陈,处方:茵陈30g,茯苓15g,柴胡、陈皮、半夏各10g,枳实、竹茹各12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连服7天,诸症减轻,黄染渐退,尿色正常。继服10剂后,复查肝功恢复正常[李红卫,等.温胆汤临床举隅.2004,17(2):63]。

【按语】本证属阳黄,为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于肌肤、目珠,故身目发黄;疏泄不利,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故便溏纳呆。用温胆汤和胃祛湿化浊,伍茵陈利胆退黄,柴胡清热疏肝,湿热清,肝胆利,则黄疸退。

【案例】某男,34岁,1998年5月3日就诊。自述5年来右胁间断性隐痛,有时波及肩背部疼痛。经B超及血常规、肝功化验,提示慢性胆囊炎。近2周以来右胁痛明显,心烦不寐,甚则彻夜不眠,曾服西药镇静、镇痛剂无效。现症:口苦口干、心烦纳呆、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慢性胆囊炎;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胆痰热,治宜涤痰化浊,清泄肝胆。温胆汤加味,处方:半夏、茯苓、竹茹各15g,陈皮、枳实、黄芩各12g,黄连9g,夜交藤30g,甘草6g,煎服5剂。

二诊:前方服毕,胸膈舒畅,胁痛若失,情绪安定,睡眠好转,食欲转佳,略有口干。原方加栀子6g、淡竹叶10g,再服4剂,诸症皆愈[马天寿.温胆汤临床应用.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2):55]。

【按语】本例属痰热为患,清·汪昂《医方集解》谓“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令人不寐”。故拟二陈汤和胃化痰,竹茹清热,枳实破逆,加芩、连以泄肝火,夜交藤安神,共奏通三焦、泄肝火、调心脾、安神定志之功。

【案例】某女,46岁,1999年3月5日初诊。于半年前常觉右胁疼痛,遇寒则甚,时有恶心,就诊前1日突然胁痛如绞。B超显示:胆囊内多个绿豆样大小结石。肌内注射654-2后,疼痛得以缓解。刻诊:右胁隐隐冷痛,四末欠温,厌食油腻,舌淡苔白,脉弦缓。此为胆腑寒凝,疏泄失职,胆汁郁积,凝结为石。治宜散寒消凝,温胆溶石。处方:生姜30g,枳实15g,陈皮12g,制附子、半夏各10g,竹茹、甘草各6g。水煎服。

二诊:6剂后,症状消失。连续服用30剂,B·超示结石消失,其后复查2次,皆未发现结石[和红霞,等.温胆汤临床应用.中医研究,2002,15(2):60]。

【按语】胆汁得温则化,遇寒则凝。本例患者胆寒日久,胆汁凝而不化,则结而为石,治疗上非温不能散其寒,非温不能消其凝。故以温胆汤散寒消凝,加附子者乃因其散寒力雄,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是未用排石之药而结石自溶也。

【案例】某男,62岁。患者大便5日未行,腹部微胀,躁扰不寐,口苦纳呆,时呕稠痰。舌淡红,苔黄腻,脉滑。证属痰热内阻,阳明不和,治应清热化痰和中。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枳壳、法半夏、郁金、神曲、陈皮、胆南星各10g,竹茹12g,茯苓15g,甘草6g。

二诊:1剂呕吐略止,再剂大便已通,腹胀顿减。继续以上方加佛手6g,调理数日,诸症悉除而愈[沈一三,等.温胆汤新用.湖南中医杂志,1993,(6):34]。

【 按语】便秘一症,临床多见,究其病机,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或病在气分,或病在血分,也有因痰致病者。薛雪谓:“高年久不更衣,痰气上窒,滚痰丸”。本例辨证属于痰热阻中,阳明不和,为“痰热便秘”。施用温胆汤化裁治疗,痰化热清,阳明得和,则大便通畅而愈。

【案例】某男,52岁,干部。泄泻时发时止4年,西医确诊慢性结肠炎,曾服西药及中药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等不效。大便泻则日3~5行,所下稀水或夹少许白黏液,若不泻则先硬后溏,解之不畅,伴纳呆,时恶心,腹胀,肠鸣。舌苔薄黄,脉滑。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陈皮、法半夏、竹茹、生姜各10g,茯苓、葛根各15g,黄连5g,甘草3g。5剂。

二诊;药后泻止,嘱再服15剂,以资巩固,后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连善后。随访未复发[唐琼云.温胆汤临床运用举隅.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8,(2):45]。

【按语】泄泻虽多因于湿,然亦时见痰热郁阻胃肠者。《金匮钩弦》说“或泻,时或不泻,或多或少是痰也”。古人治此亦有用温胆汤之案例。用该方法多去枳实之沉降以利脾气升发,加葛根升清止泻,黄连清肠胃之湿热。

【案例】某男,54岁。有糖尿病病史3年余,平素常服消渴丸治疗,虽症状有所减轻,但尿糖仍沉浮于(+~+++)之间,体重渐降,口渴引饮,消谷善饥, 脘腹痞闷, 小便黄赤、量多。检查:空腹血糖8.9mmol/L, 尿糖(+++)。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证属痰热中阻,治宜清化痰热。处方:法半夏、竹茹、石斛、玉竹各12g,陈皮、苍术、白术各10g,茯苓、泽兰各15g,葛根、玄参、益母草各20g,水煎服。

二诊:12剂后, 三多之症渐缓, 复查尿糖(+) , 血糖6.4mmol/L。观其舌苔已化,故上方去法半夏、竹茹、苍术,加黄芪30g,党参20g,麦冬12g,12剂后复查尿糖转阴, 血糖5.8mmol/L。遂嘱调整消渴丸用量, 巩固善后[陈隐漪.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1994,(3):133]。

【按语】消渴日久,脾虚生湿,久之化热,湿热蕴结中焦而见此症。本证虽不属消渴常见或必见之症,但疾病有见证,有变证,有转证,根据其证之转变而施之以方,故良效乃观。

1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案例】某男,58岁,2001年3月10日初诊。因双下肢针刺痛,蚁行感,麻木感3个月余而来诊,患者有糖尿病史6年,高血压病史3年。曾用西药及中药补气活血通络治疗,症状未见好转,现症见双下肢前外侧针刺痛、蚁行感及麻木感,以夜间为甚,四肢远端感觉迟钝,影响睡眠及日常生活,伴有头晕、胸闷心烦,口黏不欲饮食,舌胖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细数。西医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诊断:痹证。辨证:痰热郁阻少阳,经脉痹阻。治法:行气化痰,清热通痹。处方:茯苓15g,法半夏、陈皮、竹茹、郁金、柴胡、黄芩、赤芍、路路通、地龙各10g,枳实8g,蜈蚣2条。每日1剂,二诊:7剂后,能正常睡眠,其余症状明显减轻,舌苔微黄腻,脉稍弦滑。上方加减20剂,症状基本消失,3个月随访未复发[陈隐漪.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1994,(3):133]。求【按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痹证范畴,病机多阴虚为本,躁热为标,热灼伤津耗气,津亏液少,不能载血循经畅行,血液黏滞而成血瘀。久病肺肾不足,水泛为痰,痰瘀互结,阻滞经络,肌肉经脉失于濡养。该患者双下肢皮肤异常感觉的部位属少阳经皮部,症状体征符合痰热郁阻少阳。因此以温胆汤为主方,配柴胡、黄芩解少阳痰热,郁金、赤芍、地龙、蜈蚣、路路通以化痰、活血通络。

【案例】某男,84岁,2001年12月1日初诊。患者因左姆趾外伤1个月而来诊,患者糖尿病史年,近2个月自行停药,血糖升高。患者于1个月前因剪趾甲时,不慎损伤因趾,未予注意,继而出现局部红肿,经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现症:左足背肿胀,左践趾、第二趾疼痛,以夜间尤甚,皮温稍降,皮色淡紫,可见溃烂,有浓性分泌物流出,纳食差,睡眠差,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腻,脉细滑。西医诊断:糖尿病足;中医诊断:坏疽。证属痰热内阻,脉络血瘀,治宜清热化痰,活血通络。处方:茯苓20g,苡仁30g,生地、泽兰各15g,竹茹、法半夏、陈皮、枳实、红花、桃仁、大黄(后下)各10g,黄连5g。同时局部以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处理,每日换药1次,降糖用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

二诊:7天后,患者疼痛减轻,足背部肿胀消退,皮色淡红,皮肤温度稍温,局部分泌物明显减少,大便通。再前方去大黄、枳实,加太子参15g,用5剂后,足无肿胀,溃疡愈合。以陈夏六君子汤继续调理善后[郑纯水,等.温胆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举隅.光明中医,2004,19(4):53~54]。

【按语】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坏疽范畴,是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患者足背肿胀,姆趾疼痛,皮肤淡紫,大便秘结,舌尖红,3苔黄腻等痰热内阻,脉络瘀阻之证。故用黄连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以清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方中桃仁、大黄、红花、泽兰、生地活血通腑,黄连、苡仁清热利湿。痰湿去尽后,以健脾化痰善后。

15.糖尿病并发瘙痒症

【案例】某女,52岁,于1999年4月7日初诊。患者诉周身皮肤瘙痒半年余,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近5天瘙痒加重,伴有头晕乏力,恶心不欲饮食,口苦心烦,尿黄,大便秘结,皮肤色暗,色素沉着,舌红瘦,苔黄腻,脉滑细数。患者有糖尿病史6年,血糖控制较好,西医诊断:糖尿病并发瘙痒证。中医诊断:皮肤瘙痒。证属痰热阻络,阴虚血燥,治宜清热化痰,养阴通络。处方:茯苓30g,生地20g,法半夏、竹茹、枳实、白蒺藜、紫草各10g,黄连、大黄(后下)各5g,陈皮、蝉衣、当归各6g。停用消渴丸,改用格列齐特80mg,每日2次。

二诊:7剂后,瘙痒明显减轻,睡眠安,二便顺,舌苔转白,脉弦细略数。原方去大黄、黄连,加知母10g再服7剂,诸症均除,血糖正常[郑纯水,等.温胆汤化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举隅.光明中医,2004,19(4):53]。

【按语】糖尿病并发瘙痒,多由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引起出汗减少,而致干燥发痒。中医认为多气阴两虚,肌肤失养所致。但本患者有头晕乏力,恶心不欲饮食,口苦心烦,苔腻,脉滑等痰郁症状,痰热未除忌用补法,否则益气加重内热,养阴加重痰湿,即使清热也以小量苦寒、辛寒之品为宜,以防寒凉冰伏,痰凝难化。故以温胆汤行气化痰,佐以清热活血通络。16.高脂血症【案例】某男,57岁,1998年12月20日初诊。头昏肢重,胸脘胀闷3个月,口苦黏腻,烦躁易怒,大便不爽,面红润,体质丰盛,脉弦,舌质红,苔黄厚腻。嗜好烟酒30年, 高血压史5年, 刻下测血压21.《7/12kPa。血脂分析:总胆固醇8.97mmol/L, 甘油三酯3.57mmol/L。心电图检查:正常。长期服卡托普利片、藻酸双酯钠、尼莫地平等,但不能按时服用,烟酒肥甘未戒。辨证为长期嗜好烟酒肥甘,湿热内聚,酿为痰脂,逆流血脉造成血脉污浊;肝阳偏旺,阳挟痰脂上扰清空。治用清热化痰,平肝潜阳活血降脂。并嘱患者戒烟酒肥甘,清淡饮食,调畅情志,按时服药,锻炼身体。方药:黄连、甘草各6g,陈皮、制半夏、竹茹、枳实、石菖蒲各10g,茯苓12g,石决明(先煎)、草决明、山楂各20g,丹参30g。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苔腻渐化,胸脘胀闷,头昏肢重均减轻,大便通畅。服药35剂, 查血脂:总胆固醇6.-47mmol/L, 甘油三酯2.12mmol/L。又服15剂, 再查血脂正常, 测血压18/11.5kPa, 诸症消失。嘱服卡托普利25mg, 每日2次,维持血压[冯崇环.温胆汤临床应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14(1):56]。

【按语】现代医学所指血脂当与中医学所谓气血津液类似,病理状态下,气血精液失调,聚饮成痰,酿为脂膏,瘀阻血脉。临床所见高脂血症患者,俱多痰证,痰浊固为阴邪,但素有肝火偏旺者,则易从阳化,而见痰火內盛之象,常见急躁易怒,头胀跳痛,甚则难寐,口苦黏腻,面目红赤,焦虑不安,苔多黄腻或灰黄而厚,故用温胆汤为主清热化痰,兼平肝潜阳活血化脂。

【案例】某男,63岁。5年前患者始发眩晕症,10日前因胆石症、胆囊炎人院治疗,经用青、链霉素治疗2周后,前症有所控制,但出现眩晕,头胀痛,走路时头重足轻, 头晕欲倒, 不能下床, 烦躁。血压22.7/16kPa, 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西医诊为高血压病Ⅱ期;中医诊为眩晕。证属痰热中阻,上扰清窍,治宜清热化痰,平肝降逆。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15g,陈皮、茯苓、枳实、泽泻、白蒺藜、地龙各10g,黄连、竹茹各6g,金钱草20g,石决明30g,甘草5g。守方加减治疗20余剂,基本痊愈出院[贺风鸣.温胆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3,(8):371]。

【按语】高血压病常有眩晕、头胀痛、烦躁失眠等症状,这些证候都与肝胆有关,若肝胆湿热妨碍体内气血升降出入运行,气机上逆而致血压升高。本例患者素嗜食肥甘厚味,致肝胆湿热内生,炼液成痰,随胆气上逆,蒙蔽清空而现眩晕。药用石决明、蒺藜、地龙,降上逆之胆气,且平肝熄风;半夏伍黄连苦寒,清化热痰;金钱草、泽泻、枳实、陈皮,清热利湿化痰。诸药合用,紧扣病机,使病得愈。

【案例】某男,53岁。右侧半身不遂1日,伴头晕,语言不利,纳呆,健忘, 舌淡红, 苔厚腻, 脉弦滑。血压17/11kPa, 诊为脑血栓形成, 证属痰浊阻络。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丝瓜络、陈皮、枳实、竹茹、石菖蒲、郁金各10g,茯苓15g,丹参30g。水煎2次取汁,将药液混合,分2次早晚温服,日1剂。

二诊:服药12剂,头晕除,右侧上下肢能屈伸,靠人搀扶行走。上方加薏苡仁30g,继服24剂,语言流利,右侧上下肢活动尚自如,生活能自理。随访2年未复发[贺风鸭.温胆汤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陕西中医,1993,高(8):

【按语】本例脑血栓属中医中风之范畴,乃痰浊阻络所致,经络为气血运行之通道,痰浊阻络,络脉不通,脑失所养,故见半身不遂、头晕、语言不利。治宜祛痰化浊,理气通络,用温胆汤化裁,俾痰除浊化,络脉得通,气血流畅,诸症消失,病自康复。

【案例一】某女,38岁,已婚。患者自觉头颅内隆隆作响,左侧尤甚,已半年之久,经中西医治疗未曾收效。半年前因与邻居纠纷郁闷在胸,继则出现左侧脑鸣,常常因此导致失眠多梦,胆小易惊,烦闷易动。舌质红,脉弦滑。证属痰热上扰清窍,治拟清热化痰,解郁开窍。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茯苓、陈皮、香附各12g,菖蒲、法半夏、竹茹、生姜各10g,甘草6g,柴胡8g。4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4剂,颅内隆隆作响已大有好转,其失眠、烦闷等症亦大减。又宗上方续服4剂,诸症皆愈[朱文元.温胆汤治疗情志病验案举隅.内蒙古中医药,1999,(4):17]。

【案例二】某女,53岁。主诉脑鸣轰响似打夯状,人夜尤甚,甚则心慌,发呕,坐立不安,并伴有头晕眼花,步履摇晃如坐舟车,历经月余,多处求治罔效。诊见:痛苦面容,闭眼皱眉,默默不语,头不能转,转则脑鸣,疼痛不堪,舌暗红, 苔白腻, 脉弦而数。血压13.3/8kPa。脑血流图示:脑动脉硬化, 左侧明显。证属浊气不降,痰热上扰,逆乱清空。宜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法半夏、甘草、竹茹、佩兰、藿香、白豆蔻、丹皮各10g,茯苓、柏子仁各15g,夜交藤、炒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各30g,枳实6g。水煎服,日服1剂。素二诊:服药1剂后,脑内轰鸣渐轻。3剂后脑鸣悉除,干呕、心慌、失眠等症皆瘳[王俊茹.温胆汤加减治脑鸣.河北中医,1987,(3):23]。

【按语】头者,精明之府,诸阳之会,惟得五脏六腑之清气,恶受脏腑之浊气。本症之作,因情志不调,气机不畅,郁久成痰,痰热与郁气搏击,或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上扰清窍而致。故以温胆汤清热化痰为主,佐以柴胡、香附以条达气机,使郁开气畅,痰不自生,加藿香、佩兰、白豆蔻芳香化浊醒脾,再伍以石菖蒲开窍。诸药共熔一炉,相得益彰,收效甚捷。

【案例】某女,36岁。自述去年以来,时时欲睡,神疲乏力,且纳谷不香,头昏沉,记忆力明显减退,经西医治疗不效,转中医治疗。诊见:形体肥胖,舌质胖,苔黄腻,脉滑数。证属痰湿内生,清阳被蒙,治以清热化痰,开窍醒神。方选温胆汤加减,处方:茯苓、陈皮各12g,枳实、竹茹、法半夏、石菖蒲各10g,黄连6g。

二诊:药进3剂,诸症好转,继进10剂而愈[胡新竹.温胆汤临床应用四则.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3):55]。

【按语】本案因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清窍被蒙,故时时欲睡。用温胆汤治胆虚痰热上扰,黄连燥湿健脾,清热化痰,配菖蒲化浊开窍醒神,痰祛窍开神醒,故嗜睡自愈。

