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南房产局地址市浑南区五三健康驿站的位置?

根据《沈阳市住房租赁供给类奖补项目遴选办法》(沈租赁试点办发〔2020〕3号)和《沈阳市住房租赁供给类奖补项目遴选实施细则》(沈租赁试点办发〔2021〕1号)、《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遴选和申报有关事宜的通知》(沈租赁试点办发〔2022〕2号)以及《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沈政办发〔2022〕2号)、《沈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下列项目业经沈阳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

按照《关于印发<沈阳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沈房发〔2020〕15号)规定,拟纳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的补贴项目,现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申请单位申请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有举报的,须向沈阳市房产局提供书面详细证明材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应实名,并附联系方式(对匿名、冒名等无效举报不予受理)。

受理单位:沈阳市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房地产市场服务部

来信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路287-1号房地产大厦1612室;邮编:110014

保障性租赁住房面积(平方米)
浑南区白塔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浑南区白塔街与全运路交汇西60米
浑南区站东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铁西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沈阳市铁西区财政局(沈阳市铁西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于洪区沙岭街道四环西,唯品会北侧 沈阳市于洪区教育研究中心
于洪区深国际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于洪区陆港大街8-4号 沈阳丁香湖旅游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于洪区永安产业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于洪区造化街道沈北西路111号 辽宁永安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新民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新民市国有林场铁北工区北侧 沈阳鸿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辽中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辽中区蒲杨街与蒲水路交汇处 沈阳近海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康平县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康平县开发区纺织园一二号路之间 沈阳康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库县保障性租赁住房(健康驿站)项目 法库县吉祥街道东北外环路西侧 沈阳鱼梁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注:沈阳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项目公示(2021年第三号),2021年10月22日公示的于洪区永安产业园区租赁住房项目调整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
  • 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70号)

  •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醒

因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根据疫情情况动态调整,建议出行之前先电话咨询,确认落地要求。

  • 1 提前24小时双报备

    提前24小时通过“盛事通”App、微信小程序搜索“盛事通”或扫描“来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社区(村)和单位完成“双报备”。

  • 3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口等入沈通道或在社区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完成免费落地核酸检测,不必等待核酸结果可通行,但是在核酸结果出来前(通常需要8小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

1、所有域外来(返)沈人员须提前24小时通过“盛事通”App、微信小程序搜索“盛事通”或扫描“来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社区(村)和单位完成“双报备”。
2、在“三站一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等入沈主要通道严格落实入沈人员“落地即检”、查验防疫“四件套”和“入沈报备”情况、“扫码查验”等措施。
3、对7天内有高、低风险区及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来(返)沈人员,要按规定落实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等分类管控措施。居家隔离的共同居住人员一同落实相应管控措施,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集中隔离。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沈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及重点地区旅居史来(返)沈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1 提前24小时双报备

    提前24小时通过“盛事通”App、微信小程序搜索“盛事通”或扫描“来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社区(村)和单位完成“双报备”。

  • 3 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口等入沈通道或在社区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完成免费落地核酸检测,不必等待核酸结果可通行,但是在核酸结果出来前(通常需要8小时)不要到公共场所,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

  • 即抵沈5天内每日进行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不得聚餐、不得聚会、不得去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从“落地检”到“落地管”全流程闭环管理。

1、所有域外来(返)沈人员须提前24小时通过“盛事通”App、微信小程序搜索“盛事通”或扫描“来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社区(村)和单位完成“双报备”。
2、在“三站一场”、高速公路、国省干道等入沈主要通道严格落实入沈人员“落地即检”、查验防疫“四件套”和“入沈报备”情况、“扫码查验”等措施。
3、凡由域外非风险地区来(返)沈人员一律做到“五天五检五不”,即抵沈5天内每日进行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不得聚餐、不得聚会、不得去公共场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从“落地检”到“落地管”全流程闭环管理。对于违反域外来(返)沈人员防疫规定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白塔网微信群,欢迎加入!

仅限白塔/浑南生活工作学习的人

加群的不要再加,给他人留位

非本地的/网络乞丐勿加,谢谢!