【案例一】某男,32岁。患者因家中琐事发生口角,郁闷在心,烦劳日久,续则出现观念、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出进从什么地方过,下次亦必经过此处,若有车辆或其他物品阻塞道路,则等数小时,待其畅通后再经过此处。看到那里有粪便或不快之事,就绝对不从此处经过,每次大小便后必洗手数十次,恐污染未尽。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怀疑别人把自己当作坏人等,影响劳动、休息和身心健康。经多方中西药调治,效果不著。其舌苔白腻,脉滑而细。揆度脉症,系烦劳日久,郁久成痰,痰热上扰胆府而致,治宜清热化痰,安心宁神,亡醒脑开窍法。方选温胆汤加味,处方:龙齿、小麦各30g,法半夏、生姜、竹茹各10g,陈皮12g,茯苓、枳实、郁金、香附各15g,远志、胆南星、菖蒲各8g,大枣8枚,甘草6g。3剂。 100驻二诊:药后略见小效,药既应病。嘱再进4剂,此次药后诸症若失,为防止再发,嘱隔日服药1剂。共服药40余剂,经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孙平珍,等.温胆汤新用.甘肃中医,1993,(5):22]。

【案例二】某男,35岁,1997年7月11日诊。患者于2个月前在洗脸时,发现眉毛脱落,自疑身患麻风病。于是焦虑忧愁,思想苦闷,又恐亲邻知晓,不敢求医。因之倍加痛苦,致使病情恶化,每因掉一根眉毛而恐怖万分,心慌,头晕,不能自止,甚则软瘫。意欲自杀,曾2次自缢未遂。家人轮流看护,以防意外。刻诊:舌红,苔滑,脉弦细。诊为:胆虚证(西医强迫症)。以补气安神定志之法,方用温胆汤加减。药用:半夏12g、云苓12g、陈皮10g、枳实10g、竹茹12g、合欢皮15g、菖蒲10g、生铁落30g、远志12g、生小麦30g、甘草9g、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服。

二诊:连服3剂症状锐减,情绪大开。又服3剂,症状若失。后经调养,健康如常[朱文元.温胆汤治疗情志病验案举隅.内蒙古中医药,1999,(4):17~18]。

【按语】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今痰热上扰胆腑,影响了决断功能,故而发为本病,投以温胆汤清热化痰,安心宁神。更加远志、胆星以增加化痰之力;郁金、香附以舒利气机,气顺则郁开,龙齿以厚安神之功;菖蒲、郁金解郁开窍;更伍以小麦、大枣强心益脾,润燥缓急,亦能增强安心宁神之效。诸药配伍合拍,互增疗效,故见速效。

【案例】某女,45岁。初诊日期:2001年9月26日。主诉:幻听3个月,失眠,每晚夜寐2~3小时,恐惧,心烦,胸脘痞满,头胀,一直服中西药物治疗未见好转。舌苔白,舌边有齿痕,脉弦缓细。中医诊断:郁证,治以开郁疏肝化痰。方药: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苏梗、香附各15g,珍珠母(先煎)、瓜蒌各30g,菖蒲、郁金各10g,茯苓、当归、白芍各20g。每日1剂。树案二诊:服上方7剂后,幻听好转,失眠明显减轻,诸症好转。再投7剂,调治而愈[李琼锋,等.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湖南中医杂志,2003,19(3):50]。

【按语】幻听乃精神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由精神抑郁或精神刺激造成。医者治此类疾病,发现从治胆着手,从痰论治,往往能获奇效。治以温胆汤清热涤痰,使“热除痰清而胆自宁”;加珍珠母镇心安神;以瓜蒌宽胸理气;以苏梗、香附疏肝解郁;菖蒲、郁金开窍醒神;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案例】某女,26岁。因梦游症于2004年3月6日初诊。患者半年前因家庭矛盾,深夜被人从熟睡中突然叫醒,并遭训斥,此后每天晚上熟睡后自动起床,近则在房间挪步,远则在室外乱跑,当叫醒时问及全然不知。诊见:表情呆滞,面色无华,懒言,舌淡红,苔润微黄,脉弦滑。证属气郁胆虚,心神失宁,治宜解郁温胆,化痰宁神。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半夏、茯苓、竹茹各10g,磁石15g,郁金、枳实各9g,石菖蒲5g,陈皮、炙甘草各6g。每日1剂。试艾二诊:服药3剂,已无外出,仅坐于床上,后继续入睡。上方加减12剂而愈,追访半年,病未复发[索俊玲,等.温胆汤临床应用四则.实用医药杂志,2005,22(8):704]。

【按语】此例梦游症患者,是由于惊恐伤胆,胆虚气乱,气机失调,痰浊内生,郁而化热,上扰心神所致,用温胆汤加减清痰热静胆府,故神安睡宁,梦游症愈。

【案例】某女,18岁。因高考落榜,家人动辄辱骂,致精神抑郁,或沉默寡言,或喃喃自语,纳少欠馨,大便秘结,曾在某精神病院诊为抑郁症,虽投以米帕明、多塞平等药而仍乏效。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证属痰热扰心,壅塞清窍,治宜清热化痰开窍。处方:法半夏、枳实、山栀各15g,陈皮、茯苓、合欢花、生大黄(后下)各10g,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各12g。7剂。    二诊:精神渐爽,答能切题,厚腻苔已消。惟觉纳逊,故于上方中去生大黄、胆星,加莱菔子、焦三仙各15g,继予7剂以善其后[陈隐漪.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陕西中医,1994,(3):133]。

【按语】《景岳全书·癫狂痴呆》云,癫病多由痰气,凡气有所逆,痰有所滞,皆能壅闭经络,阻塞心窍。患者痰结日久,蕴而化热,阻蔽神明,致现上述诸症。方中温胆汤清热燥湿化痰,胆南星、菖蒲、郁金以开窍;生大黄、山栀合用以泻热通腑,引邪下行。方证相投,故其效斐然。

【案例】某男,47岁。2周前,夫妻吵架后,出现胸闷、失眠、烦躁等症,某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用谷维素、地西泮、安神补脑液等药物治疗无效。诊见:头痛,头晕,目眩,胸闷,失眠,四肢震颤,不能走路,尿黄,大便正常,舌红,舌白腻,脉弦滑。西医诊断:癔病。证属情志不调,肝郁气滞,气郁化火,邪热煎熬津液,痰火扰乱,肝风内动。治宜清热化痰,镇静安神,熄风通络。处方:竹茹、枳壳、法半夏、陈皮、茯苓、栀子、地龙、僵蚕、炒酸枣仁各15g,全蝎10g,蜈蚣2条,鸡血藤30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5g。每日1剂。关长式显二诊:服2剂后,头痛、头晕、四肢震颤、失眠、心烦等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上方4剂后,走路正常,诸症消失而告愈[金松林,等.温胆汤的临床运用.吉林中医药,1994,(3):35]。

【按语】本案情志不调,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犯于头,症见头痛头晕,目眩,尿黄,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属痰热之证;胸闷,失眠心烦,属痰热扰乱心神;四肢震颤,不能走路,属肝风内动。证属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煎熬津液,痰火扰乱心神,肝风内动。方中温胆汤清胆和胃,除痰理气;加栀子清热,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熄风活络止痛;鸡血藤、炒酸枣仁,养血安神通络;生龙骨、生牡蛎,平肝镇静安神。由于辨证准确,药证相符,故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之病,仅用6剂后,诸症悉平。

(姒【案例】某女,34岁。右臀至小腿部阵发剧痛扯痛,屈伸不利,步履困难已2个月余,经某医院中西药治疗未见好转。舌质暗红,苔白腻而厚,脉弦迟而紧。诊为痛痹,证属痰浊寒凝经络,治宜祛痰散寒,温经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8g,陈皮、枳实、乳香、没药各10g,茯苓、制川乌各15g,甘草5g,炒地龙、乌梢蛇各12g,制马钱子2g(分3次冲服)。

二诊:服1剂后疼痛大减。连服12剂后,疼痛完全消失,步履自如,遂愈。随访2年未再复发[李红卫,等.温胆汤临床举隅.2004,17(2):63]。

【按语】川乌与半夏属中药十八反之一,但二药并用者不乏其例,如《金匮》之赤丸方,《局方》青州白丸子等皆是。凡病属寒致痰浊相搏,顽痰固结者,二药相伍,能使寒散痰除,痼疾得愈。

【案例】某女,38岁,于1996年10月20日就诊。患者眼睑、颜面及双下肢浮肿1年余,反复发作,常因疲劳、情志不畅或行经期加重,曾在本院住院治疗,水肿暂退,但旋即复发。症见:颜面、双下肢浮肿,形体肥胖,伴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苦、口干,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浆蛋白测定,均正常。西医诊断:特发性水肿;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胆胃不和,痰湿阻滞,治以清胆和胃,燥湿祛痰。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半夏、陈皮各6g,枳实、竹茹、淫羊藿各10g,茯苓、白术、益母草各15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水肿减轻,恶心、胸闷等症明显好转。上方续进10剂,水肿消失,诸症皆除。以健脾丸和益母草煎剂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以善其后,随访半年未发[马天寿.温胆汤临床应用.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0,17(2):55]。

【按语】特发性水肿属中医水肿范畴,医者以温胆汤加味治疗。温胆汤为清胆和胃,燥湿祛痰剂,方中竹茹、枳实清胆胃之热;半夏、陈皮和胃降逆,祛痰化浊;茯苓(皮)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出;甘草、姜、枣和中醒脾,使水湿无停聚之虑;加白术、淫羊藿、益母草以增其健脾温肾、渗湿化浊、利尿消肿之功。对特发性水肿,症见形肿、胸闷、腹胀、恶心、口苦、口干、苔腻等痰湿阻滞者,确有佳效。

【案例】某男,53岁。右侧胸胁疼痛,胀闷不适,咳唾涎沫,午后发热伴失寐梦多,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目眩头晕4个月余。检查:双下肢轻度浮肿,形体消瘦,面色暗,舌质略红,苔白腻,脉弦滑。经X片检查,西医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诊为悬饮。证属饮聚胸胁,气机升降失权,治拟逐饮开胸,调理气机。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法半夏、茯苓各15g,陈皮、枳实、旋覆花、杏仁各12g,竹茹、香附、白芥子(炒)、椒目各10g,薏苡仁、葶苈子(炒)各20g。

二诊:上方加减共服40余剂,诸症消失,X光检查胸膜积液消失。为巩固疗效,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土,杜绝生痰之源[易万德,等.温胆汤临床应用体会.四川中医,1990,(11):9]。

【按语】本例系饮留胁下之悬软轻症,不宜用峻剂攻下,而用温胆汤加减以开胸逐痰,调和气机,肝脾得和则饮邪自去。

【案例】某男,47岁。患眩晕5年,每年发作2~3次,今因感冒旧病又发。诊见:闭目卧床,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痰涎,不欲饮食,舌胖有齿印,苔白腻,脉细数。辨证为痰湿型眩晕,治以燥湿祛痰,健脾和中。方用温胆经加味,处方:法半夏、茯苓各15g,枳实12g,陈皮、代赭石各10g,竹茹、砂仁各6g,甘草5g,生姜3片。

二诊:服2剂后,眩晕、恶心、呕吐悉减。去代赭石,加淮山药15g,又服3剂,已能起床活动。后嘱其常服健脾之成药,随访1年未再发病[郑铎.温胆汤临床应用.新中医,1993,(1):49]。

【按语】《景岳全书》曰:“丹溪则曰无痰不作眩,当以治痰为主,而兼用他药。余则曰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兼其标。”前贤从两个侧面,论述了眩晕的标与本及其治法。此例乃因素体脾虚,运化不及,聚湿生痰,痰浊中阻,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由痰而发,实则脾虚,先用温胆汤燥湿祛痰,再用健脾药善后,可谓正治。

【案例】某女,41岁。每逢冬季常发咳喘,此次自婆媳争吵之后,情志不畅,不想饮食,嗣后则发生情志烦乱,常悲伤欲哭,夜间不能入睡,已将近3个月,经多方求医不见效。观其处方,均以甘麦大枣汤调养心脾之法。诊见:患者口干喜饮,食欲不振,大便难,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加上素有咳喘病史,证属肝郁化火,痰火上扰神明,治宜清化痰热,佐以安神。处方:柏子仁、珍珠母(先煎)各15g,茯神、黄芩各12g,枳实、法半夏、郁金各9g,胆南星、竹茹各8g,菖蒲6g,陈皮4.5g,生铁落30g(先煎),2剂。者01二诊:药后夜间能睡3~4小时,悲伤欲哭次数减少,大便已通,苔黄厚,脉弦。上方略为变动,处方:竹茹、莱菔子、车前子各12g,法半夏、郁金各9g,生铁落30g,薏苡仁10g,茯神2g,陈皮4.5g(布包),菖蒲、胆南星、麦冬各6g。

三诊:药后夜睡有5小时以上,食增,小便正常,惟苔黄,脉弦缓。处方:竹茹、茯苓、泽泻、扁豆、莱菔子各12g,陈皮、白芍各15g,薏苡仁20g,生铁落(先煎)、龙骨、牡蛎各30g(先煎),车前子9g,菖蒲4.5g。后仍按原方加减,共服30余剂痊愈,半年来未复发[王惠琼.温胆汤治疗妇科病二则.福建中医药,1984,(5):44]。

【按语】此证属七情内伤,肝郁化火,加上素有痰疾,痰火上扰,则见情志烦乱,夜间不寐;肝胆之邪乱于神志,清虚之窍受蒙,神魂为之扰乱,则见悲伤欲哭;肝郁故脉弦,苔黄厚腻主痰热,口干、大便难均属热象。用温胆汤清化痰热,柏子仁宁心安神,珍珠母平肝安神,菖蒲配郁金,能开窍逐痰,取生铁落降火潜阳,起到热清痰消,心神安宁之效。合2.继发性闭经

【案例】某女,37岁,1999年6月27日初诊。闭经4个月,经西药人工周期治疗,无效来诊。患者素体肥胖,近1年来月经后期,且逐月加重,量少色暗,经前带下量多,带如涕状,继而经闭不行4个月,伴不欲饮食,食则饱闷不舒,苔白而厚腻,脉细滑。此属脾失健运,痰阻湿盛,下注胞脉而致闭经,治宜健脾化痰通经。方以温胆汤加减,处方:半夏12g,茯苓15g,陈皮、枳实、当归、红花、苍术各10g,益母草2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二诊:服药6剂,白带明显减少,饮食正常,少腹微胀而隐痛,似是月经将来之前兆。上方加牛膝15g,桃仁10g,5剂未尽而月经至。嘱其每个月经周期前1周,坚持服中药调理,连服3个周期,而月经正常[葛效友.温胆汤临床应用.河南中医,2003,23(5):61]。

【按语】本病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注胞脉则气血不畅,冲任不利,故月经闭而不行。投温胆汤健脾燥湿除胞脉阻塞之痰,加益母草、当归、红花活血通经而通达冲任。二诊加牛膝、桃仁引血下行,使痰湿除,气血畅,冲任脉通而月经至。

【案例】某女,42岁。形体肥胖,平素多痰,因涉水作业,带下颇多,色黄质稠,味臭难闻,咳痰色黄,胸闷不舒。舌红,苔黄厚,脉滑。妇检:宫颈糜烂Ⅱ°。处方:竹茹、茯苓、大金樱各15g,枳实12g,e陈皮、法半夏、黄柏、白果各10g,苍术6g,薏苡仁30g,甘草3g。

二诊:进3剂,咳y,带下量减少过半,舌苔转薄黄,脉弦滑。照上方去大金樱,续服4剂,痊愈[孙雄,等.温胆汤的临床应用.福建中医药,1993,(5):62]。

【按语】带脉者,通于脾、摄于肾,约束冲任督三脉,故带下之病与带脉失司有关。《医统正脉全书》云;“带脉起于季胁章门,如束状,令湿热冤结不散,故为病也。”“胖者多湿”,复遇湿淫,外围内遏,久之化热,湿热内扰,上下不宁,遂成诸症。故选温胆汤加减,清热化痰,健脾化浊,利湿止带,效果满意。

【案例】某女,25岁,2003年8月5日初诊。患者1个月前足月顺产一男婴,产时失血不多,但产后乳汁较少,曾服用猪蹄汤及通草汤治疗无效。自觉胸闷心烦,双乳胀痛,纳谷不香,厌油腻,头晕沉重,倦怠,形体肥胖,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滑。诊断为产后缺乳。证属痰浊阻滞、乳络不畅,治以祛湿化痰、通络下乳。用温胆汤加减,处方:半夏、陈皮、云茯苓、竹茹、枳实、浙贝母、漏芦、丝瓜络、全瓜蒌、穿山甲各10g,生姜5片,大枣5枚,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二诊:3剂后,乳汁增多,乳房胀痛、胸闷心烦等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3剂,乳汁量多,能满足乳儿的需要[常志刚,等.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21]。

【按语】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产妇素体肥胖或妊娠之后过分强调营养,恣食高蛋白、高脂肪等膏粱厚味及生冷食物,至脾胃损伤,水湿内停,疾自内生,痰浊阻滞乳络,乳汁不行。方用温胆汤加减,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方中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清胆腑之热而除烦;茯苓淡渗利水;瓜蒌、漏芦、浙贝、王不留行、穿山甲,化痰散结、通乳络而下乳。全方配合治疗,痰湿得除,乳腺畅通,乳汁流畅。

【案例】某男,40岁,2004年3月18日初诊。半年前发现左乳房增大、肿块、局部胀痛,西医诊断为男性乳房发育症,用丙酸睾丸酮治疗,但因不良反应明显而停用,改用逍遥丸、天冬素片治疗,无效。平素喜食肥腻之品,伴胸闷心烦。查见:左乳房略大, 乳晕左上象限有扁圆形肿块约2cmx3cm大小, 轻度压痛,质软,活动好,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乳疠,证属痰瘀互结、阻闭乳络,治以消痰散结、化瘀通络。用温胆汤加减,处方:全瓜蒌20g,夏枯草15g,陈皮、浙贝母、云茯苓各12g,竹茹、半夏、桃仁、枳实、白花蛇舌草各10g,穿山甲、黄连、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3剂后,乳房胀痛、心烦等症减轻。连服1个月,乳房肿块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常志刚,等.温胆汤临床应用举隅.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3):221]。

【按语】男性乳房发育症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的病证,以乳房肿大为特征。中医学认为,该证与肝肾有关,痰瘀互结致病者亦较为常见。该患者喜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盛,郁久化热,热扰肝胆则心烦胸闷;痰瘀同源,久则痰瘀胶结,阻闭乳络,故见乳房肿块。用温胆汤加减,以清热化痰、散结通络止痛。方中半夏、陈皮、竹茹、枳实、黄连,除湿清热化痰;肝之经脉布胁肋,乳房属肝,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能清泻肝胆之火热;浙贝母、瓜蒌、穿山甲、桃仁、红花,以消瘀散结通络;甘草调和诸药。痰瘀同治,消痰化瘀散结,服用1个月而愈。

【案例】某男,25岁,1998年4月3日初诊。主诉:阴部水疱、溃烂、微痛,反复发作3个月余。3个月前不洁性交史,几天后外阴部不适,微红肿痒,并出现水疱,在当地医院诊为生殖器疱疹,口服阿昔洛韦等药治疗而愈,但以后时有复发。2天前因劳累后又觉外阴不适,并有小水疱生出,于是来我科求治。患者食差纳呆,心烦失眠,大便干,小便黄。查体:包皮处有淡红色聚集米粒大小的水疱, 疱液光亮、透明, 舌质红, 苔薄黄腻, 脉弦细滑。取疱液作PCR检查:HSVⅡ-DNA阳性。诊断:生殖器疱疹。证属湿热内蕴, 兼感邪毒, 气阴已虚。予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半夏各10g,茯苓30g,枳实、竹茹各15g,板蓝根30g,贯众15g,车前子30g(包煎),牛膝、黄芪、生地各15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阿昔洛韦200mg/次,5次/日,同时肤阴洁外洗,日1~2次。二诊:7日后治愈,继续治疗4周,半年后随访无复发[杨玉峰,等.温胆汤加减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3):10]。

【按语】单纯疱疹病毒(HSV) 所致的生殖器疱疹, 是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内有湿热,外感邪毒,湿热、邪毒相互搏结,下注于阴部肌肤而发。且湿为阴邪,黏腻而滞不易速去,日久损伤正气,故反复发作。故用温胆汤加清热解毒药,祛除病邪,调整人体机能,并结合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案例】某男,28岁,干部。患者梦遗每周3~4次,业已2个月余,前医投予补肾固摄中药10余剂,症状未见好转。诊见:尿色黄浊,头昏不寐或梦多易惊,脘胀胸闷,心烦口苦,时恶心,纳呆,便软,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数。证属痰热阻中,下扰精室,治拟化痰、清热、和中。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竹茹12g,法半夏、陈皮、茯苓、神曲各10g,车前子15g,枳实6g,甘草6g,黄连3g。

二诊:服6剂后,梦泄每周减少至1~2次,腹胀、头昏不寐等症明显好转,食欲增强,舌苔转薄。原方去黄连,加薏苡仁、芡实各15g,续进7剂,梦泄未发作,余症亦愈。继续以温胆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10余日,随访未复发[沈一三,等.温胆汤新用.湖南中医杂志,1993,(6):34]。

【按语】《明医杂著·梦遗精滑》谓:“梦遗精滑,世人多作肾虚治,而为补肾涩精之剂,不效。殊不知此证多属脾胃,饮食厚味,痰火湿热之人多有之。”本证为痰热阻中,热扰精室,以致精关不固所致。所以前医投以补肾摄精法乏效,采用温胆汤治疗,切合病机,故收效较快。

【案例】某男,68岁。小腹胀痛,小便淋漓不畅3个月,伴小便夜间失禁(西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伴有口干,舌涩,晨起恶心欲吐,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滑。温胆汤加乌药3g,黄芪、熟地各30g,3剂。

二诊:用药后,口干苦涩减,恶心去,小腹胀及尿失禁见减。继以上方5付,药后小便较通畅,无尿失禁[赵菊香.二陈汤的临床应用.基层园地,2003,(2):37]。

【按语】老年性前列腺肥大,中医多按肾虚施治。此患者在痰热上扰胃不和的基础上,又见小腹时胀,尿失禁,属于痰瘀互结、肾脾气虚,故以温胆汤加乌药温肾涩尿,行气消胀,熟地益肾填精,黄芪益气固摄而获良效。

【案例】某男,2岁。因感风寒而鼻塞、流涕、咳嗽,但热不甚,经治疗病情加剧,精神转差。诊见:烦躁欲哭,咳声重浊,喉间痰鸣,痰稠难咯,咳甚气急,纳差喜饮,舌红,苔黄浊,指纹紫。处方:茯苓、黄芩各8g,法半夏、竹茹、枳实各6g,浙贝母5g,陈皮、杏仁、桔梗各4g。

二诊:进3剂,上症骤减,精神转旺。遂守方迭进2剂而愈[孙雄,等.温胆汤的临床应用.福建中医药,1993,(5):62]。

【按语】《婴童百问·伤寒咳嗽伤风》云“肺为五脏华盖,小儿感于风寒,客于皮肤,入伤肺经,微者咳嗽,重者喘急”。风邪袭肺,肺津化痰,然小儿“稚阳之体”,尤易化热,非清化肃肺难解。故以温胆汤清热化痰,加杏仁、桔梗、浙贝母以增强祛痰之力。

11【案例】某男,6岁。面色萎黄,纳差不欲食近1个月,伴见恶心呕吐,口嗅,口渴喜饮,大便秘结,溲黄见短,舌嫩苔腻,脉细,查肝功正常。证属湿热阻滞中焦,治宜行气化湿、清胆和胃。温胆汤加减,药用:半夏6g,冬瓜仁、竹茹各10g,枳实、陈皮、茯苓、砂仁各3g,生姜2片。水煎服,日1剂,分2次口服。

心二诊:服3剂药后,纳食增加,恶心、口渴减轻,大便尚软,舌嫩苔薄腻,脉细。药已对症,湿去气行,守原方3剂,以巩固疗效[李斌,等.温胆汤临证浅析.新疆中医药,2003,21(3):34]。

【按语】本例患儿平素多食鱼肉油腻之品,脾失健运,水湿停滞,以致纳谷不香,厌食;水湿内停,胃失和降,则恶心欲呕;水湿内郁,聚而成疾,久而化热,湿热壅盛则口臭,大便秘结;水液不能上升,则口渴欲饮;湿热下注膀胱则溲短赤;脾运失常,气血生化不足,不营于面,故面色萎黄。使用温胆汤则湿消痰化,胆清胃和,水液转输通畅,脾胃运化正常。

【案例】某女,10岁。近1个多月每日头重如裹,前额闷痛,晨起加重,脘腹胀满,纳呆恶心,夜眠不安,二便调。患儿自天热以来,饭菜不思,贪吃冷饮。诊见:形体倦怠,表情痛苦,白睛不黄,鼻通气畅,胸腹平坦,肝脾未及,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沉滑。做脑电图、肝功、血常规等检查无异常发现。证属痰湿阻滞中焦,痰浊上犯清阳,治宜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处方:陈皮、法半夏、茯苓、竹茹、枳壳、天麻、白芷各8g,柴胡、葛根各4g。

一论:进药5剂,头痛消失,腹胀减,睡眠安静,但仍纳呆,舌苔变薄白,原方减去法半夏、天麻,防温燥太过,加莲子、白芍各10g,健脾益阴,再服4剂。随访未复发[赵成莉.温胆汤儿科难证治验.陕西中医,1993,(9):411]。

【按语】本例值夏日发病,因小儿贪凉饮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痰湿内聚,阻滞中焦,故脘腹胀满,纳呆恶心;痰湿内聚,阻滞中焦,清阳失宣,故头痛时作,头重如裹;痰热扰心,则心烦不眠。温胆汤有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清心除烦的作用,配葛根、柴胡升举脾阳,白芷、天麻祛风开窍,诸药合方,脾健胃和,清升浊降,诸症皆除。

【案例】某男,1岁2个月。患儿10余日来,常常夜间突然惊醒,啼哭不止,睡眠不安,时作惊惕,性情急躁,纳差泛恶,苔黄腻,指纹紫滞至风关。查体均正常。追问有无受惊吓史,家长述患儿发病前邻人曾将一只猫抱人家中,患儿触到猫后即大哭,此后夜间出现上述症状。即予安神方加减治疗,服药8剂,除时作惊惕稍减外,余症无变化。细审患儿虽有神志不宁的表现,但夜啼、惊惕、舌苔黄腻、指纹紫滞均为胆失疏泄,痰热内扰之象。治当清热利胆,理气化痰,佐以宁心安神。处方:法半夏、竹茹、远志、橘皮、茯苓、柴胡、川贝母各10g,枳实6g,酸枣仁5g。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夜啼之症明显减轻,从每夜啼哭5次左右减少至1~2次,但仍睡眠不安,泛恶消失,食纳不佳,舌苔白腻。上方去枳实、川贝母,加郁金、薏苡仁、鸡内金,再服7剂,诸症消失。3个月后追访患儿一切正常[陈丹.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两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41]。

【按语】该患儿由惊吓所致胆郁不达,脾胃之气因之不和,进而化热生痰,痰热上扰而啼哭夜发;肝藏魂,胆郁则肝失疏泄,出现性情急躁,故治疗当利胆疏肝,理气化痰,佐以宁心安神。温胆汤可清热利胆,理气祛痰;酸枣仁、远志安神宁心。药后症状明显好转,热象明显减轻,故去枳实、川贝母,加郁金、薏苡仁、鸡内金,意在加强利胆、化湿、和胃之功,药后症消。

5.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案例一】某男,8岁。患儿近4个月出现挤眉眨眼,摇头耸肩,喉中痰声漉漉、吮吮作响,头重困倦,纳食呆滞,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西医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曾服用西药疗效不佳。证属中医风痰范畴,治疗当以祛痰为主,佐以熄风通窍法。处方:法半夏、橘皮、竹茹、茯苓、钩藤、柴胡、黄芩各10g,枳实6g,全蝎3g。日1剂。

二诊;服药2周,患儿挤眉眨眼明显减轻,痰大减,精神好转,但纳差,个别字说不清,舌质暗。上方去黄芩,加紫丹参10g,焦三仙30g,再服药2周后病情好转,仅在读书时间过长时眨眼,喉中偶有痰声,舌淡红,苔白微腻,脉弦略滑。予以温胆汤去枳实,加薏苡仁,巩固治疗1个月,诸症消,半年后追访无复发[陈丹.温胆汤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两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4,(1):41]。

【案例二】某男,11岁,2003年9月就诊。家长述患儿近2个月来,出现不由自主挤眉、眼球转动,头颈向一侧扭转,喉中发出痰鸣音,口中时嘟囔秽语,近半月发作较频繁,每天次数不等,白天发作,入睡后症状消失。查脑电图、颅脑CT未见异常,其余神经系统查体均无阳性体征,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给予苯海索、氟哌啶醇,仍未见好转,遂求中医治疗。就诊时症见:挤眉、眼球转动,头颈向一侧扭转,喉中发出痰鸣音,口中时嘟囔秽语,流涎,心烦,纳差,腹胀,大便干,日1次。查体:面色红,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辨证属脾虚肝旺,风痰内生,治以化痰通络,熄风镇肝。方用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竹茹、胆南星、佛手各9g,枳实、菊花、钩藤各12g,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g,甘草3g。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药15剂后,挤眉、眼球转动,口中嘟囔秽语明显减轻。继宗上方服用12剂,诸症减。后改用六味地黄丸及一贯煎加减,以调补肝脾肾,随访半年未复发[周世民,等.温胆汤临床应用.江西中医药,2005,(7):54]。

【按语】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中医抽搐、慢惊风范畴,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抽动伴以喉中怪声,语言不清。医者认为本病按中医辨证可分为三期:早期为风痰闭阻,中期为脾虚肝旺,后期为脾肾亏虚。综合脉症,此患儿就诊时属早期中期兼有,脾虚失健,痰浊内生,肝风内动,而致风痰上扰清窍,则见挤眉、眼球转动,头颈向一侧扭转,喉中发出痰鸣音,口中时嘟囔秽语,流涎等诸症。方中用半夏、陈皮、竹茹、胆南星、佛手、茯苓祛痰化浊开窍,菊花、钩藤平肝熄风,生龙骨、生牡蛎镇肝潜阳,诸药合用,疗效显著。

【案例】某女,48岁,2001年5月8日初诊。自述2个月前发现其后脑勺偏右处,约有拇指大无发,投医数家均诊断为斑秃,内服外擦均未见效,且秃面日渐增大, 头顶亦见两处秃面。查患者头部有两处秃面, 分别为2.5cmx 1.5cm和2cmx2cm, 后脑勺偏右处的秃面已增至4cmx3cm。表情苦闷, 失眠多梦, 头昏晕,胸闷食少,苔白腻,脉弦滑。治拟理气化痰,解郁宁神。遂用温胆汤加味,处方:茯苓20g,竹茹、陈皮、半夏、枳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川芎各10g,夜交藤、合欢皮各15g,甘草3g。2剂,水煎服。

5月12日二诊:服上方2剂,能入睡,头仍晕。原方加钩藤1剂,再诊时见黄白细软之发新生,胸闷、头晕等症状缓解。继服3剂,见新发白者转黄,黄者转黑,且由细变粗,由软变硬,长约1cm~3cm。嘱患者再服3剂,同时施以情志疏导。追访,现已满头青丝,未见病态[朱家利.温胆汤治女性痰郁阻滞型斑秃.河南中医,2002,22(1):50]。

【按语】斑秃的形成与七情关系密切。由于女性多愁善感,生性脆弱,故易形成肝郁脾虚之证。脾虚生湿生痰,痰火内扰,阻滞经络,致使心神失养,血气不畅而形成斑秃。选用温胆汤治疗,药证相符,故治疗效果显著。

【案例】某男,50岁。据述2年来,每至夏天则失去味觉,今年6月又发病,经某医院反复检查,原因未明,曾服中西药多次未效。苔黄腻,脉滑数。盖怪病多痰,结合舌脉,知其病本在痰,而其标为胃气不和,心窍不开。故用温胆汤祛痰以治本,佐以和胃开窍以治其标。处方:枳壳、姜半夏各10g,茯苓15g,陈皮12g,竹茹、石菖蒲、炙甘草各6g。

二诊:服3剂后,食瓜果略知其味。继进5剂,其味觉基本恢复正常[胡新竹.温胆汤临床新用四则.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3):55]。

【按语】《难经·三十七难》云:“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五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谷味。”如痰阻于胃,上干心窍,故口舌为之不利,味觉因之不辨。用温胆汤和胃化痰,痰祛而心脾气和,窍开而味灵敏矣。

【案例】某男,10岁。其父代诉:上学路过危房,恰逢危房倒塌,孩子身上多处受伤,昏迷不醒,经抢救于第2日苏醒,第3日发现其双眼视物不见。

力OD:0.01,OS:0.01,视野呈管状,眼底基本正常。舌质暗,苔腻,脉沉涩。诊断:触伤真气(视神经挫伤)。脉症合参,证属痰血凝滞,闭塞清窍,治当涤痰疏络,活血通窍明目。处方:陈皮、法半夏、白僵蚕各10g,茯苓15g,竹茹、枳实、前胡各9g,全蝎、防风、甘草各6g。

二诊:上方加减服药20日后,患者双眼视力升至1.2,视野正常而出院[李飓松,等.温胆汤眼科应用举隅.河南中医,1993,(10):29]。

【按语】患者素有痰湿,加之外伤,使血瘀痰结,阻塞目络,神光不得发越而视力下降。故用温胆汤加白僵蚕等药,以化痰除湿、活血通络,络通则目自明。

【案例】某男,18岁。患者因半月前与他人发生口角,遂抑郁不舒,神志恍惚,夜间难以入睡,白天精神疲倦,食欲下降。在第11日时突然双目视物不见,查:双眼外观端好,眼底亦无发现异常。舌淡暗,苔白厚,脉弦。诊断:暴盲(癔病性黑矇)。脉症合参,证属痰瘀阻络,蒙蔽清窍,治宜疏肝解郁,化痰开窍。处方:茯苓30g,法半夏、佛手、枳壳各10g,陈皮、郁金、菖蒲各15g,竹茹、制香附各12g,甘草3g。

二诊:3剂后,诸症好转。原方继进12剂,双目复明而愈[李飓松,等.温胆汤眼科应用举隅.河南中医,1993,(10):29]。

【按语】本例暴盲由情志不畅所致。怒伤肝,肝郁化火,横逆犯胃,煎熬津液,结为痰火,上扰清窍,目络被阻,清窍被蒙而突然视物不见。故以温胆汤化痰理气,清胆和胃,加菖蒲、郁金、佛手以疏肝解郁开窍,使络通神光发越而鉴视万物。

【案例】某男,36岁。患者双目珠突出眼眶,胞睑难于闭合,白睛红赤,黑睛微混。曾在广州、上海诊治,排除了眶内肿瘤及甲亢,但疗效不佳,本人甚为苦恼。细询病史,知本人系塑料厂厂长,整日迎来送往,恣食肥甘,日抽烟2盒。知此证与痰湿有关。查视力:OD:1.0,OS:0.9。镜检:双眼底正常。裂检:双眼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自觉双目干涩,畏光流泪,视物模糊不清,胸闷,时有恶心,痰多而黏稠,纳差,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诊断:珠突出眶(眼眶假瘤)。根据脉症分析证属痰热阻络,治宜清热化痰,解毒退赤。处方:陈皮、龙胆草各12g,竹茹、法半夏、乌梅、莲子心、黄柏各10g,茯苓24g,枳壳、葛根各15g,3剂,并嘱其忌烟酒。

二诊:药后自觉胸闷减轻,咯痰减少,双目红赤略退。原方继进3剂,诸症减,惟大便溏。上方减苦寒之龙胆草,加白术12g,先后服药28剂,双目已能自闭,白睛红赤消退,自觉症状消失而出院。嘱其勿嗜五辛酒浆,戒烟[李飓松,等.温胆汤眼科应用举隅.河南中医,1993,(10):29]。

【按语】该患者饮酒过度,嗜烟如命,导致脾胃湿热,浊气上泛,损及目中清纯,故用温胆汤利湿清热化痰,加葛根、乌梅以解酒毒,加莲子心、黄柏以清烟秽,使热清痰化毒解秽辟而病愈。

【案例】某男,24岁。患者两眼不自主频繁眨动已月余,并伴有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胆小易惊,医药屡更均罔效。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依据脉症,系痰热上扰肝胆,肝胆不宁而致,治拟清热化痰,疏肝理气。方用温胆汤加味,处方:法半夏、竹茹、生姜、黄芩各10g,香附、茯苓、陈皮各12g,柴胡8g,甘草6g。3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3剂,诸症均有好转。又服上方3剂,眨眼已大见好转,其兼症若失。为巩固疗效嘱方续服,共计服药16剂而获痊愈。经随访1年未曾复发[孙平珍,等.温胆汤新用.甘肃中医,1993,(5):22]。