餐饮服务单位恢复堂食,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做好近期我市餐饮服务行业恢复堂食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广大市民就餐安全,按照市防指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商务部《餐饮服务单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我市近期恢复堂食的餐饮服务单位(含饮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烘焙店等)疫情防控工作。

(一)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按照14天以上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做好员工信息采集。

(二)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要及时向员工传达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培训,确保所有员工熟悉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个岗位。

(三)严格落实各地区属地责任及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各地区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恢复堂食后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派驻监督员对各项防控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四)要加强经营场所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要保证空调运行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定期清洗、消毒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处理机组、送风口和冷凝水盘等部位。

(五)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公共垃圾桶等),每日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500mg/L)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并做好消毒记录。应在电梯口、收银台等处配备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施。就餐区无洗手设施的,应配备免洗手消毒液等手消毒用品或其他手消毒设施。每天营业结束后要对经营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六)确保卫生间通风良好,洗手设备应配备齐全保证正常运行,洗手盆、地漏等水封隔离有效,每日清洁消毒不少于三次,当地面或墙面受到排泄物、呕吐物或分泌物污染时,清除污染物后,及时消毒,保持地面、墙壁、洗手池无污垢,并做好消毒记录。

(七)加强垃圾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废弃口罩应设置专门垃圾桶,每天对垃圾存放设施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八)由专人对员工进行测温、登记,做好员工的体温监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经营场所。上岗期间须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洗手消毒,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时更换。严禁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员工上岗。

(九)员工要及时全程接种疫苗,加强防护,做到“应接尽接”。在全面恢复疫情常态化防控前员工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实行工作场所、住所“两点一线”闭环管理。要加强集体宿舍管理,做好防护和清洁消毒。

(十)顾客及其他进店人员要按属地防控要求,积极配合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等疫情防控“四件套”措施。

(十一)严格控制就餐人数,堂食就餐人数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要拉开桌位间距,间隔在1米以上,如桌椅固定无法移动,要明确标识出非使用桌位。不安排非同行顾客同桌就餐。包房就餐暂不开放,后续将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及时调整。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

(十二)餐饮服务单位原则上在店内外候餐区、取餐区、结账区等人员易聚集区域划设“一米线”,严格控制人流密度,不得造成点餐、等餐、等位等人员聚集。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到店时间。提倡非接触式点餐、结账。

(十三)餐饮服务单位应主动提供“公勺公筷”服务,“公勺公筷”宜采用不同颜色、材质或突出标识等醒目的方式进行区分。积极推广分餐制。鼓励提供密封包装的牙签。

(十四)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外出采购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十五)原料供应商选择、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和加工用具的清洗消毒要符合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规定。密切关注原料供货商所在地的疫情变化情况,如出现中高风险疫情或原料供货商有员工确诊,按照规定对已采购原料封存待查。

(十六)不得采购、加工、贮存、销售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

(十七)冷库应设专人管理,进口冷链食材专区贮存,进库时需对食材接触面、外包装(箱)等进行高频率的清洁消毒。直接接触、切割进口冷链食品时,应增加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水围裙。

(十八)要加强物流车辆管理。餐饮服务单位自有司乘人员要实行集中管理,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并戴好口罩、手套等。要每天对物流车辆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做好相关信息留存。

(十九)当餐饮服务单位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流行病学调查,立即采取暂停营业、封闭管理等处置措施,在属地疾控部门指导下对经营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二十)餐饮服务单位员工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应立即执行报告制度并妥善安排就医。如员工发现共同居住人或密切接触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要及时上报单位并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必要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指挥部通告(第55号)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继续从严从紧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继续落实相关区域管控措施

《沈阳市疫情防控封控区明细表》《沈阳市疫情防控管控区明细表》(详见附件)所列区域的封控区、管控区继续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苏家屯区管控措施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形势另行公告。

二、严格执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

各地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完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机制,落实“应检必检、愿检尽检”。

(一)落地即检:从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国省道等进入的来(返)沈人员,在抵沈6个小时内要进行1次核酸检测。

(二)24小时检测:医疗卫生机构医护及员工、非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及陪护,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工作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健康驿站、方舱医院、封控区、公路检测服务站、货车司机服务驿站、货车入沈缓冲区等工作人员,口岸、边检、海关、监所、进口冷链等工作人员,邮政、快递、外卖、餐饮等从业人员,流调溯源工作人员,在沈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人员;域外来(返)沈人员进入我市后,前3天每24小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未出现异常的,按照域内市民现行管控措施执行。

(三)48小时检测:增加“盛事通”App对市民48小时核酸检测情况实行绿、灰、红“三色”管理,具体规则按照《关于“盛事通”电子码通行证赋色应用规则的通告》执行。

三、继续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

(一)继续加强城市社区小区、城中村、散体楼围合管理,严格落实亮码、测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进出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灰码。继续加强村屯入口管理,对外来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测温、佩戴口罩、登记信息等措施,进出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灰码。

(二)餐饮机构堂食、影剧院、文化体育场馆按照50%限流有序开放,商超、批发市场、旅游景点按照75%限流有序开放,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按照75%限流。福利养老机构有序开放。市民进入所有开放的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并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各类场所及行业的管理经营者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发现违反防疫规定的,立即关停整改。

(三)中小学校做好有序开展线下教学的充分准备,具体方案另行公布。幼儿园、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继续暂停服务。

(四)继续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暂不举办大型的活动、论坛、展会、宴会等群体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洗浴、桑拿、美容、按摩、足疗、水疗、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迪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继续暂停开放。

(五)继续加强个人健康管理。市民要自觉遵守防疫部署,有序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常清洁、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市民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跨区流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五一”期间,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沈,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级地区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级地区。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级地区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来(返)沈,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级地区旅居史人员非必要不来(返)沈。域外来(返)沈人员应至少提前24小时,扫描“来(返)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目的地社区(村)进行报备。确因特殊原因未提前报备的,须在抵沈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备。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风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严控节日期间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四、确保企业安全有序生产

继续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压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类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员工采取错时就餐,避免聚集,公共区域定期消毒,所有员工每48小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

本通告自4月25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感谢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沈阳市疫情防控封控区明细表

沈阳市疫情防控管控区明细表

关于“盛事通”电子码通行证赋色

应用规则的通告(第56号)

为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期间精准防控、规范管理,保障市民出行便利,在执行《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55号)有关管控措施的基础上,对“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模块实行绿、灰、红“三色”管理,根据不同颜色明确通行规则。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绿色:代表核酸检测报告结果阴性时间至当前时间未超出48小时。

(二)灰色:代表48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采样,但尚未出具核酸检测结果。

(三)红色:代表当前时间之前48小时内未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且无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报告。

(一)绿色转红色:当前时间之前48小时内未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且无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报告的,即时由绿色转为红色。

(二)红色转灰色:当前时间已完成核酸检测采样的,即时由红色转为灰色。

(三)灰色转绿色:当前时间之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即时由灰色转为绿色。

(一)绿色:可出入居民小区、已开放的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等。

(二)灰色:禁止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等。

(三)红色:禁止进入居民小区、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等。

本通告自4月25日起施行,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

苏家屯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指挥部通告(第12号)

近日,苏家屯区多区域、多点位相继出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特别是4月23日又在管控区出现4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4月24日起,进一步加严管控措施,对解放、中兴、民主三个街道全域及沈水街道孔雀城幸福社区、富民社区实施封闭静态管理,现将具体防疫政策措施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在此区域内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活动,居民群众要做到非必要不出家门,按照属地街道统一组织参加例行核酸检测。

2.在此区域内所有经营性场所暂时一律关停;生产性企业在确保员工不出厂区的前提下,封闭运行;满足群众急需用药的市场主体,经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可进行线上运营。

3.在此区域内需上岗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安干警、医护人员、物业人员、社区工作者及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要求,凭相关出入证明出入小区(村)卡口,下沉参与到全区疫情防控工作。