【按语】肝开窍于目,胆附于肝,其经气互通,今痰热扰动肝胆,肝胆不宁,故眨眼频作。投以温胆汤清热化痰,加柴胡、黄芩清少阳之热,以厚温胆汤清热化痰之力,香附疏肝解郁,使郁解痰开,诸药相济,互增疗效,而奏奇效。

【案例】某男,73岁。患者因情志不畅而诱发右耳聋1日。听力检查:右耳全聋,左耳中度混合性耳聋(纯音测听法),诊为右耳特发性耳聋,经治疗效果不显。诊见:耳鸣,耳聋,纳差,口干,口苦不欲多饮,舌红,苔中部黄厚腻,脉缓。辨证按常法投六味地黄丸加减数剂罔效,后改用温胆汤,处方:黄连6g,陈皮、法半夏、枳实、茯苓、竹茹、菖蒲、郁金、白术各10g,当归15g,六一散3g。

二诊:服5剂后,诉耳鸣、耳聋好转,右耳已能听到微弱声音。继上方加柴胡、菊花各10g,磁石30g,10剂后患者右耳已能听到声音,耳鸣、口苦、口干已明显减轻。再服上方30剂,听力恢复如常。随访1年,耳聋、耳鸣之苦未再发[王仑.温胆汤临床应用三则.湖北中医杂志,1993,(2):40]。

【按语】患者所犯耳鸣、耳聋之症,是为痰热内生,阻塞耳窍所致。其原因在于:①患者嗜酒成癖,易致痰湿内盛。②所患系统突发性耳聋,因恼怒诱发,怒则气上,痰随气升。③查患者舌红,苔黄厚腻,显为痰热内蕴之象,并非肝肾亏虚导致。正如《明医杂著》曰:“耳鸣证,或鸣或蝉,或左或右,时时闭塞,世人多作肾虚,殊不知此是痰上火升,郁于耳中而为闭矣。”故投六味地黄丸无效,而用化痰降火、行气和胃之温胆汤加减治疗,使热去痰消,窍闭得开,听力恢复。

}

语出《素问.举痛论》。炅即热。意指热则腠理毛窍松开,使皮肤散热增加,阳气外泄而多汗。

即膀胱气化的机能障碍。其病因多与肾、三焦气化不利有关。主要症状有小腹胀满,小便困难或尿闭。多属实证。

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指膀胱气化不足或受寒邪影响而丧失约束的能力。多与肾阳虚有关。主要症状有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

《金匮要略》用以解释“转胞”的病理。胞系,指溺之系;了戾,缭乱屈曲之意,或作绞纽解。《诸病源候论》指出:「胞转者,由是胞屈辟小便不通....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此病或由小便应下,便强忍之,或为寒热所迫。此二者俱令水气还上,气迫于胞,使胞屈辟不得充张,外水应入不得入,内溲应出不得出,外内相壅塞,故令不通。」泛指膀胱排尿功能紊乱。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消,肺气消耗之意。过度悲哀,可使上焦郁而化热,消耗肺气。

卫气有温养皮肤,开合毛窍和调节寒温、抵御外邪的作用。如卫气虚则不能固表。皮肤腠理疏松,外邪容易侵入,易得感冒。发病时,表现为自汗,怕风等症状。

指疾病的病因,病位及疾病过程中变化的要理。

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于某一病因或某一肺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六条。掌握这些病机,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症状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归纳,临证必须联系具体病情,全面分析,才能切合实际。病机十九条是: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指一般的内风疾患,出现头目昏花,肢体动摇等症状,多用肝的病变。

(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意指一般的阴寒内盛,出现筋脉挛急,关节屈伸不利(兼见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等),多属肾的病变。

(3)诸气膹郁,皆属於肺。意指一般因上焦气机不利而出现呼吸迫促,胸部痞塞的症状,多属肺的病变。

(4)诸湿肿满,皆属於脾。意指一般水湿潴留而出现浮肿胀满的症状,多属脾的病变。

(5)诸热“瞀瘛”,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神志昏迷,抽搐症状,多属火证。

(6)诸痛痒疮,皆属於心。意指一般皮肤疮疡,出现焮热疼痛瘙痒的症状,多属心火炽盛,血分有热所致。

(7)诸厥“固泄”,皆属於下。意指一般的厥逆、便秘,泄泻等症候,多用下焦的病变。

(8)诸痿喘呕,皆属於上。意指一般的痿症、气喘、呕吐等症候,多属上部肺胃的病变。

(9)诸痉鼓栗,如丧神守,皆属於火。意指一般热病出现口噤、寒战鼓栗,神志失常等,多属火证。

(10)诸痉项强,皆属於湿。意指一般身体强直或颈项强硬,转动障碍,多属湿证(湿浊伤於筋脉肌膜)。

(11)诸腹胀大,皆属於热。意指一般腹部坚硬胀满(兼见便秘、尿涩、烦热、口苦等),多属热证。

(12)诸逆冲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气逆上冲,如连声响亮的呃逆、喷射状呕吐等,多属火证。

(13)诸躁狂越,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烦躁发狂,举动失常的症状,多属火证。(14)诸暴强直,皆属於风。意指一般突然出现筋脉强直拘挛的症状,多属风证。

(15)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出现腹胀肠鸣,叩之有鼓音,多属於热。

(16)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於火。意指一般出现下肢足背浮肿而有酸疼的感觉,又见心神不安,惊骇的症状,多属火证。

(17)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於热。意指一般的抽筋、角弓反张,肢体强直而小便混浊的,多居热证。

(18)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意指一般体内排出的水液,如果是淡薄透明而又寒冷的,多属寒证。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意指一般呕吐物有酸臭腐味或较急的喷射状腹泻而有里急后重感觉的,多属热证。

指冲任二脉因肝肾气血失调或感染所引起的病变。冲脉起于子宫,与肾脉并列上行,有总领诸经气血的作用;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部正中线子宫部位上行,有担任调养全身阴脉的作用。故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的说法。说明冲、任二脉兴妇女的月经,妊娠有密切关系。故冲任损伤临床表现多为月经不调,下腹疼痛,腰酸痛,以及不孕等。冲任损伤易使气血两虚,导致“冲任不固”。不固,是虚不固摄之意,容易发生崩漏,流产等病症。

指平素时常发作喘病的人。

指由于刀剑所伤,失血过多的病人。指平素经常有疮、疡、疖、痈的病人。对这种病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可以用发汗法,若汗出就会引起痉挛。

指寒气结于大肠而出现便秘的病变。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秘结、口淡、舌白少苔、脉沉弦。多见于寒性便秘。

指因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临床表现有便秘,腹痛拒按,舌黄苔燥,脉沉实有力。多见于各种外感热病的气分阶段。

指湿热蕴酿于大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尿短赤,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痢疾(菌痢或阿米巴痢)、急性肠炎。

即大肠气虚,常兼见脾虚证候。主要症状有脱肛,久泻不止,完榖不化,粪便色淡不臭,肠鸣等。若久泻不止,临床上多虚寒并见。称为“大肠虚寒”。详见该条。

是大脉由于虚寒而传导失职的病理,多与脾肾虚寒有关。主要症状有下利稀薄,食少,四肢冷,腰酸,怕冷,苔白,脉沉细等。多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

大肠津液不足所出现的病变,多与阴血不足或热病伤津有关。主要症状有便秘或排便困难,兼见消瘦,皮肤干燥,咽干,舌红苔少,脉细。多见于老年性便秘或习惯性便秘。

指胆的热证。胆属少阳经脉,兴肝互相表里。故胆的热证、实证,常与肝有联系。临床表现如胸胁烦闷、口苦、咽干、呕吐苦水,头晕眼花,耳聋,往来寒热,黄胆,或鼻流浊涕等。

指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证。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也叫“胆虚气怯”。主要症状有虚烦不眠,心慌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可见于某些癔病,神经衰弱病人。

指肺热火旺。有虚火,实火二种。临床表现:实火咳剧痰少,咳声有力,或咯痰稠黄,痰中带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虚火多属久咳阴虚,咳声无力,伴有潮熟,盗汗,脉细数等。

指肺不能正常输布津气,出现喘咳等病理情况。肺是接受由脾输送的精气,经过肺和心的作用而输布到全身。如肺受热灼则肺阴耗伤,津液输布失常;肺受寒束,则水津不行,停而成饮,均可聚液成痰,发生喘咳等证。

指因久咳或剧咳而损伤肺络,引起咯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肺主一身之气而通调水道,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肺气不利,除出现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影响水液的运行和输布,致小便不利而出现浮肿。

不宣,是不能宣通的意思。肺司呼吸而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正常,表示肺气宣畅。如因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可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肺气不宣与肺气不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习惯上肺气不宣多指外感表证,肺气不利多指水肿,气喘方面的病症。

指肺气虚弱。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短气,声音低弱,畏风,自汗等。

热邪犯肺,肺受热灼所出现的肺热证,临床以面颊红赤,咳嗽痰稠,胸痛,甚则喘促,咯血为特征。参见“温邪犯肺”,“热伤肺络”、“火盛刑金”等条。

语出《素问.痿论》。指肺有郁熟,肺脏长期受熏灼而发生痿证。其病理有两种情况:肺痿。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手足痿弱。以皮毛,肌肉枯萎,四肢无力,不能举动为主症。参见“痿证”条。

指肺脏和肾脏俱虚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虚。肺司呼吸,为气之标,肾主纳气,为气之根。肺肾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肾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的。往往呈现干咳,短气、咽喉干燥,腰酸腿软,骨蒸潮热,遗精盗汗等症状。多见于肺结核病。

指肺失去清肃下降功能的病变。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它的功能以清肃下降为顺。如邪气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失去清肃下降的功能,则会产生咳嗽,痰多,气喘,胸膈胀闷等气逆症状。所以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很容易导致“肺气上逆”。临床所见的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即属于肺气上逆现象。

即肺经邪实。可因风寒,痰热,痰湿,痰火等多种病因而致。临床表现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喘咳息粗,胸满胀痛,痰涎壅盛,咯痰稠黄或带血,突然失音等,多属肺实见症。

泛指肺气不足或肺阴虚而言。临床表现有少气,呼呎浅短,耳聋,咽干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肺气虚”、“肺阴虚”条。

指肺阴亏虚而出现燥火病变。主要症状有干咳少痰,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燥音哑,舌质红干,脉细数等。若虚火伤络则痰中带血。常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咽白喉等。

指燥邪伤肺,或肺阴虚伤津化燥的肺燥证。主要症状有干咳,咯血,耳咽干燥,或咽喉焮痛,音嘶,口干而渴,舌体苔白而干等。

指风寒外邪侵攻于肺。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相当于风寒感冒。

形容急性热病极期,因高热而同时出现神昏,狂躁、惊厥、抽搐的病理现象。因热极则生风,风盛则火愈烈。二者互相作用。辨证上多属“气营两燔”的证候,可见于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

指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指伤风感冒或中风的患者。

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名为风气内动。临床表现有头目眩晕,四肢抽搐,强直,卒然昏倒,口眼喎斜,两目上视等,尤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严重失调,引起意识障碍或强直性痉擘为特点。故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之说。参阅“肝风内动”条。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风气偏胜出现动摇的病理。风的特点是流动迅速,容易激荡,变化很快,如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等,都是风气太过的表现。

语出《伤寒论》。指风邪与湿邪侵入人体肌表筋骨后,互相搏击所出现的病变。临床表现如风湿留于肌表,则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风湿滞留关节,则四肢关节有牵引性疼痛,不能活动自如。

封藏,封闭贮藏之意。肾有贮藏精气的功能,而主二便。如肾气不固,出现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前泄泻等症,称之为封藏失职。

指体内先有热邪内伏,或其它邪气郁而化热,涉及肠胃热积等,发病时即见咽干,口臭,舌红苔黄干、腹胀压痛,大便秘结或臭秽、小便黄短等内热症状。

指湿热之邪,蕴蒸于肝胆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寒热口苦、胁痛、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皮肤巩膜发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数等。多见于急性黄胆型肝炎、胆囊和胆管炎症、胆结石等疾患。

病变过程中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状,称为“肝风”,它属于病理变化的表现,为区别于外感风邪,故称肝风内动,实际与“风气内动”同义。其病机和肝主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等的功能失调有闯,故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有虚证、实证之分,虚者由于阴液亏损,称为“虚风内动”;实者由于阳热亢盛,称为“热盛风动”,或称“热极生风”。各详该条。

指肝脏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寒性症状。临床表现有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指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参见“寒滞肝脉”条。

由于肝的机能亢盛而出现热象或冲逆症状的,统称“肝火”。导致肝火的原因,有因肝经蕴热,有因肝阳化火,与情志刺激过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眼红、眼痛、面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严重的可出现发狂,或呕血、咯血、衄血等。

指“肝经实火”。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聋耳鸣,眼红痛,烦躁易怒,睡不安,呕吐,吐血,衄血,苔黄,脉弦等。多见于高血压病、上消化道出血、更年期症候群、急性结膜炎等疾患。

指肝脏的气机不和,疏泄太过而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甚则作痛,小腹胀痛,妇女则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若肝气太过,可影响脾胃,出现呕恶、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指由于肝气偏亢,过于疏泄,影响脾胃,以致消化机能紊乱,或称“肝气犯脾”。临床表现,一方面出现肝气症状,如头眩,胁痛,易怒、胸闷,小腹胀,脉弦等;一方面出现脾胃症状,如胃脘痛,吐酸,厌食,腹胀,大便泄泻等。如病情迁延,较长时间失却胁调,称为“肝脾不和”,可见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肝气过于郁结,则上逆或横逆。上逆则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腹胀、腹痛、嗳气吞酸。参见“肝郁”条。

又称“肝气不足”。为肝本脏的精气虚损,常兼见肝血不足。主要症状为面少华色,唇淡乏力,耳鸣失聪,容易恐惧等。

指肝有热邪或气郁化热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烦闷、口苦、口干、手足发热、小便黄赤等,严重的可见狂躁、不得安卧等症状。

又叫“肝肾阴虚”。肝和肾在生理上是互相资生密切联系的。肾阴不足必然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变,也会使肾阴亏损。故临床上肝肾阴虚的症状常同时出现,如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腰膝酸痛、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或细而无力等。可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月经不调等内伤杂病或急性热病的末期。

泛指肝的实证而言,包括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的实证。主要特点为性情急躁易怒,两胁下疼痛牵引少腹。参见“肝寒”、“肝热”、“肝火”、“肝气”等条。

泛指肝的气血不足。临床表现有视物不明、听觉减退、容易恐惧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肝气虚”、“肝阴虚”、“肝血虚”条。

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视力减退,虚烦失眠,妇女则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多见于贫血、神经官能症、月经病及一些内、眼病症。

与木郁化火的临床表现基本相同。是肝阳上亢的进一步发展。阳亢则热,热极则生火。参见“肝阳上亢”、“木郁化火”、“肝火”等条。

由于肾阴不能滋养于肝,或肝阴不足,阴不维阳,则肝阳偏旺而上亢。主要症状有头眩、头痛、面赤、眼花、耳鸣、口苦、舌红、脉弦滑或弦细等。多见于高血压病。

多由血不养肝所致。主要症状有眩晕.头痛、视物不清、眼干、夜盲、经闭、经少等。肝阴虚,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面热、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眼病、月经病。参见“肝阳上亢”条。

是“肝气郁”,“肝气郁结”的简称。肝有疏泄的功能,喜升发舒畅,如因情志不舒,恼怒伤肝,或因其他原因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就会引起肝郁的病症。其表现主要有两胁胀满或窜痛,胸闷不舒,且胁痛常随情褚变化而增减。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的感觉;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降而脘痛、呕逆,吐酸水,饮食不脉;脾气失和就发生腹痛、腹泻。肝气郁结而致气滞血瘀,则胁部刺痛不移,或逐渐产生症瘕积聚。此外,如月经不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肚疾患、肝脾肿大、消化不良等病症也常和肝气郁结有关。

由于肝气郁结,疏泄功能障碍,导致脾胃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胁痛,厌食,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等脾虚症状。参阅“肝郁”条。

即更换衣服,古人在休息时需要换衣服,后来上厕所,也称更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不更衣,就是指不大便的意思。

痼,久病之意。指寒气久伏于身体某一经络、脏腑,形成局部的寒证,经久不愈,如脐腹冷痛,呕吐清涎,骨节拘急而痛,四肢不温等。多见于脾胃虚弱,内有寒饮或寒湿久痹的患者。

指人体平素内有积热,再受寒冷,寒包于外,热郁于内的病理。可见于哮喘、久咳、失音、咽痛、龈肿等病证。

凡属内寒、属于阳气虚衰、脏腑功能不足所产生的阴寒证侯均为“寒从中生”(“中”字在这里是泛指脏腑)。主要表现有:由于阳气虚、寒邪盛所致的寒痹,常见症状为肢节痹痛、筋脉挛急、面色苍白、恶寒肢冷等,其发病和肾阳不足有较密切的关系。由于阳气不足,影响代谢机能而出现病理性产物的留滞,如发生积液、胀满、水肿、痰饮等。这些证侯常和脾肾阳衰有较密切的关系。

指病邪传入阴经,或热证后期因阳气虚弱而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神倦、肢冷、畏寒、腹满、泄泻、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滑、脉微弱等。

指身体某一部位因寒邪凝聚,出现气滞疼痛的病变。寒是阴邪,它的性质是凝滞而收缩,易伤阳气,人体的血气是喜温而畏寒,寒则气的流通受阻,血脉凝滞,而产生痉挛疼痛的症状。

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指自然气侯变化。如冬季寒冷之极,将会转到春夏的温、热,夏季炎热之极,将会转到秋冬的寒凉。指病理变化。如寒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寒极的阶段,就会因虚阳外浮而出现假热的现象;热性的病证,当病情发展到热极的阶段,就会因热邪内伏而出现假寒的现象。参见“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条。

指寒证和热证交错在一起同时出现。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热里寒”、“表寒里热”等等,都是寒热错杂的病理现象。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外感寒邪多先伤及外部的形体,如头痛、恶寒、肢节酸痛等,是形体受病的症状。外感热邪,最易损耗人体的阳气,因为“热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里的浮,指浮肿,即使寒气偏胜出现浮肿的病理。寒气偏胜则阳气不足,寒凝气滞,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留故产生浮肿。如慢性肾炎,多是寒气偏胜,脾肾阳虚的表现。