4.在此区域内居民群众生活保障,统一进行必要生活物资配送;为特殊就医群体开通绿色通道,由120救护车转运予以保障;特殊用药群体采取线上采购,药店直接配送方式予以保障。

5.请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后,请佩戴好N95口罩,统一由120救护车及时送至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6.苏家屯区除进行封闭静态管理的区域和已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其他区域继续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11号通告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7.严格落实域外来(返)区人员管理,来(返)苏家屯区各类人员要严格按照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53号通告要求做好主动报备。各街道、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市场主体要履行主体责任,主动进行排查。

8.对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相关规定,拒绝接受封闭管控、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强行冲闯社区(小区)、道路出入口设置的隔离、警戒、封控设施,未按规定要求做好域外来(返)区人员主动报备管理,以及编造散布谣言、借机滋事等其他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从重严厉打击。

9.疫情当前,需要和“病毒赛跑”,请广大居民予以理解,我们争取以最短的时间遏制疫情发展势头,紧急通告可能会给群众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如有生活需要,请与所在社区(村)联系。

10.解除封闭静态管理时间根据疫情形势另行通知。

据沈阳纪委监委网站消息,苏家屯区两名干部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

1.苏家屯区民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邱旭,作为包保社区干部,未尽到疫情防控的监管职责,所包保的社区出现疫情风险。经苏家屯区委研究决定,给予邱旭“第一种形态”处理,并进行进一步调查。

2.苏家屯区民主街道富城社区党委书记杨显辉,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落实防控措施不严,导致社区内出现个别居民违规出入社区的情形,对社区疫情防控造成严重影响。经苏家屯区民主街道党工委研究决定,给予杨显辉停职处理并立案审查。

沈阳通报最新疫情防控举措!

餐饮机构堂食、影剧院、

文化体育场馆限流有序开放!

“盛事通”实行“三色”管理!

4月24日,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沈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八十场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消息。

市政府副秘书长赵继凯通报我市最新疫情防控举措,市商务局副局长许云诚,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岳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作情况介绍。

大家晚上好!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复杂形势和多重压力,通过全市广大医护人员、疾控人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和各级干部,以及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市疫情蔓延的势头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接下来,面对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市疫情防控现状,我们仍要继续从严从紧从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广大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继续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全市复工复商复产工作。经综合研判,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55号通告,就下一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相关措施将于4月25日起开始施行。

第一,全市现有的封控区、管控区继续落实相关区域管控措施

具体的封控区、管控区名单,我们已经列出了具体明细表,在通告中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苏家屯区管控措施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形势另行公告。

第二,全社会继续严格执行常态化核酸检测措施

我市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周边城市的疫情对我们形成了较大压力,核酸检测是做到“早发现”的必要手段,各地区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动态调整“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和“流动采样点”,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全社会“应检必检、愿检尽检”。

全市将针对不同类别人员采取不同频次的核酸检测。

一是需要落地即检的,具体包括:从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国省道等通道进入的来(返)沈人员,在抵沈6个小时内要做1次核酸检测。

二是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风险人群需要每24小时检测一次,具体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护及员工、非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及陪护,机场、火车站、客运站工作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健康驿站、方舱医院、封控区、公路检测服务站、货车司机服务驿站、货车入沈缓冲区等工作人员,口岸、边检、海关、监所、进口冷链等工作人员,邮政、快递、外卖、餐饮等从业人员,流调溯源工作人员,在沈高校后勤保障服务人员;域外来(返)沈人员进入我市后,前3天每24小时进行1次核酸检测,未出现异常的,按照域内市民现行管控措施执行。

三是针对48小时核酸检测,增加“盛事通”App对市民48小时核酸检测情况实行绿、灰、红“三色”管理,具体的使用规则详见《关于“盛事通”电子码通行证赋色应用规则的通告》,便于市民掌握执行。

第三,按照从严从紧从细要求,继续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

一是继续加强城市社区小区、城中村、散体楼围合管理,严格落实亮码测温、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进出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灰码。继续加强村屯入口管理,对外来人员严格落实亮码测温、佩戴口罩、登记信息等措施,进出须凭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灰码。

二是餐饮机构堂食、影剧院、文化体育场馆按50%限流有序开放,商超、批发市场、旅游景点按75%限流有序开放,公交车、地铁、有轨电车限流75%。福利养老机构有序开放。市民进入所有开放的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都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保持1米间距并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各类场所及行业的管理经营者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如发现违反防疫规定的,将立即关停整改。这里想特别提醒大家,现在还没有到彻底放松警惕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错时错峰就餐,不要扎堆聚餐,不要去人流拥挤的地方。

三是中小学做好有序开展线下教学的充分准备,具体方案将另行公布。幼儿园、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等继续暂停服务。

四是各地区要继续加强聚集性活动管控。全市暂不举办大型的活动、论坛、展会、宴会等群体性活动,减少人员聚集。洗浴、桑拿、美容、按摩、足疗、水疗、棋牌室、麻将馆、网吧、酒吧、迪吧、KTV、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继续暂停开放。

五是奥密克戎传播快、隐匿性强,各地已发生多例同一家庭、同一寝室、同一工作空间案例,因此,请全体市民继续加强个人健康管理,严格遵守防疫各项要求,要有序配合开展核酸检测,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常清洁、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做到少出门、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跨区流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要特别注意,在就医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是“五一”假日即将到来,也是疫情期间的一个小长假,极易出现人流聚集等现象,提倡广大市民非必要不离沈,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级地区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级地区。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级地区旅居史人员严格限制来(返)沈,14日内有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级地区旅居史人员非必须不来(返)沈。域外来(返)沈人员应至少提前24小时,扫描“来(返)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向目的地社区(村)进行报备。确因特殊原因没有提前报备的,须在抵沈12小时内,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备。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风险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全市将严控节日期间游园会、文艺演出、展销促销、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

第四,加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企业安全有序生产

全市将继续强化疫情防控四方责任,复工复产企业要进一步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类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组织员工采取错时就餐,避免聚集,公共区域要定期消毒,所有员工每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现阶段,全市上下正在积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全社会复工复产,想方设法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我们充分理解各行业、各类群体希望全面解封,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的迫切心情,但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多变,有序放开不等于零风险,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很大。在这里仍需要强调的是,近期天气转暖,每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广大市民继续增强防范意识,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勤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仍需要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

广大市民朋友们:这次疫情取得的成果,是全体沈城人民爱城如家、护城如家体现。在此,要衷心感谢大家的努力付出和坚守忍耐,衷心感谢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你们是这座城市真正的英雄。保护自己就是保卫城市,保卫城市也是保护我们自己!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顽强坚持,我们一定会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堤坝!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萍

2022年4月23日15时至24时,我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是统筹运用疾控、公安、工信大数据等专业手段,全面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工作,排查风险点位和密接人群,有效阻断病毒扩散传播。截至4月23日24时,本轮疫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33808人,次级密切接触者29928人,已全部落实了分级管控措施。

二是对涉疫场所进行严格管控,实施终末消毒。截至4月23日24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感染者的行动轨迹,本轮疫情累计划定疫点2632个,累计完成终末消毒面积达962311平方米。

三是经综合研判和风险评估,对达到相关防疫标准的集中隔离人员,有序分批次解除集中隔离。截至4月23日24时,本轮疫情共解离密切接触者26464人,均按规定落实闭环转运、居家健康监测等要求。

四是进一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2022年4月23日5时,开展苏家屯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共设置采样点位494个,采样台数1237台,共派出采样医护人员1237人。截至4月23日22时,累计检测47.7万人,结果均为阴性。

2022年4月23日7时,开展除苏家屯区的十二个区、县(市)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共设置采样点位2134个,采样台数3016台,共派出采样医护人员4771人。截至4月24日8时,累计检测281万人,结果均为阴性。