语出《素问.举痛论》,也称“寒则收引”。收,敛缩的意思。寒气伤人肌肤,则毛窍紧闭,阳气收敛,汗不得出;寒伤筋脉,则筋脉收引,拘急痉挛,出现疼痛。

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变。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经过小腹,分布两胁。如寒邪凝滞于肝的经脉,可使该经脉挛急,出现下腹胀痛,牵引睾丸坠痛,并见肢冷畏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等。多见于睾丸、副睾某些疾病及疝气等。

指患病后已使用过发汗法或平素多汗的人。对这种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不应再发汗,若再发汗,就要产生精神恍惚,心烦,小便后尿道疼痛等症状。

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风,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风”。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内风”等有关各条。

指热证发展过程的一种病理现象。热是无形之气,火是有形之象,热极则生火。一般来说,火都是指内热炽盛而言,是病理性的各种机能亢进的表现。外感五气(风、寒、暑、湿、燥)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化火,五志郁结亦能生火。此外,如痰湿内阻,肝脉气郁,都能使邪从火化。火证的临床表现此较复鸡,随看病因而不同,轻证头痛烦渴,面目红赤,口唇焦燥,咽干喉痛;重证神志昏沉,狂躁不安,或咯血衄血,淋闭尿血等。

指外感表证传里的一种病理变化。风、寒、燥、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在初期阶段,多有畏寒、苔薄白等表寒症状;如病邪传入气分,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唇干、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或便秘,尿黄赤等,显示病邪已是化热入里。

指外邪消耗津液的一种病理变化。燥,是津液缺少。由于热伤津液或素体阴亏、内热亢盛等因素,均容易使邪气化燥,出现口干、咽燥、唇焦、口渴、便秘、尿赤、干咳咯血等体液耗损的症状。参见“内燥”条。

指平素患有黄胆而时时发作的病人。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指邪气结于阴经。肝属厥阴而主藏血,脾属太阴而主统血,邪结阴经,不得阳气的统摄运行,久必伤及阴络而血从内溢,故结阴可出现便血。

是肺气损伤而声音嘶哑的病理。肺主气,肾纳气,二脉均与发声有关。肺肾阴亏则肺燥而热郁,阴液不能上承,咽喉失于濡润,故声音嘶哑。多见于晚期结核病,慢性喉炎等。本病多属虚证,失音呈慢性进行,故又称为“久瘖”。失音可间歇出现或持续存在,说话较多时则加重,完全失音者少见,一般无外感症状。

金实指肺气实;不鸣,即音哑。金实不鸣,是指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外邪而致,但有寒热之分: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证见声音嘶哑。此外,亦有因肺有蕴熟,复感外寒,热受寒束,肺气失于宣畅而音哑的,都属二证。金实不鸣是病机上的术语,病名称为“暴瘖”,即突然失音,相当于喉部或声带的急性炎症、水肿等。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乱,指气机紊乱。大惊则气机紊乱,气血失其调和,出现心神不安,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虚证所下的定义。精气,指人体正气。夺,耗损之意。指因正气过度耗损而出现的虚证。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大出血损伤阳气、阴液,都会导致正气虚弱,机能衰退,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症状。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津耗损的病理。若肺胃津液受伤,则见咽干口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脉细数。若损及肝肾之阴,可致“水不涵木”而“虚风内动”,症见口干舌燥、手足烦动,心悸神疲、耳聋、舌颤、舌绛无苔,脉细数无力等,常见于热性病的后期或恢复期。

指平素嗜好喝酒的人。古代医家认为这种人得病,不可以给甘味的桂枝汤,因为酒客服用桂枝汤后容易引起呕吐。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下,指精气下陷。恐惧过度则耗伤肾气,使精体下陷不能上升。出现大小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

语出《素问.举痛论》。指疲劳过度、气喘、出汗过多,会使气耗散而倦怠无力。

“阴盛格阳”的别称。体内阴阳失调,出现下寒格拒上热的证侯。例如虚寒久痢,误用寒凉,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指阳热的病症误用艾灸或火熏迫汗的方法,火邪与阳热两种阳邪互相熏蒸燔灼,会导致火毒内攻,伤津劫液,反使病情加重。

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沥不尽,尿意频数而尿量短少,小便时阴茎中作痛的病人。古代医家的经验认为,淋家不可用发汗法治病,若发汗可能会引起便血。

燔,焚烧之意。这里指“肾火偏亢”。龙火,指肾火,命门之火。肾是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太过,则可使肾火偏亢,产生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因而使肾主封藏的功能失职,出现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状。

指平素患有头目眩晕的人。

肾脏元阴和元阳,元阴指肾精,元阳即命门火。如肾阴亏损而致命门火偏旺,表现为性机能亢进,阴茎易举,多梦失眠等。参见“相火妄动”条。

指邪气内陷。邪气亢盛,正气虚弱不能拒邪,则邪气内陷,病情就会加重。例如麻疹的出疹期,因脉毒过盛,或再受风寒,正气不足,疹点突然隐没,面色变白,呼吸紧促,病情迅速加剧,这叫做麻毒内陷。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传变的另一规律。一般温病的传变规律是由卫经气,营到血,如果病邪较重,发病开始就严重,变化迅速的,可不按次序传变,由卫分(肺)突然陷入营分(心包),出现神昏谵语等中枢神经症状,称为逆传心包。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这里主要指肝气。肝气是喜畅达而恶抑郁。在正常情况下,肝气既不能抑郁,但又不宜过亢,肝又是藏血的器官,如果精神受过度剌缴,可使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出现胸胁胀满,目赤,头痛,脉弦等,若肝血失藏,血随气升,则出现吐血症状。参见“五志”条。

指平素常流鼻血的人。由于经常失血,面虚津亏,所以,在张仲景的着作中指出这种人不可发汗,若发汗则会引起筋脉紧急、两眼直视、失眠等。

指平素经常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

脬(音“抛”),是膀胱的别称。脬气不固,指膀胱之气虚弱,不能约束小便而出现小便失禁或遗尿,故称。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气虚多与肾阳虚有关。

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使血液循经运行,若脾阳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临床上,多种慢性出血的病症,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若见舌淡,脉细以及脾虚症状的,常用“补脾摄血”、“引血归脾”的方法治疗。多见于贫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病。

指脾气不能把水谷精微之气上输心肺。脾主升清,故脾气上升则健运。脾气不升,有因于脾阳虚,中气不足;有因于湿浊食滞阻碍。中气不足,以健脾益气为主;湿浊食滞,以燥湿消导为主。

指脾胃的消化机能障碍。有因于肝失疏泄、有因于湿困脾阳,有因于食伤脾胃、脾气壅滞。主要症状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等。

指脾气虚弱,运化无力。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胀,伴有眩晕,倦怠,面色萎黄等气虚症状。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痢疾,贫血等。

指脾受热邪或过食燥热食物所引起的热证。主要症状有唇红、咽干、心烦、腹胀满或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短等。

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的病理。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如脾阳虚则失去正常功能,可出现腹胀纳呆、肠鸣、泄泻等消化不良症状,久则面黄肌瘦,四肢无力;或因水湿困阻,成痰成饮,四肢浮肿。都是脾虚不能正常运化所致。

指湿热内蕴脾胃。主要症状有身目俱黄,腹胀脘痞,饮食减少,恶心,倦怠,尿少而黄,苔黄腻,脉濡数。多见于黄胆型肝炎或其它急性肝胆疾患。有些皮肤病如湿疹,脓庖疮等也和脾胃湿热有关。

泛指脾气虚弱或脾阴不足而言。临床表现有食不消化、腹满,肠鸣,泄泻等(《素问.脏气法时论》)。参见“脾气虚”、“脾阴虚”条。

脾主运化,摄取营养,把精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如脾虚则精气不足,以致肺气也虚,出现面色苍白,手足不温、食少、便溏、短气、咳嗽、痰多、肌肉瘦削,舌淡苔白,脉细弱等。多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病。

指脾虚内湿阻滞的病理。脾主运化水湿,为胃行其津液,脾虚则运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湿停滞;水湿的停滞,又反过来妨碍脾的运化。主要症状有饮食减少,胃脘满闷,大便泄泻,甚或恶心欲吐,口粘不渴或渴喜热饮,肢体困倦,甚或浮肿,舌苔厚腻,脉缓等。多见于慢性胃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即脾胃虚寒。主要症状有胃脘冷痛、腹胀满、呃逆、呕吐、食少、便溏或久泻久痢、倦怠、尿少、浮肿、消瘦、舌淡苔白、脉虚缓。多见于胃十二指扬溃疡、慢性胃肠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肿、白带等。

指脾胃的阴液不足而影响受纳运化。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口淡无味,饮食减少,大便干结,舌红苔少或舌面光滑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看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明白这个道理,就要避免亏损阴精,才可阴阳调和,以防早衰。(张志聪注)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二七”开始月经来潮,以后按月经血盈满,就来月经,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为“七可损”;男子“二八”精气溢泻,如因房事而泄精,当益精,为“八可益”(王冰注)。

水肿、排尿的病理之一。小便的排泄,有赖于肾与膀胱的气化作用,假如湿热下注或命门火衰,都会影响肾及膀胱的气化功能障碍或减弱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形成水肿。参见“水不化气”条。

广义指脏腑机能活动障碍,狭义指三焦升降机能障碍,出现胸隔痞塞不通症状。

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气顺则平,气逆则病。肺胃之气以降为顺,肺气逆则见喘促、咳嗽;胃气逆则见呕吐,呃逆;肝气虽主升发,但郁怒伤肝,升发太过,也可见气火上逆,出现头痛眩晕,昏倒、吐血等症。

怯,虚弱或惊慌之意。指胆气不足,心慌易惊,或中气虚弱出现短气、倦怠、言语无力等症。

指“气少”、“元气虚弱”。多由于脏腑虚损、重病久病损耗元气所致。一般症状有面色晄白、头眩耳鸣、心悸短气、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如气虚不能固摄血液,可使血不循经,发生崩漏便血、衄血等慢性出血病症,称为“气虚不摄”。指肺虚。《素问.通评虚实论》:「气虚者,肺虚也。」

气虚,指阳气不足,不能温养脏腑,脏腑的活动功能也相应减弱,代谢机能低下,故出现阴寒的证候。如恶寒、肢冷、神倦、口淡无味、舌质淡白、脉沉迟细弱等。

脾主中焦运化,如脾胃气虚,则失于健运,易致腹部胀满。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腹胀满时轻时重,按之不痛或喜温喜按,面白唇淡,舌苔白滑,脉象弦弱等。

指气与血二者关系失去协调的病理。在生理情况下,气血是相依相附的,气以生血,血以养气,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在病变时,气病可以影响血病,血病也可以影响气病,如气滞可致血滞,血滞也可致气滞,出现疼痛,瘀血等症;气逆可致血逆上溢而见吐血,咯血,衄血等症;气虚不能摄血,可致血不循经而见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临床上凡是久痛、厥逆、月经不调、慢性出血等病症,多与气血失调有关。

指热性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液和阳气均受耗伤的现象。程度较轻的称为“气阴不足”,较重者称为气阴两虚。临床上有三种情况: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热退或未退,大汗气促,舌嫩红或干绛,口渴,脉散大或细数有虚脱倾向者;见于热病后期,肝肾真阴亏损,元气大伤,低热,手足心灼热,自汗,盗汗,神倦,食少,口干舌燥,舌绛苔少,脉虚大;见于内伤杂病,如肺结核,糖尿病之类,出现神疲形倦、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自汗、盗汗、潮热、口渴、舌红无苔、脉虚数等。

指气分和营分邪热炽盛的病机。主要病状有壮热、烦渴、神志昏迷、斑疹隐约可见,舌络苔黄燥等。如斑疹较多,或有吐血、衄血、便血,抽搐等血分症状的,称为气血两燔。

语出朱丹溪《格致余论》。气是指阳气。有余,是偏盛的意思。意即阳气偏盛便能导致各种“火证”。阳气的偏盛可由阴液不足而阳气偏亢,虚火上炎,如肾阴不足,导致心火偏旺;也可由某一脏腑的功能失调,致使阳气郁结化火,如肝火,胆火、胃火等。故说“气有余便是火”。

即气机郁结,多与情志刺激、气血失调有关,临床多指肝气郁结而言。主要症状有胸闷胁痛、急躁易怒、食欲不脉、月经不调、脉沉濇等。参见“肝气郁结”条。

指体内气的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临床表现主要是局部出现胀满或疼痛的症状。气滞久则可引起血瘀,形成“气带血瘀”,使局部的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甚则结成肿块或腐损肌肉。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谷,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指热邪伏于冲脉和任脉。热伏冲任二脉,可使阴精暗耗、肾阴亏损,或迫血妄行。临床表现为低热、腰酸痛、下腹疼痛、子宫出血等。

膀胱位于下焦,为足太阳经之府。若伤寒太阳病不解,化热入里,邪热循经脉与血气相搏,结于膀胱,出现下腹部硬满、拘急不舒、发热而不恶寒、神志如狂等症,称为热结膀胱。

这里所说的“下焦”主要是指大小肠,膀胱等脏器,热邪结于下焦,可使这些脏器功能障碍,出现下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通,甚则尿血等。参见“热结膀胱”条。

指湿热伤及肠胃,以致大肠传导失常,发生腹痛泄泻的病变。主要表现为泻下如注,粪便黄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温邪化热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或昏沉不语等症状,称为热入心包。它与逆传心包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情传变有别。如昏迷,惊厥持续多天未清醒,称为“邪恋心包”。恋,是留恋不去,即病邪仍留恋于心包。邪恋心包多有夹痰现象,也易出现后遗症。

指邪热侵入血分的病机。血分是温热病传变中最深入的一层。多由营分病发展而来,发热常夜间较高,神志昏沉,躁扰不安,甚则出现抽搐。而以斑疹、出血,或伤阴见证为其特征。

语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指妇女在月经期间感受外邪,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出现的病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或胸胁下硬满,寒热往来无定时,晚间或说乱话,神志异常等。前人对血室有三种解释:指冲脉。认为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女子太冲脉盛即有月经来潮;指肝脏。认为肝主血海,主藏血,病变又涉及胁下、少腹;指子宫。认为发病与月经关系密切,又有下腹病变。从《伤寒论》原文联系临床实际来理解,血室似指子宫而言。

指肺络受火热所伤,引起咳血或咯血的病理。临床上分实热和虚热。实热多因外邪郁而化热,热伤肺络,或肝脉实火,上迫于肺所致,咯血量多,发热面赤,舌红苔黄,脉多滑数;虚热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指因高热或久热,灼伤营阴,使筋脉失其濡养,出现四肢拘挛、瘫痪等。

热性病因高热而出现神昏谵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一般称为热伤神明,与热入心包的意义大致相同。但热入心包是针对病变部位而言,热伤神朗是针对神志症状而言,提法不同。

热厥证的一种病理现象。温热病如高热持续不退,突然出现手足逆冷,昏迷不知人事,这是由于正伤热伏,阳气被邪热阻抑,不能向四肢透达的缘故,称为热厥。热邪越深伏,则手足厥冷的程度越厉害,叫做热深厥深。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热偏胜出现肿痛的病理。热属阳邪,能使阳气内郁,血脉壅滞,故火热太过,局部充血,可发生红肿。如痈疮、皮肤炎症等病症。

又称“热极生风”。病机多由热邪太甚,伤及营血,燔灼肝经而致。病在未发展为衰竭之前,多属实证,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及流脑、乙脑、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参见“风火相煽”条。

指气分的热势炽盛。主要病状有壮热、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等,如进一步邪热结实,则见午后热高,烦躁,甚至出现神昏谵语,腹痛便秘,舌苔黄燥等。

指热邪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稠黄,或痰中带血,甚则呼汲迫促,胸胁作痛,舌边尖红,苔黄干,脉洪数或弦数。多见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患。

六郁之一。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热,出现头痛,口干口苦,情绪急躁,胸闷胁胀,嘈杂吞酸,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目赤耳鸣,舌体苔黄,脉弦数等。指热邪郁于内不能透泄之意,故又称“热遏”。遏,是阻遏的意思。

指热性病后期肾阴被邪熟所消耗,出现低熟,手足心灼热,口齿干燥,耳聋,舌光绛干瘪,脉细数或虚数等症。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指上、中、下三焦虚寒。上焦指心肺的虚寒;中焦指脾胃的虚寒;下焦指肝肾的虚寒。水肿病和下消病机之一。

指由于下部的真阴、真阳衰竭而出现昏厥、神志不清等症状。参阅“厥证”条。

指虚损病由上部发展到下部的病变。虚损是因五脏虚弱而产生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往往可由一脏的虚损,久延不愈而损及他脏,甚至影响遍及五脏。如果首先出现肺脉虚损的证候,久而伤及肾脏,肾脏也虚,称为上损及下。前人有一损肺(劳嗽)、二损心(盗汗)、三损胃(食减),四损肝(郁怒)、五损肾(淋、漏)的说法,指出自上而下的传变,故称。

伤寒六经病理术语。心肾属少阴。因肾阴受伤,以玫心火偏盛,出现夜热、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脉细数,或邪热内郁少阴经络而见咽痛的,称为少阴热证。热性病传至少阴经,大都是寒化。少阴热化,是属阴虚内热,与少阴寒化相对而言。

又称“下元不固”。肾主藏精,开窍于“二阴”。若肾气不固,可出现遗精、滑精、早泄或液尿频多、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

也称“肾亏”。是肾脏精气不足的病变。一般症状有精神疲乏,头晕耳鸣,健忘,腰酸,遗精,阳痿等。参见“肾阳虚”、“肾阴虚”条。

指肾阳虚出现水肿的病理。肾主水液代谢,肾阳虚弱而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致水液泛滥形成水肿。一般症状有全身浮肿(尤以腰部以下较甚),按之凹陷,腰痛酸重,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脉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

肾主一身阳气,肾阳衰微,则一身之阳气皆虚,故肾阳亦称“元阳”,是命门火的体现。一般的虚弱,称为肾阳虚,是命火不足所致,主要症状有身寒,怕冷,腰酸,滑精,阳痿,夜尿频多等。如虚弱的程度较严重,称为“肾阳衰微”,或“命门火衰”,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常见精神萎靡,腰痛,脊冷,天亮前泄泻或浮肿、脉沉迟微弱等。这些现象,又称为“下元虚惫”或“真元下虚”。

即“肾水不足”。由于肾精耗损过度所致。临床表现有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这种现象,也叫“下元亏损”。

指胃气不降,脾阳不升,脾胃功能失调的病理现象。表现为腹胀、嗳气、厌食、泄泻等证候。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条。