自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省专家指导组和兄弟地市的关心支持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在这场战“疫”大考中,我们见证了沈城市民用担当和奉献汇聚起的人间大爱,全体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争分夺秒,护佑安康;广大公安干警,蓝衣为盾,铁血丹心,风餐露宿,保驾护航;各级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不畏艰险,心系百姓,披星戴月,日夜奔忙;众多志愿服务者,不计报酬,不讲得失,友爱互助,奉献担当;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和衷共济,慷慨解囊;众志成城凝聚移山之力,同向同行汇集磅礴之势,共同守护沈城这片热土平安无恙。

从繁华到寂静,从“暂停”到“重启”,我们深爱的城市正逐渐复苏,但解封不等于解防,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仍需严格执行。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

一是常态防控不懈怠。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社会面“清零”,精准有序恢复社会秩序不等于放松了防控要求。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压力依然巨大,此时此刻更需要我们保持定力、保持专注,承担好政府、社会、单位、个人各方责任,进一步织密扎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网。广大市民朋友要继续全力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自觉履行好个人防控义务,为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是良好习惯要保持。广大市民朋友既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保卫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防疫要求和倡议,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用公筷,用我们的文明行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关注官方权威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接种疫苗要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疫情防控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请广大市民朋友尽快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及加强针,保护自己、关爱亲人,筑牢免疫屏障。

四是消费购物要理性。进入商场超市、理发店等公共场所主动扫码测温、亮核酸检测报告、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倡导提前预约、错峰消费、按需购买,切勿扎堆聚集和报复性消费,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健康安全理性消费。

五是自身健康要关注。时刻关注个人和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外出归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症状,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 ,就医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是“盛事通”实行“三色”管理。盛事通App是一款集电子通行证、核酸检测、就医购药、补贴申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惠民惠企应用载体。在扎实推进数字沈阳、数字政府建设,有效服务城市精细化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期间精准防控、规范管理,保障市民朋友出行便利,在广大市民朋友已下载使用的“盛事通”App电子码通行证核酸检测模块上实行绿、灰、红“三色”管理,根据不同颜色明确通行规则。其中灰色代表48小时之内完成核酸检测采样,但尚未出具核酸检测结果,这时可以出入城市社区小区、城中村、村屯等,但是禁止进入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等,当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时,核酸检测模块即时由灰色转为绿色。这里也提示大家,辽事通正常使用。请广大市民朋友一定要按照要求,配合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

在这场战“疫”中,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客观真实地发布我市疫情信息和各项防控举措,同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反映了许多社会关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特别感谢媒体朋友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让我们在战“疫”路上,继续携手同行。

广大市民朋友们,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解封不等于解“防”,放开不等于放任,“外防输入”仍然面临压力,此刻远不是战“疫”收官,我们仍须严格按照市防指第55号通告要求,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用个人防护“小细节”,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市民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根据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代表市商务局介绍一下全市餐饮服务单位恢复堂食的有关情况。

我市此轮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市防指统一部署,根据疫情发展变化适时动态调整餐饮业疫情防控政策。3月17日,我市发布《关于当前疫情防控有关事项的通告》(第28号),全市餐饮场所暂停堂食服务,提倡打包外带或网络订餐。目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按照市防指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除封控区、管控区外,从4月25日起,有序恢复堂食。恢复范围为餐饮服务单位的大厅堂食,包房就餐暂不开放,后续将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市防指部署及时调整,堂食就餐人数不超过场所最大承载量的50%。

为做好恢复堂食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市商务局牵头起草了《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主要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经营场所管理、员工管理、顾客管理、食材管理、应急管理等6个方面,为恢复堂食疫情防控提出了20条技术规范和要求。

一是加强内部管理,主要包括餐饮服务单位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培训和应急演练,严格落实各地区属地责任及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等三个方面内容,各地区要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恢复堂食后疫情防控工作的管理,派驻监督员对各项防控要求落实情况进行全程监督。

二是加强经营场所管理,主要包括加强经营场所室内通风换气,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进行每日清洁消毒,确保卫生间通风良好,洗手设备正常运行,加强垃圾管理等方面内容,每天营业结束后要对经营场所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三是加强员工管理,主要包括由专人做好员工的体温监测,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口罩,及时全程接种疫苗,以及在全面恢复疫情常态化防控前员工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采取工作场所、住所“两点一线”闭环管理,加强集体宿舍管理等方面内容,重点做好餐饮经营场所自身的疫情防控。