指平素患有遗精病的人。由于精液损耗,以致发生下腹部紧张而不柔和,阴部冰冷,目眩,脱发等虚弱病状。

指人体过分损耗,津液不能运化,失于精气而全身衰弱,不能化生食物的精微,身体不能吸收营养。指从肛门排出之气,即俗称的放屁。也有称失气为“矢气”者。

与脾虚湿困症状大致相同,但病机上稍有差异。湿困脾阳,是因外湿影响脾阳的运化,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脾阳可以恢复。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脾健才能正常运化。参见“脾虚湿困”条。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和肝胆而言。湿为重浊粘腻之邪,容易影响气机的流通,如与热邪相合,湿热交困,则热因湿阻而难清,湿因热蒸而阳气受伤更甚,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下午热高,身重,神疲,懒言,神志昏沉,胸脘痞闷,恶心,纳呆,腹胀,便溏,或发黄疸,小便不利或黄赤,舌苔黄腻。多见于肠伤寒、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

指湿热注于下焦的病理。临床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带下等。

指湿邪过盛伤害阳气的病理。湿属阴邪,如果湿邪过盛,就会伤害阳气,以致阳气衰微,产生“寒湿”症状,多见于慢性水肿一类疾患。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湿气偏胜出现大便泄泻的病理。脾喜燥而恶湿,湿气偏胜,则脾阳不脉,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就会产生“濡泻”。濡泻,是肠鸣腹泻,泻出稀烂大便而腹不痛的症状。

又叫“湿遏热伏”。指湿阻于里,邪热不易外透的病臭。主要症状为“身热不扬”,午后热高、汗出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厌食、头部重痛、苔白腻、脉濡数等。

指气分受湿邪阻滞的病理。主要表现为“身热不扬”、头重如裹、身重体酸、骨节疼痛,胸闷纳呆、腹满泄泻,苔滑腻、脉濡缓等。

即湿邪阻于脾胃。参阅“湿困脾阳”,“脾虚湿困”等条。

指感受外寒发病后两种不同的病理更化。一是患者正气比较充实,感寒后能立即抵抗外寒的入侵,出现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太阳表证,故称实则太阳;一是正气虚弱,感寒后寒邪内陷少阴,出现恶寒,身不发热而仅见心烦神倦,或有时发热而头不痛,脉不浮,称为“少阴表证”,故说虚则少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谓病发于太阳;发于阴,谓病发于少阴,可作参考。

指外感发热病当病邪内传时南种不同的病理变化。一是患者中气足,入里时多伤津化热,成为胃肠实热证。胃属阳明,故称“实则阳明”。一是患者中气虚弱,入里的邪气不能化热,寒伤阳气,以致脾阳失运,成为脾胃虚寒证。脾属太阴,故称“虚则太阴”。

指饮食不节,滞留胃脘,不能消化,出现上腹胀痛,嗳腐,呕吐,厌食,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多见于消化不良,胃炎等。

是指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引起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理。人体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必须经过气化的过程,这过程与肺、脾、肾功能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肾阳虚则不能维持正常升清降浊的气化作用,致使水液不能蒸发敷布而出现水肿。

指寒邪和水气影响肺脏的病理。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症状有咳嗽,气喘、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脉浮紧,伴有发熟、恶寒等。

指胃有停水,水气不化,渴欲饮水,水入即吐的病变。

指水气影响心脏的病变。由于脾肾阳虚,气化障碍,水液停留体内,不能正常排泄,产生痰饮,水肿等水气病时,当水气上逆,停聚胸隔阻碍心阳,可使心阳不脉、“心气不宁”,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称为水气凌心。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结,指脾气郁结。忧思过度,可使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胸脘痞满、食欲不脉,腹胀便溏等症状。

指痰火上扰心神,引起神志错乱的病变。如神志失常,言语错乱,甚至狂躁妄动,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也称“痰阻心窍”。主要症状有意识模糊,喉有痰声,胸闷,甚则昏迷不醒,苔白腻,脉滑。多见于中风昏迷及癫痫等。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亦常见。

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指痰湿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肺为贮痰之器,牌为生痰之源,如脾阳虚,运化失职,不但不能把精气上输于肺,反而聚湿成痰,影响于肺。主要症状有咳嗽,痰涎壅盛,痰白而稀,容易咯出,胸膈满闷,稍为活动则咳嗽加剧,气喘,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濡缓等。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患。

指肺脏受邪之后,失去输布津液功能,致聚液成痰,壅阻于肺,出现痰盛气逆,喘咳等症。临床上分为“痰热阻肺”和“痰湿阻肺”,各详该条。

脱,耗损之意。泛指正气耗散或虚脱的证候。指虚劳病出现行动则气喘、手足冰冷、食不消化、腹胀、大便溏泄、脉沉小而迟等阳气虚弱的证候(《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冶》)。

脱,耗损之意。指阳气严重耗损,有虚脱倾向的病变。指由于阴寒内盛,阳气耗伤,以致神气不藏而出现幻觉、幻视、神志异常、呢喃乱语,或大汗淋漓等症状。可见于某些久病大虚的病人、慢性肾炎出现尿毒症等。指男子因性交后出现虚脱的症状,俗也称作脱阳。

脱,耗损之意。指真阴损耗而致突然视力严重减弱的病变(《难经.二十难》:「脱阴者目盲」)。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若脏腑的真阴耗损,往往可使视力减弱,特别是肝肾二脏的耗损,因肾主藏精,肝开窍于目,肝肾亏损,则视物不明或夜盲,可见于急性热病后期,慢性发热,营养不良及产后体弱等患者。

指平素患有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和金疮等失血性疾病的病人。张仲景《伤寒论》认为;这一类病人体内阴津本已亏损,所以不可发汗,若发汗就会引起病人发生怕冷寒战的病象。

指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表寒仍未消除的病机。主要症状有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风寒,身痛等。

即“营分证”而兼有恶寒、头痛身痛、咳嗽等卫分症状的病机。

指胃阳虚,胃有寒气。主要症状有呕吐清水或冷涎,口淡喜热饮,舌苔白润等。

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或称“胃不和”。指胃阴不足,邪热扰胃;或食滞胃中,影响胃气的降纳,出现厌食,泛恶,不寐,大便失调等症状。

胃气以通降为顺,如因饮食所伤,胃火冲逆或痰湿阻滞等原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甚则“胃气上逆”。主要症状有不思饮食,胃部胀满,嗳气,呃逆,或胃脘疼痛,呕吐等。

指胃的受纳和消化水谷功能虚弱。主要症状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甚则食入反吐,大便稀烂,唇舌淡白等。

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泛指胃气虚弱或胃阴不足而言。参见“胃气虚”、“胃阴虚”条。

指胃的阴液不足。多由胃火炽盛,脾胃湿热,或热性病热盛伤津,均可损耗胃的阴液,引起胃阴虚。主要症状有唇燥口干,喜饮,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甚则干呕呃逆,舌中心绛干,脉细数等。多见于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糖尿病,以及热性病恢复期。

指温热之邪侵犯肺经。风温病邪,多从口鼻侵入,初起部见肺的症状,如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其意不但是指某些温邪从上部口鼻的感受途径,更重要的是阐明大多数外感发热病的发病规律,多从上焦肺经卫分开始,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无汗或少汗、口渴、脉浮数、舌苔薄白等卫分症状。

语出《素问.举痛论》。气缓,心气弛缓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舒畅,气机通利。但过喜时反使人精神涣散,心气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神志失常等病症。

汲,吸引之意。指心火过亢,吸引命火妄动,以致耗损肾阴,性机能亢奋,出现遗精,早泄,虚烦失眠等。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出现头晕眼花,视物不明、腹胁胀满等症状。

指虚损病由下部发展到上部的病变。如首先出现肾脏虚损的证侯,久延不愈,导致肺胰虚损,称为下损及上。前人有一损肾(遗精、经闭)、二损肝(胁痛)、三损脾(胀、泻)、四损心(惊悸、不寐)、五损肺(喘咳)的说法,指出自下而上的传变,故称。

一般是指气虚下陷而言。参见“中气下陷”条。

一般多指肝、肾的相火,因失却肾阴滋养而妄动。临床表现,属于肝火上炎的,可见眩晕头痛,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睡眠多梦,面觉烘热等症;属于肾的虚火内灼的,可见五心烦热,头目眩晕,腰背胫跟酸痛,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等症。

指邪热蕴于小肠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烦,耳鸣,咽痛、口疮,小便赤涩、排尿刺痛或尿血、腹胀,苔黄,脉滑数。多见于尿道感染,口腔炎等。

指寒邪伤于小肠或小肠功能低下的病变,临床表现多兼见脾虚证候,如小腹时常隐痛,痛时喜按,肠鸣泄泻,小便频数不利,舌淡苔白,脉缓弱等。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语出《素问.通评虚实论》。是对实证所下的定义。邪气,指致病因素。当病邪有余而人体正气充足,机能代谢活动增强以抵抗病邪,故表现为亢盛的实证。如痰滞、食积、瘀血,水湿等,都是邪气有余;壮热,烦燥、狂乱,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都是机能亢盛的表现,均属实证。

也叫“心火内焚”。焚和炽,都是形容火热过盛。心属火、由于心经本脏的火过盛而出现的病变,故称。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怔忡不安,甚则狂躁谵语,喜笑不休等。

指心脏本经的虚火上升。主要症状有舌生疮、心烦、失眠等。

即心脾两脏俱虚。主要症状有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食欲减退,腹胀、便溏、倦怠、面黄、苔白、脉细。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等。

指心气出现不安宁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两方面:一是心悸、怔忡;一是心神不安。可伴有心烦不寐.脉搏不整等兼证。病因多由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但也有由于邪气影响而致,如“痰火扰心”、“水气凌心”或肝火旺、肝胆气虚等。

指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心有藏精神、主汗液的功能。如心气虚弱不能收敛,则出现心神浮越、精神散乱、健忘易惊、心悸怔忡、自汗多汗或动则汗出等症状。

主要是指精神力面的病理变化。心气盛则心火炽,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心烦失眠,梦中发笑等。如火盛的程度较严重,则出现烦燥、发狂,一般称之为心阳盛。

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指心火亢盛所引起的病变。主要症状有面赤,心中烦热,睡眠不宁、小便赤,或谵语如狂,或吐血、衄血等。

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变。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励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泛指心脏的气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短气、健忘、易惊、心中苦闷不乐,睡卧不安,面色不华,或自汗、盗汗等。

指心中空虚,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多因心血不足,心气衰弱所致。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可见于某些虚弱证、贫血、神经官能症等。

即“心血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某些虚弱患者。

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了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室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病症。

指心火影响于小肠的病变。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旺盛,会出现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如进而影响小肠分别清浊的功能时,即见小便短赤或刺痛、尿血等症状,称为心移热于小肠。

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心烦、怔忡、失眠;低热、盗汗、颧红、口干、脉细数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

指心阴损耗太过。心主血,营是血中之气,即血脉里流动着的营养物质。患热性病因久热伤阴或虚损内伤,而虚火亢盛,消耗血液里的营养物质过多,体质虚弱,出现夜热,心烦,易汗,舌降,脉细数等症状时,称为心营过耗。

病变过程中,由于津液亏损,液少血枯、失血、血不养筋,或肝肾不足,阴不潜阳而肝阳上亢等,均可引动肝风,出现眩晕,缓弱的抽搐、震颤整症,称为“虚风内动”。本证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者。其中,因于贫血、失血引起的,叫“血虚生风”,因于阴液亏损引起的,叫“液燥生风”。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心烦不眠、耳鸣健忘、手足心热、舌质嫩红、脉细数,或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

虚阳上浮(孤阳上越,虚阳不敛)

与“格阳”、“戊阳”的病理,证侯基本相同。都是由于肾阳衰微,阴盛于下,致微弱的阳气浮越于上,故又称孤阳上越,或虚阳不敛。不敛,浮越而不敛藏之意。参见“阴盛格阳”、“戴阳”等条。

血证病机之一。又叫“血不循经”。即血液不循经脉运行而溢出于外,如崩漏、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由气虚、气逆、血瘀、火热等多种原因引起。

温病热入血分,出现高热,神志昏乱,皮肤斑疹,或吐血,衄血,便血,舌色深绛,脉细数等。外科皮肤疮疡,出现红肿疼痛,舌质红绛,或伴有高热,神志昏乱等。

指郁结在血分的热。瘀血滞留而引起的发热。参见“瘀热”、“瘀热在里”条。

多指气虚下陷而致子宫出血的病理而言。因血随气行,气陷则血郁于下,或血从下溢。常见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出血量多,或连续不断,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淡苔少,脉虚数或沉细无力等。

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指营血不足出现虚弱的病理。由于失血过多(或慢性出血)、脏腑虚损。化生精血机能减退或障碍等原因,均可造成血虚,出现贫血症状。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详见有关各条。

即“热结”。指邪热入胃,大便燥结的阳明腑实证。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出血等。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上部出血,多认为是阳络损伤所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阳气偏胜,机能亢盛时,就会产生热性的病变。亦即“阳盛则外热”。

阳热亢盛之意。一般指邪热盛,而人体机能亦较亢盛。《素问.调经论》所说的“阳盛则外热”,即指感受外邪之后,引起阳气相抗,正邪相搏出现发热的症状。

指热极似寒的一种病理变化。病的本质属热,因热极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的症状。但患者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都是阳热盛的证候。

与阳胜则阴病同义。这里是指热病伤阴而言。凡阳热过盛的病症,阴津必受耗伤,临床上热邪初盛气分,宜甘寒生津,清解热邪,热退则阴自复;如热结肠胃,腹痛便秘,宜泻下泄热,所谓“急下存阴”;若阴液已伤,则宜养阴清热。总之,对于高热病人,要特别注意防止阴津的耗损。前人治疗热性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

是指慢性水肿的病理而言。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液排泄,如脾肾阳虚,水液运化与排泄功能减弱,则水湿泛滥,溢于肌肤,形成水肿。证见全身浮肿,尤其腰以下更明显,小便短少,脘腹胀满,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脉沈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心性水肿等。治宜温阳行水。

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沈微等。

语出《素问.调经论》。阳虚,指气虚或命火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不能运化精微,吸收营养,以温养脏腑,因而热能不足,卫气不固,影响末梢循环,发生外寒的病症。临床表现为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容易感冒。

指肝肾的虚火。见“阴虚火旺”条。

指疾病到了严重阶段,阴阳不能互相维系的病理现象,即“阴阳离决”。临床上急症如大出血、大吐大泻、高热等出现严重“亡阴”症状时,即表示阴气衰竭,阳气随时有外脱的危险;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这些情况,急当回阳救阴以固脱。

阴络,指下部、属里的络脉。血内溢,指大便下血。临床上如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大便出血,多认为是损伤阴络所致。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寒过盛之意。一般表现为机能衰退。《素问。调经论》所说“阴盛则内寒”,即指机能衰退所出现的“内寒”证。

指体内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或简称“格阳”。临床常见某些寒证,因寒到了极点,阴盛于内,反而肌表出现浮热(稍按则不热)、口渴、手足躁动不安、脉洪大等假热症状。但病人身虽热,却反而喜盖衣被;口虽渴而喝汤水不多,或索水而又不想喝;手足躁动,但神态安静;脉虽洪大,但按之无力。

与阳虚阴盛病状大抵相同,但病机有别。一是因阳虚而致寒盛,一是因阴寒内盛而致阳气衰弱,两者常互为因果。临床上阴盛阳衰多因水湿伤阳或过服寒凉药物所引起。

阴虚发热(阴虚则内热)

指体内阴液损耗过度所出现的内热。即《素问.调经论》所谓“阴虚则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夜热或“五心烦热”,多兼见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病状。参见“阴虚阳亢”条。

指肺燥之由于阴虚所致者。肺为娇脏,怕受火灼,如肺肾阴虚,内热虚火灼伤于肺,则肺燥而阴更虚。主要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咽痛嘶哑,舌嫩红苔少,脉细数等。可见于肺结核,慢性咽喉炎,白喉,支气管扩张等疾病。

指阴精亏损而致虚火亢盛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性欲亢进,烦躁易怒、两颧潮红、口干、咳血等。参见“阴虚阳亢”,“水亏火旺”,“命门火旺”等条。

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参见“阴虚阳亢”条。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即阴阳俱虚。多是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出现阴虚与阳虚的证候同时并见的病理现象。参见“阴虚”、“阳虚”条。

指平素患有水饮病的患者。张仲景《金匮要略》指出水饮患者的证候是患者感到口渴,在饮水后又出现呕吐,认为这是水饮停留在心下(指胃脘)。

指血脉里面的营气运行阻碍,出现痈肿的病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营气是流行于经脉里面的,如果因邪气的侵攻,或长期恣食膏梁厚味,热毒内阻,营气的运行就不能顺畅,瘀阻于肌肉里面,血郁热聚,久则化腹,便形成痈肿。

语出《伤寒论》。卫是指防卫于体表的阳气,营是汗液的物贸基础。营卫不和,一般是指表证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证自汗有两种情况:一是“卫弱营强”。因卫外的阳气虚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临床表现为身不发热而时自汗出。一是“卫强营弱”,因阳气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而汗自出,临床表现为时发热而自汗,不发热则无汗。强与弱只是相对的,治法是用桂枝汤扶正袪邪,调和营卫,但服药时间应有区别,发热时自汗的,应在未发热前服药:无热自汗的,则服药时间不拘。

指热与痰湿互结,郁积于里的热证;指体内滞留的瘀血,郁而化热。

瘀是积滞停留之意。瘀热在里,有两种情况:指阳明之热,因无汗不能外越,又因小便小利,水湿内停,热受湿困,瘀积在里,湿热郁蒸,久则发为黄胆;指体内有瘀血停留,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发热。

指病邪化热后,邪热结于胃肠,胃肠津液受伤的病理。主要症状有身热或午后潮热、腹胀痛、便闭、尿赤、舌红苔黄干燥,脉数等。

指秋燥的邪气伤于肺。燥是六淫之一,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从口鼻入侵于肺,耗伤肺津,出现干咳无痰,或咯痰带血,咽喉疼痛,胸胁痛等燥气证候。临床上分为温燥和凉燥。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白喉、急性咽喉炎等疾患。参见“温燥”,“凉燥”条。

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燥气偏胜出现干燥的病理。燥气太过,就会耗伤津液,出现口唇鼻咽干燥,皮肤燥裂,干咳,大便干结等伤津症状。

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之意。就广义的来说,一切疾病都是正邪相争的反映;就狭义的来说,指外感发热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理。恶寒是正不胜邪,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因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不下,故寒热交替出现。

正虚,指正气虚弱,邪实,指邪气结聚或邪气过盛。全语指因邪气过盛,致正气抗病机能低下所出现的病理现象。见于热性病者,如阳明腑实证因日久失下,除见潮热,谵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邪气盛的症状外,又见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惊惕不安,微喘,两眼直视等正气不能支持的危象。见于内伤杂病者,如膨胀积聚日久,身体消瘦,心悸气短,大便溏泄,食欲减退,都是正虚邪实的表现。

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中气不足即脾胃虚弱。因脾胃虚弱而引起功能衰退,运化无力,不能上输精气。表现为食欲不振,食后易胀,面色淡白,眩晕倦怠,气虚乏力,胃痛喜按,大便稀烂等。

又称“脾气下陷”。是中气不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症状有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淋沥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

指中焦脾胃阳气虚弱,消化机能不振。主要症状有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面色萎黄,唇淡等。多见于慢性消化不变,慢性痢疾等病。

人体中内养脏腑,外充肌肤的阳气,是生理上的火,称为“少火”;若阳气过亢,火热内生,则成病理上的“火”,称为“壮火”。这种亢盛的火,能使物质的消耗增加,以致伤阴耗气,叫壮火食气。食,腐蚀或损耗之意。

春季南方气候潮湿、阴冷、反复多变,人体内就容易湿气重,尤其是女人,天生就比较虚弱,如果常常腰酸背痛、头发油,那你就该看看了!!!

舌苔厚腻发白是湿气重的经典表现,舌头有明显的齿痕,整个人都感觉不舒服;

很多妹纸抱怨,头发天天洗还是油,这其实也是湿气重的变现,此外,还会感觉四肢沉重,头晕,这些都是湿邪侵袭身体的症状。

除了因为皮肤的毛囊炎导致的长痘痘,湿气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你是否遇到过大便粘在马桶上冲不下去的情况呢?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征。体内湿气重的人,大便一张毛纸是不够的,得多用几张才行。

“湿痰内盛,上犯肺系,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痰湿停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痰湿阻膈,气机不畅,痞闷不舒;痰湿留注,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脾虚痰多就是湿气重。

6、黑眼圈严重、眼袋严重下垂,减肥后迅速反弹

很多减肥的妹纸抱怨道:自己辛辛苦苦减肥,不到一个星期就立马反弹了,心累。其实找准原因才能更好的减肥,或是你内体湿气太重造成的哦!

湿气是中医名词,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 中,中医最怕湿邪。中医认为,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气。

3、通过长跑、爬山等运动祛湿

}

【方药】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解说】本方为寒下的代表方剂。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②热结旁流证;③里实热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但重点是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为里实热证。其运用以痞(心下闷塞坚硬)、满(胸胁脘腹胀满)、燥(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腹中硬满,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中硬满不减)四证及苔黄、脉实为依据。方用大黄通实,芒硝润燥,枳实消痞,厚朴除满,共奏“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功。煎煮时,应先煎枳、朴,后下大黄,最后。下芒硝,以增强泄下作用。

许叔微医案: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病家日:病者年逾七十,恐不可下。予日:热邪毒气并留于阳明,况阳明经络多血少气,不问老壮,当下,不尔,别请医占。主病者日:审可下,一听所治。予以大承气汤。半日,殊未知。诊其病,察其证,宛然在。予日:药曾尽否?主者日:恐气弱不禁,但服其半耳。予日:再作一服,亲视饮之。不半时间,索溺器,先下燥粪十数枚,次溏泄一行,秽不可近,未离已中汗矣,滠然周身。一时顷,汗止身凉,诸苦遂除。次日予自镇归,病人索补剂,予日:服大承气汤得差,不宜服补剂,补则热仍复,自此但食粥,旬日可也。故予治此疾,终身止大承气,一服而愈,未有若此之捷。(《伤寒九十论·证六》)

按语:老壮者,形气也;寒热者,病邪也。脏有热毒,虽衰年亦可下;脏有寒邪,虽壮年亦可温,要之与病相当耳。失此,是致速毙也。

曹颖甫医案:予尝诊江阴街肉庄吴姓妇人,病起已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身不发黄,胸不结,腹不胀满,惟满头剧痛,不言语,眼胀,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燥热上冲,此《阳明篇》三急下证之第一证也。不速治,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大黄12克,枳实9克,川朴3克,芒硝9克。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见《新编伤寒论类方》1984:142)

按语:壮热便闭而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乃热邪伏里,灼竭津液之征。盖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瞳神为肾所主,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今燥热亢盛,真阴欲竭,当此之时,病势危急,迟则莫救,故用急下存阴之法,大承气汤主之。

黎庇留医案:黄某某,15岁。四日患发热,口渴,咳嗽,大便三四日一行,十余日不愈,始延余诊。以大柴胡汤退热止咳,五月四日热退尽,可食饭,惟青菜而已。六日晚,因食过饱,夜半突然腹痛甚,手足躁扰,循衣摸床,肆咬衣物,越日午刻延诊。诊时手足躁扰,惕而不安,双目紧闭,开而视之,但见白睛,黑睛全无,其母骇甚,惊问何故?余日:“此阳明悍热也,傈悍滑疾之气上走空窍,目系为其上牵而黑睛为之抽搐,故只见白睛也。“其母日:“可治否乎?’’余日:“急下则可医,如救焚之救,稍缓则无及也。”即立大承气汤一剂,嘱其速煎速服,务必大下乃有生机。

其母畏惧,留余座医。三时服药,四时未下,再与大承气汤一剂,五时依然未动,再照此方加重其量,七时许,腹中雷鸣,转矢气,知为欲下之势,当乘机直鼓而下,惟大承气汤已服数剂,始欲下而未下,遂嘱其将全数药渣煮,半敷脐上,半熏谷道。不及二十分钟即下泥浆状黑粪一大盆。一般大承气所下为水,此连服数剂而仅下泥浆,其悍热之凶险可知。下后,手足安静,宁睡一宵。次早诊之,人事虽醒,两目依然白睛。悍热已退,大势安定,毋庸再下。但热极伤阴,燥极伤络,阴伤无以荣筋,故目系急而睛未下耳,当清热养阴为要。遂拟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竹茹,或黄连阿胶汤,或芍药甘草汤加竹茹、丝瓜络,交替煎服,十五日黑睛仅露一线,十六、七日再露一半。十八日晨,黑睛全露,并能盼顾自如,再调理数日而愈。(《经方临证集要》1983:98~99)

按语:(录自《经方临证集要》)本案属阳阴热极危侯。由于实热内结、气机痹阻则腹痛甚;热极神迷则手足躁扰,惕而不安;邪热牵引目系则黑睛上吊。医者诊为阳明悍热,曾三投大承气汤,并且在燥屎欲下未下之时,灵活地将药渣半敷脐上,半熏谷道,因势利导而收全功。此案医者匠心独运,临危取胜,可为后学效法。

周凤悟医案:赵某某,女,32岁。因病住铁路医院内科病房前后达一年之久,先是内服西药,后又经该院中医科会诊,服中药十数剂,仅睡眠稍有好转,其它诸证均乏效验,于1963年3月出院。出院时经内科确诊为“神衰、肝炎、内分泌失调、胃神经官能症(似柯兴氏综合征)“。

4月6日迎余诊治:症见多食多便,每日进餐十余次,甚至口不离食,不吃则心慌无主,日食量达3斤半许……且食后即感腹隐痛而里急,每天入厕亦达十余次之多,所便量少,再便辄晕厥,少时自苏,故入厕必须有人扶持。面胖如圆月,色现晦滞,腹大似鼓,肢体丰硕,体重大增,经常心悸失寐,胸闷腹胀而气短,右胁疼痛,头目眩晕,只能多卧少坐,无力下榻活动。脉见右缓、左沉涩,舌苔中黄厚而燥。生大黄9克,姜川朴4.5克,炒枳实4.5克,元明粉3克,生甘草6克,水煎频服。

上方连进4剂,每天大便8至10数次。续服4剂,大便逐渐减为3次,均系软便挟有脓污胶质,食量次数均减少,惟便时排泄迟钝,约半小时方可。守方进药至4月17日,大便下一块状物,长可达尺,色黑如酱(医者未查系何物),觉腹内轻舒,但多食一症,去而不彻。(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7;(3):49)

按语:察脉证以推病机,系胃强脾弱之证。胃强则消谷,脾虚而不化,故致多食而多便。治重在治胃强,肠胃无热,则脾气自转,拟大承气汤调治,他证当为后图。

何语金医案:胡某某,男,10岁,1979年8月13日诊。5天前患儿因脐周阵发性疼痛伴吐蛔,在校医务室服“宝塔糖’’10个,第二天早晨感腹部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急送某卫生院就诊。该院以“肠蛔虫’’病给予肌注“654--25’’毫克、非那根25毫克及补液、消炎药治疗,4天来,病情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遂请余诊治.证见:急性重病容,发热,脘腹胀满疼痛,拒按,烦躁不安,手足抖动,几天未进食,水入即吐,口渴,下痢稀水,小便短赤,舌苔黄厚,脉滑数。

证属阳明腑实,予大承气汤急下之。药用:枳实10克,厚朴6克,生大黄12克,芒硝l5克。以朴、枳先煎,大黄后下,芒硝兑药水冲服,1日l剂。
服1剂后,患儿即解出少量硬大便,并下死蛔虫数十条,腹胀痛有所减轻,继进1剂。8月15日复诊:腹痛消失,稍感脘腹胀满,大便日4行,并又下死蛔虫数十条,发热烦躁已除,能进食少量稀饭,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此脾胃气虚,给柴芍六君子汤治之,并配合西药补液、消炎治疗,5天后痊愈。(湖南中医杂志l987)

按语:患儿因服驱虫药后,蛔虫与肠中糟粕集结,聚积发热而形成腑实证。下利稀水,乃热结旁流也,故用大承气汤以“引而竭之"。

老中医医案:何某某,女,19岁。发狂两月,语无伦次,近十天病情加重,四天不语,来院求治。余诊:不进饮食,性情急躁,两目怒视,狂乱无知,不避亲疏,弃衣欲走,叫喊不已,大便秘结,脉象浮滑洪紧,舌苔黄糙。

证系怒伤肝脾,聚液成痰,痰气郁结于包络而发狂。法当降气以泻阳明实热,以大承气汤加味治之:芒硝9克,大黄12克,枳实12克,厚朴12克,当归15克。服1剂,即便数次,浊去清升,较为安静。连服3剂,病情大减,神志较清,语言正常。上方加甘草6克,又服1剂,神识清楚,语言正常。(陕西中医药1976;(1):53)

按语:本案发狂,见便闭、苔黄燥、脉洪滑,及腑实内结、浊热上攻所致,故与大承气汤泻下腑实则愈。

李士材医案:一人伤寒,八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咸谓阴证。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欲与大承气汤.病家惶惧不敢进。李日:君郡能辨是证者,惟施笠泽耳,延诊之,若合符节遂下之。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故按手不及足者,何以救垂厥之证耶。(《续名医类案》)

按语:本案乃里有燥实的热厥证,四肢俱冷,六脉皆无,可见邪遏之甚,阳不得外达也。“热深者厥亦深,热微者厥亦微’’。其辨证的着眼点在于足部趺阳脉大而有力,及腹诊触痛,乃断为热厥无疑。此等真热假寒之证,非大承气之峻下而莫救。

张仁宇医案:张某,男,57岁。因急腹痛四日,于l959年5月6日求治。无热,初起呕吐频频,均为胃内容物。现仅见干呕,渴欲饮水.饮后而吐·因此病人畏惧饮水。大便已三日不解,小便一日内点滴全无。精神萎顿、唇干舌绛,被黄燥苔,口喷臭气,上腹部膨胀如鼓,腹硬拒按,脐下有一黄瓜状物,压痛明显。

听诊:隆起处时有金属音及水过气声发生,发生时剧烈绞痛,呼号甚惨。面色苍白,头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弦紧数。诊为“肠梗阻”,《外台秘要》列为“关格,嘱住院开刀。因病人家境困难,年老病重,无法开刀,为处一方:

生军15克,芒硝15克(冲服),厚朴9克,枳实9克,蒌仁30克(细捣),法半夏9克。煎药两碗。服第一碗,本未呕,因饮水作呛,呕出大半。又缓服第二碗,病人感腹部大痛。听诊得水过气声如潮,其后疼痛逐渐消失。后下硬粪块,然后稀便,腹部大舒松。夜半,病人饥饿索食,喝稀粥一碗入睡,后调理而愈。(中医杂志1963;(9):27)

按语:本案二便俱备,类似中医之“关格“证。脉证所见,乃燥屎内结,故予大承气汤一剂通导而愈。

夏发镛医案:曹某某,女,10岁。因身黄、目黄、尿黄,伴呕吐、乏力6天,诊为“急性黄疸型肝炎",于1989年11月10日入院。B型超声:肝脏大小正常,肝实质炎性损害,重度胆囊炎。肝功能化验:黄疸指数110单位,麝浊17单位,锌浊15单位,麝絮(卅),凡登白直接立即,谷丙转氨酶181单位。中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之法,用茵陈四苓散加减。西医以护肝、补能等处理,黄疸愈深,精神愈差,第三天出现神志模糊,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烦躁谵语,不饮不食,渐至神志不清,狂躁不安,拟诊为“急重肝”、“肝昏迷前期"。

中医诊断为“急黄”,仍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清洁洗肠,每日二次,均无大便。其舌苔黄燥,脉数有力,腹部虽无胀满,但隐隐约约有碍手之物,且患儿父母诉其已七日未大便,故辨证为阳明实热、燥屎内结。即投大承气汤一剂。5小时后间断解出如桃核大燥屎六枚,坚硬如石,次日神志清楚,言语正常,并欲饮食,黄疸亦渐渐消退。(新中医1990~(12)~45)

按语:腑热浊毒,壅滞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致急黄;上扰神明而致神昏发狂。《伤寒论))212条:“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但发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故与大承气汤原方,通其腑而黄自去,彻其热而神自清。

秦亮医案:患儿,女,8岁4个月,于1987年8月2日初诊。二年来睡中遗尿,一夜三四次,甚则五六次,每因腹胀便秘而遗尿加重,曾服缩泉丸及桑螵蛸散数十帖,治疗罔效。平素小便臊臭,色黄量少,大便干燥,三四日一行,面赤唇红,舌苔薄黄,脉滑数。证属里热炽盛,大肠腑气失畅,肺气失宣,以致膀胱气化失职。

拟方通腑缩泉,大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
厚朴10克,枳实10克,生大黄8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炙甘草6克。服药一帖,大便畅通,解稀大便五六次,小便气味明显改善,色亦转清,当天夜间遗尿减至二次,原方继进一帖,遗尿已止。转投益气养阴剂,以善其后,随访半年,遗尿未作。(天津中医1989;(5):45)

按语: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与大肠相表里。本案遗尿由于膀胱气化失司,气化失司由于肺通调水道失职,通调水道失职由于肺气宣降失常,宣降失常由于腑气不通,腑气不通由于大肠燥热结聚,层层相因,屈曲成疾。其辨识眼目是:遗尿每因腹胀便秘而加重。故治以通腑为主,兼用缩泉之药,前后同治,此“间者并行”之法也。

李素卿医案:寇某,男,11岁,1985年9月8日初诊。患儿持续高热8小时,伴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1次,而来就诊。曾有不洁饮食史。体温40.2℃,痛苦表情,舌尖红,苔黄腻·咽不充血,心肺正常,下腹压痛,以左下腹较为明显,可触及条索状物。大便常规:白细胞10~15,诊为“痢疾”。证属食积内停,生湿化热,湿热挟滞,互阻肠胃,通降失司。治宜通腑导滞,清热利湿。方用大承气汤:生大黄10克(后下),玄明粉10克(冲服),枳实6克,厚朴6克。1剂,水煎服。

复诊:昨天药后,第1次大便开始为脓血便,后为稀便,以后连续3次水样便,量多,其味臭秽,入暮身热已解,夜间再未解大便,已能上学。(广西中医药)

按语:《幼科发挥》云:“无积不成痢“痢不问赤白,皆从积治,湿热者,食之所生也"。大承气汤清热导滞,荡涤肠胃之功甚着,可加速毒邪外出,积滞去,湿热清,痢下自止。所谓“痢疾不怕当头下”,此“通因通用"之法也。

熊寥笙医案:张某.男,3岁。患儿受凉伤食,发热汗出,气逆咳嗽,病已七日。曾服疏表理肺之剂数剂,病仍不解,每日午后壮热尤甚,彻夜咳嗽不休,不能合目。小便黄少,大便秘结三日。舌苔微黄而燥,指纹色紫,脉滑数。此表邪不解,入里化热,而成阳明燥实之候。当上病下取,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以拯津液,宜大承气汤急下之。大黄6克,枳实3克,厚朴6克,芒硝6克,玄参3克,甘草3克,水煎服。上方服1剂,当晚咳嗽大减,能食入睡,翌晨得大便,下燥粪一次,午。后咳嗽,高热亦平,竟1剂收功。(重庆医药1975;(5):85)

按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有助大肠传导;反之,大肠传导亦有助于肺气肃降。今燥屎内结.大肠传导失常·肺气不降,故便闭而咳嗽。此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惟上病下取,釜底抽薪,通下燥实,使肺气肃降则咳嗽自愈。

王国勤医案:张某某,女23岁。于1988年2月患牙痛,头痛头昏,不思饮食,痛不得眠。检查:牙无龋齿,左下第1、第二磨牙牙龈红肿充血,予青霉素、庆大霉素、安痛定注射五天无效,要求中药治疗。询知病人腹胀,四天没解大便,腹下可扪及硬结粪块。中医辨证:热结阳明、风火牙痛。即用大承气汤2剂,服第一剂后解下燥屎十余枚、腹胀大减,牙痛减轻,得眠;第2剂后续之泻下恶臭大便,周身舒服,牙痛止,告愈。(新中医1990;(3):44)

按语:阳明腑实之火牙。手阳明经入下齿,足阳明经入上齿。腑浊热毒循经上攻而牙痛不得眠也。大承气汤清泻阳明,釜底抽薪,腑通热降,牙痛可愈。

秦亮医案:余某,男,5岁,于1987年9月4日初诊。其母代诉:咽痛3天,在当地医院予肌注青霉素、口服六神丸治疗,效果不显。刻下吞咽不利,喉核红肿,不咳,口臭,烦渴喜冷饮,纳少,小便色黄,大便干结,4日未行,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查:体温38.6U,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肿大。血检:白细胞12400'中性74,淋巴26。