四是加强顾客管理,主要包括顾客及其他进店人员严格执行扫码、测温、戴口罩、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等疫情防控“四件套”措施,严格控制堂食就餐人数不超过场所最大承载量的50%,拉开桌位间距在1米以上,提倡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划设“一米线”。提倡建立顾客预约制度,非接触式点餐、结账,餐饮服务单位应主动提供“公勺公筷”服务,积极推广分餐制等方面内容,通过采取就餐控制措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

五是加强食材管理,主要包括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外出采购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严禁采购和制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密切关注原料供货商所在地的疫情变化情况,不得采购、加工、贮存、销售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应设专人管理,进口冷链食材专区贮存,加强物流车辆管理等方面内容,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运输过程有监管,食品制作规范安全。

六是加强应急管理,主要包括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对当餐饮服务单位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以及员工发现共同居住人或密切接触人员出现疑似新冠肺炎典型症状时提出了应急操作规范。

《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会后下发。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

新闻发言人岳阳作新闻发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防指55号通告相关工作要求,全市文化旅游行业将统筹做好文旅行业复工复市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全市文化旅游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一是严格A级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加强景区流量控制,室外景区的日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75%,室内景区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50%。严格执行预约入园等防疫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游客要提前通过景区预约游玩App或微信公众号等网上方式进行预约,景区入口处设专人核验防疫“四件套”和游客预约信息,合格后方可入园。加强景区秩序管理,在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点位增配管理人员,每天定时对景区密闭建筑、游乐设备、餐饮场所等重点点位,进行通风换气、清洁消毒。

二是严格文化旅游场馆疫情防控。全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恢复营业后,严格执行预约、限流等措施,确保日接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50%。科学设置进出场馆通道,实行扫码、测温、规范佩戴口罩、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防疫“四件套”)、保持1米间距、间隔就坐等防疫措施。定时做好公共区域、公共设备设施的消毒清洁和场馆的通风换气等工作,备足防疫物资。在线下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停办的情况下,各文化场馆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线上培训、讲座和图书阅读等文化服务活动,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需求。

三是严格做好影剧院疫情防控。全市影院、剧院等文化娱乐场所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核查防疫“四件套”,落实预约消费、限流等措施,接待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座位数的50%,含有多个剧场的综合性演出场所,不同剧场之间应当实行错时错峰或者通过不同路径出入场。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做好通风换气,备足防疫物资,提前做好对演职人员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四是严格星级饭店疫情防控。各星级饭店要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方案和工作预案,暂停营业的在恢复前要经过属地防指审核方可营业。所有开业星级饭店必须严格落实防疫“四件套”,严格排查进店人员行程轨迹,对于重点关注、重点管控地区来(返)沈人员要严格执行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管控政策,其他地区来(返)沈人员入住时,要扫描“自主报备码”进行个人信息报备,方可入住,入住后前3天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间隔不少于24小时;加强对大堂、走廊、电梯、餐厅等公共区域设施消毒,客房内用品用具严格执行“一客一换一消毒”制度,建立消杀记录;餐厅恢复营业后要严格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等防控措施;加强冷链食品的安全管控,保存好相关进货凭证,建立进货台账;加强内部员工管理,严格落实日常健康监测制度。

五是严格文娱密闭场所防控。网吧、迪吧、KTV、舞厅、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密闭场所按照要求继续暂停开放。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将会同有关执法监督机构,持续加强对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单位、场所的巡查、检查,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静待花开终有时,春回沈阳万物苏,借此机会,我们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尽管五一假期历来是市民出行游玩的好时节,但是沈阳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建议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外出游玩,请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做到文明出游、健康出游,共同营造沈阳这座英雄城市的最美春天。

转载来源:沈阳发布、沈阳市政府网、沈阳市商务局、苏家屯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沈阳纪委监委,在此致谢!

以上内容如有疑似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处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沈阳浑南房产局地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