治宜通腑泻火,方选大承气汤:生大黄8克(后下),厚朴、枳实各10克,芒硝6克(冲服)。1帖后泻下热臭便4次,热度正常,咽痛明显减轻,饮食见增,前方去芒硝,加玄参、麦冬各10克,继进1帖而收功。(陕西中医1989)

按语:《素问·太阴阳明论》日:“地气通于胃"、“咽主地气”,盖咽乃胃之门户也。胃肠燥热结聚,则致咽痛而肿'吞咽不利。治用大承气泻去胃肠燥实,以解门户火热之煎,自当肿消痛止。

秦亮医案:陆某,女5岁,于1987年10月29日初诊。病起3日,舌尖及颊内见有7枚黄白色的溃烂点,大小不等,疼痛拒食、烦躁,口臭流涎,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7.5度曾用西药治疗罔效。血检:白细胞10600,中性72,淋巴28。治宜通腑泻火,方投大承气汤。药服1帖,解稀便5次,其味热臭,烦躁止'口臭除.前方去大黄、芒硝,加连翘10克,川连1.5克,继服1帖'口疮已愈。(陕西中医)

按语:口疮发于胃肠燥热者,临床较为常见。燥热不去'胃肠不通,则口疮每反复发作不愈,临床用承气汤治疗有较好疗效。久治不愈之口疮,亦可考虑使用本法。

覃海能医案:陈某,男,59岁,1983年7月13日入院。头痛且胀2天。1977年以来血压波动在150~170/90~98毫米汞柱,时觉头晕而胀,平时间歇自服复方罗布麻等药。前晚因暴饮,头痛且胀,口苦口干,纳呆,腹胀眠差,大便3日未解,小便短赤。检查:血压192/110毫米汞柱。痛苦病容,面红体壮,腹胀拒按·口气臭秽,舌红苔粗黄,脉弦数。西医诊断: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辨证,阳明腑证,肝火上扰。专用中药治疗,治宜先攻下实热。方选大承气汤:
大黄15克,厚朴12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1剂。煎取250毫升,分2次服。
次日解稀烂便数次,腹胀大减,血压降至132/94毫米汞柱,后改用平肝潜阳法调治。于第7天症状消失而出院。(广西中医药1985)

按语:阳明腑实?浊热挟肝火上攻头目,致头痛眩晕且胀。观本案便秘溲赤,腹胀拒按,舌脉俱为热实,乃腑实已成。故用大承气汤泻下阳明腑实,得令肝火假胃肠之腑随之泄出,釜底抽薪,火炎顿挫,则痛、眩自消,头目清爽矣。

樊文有医案:李某,女,40岁,1985年4月就诊。患者间断性低热年余,发热多在下午3时许,有时夜间亦作,体温37~C至38℃之间,曾按阴虚治疗而无效。内服消炎药(土霉素、四环素,磺胺)和中药清热剂,其热可停,五六日或十余日复作,用攻下剂可使发作间隔时间延长。由于时间已久,其效不显,改为输液,其热也可暂停,如此反复年余,多次检查原因不明。来郑再查,除胆囊收缩功能差外,无异常发现,邀余诊治。

症见低热37.5°C,口干舌燥,食少不馨,心烦腹满,大便秘结,三至五日一次,有时下硬粪数枚,入梦则喃喃自语,如见鬼状,舌红苔黄,脉沉实有力。根据《伤寒论》212条“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为阳明腑实证的论述,予以大承气汤一剂。处方:大黄12克(后下),芒硝15克(沸化),厚朴12克,枳实9克。服药后2小时许,腑气转动,肠鸣漉漉,大便日行八次'所下之物,为污浊之水和硬粪。陈积已除,脉静身和,其病获愈。(河南中医)

按语:潮热有虚、实之分,本案为燥热结聚所致,实也。长期低热,津液耗伤,易致燥热结聚,当其经气旺时而外张,是发潮热。汪苓友说:“日晡所发潮热者,腑实燥甚,故当其经气旺时发潮热也。"燥结成实,腑气不通,则见大便秘结,腹满食少;邪热上扰神明则心烦,甚则寐梦自语,如见鬼状,正所谓“谵语由便硬,便硬由胃燥'胃燥由津少,层层相因,病情显著"(徐灵胎语)。治当以大承气汤通腑泻实,急下存阴,则低热自除。

陆安铝医案:周某某,男,46岁,1973年11月13日诊。因食鱼蟹,当夜全身出现大小不等淡红皮疹,搔痒难忍,伴有发热、头晕、纳呆、腹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诊为荨麻疹后,用扑尔敏等药未效,即以大承气汤攻下:生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各12克,枳实、制川朴各9克。1剂后,泻下稀便,疹块顿时大减;次日再进1剂而愈。(浙江中医杂志1983)

按语:荨麻疹成因较多,风热、风寒、饮食、药物,皆可引起。对于药、食所致者,每以承气辈取效,尤以热邪蕴结胃腑者更为适宜,每在泻后疹消。

本方以承气命名,取其有泻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之意。正如吴瑭在《温病条辨》中说:“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汤名承气。


大黄10~30g、枳实12~25g、厚朴13~30g、芒硝12~30g。先煎厚朴、枳实,熬好前放大黄同煎5~10分钟,再把芒硝加入溶化即可,服至大便稀多为度。不下,续服取下。

1.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发潮热、手足戢然汗出者。
2.舌红苔干焦黄,脉实有力而不大便、腹满者。
3.脉弱,烦躁心下硬,不大便,发热或日晡热、发狂、谵语者。
4.脉浮弦紧而剧烈腹痛、腹胀、腹皮热、坚满拒按,便秘、清水便或粘液脓血便者;

1.以痛而闭为特征的外科急腹症。如急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腹腔结核性肠梗阻、胃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坏死性胰腺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胃柿结石等及腹部手术后。
2.热性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肝炎、重症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菌痢、伤寒、副伤寒、流行性感冒等;以及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肺坏疽、化脓性扁桃腺炎、结膜炎、角膜炎、牙周脓肿、破伤风等伴有严重的中毒症状或出现中毒性休克者。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心病、哮喘、小儿哮喘、小儿遗尿、癫痫、泌尿系结石、肾功能衰竭、痔疮、脱肛、脑血栓、脑出血、高血压、精神分裂症、挤压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及产后食积腹痛等,出现大满、太热、大实和脉沉、实、滑为主者。

大承气汤是一张救命之方,尤其在传染病横行肆虐的古代,更是倍受宠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张千古名方也不知成就了多少名医。就连异邦的日本汉方家们,也和本方结下了不解之缘。《类聚方广义》载本方凡痼毒壅滞症,其人腹中坚实,或硬满大便难,胸腹动悸;或喜怒无常;或不寐惊惕,健忘怔忡;或身体不仁;或战曳瘫痪,筋挛骨痛;或言语蹇涩,缄默如偶人,饮食倍常;或数十月不食不饥等。变怪百出,不可名状。世或称狂,或称痫,或称中气、中风,或称心脾虚者。能审其脉状、腹证。 与、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等,宽猛并行,犄角以攻。则可救横天于垂绝。《内台方议》载本方虽有二十五证,看之各异,然即下泄之法也,其法虽多,不出大满、大热、大实,其脉沉实滑者之所当用也。

大承气汤属于“下”法范畴,与“汗”法、“吐”法一样,都是驱邪外出,旨在给邪出路。所主之病,必为里实证。

那么,里实证又凭什么判断呢?—凭腹证。本方之腹证除了主观感觉的痛而闭外,更有客观上的痛而拒按。

如《经方临证指南》载李某,下利腹痛,肛门灼热如火烙,大便后重难通。曾服“十滴水”,腹痛当时得以减缓,下利3日未作。至第四日,腹痛又发,较前更严重,里急后重,下利皆为红白粘液,有排泄不尽之感。以手按其腹,疼痛叫绝。脉沉有力,舌苔黄厚,其证始于胃肠积热,乃葛根芩连汤证,反服“十滴水”热性之品,使邪热凝结不开,以致气血腐化为红白之利。治当通因通用,荡涤胃肠积滞以推陈致新。处方:大黄,元明粉,枳实,厚朴,滑石,青黛,甘草。服药一剂,大便泻下粘秽数次,诸症随即而愈。二凭精神状态。凡精神亢奋,表现为谵语、狂躁皆可考虑使用本方。

如《黎庇留医案》载里海辛村潘女,八九岁,发热面赤,角弓反张,谵语,以为鬼物。符卜无验,乃召予诊,见以鱼网蒙头,白刃拍桌,而患童无惧容。予曰:此痉病也。非魅!切勿以此相恐,否则重添惊疾矣。投以大承气汤,一服,即下两三次,病遂霍然。胡希恕治李某中风后遗症,患左半身不遂10天,服镇肝息风等药不效。近症:头晕头热,汗出烦躁,时有谵语,大便五日未行,苔黄腻少津,脉弦滑。血压260/160毫米汞柱。证属里实热盛,治以急下去实清热,与大承气汤原方。一剂,大便通二次,诸症大减,血压降为150/100毫米汞柱。改投大柴胡汤加减继服调理(《经方传真》)。当然,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精神委靡,不是本方证的主流。

编者认为本方与桂枝汤是经方中比较难用的两个方子。一属实、一属虚;一主里,一主表。辨证一定要仔细。正如上述,假如是一个桂枝体质的病人,即使出现便秘、腹痛等症,也要慎用大黄。如若不然,常招不测。因大黄体质的汗出,属里热熏蒸所致,所以汗质多粘稠、臭味很浓、热量也大,病人不欲近衣,他人靠近有蒸蒸然的感觉;而桂枝汤类方的汗出,却因营卫不和,多伴有恶风、瑟瑟恶寒、汗出口不渴等表虚证,外观上多呈肌肉挛急、单薄,体质纤瘦,腹部平坦,不思食饮等虚弱状态。平素常发心悸、自汗、纳少、眠差等症状,舌色暗淡,质柔润不坚,脉也多浮,但按之却很虚软。以上两种体质类型,由于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有必要反复对照加深对方证的理解。

体质的形成其实早在儿童期就逐渐体现出来了

一般大黄体质的孩子多外向、好动、喜美食,声音多粗犷;能食能师,精神饱满,体质肥壮、结实;或家庭氛围宽松,自由发展空间较大;常给人一种向外、向上、发扬、力量的感觉;多热、多火、多食滞。

而桂枝体质的孩子多偏于内向、喜静、爱读书、有心计,善于思索而少行动;家教多严谨、处事讲求法度;孩子多爱干净、整洁;睡眠易醒且多挑食、择食或偏食,肌肤色白,体形瘦长;给人以内收、含蓄、敏感、紧张、纤弱的感觉;多风、多水、多血寒。当然体质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年龄、环境、长期患病等因素而改变、转化,须注意。体质辨证也是一种辨证方法,在诊治慢性痼疾、迁延性疾病或判断疾病传变时尤为重要。

本方证要与大柴胡汤证等相鉴别。

《日本汉方医学精华》载大承气汤本方用于腹部高度胀满,有抵抗感和弹性,便秘者。大柴胡汤证主要以上腹部胀满,胸胁苦满为目标;本方则以脐为中心的胀满为目标。肥胖患者月经不利,用此方可通经。并载承气者,顺气也。气倾则月经通畅。腹部胀满,便秘,脉实有力,证属实证的无月经,宜选用此方。

《皇汉医学》载汤本求真言:本方大承气汤证之腹满,以脐部为中心,其坚满在脐之上下左右,而心下及下腹部多无变化。若心下硬者,疑似大柴胡汤之心下痞硬。然彼必有胸胁苦满;而本方无之。以此可以判别。若此二方之证并发时,当权其剧易缓急,定其孰先投,孰后投。或两方并用之。又大黄牡丹皮汤证之剧者,或与大柴胡汤证并发者,往往酷似本方证。甚难鉴别。本方虽能除燥屎,然除燥屎非本方之特能,调胃承气汤亦能除之,不可据燥屎一证而漫投本方也。

本方证还见于少阴病篇,有热厥表现。《直指方》载热厥者,初病自热,然后发厥,其人畏热,扬手掷足,烦躁饮水,头汗,大便秘,小便赤,怫郁昏愦,盖当下失下,气血不通,故四肢逆冷,所谓热深则厥深,所谓下证悉具厥逆者,此也,与大承气汤。对此,应该和其他厥证作严格区分本方由于泻下作用峻猛,常可力挽狂澜,扭转病情,但也很容易出现差误,所以临床使用要做到稳、准、狠三点。稳,就是要抓住治疗的最佳时机。准,就是认证要准。要有的放矢,以方证中的要点作为使用指征。

而且一定要看有无大黄体质的存在。这样的病人从外观来看,体格多壮实,面色红有油光,舌质红而坚老,苔多焦黄、厚腻、干枯;平素喜冷畏热,食欲较旺盛,即使在病中仍多饮、多食。易发便秘、头晕、腹痛、脉滑数等里实热证。不讨,也不能胶柱鼓瑟,过分强调体格的胖瘦而不知变通。从临床来看,大承气汤所主多为急病实证,“大实有羸状”,本方证照样可以见于瘦人。如《建殊录》载吉益东洞先生治—病人,患天行痢。—医疗后,虽度数颇减,尚下臭秽,日—再行。饮食无味,身体羸瘦,四肢无力,至其年月益甚。众医无效。先生诊之,作大承气汤饮之,数日全治。

狠,就是去邪务尽,用药剂量一定要到位,否则只能延误病情。如许叔微先生治李某.伤寒五六日,诊见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病家恐年高体虚。叔微告之:热邪毒气并蓄于阳明,况阳明经络多血少气,不问老壮,当下即下,与大承气汤。但半日而病症犹在,追问得之,乃未敢尽服,只服药之一半。叔微力主再与一服,并亲视饮之。不半时间,病者即索溺器,先下燥粪后下溏便许多,臭秽不可近。出微汗,戢然周身。一时倾,汗止身凉,诸苦遂除。次日病者向叔微素补剂。叔微曰:服大承气汤得差,不宜再服补药,补则热复作。但食粥数日町也(《伤寒九十论》)。

药量不到位主要是大黄的用量不够,如安徽天长名医戴星甫治疗新四军二师罗炳辉司令温热病,断为“阳明腑实证”投大承气汤,其中生大黄用二两(60g),中药店惧其量重,暗自改配熟大黄并减其量。罗服后应效未效,戴甚诧异,细检饮片,知为药误。命再取生大黄二两人汤,并亲自监煎视服,果应时便通热退,转危为安。罗及左右,无不叹服其术(《杏林小品·戴星甫传》)。

1.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戢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208)
2.阳明病,湖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209)
3,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培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模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7)
4.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215)
5.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17)
6.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湖热,手足絷絷汗曲,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220)
7.阳明病,下之,心中,澳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238)
8.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虐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240)
9.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肢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241)
10.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11.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251)
1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丁丁,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2)
13.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3)
14.发汗不解,腹满急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54)
15.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5)
1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256)
17.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
18.少阴病,自利清水,色钝膏,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321)
19.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2)
20.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蚧齿,可与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第;篇第十三条)
2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十三条)
22.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篇第二十一条)
23.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十二条)
24.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篇第二十三条)
25.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三十七条)
26.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三十八条)
27.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三十九条)
28.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四十条)
29.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土之。(《金匮要略》第;十一篇第三条)
30.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满,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则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金匮要略》第二十一篇第七条)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四斗,先煮;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胡希恕:大黄缓下,芒硝软坚,二药合用攻下颇峻,复佐以消胀破结的厚朴、枳实,则荡涤肠胃,通利水谷既且猛,任何大实、大热、大满、以至塞而不利。或闭而不通者,均得攻而克之(《经方传真》)。

吴谦等:诸积热结于里而成痞满燥实者,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满者,腹胁满急瞋胀,故用厚朴以消气壅;痞者,心下痞塞硬坚,故用枳实以破气结;燥者,肠巾燥屎干结,故用芒硝润燥软坚;实者,腹痛大便不通,故用大黄攻积泻热。然必审四证之轻重,四药之多少适其宜,始可与之也。若邪重剂轻,则邪气不服;邪轻剂重,则正气转伤,不可不慎也(《医宗金鉴》)。

吴鞠通:此苦辛通降,咸以人阴法。承气者,承胃气电。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胃腑本来之气……大黄荡涤热结,芒硝人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温病条辨》)。


经方使用手册  大承气汤

古代的急症用方,具有峻下热结的功效,常用于发热性疾病或危重外伤后的极期,以脘痞、腹满、舌燥、便秘、神昏为特征。

【经典配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伤寒论》)

【常用剂量】生大黄20g,厚朴30g,枳实20g,枳壳30g,芒硝10g。
【煎服法】以水1200ml,先煮枳实、枳壳、厚朴,沸后文火煮30分钟;后人大黄,再煎煮15分钟。去药渣,得汤液300ml,将芒硝倒入,搅至融化,分2~3次温服。大便畅通后停服。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微者,但发热谵语者。(212)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241)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24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252)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253)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254)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255)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256)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321)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215)
汗出,谵语者。(217)
腹胀不大便者。(322)

患者腹部多充实隆起,自觉腹痛腹胀,用手按压有明显的抵抗感及肌卫现象。大便秘结,有数日不解者,放屁极为臭秽;或泻下物臭秽稀水或黏液便。常常是发热持续不退或如潮水时起时落,多伴有昏睡或昏迷,说胡话,或烦躁不安,其病势多危重。舌苔黄厚而干燥,或者焦黑如锅巴状,中间可见裂纹。舌质多红,舌苔中可见充血的舌乳头。脉象沉实有力,或滑数,或脉数而软。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传染病过程中的昏迷、流行性乙型脑炎、败血症、肝昏迷、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粪石性肠梗阻、动力型肠梗阻、腹腔结核性肠梗阻、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肠麻痹、铅中毒、呼吸窘迫综合征、脊髓损伤、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柯兴综合征等。

去芒硝,厚朴、枳实减量,名小承气汤,治疗痞满燥实的轻症。病毒性肝炎、胆道感染、胃肠手术后肠胀气、顽固性呃逆、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发热性疾病多用之。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胎死腹中、神昏,合桂枝茯苓丸。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岁孩子4,5天才拉大便,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